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桃花源記課文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74W

桃花源記課文讀後感精品多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一

有一位千古文人叫做陶淵明。有一位武陵人,捕魚爲業。

有一個地方叫做桃花源,有一個心願叫做留下來。

你是否還有時間,可以再一次不厭其煩地容我講述一遍《桃花源記》的故事?漁人來到這亦真亦假的世界,來到這如夢如幻的地方,“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中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在這裏,他過上了一種在那戰亂紛飛的境地,永遠無法奢望的理想生活。桃花隨風凌舞,一片片的花瓣輕點舞步,沾溼了他的肩頭,也沾溼了他的心房,只不過,他卻沒有發現。

只待離開,纔開始醒悟。源中老人苦苦相勸,“不足爲外人道也”他卻始終忍不住和其他人說,人們只當他發夢。在賦稅繁多,顛沛流離的日子裏,人們早已失去了夢想,那樣美好的一個詞彙,只有被無情的點點啄碎。

南陽的一位高尚士人也隨他苦苦找尋,最終卻抱憾而終,死前的疑問,對他們兩人而言,何其痛苦,何其悲傷?

既來之,則安之,不要再走了。與其離開後無盡的悔恨,果斷的選擇留下來,在如此純美的地方,可以擁有一畝田地,一處宅院,捕魚爲生。

有些際遇,其實一生真的只有一次。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二

桃花源是與現實世界不一樣的另一個世界,是一個自由的理想化的世界。

陶翁理想中的桃源世界誕生於公元421年,也就是他辭去縣令歸隱(405年)後的第16年。桃花源裏的此情此景也許就是陶淵明歸隱生活的寫照。其實,桃花源是當時人們逃避現實社會的“避難所”。

詩人把它描繪成一個自由而理想化的王國,構成了與現實社會並存的,又相對立的與世隔絕的理想樂園。這不能不說這是陶淵明的偉大創舉,詩人描繪出人類理想社會的雛形。

它有點類似於英國作家莫爾筆下的“烏托邦”(莫爾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利益又搞笑的金書》寫於1515-1516出使歐洲時期),但要比“烏托邦”早一千多年。

以作家的年齡比,陶淵明是莫爾的爺爺的爺爺了,所以,能夠說陶淵明是人類理想王國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傳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此刻許多人嚮往不已。

這樣的藝術效果和社會作用,是陶翁當時創作時做夢也想不到的(文學的社會作用往往會大大地超越作家當時創作意圖),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文學本身!這究意爲何呢?經過反覆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嚮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諧快樂的幸福生活。這也許就是人生的真諦之所在!人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第二、在人類社會裏,只要有私慾的存在,就始終存在剝削、壓迫、侵略、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等等背離人性的行爲。因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就在所難免。“強者爲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亡者不逃則死!俗話說: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爲上。躲到那裏去呢?!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種意境,是一種理想,是一個美夢,是一個精神樂園。未必要苦苦尋求!只要心中有“佛”,與世無爭,天下爲公,樂在其中!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難免有現實和理想的衝突,當你對現實感到無奈的時候,就會想跳出這個圈子,尋求自我的理想王國。

這也許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產主義實現之前,桃花源也許永遠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標!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三

理想化的情境很美好,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但是在當時有幾個人能像陶淵明一樣呢?又有幾個人有他那樣的境界呢?所以,在那個黑暗的社會我們忽略了除他以外的所有人只記住了陶淵明,美其名曰他超凡脫俗。

現實往往很殘酷,如《桃花源中》的那些人,他們也只是逃避現實,而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逃避現實誰都可以做到,但是很多時候社會並不允許。

就像現實中的我們,所遇到的學生比傑哥文中的學生還低幾個檔次,九年級了,竟然還有除了自己名字其他字都不會寫的(和只記住陶淵明對比[呲牙])。義務教育的車輪把這些都滾到了我們農村國中,我們別無選擇。

雖說我的課堂我做主可以,但是“外界”的壓力如牛毛一般壓着,想只帶着學生讀書慢慢的讀書,不用做那些個專爲考試而設置的題目,可是學校領導不允許,家長不允許,就連學生自己都不允許。學生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歡上課,不喜歡寫作業,但是他們喜歡分數,尤其喜歡高分數啊!

再者,如我一般的年輕的“老教師”16年來一直被浸泡在這樣的環境中,周圍沒有人認可你,鼓勵你,甚至還有意想不到的被打壓和被嫉妒。真的都快把自己練成神了,但畢竟是“凡人”,控制不住自己不去想不去做,但憑藉着自己的能力卻又沒有能改變一丁點。對於負責任的人來說,或許最好的辦法就是逃離,可是放眼望去,哪怕是單憑幻想,環境都一樣,往哪裏去呢?

或許我這樣的想法過於消極,太過悲觀。可現實就擺在那裏,不動,甚至還越演越烈。

昨天晚上看到以前文章說,爲什麼我們現在教不好學生,因爲我們改變的速度愛學生差太多了,深以爲然。

思想指引着行動。我們的思想還沒得到根本上的改變,可是學生的思想早已變得甩我們好幾條街了。如此劇烈的矛盾我們確實是無能爲力了。

最重要的是,傑哥只是上了一節課,我們是天天都如此。不是有句話說“習慣成自然了”嗎?更多時候不是我們放棄,而是學生自己,學生家長早已放棄了。部分家長(學生)的指導思想是在學校呆着安全,不會出事,三年過後等長大點就可以打工或者做其他事了,真的是思想決定行動。他們沒有哪怕一丁點的目標和動力,這就是現實。這也是生活。

我們每天都是如此。難道我們也要像梭羅一樣跑道瓦爾登湖旁邊去?或者如陶淵明一樣寫出哥《桃花源記》,然後自己去開墾“荒地”?再或者如李白一樣豪放的吼幾句?

我覺得我們更像是杜甫,眼睛看到的都是現實,但是我們沒有杜甫的胸襟,更沒有杜甫的家庭背景。我們需要苟且的活着,僅此而已。

理想很美好,可現實太殘酷。

桃花源記讀後感500字 篇四

讀完《桃花源記》,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陶淵明用淋漓盡致的詞句構造了一個多麼寧靜,祥和,美麗的世界!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我彷彿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幽幽的桃花林中,桃花生機勃勃,爭奇鬥豔,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花朵中透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記煩惱與憂愁。’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看出桃花源中人們的熱情。我彷彿看到了外人到來時桃花源中人們好奇的爭先恐後的迎接他。

陶淵明借武陵人誤入桃花源,倒出了在東晉時期腐敗的社會中人們期望的和平。的確,在那時桃花源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說到和平,我寧可去尋找這樣的桃花源。現在這個世界中,到處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貪婪矇蔽了人們的雙眼,使得多少無辜的百姓受到傷害啊!我想,恐怕更多人想去桃花源了。可是桃花源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必不存在。現在這個社會,自私,腐敗已逐步侵蝕我們原本純潔的靈魂。甚至有些人像征服整個世界。這些可笑的想法,只會顯示出他們的醜陋。想到這,《桃花源記》的美好感覺頓時戛然而止,似乎覺得醜陋的思想蓋住了湛藍的天空,蓋住了天真的笑容,更蓋住了純潔的心靈……

所以,我們不能讓這種醜陋繼續蔓延下去,我們要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把壞思想排斥出去。我們要根生地固國家之間的友誼,繼續促進國家之間的友誼,像“地球村”一樣互通有無,和平共處。這樣,地球就會變成一個真正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五

我個人覺得陶淵明是一個真正的隱士,我不提倡我們青少年學習他的這種心境和生活方式,我們青少年應該積極向上,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入世。我們可以像陶淵明那樣做,但是不是現在。

加入一個青年,我們中國的許多青年都像他一樣,歸隱田園,那麼國家由誰來建設,如果我們國家得不到建設,那麼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桃花源,試問一下,在抗日戰爭年代有沒有真正的隱士,我們今天怎麼去看待這些人。(不可否認,抗日戰爭也有許多隱士出來保家衛國)

隱士是在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最奢侈的生活,而我們平常人過的是基礎生活,我們爲這些隱士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六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

我踏着小碎步,吟着“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那“桃花源”不覺已呈現在我面前。

放眼望去,滿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繞,沐春臨風,和顏悅色,向人們展示着嬌美的身姿。

一株桃樹,托起一團花瓣、像姑娘揚起的笑臉,粉紅粉紅,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又彷彿一位位美若天仙,有點羞澀的少女,含羞綻放,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多看幾眼。有了星星點點綠葉的陪襯,顯得更美了。

一朵朵美麗的粉色桃花真是千姿百態,讓人看了眼花繚亂。那一朵桃花像在枝頭沉睡着,這一朵桃花像在她和她身邊的一隻小蝴蝶交談;那一片桃樹和桃花像一朵緋紅的雲;這一片桃樹和桃花在唱歌“沙,沙,沙……”

我站在叢中,任由那輕柔的春風拂過我的臉頰,任由那和煦的陽光穿過我的指縫,任由那零零星星的桃花瓣灑在我的肩上,我全然不顧。我已被這美景陶醉了,彷彿自己就是那桃花,慢慢悠悠地飄落在地上,碾作塵,化爲泥。

這美景,使人沉醉,也使蜂蝶陶醉。這不,一隻只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使我不禁想起了“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詩句。是啊,這樣的美景,蝴蝶都不願走了。

當夕陽的第一絲光線照耀了大地,我準備回家了,卻又依依不捨,我只好在心裏說:“別了,‘桃花源’”。

我忽然悟出了什麼:那花瓣嬌小柔弱,一碰就掉了,可是,正是許許多多這麼嬌小,柔弱的花瓣,艱難地撐起了一片美麗的風景。這不正是在鼓勵我們嗎?

我望着桃花,會心一笑,燦爛的笑容,如一朵綻放出笑臉旺盛的桃花。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七

這篇文章中桃花源是一個主要敘述對象之一,它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土地,沒有世俗紛爭,塵俗凡事,實實在在的世外桃源。在裏面的人都過着平淡清靜,自食其力,和諧安寧的生活。

其實在當今社會上追求的也是這種生活,但現在的人們基本上都追求的是物質上的生活,在環境意識,保護費物質文化遺產意識,思想等方面都較爲淡薄,這種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社會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只是一種願望。現在的人們幾乎都在追求電玩,享受,吃喝玩樂,醉生夢死的人生。我根據這樣的社會現實,不得不讓我杞人憂天社會的快速進步與發展。我還記得有一位名人曾說過:“要改變他人的思想是一件最困難的事。”

讀完《桃花源記》,我感概萬分!但最後我還是要希望現在的年青人在人生的路上,充滿着蓬朝氣,帶着一顆無畏的心,攜着成熟,懷着理性上路吧,去追求比桃花源中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世外桃源真正永遠屬於我們!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八

漁人在桃花源的盡頭發現了山上一個小洞口,便走了進去,但“初極狹,才通人”,漁人並沒有就此放棄,“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洞裏便由原來的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他發現了一片世外桃源。

人生也是這樣,人常常會陷入低谷,但之後的選擇纔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選擇滯留,那麼人生便會漫無目標,十分黯淡;如果鼓起勇氣,勇於面對困難,繼續前進,那麼便會迎來人生的轉折點。

在學習中也是如此,有時考試會失利。我曾爲此十分苦惱,但靜下來思考,這並不是什麼天崩地裂的大事。考試的初衷是爲了查漏補缺,靜下來思考自己究竟哪裏學的不紮實,哪裏做的不夠好,找尋根源,此後在日常學習中多加留意。有這樣堅持不懈的過程後,下次考試才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

人生就是從狹窄幽暗的山洞進入桃花源的過程,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經歷這樣的過程。只有堅持不懈,砥礪前行,才能不負韶華,尋到人生中的那片桃花源。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九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一段的意思是這樣的:“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就出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好像隱隱約約有些光亮。漁人就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他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眼前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其中來往工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孩子,都安閒快樂。”

每當讀到這一句時,我總是愛在腦海中想象出桃花源的樣子,並想象自己身處其中,怡然自得。桃花源不正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片樂土嗎?於是有了“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和“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後,我忍不住想,爲什麼漁人能在無意間進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陽的劉子驥帶了那麼多人那麼仔細的找卻找不到呢?

會不會是因爲漁人心無雜念而其他人卻心懷不軌?太守可能這樣,但“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他也會這麼想嗎?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金斧與農夫》的故事,故事是說一位農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鐵斧掉進了河裏,招來了赫爾墨斯,赫爾墨斯撈上了一個金斧和銀斧,農夫卻只要他的那把鐵斧,赫爾墨斯被他感動了,於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給了他。另一位農夫聽了很羨慕,卻因爲貪心變得一無所有。這不正像我們身邊的一些人嗎?貪得無厭,於是變得庸俗,小氣,被人看不起。看到成功了的人便百般嫉妒,也去效仿他們,結果和太守一樣“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出口”了。

而那些人們口中的高雅之士,有多少是真正的“高雅之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