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會計學學年論文新版多篇

會計學學年論文新版多篇

會計專業論文 篇一

試論會計的監督職能

【摘要】本文從會計監督的內容、在企事業單位建立建全會計監督的必要性、以及其基本內容與本質特徵、監督分類等幾方面對會計監督職能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對會計覈算和監督職能的關係以及會計監督發展的條件進行一些有意義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字】監督職能 覈算職能 必要性 內容 關係

一、會計監督的必要性。

會計監督的定義:

在會計工作中,通過記錄、計算、分析和檢查,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等生產經營活動或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察和督促的一項管理活動。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在日常生產經營服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又是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監督可以分爲單位內部監督、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有效發揮會計監督職能,不僅可以維護財經紀律和社會經濟秩序,對健全會計基礎工作、建立規範的會計工作秩序,也起到重要作用。《規範》第四章在明確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履行《會計法》賦予的監督職權的基礎上,提出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當對單位內部的其他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以更好地爲單位內部管理服務;同時,對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問題也提出了相應要求。

實行會計監督的必要性有:

(1)維護國家財經法規要求強化會計監督。財經法規是一切經濟單位從事經濟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準繩和依據。會計監督正是依據國家財經法規,對各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可行性等進行檢查,從而促進各單位嚴格遵守國家財經法規。會計工作是財政經濟工作的基礎。因此,有效地發揮會計監督職能,對於防範和制止違犯財經法規的行爲,保護國家和集體財產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有利於強化單位內部的經營管理。會計監督是經濟管理的一種手段,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各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通過對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監督,保證各單位的經濟活動在遵守國家財經法紀的同時,符合本單位的計劃、定期、預算和經營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經濟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市場經濟要求強化會計監督。市場經濟是法制化的經濟,要求各單位的經濟活動必須在法律、法規、制度規定的範圍內進行。搞違法活動,是任何一個成熟而健全的市場經濟國家所不允許的。會計監督作爲我國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障財政經濟法律、法規、規章貫徹執行中發揮重要作用。有人認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單位是獨立的利益主體,應當“遵循利益至上原則”,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各單位的“經濟活動中心”,單位內部的會計

監督職能可以弱化,甚至放棄。這種認識顯然是不正確的,是與《會計法》、《規範》的要求相違背的。各單位追求其自身的經濟利益是應當的,但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必須置於合法這一大前提之下。合法的經濟活動是產生經濟利益的前提,在社會主義國家,也是微觀效益與宏觀效益及社會效益和諧統一的前提。法制的制定正是從既維護國家和社會公衆利益,又保護各單位經濟利益出發的;相反,違法的經濟活動如偷稅、漏稅等,雖然從眼前看來,單位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但對國家和社會發展則將造成損失。而且,這些違法活動最終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對單位的經濟利益帶來更大的損失,可以說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爲。會計人員不僅作爲普通公民,有遵守法律、法規、規章的責任和義務,更重要的,會計人員作爲財政經濟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者,應當在單位領導的領導下,在參與本單位經營管理、維護本單位經濟利益的同時,承擔着保證單位經濟活動認真執行法律、法規、規章的重要責任。這是法律賦予會計人員的職責,也是會計人員從其專業角度爲單位領導人把好這一“關口”、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在合法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客觀要求。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不僅是對法律負責,也是對單位的經濟效益負責,對單位領導人負責。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但不能削弱會計監督,而且要加強包括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國家監督在內的多種形式的會計監督。

(4)會計監督必須以財政經濟法律、法規爲依據。財政經濟法律、法規是進行經濟工作的規範,是經濟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會計監督涉及到各種利益關係,會計人員在實行會計監督過程中,有責任也有義務以財政經濟法律、法規爲依據,維護本單位和國家、社會公衆等各方面的利益。合法的經濟利益,會計人員在會計監督中必須予以維護。會計人員對經濟業務是否合法的界限,必須以財經法律、法規爲依據作出判斷,並據此作出恰當的處理。當然,對根據財經法律、法規制定的`內部管理制度以及計劃、預算等,會計人員有責任通過監督和控制,協助單位領導檢查執行情況,揭示存在的問題,糾正不符合規定的做法,提出改進意見,保證各項內部管理制度的實施。但是,任何不符合財經法律、法規的“指令”都不能成爲會計監督的依據。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單位的會計人員片面理解廠長經理負責制,認爲領導說怎麼辦自己就怎麼辦;有些單位領導人認爲自己對單位的一切工作負責,會計監督也是“我怎麼說,你們就怎麼辦”,等等。這些認識在當前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導致會計監督普遍弱化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在廣泛宣傳《會計法》和《規範》關於會計監督規定的同時,對不認真履行會計監督職責,干擾、阻撓會計人員履行監督職責的行爲,要依法予以追究,扭轉會計監督弱化的不正常現象。

(5)單位領導人要保障會計監督的順利進行。單位領導人是單位的最高管理者,對本單位,包括會計工作在內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都負有責任。《會計法》和《規範》都規定,單位領導人要對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負有責任。要保證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會計監督工作能否按規定進行。只要會計監督真正起到把關守口的作用,財務收支中的任何違法違紀問題都會得到有效地制止和糾正。也就是說,只要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責完全到位,單位領導人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的法律責任就能得到很好的履行。從這一意義上講,

單位領導人與會計人員在會計監督問題上的目標是一致的,會計人員認真履行會計監督職責,完全是對單位領導人負責,避免單位領導人因不瞭解會計法規制度而觸犯法律。因此,加強會計監督,對於履行單位領導人對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的責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單位領導人要支持、保障會計人員依法進行監督,爲會計人員撐腰,幫助解決會計人員在監督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在單位內部爲會計人員進行有效地會計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單位領導人自己要以身作則,帶頭支持會計人員履行監督職責,尤其不應對會計人員依法履行監督職責進行干擾、阻撓。在現實工作中,有許多單位領導人認爲會計人員對領導批辦的財務收支進行抵制是“與自己過不去”、“不支持領導工作”,甚至採取不法手段對在監督中堅持原則的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等等。這些認識和做法顯然是不對的。單位領導人領導會計工作,不是說單位領導人可以橫加干預、阻撓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如果是這樣,單位領導人不是履行《會計法》、《規範》賦予其領導會計工作的職責,而是在踐踏法律賦予的職責,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

(6)會計人員要認真履行會計監督職責。會計監督是《會計法》和《規範》賦予會計人員的重要責任,必須嚴格認真地履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更加複雜多樣,會計監督變得異常艱鉅。會計人員要履行好會計監督職責,一方面要認真掌握財經法律、法規、制度,以便準確地判斷出各種經濟活動是否合法、合理的界限,不斷提高會計監督水平;另一方面,要轉變會計監督觀念和改進工作方法。很長一個時期以來,包括一些會計人員在內的很多人把會計監督單純理解爲“照章辦事”,認爲會計監督就是“挑毛病”、“找別人的錯”,造成許多人一提起會計監督就“反感”。這是對會計監督的誤解。會計監督包括對不合法的收支予以制止和糾正等職能,但更重要的是一種服務職能,通過有效的會計監督爲單位的經濟活動服務,達到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因此,會計人員應轉變對會計監督的觀念,不斷改進會計監督的方式和方法,把會計監督寓於服務之中,改變單純的事後“制止和糾正”爲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控制,改變事無鉅細的監督爲參與重大經濟問題的管理和控制,更多地爲提高經濟效益服務。這樣,會計監督就會得到包括單位領導人在內的大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會計監督就能順利地進行。

二、會計監督的內容

首先說一下會計監督的主體:

會計監督的主體是指由誰來實行會計監督。《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六條規定:“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本單位實行會計監督。”這一規定明確了會計人員是會計監督的主體。在我國,會計人員作爲會計監督的認本,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會計人員是國家財經法規的維護者;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又是本單位的經濟管理人員,要維護本單位的經濟利益。會計人員的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會計監督的複雜性和艱鉅性。這主要表現在,當國家利益與單位利益不一致時,會計人員堅持原則、維護國家利益,往往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阻力。這就要求會計人員有很強的政策性和原則性。

會計監督可以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1)按監督實行的時間,可以分爲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事前監督是對將要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監督,事中監督是對正在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監督,事後監督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監督。事前監督與事中監督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防患於未然;事後監督便於全面、真實、準確地檢查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提高會計監督的準確性。因此,應結合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監督的方法。

(2)按監督的要求不同,可以分爲政策性監督和技術性監督。政策性監督是檢查單位的經濟活動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着眼於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技術性監督是檢查單位的經濟活動是否符合財務會計的核算技術要求,着眼於經濟活動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全面性。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會計法規的規定的,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對象和內容是本單位的經濟活動。

會計監督的基本內容包括:

(1)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的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合法;

(2)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

(3)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

(4)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

(5)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儘可能多的產出;

(6)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等。

三、會計兩大基本職能的關係

會計的兩大基本職能—覈算和監督。

會計監督離不開會計信息的作用,而會計信息的生成及作用,顯然又離不開會計覈算職能的作用。在會計發展歷史上,會計監督與會計覈算是互爲表裏的。沒有會計覈算,監督就成了“空中樓閣”;離開了會計監督,會計覈算將陷於盲目性,而且其一系列創造性發展也將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由此可得出以下結論:

1.會計監督職能依附於會計覈算職能而存在,會計覈算職能作用則以會計監督職能存在並作用且成爲會計之靈魂爲前提。

2.會計監督職能的主要含義是會計在工作中所具有的對經濟行爲的引導力、制約力和對經濟管理的保證力、促進力。

3.現代會計主要藉助於提供以下信息實現監督職能:

(1)反映資產購存、流轉、流量的實況;

(2). 反映資產利用效率、效益的差異;

(3)反映、制止和糾正本單位收支偏離規定、標準的內容及規模。

四、會計監督職能健康發展的條件

目前,人們普遍知道會計監督的重要性,有着更進一步的發展前景;然而,現實效果如何呢?筆者實難恭維。因此結合我自己的學習和在中小企業的工作體會,我認爲,會計監督職能要想有健康的發展前景就必須做到:

(1)會計人員必須守住自己的這片淨土。在實際工作中來自各方面,特別是企業內部的壓力,使得會計人員無法完全按照正常的程序進行會計監督,希望我們會計人員能頂住壓力,堅持原則。

(2)單位負責人要重視和尊重會計人員,在經濟業務上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制度辦事,不要把不合規定或不合法的業務強壓財務人員去辦理,不要出了問題以自己不懂財務爲藉口,把責任推給會計人員。

(3)提高會計人員的地位和待遇。

(4)在私有經濟這塊,會計監督職能要真正建立起來,使會計人員能真正行使監督的職權和發揮監督作用。

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會計監督職能才能在實踐中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

五、結束語

我的畢業論文終於完成了,寫到最後真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在此要感謝XX大學的老師們,是他們教給了我學以致用的知識。

在論文設計過程中,我通過查閱大量有關資料,學到了不少知識,經歷了不少艱辛,但收穫同樣巨大。在整個論文設計中,我充分體會到了在創造過程中探索的艱辛和成功時的喜悅,並培養了我獨立工作的能力,相信會對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雖然這篇論文做的不太完美,但是在設計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則是我最大的收穫和財富。畢業設計不僅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一種檢驗,而且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提高。通過這次畢業設計使我明白了自己的知識還比較欠缺,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通過這次畢業設計,我才明白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都應該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和綜合素質。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知識必須通過應用才能實現其價值!

六、參考文獻

①《財務與會計》,1994年3期第9頁。

②《會計學》,葛家澍、餘緒纓主編(高等學校財經類專業核心課程教材)(修訂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第16頁。

③[美]克勞德·小喬治《管理思想史》,商務印書館1985年出版,第564頁。

④[美]查爾斯·T·霍恩格倫《高級成本管理會計學》(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4頁。

會計專業論文 篇二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財務管理的典型模式以及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兩大類型,集中型和混合型。進而在此基礎上,分析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選擇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財務觀念落後、家族制的影響長期存在、模式轉化不能緊跟企業發展步伐。最後,提出了優化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選擇的建議。

關鍵詞:民營經濟;財務管理;模式

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是中國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動力,民營企業的管理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其中,財務管理水平是民營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體現。企業規模的壯大、人才比重的提高以及科學管理方法的應用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民營業務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近年來,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迅速,投資競爭的加劇,迫使民營企業更加重視進行科學的資金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一、財務管理主要的模式類型

財務管理模式可以概括爲三種類型:集中型、分散型及混合型。三種管理模式各自具有優劣,不能絕對得將某一模式套用在特定的企業中。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及所處的行業不同時,其適用的財務管理模式也不同。

①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

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一般主要運用於規模較小的企業中,這種模式下,企業的籌、投、贏、分的權力集中在管理層,下屬部門只具備很小的財權。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質上爲財務覈算。絕大多數的財務預算、投資角色、資金使用都是由企業所有者或所有者團隊決定。這種模式的具有統一管理、內部協調、快速反應等優勢。而其劣勢在於資金利用效率不高、財務風險較大。

②分散型財務管理模式。

分散財務管理指將財權下放到各部門,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它主要運用在超大規模的企業中。該模式的優點是充分調動了部門的積極性,同時將財務風險分散到了各部門。但它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弊端,例如,各部門之間會對企業整體運營成本的分攤產生矛盾,各部門投資和分配各自爲戰,缺乏整體意識,從而引致部門間的惡性競爭。

③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

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是集中型和分散型的綜合,它主要運用在中型以上規模的企業中。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的特點是,在企業整體層面的保有核心的財務管理權限,而將部分財權下放到各部門。集團財務管理機構對各部門起到協調的作用,其關注點是企業整體財務狀況的改善和競爭力的提升。而各部門具有一定獨立預算、投資和分配的權力,其各項活動需要受到集團財務管理機構的監督和管理。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能夠克服前面兩種模式的缺陷,既調動了部門積極性,又能很好地進行部門間協調。

二、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典型模式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我國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特點是:

高度集權、家長式領導,財務管理實爲財務覈算,資金的控制權和使用權都集中在所有者的手中。儘管我國絕大多數的民營企業都存在上述問題。然而,隨着我國民營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已經運用了科學的財務管理方法,建立了現代財務管理體制。因此,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典型模式主要存在集中型和混合型兩種類型。

1、中小型民營企業中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

我國的民營企業絕大多數爲規模較小、主營項目傳統單一,主要競爭力來源於廉價勞動力或相對低成本的原材料。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的的優勢在中小型民營企業中能夠充分的發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財務運行簡單高效。所有者或領導者能夠將資金集中在企業的主營業務中,對資金預算、使用能夠快速決策,同時能夠及時得獲得財務管理結果的反饋。公司財務人員的作用主要是日常財務覈算以及定期進行財務彙報,而公司的財務風險由所有者承擔。其次,對外財務關係簡單。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籌資活動主要是商業信用下的借款以及短期銀行貸款,幾乎不存在其他如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等融資方式。另外,家族關係對財務關係影響十分明顯。中小型企業的財權主要集中在所有者家族成員手中,家族成員之間的合作和鬥爭,成爲企業財務管理中一個關鍵影響因素。

集中型財務管理模式的隨意性高,企業的業務變遷和資金投向取決去所有者。近年來,隨着房地產、金融市場等投資領域的發展,積累了一定資本的民營企業家將大量的實業資金投向這些高風險行業。利潤率較低的製造業已無法滿足企業家們的逐利需求。這樣一來,原本穩定的主營業務被拋棄,企業組織也隨之解體,我國東部沿海有許多中小民營企業正在消失。

2、大中型民營企業中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

市場經濟的規則本身就是不但地優勝劣汰,在數量龐大的民營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優秀的企業在堅持中創新,在改革中謀求發展。同時,在互聯網、通信等高科技行業中,中國的民營企業取得了讓世界震驚的成就。而它們的財務管理,也早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

縱觀這些優秀的企業,包括騰訊、淘寶、蘇寧等知名企業在內的一大批中國民營企業,都或多多少地採用了混合型的財務管理模式。以華爲爲例,目前華爲擁有運營商、企業網及終端三大業務,其財務管理的組織架構爲:集團財經管轄下屬三大業務模塊的財務管理機構。在財務預算上,華爲各業務模塊根據集團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承接相應指標。各模塊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業績目標和財務預算,並報集團財經審批,審批通過後即可執行並調整;在利潤分配上,集團財經保證各業務模塊的基本薪金和運作費用,同時根據各業務模塊的業績進行獎金包的下放以及預算的提升。各業務模塊內部對整體獎金包的分配以及預算的'調整有自主權。

同時,集團根據企業整體的發展目標和戰略,對各業務模塊進行財務上的協調和平衡。例如,華爲企業業務處於發展的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短期內很難有收益。當作爲集團未來的主攻方向,集團財經對企業業務進行了財務傾斜和補貼,同時嚴格控制其財務預算的科學性。

企業規模的壯大、多元化經營等客觀因素迫使民營企業樹立現代財務管理理念,採用科學的財務管理方法。另外,每年大批的高層次財務管理人才,將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運用了民營企業的實際業務運作當中,加快了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選擇中存在的問題

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不是絕對一成不變的,它隨着企業規模、組織結構及業務單元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及時調整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模式,使之與民營企業發展的狀態相匹配,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在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上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財務觀念落後。

民營企業大多在不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發展起來,在經營上大多表現出重銷售、重質量,而對財務管理卻不夠重視。其中突出的表現是財務管理對業務目標制定缺少支撐和約束。民營企業在制定業務是,“拍腦袋”的現象普遍存在。部門領導或企業所有者根據自己的預估或是政治意圖,盲目制定年度業務目標,人員預算等,從而給財務預算帶來巨大壓力和風險。正是因爲企業中的財務管理讓位與管理者的權力,才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

另外,民營企業的管理成本往往價高,資金管理混亂、流程複雜、預算外資金使用較多等等,都反映出企業所有者、管理者及員工的財務觀念落後。

2、家族制的影響長期存在。

儘管隨着民營企業規模的壯大,企業創始人在企業管理決策中的影響力逐漸下降。但無論在企業發展的什麼時期,企業創始人的家族勢力或多或少都會持續滲透到民營企業的管理層中,在中國,這一現象尤爲突出。在我國許多知名民營企業的管理高層中,往往能見到企業創始人親屬的身影,例如蘇寧、俏江南、華爲等。

家族勢力在民營企業中的勢力過大,會影響所有者與管理者之間的代理關係。尤其是在財務管理體系中,家族勢力往往掌握實權,企業往往不能擁有頂尖的管理人才,因爲他們在公司的發展會遭遇隱形障礙。我國在遺產繼承上的法規以及觀念都加強了家族勢力在民營企業中影響的持續。因此,無論,財務模式如何變遷,創始人家族勢力的影響會長期存在。

3、模式轉化不能緊跟企業發展步伐。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人的影響根深蒂固,在企業發生重大變化是,無法及時進行調整。民營企業在弱小是,往往採用集中型的財務管理模式。而隨着企業不斷壯大,企業財務管理的權力需要進行適當的下放和分散。企業所有者和領導逐漸淡出財務日常管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科學的財務指標和體制。但在現實中,我國許多民營企業在變革中,財務管理的架構建立看似十分迅速。但核心的財權及評價制度卻遲遲難以建立。

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需要依據企業的發展階段來選擇:當企業規模較小時,應當選擇集中型的財務管理模式,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需要引進高層次的財務管理人才,建立較爲系統的財務管理體系,進行適當地分散管理。當企業發展到超大規模是,應當充分進行分散地財務管理,基於下屬單位更大的財務自由。另外,推行民主管理、科學管理的理念,是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選擇中的重要一環。

會計專業論文參考 篇三

會計專業論文參考

會計學是典型的應用學科,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是其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當前各類院校開設的會計專業雖然都有實踐教學或實驗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大都只是基本會計覈算流程的實習內容,只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和財務報表的填寫和簡單的電算化軟件應用。《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因校制宜,探索科學基礎、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創新型會計人才,需要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應用能力。通過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真正掌握學科專業知識,培養良好的就業技能,熟練應用於將來的就業崗位中。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應根據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進行合理的定位、設置恰當的實踐內容和課程時間安排。

1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定位

傳統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都是指導學生學習如何進行會計覈算工作,主要內容涉及從會計憑證的填寫與審覈到登記賬簿和編制財務報表,業務主要是工業企業或商業企業的最基本經濟活動,而且大多是虛構的業務。會計專業相關的實驗、實踐教學都是定位於培養學生如何處理基本的會計業務,瞭解基本的會計工作流程。

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企業的經濟活動日趨複雜,需要的是能夠在日新月異的經濟活動中,做出正確處理的創新型會計專業人才。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不能僅僅是業務操作,更應該拓展學生的專業理念,根據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應對各種經濟活動。學生的實踐教學應作出合理的定位,不再是應該做什麼,而是培養面對各種經濟活動的靈活駕馭能力。

培養學生面對複雜的經濟環境,能夠對企業不同的經濟活動正確理解,做出恰當的處理,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徹底理解和掌握會計專業理論知識。會計作爲應用學科,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面對不同經濟活動能夠靈活應用專業知識。會計實踐教學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從事會計覈算業務,更需要的是綜合應用能力。會計覈算只是會計工作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應定位於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應用能力,將所學的各門專業課程融匯貫通進行應用。會計專業教學從基礎會計開始,分層次、分方向學習多達十幾門的課程,這些課程將來會應用於企業會計工作的方方面面,會計專業學習的是一個立體的、綜合層面的學習,不是一個點或一條線,專業實踐應是“大會計”的概念,通過全方位綜合訓練,有利於培養企業需求的創新型人才。

社會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使得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日益複雜,企業的經濟活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會計人才能夠根據專業的理論知識準確判斷經濟業務的性質,爲企業的經濟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傳統的會計實踐教學突出操作能力的培養,而當前企業發展需要的是具有綜合應用能力的會計人才。高校會計專業應該培養具有靈活應用專業知識能力的創新型的會計人才,需要在專業知識靈活應用上多進行實踐教學,關鍵是教會學生如何在企業日益複雜的經濟活動中應用專業知識。

2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的設置

一直以來,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都是重點教授學生會計專業知識中的具體業務如何處理。會計工作崗位應如何設置,會計的工作流程如何安排,更進一步講,諸如不同企業的內部會計制度如何設計,如何構建合理高效的會計機構等內容,傳統會計實踐教學都沒有涉及或涉及很少。同時,會計專業從專業基礎課程到核心專業課程都有實踐教學安排,包括實習、實驗等,大多高校的會計專業都有專門的手工實驗室和電算化實驗室。但是這些實習、實驗都是針對特定課程的學科特點設計的。會計的課程之間本身存在並行、交叉,如何爲學生搭建綜合學習應用平臺,就需要在實踐教學中進行統籌安排,既不能重複也不能遺漏。

一般而言,會計專業的課程包括如下內容:

按層次分爲: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

按方向分爲: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稅法、經濟法、內部控制學等;

按載體分爲:手工會計和電算化會計。

企業需要的創新型會計人才所從事的會計工作包括專業知識的方方面面,不是專業理論中的一門或幾門,而是全部會計專業知識的綜合。高校培養的會計人才就需要全面掌握專業知識,靈活應用於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中。會計實踐教學的內容應根據現在及將來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趨勢,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包括會計職業活動的各個組成部分,用於培養學生專業理論、職業技能和綜合靈活應用能力,不能簡單根據課程特點劃分實踐教學的內容。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應按照如下原則設置:

1)基於“大會計”概念下的實踐教學。

會計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有良好的就業能力,不能僅侷限於會計的某一門或某幾門課程的熟練掌握應用。會計作爲典型的應用學科,實踐教學就應涵蓋廣泛的會計體系。所謂“大會計”,就是打破會計的學科方向,在本科教學中,突出體現會計的綜合應用特點。迄今爲止,什麼是會計,國際理論界並沒有達成一致。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其中概括會計的兩種核心思想:受託責任觀和信息決策觀。會計人員的工作既要反映企業管理層的受託責任,又要滿足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求,其工作的內容涵蓋企業所有的經濟活動,需要具有綜合駕馭會計工作的能力。培養具有良好就業能力的會計專業人才是高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核心目標,“大會計”概念前提下的會計實踐教學,打破會計各門課程之間的界限,統一爲培養具有綜合應用能力的會計人才,實踐教學的內容形成一體化的綜合教學體系,包括不同層次、不同方向和不同載體的會計理論應用。   2)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安排實踐教學內容。

會計實踐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創新型會計人才。實踐教學的內容應在保持原有的會計基本覈算實踐應用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設置。諸如企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如何構建適合特定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需要通過會計實踐教學訓練學生的會計綜合應用能力。進行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推動我國企業國際化的進程日漸加快。會計專業的人才具備的能力不僅僅是專業技能,還需要擁有國際業務的處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實踐教學中需包含以英語爲載體的專業技能培訓。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的迅猛發展,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各種會計軟件充斥市場,我們培養的會計人才還需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僅僅能夠應用專業軟件,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程序開發能力,這就需要會計實踐教學中增加相應的內容。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籌集與應用,資本市場的多樣化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工具,越來越複雜的金融業務,需要會計人才的大膽創新,會計實踐教學需要根據金融市場的發展特性,加強學生對金融理論的認識與理解,充分領會與合理應用金融工具。

3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過程的安排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是伴隨會計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進程逐步展開的。雖然會計是綜合應用的學科,但是其教學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是需要分階段逐步完成的。會計專業課程的學習一般在兩年半到三年之間,其實踐教學需緊密結合理論教學進行安排。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具有明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其與社會經濟環境和企業經濟活動的密切相關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實踐教學的安排上應重點關注如下方面:

3.1 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的安排

既然是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需要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爲保證會計實踐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需要具有較高理論知識和實務經驗的師資力量。提倡從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會計人員作爲會計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一方面便於指導學生的實際應用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向學生傳遞企業實際工作的信息。同時,爲教師提供更多的接觸會計實務的機會,加強教師與會計實務界的聯繫,在教學和實踐環節充分體現會計的應用性。從企業聘請的會計人員應根據課程特點有一定的選擇性。對於基礎性課程的實踐建議選擇從事基礎會計工作的人員進行指導;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需要財務總監等具有敏銳經濟視角和駕馭全局能力的高級會計人員進行指導,提升學生的會計視野。

3.2 實踐教學的階段性安排

實踐教學是配合理論教學工作同時完成的,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實踐教學,加深學生對理論理解,培養其實際應用能力。進行應用能力的培養,需結合會計的所有專業課程進行。作爲應用學科,會計專業每門課程的教學都應突出其實務應用性,倡導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向實踐教學傾斜。實踐教學可分爲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根據課程進度安排實踐教學,根據每門課程的教學進度,適當安排實踐教學,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同步進行,便於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培養應用能力。第二階段:每門課程學習完成後的綜合實踐,訓練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課程實踐教學,有利於學生對各門功課的深入理解與掌握。第三階段:在專業手工實踐教學完成的基礎上,進行電算化實踐教學。處於信息時代的21世紀,計算機和網絡的普遍應用,推動會計實務工作從手工過渡到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手工實踐教學便於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基本原理,通過電算化實踐教學,比較傳統手工業務與現代計算機應用的區別,有利於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第四階段也是最重要的實踐環節,所有會計專業知識綜合應用的專業綜合實踐教學。通過綜合實踐教學的開展,培養學生將所有專業知識融匯貫通綜合應用的能力,這部分實踐教學可通過真實場景再現訓練,還原企業所處的環境背景和實際經濟情況,訓練學生面對現實經濟活動的專業駕馭能力,提升其專業綜合應用能力,爲企業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會計專業論文參考 篇四

摘 要自從20世紀代佩頓首次提出“會計假設”這一概念之後,時隔60多年,我國會計界圍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體系”這一目標,對會計假設等問題開始了深入的探討。然而回望歷史,我國的會計在產生初期是否就存在着一些假設呢?筆者從會計的起源出發,依據現代會計假設的內容去考究會計產生之初假設的內容和存在性。

關鍵詞會計起源 會計假設

郭聖銘曾說過:從會計史教育方面講,可借用史學研究的這一論斷:“史學將提供給人們其他學科所不能給的兩個概念:一是全面的概念,另一個是必然的概念。”不論研究什麼理論,都要從根上去研究,會計假設理論也是如此。

一、會計的起源

考察會計產生、發展的歷史,交換活動一開始便是一個強有力的促進因素。郭道揚教授講到:“自有天下之經濟,便有天下之會計,經濟世界有多大,會計世界就有多大。”剩餘物品的出現,便是會計行爲產生的重要標誌。從舊石器時代的簡單刻記到原始社會末期結繩記事記數法及經濟“書契”記錄方法的產生,原始計量、記錄行爲便產生併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文字尚未出現,它還不能稱爲真正意義上的會計。僅在隨後商代的武丁時期甲骨文的出現,其具備了會計的含義和特徵,成爲我國會計可考的源頭。

二、會計產生之初的會計假設研究

科學的假設是以一定的客觀條件,材料爲依據,對那些難以直接觀察到的規律或事實所做的假定。人們對客觀真理的認識需要有一個過程,爲了便於探求真理,往往有必要對某些未知的事實先提出假設。正如恩格斯(1972)所說:“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着,它的發展形式就是假說。”

(一)會計服務主體假設

1.對“會計服務主體”假設產生的分析

從夏朝開始進入奴隸制時代,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分工便開始了,這次分工使勞動者歷盡千辛萬苦創造的文化科學成果,被剝削者竊爲己有,反而成爲統治者壓榨勞動者的工具。與此同時形成的會計便成爲奴隸主控制經濟,壓榨剝削奴隸的工具。這種歷史現實決定了會計的服務對象,即統治者。在歷史長河中,商業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壯大,使會計有官廳會計和民間會計之分,但在私有制及其嚴重的歷史環境下,依然是統治者、奴隸主或封建主剝削勞動力的一種工具。

總結這些,我們可得出這樣的結論:自私有制出現以後,逐漸形成的會計便理所當然地爲統治階級服務。這也就是筆者認爲的“會計服務主體”假設。

2.與現代“會計主體”假設的區別

“會計服務主體”假設不同於現代的“會計主體”假設。如今,當我們認定企業是一個會計主體時,它意味着:第一,企業是一個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第二,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是分離的。而“會計服務主體”假設則體現了當時所有權和經營權的一體性,即會計在宏觀上就是爲所有者服務。

(二)“持續經營”假設

1.對“持續經營”假設產生的分析

自私有制產生以後,其會計的服務主體――統治者或奴隸主,無時無刻都在想法設法地使屬於自己的財產規模越來越大,並使其永恆地延續下去。雖然每個朝代的滅亡都有其滅亡的必然性,但由於統治者或奴隸主的貪婪,使這一假設成爲他們頭腦當中無可辯駁的真理。當然,也正是由於持續經營假設的存在,反過來有促使着會計記錄的有序進行。

2.與現代“持續經營”的比較

從含義上來講,兩者是相同的,但其被提出的前提有所不同。由於在現代商品經濟環境下,激烈的競爭使風險和不確定性時刻存在,企業破產或清算事件時有發生。提出這一假設只是試圖使處於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方向,保持人爲的。穩定狀態,使會計人員立足於會計主體無限期經營的前提下,提供有助於信息使用者做出經營和理財等各種決策的信息。而古代的“持續經營”假設則僅是由於統治者貪婪的慾望而給人們造成的一種似乎是“客觀必然”的印象。

(三)“會計分期”假設

1.對“會計分期”假設產生的分析

由於夏商時代的會計仍處於萌芽階段,也無此方面的史料記載可獲,因此,我們只能從西周的會計進行研究考證。

《周禮天官冢宰》中講到:“司會掌邦會計之法度,以參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歲會考歲成。”又講:“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聽其致事而詔王廢置。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這一制度,周王極爲重視,授權天官大宰直接掌握執行,每當歲會和三年大計時,周王還要親自檢查。可見,會計分期爲當時的統治者更好地理財發揮着積極的作用。

2.與現代“會計分期”假設的比較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會計主要以1年爲小的分期,以三年爲大分期。而在現代社會裏,隨着現代化大生產的日益普及,產品生產週期越來越短,大部分企業採用日曆年度作爲報告期,而且隨着經濟發展的瞬息萬變,現在的會計分期側重於日、季度、半年小分期,一年爲大分期。

(四)“計量單位”假設

1.對“計量單位”假設產生的分析

在《史記夏本紀》有關於禹“聲爲律,身爲度,稱以出”的傳說,這反映了在大禹時期及以後,人類取自然界一物,作爲度量標準的事實。到了商代,據當時的卜辭中有關經濟事項的記載,它不僅有實物計量單位,而且還有貨幣計量單位的記錄。

計量單位的出現,使會計服務主體擁有的豐富多樣的財產得以用同一種量度進行衡量,爾後進行加總,使形象的實物抽象化爲一個總的價值概念,爲不同時期財產變化情況分析創造了前提條件。

2.與現代“貨幣量度單位”假設的比較

古代的計量制度存在着多種量度,即實物量度和貨幣量度,且在會計發展初期,實物計量單位佔到統治地位。而現代的貨幣量度單位則作爲複式簿記長期發展形成的一種規定性,以其計量一切經濟業務的財務信息。

三、總結

對於會計產生之初,是否還存在其他的假設,還有待繼續探索和考證。通過古今會計假設的內容進行對比分析,我們也證實了:人類的會計思想、會計行爲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並與這一階段相適應。

如今,隨着市場激烈競爭的日益加劇,虛擬主體的出現,企業經濟活動的日益複雜,大量非財務信息的產生,使得當前的這些假設都可能成爲“僞”命題,適應新的經濟環境的會計假設已悄然而至。

參考文獻:

[1]郭道揚。中國會計史稿(上、下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2.6.

[2]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目標。大連出版社。7.

[3]趙麗生。武丁甲骨:中國會計可考的源頭。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

[4]李寶震。會計史話(一).財會通訊。1982(7).

[5]許家林。西方會計理論演進:基本階段與主要成果。會計之友。(1).

[6]安亞人,宋慧英。審計假設研究。會計之友。2009.6.

會計專業論文選題 篇五

最新會計專業論文選題

最新會計專業論文選題

會計專業論文怎麼選題?

首先,寫自己熟悉的領域,保證整個畢業論文寫作過程的順利。

本科階段的學習,涉及了會計學的方方面面,不是所有人都能全面掌握這些知識,而且每個人深入的領域、擅長的分支學科都不一樣,在會計畢業論文選題的時候也就不一樣了。

大家應當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裏選擇畢業論文題目。有的同學比較熟悉中國會計準則,那就做中國會計準則方面的選題;有的同學比較喜歡財務管理,那結合會計學的特點做一篇財務管理方面的論文也是很不錯的;有的同學比較擅長審計領域,那麼就做審計方向的論文。

之所以要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裏做會計畢業論文的選題,是因爲在這個領域裏,我們自己投入了比較多的心血和精力,掌握的信息比較多,手頭上的`資料比較全、細、寶貴,甚至有時候不用查資料,直接憑記憶就能找到關鍵的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寫起畢業論文來就比較順利了,就算遇到問題也能比較迅速地找到解決的方向和辦法。

會計專業論文怎麼選題?

其次,不要完全用現成的題目,保證自己的畢業論文寫作的靈活性。

無論你是大學老師還是在線學生或同學,你都可以提供或分享一些會計論文問題。這些問題有用嗎?有用的,但不是很有用的。當你交給我的論文沒有想法的時候,他們可以給你一些想法;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這些題目上寫一個題目來寫,那是被動的,不獨立的,甚至想寫什麼都寫不出來,不想寫什麼就一定要寫,缺乏靈活性。

比較好的做法是,根據別人給的題目結合自己熟悉的領域,修改爲適合自己的題目。具體做法大概就是根據別人提供的選題,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思路,再根據這個思題提出自己的選題和確定最後要寫的畢業論文題目。這樣做,一來使用了別人的建議,二來能夠照顧自己的寫作靈活性,自主安排寫作的內容。

會計專業論文怎麼選題?

最後,儘可能用“小”題目,保證畢業論文寫得既高效又深入。

很多人在寫了論文之後都有一個感受,即題目越小越好寫,而大題目不但耗時耗力,很可能最後由於各種原因還把這個大題目寫得不夠好,體現爲寫得不深入,缺乏資料和事實支撐等等。在本科階段,會計畢業論文的選題可以借鑑以上做法,把選題做得小一些,儘可能從具體的某一點選取自己的畢業論文題目。

這麼說,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投入合理的精力,把這個論文題目做精、做透,比較深入地寫作這篇論文。這樣做也就更可能寫出優秀的會計畢業論文。

總之,會計畢業論文選題的方法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在參考別人的建議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特長或擅長領域,從比較小的切入點着手,這樣選題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畢業論文題目,也更能讓自己順利地完成會計畢業論文的寫作及後面的答辯等事宜。

以上就是關於會計專業論文怎麼選題?會計專業論文選題方法有哪些?這類問題的解答,

會計學本質 篇六

會計學本質 對於會計的本質,理論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爲會計是一種信息系統,即會計是向各種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所需信息的一個信息系統;二是認爲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即會計是參與或直接進行的一種管理和控制活動。會計信息系統論認爲,會計的目標是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會計管理系統論認爲,會計的目標是依據會計信息進行管理和控制,以實現組織的目標。二者的分歧點在於,前者認爲會計只提供決策有用信息,而利用這個信息進行的相關決策與管理等活動不是會計的範疇;後者則認爲會計不僅要提供管理與控制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利用會計信息進行管理與控制也屬於會計的範疇。筆者認爲可將前者稱爲狹義會計觀,後者稱爲廣義會計觀或大會計觀。這種廣義會計觀的產生與我國當時的會計教育中的學科劃分、會計理論中的會計目標確定、會計實務中的會計職責界定有關。

在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及改革開放初期,高等教育學科及專業劃分中只有會計專業沒有財務管理專業,在會計專業的知識結構中,將財務管理課程作爲會計專業的必修課而成爲會計專業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廣義會計觀佔有支配地位。

會計的目標與會計的本質確定是緊密相關的。在會計管理活動論爲主導的情況下,會計的目標顯然與利用會計信息進行管理的目標相一致,從而使提供信息有用性目標與使用信息有效性目標統一。這也進一步支撐了廣義會計觀的形成。

在會計實務中,企業往往將財務職能與會計職能合二爲一而設置爲財務部或會計部,實際上,無論是稱爲財務部還是會計部,當時主要行使的都是會計覈算和資金收支等職能。這種在學術界和實務界將會計與財務合二爲一的情況下,廣義會計觀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然而,隨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環境的變化,無論在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上,會計理論與財務理論研究上,還是會計實踐與財務管理實踐中,會計與財務管理的'目標與本質都有了明確的界定,因此,狹義會計觀,即會計信息系統論更符合當代會計的本質。

在會計信息系統觀下,會計的目標是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因此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是會計學的本質或是會計最根本的質量特徵。會計學的這一本質表明,無論是會計的決策有用觀,還是受託責任觀,爲了保證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與可靠性缺一不可。所謂會計相關性是指會計所提供的信息能滿足各種不同的相關決策者或信息使用者的決策信息需求;所謂會計可靠性是指會計所提供的信息能真實反映財務基本狀況與經營成果。特別應當注意,會計學本質體現的會計信息是用貨幣計量的信息,而不是其他信息。用貨幣計量的信息將表現爲價值信息、資金或資本信息。

會計專業論文 篇七

摘要:市場經濟的穩定運行,讓我國財政事業得到了穩定性上的支持。這素質我國財政管理體制也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開展改革上的工作。因爲現有的,財政管理體制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發展迅速的,市場經濟運作模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針對事業會計制度中的弊端進行了相應的探究,並在討論過程中提出了相對應的改進措施。僅供相關人員的,參考與借鑑。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弊端;改進措施

我國現有的事業會計制度已經在我國事業單位中運行了很多個年頭,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國市場經濟也在不斷地運行發展。但是,事業單位中使用的會計制度,卻一直沒有得到相應的內容擴充或是改變,所以,傳統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當下時代的發展,這就直接導致這些會計制度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各種弊端與不適應,所以,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改革是當前我國管理部門工作開展的重點。

一、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

1.1事業單位會計採用收付實現制,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

事業單位會計目前採用收付實現制,只將本期所有現金作爲本期的收入,本期的所有現金支出作爲本期的耗費,這樣就會造成當期的成本費用反映不真實,從而使得不能如實的反映事業單位的資產和負債。另外在收付實現制下,只有在實際收到撥款單據時,事業單位才按撥款金額確認購入的材料物資,假如採購跨年度,那麼將不能完整的反映出該項經濟業務活動。因此,現行的收付實現制已不能完整、真實地反映出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導致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有效性。

1.2關於固定資產覈算問題

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不提取折舊,而是提取修購基金,並且大多數事業單位都是根據收入的一定比例計提。這樣不但不能反出映固定資產的折損價值,而且隨着使用時間的增加,固定資產不斷的磨損,使得資產負債表中淨資產指標不能真實的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狀況,造成虛增淨資產,賬面價值與現實淨值逐漸背離。此外事業單位的不提取固定資產折舊費用,那麼業務活動成本相應也就不包括折舊費用,相當於人爲的降低了取得相應收入的成本,虛增了盈餘,使得成本覈算不完整,而且不能真正的體現會計覈算的配比原則。

1.3關於無形資產覈算問題

當前,很多事業單位都沒有嚴密的`無形資產覈算體系,無形資產覈算方法不完備。由於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不重視成本管理,致使無形資產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嚴重的弱化,對於較爲複雜的無形資產無法進行確認、計量、覈算。因此大多數事業單位對無形資產沒有入賬。此外事業單位無形資產轉化利用率很低。原本無形資產的使用價值及壽命是有很強的高效性的,但是,由於無法認清其價值,致使有些科技成果研製出來後,既不積極地轉化爲生產力,又不向社會推銷,嚴重的浪費了有限的社會資源。

1.4事業單位會計報表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表的格式採用的是“資產+支出=負債+淨資產+收入”的平衡原理,而這實際上相當於會計科目餘額平衡表,項目列示不科學,而且也不符合資產負債表既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類要素,又包括收入類、支出類項目的規定。因此,目前事業單位這種格式的資產負債表需要改進。

二、改進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弊端的措施

2.1修正收付實現制,採用權責發生制

新型公共管理體制出臺以後,許多事業單位在會計制度上朝着權責發生制的方向進行改革。與此同時,事業單位在財政覈算方面,也發生了相應的制度改變。這些制度上的變化,使得財務報表在制度完善過程中,可以良好地對事業單位的財政狀況進行反應。收入支出上的問題,也得到了良好的解決,這些制度上的革新,讓事業單位在不同時期的收支平衡可以進行縱向與橫向上的對比。不僅很大程度減輕了工作人員的任務負擔,也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工作上的效率,這樣財政部門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2改進固定資產覈算

事業單位在穩定運行過程中,起到支撐作用的外固定資產在會計覈算方面上的功能發揮,對於事業單位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固定資產覈算上的工作內容能否得到平穩運行,對於事業單位的未來發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購入的固定資產應該按照實際支付的全部款項進行統計,爲了方便統計上的事務開展,可以將固定資產直接計入科目中,固定資產在折舊處理過程中,事業單位應該對這些處置進行相應的條例規定,最好將原有的基金制度進行廢除處理,如果廢除過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阻礙,可以在原有的基金制度上進行改革。爲了讓折舊基金可以得到統一管理,事業單位可以採用累計的方法,對其進行規範,對費用進行折舊處理時,可以採用直線法,這種方法的使用,可以讓固定資產在處理過程中,減輕統計上的操作負擔。與此同時,工作人員也要對這些事物的運行進行記錄處理,讓這些資產在運作過程中,可以有相應的記錄進行抽查。

2.3健全無形資產覈算體系和增強無形資產轉化率

想要增強無形資產上的轉化率,事業單位管理部門首先要做的,就是將無形資產的核算體系進行相應的改動與調整,依據科學的方法,將這些無形資產上的計價模式進行分類處理。這種處理方法,可以讓無形資產在受益期內的價值,受到相應的補償,一些事業單位在科技研究過程中,會開發出許多研究成果與專利,這些同樣屬於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對這些無形資產進行管理時,需要協調事業單位的財政部門一級科技部門之間的關係。在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建立初資產轉化的中介機構,安排專屬的管理人員,對其進行運營,讓無形資產價值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也爲事業單位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2.4完善事業單位會計報表體系與內容

在對資產進行統計上的處理時,管理人員需要將資產、負債等要素進行公開上的處理,這樣處理的原因是可以將收入與支出之間的不協調問題進行解決。與此同時,工作人員可以採用的增加現金流量表的方法讓會計上的革新條例可以與報表記錄進行銜接上的處理。這種改動也讓事業單位的運行得到了相應的制度支持。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發現,事業單位在對社會進行公共服務時,會因爲會計制度的不協調,而產生相應的弊端與問題。與此同時,由於事業單位是非營利性組織,一旦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就會讓事業單位陷入到舉步維艱的困境中。所以,我國當前事業單位管理層的工作重點,是將現有的會計制度進行科學的調整與管理,讓事業單位在運行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爲人民羣衆提供更優質的社會服務。

會計專業論文 篇八

會計專業專題論文

摘要:

近些年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經濟不斷完善,註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方面的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意。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註冊會計師行業在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得到了極大發展。同時因爲多種因素的作用,職業道德水平在整個註冊會計師行業來說不高,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社會問題。這一問題影響會計行業的發展甚至生存,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是整個會計行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

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重要性;對策

一、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概述

職業道德這一簡單詞語中隱含着極其多彩的內容。若想提高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先對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進行深入的瞭解。需要從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意義極其含義着手研究這一問題的內在含義。

(一)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含義

《中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中有相關定義,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指:專業勝任能力、職業紀律、職業責任和最重要的註冊會計師職業品德等的合稱。註冊會計師的職業性質使其必須對廣大羣衆附有極大責任。所以,想要給予社會公衆更加值得信任並且質量較高的專業服務,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是整個會計師行業發展與生存的基礎和重點。

(二)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社會主義道德是職業道德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道德的建設與職業道德的建設有着密切聯繫,必須大力進行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報告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礎是整體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要弘揚時代新風,提高個人品德教育、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註冊會計師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必須能夠遵從公正、客觀和獨立的原則;保證獨立審計及其所有與之相關的職業準則;保障社會公共利益,使投資者與另外的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得到應有保護,通過嫺熟的技術展示極高的職業道德與工作能力,註冊會計師的自身道德素質由此展現;註冊會計師整體的道德素質便由會計師事務所中的一位位單獨註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共同展現;包括註冊會計師行業在內的所有行業的職業道德,共同展現出整個國家的道德水準,提醒我們所有人當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程度。

二、我國註冊會計師的從業現狀分析

(一)我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現狀

首先,獨立性缺失。以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爲例,當“四大”中的任何一家拒絕某公司的審計請求時,那麼另外三家事務所在接受這一公司審計請求後,必然將該公司的信息進行細緻詳細的調查,這是一種行業默契。可在中國的註冊會計師事務所中,如果遇到相同情況,這一公司可以輕易的尋找另一個“容易合作”的事務所。這種情況一是由於當前我國有大量的會計事務所,但卻未能形成大的規模,造成註冊會計師事務所更多的因爲獲得某個業務只能提供更多的幫助,二是對職業道德認識的不足,導致行爲嚴謹性不夠。當前會計事務所的激烈競爭與市場化的運作方式,使得大部分註冊會計師事務所經濟上壓力較大,缺乏較高的獨立性,更多的按照客戶的要求完成審計。

其次,審計造假註冊。職業道德是把握會計師較強的財務經驗與財務知識背景的關鍵,如果某個註冊會計師缺失職業道德,必然利用專業知識和能力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獲得利益。雲南綠大地造假案件是一個典型案例,四川華源註冊會計師事務所造假幫助綠大地公司上市牟利,作爲所長的龐明星利用自身職權爲其出謀劃策,通過一系列手段,包括註冊關聯公司,虛增收入、虛構交易、虛增資產2.96億元,併爲其僞造各種合同和發票明細。最終使連續數年虧損的綠大地公司得到了與真實情況完全相向的審計報告,得以完成上市集資3億多元。

第三,執業行爲不規範。一整套完善行爲規範與審計程序是註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可對於一些事務所與註冊會計師爲了降低開支,節省成本,沒有按規定進行實質性程序與需要的控制測試,使得審計程序沒有盡到應有作用,出具的審計報告沒有充分的審計證據,職業道德原則中的誠實、客觀與公正沒有得到執行。在紫鑫藥業案件中,1.97億預付賬款由紫鑫藥業打到“延邊系”,負責的註冊會計師沒有嚴格按照審計程序得到必要的審計證據,卻提供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便是極大的。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爲。

第四,專業能力不足,缺乏保密意識。較高的專業技能是註冊會計師行業必須擁有的能力,不僅需要財務知識精通,還要對法律法規和其他與審計相關的知識有深入的瞭解,這就需要註冊會計師提高自身知識儲備,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可一些註冊會計師眼中僅有高額的收益,完全不管是否是自身能力可以勝任的工作,隨意提供多種業務。在能力不足不能夠完全瞭解工作內容時,就事先提供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職業道德的準則要求被嚴重違反。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涉及各項材料,有時會有商業機密材料,而爲客戶保密則是註冊會計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可一些註冊會計師有時由於缺乏嚴謹性在無意中使客戶的商業機密得到外泄,這一行爲可能給客戶造成極其重大的經濟損失。

(二)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外部環境層面

首先,扭曲的審計市場需求。在我國不夠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現狀下,企業的經營者通常便是審計的委託人,這樣造成三足鼎立式的平衡被打破。企業經營者一般由於相關法規和政府的原因,不情願的聘請註冊會計師審計,這不是真實的市場需求,而自己花錢用來審計自己使事務所與經營者聯繫密切,經濟往來容易造成審計舞弊,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極大缺失。其次,政府幹預過多。上市公司是當地政府經濟增長的頂樑柱,是當地稅收增長的大戶,企業募集大量資金促進企業成長,也爲當地的稅收收入提供了極大助力。有利益的驅使,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爲了自身的政績着想,想盡辦法提高當地經濟增長,甚至把一些常年虧損的企業實行財務包裝使其上市。由於當地政府的斡旋,註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不得不做出讓步,按當地政府和企業要求提供相應的審計報告推動企業上市,這一行爲嚴重違背職業道德準則。

2、會計事務所層面

首先,市場經濟的激烈。我國註冊會計師事務所相互間競爭非常激烈,正在競爭型市場階段。這是由於當前我國會計事務所大部分規模不大,不能達到規模效應,利用降低價格爲主的粗放型競爭方式是會計事務所競爭的主流方式。這一競爭導致了不高的審計費用,降低審計成本成爲會計事務所會保證獲得一定利潤的必要方法,從審計程序開始簡化,不規範的進行審計程序,經常造成註冊會計師在出具審計報告時沒有相應足夠的證據材料。其次,違規成本較低。據不完全統計,僅在至三年間,中國證監會便對61個上市公司造假案進行行政處罰,這些上市公司均得到註冊會計師提供無保留審計報告,可只有其中的9家會計師事務所受到了相應處罰,並且基本沒有對註冊會計師個人進行處罰。

3、註冊會計師層面

首先,職業道德意識淡薄。在進行人員招聘時,我國的會計事務所大部分都只關注註冊會計師的專業能力方面考察,卻沒有對職業道德投入太多的關注。而且,一些註冊會計師甚至並不認爲職業道德是必要與重要的,後續缺乏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得一些註冊會計師沒有相應的風險意識與責任感,在金錢的驅動下,常常提供違背職業道德的證明。其次,專業勝任能力不足。當前審計前進的主要方向是風險導向審計,這種審計在彌補過去審計方法不足的同時,還可以減小審計期望差距。但也需要獲得較高專業素質的註冊會計師,要求註冊會計師在法律、會計、審計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認識,同時還需要對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有深入的瞭解。如果是沒有足夠相關知識瞭解程度的註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又沒有專業人士輔助,極易造成因審計證據不足而導致的審計結果偏差。

三、加強我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對策分析

想要整個註冊會計師行業健康快速發展,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是重中之重。加強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提高我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的必經之路,必將作爲行業前進的重要部分。針對當前現狀提供相應促進發展與穩定的方法是當前所必需的。

(一)完善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體系

《中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與《中國註冊會計師執業道德規範指導意見》是當前我國職業道德規範的主要來源與依據。但這兩項規範文件沒有具體的方法與操作規範,只是規範總綱,涉及執業能力、職業品德及職責責任等方面。所以,當前職業道德規範體系指導職業道德的具體操作必須不斷改革完善。依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規定的各項標準,職業道德裁決指南、職業道德規範指導意見、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及職業道德具體準則一起構成了我國現行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體系,必須不斷對職業道德準則體系進行規範。

(二)提升註冊會計師整體素質

如何加強註冊會計師整體素質建設,提高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廣度與深度,大體可分爲三個方面。第一,對註冊會計師後續教育工作進行嚴格落實。教育的內容需要以執業規範與註冊會計師業務素質爲基礎,加強職業道德、行業操守、社會公德三方面的學習。第二,增加註冊會計師行業入行標準。從考試辦法開始進行改革,註冊會計師考試報名提高申請條件。比如加強學歷要求,規定報考資格需要符合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要求;對於非財會類專業的考生增加考試科目,變更考覈方式,更嚴格要求。同時提大學聯考試中職業道德內容分值。第三,加強宣傳,提升認識。加大宣傳力度,從系統內出發,有效的宣傳職業道德規範,加強職業道德學習。提供更多樣的宣傳手段,更多的利用輿論和媒體,不斷影響使其慢慢深入每一名註冊會計師的內心,最終提高認識,摒棄違反職業道德和習慣的行爲。

(三)完善法律責任體系

從依法治國方略入手,對相關法規進行規範,使職業道德真正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首先對相關法律責任進行明確,審計準則在法律中的地位得到保證。基本標準是審計準則,這樣才能真正判斷註冊會計師的職業標準。想要免除責任,必須嚴格按照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執行。審計準則必須擁有法律的權威性,以便注會計師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可以真正的客觀、公正地開展業務,做到依法獨立。同時,要增強執法力度,堅決打擊註冊會計師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爲,法律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威懾力,對有意違法者予以嚴懲,督促註冊會計師行業規範最終增強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

(四)加強道德監管行業監督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是我國當前對註冊會計師行業進行監管的認證部門。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是一個自律性組織,規範監管註冊會計師和事務所。增強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必須要求注協對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更嚴格的監管。注協想要提高監管職責,需要依據事務所的管理水平、人員構成和整體規模等因素進行等級評定,對不同的等級評出對應的監管方法,實行執業誠信考覈制度,提出主要靠外部監管、次要靠內部監管的雙重管理體系。同時,需要穩定的政府部門進行行政監督管理工作,而註冊會計師協會負責對自身的監管職責。

會計專業學年論文 篇九

會計專業學年論文

範文一:淺議會計畢業的考察目標

一、大學會計畢業生會計素質構成

大學會計教育,作爲通才教育,其會計素質主要包括會計專業素質、人文素質、政治素質和工具性技能運用素質四大部分。

1、1會計專業素質

“中高級會計專業人員應具備會計基礎知識和基本實務操作能力以外,還應在廣度和深度上拓展能力範圍。”那麼,結合中高級會計人員的工作環境,會計專業素質應包括:

(1)獲取並掌握會計專業知識的能力。

(2)進行會計應用、研究、開拓的興趣和能力。

(3)會計專業管理能力。作爲未來的中高級會計人才,他們所面對的工作絕非只是解決會計覈算問題。對會計專業學生進行會計專業管理能力培養,已成爲會計素質教育的題中之義。

(4)專業融合能力。我們知道,當今州可科學技術都來自不同學科專業的融合,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融合能力實際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開拓能力。

1、2人文素質

本質上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會計專業教育僅僅爲會計專業學生未來生活的一方面基礎;另一方面是非專業方面的人文素養,即“教人做人”。只有人文素質高的人,纔會思考人類、社會、自然、他人、自身的問題,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真諦。可以說,人的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育的作用。因此,作爲會計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應包括以下內容:

(1)具有豐富的人文科學知識,包括文、史、哲、藝術、科技史、倫理學等。

(2)對人類、對民族命運的關注和責任意識。

(3)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1、3政治素質

會計作爲一個經濟信息系統,是爲經濟服務的;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因此,將來以會計爲職業的會計專業學生應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就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並外化爲指導自己實踐,積極爲祖國的政治、經濟發展服務的自覺行動。

1、4工具性技能運用素質

工具性技能運用素質主要是指運用信息技術和外語的能力。信息技術的滾滾浪潮已給會計工作帶來了直接強烈廣泛的影響,向大學會計專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專業學生除了必須具備的會計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計算機操作技能,計算機網絡會計信息系統設計、使用、維護的能力,應用計算機管理軟件、建立各種分析模型進行會計分析、預測和決策的能力。運用外語的能力主要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

二、會計畢業論文考覈指標體系

會計畢業論文教學作爲會計教學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對會計教學的一次全面檢查。其目標是培養學生富有創造力地吸收和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即讓學生運用已學會計知識創造性地闡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一問題)的令人信服的獨特見解。可見,一篇好的畢業論文應是以上四個方面素質的綜合反映。因爲,學生只有憑藉良好會計專業素質、完美的人文素養、可靠的政治素質和熟練運用信息技術與外語的能力,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優秀論文。具體說,會計素質在會計畢業論文中體現如下:會計畢業論文中用來論證作者觀點的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廣度和難度反映了作者獲取並掌握會計專業知識的能力;作者觀點的新穎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作者進行專業應用、研究、開拓的能力;作者在撰寫論文過程中運用同學智慧的能力和與指導教師交往、交流、溝通及協作能力反映了學生的專業管理能力;作者藉助相關專業理論、方法研究本專業或將本專業理論、方法用於其他專業的能力反映了作者的專業融合能力。會計畢業論文的謀篇佈局、邏輯結構、語言風格和標點符號使用反映了作者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論文中透露的對社會的關心和國家、民族的責任反映作者的社會責任;對引用別人研究成果進行申明,不抄襲、glJ竊他人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人格素養。會計畢業論文作爲專業論文,一定程度反映了作者的利益立場(即某一利益的代言人),故論文中明示或暗示的政治觀點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素質。會計專業學生在作畢業論文時運用計算機網絡查閱相關資料和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能力反映作者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論文中外文論據的引用和論文摘要的翻譯反映了作者外語的運用能力。綜上所述,一篇好的畢業論文應是上述四個方面素質的綜合體現。所以,考覈會計畢業論文應以以上素質結構爲依據,建立一套規範的指標體系,確定不同指標體系中的權數,然後進行加權平均,加權平均分作爲該畢業論文成績。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會計畢業論文考覈做到客觀、公正和公平。

範文二:關於科學技術史課程的研究

一、開設背景及目的意義

高職大學生與博士研究生或碩士研究生比較起來無論是文憑、學歷亦或是知識結構、知識儲備都不可同日而語,要把這門課程移植到高職教育當中,必須回答和解決兩個具體問題:第一,是否有可能在高職院校中開設“科學技術史”這門課程,課程的難度對高職大學生來說是否可以適應、克服;第二,在高職院校開設這門課程有什麼意義或者說這門課程對高職大學生素質的提升有何幫助。

我們認爲任何事物或問題都是相對的,具體問題可以具體分析和解決。首先,經過我們這幾年對課程的重新設計、改造和實踐,內容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已大大降低,高職大學生學習起來變得相對輕鬆。第二,“科學技術史”這門課程對於大多數高職專業(包括理工科、文科)的學生都是有用的:一方面,學生們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學習到許多自然科學發展的一般常識,還可以學習一些哲學社會科學的常識,在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兩方面都能獲益,避免自己畢業後成爲“單腿巨人”];另一方面,在高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構成中,哲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方面。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習和掌握對於高職大學生一生的學習、工作與生活將起到其他知識和技能無法撼動的決定作用。除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這一主渠道和主陣地之外[3],輔渠道和輔陣地應該還有許多,“科學技術史”課程毫無疑問可以成爲其中之一。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不單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過程中體現,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的發展進步同樣也離不開它的指導。“科學技術史”課程能讓高職大學生在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發展史實的基礎上,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脈絡有一個總體把握,並領會科學的思想方法,體會科學精神對自然科學自身的發展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更重要地讓他們知曉科技發展背後的、一般的哲學原理和方法,使他們終生受益。

二、課程的設計

(一)教學安排

課程的安排大致是這樣的,因爲每個思政課教師每學期的教學任務相對來說比較繁重,幾乎都要承擔4、5個教學班的教學任務(每學期至少有200課時左右的教學任務),而且也不是每個教師的專業背景都一樣。一般只有具備哲學或科技哲學專業背景的教師才能夠勝任科學技術史的教學任務,所以,學院只有2―3名教師時斷時續地開設“科學技術史”的選修課,並且都是負責一個小班(人數大概60人左右)的教學。開課的時間根據學校有關政策規定主要是放在週一至週四的晚上或週末全天,至於是一週的哪一天要視教師必修課教學的情況而定。一學期的課時數也不能太多,不會超過30課時,一般就是20―24課時。這樣,每週上一次課,每次2個課時。爲什麼授課班級規模不宜太大、聽課學生人數不能太多呢?那樣不是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來選修這門課嗎?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開課的教師這幾年也一直在思考,最後還是認爲不妥,因爲小班教學的效果當然是比大班要好,另外考慮到教師的時間精力有限,若人多了會增加工作量,導致教學質量下降。教學的方式以教師講授爲主,學生傾聽爲輔,主要採用問題式、案例式教學法,教學手段則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我們還是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PPT課件的製作,考慮到高職大學生認知的特點,課件的形式適當減少理論性、文字性的東西,而在圖片、影像視頻上下足了功夫,儘量找出與所講內容匹配的圖文聲像資料,以增加學生的聽課興趣和感性認識。我們還會在每次課的最後大約二十多分鐘播放一個完整的視頻故事,主要是CCTV10頻樂譜韃シ毆摹蹲囈蒲А防改俊?己說姆絞揭脖冉系目硭傘⒘榛睿換岵捎孟癖匭蘅文茄敲囪細瘢槐卣司爻鮃環菔躍砣ノ蜒R話忝扛鮁誚淌Ω萁萄凳┑木嚀邇榭觶扇」炭己說姆絞劍ǔJ遣賈靡桓魴∽饕等醚ネ瓿桑匆黃釗緲萍擠⒚鰲⒖萍既宋鐗男÷畚模只蛺敢幌驢緯萄暗心得體會等等。除非學生考勤很差或沒有完成作業,纔不讓學生獲得該門課程的選修學分。

(二)教學內容

因爲沒有現成的適合高職大學生的教材,我們只能暫時以申漳編寫的《簡明科學技術史話》爲藍本,科學技術發展的時間邏輯順序是不存在什麼爭議的,主要是內容的取捨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1、厚古薄今,大話歷史

對待歷史的態度,我們採取了“厚古薄今,大話歷史”原則。薄古厚今是基於學生大多是“90”後,對歷史知識尤其是科技史的知識瞭解有限,所以要多講些。我們大致把課程分爲十講,分別爲科技的'起源、古埃及科技、古希臘古羅馬科技、中國古代科技四講(包括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風水、水利工程技術、絲綢瓷器、李約瑟問題)、近代西方科技的興起、現代物理學革命、航空與航天等,這其中古代的內容佔了主要的篇幅。在講述歷史的時候還要注意打破之前“科技史”課程內容過於突出學科體系和抽象複雜的侷限,淡化過於嚴格按照時間年代人物,攤大餅式的內容講述,而是採用大話歷史的講課形式,把科學嚴謹的理論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寓教於樂的小故事,這完全是出於讓高職學生更容易接受方面的考慮。

2、哲學引領,科哲合一

哲學對高職學生來說是非常深奧難懂的,如何在課程內容中體現出哲學思想和韻味,發揮引領作用,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事實上,哲學與科學在古代是不分家的,不少哲學問題其實也是科學問題。我們可以用一條哲學的邏輯主線把整個課程的內容貫串起來。馬克思主義認爲,哲學的最高、最基本問題是人們對於世界觀的看法,即物質與意識、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古代東西方人都殊途同歸地在思考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如何,這就是邏輯主線。西方人認爲人是宇宙的中心,而東方人卻把三者融爲一體。當然,也不能生搬硬套在每一講都談論這個問題,只是在一些重要的章節去深入論證。例如,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風水這一部分,要介紹風水必須首先說一下中國古人對天、地、人三者關係的看法,不能孤立地談論風水思想,學生對此是非常感興趣的,但只有講清楚了前者,才能真正瞭解風水思想的來龍去脈。

3、突出亮點,以點帶面

“科學技術史”課程教學把學生從現有的專業知識背景領域一下子引入一個相對陌生的世界,對他們來說無異於一次全新的學習,開始時總處於一種擔憂和排斥的思想狀態,如何消除師生之間的視域隔膜又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爲此,我們在每一次課的內容裏想盡辦法找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亮點環節出來,詳細地講、深入地講,使學生即使在課堂過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印象深刻、難以忘卻。例如,在講到古埃及科技的時候,突出金字塔和木乃伊的內容,還介紹和播放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的電影片段;又例如講到中國古代科技這一小節時,對大家都熟悉的四大發明一筆帶過,重點介紹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的水利工程、絲綢、瓷器等,水利工程又着重介紹都江堰和京杭大運河。這些亮點講下來,不但能夠吸引學生眼球,還對整個章節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一)完善課程內容

前面提到課程內容主要分爲十講,並且側重於古代科技史,現代科技發展涉及不多,原因除了課時限制外,跟我們之前的思路及花的時間和精力有關係。現代科技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特別是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的發展從縱向上和橫向上都更深更廣,不少高職學生對這方面的瞭解還是偏少的,我們開設這門課程應該有責任有義務讓他們知道。下一步做到就是如何把現代科技部分劃分爲幾個符合邏輯的章節,準備充分之後就適時與學生共同分享。

(二)拉近師生距離

參與選修“科學技術史”課程的學生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都是來自學校的幾十個專業的學生,除了上課時間以外,大家在一起的機會是很少的,另外上課時又不能隨意交流,所以,一個學期下來相互之間還是比較陌生。這是不少選修課的一個通病,課堂氣氛的沉悶有可能會影響教學效果,必須適當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讓學生多回答問題或課間多到學生中進行交流是目前常用的做法,還有就是在教學語言上教師儘量不要說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通俗易懂、喜聞樂見是最好的但也是最不容易辦到的。

(三)擴大影響範圍

我們教師是非常希望全院的學生都來選修“科學技術史”這門課的,但不實際。粗略算了一下,每學期三位老師開設三個班,每班60人,一學年還不到四百人,三年也就是一千人多點,相當於學生總數的十分之一,以目前的狀況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擴大影響範圍不一定要在學生數量上做文章,不是說選修的人越多該選修課的影響就絕對會越大的。我們這五年下來總體感覺,選修課程要擴大影響力關鍵還是要看教師個人的綜合素質,特別是人格魅力,學生的感覺有時候是很直接的,一個他們欣賞的教師會很快在學生們中間傳開,進而所教的課程也會逐漸讓其他學生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