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8.37K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多篇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1

梁啓超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其中曾國藩被稱作半個聖人。孔子自不必說,王陽明究竟是何方神聖,讓後世的曾國藩、孫中山等都視爲精神導師。在好奇心和對“知行合一”這一神祕內涵的驅動下,決定讀讀這本經典——《知行合一王陽明》。

爲什麼悟道的是王陽明

王陽明天資聰慧,四歲前就熟讀詩書,立志做聖賢。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殘酷的現實頻頻打臉,經歷了牢獄之災後,被放逐到偏僻的龍場驛站,竟然淡然了許多,開始潛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終身理想,不斷的追問人生的價值,這是人生的驅動力。

老王這前半生雖然很想做聖賢,可是不知道從何做起。兜兜轉轉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軍事、修仙等等。對於當下推崇的程朱理學,所謂的格物致知,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只能自己鑽研悟道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爲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

我們每個人身上既然都有聖賢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權力支配誰。只有一個人有權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纔是自己的主人!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2

暑假的時候,是一年裏面難得有大把空閒的時候,買了一疊書,心情也會不自主地愉快起來。在這疊書裏,我印象最深還是《傳奇王陽明》,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我見識了一個更爲豐滿雄渾的餘姚先賢形象。

王陽明的偉大,創立了王學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讀書做聖賢卻顯得更爲重要,爲了這個高遠的志向努力了一輩子,終於有了國人的成就。對後人來說,創造新的學派很難,但立志卻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須以一生的堅忍不拔來努力實現。

王陽明真的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以一介書生先後平定多場叛亂,但創立王學纔是他在歷史中輝煌的根本原因。王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內涵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一定要還願到生活的實踐當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這一理論學說的提出在當時無疑是一個具有相當衝擊力的行爲,因爲中國的知識分子一向有死讀書且鄙夷實踐的傳統,結果是讀了一輩子的聖賢書,卻幹不了半點聖賢事,真正的百無一用是書生。所以,王陽明提出,要改變這種只講“知”而不講“行”的毛病,其重大意義可見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現在常講的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係問題,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實踐出真知,理論抽象實踐,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進一步發展深化嗎?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時,王陽明創造了“心學”,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纔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覺,良知學說的提出,是對儒家“修身養性”觀點的發展,其間明顯的有佛家的思想影響。我甚至想到了“萬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禪語。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麼學,怎麼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後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範。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3

當時南、贛、汀、漳一帶匪患叢生,已經形成燎原之勢,大小土匪數十股,主要的有四股。離王陽明駐軍的上杭最近一股士匪的頭子叫謝志珊。最遠的在閩粵交境的地方,土匪的頭子叫詹師富。最弱一支土匪的頭子叫盧珂,最強一支土匪的頭子叫池仲容。

王陽明打下堅實的基礎,制定好作戰方針之後,究竟要先打哪一股呢?大家都認爲,毫無疑問,要麼打最近的,要麼打最弱的,要麼打最強的,都有作用,爲什麼呢?打最近的,順手;打最弱的,容易取勝;要麼打最強的,可以趁着自組新軍的勢頭,把最難啃的骨頭先給啃下來,對其他士匪有震懾作用。這樣都能夠起到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陽明的選擇居然是打最遠的詹師富這一支。所有人都不解,打最遠的,勢必勞師遠征。打最遠的未必能取勝;不像打最弱的,保證可以致勝。再說,打最遠的那股土匪就算勝了,也起不到震懾效果。爲什麼選擇打最遠的那支呢?王陽明白有他的想法。

爲什麼呢?就因爲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出乎意料。“兵者,詭道也。”因爲最近的、最弱的、最強的那幾支都有提防,唯獨詹師富這一支因爲最遠,又不是最強,又不是最弱的,最想不到會被出兵剿滅,因此最沒有防備。王陽明定下作戰方案,第一個就打最遠的詹帥富。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4

俯仰天地間,觸目俱浩浩。簞瓢有餘樂,此意良匪矯。幽哉陽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陽明

讀了酈波老師的《五百年來王陽明》,仍是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看到度陰山寫的這本《知行合一王陽明》,又有了再讀王陽明的渴望。

再次縱覽王陽明的一生,身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彷彿都在爲之肅然起敬。悟道心學、南贛剿匪、平定寧王、廣西戡亂,這每一件於他人而言已是輝煌的一生,對王陽明來說不過是人生的一段經歷,王陽明用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都無法企及的人生。

再讀王陽明,對心學又有了一些更深的感悟。

致良知:守住心中底線。

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爲人處世,王陽明心學認爲人心中有個能分是非善惡的良知。

王陽明的一生都是堅持按良知的指引去做,所以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擁有了化腐朽爲神奇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是非善惡之心,但很多時候沒有聽從內心的聲音。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可以遮擋我們的良知,功利之心、貪慾之念、縱情之求,我們忘記了要時時打掃自己的良知,讓它清澈、明淨、透明,反而被自己的慾望層層包裹起來,忘記了良知的存在。

致良知更重要的還要持之以恆。

王陽明在生命彌留之際,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只說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八個字像一道強光直抵我的內心,震憾、欽佩、歎服,彷彿一切的情緒都無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衝動。一個人如果能光明一生,這是何等閃耀的人生,即便籍籍無聞,即便沒有豐功偉績,但這一生一定是無憾的是圓滿是美好的。

王陽明認爲人人皆聖人,因爲每個人都有良知,但這個世上終有善惡之分,有美醜之別,就是很多人無法把良知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那些我們曾經堅持的、捍衛的、遵循的良知,在物慾橫流中逐漸面目全非,逐漸不知所蹤。

事上練:做到知行合一。

王陽明在軍事上體現出來的雄才偉略,讓人嘖嘖稱讚,這就是心學表現出的力量。王陽明在各種戰爭中最後總能取得勝利,就是因爲事上練。他是軍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備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歲時,他就曾單槍匹馬私出居庸關,從小就喜歡排兵佈陣,並在並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斷積累經驗,進行事上練,才能以懸殊兵力平定寧王。

事上練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我們今天經常說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是在實際中,我們常常做了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我們空有遠大的理想,卻無從實現;似有滿腹的才華,卻無從施展。我們常常抱怨沒有機會、沒有平臺、沒有運氣,卻不知事上練,其實事事皆可練。

從一分一秒的時間開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內心練得無比強大,把自己的.本領練得無比強大,一個強大的人必能找尋到自己的夢想。

王陽明的心學似乎總能給人一種力量,在冥冥之中能重新煥發出精神的光華,能催生出前行的動力,能讓平淡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力量,讓平凡的生命有了更美的追求。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5

堅實的基礎、切實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該忠實地執行了。執行的時候最關鍵的是什麼?是人。

不僅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哪個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陽明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雖然他大權在握,可以調各地的部隊,卻自組新軍,絕對不調用原來現成的各部隊來打仗。

這時候,有一個和王陽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來投奔他,這個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雖然也是一個文人,但從小習武,臂力過人。《明史》評價他,“忠義自許,遇事敢爲,不與時俯仰”。就是說伍文定這個人遇事非常敢作敢爲,而且不仰人鼻息;雖然身在官場,從不奴顏媚骨。伍文定原來做常州推官的時候,徐達的後代魏國公徐俌強佔民田,強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權勢,爲民伸張正義。結果徐俌後來就勾結大太監劉瑾,誣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獄。

伍文定和王陽明的經歷非常相似,兩個人雖然此前不熟,卻是同年進士。後來又都是因爲劉瑾,被下到過詔獄。伍文定對王陽明是仰慕已久,看他來巡撫南贛選拔人才,便毛遂自薦。王陽明一見,頓時引爲知己,認爲伍文定是一個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贛平匪患,包括後來平寧王之亂的時候都成爲王陽明手下一員干將,被朝廷推爲平寧王之亂除王陽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來投,以及自組新軍之後,人才間題、隊伍問題也得以徹底解決,可以保障作戰策路忠實地執行。萬事俱備,只等開戰了。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6

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起伏跌宕的曲折生涯,知行合一的生命智慧。

說起王陽明,可以敘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明史》評價王陽明:“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這是一個完整的時代的呈現,王陽明的一生傳奇色彩很是濃烈,在中國歷史上,陽明先生是唯一一個文學、武功都開宗立派的人,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與之比肩。在明朝的弘治年間,王陽明的故事可以講述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宸濠之亂”時候的建功,精謀善略下的奪取,足以讓後世仰慕的人感念不已。然而,如此出色的一個人,如此波瀾壯闊的一生,如此複雜多智的一個人,讓人着實也頭疼,如何讀懂王陽明呢?如果你也是這麼困惑,那麼,孟斜陽的《王陽明傳》值得一讀。

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平白無故就得以展現,然而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必然要去除那些無相干的細節,保留的是那些足以呈現這個人最精彩一面的內容,王陽明的一生歷經了許多大事,廷杖、下死獄、遭貶謫,被誣陷……幾乎每一個文成武將在人生經歷的各種大小挫折,王陽明幾乎都承受過了。但也正因此而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今人格的崇高理想就在他身上有了最佳的範本。這樣的一個人自然是不可能平常的,無論是正史或者野史都必然是值得後世的人大書特書的。

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下,想要多瞭解一下一些人,那麼也許你需要參照一下一些正史之外的資料,所以孟斜陽在寫作《王陽明傳》的時候採用一個大膽的寫作方式,先參閱大量的歷史資料,然後以詳盡考證的事實爲基礎,把王陽明的一生用故事的方式來講述,章回體的方式讓故事結構和情節在開展的時候不會單純閱讀的是一本傳記,更多的是一個傳奇色彩的故事。而在另外一個比較創新的角度是,採用了很多有依據的史料,王陽明在經歷過哪些事件的時候就採用了哪些恰當的語言或者引用哪些具體的詩詞,反而讓詩歌的寫作和文章的寫就有了一些具體的背景。

講述王陽明的故事,如果將這麼一個精彩而又複雜的人講述成刻板的故事,那就實在可惜了。所以《王陽明傳》在閱讀的時候,最吸引我的還是作者在時代場景的描摹上,單純的王陽明的故事是一個代入感很強的小說內容,我們完全可以從個人的喜怒哀樂這裏來尋求這個人的一生經歷。一開始的叛逆少年,對傳統道德之下那些鄙夷,然而這麼一個少年最後還是走上了仕途,這一段讀起來就實在很有意思,不是一個純粹的批判然後告訴我們一個正統的人應該怎麼成長,而是從一個最真實的少年郎來寫作。好不容易進入官場了,這麼一個人又不適應官場生活,很快變成了一個憤青,什麼時候都必須保持自己的激情和憤怒,所以迎來的自然是貶黜。最終的成長,靠的還是機遇,真正的家國和情懷的覺醒是在現實生活裏呈現的,心懷家國是因爲對百姓的感情。而讓他的成就可以最終在歷史上留名的,則是因爲有自己的真正思考,“格物致知”的良知和追尋,這些纔是真正吸引讀者的東西。

也許你對陽明先生也很好奇,也許你也知道“心學”但是又不知道入手着手閱讀,也許閱讀枯燥的歷史書籍比較乏味,那麼,一本薄薄的小說,一幕精彩的人生,一場驚險的冒險,值得你好好去閱讀的,誠如《王陽明傳》中借王陽明之後所說,“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心即是理,你就是世界。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7

寒假,我讀完了《王陽明》這本書,書中講述的王陽明生平經歷令我印象深刻,而他所崇尚的觀點“知行合一”四個字更是給我極大的啓發。因此,我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

王陽明是誰?首先他是明代有名的大臣,其次,他是一個文壇大家,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將領,是被稱爲中國上下五千年兩個半“完人”中的一位,是孫中山、蔣介石等人心中的偶像。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王陽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理論。在提出這個觀點之前,王陽明曾反覆實踐了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他勇敢地反駁了這個觀點,也隨即提出了“知行合一”。什麼是“知行合一”?便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要到生活中實踐,才能夠體現出它的真實價值。朱熹在儒家學術地位極高,王陽明提出了這個超過朱熹的觀點,在當時令所有儒家學子難以接受,他是冒着死提出並堅持的,他的勇氣和對真理的執着令人讚歎。

我也要學習王陽明先生善於思考的品質,在學習中思考在生活中實踐,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另外,作爲一個學生,我還應該學習的是王陽明不放棄、不氣餒、昂首苦讀書的精神。王陽明曾經兩次考進士落榜,他卻說“世人以不得第爲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爲恥”,他在挫折面前不畏怯,憑藉自己的努力戰勝失敗,向下一個困難發起挑戰,最終獲得金榜題名。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所有人去閱讀,也值得所有人去學習陽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真理。我在此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8

明武宗,朱厚照,以荒唐而聞名,人人都知道他親近小人,但是,誰又知道他的孤獨。

朱厚照從小喜歡軍事,天資聰慧,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是個當皇帝的料,於是他索性把政務全部交給別人管,比如內閣大臣劉健、李東陽、謝遷等,還有王陽明,這些人爲官正直又有才幹,朱厚照一點都沒看錯他們。可惜到了史官眼裏,皇帝不管政務全甩手給大臣,這就是不務正業。大家都知道他一手養成了“八虎”,可是誰有記得他親手誅殺劉瑾,覆滅“八虎”,他之所以親近劉瑾,是因爲劉瑾真正願意陪他做喜歡的事情,而那些大臣,總是限制着朱厚照,範兒讓他有了逆反心理。朱厚照御駕親征,讓蒙古族30年不敢來犯,又平定寧王,可是大臣卻一直在勸諫。這就是古代帝王家。

朱厚照的孤獨,是心靈上的。

王陽明又何嘗不是孤獨的呢?

從他出生起,父親就讓他死讀書,認爲他搗鼓“小技”是不務正業,扼殺了他的興趣。他青少年時期,同齡人都在追求金榜題名,以獲取高官厚祿。但是王陽明卻早以想開,認爲這是小事,即使他又着一手好文筆,即使他可以出口成章,但是他的夢想是:做聖賢!這個理想簡直太大了,老師譏笑他,父親也認爲他在吹牛皮,但是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他是認真的,事實證明,他也做到了。所有人都把聖賢當作敬仰的對象,只有他把聖人當作目標: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長大後,他又迷上了軍事,父親罵他敗壞家風,讓他讀書考狀元,他卻說:“狀元只是風光一代,但建功立業卻能流芳百世,我恐怕不會稀罕狀元”。當時所有人都認爲他是瘋子,他“格物”失敗後,開始質疑朱熹理學,這在當時是要被斬首的,可是他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最終悟出於朱熹理學同樣偉大的心學,他靠着知行合一去剿匪,部下都嘲笑他,甚至匪徒都看扁他,但是他依舊平定的江西數十年巨寇,他一直在通往聖人的道路上,但是所有人都在質疑他,沒有人真正理解他,或許這就是高處不勝寒吧。

王陽明的孤獨是思想上的。

……

所有人都是孤獨的,有一種孤獨,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孤獨,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9

在明朝中期的王華家中,王華母親岑氏太夫人夢見天上陽光明媚,祥雲繚繞,穿着紅衣的衆多仙子,擊鼓吹蕭,樂聲悠揚。其中有一位神仙懷抱着個嬰兒,腳踏祥雲,自空中冉冉而下,一直朝着她家門前而來,把嬰兒送入岑氏的懷抱。太夫人十分驚奇,從夢中驚醒。原來是自己有了孫子了。他便是著名的心學創始人——王陽明。

王陽明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他曾問老師:“什麼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呢?”老師說是讀好書登第做狀元。王陽明若有所思,回答說:“只有讀書做聖賢,也許纔算是人生頭等大事。”王陽明認爲做聖人不僅要讀好書,還要能夠保境安民。他十五歲獨自一人在塞外練習兵法,記錄地形地貌。後來他果然統領三軍,平定**,安定國民,成了聖人。從中可以發現,有志向並付諸實踐,便能達到目的。

王陽明會獨立思考,非常聰明。有一次,他和祖父竹軒先生與一些老朋友吟詩作賦,他們還沒想出,年僅10歲的小陽明卻已吟出了一首絕妙詩:

金山一點大如掌,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臺上月,玉蕭吹徹洞龍眠。

大家不禁拍案叫絕。他真是聰明過人。

王陽明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經常一個人獨自沉思道理。後來,王陽明因被人誣告,被貶到少數民族當驛丞。住在石洞裏,吃野果粗米維生。他天天靜坐,殫精竭慮,終於大徹大悟“格物致知”的真諦,奠定了心學理論,撰寫了《傳習錄》,成爲爲哲學家。後來他又平定**,諡“文成侯”,名揚中外。

王陽明是餘姚人的楷模。看了《王陽明》這本書,更使我堅定這樣一個思想,要像他一樣成爲有德之聖人,就要學會獨立思考,當然勤奮更必不可少。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10

集團號召學習陽明先生的致良知,才發現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認真的閱讀學習了,長時間都處在比較浮躁的狀態,現在通過學習致良知感覺真的需要讓自己的心靜一靜,思考下自己一步的發展了,雖然是簡單地閱讀但也有了些許收穫。

陽明先生在37歲貴州龍場悟道後,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爲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爲利爲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說懶得提及此一說。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爲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感知到不立志,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致良知的學習之“立志”,就如同我們工作中制定目標,只有先制定明確目標,再爲達成目標制定出各種營銷策略,纔是我們工作業績的基礎。

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回想走過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爲謙虛而受益,驕傲而落敗,活到老,學到老,爲學處世,傲念在心則滿。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只要心頭“傲”字不除,學習斷然難進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謙虛、越是無知的人越傲慢。傲慢之人要麼一事無成,要麼就是事業停滯不前走下坡路。現在我們的工作就是處在這種狀態,從事汽車行業太久,總是以爲自己對行業分析的透徹,卻不知現在的市場變換太快,不去深入學習和分析新的市場營銷模式,沉迷在老的觀念和曾經業績中,又怎麼能做好新時期的營銷工作,所以只有拋開曾引以爲豪的過去,低下身子踏踏實實學習纔是提升業績的最好方法。

唯天下至誠,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誠"都是入門修習的唯一鑰匙,無誠則不得入。誠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實現任何一門實學至理的知行合一。現在的社會不缺聰明的人,而是缺忠誠的人,忠誠不是忠誠某一個人,而是我們學習做事的一種態度,在學習中要誠實深入,認認真真才能學到終身受用的技能,工作中我們只有忠誠對待工作和公司,時刻把自己的命運和公司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公司成長我成功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實。

自己學習致良知還很淺顯,但這種正能量讓我們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與事。現在只是起點,落實到實處更沒有終點,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要經營好家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爲公司的發展儘自己的最大能力。我堅信,在集團領導的帶領下,做好權衡和引導,腳踏實地、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我們必將會戰勝任何困難,迎來美好的明天。

今有幸研讀陽明先生《書正憲扇》受益匪淺,此文章是先生寫給長子正憲的。其中以出自在《資治通鑑周紀》的“伯魯之簡”爲例!表達先生其心意:人生大病皆因傲字所生,人一旦自傲便自以爲是,我執太深,便會拒人千里之外!身爲子女之傲必會不孝;身爲臣子之傲必會不忠;身爲兄弟之傲必會不恭;身爲朋友之傲必會不誠。不孝不忠不恭不誠萬惡之源皆爲“傲”字所爲!

人一旦傲起來就會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浮躁驕橫;企業一旦傲起來,就會不思進取,先被超越。毛主席說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心學最高概括“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就是大道至簡的道理。唯“謙”方可解“傲”。“謙”亦指“容一切之容”;“德不孤必有鄰”。我們必須謙虛至誠,恭敬謙讓,以溫和之色,謙遜之容來對待家人、對待朋友、對待客戶、對待同事,這樣才能在百年遠通事業中拼搏出一份燦爛天地,方可實現百年遠通夢!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11

最開始認識王陽明是高中時期一個朋友從北大圖書館借來一本王陽明傳記,當時纔開始接觸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論。相對於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這類唯物主義言論,“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這般主觀唯心觀點更加吸引我。“心”相對“物”來說靈動而富有朝氣,是一個有萬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陽明心學創造的所有奇蹟。

我並不否認我國推行的唯物主義,但曾國潘、康有爲、孫中山、毛澤東的大力推崇,陽明心學影響下發動的“明治維新”,所有的一切都無可置疑的表明,心學是一門能讓人乃至一個國家迅速強大起來的學說,它絕對存在可取之處。

王陽明畫像

明朝時期理學被打造成國家意識形態,朱元璋更是將理學之外的所有學說統統列入異端,這對於國家的管理無可厚非,但也嚴重製約了國民的現象力和探索精神。在這樣理學作爲絕對權威的時代背景下,一個思想家越有天賦,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將更加曲折。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少年時代的王陽明將“做聖賢”作爲第一等事,立志成爲孔子一般的人,他說“都是人,怎麼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觸動,我想這絕不能用“年少輕狂”來形容,只有意氣風發纔是少年王陽明的代名詞,也只有他這樣的性子,才能在死氣沉沉的文壇界打開一扇天窗。

王陽明格竹子一事向來爲人們津津樂道,朱熹的《四書集註》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於是王陽明拉起好友在家中準備“格竹”,希望能悟透其變化規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開始了對理學的初步懷疑,但由於在理學絕對權威的大環境下,加之屢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開始懷疑自己,空有經略四方的志向而沒有施展的空間。“你們都以落第爲恥,我卻以落地動心爲恥”,道盡心中苦澀。他對落第可以無動於衷,但不能實現聖賢的理想纔是他真正傷心之處。

劉瑾當權時期,貪贓枉法,無惡不作。許多有識之士上奏疏抗議,王陽明也不例外,只是將希望寄託於玩性不減的皇帝身上,便註定了失敗:被貶去貴州龍場當驛丞,劉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殺。好在陽明機敏,製造跳水自殺的假象逃過一劫。龍場人煙稀少、荊棘叢生,王陽明某日卻在山洞中頓悟,“心學”這一學說竟就這樣開創了。他當時也絕對想不到在龍場中悟到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將在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瓊是王陽明的貴人,他們初見之時王陽明的心學已頗有一番成就,王瓊意識到這是一個能堪大用的人才,答應給他一個平臺,讓他實現經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陽明一直有“爲萬世開太平”的目標,在軍事方面可謂做足了功夫,從年少時單槍匹馬私出居庸關,排兵佈陣的玩鬧可見一斑。史實也證明王陽明確有超絕的軍事才能:平定南贛汀漳(盜匪),平定寧王(王爺叛亂),平定廣西思恩、田州(少數民族民變),平定八寨、斷藤峽(盜匪)都是不可複製的神話,就連日本的海軍戰神——東鄉平八郎也對其軍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難想象一個自小體弱多病的文人會在軍事方面流傳千古。

他在剿匪之時也不忘傳授心學理論,同時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將所學的道理付諸實踐,不實踐就不算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舉個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會第一時間告訴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動,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猶豫了,擔心被訛而無動於衷,又或者心中想着藉機獲取某種報酬而行動,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所在,但多數人都無法做到,用王陽明的話來說,外部世界已成爲一個極其複雜的世界,我們面對它時,首先想到的不時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來適應它,如何擊敗它。這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慾,成了烏雲,矇蔽了我們的良知。

所謂“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過程實踐,“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麼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於常規,世界運轉總有一套行爲準則作爲參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規,也可能是道德義務,人們心中思慮時不可避免的要考慮這些,這時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爲主導,時刻告誡自己摒棄貪慾,隨心而動。

不要在意他人的誹謗,世界之大少不了惡人,陽明心學修的是心,是由內而外的自信,對內心強大的人來說,所有的流言蜚語不過是光復良知的墊腳石。

“事上練”,即注重實踐,缺少實踐的人遇事便手忙腳亂,人必須通過實踐來磨礪自己的心境,從而達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絲漣漪,使自己在突如其來的事情面前也能從容不迫。

“存天理,滅人慾”,一個沒有人慾的人毋庸置疑是一個強大的人,也是陽明心學的終極目標。心學可以強大我們的內心,使我們不被焦慮、恐懼、迷茫所困擾;使我們心念通達,與時俱進;使我們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萬事萬物。

王陽明傳奇讀後感12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百家講談——傳奇王陽明》的書。這本書是講明朝最偉大的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戰術家,他還創立了“心學”這一學派,他是誰?他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一生坎坷,堅持不懈的他打敗了許多年都無法消滅的少數民族武裝,平定朱振濠準備十年之久的謀反卻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創立心學收了無數弟—子,身有疾病卻在錢寧、江彬這幫小人的排擠、陷害卻堅強的挺了下去……

而且王守仁是帶着憂慮、神奇、不可思議來到世上的,你們想不到的事就要發生了……

一天,一位老太太正在擔心:這兒媳婦都懷了十四個月的胎了,咋還不生呢?

正在擔心的這位老太太是王守仁的祖母,她姓岑,我們就叫她岑老太太吧。

岑老太太所指的兒媳婦正是王守仁的媽媽,叫鄭氏。

和岑老太太同樣擔心的,是她的丈夫。叫王倫。

他(她)們就急啊,可是,急有什麼用啊!恰巧就在這天夜裏,岑老太太夢見一位仙人踏着祥雲下來把一個孩子塞到她手裏,據說,注意,這是據說,據說就在這個時候,鄭氏的房裏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把她吵醒了。

看,王守仁的出生是多麼奇妙啊!我再講一講王守仁在貴州龍場驛站悟道的故事吧。

驛站,實際上就是招待所,王守仁被派去當的是驛城,就是招待所所長。

當所長是件好事,但在王守仁這邊那就是件苦差事,因爲貴州龍場是十分貧困的地方,而且兇悍的苗族人時不時的就來打鬧一下,那裏也沒房子,無法看書、避雨呀!

我就不多說了,一天夜裏,王守仁正在想着:我終於悟道了!當然,他到底悟了什麼道,我不知道。

王守仁的一生充滿了神奇的色彩,並且知道了“道”是什麼意思:就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