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12W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一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將人生劃分爲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個人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處於功利境界。即我們所做的事都是出於利己考慮,儘管結果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有利的影響。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爲自己謀取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作爲社會成員的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教師就是處在道德境界,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瞭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爲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爲自己的道德行爲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對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作爲教師,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爲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爲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我,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爲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要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教師教育對象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薰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於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爲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再次,要矢志鑽研,勇於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着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託,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並形成擁有自我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於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最後,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社會發展已證明:現代化的社會將是信息社會,是科學知識不斷髮展、不斷擴大、不斷更新的社會。教師自身除搞好專業教學外,還要積極參加業餘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和精深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旁徵博引,遊刃有餘,變傳統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爲素質教育的重學、重思、重樂,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爲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僅是教師,越來越多的人能達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這樣,人類社會纔會真正的成爲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二

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馮友蘭主要依據時間順序將先秦至民國時期中國哲學各家理論進行梳理並加以略微解讀。該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時段及不同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差別化分析。

首先,其結合中國古代以“農”爲中心的現實背景對中國哲學的總體趨向加以解釋,以“農”的直覺爲先的習慣解釋中國哲學將直覺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農”的樸實性與自然的密切關聯性解釋人與自然同一的思想趨勢的成因,以中國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釋儒家倫理思想何以成爲正統等。

其次,其基於一種分段研究的思維,分不同時間段對中國哲學進行具體的差別化研究。以道家爲例,馮友蘭認爲道家起源於周朝封建解體制度伊始的隱者,其將道家思想主要分爲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楊朱爲代表的隱者,此階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觀點是“爲我”、“重物輕生”。第二個階段以惠施、公孫龍之後的老子爲代表,其主要觀點是道無名,以及“反者動之道”的物極必反思想。其處世觀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於物極必反,故強調欲剛則柔、無爲、棄智。第三階段以先秦時期的莊子爲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順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對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絕對幸福,強調物我同一。最後一個階段則是南北朝時期的新道家(也稱“玄學”)階段,馮友蘭將這個時期的道家分爲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對《莊子》的註疏當中,其主要觀點是道就是無,同時以變化的思想解釋“有爲”和“無爲”,遵循變化是無爲,固守舊制是有爲,強調萬物沒有是非差別。主情派的代表其選取的是《楊朱》及《世說新語》,主要是任我從人、率性而爲的風流精神。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研究,以時間維度進行條分縷析,階段分明,在每次社會制度發生重大變革,如周朝、秦朝、魏晉南北朝等時期,馮友蘭均對其社會制度先行闡釋,爲相關哲學思想的產生提供背景。無論是法家在秦朝的興起,還是儒家在漢朝的獨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來,其與不同時期統治者、民衆需求息息相關。從這種分時段的差別化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尤其是亂世中國哲學的興盛,以及不同階段中國哲學思想的前後傳承與超越。

此外,馮友蘭在分析中國哲學時,能夠與西方哲學相聯繫,採取了一種比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內聖外王與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相比,將中國的“物極必反”思想與黑格爾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較等等,其談中國哲學又不僅僅只談中國哲學。但可能因需與西方哲學相聯繫,而中國哲學中名家的辯論之法與西方哲學的邏輯辯證思維最爲接近,馮友蘭在該書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辯論思維,反而顯得有些本末倒置,這一點尤其爲牟宗三所詬病。

全書中最具創造性的是前三章對中國哲學總體的分析,因其結合我國的風土人情、地理特點、政治背景、家族傳統分析中國哲學,體現了中國哲學的本土性特點。而後二十五章對中國哲學發展的時間軸以及傳承脈絡的梳理較有學習及借鑑意義。現代對中國哲學的研讀大多借助後期的註解進行研究,馮友蘭按時間軸並結合幾個重大時期內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分析的方式,爲理解後不同時期思想變化的內在動因提供了參考。這種結合時代背景研究內在動因的方式爲我們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借鑑,而研究中國哲學時結合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分析亦存在一些問題。馮友蘭對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梳理脈絡時間跨度大,工序龐雜,其對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頗亦可以想見。以儒家爲例,馮友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於表面,其對儒家相關經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衆多解釋中較偏僻的一種,尤其是馮友蘭的分析過於向邏輯辯證思維靠攏,如牟宗三所說:傾向於西方的新實在論。偏離了中國哲學的出發點,其試圖使中國哲學走向明晰化,但有點過猶不及。

在此舉兩例,一是對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禮,故而其對正名的論述主要是爲應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重一種人倫的名實觀,而非實證性的名實之辯。其主要出於《論語》:“子路問:‘衛君待子而爲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當時衛國國君不顧父子倫常越過其父而登臨君位,故子路有此問。孔子答名正纔可能言實事成,進而禮樂興,故必先使其行爲符合禮制倫常,這是孔子正名觀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亦體現了這種人倫的禮制思維,而馮友蘭對“正名”的解釋,僅截取了孔子對“正名”的部分論述,脫離了孔子當時的完整語境,強調在社會關係中每個名必須履行與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偏向於近代社會學中的角色理論,是一種實證的名實之辯,顯然偏離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關於“命”的解釋。馮友蘭將孔子所說的“命”理解爲命運,認爲我們盡力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計成敗就是“知命”,有種宿命論的悲觀主義成分,但這明顯是對孔子“天命”思想的誤讀。從孔子周遊列國時知其不可爲而爲之,便可以看出孔子並非悲觀主義者。孔子對“命”的理解主要表現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當中,“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爲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爲對天所賦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爲對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則是對事物之義理明悟後產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說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義理,可以通過個人修養的提升而對天道產生遙契,是可知的,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爲君子。”(《論語·堯曰》),所體現的就是修身養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種過程。若理解爲宿命則會陷入一種不可知論當中,偏離了儒家的傳統思想。相較而言,牟宗三對“性與天道”的解讀即參考了君子“三畏”之說,更爲符合傳統儒家思想,茲不贅言。

馮友蘭在解釋儒家思想時的主要矛盾在於,一方面認爲後來儒家對孔子的解讀受政治環境影響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讀孔子思想之時,不自覺地受西方邏輯思辨思維的影響,偏離相關語境陷入自己的理解當中,有爲表達而表達之嫌,而非爲解讀而表達,以上對“正名”及“命”的解釋即屬此類,難免偏離了中國傳統。

總體而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不失爲了解中國哲學之佳作,其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並分不同時期對中國哲學進行差別化研究,同時採取分階段研究及比較研究的方法,對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哲學思想加以梳理並適當解讀。雖在各家思想的橫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縱向分析脈絡清晰,足以使人對中國哲學產生概括性認識。無論其內容還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細細品讀。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三

哲學這個詞看起來很深奧,但,在我再讀馮友蘭先生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後,逐漸領悟原本模糊的概念或觀點。哲學和思想是相關聯的,它們都與人類思維有關,相互衍生又相互豐富,但二者並不等同:

1、哲學是一門思維的科學,屬於學術;而思想是人類腦海中的一種意識,屬於行爲。所以,先有思想,再有哲學。

2、它們涉及的範圍也不同。哲學家關心的是真理、邏輯等,而思想家關注社會、哲學、人倫、道德等各個方面。

3、把思想相同的(至少相類似的)人聚集在一起,找到他們共同思想上的特點,繼而形成一門學術,如儒家、墨家等,就叫中國哲學。

4、再通俗一點,哲學家一般是思想家,但思想家不一定是哲學家。

哲學的本質和思想也有關聯。以書中的一句話爲例“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這句話從某個角度而言意味着哲學是思想的思想。

正是因爲思想包含哲學,所以哲學家們能有不同表達自己思想特點的方法。這也是書中第一章第三點所講到的。有用比喻表述思想的,也有用格言表述思想的,還有用事例表述思想的。無論是明示還是暗示,各位哲學家們都是爲了能用各自的方法說明道理,把思想傳播給後人,讓他們對此加以思考。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四

”哲學“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夠了解,它卻充滿神祕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個很崇高,很神聖,同時也是一個含義深厚的詞。假期我在家中反覆的看這本書,但總是感覺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學它是一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許多事情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所以哲學給人帶來的魅力是無窮的。

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從宏觀上對中國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有了認識,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漸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個起源,中國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爲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爲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爲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時候,爸爸也推薦了這本書給我。當時很不瞭解,覺得這本書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現在的我們對讀懂這本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哲學的龐大氣場和魅力,它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夠提升我們的價值觀和擴寬知識面。

書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爲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爲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書中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教學中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概)本站○(唸了。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爲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學生時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爲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在其中我們也可以學會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也讓我真真的瞭解了哲學。雖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讓我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五

原創: 候曉賓

大概不知道哪裏來的心血來潮,然後一門心思的尋找哲學方面書籍要閱讀。經過網上查詢,朋友推薦,終於選擇了《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然後當即在網上選購,坐等到貨。

速度蠻快,然後拿到書的那一刻,欣喜若狂。

然後就翻開《中國哲學簡史》,沉入到其中,瞭解古往今來的哲學家思想,去思考相關問題。我想,哲學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後來,瞭解到作者馮友蘭先生寫這本書是在國外。學生根據其日常授課進行整理,編纂了此書。一開始只是英文版,先後翻譯成很多語言。後來才翻譯出了中文版,帶到國內。

《中國哲學簡史》一經問世,立即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是熱愛。成了很多外國人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中國人瞭解古代諸子百家的好書籍。

好的書籍,我當然要涉獵一番。

書中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諸子百家的起源,分別講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陰陽家,中國佛學、禪宗。還有,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的發展和狀況。

總體來說,本書按照時間節點,敘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可讀性,可觀賞性、可操作性極強。是研究哲學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書,能夠開啓和萌發相關思維。

說實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學。之前一直在閱讀古典書籍,雖然讀的都是精簡版,但是其中心思想,還是能夠了解和掌握的。我一直渴望通過閱讀古代書籍,能夠窺探一絲智慧,萌發我愚鈍的思維。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規律。

直到我閱讀《中國哲學簡史》,發現其實有很多苟合之處。正如《周易》一樣,其實講究物極必反,萬事萬物順着規律去推進;《道德經》的精髓莫過於,有和無,無爲而治,講究唯心。而儒家歷經好幾個階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綱五常”。這也是我經常跟朋友聊天講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義禮智信”,儒家對於周朝禮法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很多積極的作用,後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思想成爲治國理邦的規則。

概覽諸子百家,領略那個事情人們的思想,對於我來說,能夠細緻的靜下心來去琢磨。

時間過得很快,年輪在無情的轉着。誰又能說,我們現在這個時刻,不是歷史的塵埃呢。通過這些,能夠促使我變得通透。

我想,對於我而言,更多的是,對於“得失”的一個拿捏。

爭取是好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必須要去爭取,我們的實際行動也應該去大刀闊斧的幹。這個時代,是一個好時代,可以通過努力,成就自己一番。最現實的莫過於財富的增長,“買房置地”是古今人們的做法,也是苟活一世必須要乾的。

但是,在現實努力爭取之餘。我們的思想是否可以靜靜的去思考一番,是爲了什麼?因爲,社會分工不同,導致我們角色屬性也不同,所以,有身份和地位。高貴的,貧賤的,最後都是荒冢一堆草沒了。所以,與天地相比,你所追求的的,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所以,這個問題困擾我很多。我也問過很多人,比我歲數大的,比我小的,認識的,不認識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就像有十個人,每個人都炒一盤宮保雞丁,那麼炒出來的應該是是個宮保雞丁的味道。誠如我們的人生,每個人雖然做的事大體相同(出生,讀書求學,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贍養老人,退休年老、死亡),但具體的做法和行爲而又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體會。

事實就是這樣~

我想,既然這樣,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那我還是想辦法去將生命的寬度繼續拓寬吧。長度不可把控,橫向的知識積累,人生價值的體驗要更豐富。所以,我不斷地去折騰,來回跑。因爲,我想擁有不一樣的人生。我所經歷的顛沛流離,是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崇尚,直到最後,我不後悔!

如果說閱讀歷史,可以以史爲鏡,明智;那麼閱讀哲學,可以讓人活得通透,去領悟,頓悟。

瞭解天地人之間的聯繫,諸子百家的思想,不盡相同而又有雷同之處。

這是值得研究和了解的。

讓人懵懂和恍然大悟的哲學!《中國哲學簡史》,再一次,着實不錯,值得每一個人去觀看。

侯曉斌(2019年6月6日星期四)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篇六

對中國哲學,我一向抱着“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因爲其浩瀚的思想,讓人產生敬畏之心。當我捧起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時,這種感覺頓時釋然。此書的作者,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講述,讓人一讀之後,欲罷不能。馮友蘭先生對哲學“入世”與“出世”的剖析讓人心境豁然開朗。佛家說,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說,肉體是靈魂的監獄。這些歸結起來彷彿是說,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

有人認爲,儒家是入世哲學的代表,並舉例證明。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意義,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面講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因爲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但馮友蘭先生指出,從更廣更深的角度而言,這種看法有失公允。中國哲學中的一個主要流派道家認爲,生命是個贅疣,是個瘤,死亡是除掉那個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聖人,是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其內在的修養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會上的功用。只不過儒家和道家的側重點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種社會關係規範化),道家貴“自然”(順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道家講求修身養性。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這兩種思想看來相反,其實卻相輔相成,使中國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入世哲學是強心劑,出世哲學是清醒劑,入世哲學使人關注社會價值,出世哲學使人關心自我的超越價值,入世哲學使人振奮,出世哲學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補,進退相宜,這是中國人從入世和出世哲學中獲得的人生智慧。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學的功能不是爲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爲了提升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在爲功名利祿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國哲學思想也許是慰藉心靈的一劑良藥。歌手李娜在出家時說過四句話:“人有四種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

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

三是文化、藝術、哲學;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進入第四種境界閃現人生亮點,對於我們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過高和不太現實,但通過對哲學的修養來實現對人生較高層級的領悟,找到精神的家園,確是每個人人生的一種使命。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