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一年級必修二歷史知識點總結新版多篇

高一年級必修二歷史知識點總結新版多篇

高一年級必修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一

商朝與青銅文化

商朝是我國曆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因文獻、甲骨卜辭和考古資料的多重印證成爲信史。

內外服制的內容:“內服”是商王直接管轄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過方國首領間接管轄的畿外之地。

二重證據法:紙上之材料(文獻)和地下之新材料(考古遺蹟)互相印證。

司母戊鼎:青銅器的代表

商朝青銅器的特徵:

1)主要是禮器;

2)是器主等級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徵;

3)被賦予了溝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權利的功能。

甲骨文:

1)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比較成熟的漢字;

2)商人在甲骨上用來記載占卜情況的古文字;

3)已經具備了漢字構成和使用的“六書”規律,是一種較爲成熟的古文字;

4)真實地記載了商朝社會各個領域的歷史狀況,爲我們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高一年級必修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二

官營手工業(“工官”制度)

1.“工官”制度始於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爲止,一直佔據着古代手工業主導地位。

2.定義:從漢武帝時期起,釀酒、煮鹽、冶鐵、鑄錢、鍊銅等最有利可圖的行業,都由政府壟斷。由工官負責生產軍用的兵器和裝備,皇族的生活用品。

3.特點:

⑴官辦手工業代表了當時手工業技術水平的頂峯;

⑵侷限於爲帝王貴族服務,產品不流入市場;

⑶行業之間相互隔絕,新技術難以推廣;

⑷技術工藝的傳承也是封閉性的,往往導致失傳;

⑸匠戶沒有人身自由,他們的勞動創造性自然也受到嚴重束縛。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 篇三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近代中華民族工業的興起

(1)鴉片戰爭後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標誌及影響

標誌: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標誌着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影響: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①自然經濟的破壞,爲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②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爲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市場。

(2)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時間、途徑與著名企業

時間:19世紀70年代前後。

途徑:①一種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等,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

②另一種是部分手工工場開始採用機器生產,轉變爲近代工礦企業。

著名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

(3)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1、發展不均衡①集中於沿海地區②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

2、發展艱難在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夾縫中艱難發展。

3、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很小

(4)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歷史條件、時間和著名實業家張謇、榮氏兄弟

初步發展的條件:①甲午戰爭後,列強侵略的加劇,使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②爲挽救民族危機,許多愛國人士“設廠自救”“實業救國”③清政府爲解決財政危機,暫時放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著名實業家及企業:①張謇的江蘇南通創辦的大生紗廠②榮宗敬、榮德生的江蘇無錫創辦的保興麪粉廠③周學熙河北唐山創辦的新洋灰公司④劉懋賞、馮濟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晉礦務公司

2、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現

原因:內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動②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的推動③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

外因①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鬆侵略

主要表現:①實業團體不斷涌現②海外投資增加③新建廠礦多④新增資本多⑤紡織、麪粉等輕工業發展快⑥重工業有一定發展

(2)國民黨統治後期民族工業發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①惡性通貨膨脹政策②官僚資本的壓迫③繁重的捐稅負擔④美國的經濟侵略⑤內戰的破壞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四

1、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瞭解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開始投資創辦近代企業,中華民族資本主義誕生了。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如上海的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的繼昌隆繅絲廠、天津的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瞭解甲午戰爭後中華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主要史實

甲午中日戰爭後,中華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

(1)原因:甲午中日戰爭後,列強爭相向中國輸出資本,進一步瓦解中國的自然經濟。清政府爲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2)表現: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表現在商辦企業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而且還表現出由沿海向內地的擴展。

(3)影響:民族資產階級作爲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認識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A鴉片戰爭後,隨着外國商品的涌入,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B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

C受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誘導。

2、民國時期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瞭解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史實

民國初期,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夾縫中的民族工業,獲得一個迅速發展的短暫春天。

(1)原因:

A辛亥革命清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

B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獎勵發展實業,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投資近代企業的熱情。

C羣衆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爲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2)表現:1912—1919年,民族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其中,麪粉業和紡織業發展最快。化工、皮革、捲菸等行業也有相當發展。涌現出一批的實業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張謇、榮宗敬、榮德生、周學熙等。

瞭解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史實

1927~1936年,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發展。

原因: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鼓勵發展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瞭解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狀況

抗戰時期: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企業遭受空前殘酷的打擊。

原因:

A在淪陷區,來不及內遷的民族企業,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吞併。

B在國統區,國民政府實行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控制。國民黨官僚階層藉此控制經濟命脈,壓榨民族企業,從而使官僚資本迅速膨脹,民族資本日益萎縮。

解放戰爭時期:民族工業陷入絕境,工廠、礦山、店鋪紛紛倒閉。

原因:

A美國商品大量涌入中國市場,排擠國貨。

B官僚資本也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

C國民政府還不斷增加苛捐雜稅,並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造成原料昂貴而產品滯銷。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五

一、土地制度演變: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制

二、重農抑商

1、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2、積極作用: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三、“海禁”含義:嚴禁國人出海,限制外商來華。清朝在廣州設立十三行統一管理。

影響: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但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國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