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述職報告 翻譯

第一篇:翻譯實習報告docx

述職報告 翻譯

爲了把我們所學到的英文知識全面的結合起來,學院給我們安排了翻譯實習。讓我從翻譯中體會翻譯技巧,從而提高翻譯水平。同時,通過學習,培養我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次我們的翻譯原文是lucky in love,大約37張的英文材料,分組進行翻譯,每組大概有四五人,每個人都有一項艱鉅的任務。我想老師的安排不僅是想提高我們的翻譯水平,也想培養大家的合作能力吧!

lucky in love,這本書我粗略的看了一下,以我現在的水平,說實話看不太懂。我想原因是詞彙的缺乏,語法掌握不夠牢靠,還有就是對西方文化了解不多。我被分配到翻譯第七章,這是個相當嚴峻的任務。剛開始我就不知道小說說的什麼?只是大概知道與愛有關,畢竟題目是《幸運的愛》吧。不瞭解開頭講的什麼就從中途看起,確實很難,所以我想上網查一些有關小說的主要內容,我想或許是老師給我們的有一大考驗吧,網上並沒有關於這本書的太多內容,所以我還是一知半解。只能硬着頭皮往下翻了,問題很多呀!先是詞彙,有太多的詞彙我部認識,要藉助字典和網絡,但問題是當你把意思套入句中翻譯時,你會覺得不那麼準確,此時你就要想它的意譯了。這是一個比較難的地方。還有就是句中的形容詞與名詞太混了,分不清這也給翻譯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我覺得最難得是句型的分析。我在這塊本來就很薄弱,句中的倒裝句和從句過多,導致我無從下手。我的先分析句型,在查單詞意思,最後在整合,所以浪費了很多的時間。而且當你把所翻譯的,在讀讀,卻又發現不通。看很是惱火啊!

花了很多時間也沒翻譯多少,有一段時間我都想放棄了,後來我們一組的翻譯開頭的同學翻譯結束後,交了稿,我看了一下,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了。我發現還是討論一下對各個人的翻譯比較好。果然效果不錯,知道大概的內容之後,我的翻譯比較順暢了,雖然還是有不懂得地方,但明顯少了很多,而且速度也快了不少,慢慢地也上了軌道。 通過這次翻譯,我學到了很多,我深刻的瞭解到了我有很多的不足,所以下一個階段我要做很多的準備來迎接專業四級,首先,我要擴充自己的詞彙量,加大課外英文的閱讀量,其次要系統的複習一下語法知識,多瞭解一下不同語境下地對話。還要,多看看外國的電影,初步定爲50部,不僅要學習裏面的英文,更要了解其中的文化。最後就是全面複習各種技能:聽力、寫作、語法、口語等。知道了我的這些不足之後,我會更加的努力彌補!爭取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第二篇:日語翻譯研究報告

翻譯研究報告

摘要:本次翻譯任務是日本當代美學家佐佐木健一所著的《日本的感性》中209頁至248頁。在翻譯前中對作者、作品以及作者所處於的歷史和社會背景進行了查閱,以便更好的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古日語、和歌等藝術文學表達形式,採用了嚴復先生所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理論,加以自己對原文的理解進行翻譯。

一、作家研究

佐佐木健一,1943年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專攻美學和法國思想史。曾擔任崎山玉大學、東京大學等高校教授,日本美學學會會長、世界美學協會主席等職,現爲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臺詞的結構》、《作品的哲學》、《美學辭典》、《以法國爲中心的18世紀美學史研究》、《標題的魅力》等。

佐佐木健一是日本當代著名的美學家,是繼大克西禮、植田壽藏、竹內敏雄、今道友信之後,又一位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衝突中探索,取得可觀成果的美學家。佐佐木健一曾任世界美學協會主席、日本美學學會會長等職。

佐佐木健一在對西方美學理論、尤其是對法國美學理論進行深入系統研究的基礎上,迴歸東方,對日本近現代哲學、日本特有的精神美學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爲在藝術中,美的存在已經不是絕對要素。現今的藝術應當運用美學意識作爲我們新的價值觀,讓其重新恢復活力。佐佐木健一在日本美學家中,是一位在音樂、繪畫、雕刻、詩歌以及現代藝術等諸多領域中,始終保持具體研究方法的美學家。他對美的感觸與見解是一般人不可比擬的。關於美學的基本概念研究,佐佐木健一以概念史爲依據,顯示了當代美學的研究水平。美學的全球化與本土化、城市精神、觸覺文化、戲劇美學以及現代藝術都是佐佐木健一美學思想研究的主要內容。佐佐木健一從對日本的城市建造和西方城市建造的比較中,看到西方文明與日本文明之間的文化差異,看出日本人以順應自然的態度來看待自然物,並總結出西方藝術想尋回城市所丟失的自然景物。而在日本的藝術中摹仿自然就包含了有讓人類迴歸自然的智慧。

面對二十世紀的美學思想,不僅受到現代藝術和先鋒藝術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東西方意識形態衝突的影響。在這樣複雜的學術背景下,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現代藝術如何能夠捕捉到可以讓更廣泛的大衆來體味到其中包含的感性意識。佐佐木健一認爲現代藝術不應當根據作品的外型從視覺方面進行認識與研究。而應當從作品包含的消息和概念的部分入手,訴諸於人們的感性。對於西方美學思想的研究,佐佐木健一研究的對象主要是法國的美學思想史。這是因爲18世紀固有的文化思想確實是以法國爲中心的緣故。他的研究是在人們對鮮活的現實思想的再構成中進行的,十分具有獨特性。

佐佐木健一美學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有利於我們重新對當代美學課題展開更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二、作品研究

本書從日語的單詞、和歌、日本古典文學等方面入手,展示出日本的文化和藝術,從而表露出日本的美學以及感性思想。

日本的感性是在日本產生和演化的,以“藝道”爲傳統並逐漸與西方美學思想的研究相結合的美學理論的總稱。在此書中提及世界和自我是需要相互交融後方可演變出文化的進步、藝術的革新、人類的發展等一系列具體的事物,所有美的事物也是由單一向多樣發展的結果。20世紀20年代之後,隨着西方美學在日本的傳播,日本開始系統的研究美學問題。從那時起,美學作爲一門學科在日本正式被確立。日本在翻譯和詮釋西方美學著作的過程中,

逐漸發展出與日本傳統美學思想相結合的新式日本美學。這是日本本民族獨特的藝術觀、審美觀和外來文化的火花碰撞繼而產生出的別具一格的文學、美學風格,即日本的感性。作者佐佐木健一針對二十世紀後期文藝創作和人們審美觀念的巨大變化,從美學、感性和複製化時代文藝生產的現實出發來分析近代美學的發生的深刻變化。對人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實際的美學難題作出了透徹的解析。也對日本的感性作出了特有的評價和詮釋,把我們帶入了關於日本美學、文學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之中。

在日本的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美學理論以及表現這些理論的詞彙,是日本人的祖先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客觀事物不斷追求、探索、思考的產物。它一經確立就絕不是僅僅停留在文學、藝術等特定的領域,而是對日本人的意識結構、價值觀念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日本文化中價值體系的基礎,奠定了日本民族性格發展的方向。作者佐佐木健一併沒有將人和自然相對立,而是把人置於自然之中。同時,日本人對自然的崇拜又與他們的神靈信仰不無關係。本書中多次出現的和歌和古詩當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一特質。這種在自然之中主體和客體相互包容合爲一體的古典思想,體現在繪畫、茶道、花道、徘句、和歌等各種文學藝術形式當中,成爲了日本美學理論的重要基礎。

本書作者着重於和歌、古詩中的用詞、修辭和文法等表達方式來體現日語的獨特美感。每個國家的語言都會存在一種獨有的美感,而這種語言沒有作爲自己的母語時是不易察覺到這種美感的。因此,本書詳細周全地對古日語、和歌和古詩進行剖析,從而使現代日本人以及外國人對日本的古典文學中的美、感性有一定的瞭解。不僅僅是將日語的美,包括所觸及到的文學的美、美學的美、歷史的美、日本文化底蘊的美等等都進行的客觀詮釋,立體式的將日本的感性公之於衆。

三、翻譯研究

(一)、翻譯理論

“信達雅”是中國傳統翻譯思想的綱領,也是嚴復先生翻譯理論的核心。英國翻譯理論家紐馬克把翻譯和語言功能結合起來,指出翻譯者應分別忠實於各自文本中的“原作者”、“真實性”和“讀者層”。此外,林語堂先生所提出的“真實、通順、美”。以及傅雷先生在翻譯理論中所說到:理解要“化爲我有”;表達要“傳神達意”;“神”與“形”的和諧(“重神似不重形似” ; “神”與“形”的和諧源於譯者的再創造;“神似”與“形似”和諧體現中西美學之精髓)。這些大家所提出的翻譯理論和方法技巧都提醒我們,要尊重原著,保持所翻譯書籍的原汁原味。同時要保證語言的通順,把日語的表達方式轉化成合適的中文表達習慣,以方便中國的讀者閱讀。再者,還要使語言優美,通俗易懂,言簡意賅。

本書所涉及的內容是關於古日本語中詞彙、文法的哲學與美學,因此文章存在很強的邏輯性和美感。在翻譯過程中逐字逐句的將日語單詞翻譯爲中文,然後再根據日語原文的大意,將零散的中文組合成完整的、通順的一句話,最後將其潤色,使之優美生動、富有文學色彩。還可以進一步發揮,將原文中引用的古代日語進一步以中文的文言文形式表現出來,使文章的美感能更好的傳達給以中文爲母語的讀者。

舉一例:

五條のきさいの宮のにしのたいに住ける人に、ほいにはあらで物いひわたりけるを、む月のとをかあまりになんほかへかかくれにける、あり所は聞けれど、え物もいはで、又のとしの春、梅の花さかりに月のおもしろかりける夜、こぞをこひてかのにしのたいにいきて、月のかたぶくまてあばらなるいたじきにふせりてよめる。

仁明天皇の皇后(五條後)の屋敷の別棟(西の対)に住んでいた高位の女性に、業平は道ならぬ(「ほいにはあらで」)戀心を懐き、長らく言い寄っていた。ところが女性、一月の十日過ぎに姿を消してしまい、行き先を訊ねたが、知ることはできなかった。一年後、

梅の盛りのころ、月の美しい夜に、去年を懐かしみ、その屋敷に行き、月の傾くまで、人気のない屋敷きに臥せって、次のうたを詠んだ。

在原文中,上段是取材去和歌中的一部分,語法結構屬於古代日本語。這段較難處理,對於學習日語只有四年經驗的我們來講,想要體味原文詞彙間奇妙的構詞和語法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作者佐佐木健一先生將第一段的古代日本語用現在日語重新進行了詮釋。我們先來看對現代日語部分的翻譯:

“曾居住在仁明天皇的皇后(第五位皇后)的住處(面西)的地位高的女性,業平對起這個女子抱有愛慕之心,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那個女子卻忽然遷往別處去了。向人打聽,得悉了她所住的屋子。男子就抱着憂愁苦恨之心度送歲月。梅花盛開之際,這男子想起了去年之事,便去尋訪那女子已經遷離了的西邊的屋子,站着眺望,坐着凝視,但見環境已經完全變更。他淌着眼淚,在荒寂的屋檐下,橫身地面上,直到涼月西沉,回想起去年的戀情。吟成詩歌如下”。

翻譯部分注意到了日語表達習慣和中文表達習慣之間的差異,比如:“仁明天皇の皇后(五條後)の屋敷の別棟(西の対)に住んでいた高位の女性に”,原文中的“屋敷”和“別棟”在日語中是指“住宅”和“另一棟房子”,如果直譯,那首句的翻譯應該爲“曾居住在仁明天皇的皇后(第五位皇后)的住處(面西)的地位高的女性”。在中文和日語書面表達中,常會用到“括弧”對錶述內容進行補充。但是在中文表達習慣中,這種用法常被使用在更加正式的文本中,如政府刊發的書面文本或者學術性研究型文章中。考慮到文章整體的美觀性和此書的定位,我們將括弧部分的補充重新整合成定語,重新翻譯。修改部分如下:“一位具有很高地位的女性,曾居住在仁明天皇第五位皇后寢宮的西面”。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此就不全部表述了。

處理完中文白話文後爲了尊重原文,我們需要將白話文進行進一步揣摩,將這段白話文變成中國古代的文言文,使之具有中文的語言精髓。試譯部分如下:

太后之闈,所在謂五條。時人業平羨西廂女子,然女遷,不得其詳。詢於人,知其所處,遂以幽恨度日。值梅盛,忽憶經年,訪婦之舊居,佇而遠眺,席而凝望,唯覺時移事異。潸然喟然,橫臥檐下,至涼月西沉,又憶經年之情。

(二)、翻譯技巧

翻譯有三大種類:文學藝術翻譯、實務翻譯、影像翻譯。在翻譯行業,有文學藝術翻譯、實務翻譯、影像翻譯這三類。文學藝術翻譯的工作是翻譯書籍、雜誌等出版物,也被稱爲出版翻譯,包含小說、非小說類文學作品、實用書籍、少兒書籍等各種文學藝術形式。影像翻譯是附在影像上的翻譯,有字幕翻譯及配音翻譯。過去這類翻譯的工作量也就限於電影以及電視紀錄片,而近年來隨着電視頻道的多樣化及dvd的普及,需要翻譯的海外作品量不斷增加,因此對譯者的需求量也在擴大。最後是實務翻譯,也被稱作商務翻譯、產業翻譯、技術翻譯,在商務場合產生的各種文書都是這類譯者的翻譯對象。其內容涉及it、金融、法律、專利、環境、以及我的專業醫藥學等各個領域。稍後我會詳細說明。

每種語言都有各自獨立和分明的系統,在形態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異。然而,兩種語言之間又存在一些相似性。比如很多日語漢字的含義與中文是一致的。正是由於英漢兩種語言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所以在翻譯實踐中,我們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種方法進行翻譯。直譯和意譯是重要的翻譯理論和基本的研究主題。

1、 直譯

概念: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或翻譯文字。

例如:「われ」と「世界」を結ぶには、二つの方位が考えられる。われが世界に介入

するか、世界がわれに変容を加えるかである。

這一句邏輯性比較強,而且句式屬於簡單句,因此選擇直譯,簡潔明瞭。即“要使‘自我’和‘世界’結合就要考慮二者的關係。是我們介入了世界,還是世界對自我施加了變數。”

2、加譯

概念:在保持原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補充說明。

例如:ここにうたわれているには漆黒の夜(ぬばたまの夜)であり、光は言挙げされていない。それにもかかわらず、われわれは冷たく透明な月の光を感じる。

這一句中的“それにもかかわらず”指的是前面所陳述的“漆黒の夜(ぬばたまの夜)”。要使翻譯的主旨清晰,這裏就不能翻譯成“雖然這樣”,而要具體的說明“這樣”就是指“漆黑的夜”。但是如果重複前面所譯文,又會顯得文章語言乏味平淡,所以我換了一個意思相同的近義詞。即“在這裏所歌頌的是沒有一絲光亮,漆黑的夜晚(ぬばたまの夜)。雖然是夜黑風高,我們卻仍能感受到冰冷的透明的月光”。

3、 轉譯

概念:詞類轉換,是翻譯常用的一種變通手段,是突破原文詞、句格局,化阻滯通行文的重要方法。許多生硬、彆扭的日式中文,往往都是沒有進行詞類轉換的結果。理論上,翻譯時詞類的轉換是沒有限制的。一個名詞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或愛不同的譯者筆下,既可能譯成別的詞類,其他詞類的轉換也無不如此。

例如:水面に浮び揺れている浮華を見ているうちに、心が揺れてくるかのようである。 這一句中的“浮華”一詞我認爲是不好理解的。先來看一下這個詞的解釋“輕浮、浮華”,顧名思義就是華而不實、不切實際的一種浮誇的華麗。然而“看到”一詞又體現的是一種看到的確切的東西,所以這“浮誇的華麗”是指的一種景象。與“在水面上漂浮搖曳的”這個定語就融合的恰到好處了。而後半句中“心が揺れてくる”如果直接翻譯成“心晃動起來”沒有一點美感,試着體會一下“心晃動起來”是怎麼樣的一種感覺。在我個人看來,那一定是一種蠢蠢欲動的悸動之感。與後文中的“なんとなく(情不自禁)”也有所銜接。所以整句的翻譯,即“當看到在水面上漂浮搖曳的浮誇的華麗景象時,心彷彿也跟着蠢蠢欲動起來。”

4、 意譯

概念:指根據原文的大意來翻譯,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譯(區別於“直譯”)。通常在翻譯句子或詞組(或更大的意羣)時使用較多,意譯主要在原語與譯語體現巨大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得以應用。從跨文化語言交際和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意譯強調的是譯語文化體系和原語文化體系的相對獨立性。大量的實例說明,意譯的使用體現出不同語言民族在生態文化、語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質文化和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性。意譯更能夠體現出本民族的語言特徵。

例如:ほしきよき夜はのうす雪空はれて吹きとほす風を梢にぞ聞く。

讀完這句,首先腦海裏會浮現出一個繁星點點的晴朗的星空、一層薄薄的白雪、風和幾枝冬日裏乾枯的樹梢。因爲這是一首古詩,所以翻譯的時候就要翻譯的詩情畫意一些。晴朗的星空是因爲下了雪而變得乾淨透明,寒風拂過乾枯的樹枝就會被吹的吱吱作響。詩句裏並沒有“吱吱作響”的這一描述,但是文中說了“聞く”,便可以意會出“吱吱作響”的場景。譯文“輕薄的白雪將天空洗禮的晴朗透明、星光熠熠,寒風拂過,乾枯的樹枝被吹的吱吱作響。”

5、 原文照搬

由於本文中涉及了很多合成詞,如果翻譯成中文我覺得會失去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而且也無法體現出日語中這種合成詞的巧妙佈局。

例如:「~渡す」に関して面白いのは、その多くがひとを與格として働きかけるものが多く(売り渡す、明け渡す、申し渡す、譲り渡す等)? ?

這句中的“~渡す”、 “売り渡す”、“明け渡す”、“申し渡す”、“譲り渡す”,翻譯成中文“出售”、“讓出、交出”、“宣佈、宣判、通告、宣告”、“讓出、轉讓”,但是這樣譯來就沒有了日語中派生詞的意味。所以在這裏,我認爲保持照搬日文會比較好一些。即“關於“~渡る”有趣的是,這個詞的功能通常是作爲連接詞被使用的(売り渡す、明け渡す、申し渡す、譲り渡す等等)? ?”

四、總結

從翻譯《日本的感性》一書中,感受作者眼中日本文化的感性存在。此書中,作者引用很多日本古典文學中的實例來從根源探索日本文化的感性存在,呈現給大衆一副不一樣的日本古典文化畫卷。翻譯關於論詞彙和語法間的關聯,理解日本文學中的感性體現;因爲文中普遍涉及日本和歌和古語法,需要準確辨析句子成分,儘量以準確的中文表述這些日本古典文獻;做好翻譯工作的“信達雅”,不拘於死板的語法。通過工具書、電子詞典及豐富的網絡資源來深刻的理解作者在書中所闡述的觀點和引用的古典詩詞,竟而以準確又不失作者原文中所體現出的的高潮的文學功底和文化素養的現代漢語進行表述。通過翻譯此書中部分章節,能夠淺析作者筆下的日本文化中的感性。最後通過其他同學翻譯此書的剩餘章節,能夠對日本文化中的感性認識有一個初步的把握。

第三篇:翻譯實踐報告 2

一星期的翻譯實踐課就在不依不捨回味無窮的情況下結束了,這一個星期主要圍繞着學術翻譯,公司簡介翻譯等一系列活動展開,一個星期下來感觸頗深,也受益匪淺。

一週的實踐課由吳沙老師的學術翻譯開始,老師爲我們講解了一些相關內容後,要求我們分成小組討論,兩節課就在輕鬆討論中度過了.

星期二本以爲又是緊張的一天,意想不到老師卻讓我們小組自主翻譯,我們小組抽到一張有關淘寶網的介紹,相對於別組來說,我們翻譯的內容相對較少,不一會兒,我們小組就進入了激烈的討論當中,兩節課下來我們感覺時間過得如此之快也感覺非常的充實.

星期三,老師首先給我們複習了下先前的內容,忽然發現好久沒上商務課,好多知識點都漸漸開始遺忘了,彷彿回到了大三期間,忽然感慨時間過得真是快,一下子就大四了.

星期四是何娟老師的課,老師也給了我們一段翻譯要我們小組討論.

星期五我們就根據自己不懂得地方詢問了下老師,老師也給了我們一些指導和建議.一個星期的實踐課就這麼在不依不捨中結束了。

在翻譯實習期間,根據老師給的資料,我從圖書館翻閱到相關的資料。雖然需要時間來研究,一天之內要在圖書館泡上一些時間,但是,我覺得值得,也並不覺得辛苦,畢竟是學習到了東西。當自己真正去實踐一次的時候,覺得過的非常充實,而且瞭解了新的商務知識。塌心的翻譯工作實習實實在在的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多是讓我們受益終身的東西。此次實習中,也使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作用。每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中,都必須隨時處於一個團隊中,不可能在,我們能夠順利完成此次實習,我們單人完成翻譯工作,但畢竟自己的學識有限,所以與同學的交流與協作是分不開的。如果缺少了團隊精神,我們將是一團散沙,沒有凝聚力,成功的完成翻譯實習也就無從談起。這次翻譯實習,我們不僅從個人能力,業務知識上有所提高,也瞭解到了團隊精神、協作精神的重要性。相信,無論是今後的學習,還是工作,甚至是生活,我都會更加清楚,自己要什麼、該做什麼、該如何做,怎樣才能做好;相信,此次翻譯實踐將是我今後人生的一個良好開端。

經過這麼多天的實踐課我深刻認識到翻譯不容易啊,不具備精細的專業知識,也無法面對思維千變萬化的專業術語。我反思了下如何做好翻譯,做好翻譯應該具備怎樣良好的素質?如果說英譯漢要與中國接軌才能既信且雅,那麼漢譯英就應當與世界接軌,即英語文字要儘量自然、流暢一些。固然我們作爲外國人不可能做到像英語作爲母語的人那麼自如,但這不是大量存在的死譯亂譯的理由。這一點至關重要。翻譯是一種綜合能力的測試,翻譯中的種種現象與難點體現在一字一句的具體之中,但歸根結底都會反映出這一點來:英語基礎,或曰基本的英語水平,是做好翻譯的根本。從學生的作業和考生的試卷中可以看出,漢譯英最能暴露學生的表達缺陷。漢譯英考試題材廣泛,對英語基本功的應用比較全面。“譯”是交際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學習漢譯英,有利於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在此基礎上掌握基本的翻譯技巧和英語運用能力,順利通過社會上的、今後將面臨的求職、資格、職稱評定、研究生入學等各種測試和考試,並能勝任就業之後的多種業務翻譯需求。如果說作文題目的制定可能會受各種條件的限制而容易雷同和上靠的話,那麼漢譯英練習和考試中具體的句子卻不容易事先準備,實際翻譯中,問題往往不會分門別類地出現,而是各種情況都有,學生不容易事先背寫框架式的套語而致使評分難分軒桎。做好漢譯英關鍵在翻譯之外,具體技巧只有在充分熟悉漢英兩種語言基礎上,並且積極主動地應用於學習和工作之中才能逐漸掌握,不可能指望通過兩三個月的突擊,圍繞某些“祕訣”而真正掌握漢譯英這個工具。

翻譯是一項艱辛而高尚的工作,它使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人在各個方面互通有無,相互交流。翻譯有兩個過程,即理解過程和表達過程。換句話說,翻譯是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用所需翻譯成的語言根據該語言的習慣和表達方式進行再創作的過程, 翻譯是按照原文的

句型、精神、意義、情緒再現原稿整體效果的藝術性再創作。實際上它比寫作還要費時費神費力。因爲寫作中作家佔有主動,可以自由發揮,而在翻譯中則受原文侷限,不能避此就彼,隨意發揮。提高翻譯技巧不能僅靠閱讀翻譯理論和技巧的書籍。正如茅盾先生所說,如對兩端語文功底不夠,那些條條你用不上;但若功底深厚,那些條條便成了不足取的桎框。各種翻譯技巧只是工具,用好用不好要看你掌握得熟練不熟練。從學生的翻譯作業中,從筆者校譯過的一些出版物中,經常注意到英譯漢時洋腔洋調,“翻譯體”表現嚴重,而在漢譯英時又是濃郁的漢語化英語。許多情況下,單獨看英語譯文都看不出什麼來,但是一經對照便會發現,譯文在遣詞造句上明顯地是在按照中文的思路、使用英文單詞進行字面上的簡單堆砌,並未真正地把原文所指翻譯出來,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實踐時爲1周,將臨畢業季,對於大四的我們也可能是大學的一個尾聲,大學的生活即將結束,這次翻譯實習必將是難忘的,也是受益匪淺的;同樣,也將是我們大學生活的一個圓滿實習尾聲。最初聽說系裏前兩週要安排實習的消息,我心裏還是一陣鬱悶,因爲英語專業八級的考試,因爲畢業論文的緊迫,實習對我們來說無疑又添了一層重擔,我心裏不禁有嘀咕起來,學校真嫌我們不累啊。但靜靜地想這不正是對我們負責任的表現麼?學校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創辦史,瞭解如何更好地培養我們是和社會的需求,給我們安排的都是有着多年實習指導經驗的老師,我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這樣一想,又堅定了我認真完成的決心。 通過指導老師給我們介紹了的實際的情況和一些爲翻譯理論技巧之後,我開始認真地進行我的翻譯實習工作。雖然有很多困難,但我更意識到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也是每個大學生的必經之路。

第四篇:翻譯辭職報告

尊敬的貿易部經理:

我是日語翻譯haoword,進入公司至今,現三年合同已經到期,故申請辭職,辭職報告已遞交到人力資源部。

在公司三年時間裏,我的日語口語進步突飛猛進,筆譯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這個我非常感謝公司,同時也感謝經理給我安排了袁副經理這麼好的翻譯老師。我之所以不選擇續約合同是因爲要離開北京這個城市回到廈門老家發展。其實辭職也實屬無奈,畢竟在北京是更有發展前景。最後,希望公司發展越來越好,同事們個人順心。

辭職申請人:haoword

第五篇:政府工作報告翻譯

從《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談起

[ 2014-10-19 17:08 ]

[摘要]《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更易出現“中式英語”傾向。其原因有三:一是帶有中國特色的新詞語新提法難以從英文詞典中找到現成的對應詞;二是對忠實原文的要求更嚴,爲了政治上保險容易套用中文結構亦步亦趨,導致譯文機械呆板;三是行文中並列謂語或並列短句居多,句型單一,用詞抽象重複,譯文更易結構鬆散,枯燥晦澀。爲減少中式英語,可在透徹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注意使用兩種技巧:⑴替代,主要手段有用代詞代替、縮短修飾語、使用概括性名詞和變換用詞等;⑵主從結構,包括從句、分詞短語、介詞短語等。

曾在中央編譯局工作過多年的美國專家瓊·平克姆在她編寫的《中式英語之鑑》(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一書中,將中式英語稱爲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中文特色的英文),這與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稱爲孿生詞語,也說明了中國人使用英語介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容易產生中文特色的英語,即“中式英語”。

一. 出現中式英語傾向的原因

由於中國與英語國家的歷史背景、政治經濟體制、社會文化形態的不同,以及中國人與英語國家人們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的差異,漢譯英易產生“中式英語”,就像英譯漢易出現“洋腔洋調”一樣。無論是文學翻譯還是應用翻譯都有“中式英語”的傾向,像《政府工作報告》這樣的政治性文件的漢英翻譯尤其易感“中式英語症”。其原因有三:

1.用詞的中國特色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是中國政府向其人民代表所做的工作總結和工作部署。總結的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成就,部署的是針對中國國情的大政方針、基本國策,不少新詞彙、新詞組、新提法都是中國特有的,難以從英文詞典中找到現成的對應詞。無論是直譯還是解釋性翻譯都難免中文味道。“三個代表”譯爲three represents,用動詞represent體現原文“代表”的動態詞性,用數量次、複數和大寫來滿足 “三個代表”簡稱的名詞需要,譯文與原文在形式上也很對稱。但three represents聽起來又點怪,仍有中式英語味道,因爲用數次修飾動詞是違反英文語法的。“三條保障線”(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典型的帶中國特色的詞組,英文裏找不到相應的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譯爲three-stage guarantees,後又根據上下文做解釋性翻譯(ensuring payment of the living allowances for workers laid off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subsistence allowances for the urban poor)。但這種譯文不一定理想。guarantee有名詞詞性,字尾加s表示複數,符合英語語法。但stage是指同一事物不同的發展階段,譬如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譯爲three-stage strategy for

modernization drive,不能把幾件事用stage相提並論,所以該譯文是不準確的。英語專家王弄笙在其《近年來漢英翻譯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中提議將“三條保障線”譯作the system of three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既強調了數量的概念,the system又使三者渾然一體,還體現了社會保障的範疇,可謂言簡意賅。與數字結合的詞組,諸如“五講、四美、三熱愛”等等,都是中國專有的,在英文裏找不到相應的詞組。即使深刻理

解了原文,用通順易懂的英文譯出來,也未必理想。這樣的提法在每年的政府報告中都有,在別的政治文件中也不斷涌現。

2.對忠實原文有更高的要求

翻譯要忠實於原文,“信、達、雅”的翻譯標準“信”字當頭。政治文件的翻譯對忠實原文的要求就更爲嚴格,因爲政治文件涉及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基本國策,一旦出現紕漏,後果嚴重。政治文件政策性強,翻譯不能隨意增字,也不能隨意減字,更不能換種說法繞過去。爲了政治上保險,過於拘泥於原文字句,亦步亦趨,扣得太死,易產生不符合英文詞法句法的中式英語。

3.行文結構和用詞的特點

政府報告句子偏長,句型結構單一,多用並列短句或並列謂語,“一逗到底”,連接成分使用不多,層次不太明顯。而英語要求句子結構緊湊,邏輯關係嚴密,層次分明,主謂關係密切。譯者必須透徹理解原文,挖掘句子與句子之間邏輯關係。否則,譯文容易偏離英語“形合”的要求,產生過多單個的句子,結構鬆散。另外,用詞重複單調,在一句話或相連的幾句話裏重複使用相同的詞是常見的事。有些看起來容易譯起來難的詞和詞組出現頻度很高,例如:“加強”、“建設”或“搞好”等,容易產生重複累贅、晦澀難懂的中式英語。

二.克服中式英語的倆種技巧

如何才能克服中式英語呢?從基礎上講,首先要結合業務加強政治學習,吃透報告精神,不要停留在字面意思,避免因缺乏政治知識造成歧義。其次,要加強業務學習,熟悉英文詞法句法特點,避免將中文搭配強加在英文上。筆者通過參與歷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其它全國人大會議文件的翻譯,認真研讀推敲文件英譯本,留心蒐集了一些如何在實踐中解決中式英語問題的技巧與範例。歸納起來可分爲兩種技巧:替代重複指稱和使用主從結構。下面以十屆人大一次會議朱鎔基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的英譯本爲例。

1.替代重複指稱

英語不喜歡重複,漢譯英時要想方設法避免重複,主要手段有用代詞代替、縮短或去掉修飾成分、使用概括性名詞和變換用詞等。

⑴用代詞代替

例1.實現了千百年來圍湖造田、與湖爭地到大規模退田還湖的歷史性轉變。

this represented a great shift from the centuries-long history of reclaiming farmland from lakes to restoring it to them on a large scale.

這個例子,原文“湖”出現三次,“田”出現兩次,而譯文中lakes和farmland只出現一次,再次出現使用了代詞it和 them來代替。既避免了重複,又增加了連貫性。原文中“圍湖造田”“與湖爭地”屬同意反覆,省去一個即可。英語中的代詞可分爲七、八種,可見代詞在英語中比在漢語中用得多。使用代詞代替名詞是漢譯應時避免重複、簡化譯文的一個常用的手法。

⑵縮短修飾成分

例2.進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水利建設。五年全國水利建設投資3562億元,扣除價格變動因素,相當於1950年到1997年全國水利建設投資的總和。

we buil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on a scale larger than any other tim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investment in these projects nationwide totaled 356.2 billion yuan for the five years, which was equal to the total investment in this field from 1950 through 1997 after adjusting for price changes.

原文“水利建設”出現三次,譯文中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僅出現一次,第二次用指示代詞these將定語縮短,第三次用概括性名詞field代替。保留中心詞、簡化或省略修飾成分,可以避免重複指正。

例3.…2014年5月份,國務院召開全國增收節支工作電視電話會議…2014年9月份,國務院再次召開全國增收節支工作會議…

…in may 2014 the state council held 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creasing revenue and reducing expenditures …in september 2014, it held another conference… 相同內容的會議第二次出現時,只保留中心詞conference,其它修飾成分用another代替,既避免了重複,又使兩次會議的同一目的一目瞭然。

⑶用概括性名詞

用概括性名詞替代需要重複的詞語,也是簡練譯文的好辦法:

例4.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we should seek both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with emphasis on the latter.

譯文用latter代替permanent solutions,強調對比,避免重複。

例5.認真貫徹落實僑務政策,進一步做好僑務工作。

we should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party’s policy on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and do a better job in this regard.

譯文中“僑務政策”做解釋性翻譯policy on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譯文較長,重複出現時必須替代,this regard可以一字概括。

⑷變換用詞

《政府工作報告》是關於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報告,有些詞意不太明確的“宏觀性”詞彙和詞組出現的頻率很高,它們看似容易譯時難。必須先吃透具體含義,再進一步變換詞彙和確定搭配。否則,譯文就會枯燥晦澀。

以“建設”一詞爲例。在報告中曾重複出現許多次,有關基礎設施建設成就總結的同一段落裏就出現六處,但“建設”一詞的譯文卻不盡相同,並沒有都譯成construction,譯成construction時搭配也有所不同,例6-例11:

例6.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

the infrastructure improved remarkably.

例7.進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水利建設。

we buil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on a scale larger than any other tim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例8.交通建設空前發展,

transport developed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例9.郵電通信建設突飛猛進。

construction of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greatly expanded. 例10.能源建設繼續加強。

construction in the energy sector was further intensified.

例11.城市規劃和公用設施建設明顯加強。

urban planning and public utility construction improved remarkably.

報告中還出現其它方方面面的“建設”,都根據上下文變換詞彙、確定搭配,給出了不同的譯文,用詞具體,譯文易懂。

例12.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積極推進。

significant progress was made in establishing china’s innovation system. 例13.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

democracy has been improved steadily.

例14.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果。

fres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promoting spiritual civilization.

例15.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安全和現代化建設的可靠保證。

strengthening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ed forces is a reliable guarantee for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例16.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we should balance well the need to build a strong defens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例17.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china in an all-round way

2.使用主從結構

英語句子裏主從關係很多,體現出不同的層次。漢語句子裏並列關係居多,孰主孰從不明顯。漢譯英時經常需要用從句、分詞短語、介詞短語、加連接詞等手段把並列結構轉換爲從屬結構,以突出句子重點,主次分明,合乎英語的行文習慣。

⑴用從句

例18.結合國有商業銀行集中處理不良資產的改革,成立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確定對符合條件的58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債權轉股權。

the four 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which were set up as part of the reform to dispose of bad assets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selected 580 eligible 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r their debt-to-equity reform.

這句話原文由三個並列動詞結構組成。細看三者並不在一個層次上,第一個只是完成第二個的方式方法,第二個也只是文章的過渡,它們都不是句子的重點,第三個纔是目的,也就是說句子的重點在最後一個動詞結構。譯文把次要的部分用從句處理,這就顯出了層次,突出了句子重點。

⑵用分詞短語

例19.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繼續加強,國防實力和軍隊防衛作戰能力提高。

the revolution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armed forces were carried forward, leading to a rise in our country’s military capability and our army’s defensive combat readiness.

原文兩個主謂結構並列,仔細看有從屬關係。第二個主謂結構譯文只用了分詞短語,較好地襯托出前者是重點。

⑶用介詞結構

例20.面對嚴峻的國際經濟環境,我們積極應對,趨利避害,變挑戰爲機遇,開創了對外開放的新局面。

despite the gri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we have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in our opening up by responding positively, striving to seek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and turning 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

原文多個動詞並列,譯文中只出現一個謂語,其它用介詞短語解決,層次分明。 綜上所述,中式英語是漢譯英最需克服又最難克服的大問題。中國人用英語說中國的事,也許帶有中文特色是難免的。用好以上兩個技巧,能幫助克服許多中式英語,提高譯文質量。如果要從根本上來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譯者擴大知識面,加強兩種語言、尤其是英語的修養。英語水平越高,譯文中式英語就越少。

(來源:中央編譯局網站 作者:賈毓玲 英語點津姍姍編輯)

標籤:述職 翻譯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