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近代史人物評價論文多篇

近代史人物評價論文多篇

推薦近代歷史人物的論文 篇一

通過學習,使學生瞭解中國近代時期的歷史發展,從外國殖民者的入侵到民族自救再到抗日戰爭爆發直至南京國民政府的垮臺,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

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收集、整理歷史知識,並能夠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比較和概括,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面對壓迫勇於鬥爭、勇於探索的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發展而奮鬥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資源分析教材基本結構

這學期主要是進行的是中國近代史的教學,它概述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20xx年南京國民政府垮臺的100多年的歷史,主要包括兩條線索,一是外國勢力的入侵以及中國人民的反抗;二是近代化的過程。

重點、難點分析

1.不同歷史時期之間歷史事件的聯繫。

2.分析重要歷史人物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

3.合理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七年級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對於歷史問題的解答也比較熟練,語言恰當、準確,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還是有些學生分析問題容易偏,成績不是很理想,課堂上也不是很踊躍。因此,這學期將把教學重心放到這部分學生的身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基礎,提高學生的成績。

教學方法設計

1.採取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

2.採取階段測試形式,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及時調整教學方案。

教學評價方案

通過分析測試卷的重難點、題型變化、易錯點等相關情況,瞭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查缺補漏。注重提高學生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能力。

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含對後1/3的幫扶措施)

1.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3.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和教學水平,多向那些優秀教師學習。

4.對於後1/3學生重點做以下幾方面(1)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在做習題的過程中,要求他們用大部分的時間去做基礎題。(2)在課堂上,這部分學生也是比較容易溜號,因此要多關注這部分學生的聽課情況,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

(3)多關注他們身上小的閃光點,多去表揚他們,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近代史人物李大釗論文 篇二

《李大釗宗教思想述論》

[摘 要] 李大釗宗教思想是立於唯物主義基石上的,他從物質經濟變動的角度解釋了宗教的產生和發展,並指出善惡根源的不可解是宗教產生的一個原因。對西方資產階級文明的嚮往使李大釗對____有一定的好感並對基督____有所發揮。在徹底批判宗教的同時李大釗提出了科學的真理觀,以真理取代宗教。因唯物主義貫穿於李大釗宗教思想的始終,使其宗教思想更具有徹底性和革命性。

[關鍵詞] 李大釗 唯物史觀 無神論 非宗教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作爲一名激進的先進知識分子和馬克思主義的最早接受者、宣傳者,李大釗在非____運動和非宗教運動中做出了傑出貢獻。研究李大釗的宗教思想不僅有助於深刻認識唯物主義理論在反宗教運動中的重大作用,而且對認識和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無神論宗教思想理論體系,樹立科學的真理觀有歷史和現實意義。

一、李大釗的宗教思想以唯物主義爲指導

李大釗是最早介紹和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早期中國共產黨人之一,唯物主義史觀始終是其宗教思想的理論基礎,這也是李大釗無神論宗教思想最爲徹底的根本原因。

第一,李大釗認爲宗教是以物質爲基礎並隨物質變動而變動的。以唯物主義歷史觀爲指導,李大釗認爲經濟問題的解決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他指出,“依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社會上法律、政治、倫理等精神的構造,都是表面的構造。他的下面有經濟的構造作他們一切的基礎。經濟組織一有變動,他們都跟着變動。”“經濟問題的解決,是根本解決。”[1]李大釗指出宗教問題也是如此,“一切宗教沒有不受生產技術進步的左右的,沒有不隨着他變遷的。”“宗教、哲學都是隨着物質變動而變動的。”[2]

第二,宗教生活是經濟生活的反映,宗教必須適應經濟生活。李大釗指出,“精神界現象,完全是人間社會物質經濟情形之反映。認社會生活是整個者,有經濟生活而表現宗教種種生活”,“宗教生活一部分亦由經濟生活發生者也。”由此,李大釗還論及了宗教與社會主義的關係以及宗教的前途,他說,“社會主義者反對立在舊的經濟組織所建之宗教。將來新的經濟組織亦許發生新宗教,但此宗教是適用於新的經濟組織。”[3]由此可見,李大釗並沒有武斷指出將來的人類社會定然是無宗教,他從經濟變動角度出發科學地指出了在將來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宗教是允許存在的,但它必須與社會主義經濟相聯繫。社會主義與宗教不是根本對立的,宗教可以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李大釗的這一理論與今天“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宗教政策是相吻合的。

第三,以唯物主義爲指導,李大釗還從宗教與道德關係的角度論述了宗教產生的根源。“人類對於自然界或人間現象不能理解的地方,便歸之於神。”這是唯物主義者對宗教起源的一致共識,也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宗教的基本觀點,李大釗對宗教起源的論述是其唯物主義無神論立場的集中體現。他指出,“道德這個東西,既是無論如何由人間現實的生活都不能說明,於是就有些人拋了地上的生活、人間的生活,逃入宗教的靈界”,“在人間現實生活以外的地方,求道德的根源,就是說,善心是神特地給人間的,噁心是由人間的肉慾生的,是由物質界生的,是由罪孽生的。本來善惡根源的不可解,就是宗教發生的原因。”[4]從道德與宗教關係的角度論述宗教產生的原因,說明李大釗對宗教的認識並非膚淺,而是有一定深度的。

總之,唯物主義史觀的傳入爲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批判宗教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這表明中國知識界對宗教的批判達到了新的理論高度,開始逐漸擺脫單純照搬西方資產階級學者的反教言論的思維模式。與此同時,李大釗以唯物主義爲指導對宗教的分析和批判影響了同時代的廣大青年知識分子,並壯大了反宗教的隊伍,推動了“非宗教運動”的發展。

二、李大釗宗教思想的主要內容

宗教的產生與存在總是與社會需要緊密聯繫的。宗教曾對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這是不容否認的歷史事實。因此,從唯物主義辯證的觀點出發,堅持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忽視或抹殺過宗教的作用,他們對待各類宗教,均是持批判繼承的態度。李大釗也是如此。

(一)早期對____精神的讚美和發揚。

首先,____作爲西方文明的起源,其教義中所含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其“愛人類”的偉大精神吸引着初步接受西方資產階級學說的李大釗。他指出,“立憲國民之儀度,當以自由、博愛、平等爲持身接物之信條。此等信條入人既深,則其氣質之慈祥愷悌、中正和平,必能相爲感召,以成循禮守法之風習。”[5]這說明李大釗希望以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精神來塑造國民修養,改善國民性。這與陳獨秀主張吸收基督____大精神以塑造新國民性格的觀點有一致之處。[6]李大釗還指出,東方宗教處處顯“寂滅之象徵”,而西方宗教“示人以發見新生命、創造新生命之理,其教義以永生在天靈魂不滅爲人生之究竟,教堂中之福音與祈禱,皆足以助人生之奮鬥。”[7]可見李大釗對西方基督____有的創造的、助人奮鬥的精神是肯定的。

其次,李大釗繼承發展了____義中“愛”的思想,主張以“愛”爲基礎創立新民國、新生活。他指出,“博愛”、“自由”、“平等”、“犧牲”是“我們創造‘新生活’的基礎,也就是我們建立民國的基礎”, “充博愛的精神,應該愛世界的人類都像愛自己的同胞一般”,“博愛的生活,是無差別的生活”,“是以愛爲基礎的生活。”[8]李大釗對基督____dquo;愛”的精神的發揮體現了他爲全中國人民,爲全人類謀幸福的高度的無產階級覺悟和寬廣胸懷。此外,李大釗還主張建立以博愛爲基礎的新文學,“我們所要求的新文學,是爲社會寫實的文學,不是爲個人造名的文學;是以博愛心爲基礎的文學,不是以好名心爲基礎的文學。”[9]李大釗早期對基督____的讚美與發揮是與其政治思想主張相一致的。在成爲馬克思主義者之前,作爲激進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李大釗的宗教思想受到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是必然的。在西潮涌入,全盤西化的時代,對西方文明的讚美與拯救中國文明之弊相聯繫,李大釗對基督____精神的發揮體現了當時激進的知識分子對西方資產階級文明的期待與嚮往。

(二)對宗教的批判與否定。

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科學、民主大旗,堅持進化論,註定要對宗教迷信展開討論和批判。因此,無論是孔教、佛教、道教,還是後來居上的____,均難逃一劫。接受了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李大釗,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和後來的“非基督____”中自然站到了反對宗教的立場上。他對宗教的批判是徹底的、否定的,對宗教的鬥爭是不妥協的,體現了其唯物主義的堅定立場和盪滌一切宗教迷信的決心。

第一,李大釗認爲宗教妨礙社會進步,並將鬥爭矛頭指向一切宗教。在組織非宗教大同盟時,李大釗指出,“我們堅信宗教是妨礙人類進步的東西,把所有的問題都想依賴宗教去解決,那是一種不承認科學文明的態度。”而我們反對宗教的目的,“並不是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樣單單是反對阻礙人類進步的所有的宗教”,而組織非宗教同盟的原因,“那是因爲我們歷來認爲宗教對探求真理,亦即對人類進化上是非常有害的東西,爲此我們曾利用一切機會來講這個道理。”非宗教大同盟的誕生是針對____而來的,因對基督____判而延伸到了一切阻礙人類進步的宗教,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反對孔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李大釗等人組織的非宗教大同盟及其活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宗教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李大釗認爲應重點批判____,並將基督____判資本主義社會聯繫起來,他說,“在現代社會中,基督____發達的,有最多的信徒,最大的勢力,因此應首先反對這個最有勢力因而流毒最廣的基督____rdquo;基督____人安於貧窮的說教,“是要使他們卑躬屈從,而人的本性是絕不甘於忍受貧窮的”,因此,基督____教有違人性。況且,“富人決不會無緣無故來施捨他人的”,其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看看資本主義是從何處發達起來的就可以完全明白了,資本家聽了基督的‘富人進天國比駱駝鑽針眼還難’的說教,就真有捨棄自己錢財的嗎?”[10]由此,基督____教只是讓人們妥協退讓,安於現狀,對社會進步毫無用處。

第三,受非宗教運動的影響,李大釗否認了____與自由、平等、博愛的關係,並對此予以了逐次批判。他認爲宗教必信仰神,心靈上必受神的束縛,那麼便“斷無思想自由存在的餘地”,“真正的思想自由,在宗教影響之下,斷乎不能存在。”而非宗教運動即是申明這個道理。欲“求得真知而確信,非先從脫離宗教的範圍做起不可。”而非宗教者,則是“爲擁護人人的思想自由,不是爲干涉他人的思想自由。”在論及宗教與平等時,他指出,“宗教的本質就是不平等關係的表現”,而沒有自由平等爲基礎的“博愛”,也達不到博愛的目的。[11]李大釗對“自由”、“平等”、“博愛”與宗教關係的否認,受到了當時_運動和非基督____的影響,這與他政治立場的轉變相聯繫。此時的李大釗作爲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已成爲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放棄了以前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觀念。在緊張的革命鬥爭年代,文化運動應服從於救亡圖存這個主題,作爲中國共產黨的最早創始人,李大釗的對宗教基本精神的批判儘管有偏激之處,但仍然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主張思想自由,堅信科學真理。爲彌補因批判宗教迷信而引發的信仰缺失,李大釗提出了自己的真理觀,號召廣大青年堅信科學,反對宗教迷信。他反對宗教束縛,認爲信仰自由,“決不許稍加限制”,因爲“信仰一種宗教,乃在求一安心立命之所,出於人類精神上之自然的要求,非可以人爲之力施以干涉也。”[12]談到宇宙真理,他指出“餘信宇宙間有唯一無二之真理。此真理者,乃宇宙之本體,非一人一教所得而私也”,“非傳說之迷信所得而蔽也。”[13]宗教中所含之真理,“偏而不全,駁而不確”,“真理乃自然的因果的宗教傳說乃神祕的迷信的。故吾人與其信孔子,信釋迦,信耶穌,不如信真理。”[14]李大釗堅信真理反對宗教迷信,他指出,“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真理”,“一時幻妄之象,虛僞之用,舉不足移易吾人真理之主張也。”“而自信者,又人生達於真理之途徑也。”[15]以真理取代宗教信仰,體現了科學主義思潮對李大釗宗教思想的影響,這表明他是科學的堅定信仰者,他的真理觀不僅激勵了同時代的廣大青年知識分子,而且,對於我們今天以科學反對邪教和迷信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

三、李大釗宗教思想的特點及評價

首先,李大釗無神論的宗教思想體系中,唯物主義歷史觀貫穿始終。李大釗是最早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與其他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相比,李大釗的宗教思想更鮮明地體現了無產階級對宗教的基本態度。他最早從物質經濟變動的角度解釋宗教的起源與發展,指明瞭宗教作爲上層建築的一部分是隨着經濟基礎的變動而變動的。他以唯物主義歷史觀爲指導對宗教的批判爲廣大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樹立了榜樣。李大釗的宗教思想是無產階級宗教思想的典型代表,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其次,李大釗在批判宗教迷信時提出了自己科學的真理觀,並主張以真理來代替宗教信仰,這也是獨闢蹊徑與衆不同的。與陳獨秀“以科學代宗教”,“以美術哲學代宗教”,以及蔡元培等人的“以美育代宗教”相比,李大釗的“以真理代宗教”的觀點和思維方式更具革命性和科學性。

最後,李大釗的宗教思想是徹底無神論的宗教思想,他的反教立場始終是堅定不移的。他在早期對____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的讚揚和發展並非是從宗教的角度來談及的,而是從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立場上不自覺流露的。以基督____爲主導的西方資產階級文化本身就帶有基督____印。雖然李大釗早期對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嚮往使他對基督____感,但並不影響他的反教決心和堅定立場。○

注 釋:

[1] [2] [3] [4] [8] [9] [10] [11]《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第37、139-143、382、135、96-97 、164、555-556、566-567頁。

[5] [7] [12] [13] [14] [15]《李大釗文集》(上),第332、559、248、261、262、446頁。

[6]參見《獨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第278―287頁。

看過“近代史人物李大釗論文”的人還看了:

近代史人物的論文:《對慈禧的評價》 篇三

內容摘要: 中國的近代史中有這樣的一個女人,她不像武則天那樣直接當權,也不像呂后那樣干涉朝政,她用了一個新的詞,叫“垂簾聽政”。她曾經是咸豐的妃子,從咸豐末年得勢開始,歷經三朝皇帝,倘若計上她臨死時欽點的宣統帝溥儀總共是四代人,她——就是慈禧。對於她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慈禧對近代中國的影響是很大的,同時她對愛心覺羅氏的江山其實“孝心可鑑”。自1861年當政,到1908年駕崩,慈禧太后控制中國實際政治近五十年之久,其間處理應對了很多大事: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善後、平定太平天國、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新政改革,等等。在中國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裏,她是中國的實際掌舵人,她的功與過是與非,都有太多的總結價值。

關鍵詞:慈禧 改革派 政治家 知人善用 鋪張浪費

正 文:

他曾是咸豐的妃子,鼓勵過咸豐進行鴉片戰爭,她相信中國地大物博,是天朝大國。因此在最初的幾十年裏,她不斷進行戰爭,反對外國資本主義,反對新的技術和觀念,即使一次次失敗也還是堅持。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很少成功。自鴉片戰爭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在洋務自強運動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暫時鎮壓內部反叛勢力,在帝國體制下維繫中國相對穩定的局面,並且建設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

縱觀慈禧的一生,上蒼壓根就沒把她當做女人看待,少年喪父、青年喪夫、中年喪子、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一系列多如牛毛的戰亂紛爭變革貫穿始終。慈禧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大變動的格局,治理國家的難度要遠超歷代的帝王。按這一點來說,武則天也好呂后也罷又或是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都是無法與之比擬的。故我認爲,我們應從理性的基礎上客觀評價慈禧。

毫無疑問,她可以稱得上是晚清時期最重要的一名政治家。她對於中國發展在某種角度上來說是起促進作用的。

首先,慈禧還是知人善任的,且不說曾國藩,象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都是爲慈禧所重用的,客觀的說,慈禧還是勤政有爲的。從她垂簾聽政,就能看得出她的能力可見一斑,切她當權以後,很快撲滅了太平天國,及時調整了統治政策,在她統治的四十八年時間裏,除了革命黨,維新派,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如果她真是桀紂之輩,怎麼可能穩坐四十八年的江山。

其次,慈禧晚期也是改革派。不錯,慈禧確實鎮壓過百日維新,那是因爲她長期隱居深宮,對真正的國內形勢並不瞭解,事實上,如果沒有慈禧的默許和支持,光緒皇帝的新政一個月都維持不了,在維新變法的初期,是得到了慈禧的贊同的,當然後來在周圍守舊派的挑唆下,慈禧鎮壓了維新派。兩年後,當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慈禧被迫西逃的過程中,她終於看到了真正的社會實際情況,她怒斥大臣們說:國家壞到這種地步,你們怎麼忍心騙我母子。回京以後,慈禧立即着手改革,其力度實際上遠遠超過光緒的維新。延續了上千年的六部制度被新式制度所取代,戶部改制成爲大清銀行,這是中國新式銀行的發端,毅然排除守舊派的阻攔,大興鐵路和開礦,著名的中國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就是得到慈禧的支持得以開工的,廢除了科舉制度和各種酷刑,開始準備實施君主立憲,派大臣出國考察外國制度等等,只是她死了早了一些,所以沒有徹底完成。

再次,對於政務掌握相當嚴格,即使在病中亦然。在她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一直勉力維繫並且牢牢掌控着中央集權帝國的局面,中國因得免於陷入割據亂局。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襲“承恩公”一虛爵外,並無家人能干涉朝政。相對當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歪風,慈禧於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最後,她能體驗民間疾苦,她是從民間選入宮中的秀女,對民間生活有直接的瞭解,這種出身使她不同於自嘉慶之後歷代出身深宮的皇帝,這對她的政治決策作用很大。

當然,她也有不足之處。第一,個人的人格方面,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爲皇太后的葉赫納拉氏,聯合恭親王奕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爲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爲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三位(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後爲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操縱及管制,亦極爲高壓嚴竣。

第二,慈禧皇太后的選擇,一直是以婦人之短見議和與接受恥辱,這在體現其政治之幹練的同時,也多次惡化了近代中國的前途。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併成功阻止法軍登陸臺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條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失敗。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慈禧皇太后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

第三,慈禧個人於早年當政之初尚知節儉與勵精圖治,但後來即日漸奢靡。。

“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鋪張浪費,花費巨資重修和擴建圓明園(後爲恭親王等大臣所阻)、清漪園(即後來的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秩大壽,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興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爲清代最豪華獨特的皇家陵寢,然而耗資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無形中使晚清已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更加惡化,民生凋敝,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貴族心態。且對於皇帝及大臣等對其進行討好之作爲,慈禧並不加以勸止卻反而多有縱容。

第四,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因其本身的保守心態及攬權私慾,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終於,帝后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後黨政變成功。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總之,既然歷史已經過去,我們就應該正視歷史。古人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因此我們應該從歷史中得到教訓,同樣的道路不要再走一遍。一個人的好與壞,不能單從一個方面去考慮,慈禧既是我們的政治家,但同時亦是導致國家閉關鎖國,落後捱打的罪人。

近代史人物傳記論文範文二:中國近現代人物—蔣介石 篇四

我們所認識的蔣介石,很大情況下由於中學歷史書的原因,因此所瞭解的對其事蹟幾乎都是在在北伐、抗日戰爭、國共內戰。而事實上,作爲一個國民黨的領導人,他的事蹟當然遠遠不止這麼少。

百度百科中對他的簡介是這樣的:

“蔣介石(01887.10.31—1975.4.5),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臺北士林官邸。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

蔣中正受孫中山賞識而崛起於民國政壇,在孫去世後長期領導中國國民黨達半世紀;其於國民政府時代一直居於軍政核心,領導中國渡過對日抗戰與二次大戰,行憲後又連續擔任第一至五任中華民國總統長達27年,但其政治手腕與獨裁統治亦遭受批評。其從政生涯橫跨北伐、訓政、國共內戰、對日抗戰、行憲、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及東西方冷戰,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爲一個具有這麼多身份的的人物,其出身卻是卑微的甚至是低下的,他母親是二婚,當過尼姑,而他爸爸是鹽商,在過去也不是什麼光彩職業。至此,這對一個小孩來說就從小蒙上了陰影,很自然的滋生出自卑,從而在成長中慢慢地演變成我們所認識的殘暴,孤僻,專橫,狹隘,多疑,極端的性格。

曾有過這樣記錄他的一些兒時的事情:

“蔣從小頑劣,據記載,奉化有舊曆新正參拜宗祠後分芝麻糖的習俗,但蔣介石小時候不肯按次序領糖,要搶先。經別人阻止後,竟倒地弄得滿身污泥,然後往人羣中亂鑽,別人只好讓他先領。又據蔣介石同學蔣周蘭的女兒玉英說,蔣介石在私塾讀書,不守規矩,遭塾師打手心,但還未打着,就已倒地打滾哭鬧。他哥哥因爲同他不是一個媽媽生的,對他媽媽非常不孝。據他養子蔣緯國晚年說,蔣在四五歲時,曾經誤將取暖用的『夾爐』當成坐的『板凳』,致使他的臀部和陰囊都受到了嚴重的灼傷,後來爲了止痛在其陰囊上塗沫了豬油,因爲狗的咬傷,喪失了生育的能力。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蔣的心靈,給遭受創傷的心又撒上了一把厚厚鹽。

蔣不斷遭受着來自家庭內部的折磨,家庭的矛盾讓他變得暴躁,多疑。據他養子蔣緯國晚年說,蔣懷疑毛福梅有外遇,一次抓住毛的頭髮,將毛從二樓拖到樓下, 毛向他跪下,請求不要將自己趕離家門,他還又踢又罵。他的小老婆姚冶誠好賭,他天天同姚吵架,氣不過就經常在日記裏咒姚爲何不死。對於小舅子宋子文也特別討厭, 經常懷疑他居心不良,罵他跋扈,少年得志;罵姨夫孔祥熙是頭豬,罵外甥孫科是阿斗。” 有這樣一句話:“三歲定八十。”雖然某種程度上這樣說是猛烈了點,可是從小所顯示出的,就是一種極爲極端的性格。

至此,不得不想起在近代的近幾次戰爭乃至最後撤至臺灣的一系列事件,都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他的這種性格。

對於外敵勢力對中國的侵略,他作爲一個政黨的領導人,即使面對着內戰的擔憂,卻能先以國家的完整爲先,對維護國家完整說到做到。抗日戰爭時期,帶領全國軍民最後戰勝了日本侵略者,是個偉大的人物。而這方面早在蔣介石留學日本,勇於駁斥日本教官對中國的蔑視時就已經體現了出來。所以,雖然有“西安事變”這一事情的發生,而且最終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標誌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但對於一個自小就不孝而且狹隘和極端的人來說,先答應後倒戈也是未嘗不可的,但事實上這場戰爭正是因爲他給與共軍的重大戰力,才得以抵抗日本侵略者。

他先後指揮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重大戰役。廣大愛國將士奮勇殺敵,至1938年10月,使日軍傷亡45萬餘人,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妄圖速戰速決、迅速戰略計劃。

1938年,蔣介石爲阻止日軍炸開黃河花園口,淹死百姓89萬人。武漢保衛戰結束後,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戰略相持階段。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積極開展外交活動,與美、英同盟,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得到了美國的物資和財政援助。他派中國遠征軍去緬甸,與英美聯軍聯合作戰,打通了中印公路。美、英爲了聯合中國共同抗擊日本,許諾廢除不平等條約所規定的在華特權,簽訂了中美、中英“新約”。1943年11月,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會談對日聯合作戰方略及戰後和平條件。1945年6月派宋子文等去蘇聯會談,8月兩國外長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有關協定。

蔣介石就是這樣一個愛憎分明而又對敵人毫不留情的人,卻只限於對國家的“大愛”而非顧及全部人或者大多數人的“泛愛”,充分顯示了他的殘酷與專橫,因此在內戰結束,國共第二次合作並抵禦了侵略之後,他的國家“大愛”轉移成個人的對國家的獲得和領導的貪婪。

於是新一輪的對共產黨的圍剿又開動了。

因爲這纔是他的最終目的。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一面派出軍隊搶佔勝利果實,大量收編僞軍;而且“無罪”釋放了末任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將其留在收入部隊,直至國民黨戰敗。一面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重慶進行會談,簽訂了《會談紀要》。但他隨即指揮八十萬軍隊進攻解放區,對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達成的各項決議拒不履行,頑固堅持“軍令政令統一”的獨裁專政。他悍然於1946年6月全面發動內戰,妄圖在三至六個月內消滅共產黨和人民武裝。在遭到人民解放軍的堅決還擊後,次年3月被迫改爲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在屢遭失敗後,由戰略進攻轉爲戰略防禦;最後蔣介石被迫下令收縮防線,實行重點防禦。

1946年11月,蔣介石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制訂了憲法,宣稱要“實施憲政”,“還政於民”,“改組政府”,實際上仍是以他爲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獨裁專政。經過1948年春行憲國大的選舉,他任總統,並攫有不受憲法限制的“緊急處置的權力”,使他的獨裁統治披上了合法外衣。

1949年1月,蔣發表元旦聲明建議和平談判,但提出了保存“憲法”、“法統”和軍隊的條件,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批駁。

1月21日蔣被迫宣告“引退”,回到奉化,但仍幕後操縱黨政軍大權,破壞和平談判。

1949年12月,蔣介石撤至臺灣,收集殘部,負隅孤島。

1950年3月,他“復職”重任“總統”,此後一再連任四屆,並連續當選國民黨總裁。”

至此,蔣介石終於失去了對佔有大陸的所有力量。,因爲此行再也難以歸去,可是作爲愛國者的他的確始終不承認“兩個中國”,當時,臺灣人心浮動,美國讓臺灣獨立,他說:“誰要臺獨,我要誰腦袋!”這種說法是無可置疑的,但是這種極端的愛國情緒始終是畸形的,爲了成功不擇手段最終落得敗走臺灣的收場,誰人都知道,他的心依然對中國帶着貪婪,正如他“不可動搖的國家決心”和“光復大陸”的說法一樣,正是那些殘暴,孤僻,專橫,狹隘,多疑,極端的性格成就了他,也在他心中紮了根,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一方面想要統一,卻又要是由一個獨裁者上場主導。今天,獨裁者在世界上越來越不受待見,人民期待的是那個自由而非獨裁的統治,所以美國《時代週刊》發表的則訃文略帶譏諷:“蔣介石在這個時候死去是再適合不過了,對他而言,而他則是這個運動的第一個犧牲品。”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的確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只是歷史的路註定有人走的是一條荊棘滿途但最終卻因爲方向從一開始就錯誤而無法達到理想的終點。

推薦近代歷史人物的論文 篇五

一、研究課標,緊扣重點

對中學一線教師而言,當然希望課程標準的指導性、可操作性越強越好。但現有的課標顯然不對我們的胃口。它太寬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語言,如“知道”“瞭解”“理解”等等,讓人無所適從。要了解哪些史實,掌握到什麼程度,很難定位。但課程改革的專家們是高度評價這個課標的。說課標就是要寬泛,否則教材就會千篇一律。教材由統編制到審議制的變化是受到高度肯定的,也是新一輪課改的重點。所以我們抱怨這個課標不好非但無濟於事,而且還被認爲是唱反調。因此能做的只能是仔細研究它,根據我們自己的理解來揣摩它,抓住重點知識。我們備課組在一個單元教學開始前,先看課標的要求。比如必修3的第一單元是這樣寫的:

(1、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瞭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漢代儒學成爲正統思想的史實。

(3、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

(4、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瞭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根據這些描述,我們備課組的四個成員討論研究,達成共識。第一節內容中諸子百家只要求知道,可以理解爲簡單識記就可以了。百家爭鳴局面的重要意義既然要求認識,那麼很明顯要作爲重點處理。而要認識其意義勢必要結合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考慮,所以百家爭鳴的產生背景、百家思想的實質共同處、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就要講到位。孔孟荀等儒學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要求瞭解,應該比簡單識記的要求高。教學中要把孔子的貢獻總結全面,孟子荀子的主張從仁政、民本思想、倫理觀三個方面對比掌握,民本思想學生可能較難理解,需要適當解釋其內涵並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其成因。第二節重點分析儒家思想在漢代成爲正統思想的原因。要教會學生從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迎合漢武帝大一統的需要以及漢武帝的一系列尊儒措施最終確立了儒學正統地位兩個角度分析。第三節重點學習宋明時期儒學的新發展,把握理學、心學的主要內容,分析其本質的共同點。第四節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重點放在黃、顧、王三位思想家上,把握其思想的共同處:即反君主專制的民本思想、重商思想、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要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清楚。通過討論課標,備課組就重點內容形成一致的看法,具體教學中就容易做到統一。

二、整合教材,化繁爲簡

新教材剛出來的時候,大家就都覺得很不適應。專題性強,跨度大,面廣量大,支離破碎。有些地方羅哩八嗦,有些地方語焉不詳,教學難度確實很大。我們備課組在教學中,通過共同備課,把每一節內容都整理成一個簡單明瞭的知識結構。如果教材內容體系不夠清晰,就大膽整合,盡力使其清晰化。比如必修3的第一單元第一課“百家爭鳴”和儒家的形成,課文子目是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孔子和儒學、戰國時期儒家代表,我們就沒有用這種目錄,而是按照課文標題把結構分成兩大塊。一塊百家爭鳴,從概念、形成的原因(根本、具體、實質、歷史影響幾個方面把握。另一塊儒家思想的形成,分成兩點,春秋時候產生,戰國時期初步發展。春秋時期孔子的貢獻把握三個方面:教育上的私學、有教無類,著述上的整理六經,政治思想上創立儒學,提出“仁”的道德倫理觀以及民本思想。戰國時期的初步發展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分別從仁政、民本、倫理觀三個方面分析掌握,荀子思想增加一點綜合法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學的內容。還比如第三單元第三課“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內容特別煩亂,我們就完全改變了教材的子目,設計了這樣的結構:

(1、傳入:把握內部外部原因以及傳入情況。

(2、廣泛傳播:重點掌握原因,分四點:五四運動的促進;先進知識分子的大力宣傳(並把他們的宣傳活動概括爲幾句話:寫文章,組社團,譯原著,紀念勞動節、;問題與主義之爭的影響;中—共早期組織有計劃的宣傳(辦刊物,辦學校、。

(3、傳播特點:突出與工人運動的相結合以及馬克思主義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鬥爭。

(4、影響: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轉變爲馬克思主義者,爲中國提供了新的救國方案,爲中—共誕生奠定思想基礎。這樣學生聽課、記筆記、鞏固複習都比較順暢。對教材的處理,我們的體會是一定要儘量把課本內容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結構,教師好講,學生也好學。

三、深入淺出,解析疑難

很多教師都反映新教材來不及講,時間總是不夠用。確實,由於教材專題式的體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經濟文化的割裂,使我們對這套教材普遍沒有好感。它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學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高一又普遍不重視歷史學習。文科班上課,問題問下去沒有反應,教師不得不放慢速度,儘可能把每個知識點都講清講透。還有的教師則因爲課標難以把握,教學就寧多勿缺。所有這些都影響着教學進度。解決的辦法就是大膽取捨,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課的教學肯定要突出重點難點。我們的做法是,只要求簡單識記的知識課堂上就一帶而過,記不住自己課後去記。課堂教學時間主要用在解決重點難點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上。比如必修3第二單元第一課“發明和發現的國度”,講的是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每個領域的成就除了一些容易產生誤解的知識點解釋一下外(比如渾儀學生常常和渾天儀混淆、,基本上就是劃書,沒有什麼好講的。我們的重點就放在解決兩個問題上。

(1、中國古代科技爲什麼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如此輝煌,爲什麼率先進入近代社會的卻是歐洲?近代中國科技落後的原因何在?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解析,提升了學習的高度,並且以後學習第七單元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歷程中17世紀歐洲近代科學的誕生時,分析其誕生原因,還可以彼此對比呼應。教材有些地方寫的相當簡單,但往往埋伏着學生不理解的問題。比如第七單元第三課“蒸汽和電的革命”最後一個子目中寫到“生產力的發展也改變着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資產階級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問學生這些話怎麼理解,幾乎都說不上來。這些問題其實必修2裏講的很詳細,但學生早就已經忘光了,教師在這裏就必須花時間重複講解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