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19年民營經濟工作總結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9年XX縣民營經濟工作總結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9年民營經濟工作總結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年以來,我縣民營經濟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以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爲指導,緊緊圍繞全年工作目標,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完善產業結構,全面加強引導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了全縣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一、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我縣民營經濟發展整體態勢良好。在各行業各領域中,民營經濟的佔比都比較高、增速也較快。

上半年,我縣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持續保持較高增速,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0.3億元,增速37.3%。全縣實際完成服務外包執行金額6026.34萬美元,同比增幅239.9%,總量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截至6月底,利用外商投資完成10526萬美元,佔全年目標任務1.4億美元的75%,超序時進度25個百分點,利用外資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1—7月份,全縣外貿獲權企業260家,發生外貿實績民營企業共92家,新增實績企業數19家,1000萬美元以上生產型外貿企業5家,提前5個月完成合肥市下達全年新增19家實績企業目標任務,前7個月進出口總額累計19136萬美元,同比增長33.28%,佔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92%,民營企業是我縣外貿進出口主力軍。全縣持有出國護照的6萬多人,年末國外務工13000多人,佔全省60%,全縣出國勞務純收入超過15億元。

截至8月底,新登記企業主體5180戶,其中內資企業5140,同比增長54.4%,外資企業13戶,同比增長333%;全縣共有79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納入規上企業統計,規上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值約爲31.5億元,新增註冊家庭農場20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7戶,新申報3家省級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4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全縣電商監測交易額達13億元,新建合肥海龜跨貿小鎮、肥東驛淘互聯網產業園,在建跨境電商產業園1個,已建成運營省級電商示範園區1個,獲國家電商示範企業稱號1個,有網絡交易的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增至10家,併成功創建省級示範鎮3個、示範村8個、示範網點3個,已培育年網銷農村產品超過1000萬元省級農村電商企業2家、年網銷超過100萬元省級農村電商品牌3個。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保障獎勵兌現

一是不斷完善政策扶持機制。我縣先後制定出臺了《肥東縣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東政〔2019〕4號)、《肥東縣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實施細則》(東政辦〔2019〕12號)等文件,重點針對民營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轉型難、融資難、市場開拓難等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企業和實體經濟提檔升級、發展壯大。

二是積極兌現產業政策獎補資金。截至目前,2018年度我縣扶持產業政策獎補資金共計13485萬元已全部兌付完成。其中:兌付支持製造業發展政策獎補資金8454萬元;兌付支持商務服務業發展政策獎補資金792萬元;兌付支持金融服務業發展政策獎補資金1825萬元;兌付支持建築業發展政策獎補資金855萬元;兌付支持自主創新業發展政策獎補資金516萬元;兌付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獎補資金1043萬元;兌付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政策獎補資金5846萬。

(二)加強資金投入,認真落實減稅降費

2019年,我縣積極加大涉企資金對上爭取力度,保障地方配套資金,預算安排扶持產業資金4.7億元(其中包括扶持企業科技創新資金1.2億元)、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專項資金5億元,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扶持力度。

今年以來,我縣積極開展減稅降費工作。一是大力落實結構性減稅高新技術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嚴格貫徹落實各項減免、退稅政策。累計減稅48851萬元,其中2019年新出臺的政策減稅23528萬元,2018年到期後在2019年延續的政策減稅81萬元,2018年減稅政策在2019年的翹尾減稅19941萬元,2019年我省新出臺地方稅政策減稅5301萬元;辦理各類退稅共計8932萬元,涉及29021戶次,其中:減免退稅214萬元,涉及戶次27849戶。二是有效承接降費政策。及時凍結非稅徵管系統中取消、停徵、免徵的收費項目,實現收費項目源頭控制;及時更新收費目錄清單,實現收費項目管理動態化;督促物價等部門及時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公開收費項目清單,增強降費減負政策知曉度。自2018年1月至今,涉及我縣的停徵、減徵收費項目8個,與上年相比,年降費額達1337萬元。

(三)強化效能建設,嚴格行政審批

一是全面落實商事制度改革重點工作任務。嚴格實行“先照後證”,積極落實工商登記“雙告知”制度;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推進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縮短市場主體退出週期,降低退出成本,提高登記效率,上半年通過簡易註銷登記企業496戶;全面推進“互聯網+註冊登記”,實現企業全程電子化網上名稱覈准、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做到“零費用、不見面、無紙化”,今年以來,通過全程網上自主申報名稱8158戶,通過全程電子化設立登記4291戶,佔比82.8%,全程電子化名稱登記495戶、變更登記1703戶。

二是嚴格審批程序,優化審批流程,保障用地服務。自2019年3月1日起開展新版營業執照的核發工作,對設立、變更登記以及補發營業執照的各類市場主體,頒發新版營業執照,存續的各類市場主體使用原版營業執照繼續有效,也可申請換髮新版營業執照,累計發放新版營業執照13299戶;開展設立登記身份實名認證工作,我縣於2019年5月1日起,對新設立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全面推行企業登記身份管理實名驗證,切實保護廣大企業和人民羣衆的合法權益,有效遏制冒用他人身份證信息辦理註冊登記的違法行爲;對行政審批事項的環節、流程、時限等進行最大限度優化和壓縮:覈准項目在2個工作日內辦結,比規定辦理時限縮短18個工作日,政府性投資項目立項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比規定辦理時限縮短14個工作日;近年來,我縣共供應工業用地386宗,土地面積達12752畝,其中95%以上的土地是供應給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已成爲我縣工業用地的主體,今年以來順利完成了安徽華業香料合肥有限公司、安徽建工建築工業有限公司、安徽翔嶸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韻必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重點項目共38宗1012畝工業用地供應,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優質服務。

(四)倡導技術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

一是推動產學研合作。鼓勵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各類研發平臺,發揮企業、高校院所優勢,促進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成長,全面提升行業技術水平,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目前,我縣企業與中科大、合工大、安農大、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全縣組建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6家,企業技術中心59家。

二是加大對衆創空間、孵化器等雙創平臺建設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社會投資建設創新創業平臺,增加衆創空間和科技孵化器數量。目前,“合肥國家大學園肥東分園”已掛牌運營,入孵企業達40餘家,新安(肥東)雙創產業園已投入使用,已建成省級科技孵化器1個,省級衆創空間1個。

三是堅持圍繞產業抓項目,大力實施重點自主創新項目。積極參與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深入對接北航科學城、濱湖科學城,全力推進通航產業園、長臨河科創小鎮、陽光谷、氫研究院等合作共建項目,推動縣域經濟更高質量發展。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和生物技術等領域探索佈局重點項目,紮實推進合肥億達智慧科技城、華夏幸福機器人小鎮等項目建設,以發展需求爲導向,聚焦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培育以海特精工、中南光電、希爾凱電氣爲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製造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促進製造向“智造”轉型,推動企業生產技術水平、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

(五)加強銀政合作,優化營商融資環境

一是注重政策引導,制定《肥東縣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發展考覈辦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有效信貸投入力度,提高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能力。

二是強化金融服務,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不斷推出契合中小微企業需要的金融創新產品。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積極推廣4321”新型政銀擔、續貸過橋資金、“勸耕貸”等財政金融產品,2019年新增政銀擔貸款3.96億元,全縣金融機構對民營經濟提供的貸款餘額逐年遞增。

三是擴大直接融資,引導民營企業搶抓多層次資本市場加速發展機遇。積極摸排企業,主動解決企業上市難問題。截至目前,全縣有3家民營企業(合礦機械、久易農業、東錦園林)在“新三板”掛牌,54家民營企業在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11家民營企業在省股交中心科創板掛牌,民營企業股權融資額達14098萬元(中南光電5800萬元,超清科技4998萬元,合礦機械3300萬元)。

(六)積極組織培訓和參展,提升企業家素質,擴大企業影響力

爲提升民營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提高經營管理者的素質和能力,今年以來,對全縣新增的限上商貿企業的負責人和財務人員進行了集中業務培訓,組織全縣600人次電商人才參加專題培訓班,積極動員企業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培訓活動,組織近49位家企業負責人赴雲南大學學習培訓;組織部分“中小企業直報點”業務人員,參加省工商聯在銅陵召開的民營企業調查點培訓,並積極安排優秀民營企業家參加省市組織的赴美、赴德等國外培訓。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培訓,提升了企業家素質,增強了企業家信心,提高了企業抗風險能力。

先後兩次開展全縣農產品產需對接會,併成功舉辦2019年電商扶貧年貨和端午扶貧展銷會以及合肥市勞動和技能競賽暨肥東縣第三屆電子商務技能大賽;組織3家企業參加哈薩克斯坦展,7家農村電商、機械加工、無紡布生產、家裝、食品等企業赴雅加達參加第18屆印尼中國技術和商品展,鼓勵企業積極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還不強。科技含量低。全縣大多數民營企業生產工藝、技術裝備落後,產品質量、檔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受市場影響大,利潤低。管理不科學。絕大部分民營企業都是家族企業,實行傳統的家族式管理,管理人才缺乏,財務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學、運作不規範。規模總量不大,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少,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弱。

二是企業資金緊缺,融資還存在困難。全縣大部分小微企業財務管理不規範、內控機制不健全,在當前的金融管理體制下,銀行貸款門檻過高,條件要求嚴格,出現了企業難貸款、銀行貸款難的現象;我縣貸款擔保機構缺乏,企業獲取資金渠道狹窄,融資渠道單一,大部分企業資金緊缺,難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三是項目落地難、推進慢等問題仍然突出。受宏觀政策、用地指標、用地價格、環境保護、產業佈局等影響,項目從落地到開工建設到建成投產需時較長、推進較爲緩慢;尤其是土地等要素保障不足,全縣產業項目一般都是使用增減掛用地指標,大部分項目用地指標今年內難以批覆,部分項目雖然已完成施工圖審查,企業開工願望很強,但也難以合法、合規開工,如循環園已申請的10個提前開工項目,嚴重製約招商引資工作健康發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既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各級黨委政府現實而緊迫的任務,更是我縣實施工業突破,加速富民強縣、進位崛起的重大舉措。下一步我們要更加深入地貫徹落實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突破,積極引導,強化服務,把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釋放幹部羣衆的創造潛能,提高全民創業意識和創業本領,促進全縣民營經濟增加總量上規模,提升層次強素質,努力實現我縣民營經濟發展新跨越。

一是抓中小企業培育,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積極培植一批能夠支撐全縣經濟持續增長、財稅貢獻大、市場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篩選一批市場前景好、帶動作用明顯的成長型企業重點扶持。培育更多的特色產業創業基地,鼓勵更多的中小企業在“孵化器”中創業發展,積極對接省市技術改造、節能改造等項目資金扶持,力促企業做大做強。

二是抓自主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打破落後黨的“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採用現代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高效整合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經營機制。努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引導民營企業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用高新技術成果不斷改進和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水平。加大對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積極引導民營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強化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宣傳推介,提升產品知名度和企業影響力,加快資本、技術、品牌和市場的有機結合,加快產業集羣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爲企業贏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不斷提高競爭力。

三是抓園區建設,促進傳統產業集聚。根據地方特色產業培育計劃和特色產業鎮培養計劃,將園區建設當作加快支柱產業發展的主陣地,進一步完善園區承載功能,將產業發展與園區發展通盤考慮,做到同一行業、同類企業相對集中,加快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羣,在完善功能配套、培育支柱產業、打造產業集羣上實現新突破。逐步實現由規模擴張爲主向量的擴展與質的提升同步發展轉變,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入到裝備水平和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優勢項目企業中來,建立健全集羣規模大、單體實力強的產業體系。

四是抓服務質量,促進整體素質提升。面對土地、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制約,要不斷強化服務措施,加大服務力度,爲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保障。要充分盤活閒置土地,加大對閒置廠房及城郊空閒土地的開發利用力度,對一些新上項目提高土地利用率。幫助企業積極引進人才,多形式抓好企業家隊伍、高素質員工的培養,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建立完善“引得來、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機制。爲銀企合作牽線搭橋,實現互利共贏,多渠道爭取企業融資,幫助企業獲得最大限度的資金支持,確保企業發展有潛力、有活力。

五是抓招商引資,促進經濟規模再上新臺階。以資源和產業優勢爲基礎,充分發揮企業是招商引資的主體作用,用足內力、激活外力,全力做好項目和資金爭取工作。通過不斷組織企業參加高層次培訓學習活動,促使企業家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眼界,增強把企業儘快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積極引進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善管理的優質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最小的風險實現企業做大做久、產業做優做強,努力推動我縣民營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標籤:及下 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