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生態畜牧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寧秀鎮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生態畜牧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拉格日,在藏語裏的意思是“白帳篷”,2002年開始,成爲了澤庫縣寧秀鎮一個行政村的名字。但是,美好的名字並不意味着美好的生活,由於先天自然地理條件的惡劣,拉格日村的發展面臨着嚴重的阻礙和困難,比如草場植被逐年退化、天然草場嚴重超載、牲畜品種退化及繁活律低、生產與市場脫節、經濟效益低下等等,到2010年底,該村人均年收入僅爲2512元,是澤庫縣的一個重點貧困村。

然而,黑暗的背後是光明,2011年初,全省牧區開始推行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是年4月,在時任二社社長俄多的帶領下,該村中的36戶村民抓住歷史機遇,組建了全縣首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開啓了出了一條生態發展的道路,從而在廣袤的草原上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綠色革命”,至今方興未艾。

經過多年的發展,該合作社形成了“股份制改造、資源高度整合、生產結構調整、勞力按需分配、多元化發展”的發展策略,明確了“以草地和牲畜入股組建合作社、牲畜分羣飼養、草地劃區輪牧、社員分工分業、牛羊統一銷售、用工按勞取酬、收益按股分配”的發展模式,形象地說就是“草場及牛羊變股權、牧民當股東、少部分人放牧、大部分人經營、收益靠分紅”。這種合作社模式在極大地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幅度增加了當地牧民的收入,爲黃南藏族自治州及整個青南地區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提供了可以借鑑的範式,成爲了黃南州及青南地區實現脫貧的一個樣板,因此,這一模式就被人們親切地稱爲“拉格日模式”。

一、拉格日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2011年1月,全省農牧業工作會議提出,要着力打造生態畜牧業精品工程,大力推進畜牧業發展方式的轉變。3月,省政府召開生態畜牧業建設工作會議,要求全民完成300個生態畜牧業建設村的工作任務。在當年的村民大會上,時任二社社長的俄多提出組建合作社的構想,卻遭到了大部分村民的否定。當時,俄多說了這樣一句話:“命運就像是一隻跌落在雞窩裏的雛鷹,我們要選擇雞一樣的生活,還是像鷹一樣高飛?”

2011年4月,二社召開了社員大會,俄多被選舉爲拉格日村二社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同時,確定了扎西東知等7名帶頭能人爲合作社領導班子成員,並吸納了全社36戶(全社總戶數164戶,佔比21.9%)217人(全社總人數779人,佔比27.9%)入社,以0.6萬畝草場(全社總草場面積8.7萬畝,佔比6.9%)、74頭犛牛(全社牲畜總數7500頭,佔比0.99%)整合的形式組建了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並建立了良種牛場,初步形成統一管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模式。

同年5月,爲使合作社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俄多絞盡腦汁,費大力氣做通了已入社的36戶牧民羣衆的思想工作,以二社全體村民27.47萬元草原獎補資金作爲合作社的週轉資金,投入蟲草交易和畜產品銷售市場。合作社的建立,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2012年7月,合作社進行了第一次公開分紅,分紅金額達21萬元。

嚐到甜頭的牧民羣衆看到了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希望,增加了參與合作社的信心。2012年底,拉格日村入社牧戶150戶,入社人數720人,草場入股2.7萬畝,牲畜510頭。2013年爲擴大合作社生產經營範圍,俄多將原有的74頭犛牛進行了良種繁育及推廣,並將繁育的良種公牛出售,到年底時,合作社共有良種犛牛682頭。同時,合作社擴大了畜產品及蟲草銷售交易,有效地增加了合作社經濟收入。通過努力, 2013年底,合作社分紅54萬元。

2014年,澤庫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因勢利導,決心以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爲基礎,打造澤庫縣草地生態畜牧業股份制合作樣板。同年,在縣農牧科技局的聯點幫助下,拉格日村專業合作社進行全面的股份改造,面向全村牧民吸納草場、牲畜和現金入股。至2019年底,入社牧戶180戶、871人、整合草場面積達8.36萬畝、牲畜6657頭(只)。

二、拉格日模式的運營

(一)股份制合作社

定義。所謂股份制合作社,就是在不改變牧民羣衆草場經營權的前提下,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則,牧民羣衆把草場承包經營權、牛羊等生產資料轉化爲股權,委託合作社經營,按照股份,從草場和牛羊養殖收益中獲得一定比例的分紅的合作經營形式。形象地說就是:“草場及牛羊變股權、牧民當股東、少部分人放牧、大部分人經營、收益靠分紅。”

當初之所以要確定股份制合作,主要是基於兩點考慮:一是全村80%以上的牧戶都是貧困戶,他們僅有的生產資料就是草場、牛羊。只有將生產資料進行整合,纔有可能改變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實現生產效益的最大化。其中草場入股又是生產資料入股的關鍵,只有有了草場,牛羊纔有放養的地方,纔有了轉變生產方式的可能性。二是爲了調動大家的生產積極性,如何調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成爲合作社的主人----入股,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經濟組織。

股權作價。在建立股份制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過程中,怎樣作價股權關係着每個牧戶的切身利益,也關係着合作社發展的成敗。爲此,拉格日村召開村民大會,讓每一個村民都來商榷股權作價問題,並依據當時草場租賃、牛羊市場價來權衡牧民羣衆的利益。經過村民的集體協商,合作社採取了以現金和實物的方式入股。

現金入股:每股人民幣500元。

實物入股:草場、牲畜評估折現方式進行入股,其中:

生產母羊:1500元/只;生產母牛:3000元/頭;良種母牛:6000元/頭;種公牛:5000元/頭;對牙牛:2000元/頭;週歲牛:1000元/頭;兩歲牛:1500元/頭。

草場:一級草場93元/畝,二級草場83元/畝,三級草場73元/畝。

耕地:200元/畝。

爲了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合作社專門成立了15人領導小組,其中,每個社(共四個社)推薦出2名牧民代表,加上理事會成員中的7人,由他們全權負責牛、羊質量鑑定以及草場等級的劃分。犛牛、藏羊按照年齡、外貌、體高、胸圍等因素進行打分、評定等級:95分以上爲特級,85分到94分爲一級,75分到84分爲二級。草場以草產量爲主要評定標準,進行科學劃分。

(二)規範化管理

分工明確。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將牧戶分爲:犛牛高效養殖及良種繁育組、藏羊高效養殖及良種繁育組、產業發展及商業營銷組等3個大組,實現從單純的養殖業向二、三產的轉變。

犛牛高效養殖及良種繁育組:主要利用已入社的8萬餘畝天然草場,將合作社近4000頭犛牛分爲20個牧業小組,按照劃區輪牧的方法進行天然放牧,冬季實行舍飼或半舍飼養殖模式。每個牧業小組配備1到3名放牧員,2到4名擠奶員,放牧員及擠奶員都爲合作社社員。

藏羊高效養殖及良種繁育組:主要利用已租用的近1萬畝天然夏季草場,將合作社近1000只藏羊分爲4個養殖小組,夏季劃區輪牧、冬季實行舍飼或半舍飼養殖模式,並配備8名養殖人員專門負責藏羊高效養殖。

產業發展及商業營銷組:組織合作社剩餘勞動力150多人從事出租車、建築、畜產品推銷、賓館經營、餐廳服務、唐卡製作、飼草料種植等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多種經營。

工資定級。根據《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章程》以及社員代表大會的決定,對合作社人員工資、獎懲辦法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理事會人員工資爲每人20000元/年;管理人員工資爲每人5000元/年。

放牧員、擠奶員工資標準以市場價格爲基準來進行測算的。放牧員報酬:放牛員:0.4元/頭/天,放羊員:0.36元/只/天;擠奶員報酬:一名擠奶員任務標準爲20頭母牛,報酬爲1500元/月。

獎懲有度。理事會人員獎懲辦法:按出勤、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計分獎懲,其中包括:參加會議、任務完成、政策引導、參加培訓等,計分達到80分以上的爲優秀,可根據合作社年終盈餘進行獎勵;計分爲60分以上80分以下的爲合格,無獎懲;計分爲60分以下的爲不合格,工作造成嚴重情節的,根據合作社年終社員大會可罷免相關職務,並從理事會中除名,情節較輕者的從報酬扣除一定數額的金額。

監事會人員獎懲辦法:根據其職責檢查理事會公開合作社事務次數、財務公開次數、理事會召開會議次數及年內工作完成情況等進行計分考覈獎懲,按季度檢查,每季度檢查次數6次,年內檢查次數達20次以上爲優秀,12以上次爲合格,12次以下爲不合格;工作造成嚴重情節的,根據合作社年終社員大會可罷免相關職務,並從監事會中除名,情節較輕者的從報酬扣除一定數額的金額。

放牛員獎懲辦法:除自然災害和突發疾病死亡外,其它如遭遇狼害、被盜、丟失等,需按股價賠償,無力賠償的從報酬中扣除;牛羣存欄達到98%、仔畜繁活率達到85%以上的,在所屬組中進行獎勵。

放羊員獎懲辦法:除自然災害和突發疾病死亡外,其它如遭遇狼害、被盜、丟失等,需按股價賠償,無力賠償的從報酬中扣除;生產母羊產羔繁活標準爲70%,70%以上的按羔羊存欄數進行獎勵,70%以下的按缺數賠償,每隻羔羊獎勵或賠償標準爲400元/只,無力賠償的從報酬中扣除。

擠奶員獎懲辦法:擠奶員任務分爲夏秋取酥油、曲拉,冬春收奶子。每位擠奶員任務標準爲:酥油平均12.5斤/頭、曲拉平均6斤/每頭、奶產量任務9月份到12月份爲1.3斤/頭/天,1月份到3月份爲0.5斤/頭/天,完成任務的進行獎勵;未完成任務的,按量填補缺少部分的量,無法填補的從報酬中扣除。

三、拉格日模式的成效

(一)牲畜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合作社通過統一開展技術服務、統一組織牲畜週轉、統一開展商品畜出售、統一組織飼草料地耕種,使得傳統畜牧業向集約化、組織化、現代化畜牧業發展,牧業生產能力顯著提升。尤其是在技術服務上,統一推廣良種繁育及科學高效養殖,合作社畜羣結構進一步優化,良種比例和出欄率不斷提高,徹底改變了過去牲畜“夏壯、秋肥、冬瘦、春死”的惡性循環。合作社組建時,從入股的1250頭犛牛中,只能篩選出良種牛74頭,良種率不到6%,到2017年末,合作社的優良種畜比例達75%,母畜比例達85%,仔畜繁活率達90%,牛羊出欄率達56%。

(二)草地生態環境大大改善

合作社經過資源整合、科學管理、規範運行,既實現了減畜不減收的目的,又有效地解決了超載過牧和保護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提高了天然草地的生產能力。在縣草原部門指導下,測算出合作社天然草原合理承載牲畜數量,共減畜3332個羊單位,實現草畜平衡面積8.1萬畝。合作社建立的飼草料基地,發展舍飼、半舍飼,有效解決了超載過牧和發展生產之間的矛盾。同時,結合實施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牧民保護和管理草場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

幾年來,村裏草原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經省草原監理站監測,2016年全村天然草場平均產草量225.60公斤/畝,比2010年增加21.4公斤,提高10.5%,植被覆蓋率達80%。其中,一等草場面積年均增加6%-7%,畝產鮮草392公斤,可自然放牧180天;二等草場面積年均增加3%-4%。天然草場載畜量由10.76畝/羊單位調整爲13.75畝/羊單位,探索出了一條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的路子。

(三)示範帶動效應明顯增強

短短几年時間,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不斷髮展壯大,入了省級示範社的行列,也成爲了澤庫縣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領頭羊。在拉格日的影響下,目前澤庫縣64個行政村,村村都有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牧民入社率平均達到90%,草場整合率和牲畜整合率分別達到80%以上。

拉格日合作社所創立的實質整合資源的統一經營和在合作社監督之下的聯戶經營模式是大多數欠發達牧區合作社發展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拉格日的做法,減少了合作社發展的制度運行成本,實現了合作社和社員的共同目標,對其他合作社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示範效應。

(四)牧民脫貧增收效果顯著

通過一、二、三產業多元發展,牧民生產積極性顯著提高,創辦產業幹實事的熱情空前高漲,出現了一批畜產品加工及交易、牛羊育肥、飼草料種植、停車場、民族服飾加工廠等社辦實體經濟,合作社經濟得到蓬勃發展,牧民收入快速增長。

2012年至2018年,合作社累計創收4915.67萬元,累積分紅2714.98萬元。僅2018年,合作社分紅就達565.5萬元,人均分紅15330元,實現了全村脫貧。

(五)推進牧區鄉村整體振興

合作社整合了全村絕大多數的草場,建設了養殖基地,促成拉格日村在2015年實現整村異地搬遷、集中居住。2017年,拉格日村村民全部住進了易地搬遷的新居,每戶80多平米,配備圍牆小院,日子越過越紅火。在政府支持下,還配套建設了商鋪、花園、村委會、黨員活動中心、幼兒園、衛生室、活動廣場等設施。大量村民們從畜牧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從事第二、三產業,收入快速提高,生活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