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開題報告

論文開題報告

【導語】

論文開題報告

論文開題報告 (優選20篇) 由本站會員“ivl4712”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論文開題報告篇2:論文開題報告篇3:論文開題報告篇4:論文開題報告篇5:論文開題報告篇6:論文開題報告篇7:論文開題報告篇8:論文開題報告篇9:論文開題報告篇10:論文開題報告篇11:論文開題報告篇12:論文開題報告篇13:論文開題報告篇14:論文開題報告篇15:論文開題報告篇16:論文開題報告篇17:論文開題報告篇18:論文開題報告篇19:論文開題報告篇20:論文開題報告

【正文】

篇1:論文開題報告

一、論文名稱、課題來源、選題依據

論文名稱:

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與評估模型及其應用研究

課題來源:

單位自擬課題或省政府下達的研究課題

選題依據:

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是企業技術創新決策的前提和依據。經過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能夠使企業對未來的技術發展水平及其變化趨勢有正確的把握,從而爲企業的技術創新決策供給科學的依據,以減少技術創新決策過程中的主觀性和盲目性。僅有在正確把握技術創新發展方向的前提下,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確方向開展,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才能得到不斷加強。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商業中,企業的技術創新決定着企業生存和發展、前途與命運,爲了確保技術創新工作的正確性,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預測和評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現有的技術創新預測方法可分爲趨勢外推法、相關分析法和專家預測法三大類。

(1)趨勢外推法。

指利用過去和此刻的技術、經濟信息,分析技術發展趨勢和規律,在分析確定這些趨勢和規律將繼續的前提下,將過去和此刻的趨勢向未來推演。生長曲線法是趨勢外推法中的一種應用較爲廣泛的技術創新預測方法,美國生物學家和人口統計學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線(數學模型爲:Y=L∕[1+A*exp(—B*t)])及英國數學家和統計學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線(數學模型爲:Y=L·exp(—B·t))皆屬於生長曲線,其預測值Y爲技術性能指標,t爲時間自變量,L、A、B皆爲常數。Ridenour模型也屬於生長曲線預測法,但它假定新技術的成長速度與熟悉該項技術的人數成正比,主要適用於新技術、新產品的擴散預測。

(2)相關分析法。

利用一系列條件、參數、因果關係數據和其他信息,建立預測對象與影響因素的因果關係模型,預測技術的發展變化。相關分析法認爲,一種技術性能的改善或其應用的擴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關的,這樣,經過已知因素的分析就能夠對該項技術進行預測。相關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導前—滯後相關分析、技術提高與經驗積累的相關分析、技術信息與人員數等因素的相關分析及目標與手段的相關分析等方法。

(3)專家預測法。

以專家意見作爲信息來源,經過系統的調查、徵詢專家的意見,分析和整理出預測結果。專家預測法主要有:專家個人確定法、專家會議法、頭腦風暴法及德爾菲法等,其中,德爾菲法吸收了前幾種專家預測法的長處,避免了其缺點,被認爲是技術預測中最有效的專家預測法。

趨勢外推法的預測數據只能爲縱向數據,在進行產品技術創新預測時,只能利用過去的產品技術性能這一個指標來預測它的隨時間的發展趨勢,並不涉及影響產品技術創新的科技、經濟、產業、市場、社會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現代商業經濟中,對於產品技術發展的預測不能簡單地歸結爲產品過去技術性能指標按時間的進展來類推,而應系統綜合地研究現代商業中其他因素對企業產品技術創新的深刻影響。相關分析法儘管可同時按橫向數據和縱向數據來進行預測,但由於它是利用過去的歷史數據中的某些影響產品技術創新的因素求出的具體的迴歸預測式,而所得到的迴歸預測模型往往只能研究少數幾種主要影響因素,略去了許多未研究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對實際問題的表達本事也不夠準確,預測結果與實際的貼合程度也有較大偏差。專家預測法是一種定性預測方法,依靠的是預測者的知識和經驗,往往帶有主觀性,難以滿足企業對技術創新預測準確度的要求。以上這些技術創新預測技術和方法爲企業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爲企業技術創新的預測供給了科學的方法論,但在新的經濟和市場環境下,技術創新預測的方法和技術應有新的豐富和發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爲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的

開展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供給先進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方法。

目前,在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評估中,一般只研究如下四個方面的因素:

(1)技術的先進性、可行性、連續性;

(2)經濟效果;

(3)社會效果;

(4)風險性。

在對此四方面資料逐個分析後,再作綜合評估。在綜合評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專家法)AHP法(層次分析法)模糊評估法、決策樹法、戰略方法及各種圖例法等,但技術創新的評估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其中存在着廣泛的非線性、時變性和不確定性,同時,還涉及技術、經濟、管理、社會等諸多複雜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難以滿足企業對技術創新評估科學性的要求。

關於技術創新評估的研究,在我國的歷史還不長,無論是指標體系還是評估方法,均處於研究之中,我們認爲目前在企業技術創新評估方面應做的工作是:

(1)建立一套貼合我國實際情景的技術創新評估指標體系;

(2)建立一種適應於多因素、非線性和不確定性的綜合評估方法。

這種情景下,神經網絡技術就有其特有的優勢,以其並行分佈、自組織、自適應、自學習和容錯性等優良性能,能夠較好地適應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這類多因素、不確定性和非線性問題,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項目以BP神經網絡作爲基於多因素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構建的基礎,BP神經網絡由輸入層、隱含層和輸出層構成,各層的神經元數目不一樣,由正向傳播和反向傳播組成,在進行產品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時,從輸入層輸入影響產品技術創新預測值和評估值的n個因素信息,經隱含層處理後傳入輸出層,其輸出值Y即爲產品技術創新技術性能指標的預測值或產品技術創新的評估值。這種n個因素指標的設置,研究了概括性和動態性,力求全面、客觀地反映影響產品技術創新發展的主要因素和導致產品個體差異的主要因素,儘管是黑匣子式的預測和評估,但事實證明它自身的強大學習本事可將需研究的多種因素的數據進行融合,輸出一個經非線性變換後較爲精確的預測值和評估值。

據文獻查閱,雖然在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的現有原理和方法的改善和完善方面有必須的研究,如文獻[08]、[09]、[11]等,但尚未發現將神經網絡應用於技術創新預測與評估方面的研究,在當前產品的市場壽命週期不斷縮短、要求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的經濟條件下,以神經網絡爲基礎來建立產品技術創新預測與評估模型,是對技術創新定量預測和評估方法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由本站www.haoword.com網友投稿]

三、論文預期成果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本項目研究的理論意義表此刻:

(1)探索新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技術,豐富和完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方法體系;

(2)將神經網絡技術引入技術創新的預測和評估,有利於推動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方法的發展。

篇2:論文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隨着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已不再重視板書。甚至上課不寫一個字,只用鼠標一路點擊,一堂課就結束了。久而久之,沒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教師也不再使用黑板。即使用板書,也毫無章法,一堂課下來,黑板上雜亂無章。學生得不到規範化書寫的示範,對課堂資料無法把握,更得不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所以,研究此課題能引起語文教師對板書的重視,使這項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好地服務教學。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提高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板書對於教師來講是一項基本功,對於語文教師來講更是如此,規範、工整、美觀的書寫更能展示教師紮實的基本功;精巧的板書設計更能顯示語文教師對教材的駕馭本事。

2、有助於教師把握教學資料,有利於學生把握知識技能,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優秀的板書設計必定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完成的,課堂上,隨着板書的逐步呈現,教學思路、知識體系、文章結構、文章思想資料、文章美點一一展此刻學生面前。學生對課堂教學資料的把握也就更容易,教學的效率自然會得到提高。

3、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影響與薰陶作用。語文教師長期堅持規範、工整、美觀的板書,對學生能起到耳濡目染的薰陶,學生也會模仿教師的書寫,從而使學生的書寫更加規範、工整。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1、板書設計是指教師上課前制定的在黑板上書寫的計劃,包括資料和形式兩個方面的設計。它運用教學直觀性原理,根據教學目標、教學資料、教學對象的不一樣,精心構思,以精要、形象、醒目、簡潔的文字或圖形顯示在黑板上,幫忙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資料。它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用的教學手段之一。本課題主要研究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板書設計。

2、藝術性是指人們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所體現的完美表現程度。那麼,語文教師板書設計藝術是指語文教師在板書設計的過程中體現的完美表現程度。它主要包括板書佈局藝術、板書書寫藝術、板書構思藝術。語文教師板書設計藝術水平的高低顯示了語文教師的基本功和對教材的駕馭本事。

3、研究方向和角度。本課題從語文教學板書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出發,力求經過學習、討論、實踐,着重探索語文教學板書的佈局藝術和構思藝術。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第一階段開題階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選擇課題,申請立項,蒐集資料,完成開題報告(負責人:董xx)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xx年5月—20xx年11月底)

1、研究初期(20xx年5月—20xx年6月)完成當前本校語文教師板書設計水平及現狀調查(座談、問卷調查;賀xx教師負責),語文板書設計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學習(製作課件、座談交流;董貴鈺負責),語文板書設計案例交流(語文教師自我設計板書並附設計說明;參與教師均完成此任務)。

2、研究中期(20xx年7月—9月)板書設計藝術研究。主要完成以下任務:

(1)板書佈局藝術探索。參與研究教師認真研究板書的佈局藝術,寫出小論文,並附自我板書設計案例和設計說明。(康xx教師負責)

(2)板書構思藝術探索。參與研究教師認真研究板書的構思藝術,寫出小論文,並附自我板書設計案例和設計說明。(張xx教師負責)

(3)中期彙報。準備彙報材料(前段研究工作記錄資料以及彙報ppt課件;董xx負責)

3、研究後期(20xx年10月—20xx年11月)參與研究教師撰寫論文,參與研究教師彙報課。(參與教師均完成此任務)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xx年12月)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完成結題報告。(董xx負責)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課題成果的主件爲結題報告,附件預計包含以下資料:語文教師板書設計水平及現狀調查問卷及報告、語文板書設計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學習材料、語文板書設計案例、板書設計佈局研究小論文、板書設計構思技巧小論文、彙報課板書設計及說明、板書設計藝術研究論文。

篇3:論文開題報告

後面還有多篇論文開題報告!

選題依據: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出臺了《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解決》,在完善社會經濟體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實現形式上,提出股份制爲主要形式,在發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過去的侷限。這對現有林區經濟體制的改革供給了理論依據。現有林區經濟體制存在很大的問題,極其不適應現有的市場環境,造成現有的林區經濟落後。並且,發展沒有後勁處於兩難境地。一向以來,森工企業都是在計劃體制和短缺經濟並存的環境下生存。體制、機制、科技諸方面還跟不上社會整體的上升步伐。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__年國家出臺了《關於加快林區發展的決定》爲林業的發展改革指明瞭方向。目前國家正在實行老工業基地改造政策,對政府體制、企業經營機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會經濟體制以成爲改造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首要任務。從當前林區經濟運行體制來看,必須改革經濟體制。否則林區經濟將無法擺脫困境。

當前影響我國林區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

(1)政企不分。由於歷史原因構成的政企合一、企業事業交叉的經濟運行體制。而由此導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必須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如林區、縣政府機關、教師同工不一樣酬,工資差距較大,造成很多人才流失。二是林區建設包括林區基本建設、公益事業、社會事業等,造成重複建設浪費嚴重。三是國有森工企業承擔着龐大的政府經費和社會負擔,難以進入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正常的市場競爭。

(2)市場環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業難以作爲市場主體進入市場競爭。一方面束縛了國有企業的發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資者對這一市場環境的信任程度,不利於區域經濟的發展。生產佈局結構不合理。

(3)原有的生產佈局結構不能適應此刻的林區經濟發展。

(4)國有資產的管理不嚴。沒有對國有資產進行合理的利用,沒有人真正關心國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論述:目前林區經濟發展體制改革面臨難得的機遇。如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爲林區生產佈局調整、職工分流供給了有利的政策資金支持;生態保護區建設爲林區改善自然資源環境供給了條件;西部大開發爲林區基礎設施的改造供給了有利條件,改善了職工生活條件,爲吸引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老工業基地改造政策,能夠爲發展林區經濟,振興林區企業供給全面的經濟支持。同時近年的國有企業改革實踐工作,爲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供給了經驗。

本論文擬採用以下手段和方法:

實證分析和規範分析相結合;比較論證;列事實、擺依據;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經過圖書查詢;網上瀏覽;去中小企業實地調研等方法來收集資料。擬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組織行爲學等相關知識來撰寫論文。

本論文擬分以下幾個部分撰寫:

第一部分:現階段林區經濟發展的現狀。經過對現有的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闡述進行林區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二部分:現階段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對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闡述,分析問題構成原因過程以及問題的影響面。

第三部分:針對現有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經過對現階段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剖析,尋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並從根本上提出解決方法。

__年09月20日—__年1月15日收集資料,擬訂論文題目,撰寫論文提綱。

__年3月1日—3月30日畢業實習調研。__年4月1日—4月30日撰寫論文初稿。

__年5月7日—5月20日修改論文,撰寫論文第二稿。

__年5月21日—6月8日修改論文,撰寫論文第三稿。

__年6月8日—6月18日修改論文,完善論文格式以及答辯前準備。

__年6月19日—6月20日左右進行答辯。

篇4:論文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節奏,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音樂中音的長短、強弱的組織形態。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節奏則是音樂的脈搏,是音樂的生命。旋律離不開節奏,節奏卻能夠單獨存在,一切音樂情緒都是以必須的節奏運動來體現的。結合國小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合理多樣的節奏教學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理解,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增強他們互相傾聽、協作合作的本事,還能夠很好地調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利於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理解、表現本事,使音樂教學的開展更加順利,學生未來的音樂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

二、國小音樂研究現狀分析:

節奏教學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他在音樂教學方面有兩大獨創:

1、聲勢活動,用最簡單的身體動作發出各種有節奏的聲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腳等動作。感受音樂的織體美、和諧美。

2、歌朗讀是他第二獨創,這種方法最接近兒童的天性。奧爾夫異常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強調要結合語言的節奏,動作的節奏來訓練和培養兒童的節奏感。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法是完全貼閤兒童的心理特徵的,它一切從兒童出發,讓兒童自我動手,完全打破那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他的這種教學法生動趣味,發揮了兒童學習音樂的進取性和創造性。促使兒童在音樂上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奧爾夫在音樂教育中提出了“節奏第一”的口號,異常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從節奏教學入手,會更加有利於我們的音樂教學,採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知器官,去感悟音樂,創造音樂,喚醒孩子們與生俱來的音樂本能,從而潛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注意學生的實際特點,充分挖掘教材資源,設計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創造,在自我的空間裏合作、學習。

3、將音樂與生活充分結合,使音樂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資料從感性入手,化難爲易,使學生充分體驗到音樂課堂的簡便與歡樂,讓學生的音樂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四、課題研究的資料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資料:

1、歌曲教學中的語言節奏——按節奏朗讀歌詞。

2、貼近生活,抓住生活節奏。經過模仿、體驗、合作積累感性經驗,爲音樂表現和創造本事的近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3、欣賞教學中爲音樂伴奏,抓住音樂的節奏。

(2)研究的方法:

1、調查研究法

2、文獻資料法

3、行動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及時間安排:

本課題的研究時段爲20xx年3月——20xx年2月,具體分爲三個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爲實驗研究的準備階段。

第二階段:20xx年5月——20xx年1月,爲研究實施階段。

第三階段:20xx年2月,爲實驗研究的總結階段。

篇5: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淺析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學生姓名張三專業某某專業

指導教師姓名葉麗職稱講師

應包括課題研究的背景、意義、文獻綜述;課題研究的基本資料、重點難點及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課題研究計劃與寫作提綱等。

課題研究的背景: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私營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可是,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企業日趨激烈,人力資源作爲企業競爭的核心,是企業最具活力、最具發展前景、最具收益的戰略資源,是企業成敗的關鍵。目前部分私營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過於簡單,人力資源管理機構形同虛設,幾乎無培訓投入,激勵機制十分簡單。因爲私營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員工流動性大,員工對培訓方面的進取性欠佳。隨着企業的發展規模越大,企業對各種類型的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已經成爲企業發展的“瓶頸”。所以,如何加強和完善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成爲我國私營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課題研究的意義:

應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企業能否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關鍵在於企業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主要來自於企業中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一日益凸顯其在企業價值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企業都離不開優秀的人力資源。私營企業迫切需要調整經營觀念和人才意識,建立完整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塑造優秀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永久經營。如何合理利用人才,做好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規劃十分必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對於私營企業有着十分重要的發展意義。

課題研究的基本資料:

1、收集有關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資料

2、瞭解私營企業,以及私企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3、分析我國私企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4、依據這些問題,提出如何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對策

課題研究的重點難點:

本課題的難點是發現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如缺乏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管理機構設置不科學,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培訓機制不健全等等。

本課題的重點是根據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做出相對應的對策分析,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機構設置,實施規範化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創造平等寬鬆的用人環境,完善多渠道的激勵機制,提高員工工作進取性,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工作等措施。

解決的主要問題:

找相關的書籍對題目的意義進行研究,經過分析和研究找到論文的核心所在

利用空閒的時間在圖書館多看看相關方面的書籍和學術論文,增強自我的理論知識

拜訪在這些方面有經驗的人進行了解,使自我的思路能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聯繫教師,聽取教師的提議使自我對論文的結構和框架能夠很多的把握

利用此刻的網絡進行資料的收集,來獲取信息資源

參考文獻:

[1]周曉梅.我國私營家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人口學刊,2008,06:40-42.

[2]張國威.我國私營企業員工激勵問題的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08.

[3]方威,鄧德勝.我國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與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06,01:32-35.

[4]劉建和.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中國西部科技,2006,04:48-49.

[5]張平.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北方經濟,2003,09:26-27.

[6]丁麗莉,仰書綱.關於我國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考[J].企業活力,2003,06:21-23.

[7]陳顯民.如何提高當代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3,04:311-314.

[8]柯文進,馬士成.淺析中小型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2:35-38.

[9]俞賽平.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和對策的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8:224.

[10]俞賽平.我國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探討[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9,09:58-63.

[11]陳艾卉.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S2:13-15.

[12]劉娟.私營企業低成本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27:144-145.

[13]劉銀花.私營企業人力資源配置狀況研究[J].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2,04:97-100.

[14]劉銀花.私營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現狀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2,08:62-65.

[15]丁媛.淺析私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01:28.

[16]辛穎.關於我國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思考[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17-18.

[17]張霞,丁正.關於我國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思考[J].市場週刊(管理探索),2004,S1:92-93.

[18]王寶貴.私營企業人力資源合理利用[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6:43-44.

[19]賈敏.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J].中國包裝工業,2012,07:48.

[20]郭永剛.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企業,2013,06:104.

寫作提綱:

目錄

一、引言

二、私營企業與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概念.

(一)私營企業的概念與特點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與及其資料

(三)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三、私營企業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於減少勞動耗損,控制人力資源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二)有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三)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有助於提高私營企業的競爭力

(四)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戰略的核心,對企業管理工作有指導作用

(五)人力資源是對企業長遠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是企業發展的需要

四、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分析

(一)私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

(二)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忽視對各級管理者素質的提高

2、缺乏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3、管理機構設置不科學,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

4、家族式管理模式阻礙人力資源的發展

5、私營企業的培訓機制不健全

篇6:論文開題報告

畢業論文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最終階段,是學習深化和提高的重要過程,是學生運用已學過知識的一次全面總結和綜合訓練,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搞好畢業論文的寫作與指導,多年來,我們遠程開放教育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取得了必須的成績。可是,由於在論文寫作指導過程中沿用傳統的模式,對開放教育的特點研究不夠,論文質量整體上仍不盡如人意。論文指導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選題不準,資料偏離專業要求

有的選題過於寬泛,論題過大,超越了學生的駕馭本事,寫作時面面俱到,資料空洞,論述膚淺;有的選題過於狹窄,缺乏氣度,達不到綜合訓練的目的,論述拖泥帶水,顛三倒四;有的根據個人嗜好選題,文章資料偏離專業要求,結果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我的田”。

(二)進度不勻,寫作過程前鬆後緊

部分學生論文寫作沒有計劃,想到一點就寫一點,指導教師也缺乏督促的依據,應對這樣的學生只能無可奈何,有的學生甚至臨到答辯前夕,才匆匆完稿。連消化論文準備答辯的時間都難以保證。但木已成舟,重新寫作勢必影響學生正常畢業。在這樣一種情勢之下,答辯時學生倉促上陣,嚴重影響答辯質量,最終導致少數學生只能草草過關。

(三)把關不嚴,抄襲現象時有發生

少數學生對待論文不求優秀,只求經過的思想比較嚴重,在這種指導思想支配之下,他們往往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東拼西湊,敷衍了事,大段大段抄襲他人文章,稍作改頭換面,權充畢業論文上交。產生這些現象固然與少數學生急功近利思想有關,與個別指導教師職責心不強有關,但更與師生之間缺乏相互約束的制度有關。

(四)監控不力,寫作指導呈現無序

由於缺乏統一的制度文本規範指導教師的行爲,在論文指導上出現了“你敲你的鑼,我唱我的調”現象,一個教師一個指導法。論文進度如何,教師在指導中投入了多少精力,教學主管部門和專業職責教師無法實施有效監控,導致寫作指導呈現無序狀態,指導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個人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篇7:論文開題報告

《不一樣環境對HP感染率的影響》的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一)問題的提出

受我當醫生的父親的影響,我對醫學懷有濃厚的興趣。最近,我從一些書籍上了解到Hp是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致病因子。經過查閱資料,我瞭解到更多關於HP的情景。

1.背景

早在一個世紀前就有人發現胃內存在一種螺旋狀微生物,由於長期未能分離而未受到重視。直到19__年澳大利亞學者從人的胃活檢標本上發現了彎曲狀菌,名稱幾經演變,在19__年命名爲Helicobacterpylori(Hp),國內19__年譯爲幽門螺桿菌。自從Hp被分離出來後,各國學者對其進行了很多的研究。現已證實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與此有關,更有研究證實胃癌也與Hp有必須關係。所以,各國在HP的檢查、治療上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19__年Hp被WTO國際癌病研究機構確定爲口類致癌原。由此,我想到是否能夠找出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Hp的感染。經過轉化,變成此刻的題目——不一樣環境對Hp感染率的影響。

2.價值

有資料證明,Hp是經過口一口或糞一口途徑傳播。我國人口衆多,生活、工作環境中人口相對稠密,爲Hp的感染供給了必須的條件。可是,工作在不一樣條件下的人羣,比如工作、生活條件較好及工作、生活條件較差的人羣的Hp感染率是否存在不一樣,研究資料甚少。假如工作、生活環境確實影響Hp的感染率,那麼,就會給Hp的防治供給必須的理論依據。

3.同類課題的研究

經查閱證明,對不一樣經濟水平、工作環境、生活環境Hp感染率的調查資料甚少。已有人調查過不一樣經濟水平及同種職業(臨牀醫師和非臨牀醫師)Hp感染率的不一樣,這些都爲我的研究供給了參考資料。

4.研究的可行性

(1)科學性。嚴格挑選研究對象,儀器精密(採用13C-UBT呼氣檢測),檢測手段先進,研究組有可比性。

(2)實效性。有資料證明發展中國家的Hp的感染率要高於發達國家,尤其在兒童中,Hp感染率隨年齡增長而急劇遞增。我國正處於發展中國家之列,屬高感染國家,所以研究預防Hp的感染就顯得更爲重要。

(3)創新性。目前還沒有發現有人進行過不一樣工作、生活環境下Hp感染率的比較,我的課題能夠爲這一領域的研究供給必須參考資料。

(二)研究的主客觀條件

1.成員特長

我對醫學及生物都有濃厚的興趣,並有較多的瞭解。做事嚴謹,經過適當培訓能勝任精密實驗儀器的操作及實驗數據的統計處理。有邏輯思維本事,可進行對實驗數據的分析。

2.資料及設備

試驗在301醫院進行,該院胃腸病研究室具有研究所需的高精密度的氣體同位素比值質譜儀(GIRMS),該室開展此項工作已有幾千例病例的經驗積累。

3.導師

301醫院蔡昌豪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三)研究方案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從來醫院作Hp檢查的病人中,排除經醫生建設檢查的病人,以填表問卷方式登記病人的工作性質、家庭生活環境、社會生活環境等,分成兩組,每組30個人。一組是經濟水平高,工作生活環境優越的(主要爲複雜的腦力勞動者);另一組是經濟水平低,工作生活環境相對差的(主要爲簡單體力勞動者)。

1.不一樣工作環境對Hp感染率的影響

(1)年齡:歲。

(2)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或大學以上。

(3)工作單位:公司或營銷。

(4)經濟收入:20__元以下、20__~5000元或5000)元以上。

(5)工作性質: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

(6)工作區人日流量:多或少。

(7)辦公室條件;辦公室或市場。

(8)家居環境:公寓、宿舍筒子接或平房。

(9)交通工具:私人轎車、公共交通或自行車。

(10)醫療條件:公費指定醫院或自選醫院。

(11)看醫生的條件:有症狀、定期健康檢查。

(12)對自身健康:重視或無所謂。

2.研究對象入選標準

(1)年齡20-35歲。

(2)近兩週未服用抗生素。

(3)近兩週未用制酸藥物。

(4)無胃部手術史。

(5)無精神障礙史,能配合完成調查。

3.研究方法

(1)確定入選對象後,填寫研究知情表。

(2)按要求來醫院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

(3)檢測方法:13C尿素酶呼氣試驗(13C-UBT)法。

(4)步驟:檢查日空腹,在檢查室口服標準試餐,按統一標準採取標本。

(5)基本原理:一般情景下,胃內很少有細菌繁殖,沒有尿素酶活性,而即富含尿素酶,能將內源性和外源性的尿素分解成NH3和CO2,後者在小腸上段黏膜被吸收進入血循環,最終由肺呼出體外,所以口服必須劑量的同位素標記的尿素,應用高靈敏度的特定儀器檢測呼出氣體中含13C標記的CO2,即可確定胃內有無Hp感染。13C一尿素是穩定同位素,無輻射作用,對人體無害。13C-UBT對Hp的檢出敏感性和特異性爲90%-100%,在臨牀常規檢查Hp方面UBT優於組織學檢查。

4.試驗計劃

(1)篩選研究對象、13C尿素酶呼氣試驗檢測2~3個月。

(2)實驗結果整理分析l~2個月。

(3)撰寫論文2個月。

5.統計學處理

將所有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

(四)預期結果

(1)兩組Hp感染率可能存在差異性,經過分析能夠總結出環境對HP感染率的影響,從而提出相應的防治意見。

(2)完成論文報告1篇。

(五)參考資料

《胃腸病學》、《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基礎與臨牀》。

篇8:論文開題報告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構成與發展。崔巒教師關於“語文素養”作了以下的闡述: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本事爲核心的綜合素養,是語文知識、語文本事、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其中比較重要的四點是:

a、豐富的語言積累、背誦必須量的優秀語段和詩文。“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言材料。”

b、熟練的語言技能:基本的閱讀技能(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口頭交際技能(會話、獨白)基本作文技能(寫實作文、想象作文、應用文)最基本的語感(正誤感,連貫感)。

c、良好的學習習慣。

d、深厚的文化素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其次觀我們的教師和學生。身爲中國人,作爲教中文的教師,不少的教師,尤其是國小教師對國學的精粹知之甚微,用之更甚少。隨機抽查任何一個國小語文教師,能全背《三字經》《千字文》的有多少人?能背《論語》的更是鳳毛麟角。學生也是如此,一個畢業生,國小或國中畢業後不懂、不會背《三字經》《千字文》的人比比皆是。而這些都是最普通、較爲淺顯的國學經典啊!

作爲教師,我們心痛的覺得,此刻的學生缺少人文素質,不懂禮儀,不會關愛他人,以自我爲中心,不會替他人着想,更加不會待人接物。很多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員意識到培養讀書和知禮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我們覺得很有必要對國小的讀書和知禮養成教育進行系統的研究。經過讀書的研究,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讀書的方法和技巧,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整體提高教師和學生人文素養;經過知禮養成教育的培養,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逐漸將國學精粹“禮”內化爲個人的行爲,提高個人自身修養,真正到達提高學生個人素養的目的。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1、關於讀書:

國外觀點:

高爾基先生以往說過:書籍是人類提高的階梯。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據說猶太人在孩子讀書之前,總會在《聖經》的第一面沾上蜂蜜,然後讓孩子用舌頭去舔,讓孩子們從小就明白“書——是甜的!”克魯普斯卡婭曾說過:“兒童閱讀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讀的書能夠讓孩子記一輩子,影響孩子進一步的發展。”可見,無論從世界觀、人生觀的培養,還是從知識的遷移、拓展來看,廣泛地開展課外閱讀,益處很多。

國內觀點:

梁啓超在《治國學雜話》一文中說:“一個人總要養成讀書趣味。必須養成讀書習慣,才能嘗着讀書趣味”。

2、關於禮儀

中國早在2.7萬年前就有“禮”的儀式。2500多年前春秋時期的孔子就異常提倡禮儀制度。

中國以儒家文化爲主導。儒家文化把“禮”當作治理國家的基礎,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構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和完整的禮儀規範。

孔夫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古人云:“禮者,人道之極也。”孔子教學的六藝中,“藝”排在第一位。

自從民國以來,我國的禮儀制度在不斷變得簡單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能夠借鑑的模式。“禮”,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爲規範,已經脫離了原先爲封建時期森嚴的等級制度服務的本質,而是維繫社會良好風氣的道德規範。所以我們還是要繼承併發揚儒家文化中佔據相當分量的高尚的東西——禮。並且在這個開放的全球化的時代,傳承古代禮貌仍是教育所擔任的基本功能之一。接通文化脈絡,培養孩子具有開闊的視野、豁達的胸襟顯得尤爲重要。

三、課題的界定

定位是:國小生讀書和知禮養成教育進行的研究。經過讀書的研究,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讀書的方法和技巧,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職責感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整體提高教師和學生人文素養;經過知禮養成教育的培養,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逐漸將國學精粹“禮”內化爲個人的行爲,提高個人自身修養,真正到達提高學生個人素養,從而到達“爲學先爲人”的目的。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資料

1、根據國小各年級學生的情景和國小語文教學要求,探索國小生有效讀書方法和途徑,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根據《國小生守則》的資料和國小生的個性特點,找出國小禮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探索國小禮儀教育中切實可行的途徑和策略,價值和作用。培養國小生良好的禮儀行爲習慣。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階段實施方案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制定方案。培訓教師,成立課題組。(半年20xx年9月——20xx年9月)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一年20xx年9月——20xx年7月)

第三階段:課題的深化與推廣(—年20xx年9月——20xx年9月)

第四階段:課題經驗總結(半年20xx年10月——20xx3月)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調查研究法、統計法、測驗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等。

七、課題預期成果:

1、涌現了大批好人好事。

2、學生的朗讀本事和古詩背誦本事大大提高,並評出多名讀書進取分子。

3、讀書知禮成爲習慣逐漸構成;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本事得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異常是禮儀養成教育有長足發展;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讀書、知禮意識進一步提高;促進了學校文化的建設;促進了學科教育教學的發展;書香學校、書香家庭格局初步構成;加快了朝辦學總目標“努力把三小辦成優質的育人樂園”邁進的步伐。

4、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報告、論文、教案、文稿、專著、軟件、課件、舉行研究活動的過程和成果的照片等。

八、課題的組織和管理

1、成立課題研究組

組長(課題主持人):

副組長:

組員:全校教師

2、課題制度

(1)本課題實行總課題主持人領導下的團體負責制,由總課題主持人直接負責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工作。

(2)課題組利用業務學習的時間實行定期學習和交流研討的制度,每兩週進行依次的學習和交流,資料根據研究的需要制定。每個成員都有義務和職責自覺進行學習和交流研討。

(3)資料保管與使用制度。每個課題組成員都應當對課題研究過程的各項資料歸檔保管,以半個學期爲期整理好交給課題組,每個成員享有借閱參考的權利。

九、課題研究的經費與使用

經費主要來源於學校的科研經費撥款。用於購買教學課例和講座的光盤、外出聽課、學習、交流,獎勵教師、學生的經費,資料的整理收集等。

篇9:論文開題報告

關於開題報告論文範文例文與“數學課堂語言的生活化”的開題報告有關本科開題報告範文論文範文檢索。

1選題依據

歡樂教學方法已在教育部門開展了十多年了,這一思維方式基本上走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但由於農村學校的條件限制和人們觀念的改變不足,遠遠落後於實踐的需要。隨着教改的不斷深入,語言生活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並不斷地創新。

然而,目前我校仍很匱乏,把啓發式教學,情景式教學,電子教學等誤以爲是語言生活化。有許多問題和困難,例如:教師的自身素養,學生學識的欠缺,生活範圍的侷限性等等。此外,加之會考的主導,教學評價的不足,造成了教改的不能深入。

新課標的變化,要求以發展學生爲本,注重學生學識與本事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三個方向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使語言的生活化能完全地融人到教學改革之中。在教學中容易與學生產生共鳴,可使課堂產生融洽,合作,互敬的氣氛,爲營造良好的動力機制。故而,本課題組就對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教學作了一些實踐研究,探索出新的教學風格。

2理論價值

語言生活化它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並且,可作爲一條教學原則,是追求人性化和創造性質的教學。所以,實踐中產生新的做法和思想,可豐富教學理論的內涵。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體現,知識的重現,重現確認,這不僅僅是教學的要求,也是跟隨時代的必需。是教育理論思想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數學語言生活化是聯繫知識、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具有開放性,提升了人們對教學中問題的認識。作爲教師要做一個好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表達出想要表達的事情,是教學主導與主體的體現。它應歸交往行爲的範例,能夠豐富理論,起到活學活用,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3實踐意義

課堂教學的要點是要用語言來交流,言談與傾聽,溝通與合作。以師生心理世界開放爲特性,以互動爲方式,使師生之間心靈世界得以相遇,從而引發學生智慧火花,激發學生創新的靈性,教師的專業化也會得到很大的發展。

語言的生活化,不僅僅能夠把知識引入社會實踐,並且能夠啓發學生促進其進取思考,給學生以更廣闊的思維空間的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髮散思維,逆向思維和創新思維,是對傳統教學的深刻革命,同時也是給學生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

針對本課題的研究,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忙其找到適合掌握知識的方法,並能熟練地,準確地運用。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構的本事,培養學生思維的本事。

4研究資料

4.1聯繫生活實際的知識及其應用範圍。

4.2對語言生活化程度的理解和表述。

4.3幫忙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知識,用日常生活的語言表達。

4.4對數學教學的輔助指導作用方法。

5研究途徑

5.1收集資料法:查閱資料,瞭解知識的動態,借鑑有用的做法。

5.2調查法:瞭解學生學習知識後的運用效果,並提出新方法。

5.3行動研究法:分析實施中的問題,並不斷地改善。

5.4經驗總結法:對課堂實踐研究、分析、整理相應的方法。

6進程設計

6.1準備階段:

6.1.1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方向與研究策略。

6.1.2學習有關理論,落實課目。

6.1.3瞭解學生學習現狀,並瞭解其障礙,找出問題,寫出報告。

6.1.4爲研究課題供給情景,找到研究的基點。

6.2實施階段:

6.2.1分析學生學習障礙,規劃好“語言生活化”的實施方案。

6.2.2邊實踐邊改善,克服舊的教育理念的習慣思維,順利開展研究。

6.2.3整理可操作性資料,在教學中研究實踐。

6.2.4寫出相關論文,寫出結題報告。

7研究本事

本課題聘請了我校數學組成員,他們中有經驗豐富的高級教師,也有學校的教學中堅,縣級優秀教學本事,等大力的支持。有編寫學習資料的青年教師,他們教學成績優異,獲得社會的好評,所以我堅信本課題能保質保量地完成。

8實施方案

8.1保證每週有1節課時間進行課堂實踐研究。

8.2直接參與課堂教學,在實踐中設計教學方案,做到靈活多變、生活化。

8.3教學中注重師生互動,通俗易懂,使學生有化繁爲易的感受。

8.4研究過程中,請相關教師給予幫忙,提出提議,及時改善。

8.5從學生的學習效果來尋找教學中的不足並加以改善。

8.6做好記錄,總結經驗和教訓,產生研究成果,寫出論文。

9重點和難點

重點:(1)知識與實踐中生活的聯繫。

(2)經過語言生活化,重設教學“場景”

難點:(1)生活中教學知識的尋找

(2)做好主體性和主導性的平衡

(3)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營造學生敢於設問的場景

10預期成果

(1)構成國中數學課堂中語言生活化得失的分析。

(2)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進取性。

(3)總結經驗,促進教學,撰寫論文。

(4)指出對教學的指導作用及其得與失。

“數學語言生活化”的結題報告

1課題的提出

新課改逐步進入課堂,教學觀念,教學行爲有了新的變化。課堂教學變得開放,靈活,學生的主體性,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究的機會,也相應增多,教師的主導性顯示無盡的力量,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課堂的模式,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關注點,併成爲教研的課題。

實施開放式高效課堂教學,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以進取的態度去主動探求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幫忙學生變“畏學”“苦學”爲“樂學”,“我要學”;成爲一種愉快的學習。體驗到學習數學過程是不斷地發現,探求,總結,不斷的創新,從學習的成功獲得樂趣,實現成功,從中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出高素質人才。這種模式的探索,是激活學生思維,充分調學生的主動性,進取性,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的有效途徑。同時,又能快速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目前,學生的思想活躍,正處於構成各種興趣的最佳時間。我們教師要抓住有效的時期,進行教育。然而,如今數學教學情景不令人滿意,僅有少部分學生理解本事較強或有強烈的學習意願。大部分學生走進了“苦學”的狀態,身心疲憊,把數學學習當成苦任務去完成。其中,40%左右的學生由於數學基礎差,對數學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另有30%左右的學生,認爲國中數學無用而直接放棄。這對數學質量的提高影響極大,所以,解決好這種現狀成爲當務之急的首要任務。

1.1教學改革是發展只需。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學校的教育,離不開人才的培養,當今社會的迅猛發展急需我們進行教育改革。

1.2高效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

精講多練,適應社會的發展是順應時展的需要,更是教改提高教育質量的必須。

1.3高效是充分利用有效的時間,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

高效的教學藝術,是指教師在教學應用各種方案,合理有效,快捷地掌握更多知識的教學方法。使知識的能量做到最大的釋放。

本課題研究依據課堂教學依託社會環境,從數學教學的性質和特點出發,針對我校的情景,引進新課標的基本理論,及當今的教育思想探求開展國中數學教育的方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實現師生互動,面向社會,向社會生活開放、拓寬數學教育途徑,使學生在課堂中用數學,學數學,讓學生喜愛數學,明白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課堂教學是充分關注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髮展的需要,個性特徵,認知水平,思維本事的不一樣,以教師爲主導,學習爲主體,交流合作爲主要方式,課堂活動爲支持,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加強課堂資料,獲取更大的效益。也是我們研究課堂教學的力量源泉。

2理論依據

2.1基於優化教學理念:即在有效的時間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全面地孝慮教學規律,教學原則,現代化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進取性,主動性,奠定了本課題研究依據。

2.2有效的教學理論。它的基本觀點是教學有沒有教學效率,是充分調動師生的進取性,主動性。發揮最大的能量,教師的教學就是要將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大化,因而,有效教學理論成爲本研究最直接的研究依據。

3課題研究目標

3.1科研目標。

經過研究,增長教師的智慧,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本事。在數學教學上有所新的突破。

3.2發展目標。

活躍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爲學習的主人,並終身受用。

4課題資料

在國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有效時間,把握情景,注意取捨,做到讓學生多講一些,多做一些,更簡便一些,讓學生學的更多一些。

5研究方法

5.1調查法。

①學生對數學的喜歡情景。

②互助學習,以通俗的語言表述知識。

③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引人生活中。

5.2案例法。

5.3文獻法。

5.4行動研究法

6研究成果

6.1增強主體意識:

經過實驗,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得到較好的發展。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聯繫社會生活構建數學模型,參與,合作展示學生的本事,語言本事有極大的提高。

6.2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本事。

重視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從興趣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習慣,創新思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6.3提升了教師的素養。

從枯燥的教學中,轉到了寓教於樂的教學中,更靈活有效地解決難題年輕教師迅速成長。

6.4撰寫一些案例,心得,論文,提煉了一些好的經驗和方法。爲今後的研究累積了豐富的素材。

論文《數學問題生活化》

案例:《應用題教學的對策》

7研究過程

7.1從興趣和本事着眼。

①數學話題簡便,使學生對數學有需求感。

②讓歡樂進入課堂,相信學生,共同提高。

③體會數學與生活聯繫的密切感,展示數學在生活中的美。

7.2合作討論。

①建立師生和諧關係。

②讓神奇的數學從生活體現。

③記好課堂筆記。

7.3共同提高。

①結對子幫忙學生共同提高。

②診治錯題,找出癥結,引以爲戒。

7.4師生的共同反思。

反思是教與學的力量源泉,是探索,總結,再探索,再總結的一個提升過程,逐步完善教學,而學生也逐步掌握知識的內涵,擴展其外延,並應用於生活實踐。

8課題研究反思與設想

8.1結題不停止前進的步伐。

儘管我們這一課題按計劃即將結題,但我們仍要堅持研究,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鞏固與推廣並拓展。

8.2主要問題和今後設想。

在整個研修中,還有一些未盡之事,但反映狀況良好,今後繼續加強教師科研本事,在學中研,研中學,多次反覆的提升,增強信心,必須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篇10:論文開題報告

第一部分

一、課題開題報告與研究方案的含義與作用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准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當進行研究,自我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能夠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

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後,研究人員在正式開展研之前制訂的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資料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着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於我們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能夠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進行一段時間後不明白下一步幹什麼的情景,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能夠說,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應做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景,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景,我們纔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景下,重複別人走過的路,而會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我們要掌握與我們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紮實,研究工作纔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研究深入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所以,我們進行科學研究,必須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我們寫報告和方案的時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第二部分

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課題名稱: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一)名稱要準確、規範。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我們此刻有一個課題名稱叫“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那裏面研究對象就是佛山市,研究的問題就是教育現代化問題。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比如鴻業國小的“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那裏面研究的對象是國小生,而不是中學生或者大學生,研究的問題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研究,這就說的很清楚,別人一看就明白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

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的不是很準確,比如,“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這個名稱,就沒有把研究的對象、問題說清楚,你是中學生或者說是國小生、大學生,是所有的學科或者是單指語文、數學等。再比如,“集中識字口語突破”這個名稱,我想,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好象是語文,又好象是英語,是中學或者是國小,是國小高年級或者是國小低年級更沒辦法看出來。之後我看了一下資料,明白是國小英語教學方面研究,我想能不能改爲“集中識字口語突破”國小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總之,課題的名稱必須要和研究的資料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範、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爲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範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那裏有一個課題名稱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本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我覺得不錯,但作爲課題的名稱,我認爲不是很好,因爲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儘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這次各個學校課題申報表中,我看名稱都比較簡潔,我就不再多說了。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爲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能夠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不要都寫成是堅持黨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那裏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認爲寫得不錯的一份,佛山市三中吳勤教師在課題申請表中對它的課題意義是這樣說的:“實施瞭解3+x方案後,化學學科作爲一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必須影響。

如何在當前的形式下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x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爲引線,以1999屆至於20xx屆爲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x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問題,爲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一看就覺得的確有價值,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

(三)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貼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能夠是哲學、政治理論,也能夠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能夠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於範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大家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就能夠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那裏,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何教師在《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方案裏寫的課題指導思想裏的一段話:“這一課題研究要依據黨中央和國家要求,依據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決定,依據佛山市委市政府的決定,結合國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的規律及表現形式,爲佛山市教育現代化實踐服務”。

另外,還有一份供大家參考一下,廣東省教育科研“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和實驗方案裏面,課題指導思想這樣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爲指導,從我國經濟領域實現“兩個轉變”和我省20xx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對基礎教育的要求出發,針對在中國小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全方位的改革實驗和理論研究,有效指導廣大中國小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深入教學改革,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從而推進我省基礎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爲把廣東建成教育強省作出貢獻”。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終要到達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相對於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僅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明白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明白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幹擾。下頭是《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實驗方案所寫的課題研究目標:

1、經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國小各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規律;

2、提出在中國小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

3、制定中國小各學科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評價方案;

4、初步構成素質教育機制下的中國小學科教學基本理論;

5、全面提高實驗學校學生的素質,促進實驗學校教育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6、促進實驗學校教師素質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7、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研究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研究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三、課題研究的基本資料

我們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我們這個課題具體要研究的資料,相對研究目標來說,研究資料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經過幾方面的研究資料來實現,他們不必須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大家在確定研究資料的時候,往往研究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資料異常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資料,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所以,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那裏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廣東省“九五”重點課題《國中語文活動課研究和實驗》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課題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學有序、切實有效的開展國中語文活動課。具體資料包括下列三個方面。

1、根據國中各年級學生的情景和語文教學要求,對國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對學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素質的發展進行詳細的目標規定,從而建立國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目標體系。

2、根據國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安排國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的資料,資料的安排力求充實、精當、有序,並初步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活動課資料體系。

3、根據國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資料和國中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探索國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確定活動類課程的教學時間、空間及程序,並在此基礎上構成多種切實可行的可操作的語文活動教學模式。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研究研究資料的相互關係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景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必須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經過調查瞭解情景,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報告、論文、專著、軟件、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一樣,研究成果的資料、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七、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當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能夠不怕辛苦,踏踏實實踏實實去幹。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瞭解自我工作和職責,不能吃大鍋飯。可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第三部分:

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名稱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五)課題主要研究資料、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驟

(七)課題參加人員的組成和專長

(八)現有基礎

(九)經費估算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就是本課題有沒有人研究,研究到達什麼水平、存在什麼不足以及正在向什麼方向發展等。開題報告寫這些資料一方面能夠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另一方面也說明課題研究人員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我們進行任何科學研究,必須對該問題的研究現狀有清醒的瞭解,這在第一部分已經談到。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我們此刻進行的課題基本上都是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這就要求我們的研究必須有一些基本的理論依據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比如:我們要進行活動課實驗研究,我們就必須以課程理論、學習心理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爲研究試驗的理論依據。我們進行教學模式創新實驗,就必須以教學理論、教育實驗理論等爲理論依據。

(三)課題參加人員的組成和專長

主要看參加人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課題負責人的水平怎樣樣。如果參加人員和負責人既沒有理論又沒有實踐經驗,這個課題主無法很好地完成,也就無法批准立項。

(四)現有基礎

主要是人員基礎和物質基礎。很多課題對人員和設備方面要求是比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條件都沒有,這個課題同樣不能立項。

(五)經費估算

就是課題在哪些方面要用錢,用多少錢,怎樣管理等。

篇11:論文開題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當前,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職業主角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相關知識的交融滲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學理念的確立和教學方式的運用,爲教師供給了一個促其快速成長的平臺;而學習型社會的構建要求教師擔負起脊樑的中堅作用,對教師職業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學校課程改革的成敗。然而,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提問:"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資料,既沒有給出探究的方法,也沒有給出探究的結論,我們的教學該怎樣辦纔好?"這種提問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的反思與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課程的要求不相適應。

新課程的一個亮點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學習,其目的在於經過具體的課程實施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這種轉變又是建立在教師的專業成長基礎上的,因爲僅有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了,才能自覺地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主角,用教師教學行爲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而教師的專業成長不但需要學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師個體堅持不懈的教學實踐與研究,實施"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實踐。

本課題的國中生物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是根據劉志偉教師在20xx年(第35卷)第5期《生物學教學》中發表的論文《國中生物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探析》中介紹的國中生物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學習→鞏固拓展→創新發展"。

二、課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經過組織引領我校全體生物教師對該課題的研究,擬解決如下三個問題:

1、經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探明在國中生物教學中"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案;

2、經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探明生物課堂教學中"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經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研究目標

1、探索並總結出"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教學策略;

2、探索並總結出"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與教學有效性的內在聯繫;

3、經過"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有效促進國中生物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研究資料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資料有4個:

1、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來應用創新教學模式;

2、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來優化新教學模式;

3、生物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的課例研究;

4、研究如何檢測生物創新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用於研究國中生物教師專業素養的研究;

調查研究法:用於研究國中生物教師實施創新教學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於教師在實施創新教學模式的課例研究;

行動研究法:用於研究在生物課堂教學實施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

六、研究過程與階段(含時間安排)

課題研究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課題準備論證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課題研究方案;請課題組導師審定、指導、論證;課題組研究小組的成立;課題開題。

第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課題實施階段。本階段要組織和引領課題組成員在本課題的指導下,緊密圍繞課題開展研究活動,積累第一手資料。

第三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課題總結驗收階段。

本階段要對實驗過程材料進行梳理、提升,構成研究成果;發表研究成果。

七、預期成果

如果我們的課題得以順利推進並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我們能夠期望,經過我們的課題研究,可能會取得如下幾方面的預期成果:

1、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研究報告、論文;

2、國中生物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教師專業成長的典型案例;

3、在研究該課題中的優秀課例;教學反思。

篇12:論文開題報告

一、論文題目:

綠色壁壘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及對策

二、課題來源: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着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和WTO的成立,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使國際貿易競爭更加激烈,貿易保護主義思潮開始擡頭。由於傳統的貿易保護措施既不合理又不合法,西方國家採用一些新的合理合法的貿易保護措施來保護本國利益。其中環保措施具有更大的隱蔽性和靈活性,容易受到公衆和世界各國的認同,成爲貿易保護最有影響力的措施。發達國家以環境保護和保障人身安全及健康爲由,經過立法或制定嚴格的技術標準,使得外國產品無法進口或進口時受到必須限制,對我國農產品,紡織業以及電子製造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鑑於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的新特點和我國對外貿易的新問題,有必要研究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探討其影響機制並提出打破綠色貿易壁壘,妥善地解決貿易糾紛的途徑,這對於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推動對外貿易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選題背景及意義:

隨着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貿易的自由化趨勢,在關稅稅率不斷下降和傳統非關稅壁壘不斷被消除和規範的情景下,綠色壁壘成爲了國際農產品貿易的主要阻礙形式。我國作爲一個出口大國,尤其是農產品,紡織品,電子產品的出口,出口量巨大,產品價格成本售價低廉,爲了打壓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並使這種措施合理化,歐盟,日本,美國等中國出口貿易大國,紛紛採用新的貿易壁壘,異常的顯著的是技術貿易壁壘和綠色壁壘。近幾年來,綠色壁壘的戰爭越演越烈,對中國出口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所以,進取尋找應對綠色壁壘的策略和措施顯得尤爲重要。新的貿易戰一旦打響,新的政策措施就必須加以應對。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企業的出口帶來深遠影響和巨大的效益。並對其他企業的發展供給效仿的途徑,使中國經濟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步上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是加強本國出口產品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使企業在國外市場打開品牌,做大做強產生進取影響。

對於我國來說,綠色貿易壁壘的存在更多的表現爲我國產品的出口受到了限制。綠色貿易壁壘影響了出口市場及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發達國家憑藉其經濟和技術條件的壟斷優勢,以保護資源和環境爲由,提高國內市場產品的環境標準,使我國出口產品很難在短期內到達發達國家嚴格的環境質量標準,所以對我國的市場準入構成很大的威脅。另外,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豐富可是資本相對貧乏的國家,近年來機電產品出口量比較大,加快發展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是我國擴大對外貿易,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可是環保法中去多條款涉及機電產品的性能,排污量限制,可回收率等方面,這些影響了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

目前,綠色壁壘對我國出口產業已構成嚴重壓力和挑戰。僅1997年我國受限制的商品價值達74億美元。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和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綠色壁壘近年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其典型代表是日本於20xx年5月開始實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和歐盟20xx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簡稱REACH法規)。

從綠色貿易發展的趨勢來看,綠色貿易壁壘的實施力度更大,條款規定更加苛刻;貿易管制涉及黨的範圍更廣;測和註冊費用進一步提高;檢測和評估技術要求更加嚴格,貿易保護程度更高。

五、寫作方式、資料及進度安排:

1、研究方法

第一,本文主要採取規範與實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在借鑑已有文獻的數據、相關定義及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展開。

第二,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在我們的企業實踐中得以運用;並經過實踐,使我們對理論的認識得到進一步加深鞏固。

第三,經過了解、收集的相關數據,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綜合評價,分析本公司及本行業當前的出口現狀。以尋找更加貼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

2、研究的資料:

(1)綠色壁壘產生的原因。

(2)綠色壁壘發展歷程及特點,以及綠色壁壘在國際貿易領域的新發展。

(3)綠色壁壘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

(4)應對綠色壁壘的意義以及對策和辦法。

3、進度安排

(2)收集論文相關資料20xx年3月19日前

(3)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完成20xx年3月19日前

(4)論文初稿完成20xx年4月02日前

(5)論文二稿完成20xx年4月16日前

(6)論文定稿20xx年4月26日前

(7)教師給出成績、評語20xx年4月底

(8)答辯20xx年5月3日14日

篇13:論文開題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全面實施新課程以來,課堂教學狀況已悄然發生了變化:教材的編排體系呈現多樣化,版面設計資料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興趣日漸濃厚;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意識增強,變得敢於舉手,敢於質疑,敢於發表不一樣見解;同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教學資源多元化也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的便捷。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師受“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深刻影響,擺脫不了知識教學的概念化、系統化,“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累”,課堂始終籠罩在傳統講授式、灌輸式的陰影下。

爲使學生學得“紮實”,教師拼命地“細細講評”,學生被動地、無奈地“聽練”——在課堂上,師生做了很多的“無效勞動”。總體來說,在實施新課改後,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現狀制約了教學效益和質量的提高。所以,作爲一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學工作者,有職責、有義務去進行研究,去探索,去實踐,真正地爲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終身發展負起職責來,爲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奉獻力量。

講效益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教學的優劣也應從效益角度來衡量。在課程改革轟轟烈烈展開的時候,呈此刻我們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學範例。但爲何教師學來學去學不像?爲何浮華落盡,濤聲依舊?箇中原因有很多,但關鍵是:如何應對各種新課改理念做到融會貫通,逐步構成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如何針對本校的實際情景來開展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我們不禁自問:我們的教學有效嗎?我們的教學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進而追問: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爲此,我們需要冷靜地對待新課改,我們的學生需要在情感態度、文化知識、學習本事與習慣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我們需要思考在新課程理念下實施怎樣的有效的教與學。

據此,我們提出了“國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這一課題方案,一是課堂教改的需要。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一線教師搞教育科研要降低重心,要把重心放在課堂教學上。課堂上,學生的獨立性、主體性、創造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素質也就能提高。二是針對本校實際並富有實用性。脫離學校的發展,脫離學校的實際而搞的課題是沒有生命力的,選題必須仔細分析學校的內外部條件。

我校面臨的實際問題有兩個:即如何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怎樣才能被真正確立和調動起來?這是主要矛盾。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貼合學校實際,具有實用性。三是課題研究要具有可操作性。我們將着眼於促進學生健康、長遠的發展,促進學生學習本事的生長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分析和研究教師的教學行爲爲抓手,重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價值觀,探究優化課堂教學的技術策略,從而大面積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消除偏差、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改革的迫切需要。

由於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實質把握不準,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研究到學生實際和學習水平差異性,使得新課程實驗在推進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學習方式偏差、教學方式偏差、教學組織偏差以及評價偏差等背離課改目標的行爲,教學中易出現過分誇大自主而導致課堂教學無序,過分誇大過程忽略結果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效,過分誇大學生作用輕視教師作用而導致教學不得法,過分誇大情感目標輕視知識技能目標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等問題。

課堂教學中低效或不講成效的教學現象普遍存在,重複性的、機械性的、填鴨式的教學現象隨處可見,公開課中表演式的、作秀式的課堂愈演愈烈,應對這些低效的課堂教學現實,對照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我們迫切期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促進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創新精神以及探究本事的整體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所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成爲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的現實問題。

2、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是學生髮展的需要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目標,從而滿足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滿足社會的需要。所以,衡量教學是否有效,其確定依據應當是教學活動的結果是否與學生個人發展需要和社會需要相適應,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更是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具備較高綜合素質和有較強學習本事的人才,而不是隻能獲得高分的“書呆子”。良好的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經過本課題的研究,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的策略,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本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學習的歡樂,促進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同發展,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3、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是教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

目前,對當前課堂教學環節中的各種現象和存在的問題需要作深入的瞭解、分析。當前,作爲一線的教育研究者迫切需要解決的是:進取探索和改善現行課堂教學模式,認識和把握學生學習的特點、規律,有效地克服違背教育規律的做法,增強課堂教學的自覺性、預見性,減少隨意性、盲目性,在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藝術性方面下真功夫。本課題的研究有望對改變當前課堂教學的低效和無效現象及推進今後的教學改革都具有必須的指導意義。

4、教學有效性研究是教師成長和學校發展的需要

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是最核心的因素,課堂教學改革是否有成效,教師是關鍵。所以,作爲教師應迫切需要建立有效教學理念,切實消除課堂教學中的無效勞動,努力提高教學效益,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最有效的發展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創新。在科學觀的指導下,經過引領教師圍繞課題學習、思考、探索與實踐,尋求有效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讓師生在教學改革中獲得最大的“實惠”。我們經過不懈地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終衝破傳統課堂的“藩籬”,構成探究、合作、民主對話的課堂教學文化,大力提升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和研究技能,不斷鑄造成一支科研型的教師團隊,促使學校成爲一所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學校。

三、研究指導思想及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作爲教育者,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本來就是每個教師不喊口號,不唱高調的普遍期望,在教學實際中,所有的教師都在同樣地爲培養後一代默默無聞的爲黨和人民辛勤的工作。但爲什麼仍然存不一樣教師的教學效果卻不盡相同呢?除了教師自身的基本素質,知識功底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存在着教育方式上的差異。所以爲提高中華民族的基本素質,改變古老的教育方法,尋找最有效的教育途徑,是我們研究本課題的初衷與指導思想。

經過對教育教學過程的有關要素和環節進行思考和研究,尋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有利於考察教師教學觀念的有效性和教學行爲的有效性;有利於調動教師教的創造性和學生學的進取性;有利於合理配置原有的與現有的教育資源,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益。有利於激活教學活動主體的自主、能動、創新意識,促使其自覺的審視反思,改善教學目標和相應的過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髮展爲本。有利於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分析,總結探討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索適合本校實際的有效教學方法、途徑,力爭構成特色。

(三)本課題所涉及的主要理論

建構主義、教學最優化、多元智能、有效教學和“最近發展區”等經典教育教學理論是開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的主要理論基礎。這些教育理論的主要觀點如下:

1、建構主義理論。

現代建構主義把學習看作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裏表徵的過程,古寧漢(D·J·Cunningham,1991)認爲,“學習是建構內在的心理表徵的過程,學習者並不是把知識從外界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爲基礎,經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理解”。學習要建構關於事物及其過程的表徵,但它並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經過已有的認知結構(包括原有知識經驗和認知策略)對新信息進行加工而建構成的。當今的建構主義者更多地強調在具體情景中構成的非正式的經驗背景的作用,即非結構性的經驗背景。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具有主動選擇、發現、思考、探究、應答、質疑的需要與可能。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研究,就是將這一先進的教學理論實施於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去,充分發揮其指導意義。

2、教學最優化理論。

巴班斯基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理論主要包括以下6個方面:

(I)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概念;

(2)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理論基礎;

(3)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原則;

(4)實施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程序;

(5)預防和克服學生成績不良而採取的最優化措施;

(6)對優秀學生實施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途徑。

認爲:要到達教學最優化的目的,就必須分析學生狀況和教學任務,明確教學資料,選擇教學方式、方法,擬定教學進度,對教學結果加以測定和分析等等。要到達最優化的關鍵: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質的東西,確保學生能掌握這些資料;二是選擇能有效地掌握所學資料、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方式,進行有區別的教學。

3、多元智能理論。

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加德納提出了關於智力的新理論——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爲,智力是一種本事或一組本事,這種本事或這組本事能夠使個體順利地解決有關問題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創造時尚產品。多元智能包括這樣七種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語言智力、空間智力、人際智力和個人內省智力。除此以外,加德納認爲可能還存在其他的智力,如靈感、直覺、幽默感、創造力、烹調本事、嗅覺以及綜合其他智力的本事等。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倡導教師主角、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在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產生了極大影響。美國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提出了最優的教與學的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論爲指導的全新的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和最優的教與學的方式爲提高課堂活動有效性教學策略的實施供給了良好的思路。

4、有效教學理論。

該理論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提高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我的日常教學行爲;“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我應對具體的情景做出決策。課堂活動有效性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研究,就是在這一先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具體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四、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價值

(一)有效教學的界定

一類定義是從教學投入與教學產出的關係來界定有效教學:

1、有效教學是有效率的教學。

2、有效教學是指在必須的教學投入內(時間、精力、努力)帶來最好教學效果的教學。

3、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

另一類定義是從學生的學習出發點來界定有效教學:

1、有效教學就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使學生學好。

2、有效教學是指成功實現了教學目的—學生願意學習和在教學後能夠從事教學前所不能從事的學習的教學。

有效教學的內涵界定:

從“教學”的內涵來看,有效教學是教師教的活動即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從“有效”來看,有效教學表現爲教學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

有效果—學生的學習提高與發展。

有效益—教學目標是否與特定的社會與個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

有效率—單位教學投入內所獲得的產出高。

(二)本課題的研究價值

經過對教育教學過程的有關要素和環節進行思考和研究,尋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有利於考察教師教學觀念的有效性和教學行爲的有效性;有利於調動教師教的創造性和學生學的進取性;有利於合理配置原有的與現有的教育資源,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益。有利於激活教學活動主體的自主、能動、創新意識,促使其自覺的審視反思,改善教學目標和相應的過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髮展爲本。有利於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分析,總結探討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索適合本校實際的有效教學方法、途徑,力爭構成特色。

教育科學研究本身就是對自身的挑戰,是對常規的挑戰,顯然往往是逆水行舟的,也必須是要歷經險灘的。所以在科學道路上我們不僅僅要能生存,並且還要有克敵制勝與化險爲夷的思想,等船過河不如造船架橋過河。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有信心、有決心完成本課題的研究任務。

篇14:論文開題報告

一、課題名稱:

對我校20xx級國中學生歷史學習現狀的跟蹤調查————兼談對國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國中歷史教學是提高素質教育的必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個人價值觀的關鍵。同時國中課改已進行好幾年了,並且大部分教師都能夠採用新課程理念進行教學,可是,國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卻令人堪憂。本課題試圖經過對國中學生歷史學習現狀的調查和分析,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

對本校20xx級國中學生歷史學習現狀的跟蹤調查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國中學生對歷史學習、對教材、對教學方法、對考試以及作業佈置的看法,瞭解他們歷史學習的質量以及對歷史教師的要求,並結合自我的教學實踐,力求爲我校國中歷史教學和改革實踐提出適合校情和學情的可供參考的依據和提議,並進一步提高我校國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三、該課題研究的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本課題組成員經過資料查詢和網上搜索,發現對這方面的研究很多,也有必須的經驗能夠借鑑,但大多隻是理論上的論證,泛泛而談,並且調查範圍也很廣,缺乏實際的操作性和針對性。近些年人們也發現了這方面的問題,開始走校本教研的路子。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本課題貼合當前的教學理論,經過校本教研,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進取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努力提高我校學生歷史學習的整體水平。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走向獨立,走向終身學習的道路,僅有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被培養起來,學生纔有可能走向自覺學習,才能實現教育從傳統教學的“三個中心”(即以教師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以課本爲中心)向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三個爲本”(即以學生爲本,以本事發展爲本,以自主學習爲本)的轉變,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的培養,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樂於學服務。

五、課題研究目標、主要研究資料、研究方法

研究目標:

本課題試圖經過對國中學生歷史學習現狀的調查和分析,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以期使得我校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景來改善自我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研究資料:

經過調查瞭解學生對歷史學習、對教材、對教學方法、對考試和作業的看法,瞭解他們歷史學習的質量以及對歷史教師的要求,找到具體原因,採取相應的對策,提高教學效果。

研究方法:

⑴調查研究法。從我校20xx級學生歷史學習現狀調查研究入手,廣泛開展問卷調查、典型訪談和專題調研,獲取有效的信息與分析問題的數據。

⑵統計分析研究法。即從學生中獲取的很多第一手資料進行整理,並做成統計圖表進行分析,從而獲得解釋性理解的研究結論與改善意見。

⑶經驗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及時分析教學現象、教學問題,及時總結實驗的經驗和亮點,及時提出進一步改善和加強課改實驗的工作意見和具體對策。

六、研究工作的步驟:

第一階段:20xx·3~20xx·7

準備階段:

搜索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學習、交流、討論,瞭解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確定研究課題,確立課題組負責人和實驗教師,撰寫實施方案,申報課題。

第二階段:20xx·8~20xx·2

實施階段:

(1)精心製作和完善調查問卷。

(2)確定每班歷史成績不一樣等次的學生做訪談的對象;

(3)做好調查問卷的統計和分析。

(4)做好受訪學生的書面記錄並分析。

第三階段:20xx·3~20xx·7

總結、結題階段:

彙總、整理課題實驗材料,撰寫研究報告,申請結題鑑定。

篇15:論文開題報告

一、開題活動簡況:

時間、地點、報告人、評議專家(姓名、單位、職稱,不少於3人)參與人員等

二、開題報告要點:

核心概念界定、國內外相關研究簡況;研究目標、實現目標需研究的問題,針對問題的研究資料和研究方法;研究進度、預期成果、組織分工、經費分配等(3000字以內,可加頁)。

學科作文:

以訓練學生語言本事、觀察本事、思維本事、想象本事爲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穫爲資料,挖掘學習生活中的素材,關注學生心靈成長曆程,讓學生自覺用文字自由表達他們在學習各學科知識過程中的見聞、心得。

國內外相關研究述評

《爲學習而寫作——介紹美國的一種寫作實驗方案》一文中介紹:目前世界上有些國家的教師正在探討一個新的課題——把寫作作爲其他課程的學習工具。他們認爲:寫作不可是寫作課上的練習,並且是學習其他課程的一種手段。寫作應當成爲跨課程的學習工具。寫作是“書面上的選擇”。(作者使用“選擇”一詞。意在排除像抄書這樣的書寫活動)包括記錄要點、列出綱目、記下觀察情景、表達感受,它們和寫散文、寫故事等的寫作行爲是一樣的。每一個寫作者都用自我的語言來表達他們正在學習的東西,寫作練習實際上是提倡學生進取參與、進取思考的學習方法。

他們認爲:語文教師和各科教師相互配合,只要方法得當,就能成功地運用寫作這一手段去促進學習。前蘇聯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和聶恰耶娃強調作文訓練與各學科教學的聯繫。他們認爲:看圖作文和聽音樂作文是國小階段的重要作文形式。同時,他們還要求讓學生在各個學科中尋找豐富的寫作素材。他們認爲:作文不僅僅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本事的工具,並且應當成爲加深理解各學科的教學資料,發展學生創造本事的手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一樣資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本事。”

三、專家評議要點:對開題報告進行可行性評估,並提出修改提議(800字以內)

專家組經過審議開題材料、查看相關資料、聽取主持人報告、課題組答辯,對課題開題報告進行了可行性評估,構成一致性意見:

國小學科作文教學研究以訓練學生語言本事、觀察本事、思維本事、想象本事爲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穫爲切入點,開闢了新的寫作資源,構成跨學科教學理念,真正體現素質教育內涵。該課題的研究開創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新路子,是一個顛覆性的新的教學實驗,指導學生用另一種視角看世界,瞭解世界,提升了學生生命的成長素質。課題主持人從20xx年開始思考學科和作文整合,並進行了一個階段的實驗,取得了豐厚成果,在此基礎上提出學科作文理念,在國內類似的研究不多,經過中國知網搜索,僅有兩篇關於學科作文的論文,其中一篇是蓮花國小課題組的文章,該課題從作文的基本特徵出發,從學生的作文困惑入手,貼合新課改精神。該課題採用個案研究、行動研究等方法,恰當適用,課題研究方案切實可行,課題預期研究成果令人期待。

爲了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確保課題順利達成課題目標,專家組提議:

1、進一步明確學科作文的內涵,從學生、學科、作文三個層面切入,準確定義學科作文的概念。

2、課題研究目標高了一點,整合各學科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學科整合的方式,構成作文教學的合力這是可行的,但構成大語文、大作文教育思想不是一個實驗週期能夠做到的。課題需解決的問題不能太多,應當少而精。學科作文教學策略研究能夠作爲一個專門的課題放到下一個研究週期進行,學科學習策略和作文策略研究更是理論性強,作爲國小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容易。

3、應當加強個案研究,選好個案研究對象,及時收集個案的信息,不斷分析總結,確保課題實驗數據真實、有效。

四、重要變更:根據評議專家意見,對課題研究所作的重要調整(可加頁)

根據專家評議意見,結合課題實際,課題組經過進一步的研究討論,對課題研究作出適當的調整:

1、關於概念界定:學科作文:以訓練學生語言本事、觀察本事、思維本事、想象本事爲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穫爲資料,挖掘學習生活中的素材,關注學生心靈成長曆程,結合語文課標要求的年級作文訓練點,教會學生自覺用文字自由表達他們在學習各學科知識過程中的見聞、心得。

進一步明確學科作文要結合語文課標的要求,兼顧學生的作文訓練要求,把作文訓練要求和學科資料結合起來。

2、關於課題研究目標:第一個目標刪去“構成大語文、大作文教育思想”。對應的研究問題刪去兩個:

(1)學科作文教學策略研究;

(2)學科學習策略和作文策略研究。

重新調整爲:

研究目標:整合各學科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學科整合的方式,構成作文教學的合力;轉變教師的作文教學理念,強調作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提升教師作文教學的研究本事。

讓學生逐步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積累學科生活素材,善於把握課堂上精彩資料。能在各科的學習中有意識地把作文作爲一種學習的工具,能把各科學習中的見聞、感受、思考、想象、困惑、探索、研究用文字如實記錄,在歡樂作文中提高語言表達本事,提升學習效率。

實現目標需研究的問題:

(1)作文教學與學科教學的結合點研究;

(2)學科作文教學的一般流程研究;

(3)各學科作文形式研究;

(4)學科學習和作文關係研究;

3、研究方法突出個案研究、行動研究,把方法順序重新調整爲:個案研究、行動研究、調查問卷、文獻研究。

篇16:論文開題報告

一、數學課堂進行遊戲教學的意義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所以,數學不再是單一的、枯燥的學習。遊戲的趣味性不但激勵學生去探索,去了解其中的規律,並且在探索、瞭解的過程中,使學生嚐到進取思維的無窮樂趣,學生的思維習慣、思維本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了發展。融入數和運算規律的遊戲是激發學生探索的動力和途徑之一。

二、數學課堂實施遊戲教學的具體過程

課堂中的遊戲教學法,要求教師的身份必須既是指導者,又是參與者,應當和學生一齊唱歌,一齊跳舞,一齊遊戲,融入到學生中去。

借某校三年級上了一堂數學課,班級共有27人,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較好。教學資料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擲一擲。在教學前,制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運用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取探索規律。

2、運用探索的規律,瞭解遊戲的運行原理。

3、運用遊戲方法和規律,探索“可能性的大小”。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創設遊戲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首先取出兩顆骰子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齊來擲一擲,看看得到的兩個數的和是多少?並把他們記下來。

學生操作,然後思考得到的結果有什麼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不可能有和13。

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爲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國小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置遊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於遊戲活動之中,經過遊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在遊戲中得到知識,發展本事,激發興趣。教師的引導也使學生對遊戲的祕密進行思考,提高了思考的效度。

2、激發動機、研究規律,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和學生比一比,如果是5、6、7、8、9就算教師贏,如果是另外的6個就算你們贏。

學生操作,記錄結果,看誰能贏。

結果肯定是教師贏,學生很好奇很想明白原因。

對規律的探索和遊戲祕密的揭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尋找規律,探索未知的熱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和親切,提高了對數學的興趣。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猜想的提出、驗證,方法的得出,都是學生個體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結果。雖然整個過程一帆風順,但教師適當地製造“碰壁”,反而會推動學生走向成功,教師所起的作用只是相繼誘導。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並在探究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3、運用規律、誘導學生大膽想象、勇於創新。

發表格和骰子,兩人一組輪流擲。和是幾,就在几上頭塗一格,塗滿其中一列,遊戲結束。

小組交流,哪些和出現的可能性大,哪些小?爲什麼?

引導學生得出:5能夠分成幾和幾,6能夠分成幾和幾,7能夠分成幾和幾。

應用學生髮現的規律和方法這是對學生最好的一種肯定,經過填表的練習,讓學生感到自我探索的價值,同時也反映了教師對《標準》教學觀念的體現。引導學生聯想,消除學生依靠的心理,培養學生進取、自信的精神,拓展思維空間。遇到問題就立刻聯想到與之有聯繫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既能提高解決問題的本事,又能培養和鞏固創新思維本事。

三、數學課堂實施遊戲教學的成效與反思

國小生的思維水平處於表象、直觀階段。有着天真、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任何新穎有創意的活動都懷有“好玩”的思想傾向。遊戲教學剛好迎合國小生的這種心理特徵。教師有目的地組織學生以觀察、操作爲主的教學,讓學生在擺、拼、畫、折、量的實際操作中,手腦並用,以動促思,培養了學生遊戲的興趣。

綜觀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方式,體現了教師要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學生髮展的促進者”這一觀念,將最大限度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探索和交流。雖然學生的語言有時不夠規範,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們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這樣的課堂真正做到了:我們的課堂我做主,課堂也在學生和教師的遊戲中靈動。

篇17:論文開題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實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它的提出源於“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之爭。之後,關於教學實效性的話題一向被人們所關注。從學習美國的CarolMarraPelletier的著作《成功教學的策略——實效的教學實習指南》、顧明遠和孟凡華主編的《國際教育新理念》等著作中能夠看出國外的實效教學研究開展的時間比較長,研究的較爲深入。我國學者張璐在《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年第11期發表了《實效教學的定義》一文,文中指出了國際實效教學的五條標準:師生共同參與創造性活動、語言發展、學習背景化、挑戰性的活動和教學對話。

新中國成立以後,異常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教育也乘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課程改革,在新的音樂課程標準、藝術課程標準裏面,教學的實效性成爲音樂課堂新的追求,如音樂課程標準就確定了教學實效性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課標”已經向我們提出了經過各種教學手段來實現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這次音樂藝術教育改革中爲了更好的踐行“科學發展觀”,廣大的音樂教育工作者以及專家學者都在不斷的努力探索着。

二、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實效性:是指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學生學習成效的發展。

課堂實效性: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實效性不僅僅指效率,還包括質量,是高效率和高質量的有機統一體,講“實效性”不能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全面發展爲代價。二是實效性不僅僅指教師教學的實效性,還包括學生學習的實效性,是二者的有機統一,其核心是學生學習的實效性,是學生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進行實效的學習。

音樂課堂實效性: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是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爲依據,經過教學及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各種本事,提高文化素養,陶冶高尚的情操。所以我們要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師的自身素養,把握課堂的實效性,讓音樂課堂成爲學生活躍思維、審美創新、交流發展的智慧場。

三、該課題國內研究現狀與趨勢分析

從國內外專家和學者對實效教學理論的具體論述中能夠發現:專家都比較關注學生的提高和發展,教學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師的反思意識和效果的可測性或量化。可是未能從實際操作中的進行深入研究,缺乏具體課程的實踐性的支撐,尤其缺乏一線教師作爲教育的實踐者所積累起來的、具有切身體會的課堂教學經驗。

所以,基於國內外研究經驗、理論積累以及我們教師自身的特點,本課題緊扣新課程的相關理念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在教師原有知識結構及個人業務素質的基礎上,以國小音樂課堂爲主陣地,以課例爲載體,經過課堂觀察、案例分析、實踐研究、經驗總結等具有強烈的反思意識的行動研究,來探究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從而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構建適合國小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效途徑和手段。

可是,大家對於國小音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僅僅停留於初級階段,還未上升到音樂藝術的研究,研究頗深的無外乎是那些音樂教育家了。作爲音樂教學的實施者大家均在學習着,摸索着,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以教育部頒佈的《音樂課程標準》爲指導,明確在國小開展音樂課堂實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以中國國小音樂教學研究理論爲嚮導,重視對學生的音樂藝術感覺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本事,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聽、唱、律動、創編的指導,實現國小音樂課堂的實效性。

3、以教育學、心理學爲依據,力求使音樂教學中的實效性研究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創新性,實現研究效益的最優化。

五、課題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採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經過查閱國小音樂課堂教學的文獻資料,瞭解、確定自我研究課題所及的範圍,明白“搜索”方向。其次還要熟悉國內外主要教育期刊以及每種期刊的特色,國內教育圖片、音像資料的種類和統計資料的類別。經過這樣的加工,構成對國小音樂課堂實效性的科學的認識。

2、問卷調查法:經過對國小音樂課堂教學實效的科學認識及瞭解。結合實驗教師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整理成問卷。充分了解學生對現行音樂課堂教學的意見和提議,從而實現國小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3、行動研究法:在課題實驗過程中,課題組圍繞課題研究目標,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研究,要求實驗教師將根據學生不一樣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進行探討、研究,不斷總結,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從而到達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4、個案研究法。經過一些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變化進行深入調查,着眼於解決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強調實踐與反思,強調合作與分享,從而讓教師調整與改善自我的教學行爲,增強國小音樂課堂藝術指導的實效性。

5、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課題組要求實驗教師把教育實踐能供給的事實,按照科學的程序,分析現象,探索規律,撰寫相關的經驗文章,變感性認識爲理性認識。

六、課題研究資料

1、音樂教學的實效評估設計,包括對學生的評估和對課堂教學的評估。

2、音樂教學的實效性設計,包括低年級的遊戲設計,合作設計。中高段的合作創新設計,音樂課提問設計,拓展設計等等。研究這些設計的步驟和特點,如何利用這些設計更好地促進音樂課的實效性。從而建構實效教學課堂新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

七、預期的目標和結果

1、經過欣賞、演唱、綜合等智力因素的培養,將美育滲透其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本事,使他們的人格得到昇華。

2、引導學生學會體會音樂的一系列變化。並能發現音樂的這一系列變化正是它的奧妙所在,從而能實現國小音樂教學實效性的完全體現。

八、研究過程

(一)課題啓動(20xx年4月—20xx年6月)

1、確立課題,設計課題實施方案。

2、確定課題研究人員。

3、蒐集和整理有關資料,申請立項。

(二)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7月—20xx年4月)

1、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確定人員分工,職責到人。

2、制定課題研究計劃。

3、調查分析階段。設計調查問卷表,進行調查問卷,充分了解學生對音樂學科的理解掌握,爲更好的開展下階段工作奠定基礎。

4、定期召開課題組會議。根據調查資料、學校實際、教師個性以及知識的不一樣特點等具體情景,設計實踐活動方案。課題組以月爲單位,定期組織成員進行活動:探討在自我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交流自我取得的經驗,反思自我的教學行爲,總結研究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不斷對實踐活動設計方案進行整改。進行活動嘗試,積累心得體會

5、實驗教師上課題研討課。

6、教師教學生活經驗積累。

(三)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1、對課題研究資料進行整理。

2、收集資料,彙編成冊。

3、完成課題研究總結報告。

九、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1、研究報告及相關論文。

2、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階段素質檢測成績及相關資料。

十、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1、音樂實效性教學本身是國小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資料,繼新課改以來,國小音樂教學又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

2、本校經常有機會參加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各項教學活動,校“小白帆”藝術團的學生也能經常參加市級的比賽和展示。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已取得了必須的成績,擁有一批基本功過硬的骨幹教師,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已經有濃厚的興趣。

3、學校領導重視音樂教學工作,同時也獲得了家長及社會的大力支持。本校還被定爲江蘇省實驗學校,常得到專家的垂詢與指導。

4、學校硬件實施不斷改善,爲實驗供給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

篇18:論文開題報告

一、研究課題:

國中地理圖冊閱讀方法的指導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古語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說閱讀文章、書籍讀得多了,其中的含義自然就會了解、掌握了。古人對閱讀的理解既獨到又深刻,就是現代的中國小生“聽、說、讀、寫”也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那麼,地理圖冊的閱讀不一樣於一般的文學書籍,它有特定的範圍和含義,它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載體,是地理教材的補充和延伸,它可替代很多語言文字,既形象直觀,又抽象概括,既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工具又是地理考覈的重要資料。所以,需要專門的訓練和指導。怎樣閱讀地理圖冊?如何更有效地將圖文結合起來構成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將使我們本次研究的主要資料。

從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看,雖然以課本爲主,但要真正掌握知識、具備知識的本事,還必須經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飛躍的過程,這是培養學生思維本事的基本規律。一幅圖像中有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又有表示各種事物的名稱的圖名、圖例和地圖資料說明,以及圖內各種文字、數字註記等。由此構成地理環境各要素間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因果信息,抽象的地理事物特徵和一般發展規律的信息,很容易經過觀察,展示在大腦中,構成整體認識。可見,教會學生讀懂地理圖冊上的地理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三、研究對象:

七年級年級(1)班、(2)班和八年級年級(1)班、(2)班。

四、研究方法:

調查法、合作法、文獻法、反思法。

1、調查法:調查當前學生對地理學習、理解現狀。採用問卷、談話等方法,以取得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2、合作法:根據研究目標利用團體的智慧進行分析研究。各年級地理教師定期進行討論、交流不斷地積累、改善、提高研究的成果。

3、文獻法:學習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論文爲課題的研究供給科學依據。

4、反思法:對研究取得的結論進行全面完整地歸納、提煉,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總結規律,確定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具體方法。

五、研究實施計劃:

1、準備階段:20xx年6月—10月

①經過文獻資料、上網查閱等途徑蒐集、整理、學習與本課題相關的資料及理論。

②針對實際情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

③設計問卷調查,撰寫開題報告。

2、研究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5月。

①按時上傳小課題研究資料,交流、討論、分享研究心得體會。

②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課題研究做好記錄設計教學案例,撰寫教學反思。

③按時參加小課題研究培訓學習,及時獲得專家引領、研究方法和理論支持。

④與其他研究人員合作交流,和諧互助,取長補短。

⑤隨時調整研究方法,師生互動,重視研究效果。

⑥結合指導教師的幫忙,撰寫小課題研究中期報告上報研究情景。

3、總結階段20xx年6月。對研究情景進行分析、歸納,對課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整理研究材料,完成課題結題報告和論文撰寫,申請課題結題。

六、預期結果及表現形式:

1、預期成果:初步構成一系列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2、成果形式:論文、學案、課堂實錄、多媒體課件、課題研究報告等。

篇19:論文開題報告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1、國內外研究現狀

近些年來,國內外學者逐漸開始關注大學生孤獨感這一領域。在大學生孤獨感的性別差異方面,目前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唐民等人的研究證明,男生的孤獨感水平高於女生。李傳銀採用UCLA量表的調查結果相反,發現女生的孤獨感高於男生。國外Borys和Perlman的研究得到男女大學生的孤獨感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這樣的結果。在城鄉差異方面,蔣豔菊等人的研究證明,生源地對於大學生孤獨感體驗的影響在總分上並不顯著,可是在人際孤獨這一因素上十分顯著:農村生源的大學生體驗到更重的人際孤獨感。在專業差異方面,鄧麗芳、王瑞和鄭日昌的研究發現理工類大學生體驗到更多的感情孤獨及社交孤獨。在孤獨感與網絡的關係方面,劉加豔的研究發現網絡使用捲入度越高,孤獨感越強。可是,Shaw等人認爲網絡使用能夠降低孤獨感,孤獨者能夠利用網絡來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張曉琴等人對84名經常使用網絡的大學生進行測試,研究結果證實了網絡服務對網絡孤獨的直接作用。在孤獨感與人格的關係方面,鄒賜嵐的研究證明孤獨感與神經質和精神質呈顯著的正相關,而與外向性呈顯著的負相關。目前,對於大學生孤獨感研究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定性研究不夠深入;二是,對孤獨感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差異的研究結果尚存有分歧;三是,

在影響因素的探討上對生物、文化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

2、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階段,在校大學生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加,他們將擔負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重任,對國家未來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他們能否成爲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在大學時期個體心理和人格發展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克服孤獨感並建立起親密的人際關係,所以在大學生心理健康中最應當受到社會關注的心理要素是孤獨感。孤獨感是從人際交往中產生的,而人際信任是進行人際交往的基礎和前提,同時孤獨感的產生也是缺少社會支持的結果,所以人際信任和領悟社會支持與孤獨感三者之間的聯繫比較緊密。但將這三者聯繫起來進行的研究較少,本次將對這三者間的關係進行深入探究,以便發現人際信任和領悟社會支持對孤獨感影響程度和預測作用,爲構築適應新時期大學生心理特點的、與健康生活方式相結合的理論和運作體系供給參考和理論基礎,有利於幫忙大學生建立進取的人際交往觀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資料與目標

1、研究資料

本研究一方面擬揭示大學生社會支持、人際信任與孤獨感的現狀,另一方面擬深入探討大學生社會支持、人際信任與孤獨感的關係。

2、研究假設

(1)人際信任與孤獨感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

(2)領悟社會支持與孤獨感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

(3)人際信任與領悟社會支持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

(4)領悟社會支持在人際信任與孤獨感關係中存在必須的中介效應

三、研究方法與手段

對濟南大學大學生採用隨機挑選被試、個別施測的方法,分別讓被試依次填寫人際信任量表(ITS)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和感情與社會孤獨量表(EVSLS),對回收的問卷統一編號,以備以後統計分析。將收集到的問卷利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t檢驗、非參數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和迴歸分析等方法來分析數據。

篇20:論文開題報告

學生姓名:XXX

學號:XXXXXXXXXXXX

所在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專業:文祕

設計(論文)題目:《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及相關因素分析》

一、選題背景和意義

(一)選題背景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已從過去的精英教育發展到今日的大衆教育,大學畢業生人數急劇上升,又恰逢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大學生就業問題雪上加霜。隨着就業形勢的嚴峻和擇業競爭的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引起政府和社會各方的廣泛重視,就業壓力問題已成爲相關領域關注的熱點問題。

(二)選題意義

研究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有利於認識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的類型以及產生的原因,以此來進一步研究減小或降低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解決辦法,促進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當代大學生對就業壓力的承受力,幫忙大學生了解自我、正確的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學會控制自我的情緒和行爲,掌握解決壓力的方法,促進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二、國內研究現狀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中周紅萍的《大學生就業壓力與擇業研究》一文中提出: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影響因素包括客觀和主觀因素兩個方面。

其中客觀因素包括三方面:

第一,高校擴招後的壓力。高校擴招使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競爭不斷加劇,導致每年有部分畢業生不能及時就業。

第二,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軌。部分院校遷就某些專業教師開設近於或已經飽和的專業、爭相開設或盲目擴大熱門專業,造成畢業生結構性的過剩。

第三,招聘單位門檻高。有工作經驗這個條件成爲畢業生就業難以逾越的門檻,而不規範的人才流動體制也造成很多招聘單位不願爲別人培養有工作經驗者。

主觀因素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功利化傾向。一些大學生在就業價值取向上扭曲,出現拜金主義、官本位、東南沿海大城市就業方向等思想,給大學生帶來更大的壓力。

第二,期望值過高。當代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對自我自信對未來有較高的期望,當走入社會時他們的高期望受到社會的低接納的打擊,容易產生壓力。

第三,實踐本事弱。大學生具有較好的科學文化、專業理論等知識,但社會經驗和實踐本事顯得相對較弱,而社會要求大學生不僅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更要有較強的實踐本事。

中國計量學院生命科學院劉紅波等在《大學生就業壓力因素分析及心理疏導探索》一文中指出:畢業生心理壓力來源多種多樣,除了市場需求造成直接的、現實的壓力外,畢業生對社會、自我的認識不夠,以及受到一些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造成心態偏差,是就業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

劉紅波認爲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因素包括五個方面:

第一,人才需求結構發生變化。國家近年從製造型向知識經濟型過渡,僱傭人員模式也所以發生轉變,對僱傭人才學歷要求提高。

第二,畢業生數量連年攀升。高校擴招、教育結構調整和資源重組等原因,畢業大學生數量猛增,同時社會經濟成份變化都增加了就業困難。

第三,大學生成長環境影響就業。在校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與社會環境、教學管理水平、個人素質等密切相關。

第四,個人本事素質的高低以及家庭經濟狀況與就業關聯。善於溝通有利於儘早融入團體,處理好同事間的關係,從而適應工作。

第五,專業和專業成績的滿意度。對所學專業滿意程度直接影響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濃厚影響專業成績,這直接或間接影響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與求職競爭力。

劉心紅在《淺析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及應對策略》一文中提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產生的原因分爲用人單位的原因、學校的原因和大學生自身的原因三個方面,同時也指出就業難問題的解決對策包括政府、用人單位、高校和大學生四個方面。

劉心紅認爲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用人單位的原因分爲三方面:

首先,我國企業大多是加工製造業,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爲大學生供給的有效崗位不足。

其次,用人單位方面強調應聘人員的工作經驗和高學歷。

再次,用人單位選擇人才的誤區。

學校的原因也分爲三個方面:

首先,專業結構不合理,與市場需求存在錯位。

其次,人才培養質量滑坡。

再次,大學生就業指導力度不夠。

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不足,對職業和自我的認知不夠產生就業壓力。

忻國磊在《90後大學生就業壓力測試與分析》一文中提出:就業壓力的來源主要來自3個方面:組織和工作方面的因素、個體方面的因素和社會家庭方面的因素。組織環境和工作本身的特徵是就業壓力的主要來源。外部的壓力因素並不普遍作用於所有的工作者,某個壓力源對一個人來說可能是壓力,而對另外一個人可能就是動力或優勢。同時忻國磊也指出,組織環境和工作方面、社會和家庭方面的因素是在校90後大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個體方面的因素感知的壓力比較輕微。

總的來說,造成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原因多種多樣,來源也各不一樣,但主要可分爲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因素。大學生自身不能改變客觀條件,但能夠經過自我對主觀條件的改善來減小就業壓力,多從實際行動中進行進取有效的應對,同時政府、高校和用人單位等對客觀條件的影響也會引起就業方面的問題。

【小編簡評】

論文開題報告 (優選2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網友評價】

感謝同學推薦。

標籤:開題 論文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