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新常態下畜牧業發展新趨勢、新特點調研報告

新常態下畜牧業發展新趨勢、新特點調研報告

新常態下畜牧業發展新趨勢、新特點調研報告

近些年,我市緊緊圍繞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發展同步,草原保護與畜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雙贏”主題,在保護草原生態的基礎上,加快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調整生產佈局,穩定牧區牲畜頭數,減緩草原壓力,增加農區牲畜飼養量,在牧區堅持牛羊本品種選育提高,提質增效,農區和半農半牧區大力推行羊兩年三胎、一胎多羔繁殖技術。據統計,截至2017年6月30日錫盟大牲畜和羊存欄1453.11萬頭只,同比減少170.48萬頭只,下降10.50%。我市已經成爲全盟重要的綠色畜產品供應基地,爲保障全盟畜產品供給特別是牛羊肉供給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畜牧業穩定發展的同時,應該看到我市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正步入新常態,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圍繞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轉方式、調結構方面正在破題,新趨勢、新特點較爲明顯。

一、更加註重優勢畜種良種化發展

畜牧業轉型升級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提質增益。當前,生產成本持續攀升,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提升牲畜個體單產水平是突破制約瓶頸,提高生產效益的最有效途徑。這些年,我市以落實全盟各項資金補貼爲契機,大力發展致富產業,堅持把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爲脫貧主渠道,深入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盟裏提出的“減羊增牛”戰略,蘇木鄉鎮大力發展優質良種肉牛養殖業,積極推進“互聯網+畜牧業”,推動羊肉實現優質優價,發展果蔬種植,多維度增加貧困羣衆收入。同時,利用好農牧業產業扶貧發展資金,重點支持能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的龍頭企業,大力培育家庭牧場、合作社、聯合經營等新型畜牧業經營主體,支持貧困戶採取土地託管、牲畜託養和草牧場入股、扶貧資金折股量化等方式,投入到企業、合作社和其他經營主體,獲得草牧場租金、入股股金、打工薪金等收入,尤其是使失去勞動力的貧困戶也能從中獲得穩定的收益。依託區位優勢、地域特點、民族特色等優勢,大力探索光伏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扶貧模式,進一步拓寬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致富路子。

二、規模養殖發展勢頭強勁

規模化經營是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方向,也是適應市場化進程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市把推進畜牧業規模化經營做爲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首要任務,因地制宜,按照農區牧區不同特點分類推進規模化經營。在牧區,藉助畜牧業防災基地、京津風沙源治理、退牧還草生態建設工程、“菜籃子”畜產品生產、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每年創建示範家庭牧場,對其棚圈、貯草棚、人畜飲水井以及相關配套牧業機械設備進行資金支持,有力地促進了畜牧業與草原生態的協調發展。截至2017年底,牧區各類家庭牧場已發展到140餘戶。

三、草原畜產品牌戰略快速推進

當前,我國對主要農產品價格實施最低保護價政策,畜產品價格則完全暴露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價格因素對畜牧業發展影響越來越大,延伸產業鏈、提升生產水平、增強競爭力同樣是我市面臨的重要課題。錫林浩特市地區畜牧業最大的優勢在於草原的天然綠色無污染,我們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積極培育草原品牌,採取差異化優勢競爭戰略,大力推進優勢畜種原產地地理標誌認定和主要畜產品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工作。通過草原畜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極大地提高了草原牛羊肉的附加值,提升了優質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帶動了區域畜牧業的品牌化發展。在傳統銷售輸出的基礎上,我市正在利用現代物聯網,加快建設綠色畜產品輸出工程,構建“電商平臺+展示直銷中心+零售體驗店”一體化的綠色畜產品展示、體驗和銷售平臺,拓展銷售渠道。目前“農銀e管家”電商平臺已上線運行。在2013年上海農畜產品博覽會上,建立追溯體系的錫林郭勒蘇尼特羊肉每市斤售價高達120元。

四、新型市場經營主體發展壯大

一方面,突出抓好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制定下發《關於支持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發展規劃(2013—2020年)》,以優勢畜產品主導產業爲重點,積極推動企業重組聯合,培育發展一批精深加工能力強、規模集約度高、輻射帶動面廣的畜牧業產業化示範園區,推動畜牧業產業化集羣、集聚發展。錫林郭勒盟按照宜牧則牧、宜農則農、宜遊則遊的原則,截止2017年11月末,將自治區下達“三到村三到戶”專項資金8100萬元全部拔付到各項目旗縣市,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9056戶21430人。在金融扶貧富民工程方面,截止2017年11月末,累計發放貸款9.3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任務8億元的117.3%。其中發放農戶貸9.14億元,扶持農牧戶15784戶44189人,其中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3395戶8913人;發放產業貸2家,貸款金額0.25億元。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新型畜牧業經營組織創新發展,探索完善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制定出臺《關於深化農村牧區改革建立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的意見》。在大力推進規模養殖基礎上,積極鼓勵養殖者聯合,形成一批如現代牧業、東烏旗哈日高畢牧業合作社等各具特色的大型養殖場聯合體。這些養殖者聯盟,管控幾萬頭奶牛和上百萬只肉羊,具備了與下游企業對等談判的話語權,維護了聯盟成員的利益。東烏旗哈日高畢牧業合作社烏珠穆沁羊商品羊利潤高出普通牧戶15—20%,烏珠穆沁羊種公羊售價平均在4000元以上,最高可達1萬元。

五、推進畜牧業發展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是更好發揮政府在促進畜牧業市場化過程中的服務保障作用。在抓好保畜牧業生產保供給的同時,在穩定生產能力,延伸產業鏈,增強競爭力等方面,政府應該有所作爲。當前,隨着WTO框架下畜產品保護過渡期結束和各類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肉類和奶粉進口將持續增長,對畜牧業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市2016年出現的“賣羊難”問題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化解,亟待儘快研究建立有效的市場保障體系。畜牧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性產業,需要穩定發展,但其自身脆弱性也十分突出,國外畜產品成本和價格總體低於國內水平,競爭處於劣勢,“赤膊上陣”與其盲目競爭既不現實,也不公平。在宏觀層面應加強市場監測,建立預警機制,當進口數量過大,過分拉低國內畜產品價格,應當採取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避免國外畜產品衝擊給養殖戶帶來大的損害,給國內養殖業尤其是奶牛養殖業的轉型升級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國內市場上,也應建立起一系列保障措施,給畜牧業生產帶上“安全閥”,諸如,建立大宗畜產品期貨交易市場,運用期貨交易套期保值、價值發現功能穩定主要畜產品價格;參照大豆、棉花的做法,對牛羊、羊絨、羊毛等大宗畜產品建立目標價格形成機制,實施價格保護政策。

二是國家層面上儘快制定具體措施,切實解決制約畜牧業發展遇到的環保金融等突出問題。2014年1月1日國務院出臺《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新《環境保護法》也已重新頒佈,我們既要畜牧業的“金山銀山”,也要生態保護的“綠水青山”,需要在畜禽污染防治方面下更多工夫。我市地域遼闊,畜牧業承載能力大,雖沒有采取禁養和限養措施,但我市廣大養殖戶承擔的糞污治理主體責任,以及農牧部門履行的服務與指導職能絲毫不能放鬆。我市在推進種養結合和畜禽污染資源化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尚未全面推進,主要是缺乏可行的技術路線和資金支持。建議國家加快出臺《規模養殖污染防治實施意見》、制定《規模養殖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明確具體的目標、任務、措施及制定統一的防治技術路線。同時還需農業部與環保部進行高層溝通,取得理解支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分類制定減排指標,簡化環評手續,取消環評收費。金融支持畜牧業發展問題不解決,畜牧業發展後勁就不足,我市同各類金融機積極協商,在落實養殖戶貸款方面有一些效果,與金融機構簽署了不少“戰略合作協議”,但還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我們認爲,涉農貸款應體現其政策性,爲解決好養殖貸款瓶頸問題,國家應在銀行涉農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減按3%的稅率徵收營業稅基礎上,研究出臺養殖業貸款貼息政策,明確將“活畜”生物資產作爲抵押物,建立養殖業貸款保險制度,推進金融機構拓展養殖業金融業務的深度和廣度,提高金融畜牧業領域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