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哲學論文(精品多篇)

哲學論文(精品多篇)

有關哲學的論文3300字 篇一

淺談中國畫中的道家哲學精神

中國畫是一種精神勞動,它要求畫傢俱有高深的藝術修養(包括人生經歷、學養沉澱、膽識、才識等幾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豐富的社會實踐知識。

它通過表現不同於西方透視的空間意識和奇妙的精神氛圍以及對繪畫語言創造性的運用來表達中國人的精神追求,這種精神追求源於中國道家思想的影響。

道家主張適應自然、與大自然和睦相處,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曰:“滌除玄覽,能無疵乎?”基於此,我們要用心感悟自然,使自己的精神得以昇華。

在創作繪畫時,必須將內心雜念徹底滌除,心境昇華到對世俗繁雜之事一塵不染的空靈境界,才能創作出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妙品佳作。

這種感悟方式是一種精神的昇華,體現了物我互融的大思想,使物我感應達到物我爲一的境界,最終將超越存在的精神力量得以體現。

《莊子·人間世》雲:“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乘物以遊心”,就是要求我們在作畫時,心要平,氣要和,神要靜,慮要遠,心隨物遊中,萬物是如此之玄妙。

將自我融於萬物,通過心靈遨遊,擺脫名繮利鎖的束縛,擺脫各種世俗觀念的羈絆,神遊物外,得莊子之逍遙、老子之無爲,才知繪畫之本源,然後迴歸本體,復入有我之境,達到下筆如有神,乎隨心遠,筆隨意至,乃至於意猶未盡的境界。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士大夫們眷戀山水,領略玄趣,追求道家的精神境界,這對中國畫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指出山水畫的作用是“澄懷觀道”“澄懷味象”。

“澄懷”就是要領略玄趣,盪滌污濁勢利之心,遁於空靜的山林,體會聖人之道。

遠離塵濁世俗,“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莊子·天下》),靜靜地思索,深沉地入靜,方能得道。

有世俗名利之心的人,奔走於勢利之途、名利之場,一心想發財,一心想做官,還能“不爭”“處下”“無爲”嗎?還能像莊子一樣拒絕禮聘嗎?還有時間和心思去“逍遙遊”“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嗎?

衆多文人雅士遊山觀水,歌詩以詠之,繪畫以形之,通過歌詠描繪自然山水,寄託自己的情懷,尋求老莊的精神支柱,寄託高逸清雅的情操。

受到老莊之道影響的畫家,不願出世爲官,而是遁入山林,與自然爲伴,求得自我的解放。

他們的審美意趣是老莊的審美意趣,是樸素、自然、清淡的,傳統中國畫的發展就是深受這種審美意趣的影響。

莊子曰:“淡然無極而衆美從之”“刻意尚行,離世異俗”(《莊子·刻意》),這是高人、逸士刻苦自勵的修身之道。

畫家何嘗不是如此,自魏晉以來,歷代有成就的畫家,哪一位不是自甘寂寞、雕勵心志、淡泊名利?正因爲他們安心於寂寞,安心於恬淡,“無功名而治”,不混雜於世俗,“不刻而高”,所以纔有一個清澈而平靜的創作心境。

於是,他們筆下的作品是佳作妙品。

從六朝的曹不興、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到“元四家”的倪瓚、王蒙、黃公望、吳鎮,他們殊途同歸的經歷和成功都驗證了“淡然無極而衆美從之”的“天地之道”和“聖人之德”。

道家主張“重爲輕根,靜爲躁君”(《老子第二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第十六章)。

靜是畫的另一種境界。

畫唯其靜,方能產生一種文氣和秀逸,靜極生動,靜中有動,靜動諧宜。

老子主張以靜悟道,達到神會的地步。

在繪畫中,畫家要本着一顆虛靜澄明的心與畫以神相會。

這樣,畫家的境界與道融爲一體,與萬物融爲一體,與道同體,自然而然地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莊子雲:“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

”(《莊子·人世間》)。

莊子認爲,人只有達到心境澄明的境界,纔可以從內心世界中體悟道。

莊子的唯道集虛是繪畫創作的佳境。

在繪畫過程中,必須先散其懷抱,進入一種虛靜狀態,來到空明的境界,在那種無半點塵俗的無我之境中散步,凝神靜思,心遊萬物才能含英咀華,才能畫出無一絲煙火之氣的絕妙作品。

繪畫進入一種靜虛的境界是十分必要的。

“向紙三日”,不是畫不出來,也不是不會畫,或不知畫什麼,而是神遊於虛境,採集繪畫之道。

如有的畫家不喜歡當衆作畫,不外乎是怕別人擾亂了他那種虛靜的心境,打斷他悟道的思緒。

《莊子·天道》雲:“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爲者,萬物之本也。

”虛靜,關鍵是人靜、心靜。

繪事本寂寞之道,歷代成就卓著的大家,如黃賓虹、李可染都提倡繪畫要耐得住寂寞。

惟其寂寞,方可順其自然。

甘守恬適、淡泊,要達到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三個寂寞的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①在虛靜恬淡、寂寞空疏的環境中,人雖寂寞,但心不寂寞。

看似無爲其實有爲,無爲中有爲,有爲中無爲。

在這種空曠、虛幻的世界裏,悟透自然之玄機,而後揮筆作畫,還怕畫品不高嗎?

道家主張精神絕對自由,人要接近自然、擺脫社會的羈絆,身體也不能過受約束,如《莊子》第一篇便是“逍遙遊”,他對人生和藝術的理想追求是“任自然”,主張藝術創作應當擺脫外物的干擾和人爲的矯揉造作,

適應身心的自由,在保存自我中發揮天性,就像生活在江河湖海的魚兒和翱翔在天空的鳥兒一樣逍遙自在、無憂無慮。

他在《莊子·田子方》中講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宋元君將畫圖,衆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

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視之,則解衣槃礡,贏。

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裏面描繪了一個解衣斑駁的畫家形象。

他認爲,有創造力的畫師,平時舉止超羣,敢於棄絕紀律和禮節約束,在創作時進入旁若無人的特有精神狀態,即專心致志,不拘形跡,任情恣性,甚至行爲荒誕不經,這纔算是真正畫師所具有的風格氣質。

道家認爲,真正的道在自然之中,畫家只有親近自然,在認識自然和解讀自然中悟道,物我之間才能形成一種超出客觀的審美感受,顯現人類的高貴品質和崇高理想。

因此,歷代的畫家都注重寫生,師法自然,追求藝術精神之美。

文人雅士畫家,不欣賞人爲雕琢的世俗之美。

《莊子·漁父》雲:“法貴天真,不拘於俗。

”莊子的這種觀點對於繪畫的啓示是深刻的,它要求我們師造化,以天然爲法,卻不拘於程式。

在創作時,畫家要以真性情來表現物象之本真和神采。

例如“元四家”“明四家”和清代“揚州八怪”的繪畫作品,則堪稱爲“初發芙蓉,自然可愛”。

宗白華先生在《美學與意境》中指出“‘初發芙蓉’比之於‘錯彩縷金’是一種更高的美的境界……這是美學思想上的一個大的解放。

詩、書、畫開始成爲活潑潑的生活的表現,獨立的自我表現。

”②這樣一種境界,被稱爲“天趣”“天然”“天真”。

它的對立面是“人工”,是“巧”。

《莊子》中提出“能體純素”“反其性情而復其初”“樸素而民性得”“既雕既琢,復歸於樸”,這種自然無華的美是最高境界的美,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十分重視的一種風格。

哲學論文 篇二

1.事實與事物

維特根斯坦認爲,我們一定可以“勾畫出世界的圖像”,因此世界必然可以認知的。基於這個觀點,維特根死坦首先否定了傳統的以事物爲基礎的形而上學,他認爲,“世界是事實的總體,不是事物的總體。”換言之,維特根斯坦所建立的是“事”的哲學而不是“物”的哲學。傳統的物的哲學中,形而上學是以認識論爲基礎的,它要求我們必須去認知物體的屬性、性質、實體和本質,去“追求經驗背後的形而上學問題”,進而又涉及到一般與個別的問題,最終我們考察的對象從存在物上升到存在本身。這種哲學註定是無法實現的,從休謨開始,人類能認識存在本身就收到了批判,到康德把“物自身”,排除了認識論領域,這一形而上學觀點就被否定了,因爲它要求我們去認識超出理性認知的對象,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維特根斯坦把事實作爲世界的基本組成,他說“世界是事實的總體”,“世界分解爲諸事實”。

2.事態與對象

事態原先被羅素翻譯爲原子命題,即事實的組成部分。維氏認爲事態是最基本的事實,事實要麼是事態,要麼是事態的複合。但是反過來,事態並不一定是事實,因爲事態包含了所有可能發生的事實,不僅是在世界中真正發生了的事實。“事態是對象(事物)的結合”,事態就是事物在世界中存在的載體,事物通過在事態中與其他事物相結合來存在,它的本質就是能出現在各個事態當中。對象在事態中與其他對象結合的方式稱爲事態的結構,這種結構是包含在對象之中的,對於一個對象,它與其他對象所有的可能的結構也就是所有他能構成的事態,維特根斯坦稱之爲對象的形式。這種形式是始終不變的,因此,給定了一個對象,就相當於給定了它的形式,也就給出了含有該對象的所有事態,“如果給出了所有的對象,那麼同時也就給出了所有可能的事態”,因此,事物的本質就是存在於諸事態當中,當我們知道一個對象,就等同於知道了它出現於諸事態中的可能性。維特根斯坦同時規定,世界的形式即是所有對象的形式的總和。對象的可能的事態構成了對象的形式,它是不變的,而對象的外在性質,即哪些事態成爲了事實則是可以變化的,稱之爲對象的配置。對於不同的對象,我們只能通過形式和配置區分它們。對象之所以不能成爲世界的基本實體,就在於它不具有獨立性,一個脫離於事態的對象是不存在的,因爲當對象獨立存在時,我們只能知道它的可能的事態,而不知道哪些事態在現實中被實現了,我們也就無法獲得關於這個世界的任何信息。同時,對象還是簡單的,即對象不可以被分解爲別的事物。當我們想象一個不同的世界時,它與現實世界一定共有着一種形式,否則我們無法想象出它。而由於這形式是由所有的對象的形式構成的,因此所有對象的形式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不變的,也就證明了所有對象是一定存在的和不變的,因此,“不變者,實存者和對象是一個東西”。假設一個對象是複合的,那麼它就是多個不同的對象組合而成的,在這些對象沒有組合成這個對象的時候,這個對象就不存在。因此,一個對象的複合性就要求它可能不存在,與之前的結論相違背,因此對象一定是簡單的。對象與其他對象不能複合成一個複雜的對象,而只能形成一個事態。事態與對象不同,事態具有存在的獨立性,它的存在不依附於其他任何事態,從一個事態的存在與否也不能推導出另一個事態是否存在。

3.邏輯空間

維氏認爲所有的可能的事態都不只是可能的,而是存在的。“在邏輯中沒有純粹是可能的事情,邏輯涉及每一種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邏輯的事實。”這些可能性一定“存在於一種無限的空間之中”。維氏把世界分爲兩個部分:可感世界和可理解世界。可感世界由所有以發生的事實構成,而可理解世界,即邏輯空間,則由所有的可能的事態構成。維氏說,“在邏輯中沒有純粹可能的東西,一切可能性都是邏輯的事實”,所以一切可能性都在邏輯空間中存在,每個可能的事態佔據了一個主目位置,也就是一個空間點,如果某個事態被實現,成爲了事實,那麼這個空間點就是被佔據的,所有被佔據的空間就代表着現實世界。每個對象在邏輯空間中代表一定的空間,即是它所有可能的事態代表的空間點的總和,也就代表它的形式,而它的事態中哪些空間被佔據就規定了它的配置。因此,邏輯空間就代表着世界的形式,它是不變的和實存的。“在邏輯空間中的諸事實就是世界”,對於每一種可能的世界,它的全部由邏輯空間中被佔據的點的總和所規定,因此,每一種世界本質上都是邏輯空間的子空間,它們共享共同的形式,只是在對象的配置上有所區分。

如何寫哲學論文 篇三

高中階段,議論文的寫作教學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它難就難在學生無話可說,也不知怎麼來說。對應着議論文寫作其形式和內容這兩個方面,“不知怎麼來說”這一結構形式上的問題可以通過平時的模仿、訓練、鞏固、強化從而得以解決。而“無話可說”這一內容、材料方面的問題纔是我們作文教學與學生作文寫作所面臨的最大難題。解決好了這一難題,其他的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可這“解決”二字卻談何容易。可以說,至今也沒有多少語文教師能夠說他已經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然而,針對此問題所進行的思考與探索卻一直沒有停止過。

我校自20xx年以來,一直在開展由邱學華先生創立並倡導的“嘗試教學理論”“嘗試教學法”這一課題的教學改革實驗,運用其相關理論去解決教學中的相關問題。作爲語文教師,我也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與探索,經過幾年的實踐,自己對此有了一定的體驗和想法。

下面我就來談談我自己是如何運用“嘗試教學法”的相關理論、原則,結合課堂教學來進行議論文的寫作教學。在這裏我們主要研究議論文論據的蒐集、運用以及拓展遷移幾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說說邱學華先生的這套教學理論的核心內容。其核心就是在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我嘗試、自主探究,然後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歸納、明確學生自主學習的相關知識與內容,並對此進行相應的總結與點撥,從而完成知識的傳授。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中,上述理論可體現爲“先學後教”“先練後講”“自主嘗試”“兵教兵互助合作”。那麼,在進行議論文論據的蒐集與運用的具體教學活動時,如何來體現“嘗試教學理論”的相關理念與原則呢?

我們先來嘗試操作一個例子。

我們向學生提供一個話題:“逆境與成功”,然後要求學生自我嘗試着去審題立意,並根據自己的立意去自主探究,蒐集並運用論據。這一過程結束後,我們操作第二步,將所有學生的審題立意歸類,然後師生共同明確哪些是最佳立意,哪些是一般立意,哪些已經偏題跑題。然後再對論據進行歸類,哪些是典型論據,哪些是一般論據,哪些不能成爲論據,最後讓學生選擇最佳立意與典型論據,運用我們所要求的模式來作文。作文完畢,這一教學過程是否就結束了呢?沒有,這只是個開始。接下來我們要求學生將蒐集得來的論據進行歸類,無論是最佳立意的,還是一般立意的,甚至偏題、跑題的論據。首先要求學生明確一點,上述收集的所有論據除去不能成爲論據的材料外,所有的論據都是有用的。這些論據中的某些事例或許不能用來論證此觀點,但換個場合它們卻會成爲其他觀點的典型論據,所以將這些論據劃分爲有用論據。然後將有用論據進行分類,將它們分爲正面論據與反面論據兩大類。然後正面論據又可分爲古代中國、古代外國、現代中國、現代外國四個類別。劃分完之後,現代中國又可分爲:1.名人名言名事;2.格言俗語。其中名人名言名事又可細分爲自然科學家(再細分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社會科學家(再細分爲政治、哲學、經濟、歷史、文化等)、社會名人、企業家以及體藝明星等類別,名事包括新聞、時事時政、廣告詞等類別。正面論據分類中的古代中國、古代外國、現代外國也都依各自特點而類同,反面論據亦然。這樣一劃分,就形成了一個有關論據蒐集、歸類的結構圖表。

再接下來,我們又可以引導學生從結構圖表中去拓展,進一步蒐集論據。學生經過老師的引導能夠發散思維,擴展視野,從古今中外中搜集不同的論據。每個學生都各自收集了相當數量的論據,然後再展開“兵教兵”互助環節,將蒐集得來的論據再次進行分類,哪些是典型的,哪些是一般的,哪些是不能成爲論據的,然後就是同學之間論據的互換交流、交叉收集與傳閱。這一交流活動可以是同班之間,也可以是教師任教的班級之間,甚至可以是同年級的平行班之間。這樣羣策羣力、集思廣益、去僞存真、去粗取精,歸納出典型的、符合審題立意要求的富有表現力和說服力的論據。這樣蒐集下去,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所收集起來的論據隨之組成了一個論據庫,拓展開來就成了一個作文論據材料的資源庫,以後寫議論文時,就可以從中提取相應的論據材料來作文了。

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後,我們就可以繼續運用“嘗試教學理論”來進行深度探究。

在“先學後教”、“先練後講”的相關原則下,教師引導並要求學生對蒐集來的論據進行隱含價值再挖掘。何謂“論據的隱含價值再挖掘”呢?舉個例子來說,前面我們的話題爲“逆境與成功”,學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居里夫人發現鐳的事例。那麼通過深度探究,我們可以從居里夫人身上挖掘出如下的一些價值:其一,居里夫人與丈夫共同發現鐳,表現了夫妻之間同心協作、共同取得事業的成功;其二,居里夫人所在的家族有多人在科學上有重大貢獻,又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其三,居里夫人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經常拿錢物去資助他人,又表現出可貴的、崇高的道德品質;其四,居里夫人是波蘭人,二戰期間,波蘭深受法西斯的傷害,居里夫人爲了祖國的自由而積極奔走,又體現出令人敬仰的愛國精神。這樣一挖掘,有關居里夫人的這條論據就轉化爲能論證五個方面問題的論據材料,一下子就提高了論據的使用價值,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我們把這一過程稱之爲“榨油”,也就是要儘可能多的從一個人身上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論據材料。

接下來,在“嘗試教學理論”的指導下,老師再選出一個人或一個事例,要求學生也這樣去挖掘其隱含價值,使學生們能熟練操作。等學生們都熟練了以後,就又可以將蒐集來的論據分類,然後再分派給不同的學習小組,開展“兵教兵”互助活動,將所有可能有隱含價值的論據的隱含價值挖掘出來,積累下來,成爲新的論據材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一個星期提供一個話題,要求學生按照上述操作流程去操作,不停地蒐集,不斷地交流,不懈地積累,幾個學期下來,積累的論據材料是非常可觀的,學生寫議論文時就不再無話可說,無論據可用了。

談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這樣去搜集、去挖掘,論據不總有蒐集完的一天嗎?其實,這大可不必擔心。我們在前面的結構圖表裏有這樣的積累途徑――古今中外的論據材料、新聞、時事時政,這些事例,尤其是新聞、時事時政是日新月異,動態的、永恆發展着的。所以,它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又何來終竭之說呢?反倒隨着時間的推移,論據材料會不斷更新、不斷豐富。

論據的蒐集完成之後,接下來我們要解決論據運用的兩個問題:其一是論據本身的基本運用;其二是論據的拓展運用。

首先,我們來說說論據本身的基本運用。

這個基本運用是這麼樣的含義:我們所蒐集來的論據可能是一句話,也可能是很長的一段話。若是一句話,在將其與觀點聯繫起來進行論證說理時,就有必要對其進行擴展,我們可設計不同的句式來展示這一條論據,使之富有文采,富有表現力,富有令讀者信服的力量。若是一段話,我們又必須對其進行精簡,使之既能與觀點緊密聯繫,又富有說理性,同時我們也要對其進行句式方面的設計,使它們有文采,有說服力,且具有典型性。只有這樣,學生們寫出來的文章纔會論據有典型性,有說服力,論據語言有文采,簡潔自然,邏輯嚴密,論說力量十足,從而在保證論證過程有理有據,論證得當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文章的文采,提升文章的檔次。

其次,我們來談談論據的拓展運用。

前面我們談到,在學生所蒐集的論據中,有些能很好的論證此觀點,而有些卻與觀點的聯繫並不緊密。那麼,這些聯繫不緊密的論據怎麼辦?我們在將其蒐集來之後,對它們進行了歸類,進行了“榨油”,挖掘了其身上的隱含價值,而現在我們就可以拓展運用他們身上的隱含價值,最大限度的發揮這些論據其隱含價值的效益。

具體怎樣來做呢?

我們作文訓練時一般的作文程序是:出題者提供材料、話題,然後我們根據材料和話題而審題立意,然後根據審題立意去搜集論據,再然後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構思、設計,最後下筆成文,從而完成一篇作文的寫作。而我們現在談及的論據的拓展運用,卻是上述作文過程的逆過程,即由論據而引申推延,由引申推延而發掘出新的立意,由新的立意而寫成新的文章。

在這一由論據而發掘出新的立意的過程中,教師平時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在審題立意的過程中,始終要求學生的立意指向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道德觀、爲人處世的方式方法態度,使其立意始終能立足於一定的人生高度。這樣堅持寫下來,學生的論據多了、新了,學生的審題立意也多了、新了,然後再加上作文結構的模仿、訓練、鞏固、加強,學生的作文水平自然會水漲船高。

上述一系列過程,我們將其稱之爲:議論文論據材料的蒐集、運用以及拓展遷移。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自我嘗試、自主探究,充分體現了其學習的主體性,而教師也能及時指導、歸納、總結、明確,體現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性。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同樣也很好地體現了“嘗試教學理論”的“先學後教”“先練後講”“兵教兵互助合作”等幾項原則,因而在具體的操作實踐中,有效地解決了在議論文教學與寫作中,學生無話可說及不知怎麼來說、不知從何說起的難題,給了議論文的寫作教學一個好的突破口。

筆者的實踐證明,這種議論文寫作教學模式是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它能有效地解決議論文寫作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我們都可以在這一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進行共同的探討。

哲學論文 篇四

摘要: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是人類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隨着現代化的不斷髮展,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不少的負面影響。

主要是因爲人類的不合理生產活動,導致了環境的惡化,環境的惡化誘發或加重了自然災害的發生,而自然災害的發生又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環境,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關鍵詞:科技發展、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

科技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首先必須得認識這個世界。

然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而且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也是一致的。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歷程。

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人類所改造的客觀世界的主體是自然環境;而自然環境和人口是人類歷史的自然前提,是使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環境、人口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纔是人類世代繁衍的必由之路。

〔1〕然而,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生活成本的與日俱增,對環境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

人類在不斷地向大自然索取,資源日益匱乏,從而又加重了人類的生活負擔,這正在演變成惡性循環。

因此,在科技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在日後的科技發展中更好的保護環境,如何在環境、人口和社會的發展中找到協調發展的路徑,已成爲目前迫在眉睫的問題。

人類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對待自然的態度從敬畏,到控制、剝削,直至自省是不斷髮展變化的辯證過程。

自然觀正是在人與自然界長期相互作用、影響下形成的;作爲世界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自然觀是指“人們對自然界的總體認識,是關於自然系統的性質、構成、發展規律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等方面的根本看法”隨着人類對世界、對自然認識的不斷深入,人類的科學技術不斷髮展。

到現在社會科學技術已經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是人類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隨着現代化的不斷髮展,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不少的負面影響。

主要是因爲人類的不合理生產活動,導致了環境的惡化,環境的惡化誘發或加重了自然災害的發生,而自然災害的發生又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環境,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2〕人類的發展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人類科技的發展也經歷了同樣長時間的過程;然而對近代科技發展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也稱產業革命,是以1784年隨着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普遍應用,人類進入了蒸汽動力時代爲主要標誌,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技術革命,它帶來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大機器生產取代了以往的手工作坊,人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強。

工業革命席捲歐洲大陸,英、法、德以及美國先後完成工業革命。

與此同時,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觀,人類第一次萌發了征服自然、改造物種的信念。

而且從此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人類開始使用機械進行生產勞動,同時也開展了化學在工業和農業的應用……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第一次這麼深刻的突顯出來,傳統的技術創新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巨大的社會財富;同時也爲人類社會帶來了很多難題。

〔3〕正如有人評價:“科學方法與機械技術相結合,將創造出一種“新工具”,一種新的研究體系,它使得知識和物質力量結合在一起。

然而人類對技術的不適當的應用,使技術產生負面影響,造成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當環境嚴重污染、空氣質量惡化、氣候變暖、臭氧層遭到損耗、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自然資源、能源日益枯竭和土地沙漠化時,卻以損害和剝奪了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後代人所依賴的資源爲代價換換取少數國家和地區的環境的好轉,這導致了代內和代際環境權利的不平等,違背了生態倫理學的基本原則,造成了生態倫理困境”。

現代人雖然有巨大的技術力量,卻發現自己遠離了自然。

經濟發展可以爲環境的改善創造條件,但並不能自動使環境得到改善,自覺採取環境保護措施纔是環境改善的關鍵。

我們沒有必要非要等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再來保護我們的環境。

不要因爲經濟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放鬆對環境的保護。

環境問題應該時刻關注,不應等到污染到一定程度再來保護環境。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和利用呈持續上升的趨勢,能源短缺成爲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的制約。

人類通過對能源開發和應用的歷史及其結果的深刻反思,從20世紀後期開始有意識的彌補曾經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並將探索新的潔淨能源看作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致使能源的結構在發生着相應的變化。

1981年聯合國在內羅畢召開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這對於全球開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相對於傳統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類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的能源,包括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

可再生能源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而且資源分佈廣泛、潛力巨大,適宜就地開發和利用。

可再生能源將成爲未來可持續發展能源系統的主體,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使對這些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爲可能。

據阿爾巴尼亞4月15日《世紀報》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調查報告說,由於空氣污染,歐洲各國的人口平均壽命已減少了8。

6個月,而對於工業大國德國更爲嚴重,該國人口平均壽命減少了10。

2個月。

瑞典科學家日前表示,郊區手機發射基站間的距離較遠,手機需要發出更強的電磁波來維持通話。

因此郊區住戶使用手機時面臨的風險就更大。

美國科學家於2月15日發表的一份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孕婦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氣,那麼胎兒的DNA可能也會隨之受到損傷。

這項研究首次向人們揭示,婦女懷孕時暴露在燃燒後受到污染的環境中,

可以導致其腹內胎兒的染色體發生異常。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兒童環境衛生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是在對60名新生兒進行分析後,得出這一結論的。

作爲一項大型研究計劃的一部分,

研究小組對這些新生兒暴露在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中的程度進行了監控(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主要是由於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燒或是在石化燃料的使用過程中產生的)。

爲了測定暴露在污染環境中的程度,這些新生兒的媽媽、

一些懷孕婦女都要填寫問卷調查表,並且要在她們懷孕的最後3個月隨身攜帶便攜式的空氣監測器。

研究人員根據被調查者的平均污染水平,把這些孕婦的受污染程度分爲高、中、低三組。

隨後,研究人員會對新生兒的臍帶血進行分析,

觀察他們攜帶DNA的染色體。

研究者發現,受污染程度低的孕婦,其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要明顯低於受污染程度高的孕婦所生的嬰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

這些都是發展中的一些負面效應。

這些新的問題都等待着人們去解決。

20XX年5月,太湖藍藻大規模暴發,水源地水質遭受嚴重污染,給無錫市羣衆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6月29日,家寶專程到江蘇無錫對太湖污染及治理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家寶還先後考察了朗盛(無錫)化工有限公司、帝斯曼檸檬酸有限公司,瞭解企業的污水處理情況。

在梅樑湖泵站和蠡湖展示館,他詳細詢問了調水引流和蠡湖水環境治理情況。

在蘆村污水處理廠,家寶向企業和地方的負責人瞭解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要求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提高污水處理技術工藝水平,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

針對太湖、巢湖和滇池的水污染事件,家寶指出,太湖、巢湖、滇池是長江水系的三顆明珠,周邊地區都是風景勝地,歷史文化悠久,城鄉經濟繁榮,但一個時期以來“三湖”污染日益加劇,水環境繼續惡化,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實行“遠近結合、標本兼治、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綜合治理,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的指導方針,通過全面、系統、科學、嚴格的綜合治理,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

使“三湖”湖體富營養化加重趨勢得到遏制,水質有所改善,逐步恢復“三湖”地區的自然風貌,努力形成流域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宜居環境。

他提出十點要求:

第一,當務之急是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預防藍藻再次大規模暴發,確保城鄉居民飲水用水安全。

第二,強化工業污染源的全面達標排放管理,禁止新上向“三湖”排放含氮、磷污染物的項目,從源頭上減少污染。

第三,加強污染處理設施建設並確保正常運行。

加快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和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污水集中處理率。

第四,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第五,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

實施溼地保護和恢復工程,建立生態湖濱帶,做好調水引流工作。

第六,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爲主和社會參與的污染治理投入機制。

第七,科學論證,制定各個湖泊的綜合治理措施和技術解決方案。

第八,加強各方協調配合,太湖流域治理要建立高層次的組織協調機制,抓緊編制綜合治理方案。

第九,強化環境執法監督,加快制定太湖、巢湖、滇池等管理條例。

第十,落實防污治污責任制,把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基層、企業和個人。

總之,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最快的一百年,全球人口與經濟在迅猛增長。

然而,由於人類大多數成就以破壞和污染自然環境爲代價,或者以少數人的利益損害多數人的利益爲代價,

因此人類的'勝利是局部的,伴隨人類成就達到頂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達到了普遍化和嚴重化的程度。

當今世界第一次出現資源全面緊缺的現象,人口老齡化現象開始出現,

世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成爲全球性問題,環境問題第一次成爲社會的中心問題。

生態危機和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提出的挑戰是嚴峻的和全球性的,它再一次告誡

:人類必須依賴自然界的惡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必然的聯繫!科學技術的能力越爲強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也就越爲明顯“當代人類面臨的環境污、資源枯竭、生態危機,無不與現代科技的無節制使用有直接關係”現代科技也給人類生存造成了嚴重威脅!它所引起的負面效應成爲籠罩在人類心理與文化中的陰影。

〔4〕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如政治法律觀念、倫理道德、文學藝術、哲學和宗教等,都應該對科學技術的雙重效應作出反應與反思。

而這些反應與反思作爲當代文化的時代精神!又會影響與改變當代社會的政治文明與制度文明。

正如馬克思所說:“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說來纔是人與人聯繫的紐帶,纔是他爲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爲他的存在,纔是人的現實生活要素;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纔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礎。

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來說纔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對他說來才成爲人。

因此,社會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

在當今社會,由於環境問題成爲國際性問題,

並與國際經濟關係、政治關係交織在一起以及環境保護成爲世界性潮流,必然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

這就迫使我們必須立足於世界思考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問題。

我們要在世界觀、方法論、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與反思,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觀強調的是不僅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技術、自然環境等方面的綜合發展,也包括人的發展的全面的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反思人類傳統的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力圖將其轉變成了資源節約型發展模式,

倡導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節約能源與資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建立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可持續發展觀戰略的制定和實施,被認爲是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唯一出路,是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後社會發展模式的最佳選擇模式。

在我國,環境問題愈演愈烈,面對世界性的環境危機的挑戰,結合我國環境問題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恩格斯的環境哲學相關論述,以唯物主義哲學關於環境的理論爲指導,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無疑會提供給我們堅實的理論依據和指導原則,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環境問題,剖析環境問題存在的根源,探索出環境問題的解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