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立德樹人論文精品多篇

立德樹人論文精品多篇

立德樹人論文 篇一

一、以“熱愛教育”爲事業標杆

熱愛教育,忠誠黨的事業。我們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在教育教學中要與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保持一致,不違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與言行,奉公守法,不做違法的事情。做到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爲人梯,樂於奉獻。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爲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我們教師應該率先高舉“知榮明恥”的大旗,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加強自身修養,衣着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充分展現教師高雅的氣質、翩翩的風度,贏得學生的尊敬甚至崇拜。同時要關心集體的發展,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

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當今社會,科技突飛猛進,信息與日俱增,社會各個領域的知識不斷由單一走向多元,不斷向更深更廣的層面發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不再是一個教死書的教書匠,而應該成爲一個教育教學的研究者。作爲一名教師,更應堅持終身學習。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借鑑,從自己的教學中學會反思,與同事的合作中對話成長,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學相長。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做到厚積薄發,精益求精,以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以“奉獻愛心”爲育人目標

德育爲先,堅持正確育人。“德”與“才”作爲人才的兩個基本要素,它不是平行、並列的,德更具有統率和支配作用。因而學生成長的首要前提是成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把立德樹人作爲根本任務,始終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爲首”的原則,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價值觀,在全方位、全過程的德育中,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感恩觀、勞動觀、法制觀,熱愛真善美,痛恨假惡醜,做到教書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以培養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開創立德樹人工作新局面。

以身作則,做好學生楷模。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學生學習具有“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爲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爲學生做出榜樣,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應該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只有牢記“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嚴於律已,以身作則,誨人不倦,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師當成良師益友。

愛心呵護,教導學生成長。師德的核心問題就是“愛”,愛心是師德的靈魂。崇高的愛心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品德的困難生,更要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允許學生出差錯,更要給予學生改正的機會,切忌言行過激、教育簡單化。對學生細微之處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發現他們“閃光點”,多加肯定與鼓勵,讓愛心撒向每一個角落,讓每一朵花都淋浴陽光。

三、以“高效課堂”爲專業追求

深入鑽研,做好有效備課。要勤奮鑽研所教學科業務,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同時還要聯繫班級實際,研究所教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徵,學習借鑑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等課改名校的成功經驗,並結合學校的課題實驗活動,下工夫做好備課工作。例如:我校開展的《“指導·嘗試·自主”學習方式的研究與實踐》市級課題實驗,教師在課前就需要認真編寫導學案和設計當堂訓練,從而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爲減負增效作好有效準備。

善於啓發,構建有效課堂。我們教師要大膽運用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講解要少而精,注重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既要夯實基礎知識,又要引導學生自己思考,掌握學習方法。又如:我校開展的《“指導·嘗試·自主”學習方式的研究與實踐》市級課題實驗,就是要求教師構建適合本校實際的新型教學模式,即:自學學案(由教師編制)→交流探討(小組合作)→反饋疑難→引導點撥→當堂訓練→師生總結。通過“先學、再導、後練”將教師的教最小化,將學生的學最大化,體現出“以學定教、以學促教、以學導教”教育規律。從而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深入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

當堂訓練,鞏固提高效果。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的引導點撥,雖然掌握了知識要點,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將剛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這時候就需要通過習題訓練來鞏固、提高學習效果。因而教師要通過反覆挑選與精心設計,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做少而精、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練習題,從而消化和鞏固課堂知識。例如:我校低年級《指導學習,當堂檢測》、中年級《嘗試學習,當堂檢測》和高年級《自主學習,當堂檢測》三個子課題,就是從當堂訓練和當堂檢測的設計入手,然後保證在下課前10分鐘通過練習和檢測來實現“有效課堂”。要求通過這種的有效訓練,才能切實減輕學生書包重量、減少學生課外負擔,讓學生們輕鬆愉快地學習,有較多的課外時間可以自由支配。

立德樹人論文 篇二

淺析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如何立德樹人

武隆中學黃 敏

摘要:本文對在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進行立德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了論述,在辨析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德育”概念的基礎上,總結了歷史學科教學中德育的幾個特點,並通過舉例說明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如何立德以達到樹人的目標。關鍵詞:歷史教學立德樹人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爲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報告中我們看到了黨中央對教育的關注與注視,同時,也傳遞了一種精神,求才必先求德。我們的培養目標是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要完成這項根本任務,絕非一日之功,它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長期追求不懈的目標。“歷史是永恆的建設性的道德遺產”(杜威)。古往今來,歷史一向被作爲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立德樹人。

一、歷史教學滲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鄧小平同志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對青少年的教育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未來幾十年民族國家的發展情況。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新一代的青少年呈現出與他們的父輩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們思維活躍,接受信息能力強,擁有比他們的父輩更加優越的生存發展條件。但是與此同時,社會整體道德水準的繼續滑坡,不可避免的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崇尚自我,缺乏團隊精神,是非善惡標準模糊,知行脫節,責任心不強等方面。對於青少年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社會各方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都應該在青少年的德育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好的條件。

學校是教育的重要場所,“各科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經常、最基本的途徑,它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強調:深入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史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認識中華民族的傳統和歷史,瞭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和中國人民進行的英勇鬥爭,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意見》中將歷史教育列爲德育任務第一條,是很有深意的。

歷史學科作爲文科,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杜威說“歷史是永恆的建設性的道德遺產”。《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中學歷史教學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中的要求:“通過歷史學習,進一步瞭解中國國情,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爲祖國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爲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進一步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堅定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二、歷史教學中德育的特點

既然要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對青少年進行立德樹人,重點首先就是要立德,然後才能樹人,那麼德是什麼?

德,顧名思義,就是道德,品德。從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鄰”、左丘明的“德,國家之基也”到王充的“德不優者,不能懷遠”和司馬光的“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我們都可以看出來,“德”指的是“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爲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孟子曰:“無羞惡之心,非人也”、一個人要處身立世,要想有所成就,要走向成功,就需要以德立身,以德立業,潔身自好,好自爲之。有德,是修養,是文明,是進步;無德,是無信,是卑鄙,是自滅。人無德不立,業有德則興。可見,道德是資源,是品牌,也是力量,更是天地良心,順天地者昌,逆天地者亡,有德則立,無德則廢。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個人的成長必先修其“德”。

在中學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應該注意到其蘊含性、漸進性、評判性等特點。

1、蘊含性。德育在歷史教學中的蘊含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德育必須有所依附。歷史教學有其固有的知識載體,論從史出,是非功過歷史教學中的德育與其他學科的明顯區別。“寓教於史”,德育才能成爲“有源之水”。另一方面,知識能力的教學培養過程中也必須反映德育的內容。“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其中蘊含着豐富的德育素材,準確的把握史料,尋找適合的德育切入口,是體現教師教學智慧重要舞臺。上海市特級教師錢夢龍說:許多胸懷育人大目標的教師,把“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性格培養、情操陶冶、個性發展交融起來,匯成一股推動學生天天向上的巨大力量;而且這交融渾然天成,不見人工摻雜痕跡。所以,觀摩他們的課,每覺春風撲面,和煦宜人;猶如細雨無聲,浸潤心田。學生在這股力量推動下,軟弱者變得堅強,懶惰者變得勤奮,不知者變得有知,無能者變得有能,這纔是教育的藝術。”

2、漸進性。德育的目標宏大而艱鉅,一個完善的人,絕對不是一節課一句話就可以造就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不少的教學目標動不動就定位爲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愛國主義情懷,守法知禮誠信,這樣的目標看似無比正確,但是卻明顯缺乏可操作性,大而無當。過大過難的目標更加增加了實施和實行的難度。德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德育的目標應該有清晰的層次性,七年級第一學期應該達到哪個層次,九年級第二學期應該達到哪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內部又應該細化爲哪些內容,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德育目標應該如何協作,都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

3、評判性。不論是對歷史人物是褒是貶,對歷史事件是頌是斥,所謂鑑古知今,都是在一定的立場和觀點的基礎上進行的評判,因而在將歷史史引申出其蘊含的事理時,必須明確自己所站的立場。如在評價秦檜時,從他個人的角度來看,他其實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而且曾經是堅定的抗金派,身居高位,一人之下萬

人之上,不可謂不成功。但是從人民的角度來看,他的行爲損害了人民的利益,與人民的需要背道而弛,以致遺臭萬年,汪精衛,蔡京等人皆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有才無德是小人”之言非虛。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每一個時代都會從自己的需要出發對過往的歷史進行重述,但是作爲歷史工作者,不應只是一味迎合時政的需要,應該有自身的專業訴求,站在歷史的角度對過往的歷史進行客觀的評述,知識分子的批判性傳統永遠不應該是忘卻的對象。

三、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如何立德

中學歷史課是對學生進行兩綱滲透的一門重要課程,實踐證明:通過歷史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基本素養教育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只有不斷地發掘歷史學科中的德育素材,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發揮歷史學科的德育功能,進而更好地完成歷史學科的教育教學任務。

1、滲透環境教育,樹立環保意識

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環境保護意識和環保人格是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

在高中歷史必修一政治史第六專題第一節《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的教學中,通過對地理環境的分析,學生們都不難總結出希臘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它特有的政治文明——海洋文明;而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卻屬於大河文明因爲大江大河水源充足,飲水方便,有利於植物生長和農牧業的需要,並提供了交通運輸的便利。我在講課中有意識地增加了相關的內容。如:在講述古埃及文明時,我講到尼羅河在阿拉伯語中意爲“大河”,“尼羅河賦予兩岸土地予生命,只有尼羅河氾濫以後;才能夠有糧食和生命。大家都依靠她生存。”這是鐫刻在尼羅河畔岩石上的讚語。作爲受惠並傳承上古文明的今人,我們應該善待大自然,合理開發,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同學們也紛紛談到,作爲一名中學生,應該要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2010年在我國雲南貴州發生的嚴重旱情,讓我們學生又上了一堂深刻的環保課。

在講授必修二經濟史《經濟全球化的世界》時問道: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有哪些?學生就會答有:環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機和糧食短缺等等。學生就會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環境污染、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越來越嚴重。聯繫現實,如2013年年底,我國北方地區哈爾濱等大城市連續幾天出現霧霾天氣,民衆出門都需要戴口罩,甚至南部地區都受到影響。經引導學生分析成因,大家明確了人類對資源過度開發使生態遭到破壞,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極大威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惕,從而培養學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中國作爲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世界環境大國,她的環境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到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而且具有全球性的意義。

總之,通過聯繫社會現實,能使學生更深切地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人口、環境、資源和發展”的相互協調關係認識基礎上,[]切實提高環境意識。

2、珍視生命教育,感受生命意義

趙亞夫在《歷史教育價值論》一書中說,生命是人類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喚起生命意識,提升生命意義,成爲當代教育迫切使命。而作爲以人爲中心,以育人爲目的的歷史教育當然更是責無旁貸。因此在歷史課的教學中充分開發教材、生活中的生命教育資源,加強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以增強學生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意識,使他們成長爲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也是當代歷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如在《二十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講到一戰和二戰時,同學們就會了解到其傷亡人數之多。如一戰的參戰國共死傷三千多萬人,其中被戰爭、飢餓、疾病等奪去生命的超過一千萬。二戰死傷人數更多,中國戰場在抗戰中,就一共傷亡三千五百多萬人,僅南京大屠殺中,被日軍屠殺的中國居民就達三十萬人以上。通過觀看《南京大屠殺》錄像,再現“南京大屠殺”這一鐵證如山的歷史史實,從聽覺、視覺等不同感觀器官刺激學生,使其產生對戰爭血腥性和殘酷性的認識,從而產生心靈上的震動。在學習二戰歷史時請學生以二戰德國法西斯奧斯維辛集中營一名獄卒身份上臺進行懺悔,創造情境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充分感受法西斯暴行的殘酷、血腥,激發其拒絕戰爭、維護和平的強烈。生命在戰爭中顯得何等渺小,何等脆弱。通過這些血淋淋的史實,教育學生認識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是神聖的,我們應該去珍視和善待。推而廣之,世界上、地球上每一個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員,都有其生存的權利,都應得到尊重和珍愛,人與人、人與自然都應和諧相處於這個世界上。歷史課堂應該成爲生命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之外也要堅持以實踐體驗爲主,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在必修三思想文化史教材中也有許多科技文化藝術領域的傑出代表,他們的成就都是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如貝多芬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德國音樂家,通過給學生講述貝多芬克服疾病帶來的困難和痛苦,沉醉於音樂創作並獲得輝煌成就的故事,通過聆聽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讓學生充分感受和敬佩他對生命的熱愛及其與病魔作抗爭的勇氣和毅力。

很多很多年以後,也許歷史老師給他們講的精彩故事,他們已經忘記大半了,但是歷史教師故事背後的人生道理,卻永遠的保留下來,並且成爲他們立足於人世間的支柱。這纔是在歷史教學中真正做到了立德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