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桃 花 源 記【精品多篇】

桃 花 源 記【精品多篇】

桃 花 源 記 篇一

21

陶淵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

2.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體會文章優美精練的語言。

3.掌握並積累文言詞彙,瞭解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現象。

能力目標

1.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2.掌握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寓意。

情感目標

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課文。

2.掌握並積累文言實詞。

3.理解文章的敘事線索。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常常把風景美麗而人們又不常去的地方叫做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是怎樣產生的呢?這個成語來源於陶淵明所寫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寫了些什麼內容?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說明了什麼?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

二、作者和本文寫作背景介紹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大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曾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世稱靖節先生。

三、誦讀感悟

1.播放課文錄音朗讀,要求學生注意讀音和句讀。

便舍船(shě)      屋舍(shè)儼(yǎn)然         豁(huò)然開朗

阡陌(qiān mò)    黃髮垂髫(tiáo)                便要(yāo)還家

邑(yì)人         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     語(yù)雲

爲(wèi)外人道詣(yì)太守                       劉子驥(jì)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要求:

①字音要讀準。② 句讀要分明。③節奏要合理。④語速要適中。⑤語句要流暢。⑥要讀出感情。

3.自由朗讀,齊讀。

四、對照註釋,疏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五、指導學生理解文中所出現的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通假字和省略句。

1.古今異義詞

詞語  古義  課文例句  今義

鮮美  鮮豔美麗  芳草鮮美  (味道)新鮮

交通  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交通運輸

妻子  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不要說,更不必說  無論魏晉  不管(連詞)

不足  不值得  不足爲外人道也  不夠,不充分

如此  像這樣  說如此  這樣

緣  沿  緣溪行  緣故,緣分

延  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延長。延伸

2.一詞多義

詞語  詞義  課文例句

舍  捨棄  便舍船

房子  屋舍儼然

尋  尋找  尋向所志

不久  尋病終

志  做標記,動詞  處處志之

標記,名詞  尋向所志

向  以前  尋向所志

對着  眈眈相向

爲  作爲  武陵人捕魚爲業

對,向  不足不外人道也

給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

3.四個“然”字詞 豁然: 儼然: 怡然: 欣然:

4.成語 世外桃源     落英繽紛   雞犬相聞

怡然自樂     黃髮垂髫   豁然開朗   無人問津

5.省略句   見書

六、複述課文,整體感知

1、以“桃源”爲線索,小組成員分工講述桃源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

線索提示:發現桃源—進入桃源—作客桃源——辭別桃源——再尋桃源

2、用一個字或一個詞或一句話談讀本文的感受,並簡述理由。

七、作業: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分步品味

(一) 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讀描寫桃源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優美的句子。

明確:桃花源外在環境美:

自然景色--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內在環境美:

自然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桃源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學生選一個景點用一個句式給我們描繪一番(這裏的   美,你看、)

例如:這裏的土地美坦蕩如砥,一望無垠,就像一面大氈子````

這裏的阡陌美,你看,它們交錯相通,將田地劃成整齊的方塊,像一個巨大的棋盤``````

這裏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 三裏,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豔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隻只飛舞的粉蝶``````

`這裏的田池美,你看,土地肥沃,莊稼茁壯成長,池水清澈,魚兒悠然自樂```````

(二)理解桃源之樂

1、桃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哪些人能感受到桃源的歡樂?(男女、老幼、漁人)

生活環境—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老人(黃髮)怡然自樂,因爲老有所養,豐衣足食。

小孩(垂髫)怡然自樂,因爲和平安樂,無憂無慮。

漁人樂,因爲受到熱情相邀(要、延)。

男人樂:往來種作,樂不樂?(不必服兵役,免受戰亂之苦,安居樂業)

(三)探桃源之奇

奇在何處?

桃林奇,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奇,彷彿若有光,,且形狀也奇: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人奇,種作、衣着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奇;處處志之,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病終”

問(1)桃源人見漁人爲什麼"乃大驚"

(2)漁人一一爲具言所聞,桃源人爲什麼"皆嘆惋"?

(3)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麼?

(4)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爲什麼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二、深入研討

1好一個美麗歡樂而又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地!讓我們再讀一遍課文,再遊桃花源。

2讀後思考:桃源勝境究竟在什麼地方?我們找得到它嗎?爲什麼虛構?解釋“世外桃源”的意思。

3 有人說桃源是陶淵明積極的理想,也有人說是他的消極逃避,你怎樣評價?

(人還是應該腳踏實地不要象陶淵明那樣幻想了一個美麗的社會,可自己卻在貧病中死去。有人說,人應該有美好的理想,那怕它不能成爲現實。)

三、總結收束

爲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們的祖先不屈不撓,前赴後繼,桃花源不是陶淵明消極逃避,而恰恰是他閃光理想的寄託。《桃花源記》引起勞動人民無限遐想和嚮往,放眼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有誰像陶淵明那樣將絢麗的理想描繪的如此酣暢淋漓?

四、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基礎訓練。

資料:

[默寫]

① 描寫桃林美景的是“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花鮮美,落英繽紛。”

② 描寫桃源人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③ 描寫桃花源社會風尚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④ 用借代的手法描寫了桃源內老人和小孩的神情態度?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⑤ 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句子是“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和“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⑥ 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⑦ 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a.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b.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⑧ 桃花源人爲何嘆惋不已?問今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⑨ 描寫桃源人來此絕境的原因的句子: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⑩ 與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句意境相似的成語是什麼?世外桃源。

⑪ 文中作者理想的社會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 並怡然自樂

[關於陶淵明]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號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留下“不爲五斗米折腰”的美談。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代表作《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賦》《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陶淵明最後一任官職是彭澤縣令。有一天,郡裏派來一名督郵視察,縣裏小吏忙來向陶淵明報告,陶淵明正捻鬚吟詩,一聽來了督郵,十分掃興,勉強放下詩卷,準備去見督郵。小吏一看他還穿着便服,吃驚地說道:“督郵來了,您該換上官服,束上帶子去拜見纔好,怎麼能穿便服去呢!”陶淵明一向看不慣那些依官仗勢、作威作福的督郵,一聽要穿官服行拜見禮,更受不了這種屈辱。他嘆口氣道:“我不願爲了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種小人打躬作揖!”說着,索性把身上的印綬解下來交給小吏,辭職不幹了。這就是著名的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此後,朝廷曾有人多次請他出仕,都被他拒絕了,連他們贈送的樑肉也“麾而去之”。

桃 花 源 記 篇二

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掌握文言實詞和虛詞,並翻譯全文。

3瞭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理解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重點:1朗讀、背誦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國湖南省有一處風景獨特,倍受世人青睞的旅遊勝地,她因東晉時期一位詩人的名作而聞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嗎?那位詩人是誰?去過沒有?請去過的同學簡要介紹有關情況,好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記》,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 東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傑出的詩 人,他的詩已成爲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爲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2、字詞

三、目標

1、熟讀課文

2、(學習前三段)藉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理清結構

四、學習

1聽錄音(標記字音)

2請一位同學朗讀,要求讀出感情,咬準字音。(讀完後由同學做適當評價。)

3結合註解翻譯課文, 理清結構

逐段翻譯(教師可適當給同學講解詞語古今異義現象、詞類活用現象等)

第一段: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

緣溪行 漁人甚異之 欲窮其林

第二、三段: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林的見聞和經歷

彷彿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開朗 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

問所從來 便要還家 鹹來問訊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 乃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此中人語云 不足爲外人道也

五、反饋思考。

1“忽逢桃花林”“忽”表現漁人怎樣的心情?

2“漁人甚異之”“之”在此指代什麼?

3“欲窮其林”“窮”與前文哪個詞照應?表現作者怎樣的心理?

4前文與“豁然開朗”相對應的詞語是什麼?

5爲什麼桃花源人“見漁人,乃大驚”?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1、2、3、

第二課時

一、前測

1、提問背誦情況

2、重點句翻譯

二、目標

1、(學習後二段)藉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理清結構

2、準確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

三、學習

1、齊讀課文第四段      藉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理清結構

便扶向路 處處志之 尋向所志 遂迷 尋病終

第四段:結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

2、齊讀課文第五段        藉助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理清結構

第五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3、準確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

《1》   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請同學複述課文大意 ( 五分鐘後)

(複述時可適當增加自己的想象。複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學補充。 )

《2》敘事線索

故事情節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然後反覆自由朗讀。

四、反饋思考

問題討論

1你認爲桃花源人爲什麼“皆嘆惋”?嘆些什麼?

2作者在文章後面部分安排“處處志之”,爲什麼“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

3作者在文章中寄託了怎樣的社會理想?

主題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選派一名代表發言。)

1本文描寫的桃花源是怎樣的社會狀況?

桃花源的社會狀況: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生活得安寧幸福等。

2這種社會狀況與作者所處的時代有何不同?

作者所處時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小結:作者因不滿當時的黑暗政治和社會現狀,遠離官場,隱居田園,一生安貧樂道,追求一種自由安寧生活。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會理想。

五、拓展思考:

1、品讀《桃花源詩》

○1朗讀《桃花源詩》,感悟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合《桃花源詩》譯文,思考分析在內容、寫作方法、思想感情上與《桃花源記》的內在聯繫。

2、比較分析

在創作方法和思想內容上,本文與《天上的街市》有何異同?

明確:本文與《天上的街市》在創作方法上,都運用了想象和幻想,情節離奇,極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內容上它們不僅寄託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傾向的體現。

《天上的街市》表現得積極、豪邁、樂觀,鼓舞人們奮起與黑暗現實抗爭,而《桃花源記》則表現出對現實的無奈,有消極因素。

3、獨抒已見(根據立場、觀點相同或相近的特點,將全班同學分成兩至三派進行討論,然後以自由辯論會形式發表各自見解。)

○1這種理想社會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否成爲現實?

○2今天,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種社會理想?

六、教師總結:

我們學習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僅學到了一些相關的語文知識,也進一步瞭解了封建社會的一些社會狀況,瞭解了陶淵明其人。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當關注社會,關注歷史,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九、佈置作業

第三課時

(練習課)

一、知識測試

1、師:桃花源真美啊,它既是一幅絕美的畫卷又是一首動人的曲子還是一部風光旖旎的影片!仙境般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嗎?從哪裏可以看出?爲什麼?

學生回答後明確:不存在,是作者虛構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後遂無問津者” ……

2師:作者爲什麼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王國?

指導學生結合陶淵明的經歷及本文的寫作背景等理解,使學生明白要準確

解讀作品就要“知人論世”這個常識。

學生思考回答後明確:本文純屬虛構。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爲了寄託其政治理想。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呈的環境裏,中年以後,他長期隱居在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有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桃花源。在這個社會裏,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亂紛擾,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這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也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3、師:有人說《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有人說《桃花源記》體現了作者積極的理想追求,你怎麼看這個問題?(還是要結合作者生平經歷、思想性格、志趣愛好及本文寫作的背景進行理解評判)

我個人認爲桃花源雖然只是作者用筆虛構的一個理想搖籃,但是他敢於去想象與憧憬自己的理想世界,這也是很可貴的。桃花源不能僅僅看成是陶淵明消極的逃避,還應該看成是他閃光理想的依託。

二、方法引導

1、理解、積累文言字詞

老師要指導學生有意識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詞:常用重點詞、多義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詞性活用詞。平時要注意識記,做到爛熟於心。

2、歸納本課須積累的文言字詞和句式。可以採用由學生邊說邊做筆記老師邊板書的方法完成,或者用幻燈放映出來。(啓發學生養成逐步積累的良好習慣)

(1)重點詞:

甚異之   欲窮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屬     不復出焉    便扶向路  詣太守      阡陌

(2)四個“然”字詞:

豁然 儼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異義詞:

鮮美——古義:鮮豔美麗。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妻子——古義:妻和子女。

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境地。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不足——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不滿。

如此——古義:像這樣。

今義:這樣。

間隔——古義:隔離。

今義:距離。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如:這孩子儼然是個大人。

(4)一詞多義

復 a復前行    b不復出焉        乃 a乃大驚    b乃不知有漢

舍a 便舍船    b 屋舍儼然       尋 a尋向所志    b 尋病終

志a處處志之  b尋向所志        爲 a捕魚爲業    b不足爲外人道也

(5)一義多詞:

悉如外人——具答之——鹹來問訊——皆嘆惋

緣溪行——便扶向路

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乃大驚——遂與外人間隔

(6)通假字

具答之       便要還家

(7)句式:

①判斷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譯: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主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彷彿若有光。”

b 便舍船,從口入。

主語承前省略句式。即“(漁人)便便舍船,從口入。”

c 問所從來

賓語承前省略句式。即“問(之)所從來”

d 便要還家

賓語承前省略句式。即“便要(之)還家”

e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

賓語承前省略句式。即“此人一一爲(之)具言所聞。”

f 林盡水源

介詞省略句式。即“林盡於水源”

3、翻譯技巧的指導:(1)翻譯時除了注意上述這些詞的詞義,其他字詞一般都是沿用我們現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們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去表達文言中單音節詞的意思。所以翻譯時可以聯繫上下文大膽推斷文言字詞的意思。(2)國名、地名、人名、官名、書名、帝號、年號、器物名稱、度量衡等專有名詞都照原文直接抄錄。(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判斷句、反問句等,平時遇到要及時積累,學會如何去調整句序如何去翻譯。練習多了就會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4)文言句式注重簡練往往承前承後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譯時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出來。

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村中人)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要說魏和晉了。

4、落實全文翻譯

(1)採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然後找老師或其他同學進行幫助指導。(鼓勵學生結合課文註釋和已儲備的知識大膽嘗試通譯全文,並建議學生不要藉助翻譯資料書,以免養成依賴資料書的習慣。)

(2)合作小組完成後進行翻譯接龍活動,比比哪個小組翻譯最準確最完整。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三

《桃花源記》

教材簡析及教學設想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傑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爲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爲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陶淵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寫出這樣一個美好社會,同他本人的經歷也有密切關係。陶淵明平生厭惡晉朝朝廷上下統治階級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討厭官場上的舞弊營私的行爲,他曾經三次因此辭去官職,隱居起來。陶淵明在農村過了幾十年的隱居生活,親自參加農業勞動,和農民交朋友,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淳樸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場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祿的人相處,心情要愉快得多。這些都說明了陶淵明對當時政治黑暗的社會極爲不滿,對廣大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頭,桃花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這個故事頗有傳奇色彩。首先漁人進入桃花源的經過甚奇,漁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遠近”;洞極狹且深不可測仍然隻身進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爲仙,卻有尋常人飲食起居;若爲隱,一洞隔離人世幾百年。最後桃花源消失尤奇,漁人出洞後儘管“處處志之”,但是“尋向所志”時最終是迷了路。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頻繁的環境裏,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讀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不妨運用視聽及多媒體技術,採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

設計課件時,在充分收集有關素材和明確教學對象、任務條件下,主要採用了authorware6.6這個軟件,融音樂、書法、圖片、詩文於一體,全方位的觸動學生的感官,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桃 花 源 記 篇三

教材簡析及教學設想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傑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爲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爲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不妨運用視聽及多媒體技術,採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辨別一些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2.理解一些詞語古今詞義的區別。

3.瞭解本文以漁人的 行蹤爲線索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誦讀。通過反覆朗讀,理解文意熟讀成誦。

(2)情景教學。設置情境

(3)探究。探究考證,加深對作者寄託的社會理想的 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的不同。

(2)以漁人的行蹤爲線索的寫法。

教學難點:

對作者寄託的社會理想的理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有一個成語—— “世外桃源”,誰能解釋一下?誰知道這個成語從哪裏來的?

(板書 《桃花源記》)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作者(多媒體出示)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盪,戰亂頻繁,生靈塗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2、錄音範讀,學生自讀

(1).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儼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1) 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2)讀完後理出難解的字詞句。(多媒體出示)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結合課文討論分析下列問題。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發現→進入→拜訪→再尋桃花源

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發現)

舍船從口入,欣賞桃源景。(進入)

應邀得酒食,瞭解桃源人。(拜訪)

既出說如此,不復得其路。(再尋)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爲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桃花源又會是什麼樣子呢?爲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緻?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於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緻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四、課內小結,佈置作業

桃花源風景優美,民風淳樸,人們生活幸福,的確令人嚮往。設想,如果你是桃花源的村民如何向外面的人介紹村中的情況?大家做好準備下節課接受班上的小記者採訪。

板書設計

桃 花 源 記

( 陶淵明)

發  現   和平安寧

探  訪   怡然自得

離  開   安居樂業

再  訪   民風淳樸

桃 花 源 記 篇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 儼然 衣着 阡陌 鬢 要 邑 詣 驥 語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1)通假字:具、要;(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3)一詞多義:舍、尋;(4)辨析同義詞:悉、並、具、鹹、皆;(5)句式:省略句。

3.瞭解文學家陶淵明。

(二)能力目標

1.藉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學情分析:

學法引導

朗讀感知課文內容,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疏通文意,再用歸納比較法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辯證地評價陶淵明的社會理想,最後熟讀成誦,汲取文化營養。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學習一詞多義、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漢語知識。

2.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可通過討論課後練習一至四題來完成。

3.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開頭渲染神祕色彩,結尾又不知所蹤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似真而幻的虛構境界。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片 2.有關課文的插圖。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背誦接龍,其中如有人背錯,就讓他(她)表演一個節目,最後評出優勝者。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讀準生字的字音。

2.瞭解作家陶淵明。

3.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

4.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

5.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麼?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後做了些什麼,結果如何?

(三)教學過程

1.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東晉時人,祖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有着“大濟蒼生”的志向。二十九歲出什,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願“爲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後,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後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後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爲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桃花源記》(原名《桃花源詩並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誌着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象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託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願望。

2.讀準下列字音:

3.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課文的註釋,老師稍加指點,讓學生弄清全文內容。

4.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麼?

討論明確:描寫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祕色彩,暗示將來會出現“奇景”,爲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氣氛上的渲染,也爲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弄清以下詞句的含義:“忘路之遠近”中的“遠近”是偏義複詞;“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岸之長;“漁人甚異之”中的“異”爲意動用法。

5.討論第二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漁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有哪些?從這些敘述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明確:第二自然段寫了兩層意思,即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一是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殲陌交通,雞犬相聞。二是人——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鬢,並怡然自樂。

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裏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在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語言現象: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便舍船”和“屋舍儼然”中的“舍”,前者是動詞,作“捨棄”講,後者是名詞,作“房舍”講。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錯相通”講,是兩個詞。三是同義詞的辨析,如“悉”和“並”兩個詞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講,但這兩個詞也有差別,“悉”指數量上的全部,“並”指各種類別合併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盡(於)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彷彿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

6.討論學習第三段的內容。

在桃花源裏,村中人怎樣對待漁人?村中人見到漁人,先是“大驚”,然後聽了漁人的回答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熱情招待。這些描寫說明桃花源裏的人熱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風淳樸。

村中人與漁人的談論之語有何含義?通過村中人之口,補充交代了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緣由。作者還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渦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給人們指出一條出路,要想擺脫黑暗統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時亂”一樣,去找一個“絕境”,過着男耕女織的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會裏是不可能實現的。

本段結尾寫道“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此語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爲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節發展上,則爲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筆。

本段應掌握的古漢語知識爲: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見漁人,乃大驚”與“乃不知有漢”中的“乃”,前者作“是”講,表示前後兩個動作的關聯,而後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兒女”解,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雙音詞;“絕境”是指“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是“更不用說”的意思,現代漢語中是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的連詞。三是同義詞辨析,“具”、“鹹”、“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詳細”講,表示無所遺漏;“鹹”作“全”、“都”講,指人的全體,“皆”爲“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數。四是通假字的歸納,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語和賓語的現象,如“(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

7.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爲什麼詳細地寫漁人在回來的路上“處處志之”,又“詣太守”,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卻或迷路,或病終,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確:這樣寫的目的是要給人一個真實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漁人回來時順着原路處處作了標記,生怕以後再來時找不到,可謂小心極了!回到武陵,還向一郡之長太守做了報告,可謂慎重極了!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後,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總之,作者不厭其煩地寫這些,都是爲了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

但與此同時,結果是不令人滿意的,結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這樣一寫,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個安居樂業的桃花源世界。

學習本段要弄清以下詞語的含義:向(從前),志(作標記,動詞;標誌,名詞),詣(到……去),尋(不久,隨即,副詞)。

(四)隨堂練習

第二課時

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討論:

如何看待作者描繪的這個理想社會?

(四)總結、擴展

作者用一個似假似真似虛似實的動人故事,虛構了一個世外桃源,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物資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理想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穴中人語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容否?”

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礦、麻桌(xi,麻)之屬,皆不私藏,與衆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如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於人耳。”楊謝而從之。又威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南宋康與之《昨夢錄》)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別指代什麼?

此公欲來 指代(楊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錦繡珍異等物)

2.下面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3.補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語。

(穴中人)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楊氏)與老人同出。

4.對短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桃花源》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現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老人引導才進入山之大穴。

b.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後,不願意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訴楊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後自己來耕種養蠶,不能向別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與桃花源中的人一樣,過着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

2.背誦全文。

(六)隨堂練習

四、說說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對這種社會理想,你有什麼看法?

桃 花 源 記 篇五

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⑤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屬。(6)阡陌交通,雞犬相聞。①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黃髮垂髫並恰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現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標籤:多篇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