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開題報告

物理課題開題報告多篇

物理課題開題報告多篇

【第1篇】物理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導學案是教育教學發展進步的產物,有諸多的背景因素,主要有:

①現階段,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核心是堅持以人爲本,在學校堅持以人爲本就是堅持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因此,落實以學生爲本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展。

②當今社會是競爭的時代,形成競爭的關鍵因素是創新,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絕不是靠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所能完成的,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主動思維和積極探討的過程。

③素質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培養少數尖子不行,只重知識不重能力與學法不行,所以我們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在平等參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④傳統的教育培養目標是單一的,新課改後的教育培養目標是三維的,這就需要教學過程必須把知識問題化,能力問題化,情感態度價值觀潛移化。

⑤學生多,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教育需要,教學質效低;人民羣衆對教育的期望高,要滿足人民羣衆不斷增長的優質教學需求,在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儘量滿足每一個孩子成功的需要。 導學案不失爲一劑良方。

2.研究意義

①導學案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學案導學,自始至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動態點撥和導學案的書面指導下自覺地參與羣體中,成了學習的主人。

②導學案真正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從學習目標的確立,學習方法的設計,學習內容、學習環節的設計,無一不是教師個體和羣體的智慧體現,教師真正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啓發、點撥、誘導學生的學習。

③導學案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學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設計和實施自己的學習策略,教師則可以根據教學情況因人、因事隨機做好指導。

④導學案真正做到了低負高效。導學案涵蓋了三維目標的基本要求,學生通過導學案進行必要的學習、探究,真正跳出了題海,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⑤導學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中學習精力。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主動參與成了學生的一大特徵。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利於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1. 國中物理導學案編寫研究旨在追求實用、高效、有趣,以期實現師生愛用、好用之目標。

2. 導學案編寫是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爲目標,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訂,用於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它以學生爲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自主發展的路線圖。

3. 導學案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按照學生的學習全過程設計,將學生的重心前移,充分體現課前、課中、課後的發展和聯繫,主要依據五大環節: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當堂檢測評估課後拓展延伸。在先學後教的基礎上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研究目標:

1.改善學習方式。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時空,倡導自主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2. 改善課堂教學效益。優化教學過程,實行精細化教學,力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落實校本研究。搭建備課組合作共享的實踐平臺,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團隊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研究步驟

1. 準備階段(xx年5月9月)

(1)確定研究課題,做好申請立項的準備工作,整理好研究的基本的思路。

(2)利用假期,收集一些素材,爲教學做好準備。

(3)撰寫《開題報告》。

2. 實施階段(xx年9月xx年6月)

(1)導學案的備課模式:

提前備課,集體研討、輪流主備、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①.週六備課,瞭解學生,疏通教材,從縱橫兩方面把握知識體系。

②.集體備課

備課組長提前兩週召集全體組員就一週內所要講的內容進行說課,着重圍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情等方面內容。

③.輪流主備

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備課組長將內容進行分工,主備教師提前一週拿出導學案初稿,並交給備課組長審查修改;備課組長將一週的導學案草稿交分管領導審定,製成正式文本。

④.課前備課

上課前一天將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後適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完善。

⑤.課後備課

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用於下次集體備課時小組交流。

⑥.整理成冊

備課組長負責將導學案整理成冊(本組內保留電子稿),作爲本備課組的教案,每學期交教導處一份,以備檢查和存檔。

(2)導學案的編寫原則:

①主體性原則: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

②導學性原則: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師生可共同參與。

③探究性原則:儘可能設計可供學生在研究中學習的內容,有可供師生豐富完善的留白處,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④層次性原則:關照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具體要求:

①明確的學習目標;

②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體系;

③爲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

④應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每週一檢測);

⑤不能把導學案寫成類似學習輔導用書的模式。

⑥導學案的編寫一般按課時進行,與教師上課同步,適合不同課型的教學需要。

(3)導學案的使用

對學生的要求

①根據導學案內容認真進行課本預習。所有學生必須自行解決導學案中基礎題部分,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做拓展題,生疏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應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

②課堂上注意做好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筆記,以便今後複習,學完一課後,要在導學案的空白處寫上學後記(學後心得)。

③每隔一週將導學案進行整理,裝訂成複習資料。

對教師的要求

①一般不佈置另外書面課外作業,認真指導學生使用導學案,在上課前必須抽批部分導學案,以便了解學情,再次進行課前備課。

②課堂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課本的範例示範作用,努力做到以學生爲主體: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思考;重點、難點讓學生議論;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

規律讓學生尋找歸納等。除了注意開拓學生的思維外,教師還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學相長。

③上課過程一般可分爲:a.預習交流(小組內進行互幫互助);b.預習疑難反饋、重點講解(可學生解答或教師解答);c.分組合作(小組成員板演,小組長領導本組學生把自己分的題全部講會,讓全部組員掌握);d.展示提升(各組派代表講清本組的題目,其它小組同學提出疑問及不足);e.穿插鞏固;f.達標測評,拓展延伸。

④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糾。教師必須提高三種能力,即:提高備課中的廚師能力;提高課堂上的公關能力;提高教學時的導演能力。

其他使用要求

①教師必須在實施課堂教學的前一天將導學案發給學生,學生預習後交給老師,教師根據需要抽批或全批導學案,瞭解學情,二次備課,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嚴禁組織學生代替教師的批閱。

②要求學生使用導學案時堅持主動性和獨立性。不管課前還是課上都要主動依據導學案進行自學探究,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教育學生課前預習時切忌抄襲他人,弄虛作假。

③課堂上要求教師以學定教、靈活使用。課堂上要隨時把握學情,靈活進行調控,努力做到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堅決不講,教師只講學生的疑點,引導學生總結規律、提煉方法,最大限度的減少多餘的講解和不必要的指導,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學習和訓練時間。課後,教師要在導學案上填寫教後記,針對課堂教學情況形成錯題集。

④定期的鞏固複習:有針對地實施週週清單元清等鞏固練習。

有關保障措施:

①實施導學案後,原則上停用除與教材配套練習冊外的教輔材料、除導學案與週週清或單元清鞏固練習卷外,不得另外印製試卷;傳統意義的備課模式停止;嚴格按課程標準開足課程,並按標準課時安排學科教學時間。

②週週清、每次月調研考試題必須有不低於60%的內容來源於教材和導學案的原題。

③實施導學案後爲確保學生學習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強化學生學習品行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切實落實二先二後(先預習後上課,先思考後提問)的學習程序,倡導課前真預習、課上樂學習、課後善整理的學習風氣。

④合理安排學生座位,建立632學習小組。班主任要協同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合理安排學生座位,以便於開展小組合作,同伴互助。

即將全班學生分成6人異質學習小組,相互競爭。每個學習小組再分成3個兩人組。有問題2人組先進行研討,解決不了提交6人組討論,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功能,同時每組確定2名小組長,負責本組成員的達標、紀律等。一週評一次參與積極的小組和個人(每參與一次發言,本組所有成員都加1分)。

⑤實施導學案的學科教師,學校將發放適當的備課加班津貼。

⑥對實施導學案學科教師的課堂評價標準是:看學生氣氛是否濃厚;看學生的參與面是否廣,參與人次是否多;看學生佔用的時間多少;看老師採取的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是否好;看效果,看效率。學校驗評組評課,強調兩個字:一是活,看學生參與和學習氣氛;二是實,看課堂是否很實在,看學生是否會學、學會。

3. 結題階段(xx年6月)

(1)完成結題報告。

(2)形成具有原創特點的論文將實踐經驗昇華。

(3)形成編輯成冊的完善導學案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1. 中期報告、結題報告。

2. 形成具有原創特點的論文。

3. 形成編輯成冊的完善導學案

【第2篇】物理課題開題報告範例

題目:國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一、本課題研究現狀述評:

雖然從理論上講小組合作學習,對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常出現以下情況:有的小組熱鬧一陣子後,常常卻解決不了討論的問題;有的小組成員互相埋怨,漸漸地部分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變得冷漠;學生存在着個體差異,合作過程中往往被優秀學生“壟斷”;有些學生把合作探究的時間當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時間,出現課堂過於喧譁的現象。更有甚者有好的思路,不願意與他人合作探究。

針對上面的現象,更深入思考、探究,還會發現許多問題:

(1)學習的內容是否適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標不明確,合作探究時學生各自的任務不明白;

(3)教師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師在學生合作探究時穿流各組,做做樣子。

因此,合作探究學習處於低效的學習程度。爲了進一步優化這種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迎合當今社會對創造型人才的需求,我們提出了《國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這一課題,使合作探究學習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善於合作、樂於探究。真正使學生成爲物理學習的主人,使教師成爲物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二、國內、外研究的現狀

上世紀初期,美國的一些學者就開始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研究並將其運用於教學實踐中;杜威所創辦的芝加哥實驗學校就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由柏克赫斯特實施的道爾頓計劃的三個原則其中之一就是是小組合作。到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學者在小組合作學習領域的研究已非常普遍。我國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始於上世紀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如山東省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重點課題“合作教學研究與實驗”、江蘇省的“合作教學操作初探”、浙大教育系的合作學習小組教學實驗、上海市的“分組教學的構想和實踐”等衆多有關合作學習的課題,出現一些具有建設意義的理論成果。在這一時期有關合作學習的一些理論專著也開始大量出現,如《合作學習導論》與《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施》等。而本世紀以杜郎口中學爲代表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改革實踐,爲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經驗和新的思路。

三、課題的提出

國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幫助學生用較少的時間去獲取較多的學習收穫。我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兩年多了,旨在通過對現行的以知識爲主要教學目標,教師傳授爲主要特徵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但目前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沒有完全體現出合作學習的真正作用,還有許多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還不夠完善。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許多誤區。我們就這一內容進行研究,以使我們對合作學習有更深刻的認識,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優化我們的物理課堂教學。

四、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依據

心理學理論表明:良好的人際關係能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爲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爲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對於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在交往中促進學生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是有極大幫助的。學習交往理論認爲,思維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課堂教學氣氛的影響,多項交往的組織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於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有利於課內信息的溝通,有利於學生間互幫互學,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

《物理新課程標準》中也強調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物理的重要方式,學生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通過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相互啓發、共同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增加學習質量和個體素質,形成一種生動活潑、潛力無窮、人人蔘與、主動積極學習的活動形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學生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知識的獲得是一種主動的認識活動,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小組合作學習正是爲學生提供了這樣一種參與實踐活動的可能,限度地保護了孩子們這種與生俱來的天性,充分挖掘這種極難得的寶貴的教育資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課堂中開展的廣泛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尋找對策,構建科學的、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理論體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2、探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師生角色的轉變。合作學習要協調師生、學生同伴之間的關係,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學習,從而爲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基點。

3、科學的、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研究的意義

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取長補短,減少差異,提高學習質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精神和責任感.

五、研究對象

九年級、四全體學生

六、研究的內容

(一)課題的界定

國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幫助學生用較少的時間去獲取較多的學習收穫。

(二)、研究內容

研究課上學生合作學習新內容如何實現高效的策略。

研究課後學生學習如何實現合作,鞏固學習效果的策略。

研究如何通過評價來衡量和檢測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三)、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構建

1、增強合作意識

(1)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爲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傾聽別人的想法,去學會進行物理交流,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那麼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一些適合於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並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的長處都能在集體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通過物理探究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讓物理走進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的能力,是現代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因此,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組織一些合作參與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合作,並讓學生在生動、活潑、有趣的物理探究實驗活動中體會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樂趣。

2、訓練合作技能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要是通過討論、爭辯、表達、傾聽及參與實踐等形式來展開的。爲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合作技能的培養。

(1)學會傾聽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求1人先說,其他人必須認真聽並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要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見解,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學生不但養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功能也能延續到學生的一生。

(2)學會討論

合作學習中,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共同討論、相互啓發,從而達到合作的目的。爲了提高討論的質量,教師要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各組由一人彙報自學或獨立思考的內容,其它成員必須認真聽,並且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最後,還應將各自遇到的問題提供給全組成員討論,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準備發言。

(3)學會表達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達都離不開語言的表述,爲了達到訓練目標,首先教師要爲學生提供討論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培養學生善於傾聽、思考、判斷、選擇和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其次要求小組成員人人都說,而且要能大膽完整地說,要鼓勵禮貌用語。如對某一問題有不同看法時,起來補充或糾正時可以這樣說:“我對第x小組xxx同學的意見有補充或有不同看法。”

聽、說技能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和探索形成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幫助,相互啓發,實現了學習互補,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4)學會組織

合作討論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組內的組織者,具體做法是:指導組織者進行組內分工、歸納組內意見、幫助別人評價等,另外,爲了體現小組內的主體性,可定期培訓、及時更換組織者。通過訓練不但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而且爲學生今後立足於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學會評價

合作學習活動中評價不只是教師對學生做出的簡單的評價,其中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的範評引導學生互評,如讓學生傾聽他人發言後,用手勢表示對或錯,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評價,以增強評價的能力勇氣、提高評價的水平。

(四)、選擇合作的時機

合作學習強調集體榮譽和個人責任,能充分發揮小組內成員的主體性。但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人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適合每位學生參與,使學生有話講,有一定的爭論性,能激發學生的合作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既發揚了教學民主,又爲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機會。在合作中,人人蔘與、個個發言、相互啓發、取長補短。增加了課堂信息交流量,促進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發展。

七、研究方法:

該課題圍繞國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進行研究,主要採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們擬通過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學習中的誤區,從中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途徑。

2、調查法:瞭解當前我校九年級、四學生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情況。

3、問卷法:瞭解學生對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態度、需求,研究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真實所想、所需。

4、研討法: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討、分析,藉以不斷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實驗操作水平。

八、課題的分析階段研究計劃:

(一)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1、我們從新目標教材的特點和物理學科的特性着手進行分析,認爲新教材倡導合作探究。提償在活動中學,由此得出結論合作學習更適合新課改的要求。

2、確定課題

依據煙臺差異教育課題,我們確定了《國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旨在通過小組合作發揮學生互教優勢全面提高探究、表達、交流技能及合作精神。

3、成立了課題實施小組

確立了劉永祥爲物理課題負責人。並確立研究對象爲全體九年級、四學生,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成員具有明確的分工和合作。

4、大量查閱了有關合作學習方面的書籍並積極參加課題培訓。

(二)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並詳細給出小組合作評價,進行起步階段的具體操作:

(一)進行小組合作分組,選拔組長及成員分工

(二)課上實施

(1)小組會話,互幫互助提高物理學習興趣。

(2)資源共享,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全班共享與互教。

(3)知識點互考,小卷互批,作業互相監督,形成組內互相制約,互相幫助的良好風氣。

(4)課堂評價策略的有效運用爲促進學生物理學習的自覺性,我們在課堂上進行了習題隨堂跟蹤測評,取數次成績之平均爲其平時成績,同時進行小組的捆綁評價。

(三)總結階段(20xx年9月)

1、在總結前階段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調整實施方案,並按新的方案繼續開展研究,撰寫研究報告 。

2、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以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廣,供老師學習借鑑。

3、總結經驗,形成論文向各級刊物推廣。

九、課題組成員

組長:劉永祥

組員:劉曉棠、王紹榮、張學波

十、保障措施

1、關於本課題,在這之前許多的報刊雜誌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闡述,這爲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撐。

2、由於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在網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閱到很多的資料,既快捷又方便。

3、課題主持人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獲得多次優質課,在省市發表過多篇教學設計和論文。

4、我校有較濃厚的科研氛圍。

十一、成果形式

調查報告、平時抽測的數據彙總、階段總結、專題講座、研討會、論文或心得體會等。

【第3篇】國中物理課題開題報告範文精選

國中物理課題開題報告一:

課題名稱: 在國中物理課中合理使用多媒體的案例研究

學員姓名: xxx

單位:xx市百家湖中學

手機號: 138xx98

學號: xx

導師姓名: xx

課題來源: 自立

概念界定:

背景和意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 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目前,大部分學校都已經實現班班有多媒體,而在實際的使用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尤其在以實驗爲基礎的國中物理課堂中,當我們將多媒體引人課堂教學後,教師爲了減輕自己的勞動或出於好奇,一部分教師用多媒體的一些功能取代了自己對教學的一些組織。還有一些教師爲了體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一堂課中儘可能多地使用各種媒體。有些教師上課時乾脆紙上談兵、不做演示實驗,完全用多媒體課件來模擬。這樣勢必會不利於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更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過度使用或不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會導致物理課堂教學中出現弄巧成絀的現象,對教學的效果適得其反。

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成爲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效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優化課堂過程,加大信息量的傳授。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色彩鮮明的動態效果,靈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構成cai的鮮明特點。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作爲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應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二者優勢互補,可獲得的教學效果。當然,任何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工具,它必須依靠教師科學地設計、精心地組織和實施,才能發揮它的效能。所以,教學過程必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在教學實施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合理運用多媒體作爲教學的輔助工具,才能真正改善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效率。

國內外研究現狀

當今世界,國際信息化教育形勢逼人,信息化浪潮勢不可擋。一些發達國家從九十年代開始,就已利用英特網進行教育活動,全世界現已有30多個國家參與美國提出的 用技術來支持教育改革 的國際合作研究。其中國內外研究情況:

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課程整合主要仍然體現在cai上,其他領域涉及較少,另一種整合,則側重於信息技術內部各部分之間整合,存在侷限性。

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整合過程中存在如形式主義盲目整合等傾向,沒有把國中物理教學過程和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學科課程整合過程系統化

同時沒有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合理適時地選取,使整合進入一片死海;

新課標下的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學科課程整合的研究尚處在初級階段;

國內外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課程整合現狀及相關課題的研究現狀的研究,爭取一不重複,二要創新,形成先進發展的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課程整合觀。在全國關於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學科課程整合的相關研究已有很多,他們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

①形式主義整合,個別學校以計算機被用次數來評價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結合的好壞,個別教師把計算機當做 電子黑板 ,陷入認識上誤區。當今大部分教學課件系統無交互性,很難達到教學效果。

②有些教師教學時要由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內容,用課件來代替實驗,所以這種做法違背教學規律,同時也違背了實質上的整合理念。

③許多教師及研究人員認爲整合就是 1+1=2 ,使簡單的累加,對整合的本質缺乏認識。

主要研究內容

多媒體在國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在國中物理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的案例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將主要運用行動研究法研究 防止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中做 負功 的實施策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和管理中尋找開展整合活動的策略、方法、途徑與措施,在具體的研究工作情境中認真進行,行動者參與研究,研究者參與實踐,並根據研究中遇到的具體情況,邊實踐,邊探索,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的統一起來。

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訪問方式瞭解與本項目有關的信息與內容。

經驗總結法:在研究分析、收集前人或相關研究結論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分析,比較總結出與本項目有關的知識與結論。

主要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的思路是根據新一輪課改的要求,通過計劃、調查、實踐和總結反思等幾個環節,積極防止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中做 負功 ,探索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教學的整合的策略、方法途徑,本課題研究可分爲三個階段:

實施研究階段(3個月) 綜合運用調查研究、行動研究等方法,調查信息技術與國中物理教學的整合的現狀,通過實踐研究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特徵、方法和操作策略。

總結、結題階段(2個月) 運用經驗總結、案例研究等方法,對研究材料進行收集整理,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結題工作。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秦力,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6)

鄭春和,中學物理學探究教學模式的研討[j]。課程、教材,.(7)

[3]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熱的冷思考 朱廣豔 摘自《中國電化教學》.1

[4]鄧鳩洲,淺析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整合性建設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4)

國中物理課題開題報告二:

題目: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

一、課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一)課題的提出背景:

全國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方案,重慶於秋季全面啓動。重慶新課改教學實施兩年來,我們絕大多數教師注意力都投注到新課程理念如何在學科教學中實施的問題上,往往會忽略學科本質特徵教學特色,也就是忽略新課程理念如何與注重學科本質特徵有機結合這個問題。本課題組認爲,教師如果在教學實踐中能夠科學有效處理好這個問題,就會成爲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科特色老師。高中新課程改革方案的中心點是新課程、新理念、新大學聯考,作爲面對新課改的我們一線教師,首先要學習好、研究透新課程和新課程標準理念,我們作爲物理學科教師,認爲物理教學應該注重物理學科本質與特徵,要彰顯出物理學科教學特色。如何把《課程標準》的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兩全齊美,本課題組提出了“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課題。

(二)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重點和難點

1.研究目標

(1)通過對本課題的實踐研究,欲在高中新課改背景下,儘快形成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特色,從而打造禮嘉中學特色學科教研組。

(2)通過對本課題的實踐研究,欲大力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從而增強禮嘉中學高中物理教研組實力。

2.研究的基本內容

(1)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研究。

(2)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的研究。

(3)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策略研究。

3.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1)新課程標準理念中“課程目標”和“課程實施”方面的研究。

(2)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策略研究。

難點: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策略研究。

(三)本課題的價值和意義

1.創新程度:本課題是在重慶市於秋季全面實施全國新一輪高中課改方案的背景下,結合學校“內涵發展”與“讓課堂更富生命力”發展主題以及對全體教師個體發展規劃的要求和學校市級規劃課題《培養現代城市人學科教學模式研究》應運而生,本課題不屬於自上而下的課題研究,而是基於實踐的高中新課改實施下如何形成學科教學特色的策略方面的研究。所以,本課題的研究很具有現實性和可持續發展性。

2.理論意義:本課題的研究對於大力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具有較強的理論指導意義,而且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3.實踐意義: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擬實現以下應用價值:

(1)大力推進高中新課改的實施進程;

(2)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對教師的教學方式起到很大的轉變作用;

(3)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養成。

二、選題依據

(一)校情依據

禮嘉中學正處於重慶北部新區城市化進程加快發展時期,隨之帶來的對教育的高標準和高要求,給禮嘉中學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1月學校成功創建市級重點中學,未來禮嘉中學在市級重點中學行列中的走向又如何,很大程度取決於學校目前對“內涵發展”、“讓課堂更富生命力”與“高效課堂建設”等增強軟實力方面的發展主題的落實程度。高效課堂建設,構建禮嘉中學特色教學結構,系學校發展主題的主攻目標。學校市級課題“培養現代城市人學科教學模式研究”,就是要求各學科教研組以課題研究帶動教師,儘快提升教育科研能力,走科研興校之路,讓更多教師成長爲研究型教師。

(二)新課改依據

秋季重慶市全面實施高中新課改方案。高中新課改方案的中心點是新課程、新理念、新大學聯考。作爲面對新課改的我們一線教師,首先應該學習、研究新《課程標準》理念,以高效落實新課程標準理念對以前教學觀念和教學習慣挑戰。

(三)學科教學特色依據

物理教學,尤其應該注重物理學科本質與特徵,要彰顯出學科教學特色。

(四)理論依據

1.心理學基礎:多元智力學說

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dner)在衆多心理學家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成爲9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多元智能理論認爲,人的智能結構是多元的,各種智能只有領域的不同,而沒有優劣之分。

2.學習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學習是學習者在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徵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輔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和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

(3)教學方法論基礎:“做中學”。

美國心理學家杜威認爲,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連續的整體,心理學的真正對象是研究在環境中發生作用的整個機體,心理學家所關心的應是有機體的整個協調作用。所以,在教學方法方面,他強調“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從活動中學”。這種學習方法能夠產生良好的思維,有利於學習者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所以這種教學方法論,越來越多地被廣大師生所接受和傳播。

三.本課題重要概念界定

(一)新課程標準理念。本課題專指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關於“課程基本理念”五條中的第一條“在課程目標上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與第四條“在課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

(二)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由此可見,物理學本質特徵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研究對象和追求目標上的特徵,以自然界的物質爲研究領域,力圖確認自然界最基本的原理和內在的統一的規律,亦即事物的客觀實在性特徵。所以,研究與發展物理學科的手段和方法,應該具有科學性和探究性。二是過程性特徵,即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實驗,這體現了自然科學的共性。可以這樣說,如果與自然界沒有直接的觀察與實驗,就沒有物理學。事實上,物理學的發展依賴於理論與實踐之間持續不斷的相互作用。對於物理學理論與實踐來說,物理量的定義和測量的假設選擇,理論的數學展開,理論與實驗的比較,是與實驗定律一致的,是物理學理論的目標,這實際上是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問題。

(三)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是指對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規律的教學活動設計,應體現出物理學本質及特徵,特別是探究中的思維方法與手段,應體現出物理學科特色。這應該成爲物理教師的基本科學素養之一。

(四)新課程基本理念與物理學科本質之關係。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總目標第二條“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能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解決一些問題”。由此可見,科學探究是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總目標的核心內容。科學探究,從物理教育的角度來看,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理解。首先是觀念層面。科學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永無止境的探究過程。科學的知識體系是在探究過程中不斷髮展和變化而形成的。其二是思想方法層面。科學探究是科學家羣體在長期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有效認識和實踐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學思維方式,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科學思想方法。所以,在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根據這些基本要素提出了對學生理解科學探究和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第三是操作技能層面。任何實驗探究過程都需要某些思維和操作技能,如控制變量法、使用儀器、記錄和處理數據等。科學探究體現了物理學的兩大本質特徵,是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科學探究思想把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與物理學科本質有機結合起來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與物理學科本質、科學探究三者之間是協調、統一的關係。

(五)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中學生對物理學的認識和理解是通過親身經歷的學習過程而逐漸形成的。物理課應當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生不斷探究物理現象的本質與內在聯繫的過程,將科學探究作爲物理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體現物理學的本質與促進學生科學素養髮展相統一的要求。所以,本課題所說的“有機結合”,是指針對高中物理課程必修1、必修2、選修3-1、3-2、3-3、3-5六本教材中涉及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規律的課文,滲透物理學科本質與課程基本理念五條中的第一條“課程目標”和第四條“課程實施”意見,按照“教材內容結構化,結構問題化,問題系列化”禮嘉中學“高效課堂建設”之要求,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方案。

四.文獻綜述—關於同類課題國內研究現狀

全國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方案於秋季在山東、廣東、寧夏、海南等四個省區率先實施。大量資料和媒體顯示,高中新課改實施八年來,絕大多數物理教師注意力都投注到新課程理念如何在物理學科教學中實施問題上,僅有部分教師對物理學科本質特徵教學問題還能夠引起重視,而把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目前還沒有發現。

五.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1.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重點研究課程基本理念中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實施”部分。

2.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重點在於對其認識與理解上的研究。

3.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策略研究。重點在於結合的策略探究。

(二)研究思路

1.培訓學習階段(.11---.12)

(1)撰寫培訓學習階段計劃(.11)

(2)撰寫、研討開題報告,保證按時開題。(.11—.12)

(3)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學習、研究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11)

(4)收集整理“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資料,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學習、研究“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資料。(.11)

(5)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測試課題培訓內容(閉卷,100分制,40分鐘完成)。(.12)

(6)組織課題全體學生學習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與學生相關的內容,以及“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內容。(.12)

(7)組織課題全體學生參加課題培訓內容測試及調查問卷(閉卷,100分制,40分鐘完成)。(.12)

(8)培訓及開題總結(.01)

2.研究實踐階段(.01---.06)

(1)撰寫本階段計劃(.01)

(2)課題組全體成員分任務書面列舉出符合課題研究要求與研究範圍的全部新課程課目,在課題活動會議上提交併集體確認,形成《課題研究課目確認書》。(.01)

(3)課題組全體成員結合物理學科本質與《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五條中的第一條“課程目標”、第四條“課程實施”意見,按照“教材內容結構化,結構問題化,問題系列化”禮嘉中學“高效課堂建設”之要求,把《確認書》中指明的課目,每人設計出1—2個教學案例。(.02);

(4)在課題組活動會議上每人提交案例交流並集體確認,初步形成第一本《課題教學案例集》(雛形本)。(.03);(5)課題組全體成員按照初步形成的第一本《課題教學案例集》,由設計者在教室上課題公開課,然後在課題活動會議上評課,完善教學案例,然後在另一個班上同課公開錄像課。(.03-04)。

(6)對參與課題實驗的全體學生進行民意測驗,反饋課題實施後的收穫與體會。(.05)

(7)課題組全體成員書面總結個人體會,提交課題會議交流,然後裝訂成冊,形成第一本《課題實施個人體會》資料存檔。

(8)撰寫課題研究第一階段總結。(.06)

(8)充實、改進、完善以上(2)、(3)、(4)內容,形成第二本《課題教學案例集》(成熟本)和第二本《課題實施個人體會》資料存檔。(.06---.05)

(9)撰寫課題研究第二階段總結。(.12)

(10)撰寫課題研究第三階段計劃與總結。(.06)

3.提升總結階段(.06---.12)

(1)撰寫本階段計劃(.04)

(2)課題全體實驗學生民意測驗課題實施收穫與體會,形成課題後測資料存檔。(.05)

(3)課題全體成員撰寫並發表課題研究論文成果。(.06---.09)

(4)課題全體成員分任務整理課題研究成果(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①個人課題經驗總結、②課題論文、③課題教學案例及分析、④優質錄像課評析)。(.10)

(5)審編《課題優質課教案集》、《課題獲獎與發表論文集》、《課題個人經驗總結集》。(.11)

(6)撰寫課題結題《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 (.10---.11)

(7)課題活動會議審議、討論結題《研究報告》。(.12)

(8)修改、敲定結題《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12)

(9)申請結題。(.12)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運用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對課題教師和課題學生參與的行爲及效果進行跟蹤分析,及時反思、總結和提升。

六、課題組織與管理

(一)指導機構

1.重慶北部新區教育管理指導中心

2.禮嘉中學校教科室

(二)研究機構

1.課題負責人:xx

2.課題指導專家: 江緒華(重慶市教師教育專家、重慶市教育評估專家、重慶市高中物理骨幹教師、重慶提名人選、中學研究員、渝中區青少年創新學院指導專家、渝中區、曾主持2個市級課題,主研8個市級以上課題、出版專著3部。)

3.主研人員:xx

4.實驗教師:xx

七、課題組人員分工

姓名職責具體分工

劉 瓊主持主研全面負責課題研究工作。召集課題會議,撰寫課題培訓、前測與後測資料、《開題報告》、結題《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階段性計劃和階段性總結,處理主要實驗數據信息,負責聯繫指導專家。

肖田平主研負責課題經費到位,驗收個人階段性總結與體會、優質課案例,負責優質課錄像落實工作。

吳昌其主研收集、保存實驗材料和數據,共同處理實驗數據,審編《優質課教案集》、《獲獎與發表論文集》。安排課題會議記錄員、負責《課題管理手冊》。

鄭 毅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黃小林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陳 朋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鍾紅軍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桂紅亮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曾 響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八、課題預期成果形式

1、結題《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

2、《課題論文集》

3、《優質課教案集》

4、《優質錄像課》光盤

九、課題經費預算

1、資料費:5000元

2、調研費:500元

3、差旅費:4000元

4、會務費:4000元

5、計算機使用費:500元

6、培訓及指導費:5000元

7、錄像及製作費:1000元

以上7個項目預計經費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