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桃花源記會考閱讀題及答案_桃花源記閱讀答案精品多篇

桃花源記會考閱讀題及答案_桃花源記閱讀答案精品多篇

創作背景 篇一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爲零陵王,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了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賞析 篇二

《桃花源記》雖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爲其《桃花源詩》所作的一篇“序文”,卻早已被人們視爲精美的散文而推崇備至。這篇短文以簡煉的文字、委婉的文筆、非凡的文采虛構了一個“沒有君主,沒有賦稅,沒有戰亂,人人勞作,家家快樂”的理想社會,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嚮往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今天,在首屆中國·常德桃花源旅遊節開幕前夕,筆者再次品讀《桃花源記》這一流傳千古的名篇,倍感其意境兼美,文情俱佳,內涵豐富,魅力無窮。

追求浪漫的傑作

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國家瀕臨崩潰。同時,朝廷承襲舊制,保護士族特權。因而年輕時的陶淵明,儘管有着“大濟蒼生”之志,但在如此背景下爲官,必然“壯志難酬”。加之其性格耿直,不願爲五斗米折腰,很快就成了官場上的異類。於是,僅當了81天彭澤縣令的他,便於義熙元年(405年)不得不辭官掛印,從此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元熙二年,劉裕弒君篡位,建立南朝。這更激起了陶淵明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在無可奈何中,他只好藉助文學創作來虛構一個與黑暗現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抒發自己的情懷,《桃花源記》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問世了。

“桃林景色,秀麗誘人;桃洞入口,神祕離奇;桃源仙境,與世隔絕;出之桃源,不可復得”;“這裏雖然沒有長生不老的神仙,沒有唾手可得的財寶,但一羣避秦難世的普通民衆卻享受着自給自足、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這一切都爲“世外桃源”塗上了一層神祕而浪漫的色彩。如此完美之仙境,怎不令人陶醉,難怪漁人也要爲此而流連忘返。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美好的心願,若述之筆端,猶如七彩雲霞。顯然,《桃花源記》就是陶淵明在殘酷的現實生活基礎上,爲尋求心靈慰藉、追求理想境界而撰寫的一篇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神奇傑作。我們不難看出,這篇文章所描寫的景象既有現實社會的影子,又是陶令心中的夢想;它既不同於神話傳說,又具有一定神話傳說的色彩。有必要強調的是,陶淵明所設計的這個理想社會,與老子的“小國寡民”式社會是有着根本區別的。老子主張復古、倒退,並希望人們永遠停留在原始社會極低的生產力水平上;而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則是與東晉黑暗現實相對立的理想社會:那裏“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這與老子的“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絕然不同,就是《禮記·禮運篇》所描繪的“大同世界”,也不可與陶淵明的理想王國混爲一談。因爲前者只是幻想的抽象理論,而後者則是折射現實社會生活的具體藍圖;前者僅僅是儒家宣傳空想觀點而提出的一種假設,而後者則是封建社會廣大人民嚮往自由幸福生活的直接反映。正因爲陶淵明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如此完美地結合起來,才使得《桃花源記》這一名篇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令人心怡的美文

《桃花源記》之所以能成爲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美文,還因爲陶淵明秀麗的文筆將“世外桃源”描繪得既神奇美麗又撲朔迷離。筆者以爲,其創作藝術特點主要有三:

一是敘事簡練,惜墨如金。在當時一味講究辭藻、雕琢字句、形式主義盛行的氛圍中,陶淵明卻以清新、樸實的語言來描繪自己的理想境界,全篇文章既沒有典故的堆砌,也沒有字句的雕琢,語言樸素,明白如話,風格明快,委婉得體。尤其是作者僅用三百多個文字就把發現桃花源的始末以及桃花源中的景物、環境、風土、民情、來歷、交往等描寫得清清楚楚,歷歷在目,真可謂惜墨如金。可以說《桃花源記》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奇葩,如此獨到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稱奇。

藝術風格賞析 篇三

《桃花源記》雖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爲其《桃花源詩》所作的一篇“序文”,卻早已被人們視爲精美的散文而推崇備至。這篇短文以簡煉的文字、委婉的文筆、非凡的文采虛構了一個“沒有君主,沒有賦稅,沒有戰亂,人人勞作,家家快樂”的理想社會,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嚮往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今天,在首屆中國·常德桃花源旅遊節開幕前夕,筆者再次品讀《桃花源記》這一流傳千古的名篇,倍感其意境兼美,文情俱佳,內涵豐富,魅力無窮。

桃花源記 篇四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說教學過程 篇五

(一)導入新課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伊始,是課程學習的第一步。良好導入往往充滿激情、引發互動。我將通過提問學生問題來導入課題:提問學生——“有沒有在行程中突然迷路的經歷以及在沒有前進之路時,突然發現三兩處美景,頓時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是怎樣的心情?”通過提問,引出今天的課題《桃花源記》。

(二)整體感知

通過問題導入,學生對文章產生一定興趣,新授環節也水到渠成了。整體感知是學生對文章進行的整體的、宏觀的解讀。此環節主要分爲以下兩步:

1、首先,安排學生初讀文章,找出關鍵詞句,解決基本問題——“儼然”“嘆惋”“垂髫”;

2、安排學生再次閱讀全文,疏通文意,感知課文內容——通過對桃花源這一理想世界的描繪,展現了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生活。通過世外桃源的刻畫,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對當時的現實生活的不滿。此程序的設計在於讓學生自主學習疏通文意,提高整理與概括信息能力。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環節是教師傳道授業、答疑解惑、解決重難點問題的重要環節。我將設置如下重難點問題:

重點問題1:

桃花源是曠世美景,更是世外桃源,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學生自主研讀相關段落,教師啓發學生可以分爲兩部分回答,學生隨後給出自己的見解——

①自然風光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等體現優美的自然美景和純粹無暇的世外花源;

②人文社會之美:“黃髮垂髫,怡然自樂”“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體現出熱情好客和淳樸的民風。在如此之世外美景中,令人充滿無限嚮往和沉醉。教師隨即補充——此外,還可酌情答“朦朧的意境”之美等。

重點問題2:

桃花源總是令很多人讚不絕口,不同人有什麼態度和做法呢?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態度?

此問題具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準確定位給學生答題區間,學生找到答題範圍且進行嘗試歸納,教師提問學生並轉述回答

①漁人——甚異,欲窮其林——好奇,驚奇以及想要一探究竟;

②太守——遣人隨其往卻不復得路——嚮往,急切之情,無功而返;

③劉子驥——欣然規往,未果——期望。教師順勢補充——正是由於:當時社會,百姓居無定所,朝野動盪不安,人們對現實社會感到失望與無奈,充滿了對虛幻世界的嚮往與期盼。纔會有幻想出來的“桃花源”。

難點問題。作者寫這篇文章,重點是要體現怎樣的意旨?此問題屬於文章主旨情感類的難點問題,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並且相互補充。教師提問學生並轉述學生回答——“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虛構出來的圖景。教師隨即補充——虛構桃花源,主要是爲了反襯社會現實的黑暗和不堪和寄託自己對於和平、安穩和淳樸的社會生活的嚮往。陶淵明心懷大志,想要“救濟蒼生”,但是,政治黑暗,相互傾軋,賦役繁重,一腔熱血無處施展、壯志難酬,加之其性格耿介、清正廉明,不願攀附權貴,因此,自我與現實之間產生極大的隔閡和矛盾,這纔想要一個脫離人間的世外桃源。最後,學生總結歸納出——文章體現了作者——對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嚮往,和對當時軍閥混戰、賦役繁重的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批判。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環節: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由課內到課外,由理論到實踐。此環節,我將講解滲透有關“世外桃源”的成語。啓示學生——如果用成語概括文章,是“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指的是與世隔絕、不受戰亂危害的美好世界,更是我們嚮往的精神家園或者美好願望。

(五)小結作業

小結作業環節是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的課程回顧、收束與總結過程,小結是收束和總結課文的過程,課下作業是鞏固學習成果的過程。於此,我將採用通過板書總結本次課程:請同學捋順板書內容。課下作業可以佈置爲:根據文章內容,概括文章中漁人從發現桃花源,進入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的行程。

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六

《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生活於晉宋交替的時代,也曾做過小官,但由於對統治階級不滿,辭官歸隱。爲了表示自己對平等、和平社會的嚮往,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虛構了一個“和平、寧靜、人人平等、自食其力、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現象的理想社會──桃花源。”根據單元的教學重點,如何綜合運用記敘和描寫的表達方式,理清線索也是這課書的學習重點。

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敘述了漁人發現桃源,進入桃源的所見所聞,離開桃源又尋找桃源的經歷。行文中懸念不斷,“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極狹,才通人”、“不足爲外人道也”、“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使故事情節曲折迴環,引人入勝。其中,對桃源中景、人、情的描寫,是記敘的一個補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閱讀本文,在體會作者對理想社會追求的同時,也應當瞭解作者消極遁世的思想,這是閱讀的難點,要注意把握。

這篇課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要全篇背誦。對於一些重點的文言實詞,也要掌握,如:“具”、“尋”等。

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七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xián)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爲生。(一次漁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記了路程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和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在那裏)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捨棄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變得開闊敞亮了。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村裏面,來來往往的行人,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裝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桃花源的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爲驚奇,問他是從哪裏兒來的。(漁人)細緻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裏,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裏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於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驚歎惋惜。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裏,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裏面的人告訴他說:“(這裏的情況)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位清高的隱士,聽到這個消息,興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以後就不再有探訪的人了。

字詞詳解

太元:東晉孝武帝司馬曜(yào)的年號(376~396)。

世外桃源: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於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作者的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比喻不受外面影響的生活安樂、環境幽靜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武陵:古代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帶。

爲業:以……爲生。爲:作爲。

緣:沿着。

行:前行,這裏指划船。

遠近:偏義複詞,這裏指遠。

忽逢:忽然遇到。

夾岸:兩岸。

雜:別的,其它的。

芳:指花。

鮮美:鮮豔美麗。

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

甚:很,非常。

異:對···感到奇怪。

欲:想要。

便:於是,就。

窮:窮盡。這裏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

林盡水源:林盡(於)水源。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

得:看到。

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樣子。

若:好像。

舍:離開。

初:開始。

才:副詞,僅僅,剛剛。

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

通:通過。

豁然開朗:豁然:形容開闊敞亮的意思;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現在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總意) 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也形容對某一問題從長期思索不解而後忽然領悟。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舍:房屋。

平:平坦。

曠:寬闊。

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

之:這。

屬:類。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

雞犬相聞:(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彼此都可以聽得見。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其:那。

種作:耕田勞作。

着:穿着。

悉: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黃髮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垂髫,垂下來的頭髮,這裏指小孩子。黃髮,舊指長壽的特徵,這指老人。

並:表承接(順接),而且。

怡然:愉快的樣子。

乃(乃大驚的乃):副詞,竟,竟然。

大:很,非常。

從來:從……地方來。

具:詳細、詳盡。

之:代詞,指代桃源人所問問題。

要(yāo):通“邀”,邀請。

鹹:副詞,都,全

問訊:詢問消息。

語:(yù)向。。。。。。。。。人說,告訴

雲:說。

先世:祖先。

妻子:指妻子、兒女。

邑人:同鄉的人。

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復:再,又。

焉:兼語詞,從這裏。相當於“於之”,“於此”。

間隔:斷絕來往。

今:現在。

乃(乃不知有漢的乃):竟然。

無論:更不用說,(更)不必說。

嘆惋:感嘆,惋惜。

延至:邀請到。延,邀請。

爲:無義。

具言:詳細地說。(所+動詞 構成名詞性結構)

具:詳細。

停:待。

辭去:辭別離開。

語:對……說。

不足:不必,不值得。

爲:向、對。

道:說。

既:已經;······之後。

得:找到。

便扶向路:就順着原來的路回去。

扶:沿、順着。

向:從前的,舊的。

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記號。志:動詞,作標記。

及:到了。

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詣:到,拜訪。特指到尊長那裏去。

說如此:說明了像這種情況。如此,判斷句,像這樣

即:立即。

遣:派遣。

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所志,所做的標記。志:做的標記。(名詞性) 所單獨可不翻譯。

遂:竟然。

復:又,再。

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南陽:郡名,治所在現在河南南陽。

劉子驥:即劉驎之,字子驥,東晉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晉書·隱逸傳》裏說他“好遊山澤”。

高尚:品德高尚。

欣然:高興的樣子。

規:計劃,打算。

尋:隨即,不久。

未果:沒有結果,意思是沒有實現。果:實現。

問津:本指打聽渡口,這裏是訪求尋找的意思。 津,渡口。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字元亮,曾更名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田園詩人。他幼年失去父親,家道中落。由於種種原因,早年一直沒有出仕,後爲貧窮所迫,陸續做過州祭酒、參軍、縣令等一些小官。爲官期間,爾虞我詐的官場使他認識到社會現實的黑暗,終於從彭澤令任上棄官歸田。

陶淵明受時代思想和風氣的影響,早年就有愛好自然的一面,所以在他政治理想破滅後,他選擇了潔身守志、棲身田園的道路。陶淵明歸隱後親自參加了勞動,與下層人民有了較廣泛的接觸,同時對自然也更熱愛了。在此基礎上,他寫出了大量讚美田園風光、讚美農村純樸勞動生活的詩篇。由於他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後世稱他爲“田園詩人”。

陶淵明的詩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平淡自然與深厚醇美的統一。他的田園詩寫的是平淡的田園風光和日常的農村生活,反映的是歸隱後恬淡的心境與情趣。在表現方法上,這些詩歌多用白描手法,語言樸素自然,少見華麗,但這並不意味着平淡無味。在田園詩平淡的描寫中蘊含着陶淵明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熱愛,表現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同時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富有意境,所選的景物多具有鮮明的特徵,且飽含着詩人的感情,體現了詩人的個性特徵。

陶詩還善於將深刻的哲理融入詩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現出不平凡的意境,這種情、景、理交融形成的意境十分和諧,往往令人神往。這些藝術特色突出表現在代表作《歸園田居》五首中。詩中語言樸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稱爲“陶詩中的珠玉”。

陶淵明雖棲身田園,卻仍未忘懷現實,也未消沉頹廢,這種執着於自己追求的不懈精神體現在詩歌創作中就形成了陶詩的另一種風格:豪放曠達的“金剛怒目式”,如《詠荊軻》等詩都具有慷慨激昂、悲憤雄壯的風格。

雖棲身田園,陶淵明仍無法逃避現實,自然災害和社會**仍困擾着他。現實的黑暗、醜惡,自身的經歷的痛苦和艱辛,以及農村的凋蔽、荒蕪,便引起詩人深沉的思考,他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出路,只能寄希望於理想境界,希望有一個沒有壓迫、人人平等、自食其力的桃花源理想社會。基於對幸福安定生活的嚮往,陶淵明創作了《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等作品,這些文章質樸自然,有真情實感,言淺意深,深爲後世推崇。宋代作家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陶淵明對後世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賞析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爲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消息:原來歸根結底,是因爲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爲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僞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淨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過對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爲主幹家庭(三代同堂),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從“男女”、“黃髮”、“垂髫”這三個詞便可以看出此點。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魚人的經歷爲線索展開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爲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

說教學方法 篇八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採取如下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研讀發、小組合作探究法和圈點勾畫法等方法,實現課堂的生動高效。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譯文 篇九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把捕魚當作職業。有一天他順着溪水划船走,忘記啦路程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着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其他的樹,花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啦,於是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隱隱約約裏面好像有光亮。(漁人)就離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啦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啦。這裏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那裏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閒愉快,自得其樂的樣子。

(桃源中人)看見漁人,竟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裏來。(漁人)詳盡地回答啦他。他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裏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裏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爲啦躲避秦朝時候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出去過,於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啦。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啦。這漁人一個一個地爲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那些人聽罷都感嘆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在這裏停留啦幾天,告辭離去。這裏的人告訴他說:“這裏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說啊。”

漁人已經出來,找到啦他的船,就沿着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作啦標記。回到(武陵)郡裏,去拜見太守,報告啦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然迷失啦(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條路啦。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因病而終。後來就再沒有問路探訪(桃花源)的人啦。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八年級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啦一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奇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啦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啦人們的追求與嚮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