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覈算中的運用論文(多篇)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覈算中的運用論文(多篇)

謹慎性原則的基本意義 篇一

從字面上來講,“謹慎性原則”的重點便在於“謹慎”二字。意爲敦促會計人員要謹慎地處理公司的財務。這種謹慎並不是一般意義上講的小心翼翼,不弄錯一個數字。因爲數據的正確性是最基本的,所以並不需要再多加強調。謹慎性原則的更深層次的含義便是:在企業面臨不確定的因素的情況下,不會多記資產和收益,同時也不會少記負債和費用,儘可能地合理地估算企業的收入與支出。這樣一來,公司的資金鍊處於流通狀態,公司的領導制訂計劃時也能夠有堅定的支撐,保證了該項決策的穩健性。

謹慎性原則在企業會計中的作用 篇二

在如今的企業會計環境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規範的記賬行爲,這往往會導致企業的資金流失,或是項目得不到後續資金的支持而癱瘓等一系列嚴重的後果。由此可見,會計確認的重要性是不可磨滅的。企業中一旦出現了虛增利潤,誇大資產以及隱瞞債務的情況,便十分容易造成企業領導發生決策性錯誤並無法挽回。謹慎性原則的存在便是爲了防止這些問題的出現。在企業經濟持續發展的時候,會計人員應準確地把握信息,不摻雜主觀臆斷,利用謹慎性原則,客觀公正地對待公司的收入與支出。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覈算中的運用 篇三

摘要:介紹了謹慎性原則在企業會計覈算中的運用。謹慎性原則的本質就是資本保持或資本維持,其經濟含義是隻有在資本得到維護或成本得到彌補以後,才能確認收益,即只有在企業消耗掉的實物資產能夠得到補償以後,才能進行收益的分配。在這種概念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發生的費用應以重置成本而不是以歷史成本來計量。這可以從對謹慎性原則在企業會計覈算中的具體運用得到說明。

關鍵詞:謹慎性原則;會計覈算;會計信息

1運用謹慎性原則的必要性

1.1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謹慎性原則對規避企業經營風險,維護企業生存和發展,並最終維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能起積極作用,同時它還可引申爲經營者的一種經營觀念。企業要使自己有效地保持競爭優勢,拓展生存空間,在經營決策中應保持謹慎性並充分估計各種因素。

1.2對會計信息可靠性與相關性原則的必要補充

謹慎性原則起源於中世紀財產託管人解脫其受託責任的策略,20世紀初至30年代前是一項佔支配地位的會計原則,當時主要表現爲對資產的低估。經濟危機之後,謹慎性原則所體現的內容擴大到對收益的確認和會計報表披露。隨着會計環境的變化,會計目標從報告經管責任向爲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轉化,謹慎性原則也逐漸成爲對披露具有相關性和可靠性特性的會計信息的修訂性原則,是在客觀性原則的條件不存在時的補充原則。

1.3謹慎性原則的本質

企業之所以樂於接受謹慎性原則,是因爲它對企業而言是有利的。謹慎性原則的本質包括兩個方面:

(1)以保護企業爲主旨。謹慎的會計處理可以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避免風險和損失,按謹慎的會計處理可能會與某些企業的廠長、經理的短期利益發生衝突。在實行承包經營的企業中,某些廠長、經理總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內完成承包指標,出現了少計費用,多計利潤的現象。但謹慎性原則是從風險上考慮保護企業的,在時間上儘可能快地將資產轉化成費用,從收益中獲得補償。

(2)收入和費用的時間性分佈。謹慎性會計處理原則並非從性質上否定某些收入和費用的發生和存在,而是通過謹慎的會計處理方法改變這些收入和費用計入各個會計期間的'時間金額分佈。

2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現代會計中的具體運用

雖然謹慎性原則在會計覈算上不很起眼,但卻十分重要,以企業會計基本準則爲指導的企業會計準則中,謹慎性原則運用得非常廣泛。

2.1在覈算資產類科目中的運用

企業在覈算固定資產時,明確了可以採用加速折舊方法計提折舊,在加速折舊法下,每年折舊與修理費用的總和比採用平均年限法平穩,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因此,允許一些行業、一些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在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綜合法中選定一種方法進行加速折舊,是完全必要的,即體現了國家的產業政策,又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謹慎性原則在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制度中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以壞賬準備的計提爲例,一是計提的比例發生了變化,由企業自行確定;二是計提範圍內得到了擴大,修改後的會計制度規定應收票據轉爲應收賬款後也可計提壞賬準備,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性質,或者因供貨單位或勞務供應方破產、撤銷等原因無望再收到貨物或勞務的,應將原計入預付賬款的金額轉入其他應收款後方可計提壞賬準備。

2.2計提壞賬準備的核算

應收賬款是基於商業信用採取賒銷方式而發生的將來才能收回的債權,其中就隱含着債權不能收回的可能。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壞賬的計提方法和標準。從理論上講,應收賬款被拖欠的期限越長,客戶的信用級別越低,以致償債能力越差,發生壞賬的可能性就越大。爲了準確地反映企業的流動資產狀況,維護報表使用者的利益,從謹慎性原則出發,企業應計提壞帳準備,但應注意“度”,否則會使企業的財務狀況得不到準確揭示。《企業會計制度》擴大了計提壞賬準備範圍,即除應收賬款外,其他應收款也列入了計提的範圍;在計提比例(原行業會計制度規定0.3%~0.5%)和計提方法(原行業會計制度規定採用應收賬款餘額百分比法)上,由企業自行確定,這就給企業增加了選擇的空間,有利於企業抵禦壞賬損失產生的風險。

2.3對資產提取減值準備

新會計制度針對我國企業當前普遍存在的資產虛增現象,進一步擴大了謹慎性原則的實用範圍。在原來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跌價準備等四項準備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和委託貸款減值準備這四項減值準備。而且,在會計政策的選擇方面企業自主選擇的餘地更大,如擴大了壞賬準備的提取範圍和比例,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靈活,原會計制度規定必須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比例計提,已經發生的壞賬損失必須經過財政部門批准才能沖銷,致使大量呆賬、壞賬長期掛賬,造成企業資產不實,固定資產也存在類似情況。新會計制度則規定,壞賬準備和累計折舊的計提方法及計提比例均由企業自主合理確定。這樣真正體現出資產必須具有能夠給企業帶來預期經濟利益的屬性,藉此提供更加真實穩健的會計信息。

2.4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收入》規定:收入必須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才能確認:(1)企業已將商品的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2)企業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繫的繼續管理權,也沒對己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4)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以上4個條件缺一不可,充分體現了謹慎性原則。

3運用謹慎性原則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謹慎性原則是一種原則性規定,爲了防止出現過度謹慎和濫用的潛在危險,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對謹慎性原則運用必須有法律或規範性的約束,就目前來說,要求我國在制定具體會計準則時,對具體會計處理程序和報告要加以規範,既要便於企業針對各自的情況有選擇的餘地,又要使謹慎性原則在具體運用中有一定限制。

(2)從企業角度來說,應在準則允許的範圍內,選擇適合本企業情況和各項會計政策的處理程序,制定嚴格的會計制度,並認真執行。

(3)對於某些運用謹慎性原則處理的會計事項,應在會計報表報告中加以闡明,不但要反映影響金額,而且應揭示會計事項的真實情況和會計人員的處理方法,以使信息的使用者明確事實,獨立判斷。

(4)對企業的內部管理者而言,應認識到謹慎性原則的運用是會計中對風險加以防範和管理的一個環節,它相對於經濟業務而言具有事後性,所以管理者不要過分信賴。

(5)在堅持謹慎性原則的同時,要防止濫用和歪曲使用謹慎性原則,防止過度謹慎。謹慎性原則是在保守主義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不能將其完全等同於保守主義。因爲保守主義的信條是:確認一切可能的損失,但避免預計任何可能的收益,走了極端,造成信息誤導。

總之,企業財務覈算在運用謹慎性原則時,並不意味着保守和消極,而是在保持其均衡和穩定的同時,使財務覈算具有彈性從而有效地規避各種風險,促進企業利潤最大化。不可否認的是,謹慎性原則在我國會計實務上加以應用,應該說是對會計一般原則的認識和運用的一個突破,也是我國現代會計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的重要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