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中歷史小論文格式多篇

國中歷史小論文格式多篇

國中歷史小論文格式 篇一

論康熙的歷史功績

摘要: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頗有建樹的帝王之一,其歷史功績不僅在於平定三藩,統一臺灣,西北平叛,抗擊沙俄,滿漢一體化的努力,而且在於他爲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推動社會文化進步所作的貢獻。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努力博習經史,學習傳統治國理論和與國計民生有關的自然科學知識是他作出歷史貢獻的根由之一。

關鍵詞: 康熙歷史功績勵精圖治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頗有建樹的帝王之一,年僅八歲時就由於父親順治皇帝因患天花去世而登位,他在位61年(公元1662―1723年),勵精圖治,開創了清朝我國封建社會的又一個“盛世”。康熙的歷史功績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平定三藩,運籌帷幄

三藩是指清初分封的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這三人原是明朝將領,投降清朝後受到重用,在清朝統一全國中功不可沒。但隨着大陸的統一,三藩與中央政權之間的矛盾逐漸尖銳。三藩都有實力雄厚的軍隊,康熙初年,清王朝總兵力不過五十萬有餘,三藩竟佔了十分之一,兵多,糧餉耗費自然驚人,中央政府爲此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三藩操縱地方官員的任免,只要向吏部、兵部備案就可自行任免本省文武官員。吳三桂請求在雲貴兩省都府敕書中加入“聽王節制”四字,更是企圖凌駕中央政府之上,甚至可以在全國選派官員,稱爲“西選”。三藩壟斷地方財源,侵佔大批土地,加收田賦。三藩不但要保持自己的特權,而且要進一步擴大這種特權,並使這種特權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康熙對三藩日益膨脹的軍事、政治、經濟勢力越來越感到不安,他力排衆議,說:“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早反。”遂下旨撤併三藩。在平定三藩中,他講究策略,抓住重點,區別對待,對於叛亂勢力進行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從而扭轉了被動局面。平定三藩之亂,鞏固了清朝的統治,開創了長期安定的政治局面。

二、統一臺灣,平定西北叛亂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與大陸隔海相望。順治末年,鄭成功驅逐了盤踞臺灣三十多年的荷蘭殖民者。但鄭氏集團割據臺灣,打着“反清復明”的旗號,對清政府的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康熙中期,清政府建立了水師,規劃了統一臺灣的軍事行動,採取了攻心爲上的策略,分化和瓦解了鄭氏集團。康熙不熟悉水戰,沒能親征,但卻知人善任,大膽提拔姚啓聖、施琅,使得海疆邊患永平,並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管轄。收復臺灣,不但消除了清朝政權鞏固和發展的一個隱患,而且挫敗了西方殖民者從東南沿海侵佔中國的陰謀,爲臺灣的開發開闢了廣闊的發展遠景,並進一步密切了臺灣與大陸的聯繫。

葛爾丹是厄魯特蒙古準葛爾部的首領,他妄想借助俄國勢力稱雄西北,分裂中國。葛爾丹兼併了漠西蒙古其他古部。接着又在沙俄支持下,向東進攻漠北蒙古,向南進攻漠南蒙古。1690年他率2萬多騎兵,以追擊漠北蒙古爲名,襲擊漠南的烏珠穆沁大草原,前鋒深入到距北京只有350千米的烏蘭布通,使中原地區受到威脅,葛爾丹妄想將漠西、漠北蒙古置於他的統治之下,對康熙說:“聖上君南,我君北。”企圖與清朝政府南北分治。爲了進一步鞏固統一,從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公元1691―1698年),康熙前後三次親征,經烏蘭布通戰役、昭莫多戰役,攻打葛爾丹,同時採取招撫漠北各部蒙古及葛爾丹部衆的措施,分化瓦解和孤立葛爾丹,從而平定了葛爾丹的叛亂,穩定了西北邊疆,加強了中央政權對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的控制,促進了國內各民族的互相融合和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三、堅持獨立,抗擊沙俄

沙俄原是一個歐洲國家,同我國並不接壤,但歷代沙皇都野心勃勃,瘋狂地向外擴張領土,16世紀俄軍越過烏拉爾山向東擴張,進入西伯利亞,17世紀中期,越過大興安嶺南下,竄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強佔雅克薩和尼布楚等地。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吃人,被當地稱爲“可惡的吃人惡魔”。東北是清朝的發祥地,康熙決不允許自己的祖先生存的地方受到敵人的踐踏。1682年康熙兩次出兵雅克薩,打敗沙俄,迫使他坐到談判桌前,經過尼布楚談判,劃定了中俄兩國東段的邊界,通過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捍衛了國家的獨立,維護了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四、發展生產,繁榮經濟

康熙在位期間,爲發展生產殫精竭慮。康熙初年由於長期戰爭破壞和入關以後清朝統治者推行落後的政策,致使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經濟凋敝。爲了鞏固封建統治,康熙採取了獎勵墾茺的措施,規定以督墾荒地的成績作爲對地方官吏進行獎懲的標準。1669年,康熙宣佈原來明朝藩王的土地歸現在耕種的人所有,叫“更名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並放寬起科年限,大多數地方以六年起科。官方給予物力支持,獎勵墾荒,貸給農戶耕牛、種子。他還親身試驗,推廣優良品種。康熙在西苑豐澤園開出數畝稻田,在日理萬機的餘暇,“親御耒耜”,進行試驗。他還重視工商業,發展海外貿易,撥出鉅款,大力修治黃河。在他的努力下,康熙後期,耕地面積超過了明朝,人口達一億以上,人民生活相對改善,國庫存銀常年維持在五千萬兩左右,清朝統治進入了全盛時期。

五、滿漢一體,緩和矛盾

清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入關之初,在血腥鎮壓漢族人民武裝反抗的同時,還從政治上制定各項政策對漢族人民進行殘酷的民族壓迫,因而滿漢民族矛盾頗爲尖銳。不少漢族人士在武裝鬥爭失敗後,義不事清,他們或遠走海外,奔走呼號,繼續從事抗清鬥爭,或隱山林,著書立說,總結明亡的歷史教訓。康熙親政後,立即審時度勢,改變政策,對於已仕的漢族官吏,極表依重,對於義不事清的漢族人士,則先後通過舉薦山村隱逸,開博學鴻儒科,極意加以招徠,有效地爭取了一部分遺民的轉變。康熙延攬遺民助修《明史》,遺民史家大都有廣博的學識和精深的專業素養,明末思想家顧炎武、黃宗羲雖未入史局,但當史局問難時,答疑解惑,糾謬補正,使《明史》稱爲質量較高的官方正史。康熙進一步採取措施,改革政治機構,提高漢族官員的政治地位,專設南書房,先後吸收了數十名文化素養較高、政治經驗豐富的漢臣入侍其中,讓他們參與起草詔旨,諮議政事。康熙改變入關以來一直推行的民族高壓政策,嚴禁圈地,限制滿族親貴掠奪漢族士民土地的慾望,修定逃人法,制止投充,調融滿漢並使滿族人民漸習漢俗,在祭祀對象和禮儀上仿效漢俗,對明皇陵、王墓一律加以保護並親祭明孝陵,還爲其書寫了“治隆唐宋”的匾額,博得了廣大漢族人民的好感。在風俗習慣上掌握漢俗,除了堅持剃髮之外,其他方面大多從民所欲。這些措施,對於改善滿漢民族關係起了積極作用,強化了兩個民資彼此之間的認同心理。

六、學以致用,有智有勇

康熙十分重視經筵日講活動,學習傳統的治國理論和治國策略,從儒家經典和歷史著作中汲取營養。十五年裏持之以恆,常常將日講活動和實際政治結合起來學習,在施政時也有意識地聯繫以往日講內容。經筵日講對康熙本人的思想和施政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對於清朝統治的鞏固和康乾盛世的到來都奠定了基礎。

在努力博習經史以學習傳統治國理論的同時,康熙還積極學習和國計民生有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他學習數學,瞭解主要天文儀器、數學儀器的用法,將西方傳教士南懷仁、徐日升等請入宮中,講解天文歷算及歐幾里德原理、阿基米德幾何學,對兵器創造、地圖測繪、醫學、農學也都有廣泛的興趣。通過學習,他在自然科學領導內成爲內行,取得了主動權,從而在各種政策決策以致具體事務處理中都比較容易分清是非,接近事實,避免或少走不少彎路,如清初黃河幾乎瀕臨潰決,朝廷雖每年撥大量庫銀整修治理,但都收效甚微。康熙在平定三藩後,集中精力研究河務,博考前代河務文獻,實地視察河工,同時還屢集廷議,廣諮水情,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出現了四十年的安瀾局面。

康熙在位期間,由於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在維護國家獨立、統一,在處理階級、民族關係的軍事和政治鬥爭中獲得了成功,在發展經濟、文化,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作爲一個有成就的帝王而被載入史冊。

國中歷史小論文格式 篇二

論歷史的客觀性

摘要:本文以主體間性和客觀性爲主線,梳理了中外有關學者關於歷史的客觀性的相關論述,認爲歷史的絕對客觀的標準是難以尋求的;同時,也不能認爲歷史缺乏客觀標準而導致歷史虛無主義。並指出歷史認識的絕對客觀是不可能達成的;歷史認識的主觀主義顯然也是行不通的;筆者更傾向於採取一種相對客觀主義的立場。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the main body between the nature and the objectivity as a master line, has combed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oncerned scholar about the historical objectivity related elaboration, thought that the history the objective standard is absolutely seeks with difficulty;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not think that the history lacks the objective test to cause the history nihilism.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history knows objectively is absolutely is impossible to achiev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s subjectism is also obviously invalid; The author favors in adopts one relatively objectivism the standpoint.

關鍵詞:歷史 主體間性 客觀性

key word: Between historical main body obje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