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羊脂球》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09W

《羊脂球》讀後感(精品多篇)

《羊脂球》讀後感 篇一

莫泊桑既刻畫了人物,又展現了那個時代:無論是貴族、修女、資產者還是所謂的“正人君子”,莫泊桑都把他們當成醜的一團、醜的代表、美的參照物。羊脂球則是莫泊桑着力刻畫的,她善良、美麗、尊重別人、莊嚴自愛,身爲妓女所不“妓”;而那羣自稱是上層人物的人呢?大敵當前,一個個自私、虛僞,連平常受“正人君子”唾棄的妓女都不如!看完這篇故事,我不僅對那些上層人物感到憤怒,對羊脂球感到同情,更對莫泊桑細膩的筆觸表示驚歎。作者用了對比的手法,將那些“正人君子”的怯懦、自私的行爲描寫得淋漓盡致,使每一位讀故事的人都會被打動,爲主人公流下真誠的眼淚。

這篇故事並沒有對戰爭的描寫,也沒有發表對戰爭的任何看法,然而人們對戰爭的看法卻昭然若揭,後面的事作者並沒說,而是給人們一些想象的空間。

《羊脂球》讀後感300字 篇二

這本書收錄了莫泊桑這位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的短篇小說,分別是羊脂球、項鍊、遺產、一家人和一個女僱工的故事。

羊脂球這篇小說講了一位綽號是羊脂球的妓女的不幸遭遇。在一輛行駛的馬車中,坐着六位上流社會的人、兩位修女、鳥夫婦以及高尼岱和羊脂球,大家都很看不起她。但到後來,停車住旅館的時候,有位德國軍官要羊脂球留下來一會,她不肯。於是,那些馬車裏的人便求他留下來一會,不然他們是無法走了,因爲德國軍官下了命令:如果羊脂球不留下,那馬車就不走。最後,羊脂球被迫留下了,走的時候,那幫僞君子還嘲笑羊脂球。

項鍊講了一位小職員的妻子突然被邀請參加晚會,但她卻很不高興,他沒有錢,穿什麼衣服?佩戴什麼首飾?衣服選定了,首飾借的朋友的。後來那條項鍊丟了。

羊脂球讀後感900字 篇三

羊脂球一直在哭,有時候在歌曲的兩個節拍之間,黑暗裏傳出一聲嗚咽,那是她沒能忍住的一聲悲啼。

匆匆將《羊脂球》翻了一遍,也許並未領略到其中的精髓何在,但仍感慨萬千。小說通篇鮮見華麗優美的語段,卻無時無刻不在勾勒一位身如殘花卻有着巨人般光輝形象的妓女:那淡淡的,憂傷的宿命。

有時,灰暗的季節似乎跨越了幾個世紀,漫長無涯,堅信黎明會來,只是一個遙遠而又不可及的未知數罷了。也就是在這個巨大屏障的籠蓋下,在普法戰爭時,透過濃厚的漫天的戰火的硝煙,故事就這樣開場了。

羊脂球,小小妓女。我想,她的職業也許被其他人所唾棄不已。但在我的眼中,她卻是一朵常開不敗的水中花,有着如花似月的美貌,也有着別人千金難買的善良。

幾匹破馬,一輛馬車,乘載着葡萄酒批發商人鳥先生夫婦、貝爾伯爵和羊脂球等人在鵝毛般大雪中如病蝸牛似的爬行,逃命,速度可想而知。由於大家對天氣以及路程之間的錯誤估算,最後,大家居然淪落到了沒飯吃的可憐地步,誰相信呢?可事實擺在眼前,不由得人們有絲毫懷疑。羊脂球不計前嫌慷慨的將自己的食物與他們共同分享,貴族們便沒有理由的將她的美食一掃而光,並且居然對羊脂球有了“好感“。

今天是晴日,可誰又會去想明天能否看得到太陽呢。

最終,羊脂球雖曾斷然拒絕,卻還是不堪惡人的虎視眈眈與精心設計,最終將自己的身軀“奉獻”給了德國軍官,獲得了離境的“嗚咽”。

他們,那些將自己看的無比崇高至上的小人們,也許正感謝上帝給了他無窮盡的“智慧”,騙了羊脂球吧。還是那幾匹馬,只不過比以前更加疲憊;還有那可憐的羊脂球,只不過比以前更悲傷;還有那些卑鄙之人,比以前越發的得意張狂,盡顯自己高貴醜惡的嘴臉去謾罵羊脂球,下流,無恥,下流。

沒能忍住,是你,羊脂球的死穴。我想,前有懸崖,後有追兵的慘狀下,還有沒有路可走?假如是我,我定將毫不猶豫地縱身一跳,拿自己的生命賭一把,畢竟這不是最爛的逃生方式。你着有忠貞愛國的錦絲,卻來織就一生的悲慘命運,你有別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籟之音,卻來淺唱自己的宿命。

也許冥冥之中,是神在操控這一切,是天意?不知道她有沒有看到這一切,有沒有流淚?有沒有怪自己曾幾何時的衝動?有沒有?

《羊脂球》有力的鞭撻了那些怯懦自私、沒有民族尊嚴的貴族資產階層人物,他們連妓女都不如,不如。

命運由天定?宿命由己唱?不,人,人定勝天…,辦法就是:“堅定信念,永不屈服。”我讀懂了這八個字在我心中的分量。

羊脂球讀後感 篇四

《羊脂球》發生在普法戰爭時期,莫泊桑將主角定爲了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受人歧視的妓女,作爲正面人物來描繪,這正是這部作品與衆不同的地方;更吸引人的是,他將這個妓女同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資產階級人物作對比——在去往英國逃難的一路上,由於羊脂球的出現,馬車上的人們一下子都成爲的朋友,而且還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即使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依然在一個妓女面前擺出一副自命清高的樣子。然而到了後來,“上層人士”由於沒有食物,當他們看到車上唯一帶着食物的羊脂球時,眼裏放射出了憎惡了目光。顯然,他們都餓慌了。最先向羊脂球冷嘲熱諷,發起人格進攻的盧瓦佐,此時雙眼卻死死地盯住那隻盛滿食物的鉢子,假惺惺地說:“妙極了,這位太太比我們有遠見。”當羊脂球提供給他食物時,盧瓦佐又寡廉鮮恥地說:“真的,說實話,我還難以拒絕,我餓得實在支持不住了。戰爭時期就得按戰爭時期辦,是不是。太太?”瞧瞧,之前還歧視別人,這回得到恩惠了,就稱別人爲“太太”了,簡直就是厚顏無恥。

羊脂球爲了不拖累行程,委曲求全地出賣了自己的靈魂。但這一切並沒有換回同行者的同情,而更是加深了他們對她的歧視,儘管盧瓦佐的話說的很低劣,但在場的人——除了羊脂球,沒有任何人感到刺耳。因爲憤激也和其他事物一樣,是受環境支配的。最後,在羊脂球的“幫助”下,事情終於辦成了,他們拿到“通行證”後啓程了。那些所謂的上層人物爲了自身的利益,在人格和禮儀上也相形見絀,這樣的描寫更是別出心裁,從而充分顯示出本篇主角極富正義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靈以及被抨擊對象的極端自私、寡廉鮮恥的醜陋靈魂。文章就是這樣運用比現實更全面、更鮮明、更使人信服的場景,烘托了全文的主題。

《羊脂球》全書中景物描寫豔麗多姿,以宏觀浩大取勝。人物心理描寫更多也是宏觀勾勒,相比於日本小說細緻入微的心理刻畫則完全不同風味。

如果說日本小說善於取近景,那莫泊桑則工於近景。與夏目漱石《我是貓》諷刺手法比較下,《我是貓》必須理解日本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作者夏目漱石的價值取向才能品味出作品酣暢的嘲諷和高超的技藝。《羊脂球》中的諷刺赤裸裸、辛辣辣,無不留情。

《羊脂球》讀後感 篇五

讀完這篇小說,我發現小說的第一章,主要寫了法國的敗軍殘部的凌亂不堪的慘狀,這裏交代了普法戰爭的背景。法軍裝腔作勢地嚇唬敵人,但一聽到敵軍將要進攻的消息,一個個驚慌失措、倉惶逃命。普魯士軍隊的'長驅而入,導致了法國的兵敗。也許,這爲下文一個普魯士軍官的傲慢,蠻橫地阻攔馬車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因爲馬車出發得匆忙,馬車上的乘客大多沒有帶食物。其他九雙眼睛都直勾勾的盯着羊脂球了,因爲羊脂球帶足了三天的食物。什麼肥羊腿、凍着的兔肉、好像還帶了幾瓶酒。這時的羊脂球很慷慨地與其他乘客分享的食物,僅僅一頓,全車人就把三天的食物給吃光了。在這裏,羊脂球的善良大方和貴族們的虛僞卑鄙形成鮮明的對比,暗示了羊脂球的悲劇命運。

羊脂球讀後感作文 篇六

從國小時期就聽收音機裏講着羊脂球的故事,至今難忘。這兩天看見女兒抱着莫泊桑的小說看,我又拾起書重新品味了一番,收穫頗多。讀完後有幾種想法不知對不對。

如果羊脂球不答應普魯官人的要求,那些道貌岸然的僞君子該是如何的結局,那麼就不能推動情節的發展,也沒有後面強烈的反襯與對比,這一情節在小說中起到橋樑的作用,連接着前部分到達之前,啓程之後,這就是大師們的獨具匠心。

文中有許多細描讓人難忘,羊脂球的外貌描寫與她性格、職業的衝突,處處可見作家對她的偏愛,鳥先生的着墨很多,一個唯利是圖的市儈樣,在情節發展中盡現小丑的本質,在生活中散佈謠言,左右輿論掩蓋內心的虛僞,爲自己撈實惠。

暑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短篇小說家莫泊桑名作《羊脂球》,《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作者把一位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名叫羊脂球女孩與一羣的上流社會人物同車,當他們需要羊脂球的幫助才能脫離德國軍官的扣留時,他們“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地跟她講道理,非常殷勤地恭維她,討她的喜歡。讚揚她的犧牲將幫了大家大忙,大家將對她有多麼感激。可是,當羊脂球沒有利用價值了,這些人“不約而同地掉轉頭去,好像沒看見她一樣,大家都離她遠遠的,如同她的裙子裏帶着什麼傳染病似的。 那些擁有高尚身份的人在利益前後那巨大的態度變化,揭示了他們自私虛僞的骯髒內心。文章用簡潔的語言和強烈的對比,把這些人的醜惡嘴臉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出來,令我們每個讀者不禁對這些僞君子嗤之以鼻。

除了艾麗薩帶着一個藏在襯裙底下的用白色餐巾蓋着的大籃子——裏面不光有小瓷碟、小銀盃、大鉢子,鉢子裏盛着兩隻熟的切開了的子雞、醬汁,籃子裏還有點心啦、水果啦、糖食啦和四瓶紅酒。大概是波爾多系列的吧。是作爲一次三天旅行而準備的,也就是說,有這麼多的食物,艾麗薩是可以在未來的三天裏吃在車上而不用沾旅館的餐廳的。 在這裏,莫泊桑沒有做交代,但我分析,這麼大的一個籃子,裏面這樣多如此豐富精美的食品,對於逃難的“羊脂球”而言極不相稱,太過奢華了。她也並非勞動人民,拿不動這麼重的東西的啊!應該是她的某一個大款崇拜者在她上車之前準備的吧?“君今遠行,不知能否再見?旅途難料,以備不時之需。”誰還能說嫖客無義,無情?

高尼岱讀起來好似貸款,一個沒落的貴族,良心未眠的正面人物,結尾處講他吹起口哨一直敲擊着馬車上每個人的心靈,讀起來覺得就是作者在文中的化身。他在那羣人取笑羊脂球的輿論中間的聲音雖然是憤慨的,可是太勢單。現實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正義的聲音總是很微弱,孤單。我不知道作者爲什麼安插兩個修女,修女們雖無言,但總是個隨從人物,既沒有吶喊的聲音又總是躲在一邊搖着旗幟,使我想起狂人周圍的人,我輩不正是如此之人嗎?

再次拜讀,深深感到一篇不朽的作品正是大師對人性的深挖掘,生活真諦的揭露,看完後讓人久久回味,百讀不厭。

《羊脂球》讀後感 篇七

羊脂球,這篇小說中的主人公。雖然她身爲妓女,可是她有一顆誠然的愛國之心,深深地感動着我……而那些卑鄙的“上層人士”,令我厭惡——

一八七零年普法戰爭期間,一輛法國的驛車在離開敵戰區時,被一名普魯士軍官扣留。軍官一定要車上一個綽號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過夜,否則驛車就不能通過。羊脂球出於愛國心斷然拒絕,可是和他同車有地位的乘客爲了各自的私利,逼她爲了大家而犧牲自己,羊脂球出於無奈而作出了讓步。可當第二天早上驛車出發時,那些昨天還苦苦哀求的乘客們卻突然換了一副嘴臉,個個疏遠她,不屑再與她講話……

在現在的社會中何嘗沒有這種事情,“翻臉不認人”的事情有很多。在自己需要幫助時,把自己認爲很下等的人當作上帝,希望能從他身上得到需要的東西,來拯救自己。無論對方是乞丐還是紳士,都會彎下“尊貴”的腰,低下“高尚”的頭,露出難得的笑臉。就像些所謂的上流人士,起初覺得與這個妓女坐同一輛馬車非常恥辱。但是到了要瓜分羊脂球的食物時,他們就成了一條哈巴狗,不住地向羊脂球點頭哈腰,不停的讚美她的美麗和善良,不怕“低賤”的食物有失他們“高貴”的身份。

面對你自身利益,會怎麼選擇?是向裝束整潔的死神招手,還是向遍體鱗傷的耶穌探頭。也許有的人會走向耶穌,他們知道“以見利忘義爲恥”,寧願損失錢財這些身外物也不要丟掉了高尚的靈魂。但有人也會踏上搖搖欲墜的鐵鎖橋,向死神走去,用靈魂去換他們的賞錢,用他人的靈魂去換取賞錢。就像貴族們在旅館所做的一切,當普魯士兵威脅到他們的腰包時,眼睛完全瞎了——他們看不見羊脂球是他們的恩人,只看見她是一名骯髒的'妓女。這時,乘客們由哈巴狗變成了豺狼,拼命把羊脂球推入火坑,來逃避自己所受的傷害。

面對危險時他們是哈巴狗——不住的點頭哈腰,來避免傷害。面對金錢時他們卻是吸血鬼——一個個卑鄙骯髒,拼命搜刮錢財。

在逃難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由在馬車上羊脂球慷慨地與大家分享食物,到在旅館被迫出買靈魂,沒有一處不反映出羊脂球擁有尊嚴和善良,無處不反映出她敢於反抗普魯士侵略者的凜然正氣。更反映出了商人,貴族,廠長兼參議員,修女等上流社會的人的自私自利,無恥卑鄙。爲了自身利益而毅然決然把羊脂球推向火坑,來當作“擋箭牌”。更使我氣憤的是,之後這班所謂的上流人物,面對飢寒交迫的羊脂球所給予的只有鄙視,挖苦,諷刺,嘴裏不住的說着“無恥”。根本沒有一人挺出身來幫助她,維護他的尊嚴。

我不明白爲什麼同樣由細胞發育而成的人類會有如此巨大的天差地別,是金錢,名譽,權力在作怪?還是人類自己的靈魂在不斷地扭曲……羊脂球的故事不僅僅訴說了她的悲慘生活,更反映了當時的上層人類的靈魂是多麼的虛僞,多麼的醜陋,多麼的罪惡!像羊脂球那樣的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你不能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爲自己付出了不等代價的恩人,而是要給予他關心。感謝他爲自己所做出的貢獻。這纔不失自己爲人的身份,爲地球上最高智慧的生物……

《羊脂球》讀後感 篇八

生活中不乏自私自利的人,他們總想讓他人作出犧牲,卻不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作者莫泊桑在《羊脂球》這本書中生動描寫了各種人物的形象。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伊麗莎白·魯麗,一個身份低卑的婦女,她以身材肥胖,臉紅潤得如蘋果一般,手指稍稍彎曲,便像一節節香腸而得了“羊脂球”這個綽號。

一次,她與形形色色的富豪在同一個車廂中旅行。中途被一個粗魯的軍官攔截並“拘留”了他們。這時幾個富豪與太太便不惜代價地懇求並催促羊脂球去找普魯士人。最後羊脂球爲了大家儘早離開,便不得已作出妥協。誰知當他們離開旅店時,卻紛紛表現出對羊脂球的厭惡,羊脂球想到被他們吃得精光的食品,又想到他們離開旅館後對她的輕蔑,忍不住哽咽了起來。其中一個同伴科爾尼代惡意地哼起了小曲,黑暗中,有時在一兩段曲調中間,會傳出一聲她未能忍住的嗚咽。

讀完這篇故事,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伊麗莎白的同伴爲了自身利益,不但連普通的愛國心都沒有,甚至在人格和禮儀上也相形見絀,而羊脂球雖然身份卑微,卻有着一顆愛國的心,爲了她那假情假意的同伴們,甚至願意作出巨大的犧牲。

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與處於社會最底層、受人歧視的妓女做對比,令人深受感動。

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該對任何人歧視或者逼迫,也不能爲了他人的隻言片語而委屈自己。

推薦大家讀一讀這本書。

讀《羊脂球》有感 篇九

生活中也許有些人真的根本就不配得到憐憫。

當那些貴族、政客、商人、修女等高貴者們想到自己的處境,竟覺得是羊脂球這個下賤的女人害得他們被扣在這裏,幾天後,貴族們集體商量着如何勸說卑微的羊脂球順從德軍軍官的要求。

《羊脂球》讀後感 篇十

《羊脂球》的作者是的法國作家莫泊桑。

主人公羊脂球是一位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受人歧視的妓女。作者與衆不同地把她作爲正面人物描寫,並用其與一羣以“正人君子”視人的上流社會資產階級人物作對比,揭示了後者道貌岸然的外表下,自私虛僞連最基本的愛國情感都蕩然無存的骯髒內心。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那些擁有高尚身份的人在利益前後那巨大的態度變化。當那些高貴的伯爵、富有的老闆們需要羊脂球的幫助才能脫離德國軍官的扣留時,他們“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地跟她講道理,用感情打動她,非常殷勤地恭維她,討她的喜歡。讚揚她的犧牲將幫了大家大忙,大家將對她有多麼感激。”而後,當羊脂球沒有利用價值了,這些人“不約而同地掉轉頭去,好像沒看見她一樣。”高貴的伯爵挽起他的夫人,“對她避得遠遠的”老闆的妻子傲慢地“瞪了她一眼”,“大家都離她遠遠的,如同她的裙子裏帶着什麼傳染病似的。”簡潔的語言,強烈的對比,把那些擁有高貴身份的人的假仁假意、虛僞做作刻畫地如此精準而又深刻,把這些人高貴、雍榮外表遮蓋下的醜惡嘴臉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出來,令我們每個讀者不禁對這些僞君子嗤之以鼻。莫泊桑的小說揭示了人性的美與醜。當我們在爲其筆下那個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的社會感到悲哀的同時,也會自然地聯想到自身。

現今的社會,友愛互助的氛圍越來越強烈。人性的美充斥着整個社會,越來越多人熱心公益。竭力所能的幫助那些處於困境的人們,他們覺得能幫助到他人,他們能獲得一種心靈的愉悅。

相信,只要大家都奉獻出一點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