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羅生門讀後感(2多篇)

讀後感2.77W

羅生門讀後感(2多篇)

羅生門讀後感 篇1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之一。

我看的是一本以《羅生門》爲名的小說集,小說第一篇即名爲《羅生門》。這不同於電影《羅生門》,電影《羅生門》實際上是根據芥川龍之介的另一篇小說《叢林中》拍攝。

據說《羅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講的是在戰爭年代,一個破產的農民因迫於生計,拿起屠刀,決心作強盜。但是或許是因爲他人心本善,抑或是膽子太小,總之一直沒狠下心來動手。一天,他來到一個剛剛經歷了浩劫和瘟疫的城市。那裏到處是殘垣斷壁,且屍橫遍野,一片蕭索絕望的情景,他希冀能在此尋到一些財物。結果在一處廢棄的門樓裏他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從一具年輕女屍頭上拔頭髮。他衝上去怒斥道:“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髮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爲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乾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麼做完全是爲了生存啊!”。這一番話讓強盜完卻放下了最後的一點善心了,既然是爲了生存,還有什麼是不可以的?丟棄了僅存的良知後,他就搶走老太婆的衣服,揚長而去。

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說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據說爲了描寫屍體,作者芥川龍之介曾專程到醫科大學的解剖室去取經。真是佩服他,爲了完成這篇小說對着恐怖的屍體看上幾個小時,還要忍受屍體濃烈的腐臭味。也許正是這些描寫及小說人物的爲了謀生的舉動讓人感受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的苦難。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蛻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爲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說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爲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說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羅生門讀後感 篇2

小說《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發表的第一篇小說,故事梗概是:大災後,一名被主人辭退的僕役,在京都的羅生門下避雨。走投無路的他,起了“除了當盜賊,別無他法”的念頭。他爬上羅生門的門樓準備暫過一夜,卻發現一個老嫗正在薅死者的頭髮。他心中猛然升騰起正義感,質問老嫗。老嫗回答說用死者頭髮做假髮賣錢來維持生存,而且,這些死者,生前也不是善良之人。僕役對老嫗的憎恨之心慢慢減弱,最後竟剝下老嫗的衣服在黑夜中逃遁——也許賣了去換頓飯吃吧。

小說中的奴僕爲生存所迫,一開始就有了當盜賊的念頭。但是當看到老嫗薅死者頭髮時,他心中的善良和正義感還是本能地表現出來。他聽了老嫗的解釋,那種當盜賊的念頭又重新升上心頭,罪惡感慢慢消解了——這是個複雜的社會,許多人爲生活所迫而走上邪惡之途。或許,社會本身就存在邪惡,對邪惡的邪惡,也算不上缺德。甚至,他在剝老嫗的衣服時,爲自己找到了打劫的理由:“我不這麼做,就得餓死嘛。”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爲依據的,作爲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爲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爲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污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說。罪惡感正在道德的集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羅生門讀後感 篇3

面對死亡的威脅,你選擇當強盜,還是餓死?從思考到遲疑最後心中有了答案,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家丁的內心?讀完羅生門後,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荀子主張性惡論,人生來就是利己的,但可以通過後天的教化慢慢改變。可感化真正起到作用了嗎?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當絕無外人可以探知真相時,你選擇自己,還是他人?

家丁是可憐的,遭遇戰爭年代,主人拋棄,流離失所,孤零一人只能在羅生門處躲雨。起初,他在餓死還是當強盜這個問題上還是缺乏勇氣,只能說是有心無膽。那是什麼改變了他?

二樓的老婆子是可憐的,本應是享老福的年紀,卻躲在死人堆中取火,在死人堆中尋找生存來源。當家丁看到老婆子拔死人頭髮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餓死還是做強盜,恐怕他會毫不含糊地選擇餓死”。這時的家丁初次真正見識到惡的一面時,他從心底裏厭惡,難道僅僅是厭惡老婆子嗎?不,他厭惡的同時還產生了有做強盜想法的自己。

當家丁弄明白老婆子所做一切的緣由後,他自己開始被老婆子影響到,利己主義的思想捲土重來,這時,他下定了決心,奪走老婆子的衣服逃走。

回頭再讀一遍故事,面對死亡的威脅,你是選擇餓死還是當強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孔乙己一生潦倒,卻依舊選擇“之乎者也”;漢朝匈奴猖獗,班超毅然棄筆從戎。我們可以說孔乙己太懦弱嗎?我想他所需求的東西太合乎情理,只得教人把斥責的話生生咽回肚子裏……

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寫作風格總是獨具一格,慢慢悠悠的環境中總能突顯人物的心境,敘事手段同樣獨具特色,不禁使人感到一種獨特的魅力。

讀完《羅生門》後,不禁又使我想起來另一部書籍《三體》,當艦隊背井離鄉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家園的破滅,能源告急,食物危機,語言已經成爲沒必要的工具時,梅杜薩之筏的景象再次顯現。道德是人類文明建立起來的規則,那麼脫離了人類的團體後,或者說即使做了超越道德的事情後也不會被人們制裁的時候,人們行爲的準則又會變成什麼樣呢?爲了集體奉獻自我,還是爲了自我殺害其他人?

人人都有利己主義,但同時人人又有選擇的權力。羅生門的雨不可避免,但希望每一個候雨人都可以等到一片屬於自己的晴天。

羅生門讀後感 篇4

芥川龍之介,對於不少的文學愛好者來說,這必定是一個略帶遺憾的名字。就像美術愛好者對於那個用黑白兩色既能構築唯美意境的比亞茲萊的英年早逝而扼腕一樣,芥川年僅35歲的生命太過於彰顯命運對天賦的吝嗇。好在,在他們早早的去世之後,我們發現他們留給了我們不少值得珍藏的精神寶藏,一如比亞茲萊的《沙樂美》,一如芥川的《羅生門》。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23歲的時候發表的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說,不過“成功”一詞只能說是在後來肯定了它的藝術價值,當時《羅生門》並沒有激起強烈的反響。如今看來何妨呢,短暫的岑寂不能埋沒才華的光輝吧。

芥川的短篇小說除卻個別有着清晰杜撰的時間空間背景(如《南京的基督》《單相思》)之外,大部分取材於東亞的古代神怪傳說或是歷史故事,《羅生門》也是屬於這個範疇(取材於《今昔物語》)這種背景框架的直接借鑑最大的優點就是使讀者能夠更快地產生對於作品本身的代入感。芥川的小說篇幅不長,角色也不多,這些硬件的簡潔爲作者軟件的發揮提供了很大的創作自由度。如開頭的背景交代非常的簡潔:

“薄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將正在等待雨的過去。”——短短的一句話,地點時間人物全部展示了。

針對芥川來說,這樣的簡潔更能夠凸現他那凌駕於情節之上,讀者情緒之上的冷靜沉鬱的敘述。《羅生門》作爲他的代表作,非常突出的展示了他的這種特色。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於是,樂得狐狸來棲,盜賊入住,最後竟將無人認領的死屍也搬了進來,且日久成俗。”這便是文章標題羅生門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將,骨瘦如柴的老嫗,搭配着烏鴉死屍,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發着消極腐爛的氣息,呈現着行將就木的可憎狀態。這種筆法就像艾倫。坡那種無故產生裂縫的牆壁一樣,給情節的發展作了一個危險的預兆。但就象徵意義而言,兩者卻又是截然不同的。艾倫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在種植恐懼的種子,而芥川這樣做,因爲他就是以這樣的姿態來寫小說的。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爲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完全感覺不到這些句子有任何對於人類生存哲理說教般的突兀與做作,有的只是關於良知與人性的專注思考。對於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棱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這種處理,無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將思想由此及彼的變化令讀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陰森。那麼結局中家將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則將這種恐懼推向了頂點。我想起了《藥》的結局,雖然烏鴉沒有飛上夏瑜的墳頭,至少那花環在茫然中點亮了微弱的希望光芒。而《羅生門》中,隨着老太婆“嘟囔又像呻吟”的聲音,全文便劃上了死寂的句號。這種對於絕望與陰冷的貫徹性的表達,與芥川本人當時情感遭受打擊不無關係,但摒棄“小我”的情緒,它浸透出的是對人類個體意識在利益關係下不斷缺失的惶恐與不安。

曾經冒出些聲音,斥責他缺乏類似於他同年代中國大陸上那種阡陌中崛起的民族正氣。我認爲這些聲音是過於苛刻且有失偏頗的。正如薩特存在主義的闡述說到:“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到這荒謬世界來,雖然痛苦萬分,但並非只有等死,而是通過自由選擇尋找生存之路。”當芸芸衆生奔波忙碌於生存之路時,芥川另闢蹊徑,自我選擇去直面這“荒謬世界”中的“痛苦萬分”。雖然芥川龍之介並不能從中解脫,於1927年懷着對於時代與社會的困惑不安服毒自盡。但對於日後以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爲代表的日本近代文學,是具有開拓意義的。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說,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嘆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於是芥川的瘦弱肩膀終於才被壓倒。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不得不爲芥川先生獻上一點我淺陋的敬意啊。

羅生門讀後感 篇5

短篇小說《羅生門》是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龍之介大學時代的作品,自此,芥川正式步入文學創作之途。芥川生於1892年,卒於1927年,天資聰穎、博聞強記、多愁善感,創作時討厭平庸,討厭直露浮泛,討厭隔靴搔癢式的含蓄和自然主義的寫實。行文精雕細琢,立意獨闢蹊徑,構思縝密嚴整,然文風冷峻,用詞樸素壓抑,擅長對人性中“惡”的暴露、揶揄和鞭撻,時常流露出厭世主義傾向所導致的對藝術的執著與癡迷。

羅生門是坐落於京都的一座破廟,故事年代,京都連年遭災:地震、龍捲風、大火、饑荒等不一而足。整個京城尚且衰敗不堪,何況小小的羅生門,於是,樂得狐狸來棲,盜賊入住,羅生門裏的佛像和祭祀用具俱已損毀,塗着朱漆或飾有金箔的木料被人推在路旁當柴出售。

社會經濟低迷,人們普遍生活窘迫,在生存壓力下,道德和良知失去約束,人性的“惡”漸露猙獰。由此犯下羅生門下的五宗罪。

第一宗罪。由於京都城的衰敗不堪,僕人被多年的僱主解僱,以致僕人走投無路,迫得在破廟棲身。經濟壓力下,僱主的冷漠與僕人的弱勢形成強烈對比。僕人對僱主不能說無怨無恨,卻也是無可奈何。僕人的當務之急是設法籌措明日的生計,但在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即使想方設法也是無法可想。爲生計所迫,是僕人蛻變爲盜賊的原動力。

第二宗罪。在蕭條的大背景下,廟宇因無人修繕而衰敗不堪倒也罷了。但無主屍體被遺棄於羅生門樓上且日久成俗,任由食屍鳥啄食,以致日暮時分羅生門的上空昏鴉蔽日。人世間重生輕死本是常情,然而對死者的遺棄卻超出了“輕死”的度,一個對死者失去尊重的社會必然見利忘義,死者的無助折射出整個社會弱勢羣體的無助。

第三宗罪。爲生計所迫,老太婆竟然去撥死人的頭髮做假髮。對死者的褻瀆,必然導致生者的同類相殘。無論這個得瘟疫死去的女人生前有多麼的十惡不赦,死亡等於清算,應該能洗去其一生的罪孽。然而,老太婆連死人也不肯放過,求生的本能淹沒了道德的界限,良知輕易地滑向罪惡,其行爲之惡劣可與當年午子胥掘墓鞭屍相提並論。

第四宗罪。僕人三下兩下扯掉老太婆的衣衫,一腳把抱住自己腿不放的老太婆踹倒在死屍上,然後把剝下的絲柏樹皮色衣服夾在腋下,轉眼跑下陡梯,消失在夜色深處。僕人阻止老太婆對死人的褻瀆,是出於善的本能,然而當他去剝去老太婆衣服時,卻是以懲惡的名義在作惡。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弱者無力抗爭強者,就將矛頭指向更弱者。

第五宗罪。被拔頭髮的死去的女人,生前曾把蛇一段段切成四寸長曬乾,說是魚乾拿到禁軍營地去賣。禁軍們都誇她賣的魚乾味道鮮美,竟頓頓買來做菜。東京都當年的食品安全問題與當前的中國何其相似。一個唯利是圖道德淪喪的社會裏。

貧窮是人性滑向“惡”的首要推手。正如樑曉聲所言:“與富足相比,貧窮更容易使人性情惡劣,更容易使人的內心世界變得黑暗,而且充滿沮喪和憎恨。”羅生門裏一共出現四個人物,包括僱主、僕人、老太婆、死去的女人。爲了生存,僱主解僱僕人、僕人欺侮老太婆、老太婆褻瀆死去的女人,而死去的女人生前又去欺騙士兵。他們嚴格遵循叢林法則,剝去溫情的道德外衣,把人性的“惡”發揮得淋漓盡致。

正義缺失是人性滑向“惡”的另一推手。人在盛世,道德是束縛“惡”的軟力量,社會越和諧,道德的約束力越強大;刑律是束縛“惡”的硬力量,如果爲惡觸及底線,必然受到懲罰。然而當亂世來臨,爲“惡”得不到道德的譴責,得不到正義的懲處,社會整體道德淪喪,底線無人看守,爲惡者獲利豐厚,爲善者舉步唯艱。而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本能的驅使下,叫人如何不去善從惡,歷來改朝換代時期的盜賊蜂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善”與“惡”就象寶劍的雙鋒,當爲善超出“適度”的圍疇,會滑入“惡”的行列,善與惡之間只是一步之遙。這與當前的計劃生育政策何其相似,超生的人須支付一筆的社會扶養費,政府收費具有懲罰性質,其本意是通過經濟手段抑制超生者的生育衝動,達到少生優生的目的。然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卻悄然變味,部分基層政府通過老百姓交錢就給生育指標的方式,動員富人超生,從而達到創收的目的。

類似的現象何其多,我們僅以交通罰款爲例。交通違章處罰本是規範交通秩序的手段,卻越來越象一個個不懷好意的玩笑。君不見,當有車羣體越來越龐大的時候,城市的停車場卻越來越稀少;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交通攝像頭,規範交通秩序用得着這麼多價值不菲的攝像頭嗎?攝像頭橫杆上的雷達感應系統,利用超聲波原理感知移動目標,相當於全天候免費爲過往的行人車輛打B超,是爲了老百姓健康着想嗎?與攝像頭配套的大功率燈泡,刺眼的強光直射汽車前擋,行車者途經交通攝像頭時,經常眼前一片空白,埋下巨大交通隱患;交通警察終日忙於違章停車罰款,卻對交通要道的擁堵怠於疏導。交警系統本是社會交通秩序的忠實守護者,是道路正義的伸張者,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當今,卻逐漸演變爲盈利組織,打着維護交通秩序的旗號全力創收。

與交警罰款類似的,還有工商罰款、環保罰款、衛生罰款、公安罰款、城管罰款等等不一而足,以罰代管現象遍地都是。猶如《羅生門》的僕人,本該守着“善”的職能,卻不知不覺步入“惡”途。這是誰的失職,誰該爲他們的趨惡性埋單。

經濟社會中,人既有善的本能,也有惡的衝動,大多數人在道德的倡導和法律的震懾下,不敢爲惡而轉而行善。同樣,公權力也有善惡兩面性,對於它的去惡揚善,該由誰來倡導誰來約束呢?對於行政權力濫用,社會道德是不能起倡導作用的。那麼法律呢,法律本該可以約束公權力的越界使用,但大多數法律法規就是政府部門參與制定的,法律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本是上下級關係,是利益共同體。出臺一部法律無非是爲執法者的爲所欲爲披上合法的外衣。

所幸的是,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這些年來,一次次的政府機構改革、一批批的取消行政審批項目、一部部法律的重新修訂、一年年的倡導服務型政府。我們看到中央政府正在逐步把公權力關進籠子,正在努力打造有限政府。

羅生門讀後感 篇6

聽說過羅生門,就是不知道羅生門是什麼意思,原來是指虛僞與真實之間的辯論。羅生門這本書,是由短篇散文合成的,雖然裏面的題材很普通,其實很精彩,很吸引,簡單的題材後面告訴我們一個個的道理,真與假,虛與幻,惡與善。

《鼻子》寺內的高僧長着一個垂到下巴的鼻子,也一直爲這個長鼻子而煩惱不堪。有次,無意得到縮短鼻子的偏方,嘗試之後真的把鼻子縮短了。高僧並沒有因此而高興,反而產生悶悶不樂,希望鼻子恢復原狀,等到恢復原狀了,心裏的不開心也隨之化解。

人是矛盾體,明明已經擺脫了困境,卻懷念起以前的種種。到底是現實的殘酷,還是曾經的一切一直值得擁有,而不想突然被破壞了,從而對現實產生抱怨?可能是出於內心的習慣,習慣之後突然改變了,反而懷念以前。現實中的我們也會產生這樣的矛盾心理,當困境擺脫了,理想實現了,以爲會得到滿足,然而不是的,而是產生一種空虛和寂寞的感覺,想要回到過去。

《山藥粥》一個下級武士從來沒有喝過一頓飽飽的山藥粥,因此希望能夠在平生裏能夠一次喝個飽。有次,機會來了,真的可以喝上一頓飽飽的山藥粥,可惜,在喝了些後,看着一鍋鍋的山藥粥,反而產生反胃的感覺,不想再喝了。

山藥粥是理想,等到讓理想變成現實之後,反而覺得一切都是不真實,很虛幻。曾經一直所期待,所執着的理想,在實現之後,原來不過是如此,甚至對理想產生一種恥笑的態度。也曾經以爲理想是偉大的,永恆不變的,原來等實現之後,更像是一個笑話。

《蜘蛛之絲》書中主人是一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大盜,有次不忍心殺死一隻正在爬行的蜘蛛,而放它一條生路。因此在下地獄時,佛祖見他還帶有一絲善心,打算用蜘蛛絲把正在地獄受苦受難的大盜,脫離上刀山下油鍋的痛苦。在沿着蜘蛛絲爬了一段過程時,無意中往下看時,看到一起跟他下地獄的人羣,也接二連三的沿着蜘蛛絲拼命的往上爬,就生氣了,然後就阻止下面的人繼續往上爬,最後,蜘蛛絲斷了,大盜再次掉落在地獄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惡人永遠都是惡人,不會因爲做了一次好事,還保留一顆善心,只不過是做了太多壞事後而出現疲倦感。惡人的心裏始終保持着一顆卑鄙無恥之心,只是在等待報應。更不能一時對惡人產生憐憫感,而伸出援助之手,因爲,不知什麼時候,惡人會反轉過來狠狠一擊。

《魔術》“我”去見一位會變魔術的朋友,在見識過朋友變的魔術之後,很想學,卻抵不過心裏的慾望,最後以失敗告別。

人,很容易受到財富的誘惑,只要接觸到,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口中所說的理想,更多是來源於對財富的喜愛。理想實現了,預示着財富就會離自己越來越近。理想跟財富是掛鉤的。

《杜子春》杜子春在無處可去之時,一位老人突然出現在他面前指點迷津,之後成爲洛陽首富,過着三年奢侈的生活後,潦倒後無處可去。這時,老人又一次出現指點迷津,杜子春又成爲首富,又過上三年奢侈的生活後,又潦倒後無處可去。感受到人情冷暖的他,拒絕了老人的指點,反而希望能夠像老人那樣成爲神仙。老人多次吩咐他不管遇到什麼事都不要說話,一旦說話就成不了神仙。杜子春經過多次的磨難後,看到地獄的父母變成老馬,不斷受到鞭打,於心不忍的他終於受不到父母被鞭打到皮開肉綻,奄奄一息而說話。因此杜子春成不了神仙,這時的老人反而受到感動,讓他到泰山南山的茅屋裏,過上田園生活。

杜子春成爲首富時,所謂的朋友遍佈天下,當他貧困潦倒時,所謂的朋友全部離他而去,一個人流落街頭也沒有人救濟他。窮在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遠親。人都是現實的,不管任何時候,有錢的時候,稱兄道弟;沒錢的時候,誰也不認識。朋友都是靠錢來維持的,特別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有人伸手拉你一把。靠得住的,只有父母。父母永遠都在背後默默的支持。

《竹林中》在竹林中發現一具屍體,大盜說他殺的,屍體的妻子說她殺的,屍體的靈魂說他自殺的,到底哪個說的話是真實的,只有他們幾個知道。

每個人的內心都存有兩面,真實與虛假併成一體。在真實的面前,虛假會用謊言瞞天過海,欺騙所有人的耳朵,以換取一席之位。而真實的表現,反而讓所有人產生一中虛幻的構想,在徘徊中來回確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有當事人所知道。

《報恩記》船長投資的貨船遇到風暴沉沒後,不但把錢全部賠光,還欠下債款。在偶然之下,小偷闖入到船長的家中,無意中得知船長在二十年前救過他一命,現在船長有難了,打算報答當年的恩情。後來,船長的兒子無意得知事情後,打算用自己的命換取小偷的命,算是報答小偷曾經的幫忙。

惡人有惡報,好人有好報,有善良之心的人會得到好報。人,無論如何都要帶着一顆善良之心,就算是無心之舉,別人也會記得恩情。報答的恩情從來都不會提早或者過晚 ,而是剛剛好。行善積德,總會有收穫的時候。

《小白》名叫小白的小狗,看到隔壁的小狗小黑被屠戶設計捕殺,而選擇臨陣退縮,跑了。後來,小白得知自己的毛全部變黑了,主人也認不出它來,只好狼狽的逃跑出去,四周流浪。感知自己軟弱的行爲之後,打算去做好事,並救了很多人的命。後來,小白的毛變白了,也回到主人的家中。

不管什麼時候,不能因一時膽小怕事的行爲而遲疑,該出手就出手,救人一命勝在七級浮屠。做了好事總會得到好報,只是時間的問題。

挑了好幾個自己喜歡的故事,寫了感想。人的一生中,是在現實與理想中度過,既有歡樂,也有憂愁,可能也會在得與失之間徘徊不定。

羅生門讀後感 篇7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說巨擘,也是當時新思潮文學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說並不像我們所熟悉的衆多短篇小說那樣有個完滿的結局,而往往給讀者帶來的是出人意料的結尾。這也正是芥川龍之介之所以被稱爲日本現代文學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羅生門》裏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個小小片段,實質平常所見的事情,卻在特定的環境下放大來看竟顯得如此這般的醜惡與突兀。

主人公設定爲一個剛被主任辭退出來的家將。本是一個善良而普通的人,當他面臨衣食不足的窘境時,他心中萌生了一個的念頭“倘若不擇手段的話”。來到這羅生門時,這個念頭僅僅是一個“倘若”,事實上他是沒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的,他畢竟只是一個良民,連他自己也對自己是否真能夠“走當強盜的路”而產生了懷疑。當他來到門樓上,看到那個拔死人頭髮的老太婆的時候,他的正義感告訴他無論如何,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髮已經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於是剛纔那些“當強盜”的念頭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個老太婆,就像每個正義英雄在遇到邪惡反派時會做的那樣。老太婆害怕了在要給自己開脫時,她告訴了家將關於她拔頭髮是爲了做假髮,及被她拔頭髮的女人其實生前也是幹過壞事的。但老太婆並沒有料想到,她的自我開脫正正給了仍在躊躇的家將一個當強盜的正當理由。作者最終以家將搶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結尾。

故事在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得細膩而真實。家將、老太婆、死去女人之間的關係,不由讓人想到魯迅先生常說的“吃人”的現象。誰在吃人?誰在吃誰?每個人都在“吃人”,每個人又都在“被吃”。因爲那些僅剩的良知,也被飢餓折磨地昏頭了,而社會又給與每個人看似合理的“吃人”的理由。面對當今複雜的社會,人心的複雜多變,善與惡的定義並非輕易就能劃分出來。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爲依據的,作爲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而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就會成爲一種擺設和藉口。而“吃人”的把戲就會循環上演。

作者在《羅生門》中細膩的描寫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從性本“善”到最終的惡,過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內心的複雜轉變,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內心的懦弱。人們相信正義鄙視邪惡,在現實中卻不能堅持正義,並存僥倖心態爲自己的軟弱找藉口,最終屈服於邪惡且不自知。人性的醜惡在這本書裏被淋漓的刻畫,我們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樣,狹隘、自私、卑鄙,人們不想也不敢直視的東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羅生門讀後感 篇8

一間破殿,陳舊的牌匾,一場大雨,一個故事。人性就如此醜陋的被展現出來。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本身來自於佛教禪經中的故事。“薄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將正在等待雨的過去。”就是如此的簡潔更能突顯他凌駕於情節之上,讀者情緒之上的冷靜敘述。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芥川先生的小說裏只有故事,讀來令人疑惑。不過,不可否認地,每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壓抑沉悶感:日落黃昏,陰霾密佈,陰雨連綿,斷壁殘垣,烏鴉在頭頂盤旋,腳邊是無人認領的屍體……一副瘡痍景象,爲後繼危險的情節做了鋪墊。老婦在女子屍體上拔髮被一個從主人家被趕出的僕人撞見,僕人瞭解老婦用蛇幹充當魚乾賣錢謀生的故事後恍然大悟:兩人作惡撒謊都是爲了生存,自己成爲強盜又何嘗不可呢?於是搶了老婦的衣服逃走了。

無論是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由“正義家”變成的強盜其實都一樣可悲可憐。天災人禍,生活所迫,這便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變得渾黑的原因。“當人的基本生存都得不到滿足時,做什麼都可以原諒。”這樣的荒謬言論成了理所當然。可縱觀中國歷史,“不受嗟來之食”,“不爲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這些說法正好證明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尊嚴。

社會複雜,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複雜,善惡觀更是取決於人們對社會認知的深度和個人的理想目標而決定的。作爲普通人,一定會把自己往“善”考慮。

只有在衣食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中,人們纔會有尊嚴意識,會懲惡揚善。在溫飽都得不到保證的社會中,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爲藉口。

回過頭來,有軟弱的地方就有欺騙固然沒錯,然而軟弱從何而來?純然是慾望造就了軟弱。因爲想保住現在自身的地位而軟弱從而欺騙他人。人們就是因爲這種的思想而用謊言構築看似光鮮靚麗的海市蜃樓。

陣陣微風拂過羅生門,如同慾念難盡。人心中的羅生門,又要多久才放晴一次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9

“羅生門”是從日語交流來的詞語,這一詞有“各說各話,真相不明”的含義。陷入羅生門中的人表現出自私性,並且逐漸演化成外人看來真相難辨,同時又都難以拿出有力的證據揭穿謊言,所以在“真相”與“假象”之間徘徊。

《羅生門》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看見橫屍都不會驚慌的荒涼時代。故事在我看來就是一個講述人性本惡的故事,每個人心裏都有惡的種子,這種惡念在面對生存抉擇時會劇烈膨脹,直至佔據一個人的心靈。家將從開始時對惡念的猶豫,到遇見老嫗作惡時的義憤,再到最後自己成爲強盜。我認爲老嫗給了家將一個變壞的理由,也可以說是一個藉口,同時也是老嫗爲自己的惡行所做出的辯解“我已經走投無路”“我施惡的人也並不是什麼好人”,家將用別人的話爲自己的惡念找到了出口,他甚至變得比老嫗更加殘忍,老嫗奪取的對象是無知無覺的屍體,而家將卻把惡作於活生生的老嫗。每天都面對着死亡,也許下一個死的就會是自己,如果說作惡是更容易活下去的方式,那麼每個人就會直面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惡意。

《羅生門》是一篇具有迥異風格的小說,它讓我們清晰並帶着沉重的心情看到了問題的存在,但人們卻無法解決。分明在黑夜中能看到一絲光亮,但卻抓不住,出不去。作者讓我們發現困惑,而這樣的困惑卻不侷限在某個年代,而是存在我們身上永久的精神枷鎖。最後,我們看到,瘦弱的芥川被這樣的枷鎖壓倒了。讓人不禁思考一個問題:有多少人能承擔起這樣的思索重任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10

我曾聽說,住在羅生門的惡鬼因爲害怕人性的殘忍而逃跑。

1950年,《羅生門》被黑澤明搬到銀幕上。電影《羅生門》爲原著中的《竹林中》,只不過將地點竹林換成了羅生門,小說僅寥寥千字,但卻揭示人性利己的本質。

看完小說不得不使人驚訝:芥川對人,對人性怎麼會有如此的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在細小瑣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竟將人性剖析的那樣尖銳而透徹!

小說《竹林中》是以樵夫、行腳僧、捕快、老嫗、大盜、女人、男人亡靈(借巫女之口)七人的供詞寫的。每人的供詞都互相矛盾,大盜、女人都自供爲兇手,而死者借巫女之口,卻說爲自殺。七段口供,互相矛盾,其中必有人隱瞞真相,或每人供詞有真有假。

那麼,爲什麼要說謊呢?可見每人心裏都有不可告人的祕密。小說通過沒有結論的案子,讓讀者看到人性醜惡的'一面,耐人尋味。

芥川的小說,一字一句揭露了人性醜惡的一面,結尾令人深思。

羅生門讀後感 篇11

《羅生門》以令人窒息的緊湊佈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從而展示了 “ 惡 ” 的無可迴避,展示了善惡之念轉換的輕而易舉,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質的醜陋,傳遞出作者對人的理解,對人的無奈與絕望。

羅生門,一隅殘破的斷壁頹垣,在瓢潑的雨水中,邊嗟嘆人世的紛亂邊試圖爲躲雨的凡夫俗子示範接受洗禮的暢快。然而,在這個悖逆的時代,說教顯得如此蒼白,各種人性的罪惡與墮落早就以失控的速度滋長,道德瓦解,價值崩潰,連基本的底線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擊。

一、無望的惡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荒涼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強盜來乘機作窩。白晝,這些烏鴉成羣地在高高的門樓頂空飛翔啼叫,特別到夕陽通紅時,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所以一到夕陽西下,氣象陰森,誰也不上這裏來了。落魄流亡的家將,骨瘦如柴的老嫗,搭配着烏鴉死屍,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發着消極腐爛的氣息,呈現着行將就木的可憎狀態。 老婆子眼睛睜得更大,用眼眶紅爛的肉食鳥一般矍鑠的眼光盯住家將的臉,然後把發皺的同鼻子擠在一起的嘴,像吃食似的動着,牽動了細脖子的喉尖,從喉頭髮出烏鴉似的嗓音,一邊喘氣,一邊傳到家將的耳朵裏。 “拔了這頭髮,拔了這頭髮,是做假髮的。”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還想到美髮, 這就是無望的惡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二、惡的謊言的對立面不是真誠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爲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 《羅生門》是對人性中 “ 惡 ” 的暴露、揶揄和鞭撻。

這也告訴我們,惡的謊言的對立面不是真誠。完全感覺不到這些句子有任何對於人類生存哲理說教般的突兀與做作,有的只是關於良知與人性的專注思考。

總之,這是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作者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棱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

羅生門讀後感 篇12

“羅生門是指每個人爲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自己的謊言”

《羅生門》這篇小說講的是社會的落敗使得人爲了生存下去只得不擇手段地過活的故事。羅生門下這方法是搶走死者的衣物,將蛇肉當魚肉賣維持生計,拉扯掉死者的頭髮換錢,也可以是強壯有力的年輕人掠奪老嫗的衣裳取暖。

謊言呀——謊言呢!我本身並不討厭謊言,因爲沒有理由和勇氣去厭惡它。我也曾有着謊言啊,而形形色色的人類又有多少受到利益驅使製造羅生門的呢?芥川龍之介真的是在批判羅生門嗎?還是我們的臆想批判呢?但,我們有資格批判嗎?無論定義如何,至少人的求生本能這點是不容置疑的。活下去——活下去是正確的,那麼爲了活下去而點綴的謊言就是錯誤的嗎麼?嘛,誰又知道呢。奇妙的芥川羅生門喲。也許我們跨入它的那一天會纔會找到答案。

“就持續性以痛苦爲樂而言,唯有心理分析和與哲學媲美”

《地獄變》這篇文章用了多層次的伏筆來突出人的心理活動,層層基情的疊加更是讓人驚歎不已。當我讀到《地獄變》的時候,我的痛楚感是淋漓盡致的。這印象比羅生門深刻太多。芥川深入的解剖人的想法,貫穿全文,這是無比痛苦的寫作手段啊。而這種持續性痛苦的寫作對芥川來說又是快樂呢,因爲相對的精神上獲得的力量也是無比強大的。

《地獄變》這篇小說讓讓音樂感受到了芥川是個嗜血入迷的大人物呢。我能夠想象寫出帶着如此劇烈痛楚感的文章是多麼折磨自己的心理,而精神上又會獲得多大的滿足。

芥川,你讓我滿足了。還記得地獄變裏良秀的異變性,那定然是讓我與芥川都痛楚又快樂的。無良知的人也好,有良心的人也罷。芥川筆下的人物切割了我的人生觀然後再進行重塑。我不得不說在我的人生觀被分割流淌出慧明的汁液時,我有一種被扭曲的快感。體內的思想蠕動變換着,思想微笑着狂熱着:“殺掉這一秒的自己,下一秒,你,就贏了”。正確:扭曲並不意味着打破。打破並不意味着破壞。而破壞也有可能是衝擊束縛最有力的方式。芥川,就讓你的文章把我破壞掉,束縛出吧。

羅生門讀後感 篇13

徘徊在典雅、華麗的文辭中,或許能夠讓人暫時性的想起他與森鷗外或是谷崎的共通性。然而在《地獄變》這樣的“藝術至上主義”中,我們無法感受到在傳統無常觀所塑造出的物哀意識,卻不得不跟隨良秀在如法悅般的神性體驗中遭遇無比尖礪的異質物:地獄變屏風、畫師良秀、最終是執筆的芥川自己,此三者,無不將美表現爲陰森可怖之形象。相比之下,《舞會》中借軍官之口教導少女明子“我在思考焰火的事,像我們的生命一般的焰火”,雖是在預告這一轉瞬即逝的夢境(或一個國族年輕過的心),卻在其間傾注了無限的溫柔。我們可以將這兩個故事視爲他寫作的隱喻:對藝術的靈感,即使如電線的火花般轉瞬即逝,也值得用生命去換,而他所換得的焰火,卻仍是深淵般令人眩暈的美。

芥川最後留下的《一個傻子的一生》,無論是評價其人還是其文,均可謂“恰如其分”。因爲只有如此敏感、執着的靈魂,才能在羅生門、鼻子、山藥粥這一篇“歷史小說”中拷問自我,再次,他的拷問最終富有深意地瓦解了自我之同一性,也瓦解了生存的熱情和意義。

芥川歷史小說的寫法是非常微妙的,他擺脫了佛學或是道德的教誨,將一個荒謬、反諷的世界作爲根本性的境遇拋給擁有現代人心靈的主人公,無論是在極端處境、生死還是僅僅以日常狀態出現的利己主義中,他們的選擇和內心,都被無情地剖析、定格。

芥川作爲一流的作者,可以以世界本身之視角“公正”地對待他們。但這一視角卻把他宿命性地引向對自身之惡念、怯懦的懷疑與凝視。他對自我的告別儘管使其保有了真誠,但這決絕的真誠卻如魔鬼般使他付出了瘋癲的代價。更確切地說,極致的真誠就是瘋癲本身。於是,處在心力耗盡的最後的芥川,只好借侏儒、河童和傻子之口向世人道出一二。——“若始終貫穿理性的話,我們當然不得不否定我們自身的存在。奉理性爲神明的伏爾泰得以幸福地度過一生,即顯示出人類不如河童進化。”

羅生門讀後感 篇14

現在網絡上流行一種“殺人遊戲”。這個遊戲之所以能夠流行,是因爲當中充滿了欺騙。殺手通過欺騙隱藏自己;平民通過欺騙找出兇手;就連不能說話的法官和被殺者的眼神也充滿了猜疑。欺騙的背後其實就是每個人的自私自利。

《羅生門》中的主線就是殺人,但這個“遊戲”並不好玩。

羅生門因年久失修而衰敗不堪,在大雨滂沱之下,它靜靜地迎接着前來避雨的人們。平常人煙稀少的羅生門,似乎恢復了一點生機。可是羅生門下的人們談論的卻是死氣沉沉的東西——殺人。人們彷佛都進入了“羅生門”的世界。

“羅生門”的世界是陰暗、欺騙、自私的。賣柴人是第一個看見武士被殺的,但他也是第一個說謊的。他爲了不被捲入其中,捏造了事實,因爲他拿走了那把好匕首。抓住多襄丸的男子說他是從馬上摔下來的,而多襄丸卻說是因爲自己喝了有毒的泉水;多襄丸說,喜歡真砂是因爲她的剛烈,而真砂在作供時卻表現的無比脆弱;神巫“請”來了武士的魂魄,並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武士自殺的好戲。

每個人都說着不同的“故事”,這其中除了欺騙,還是欺騙。我們究竟還能相信誰。但黑澤明導演並沒有讓影片在欺騙中結束,他讓我們重新相信了我們自己。和尚是整個影片中唯一沒有說謊的人,而且極易相信別人。他相信了賣柴人,相信了多襄丸,相信了武士……,可是在他相信所有人後,他開始迷茫了。在賣柴人講出他親眼所見的真相後,他的信念動搖了;在眼睜睜地看見被遺棄小孩的衣服被人扒掉時,他失去信念了;在他以爲賣柴人要扒走小孩最後的貼身衣物時,他找回了最初的信念。雨過天晴,賣柴人抱着小孩走遠了。

黑澤明導演通過“殺人”使我們看到了人們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最後一句“你讓我能重新相信別人”,又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善面。羅生門是黑澤明心中的地獄,人們在走進羅生門後,就變得自私自利起來。當雨過天晴,人們走出羅生門後,一切又變得真實可信了。其實“羅生門”並不存在,它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

羅生門讀後感 篇15

用了大概四五天裏的空閒時間,把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短篇小說集給讀完了。小說集一共收錄了芥川龍之介的二十五篇小說,這二十五篇小說裏,都有個共同特性:短小精悍。

最開始的時候,我對芥川的認識,只停留於聽說過“芥川龍之介”這個的名字,但卻從沒有看過他的小說。就只是草草有個印象——芥川龍之介在文壇上好像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直到我這次翻開了《羅生門》這本書的序,才稍微對他有了些瞭解。果然,他和我最初的那個印象別無二致:芥川龍之介,的的確確是個文壇大家,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引用高慧勤譯者在序裏的這段話,便足以說明他的重要性:“芥川果不負衆望,佳作迭出,成爲日本短篇一大家。悠悠歲月,大浪淘沙,一個現代作家,能經得起時間的篩選,能在文學史上佔有光輝的一席,具有文學史的意義,足以代表一國的文學,爲世界同行所認同,當自有其卓絕之處。”是阿,讀完這部《羅生門》,我只後悔,沒有早些讀到他的作品。

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總是必定涉及到人性。譯者在序中也說:“讀芥川的小說,常讓人驚訝:他對人,對人性,怎麼會有如許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在細小瑣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竟能將人性的某些方面,剖析得那麼尖銳而透徹!”而追究箇中原因,不得不提到芥川的生活背景:芥川的母親在其出生後八個月便精神失常了,他被交由舅父收養,等到他母親去世後兩年,他便正式成爲了舅父家的養子。長大後,他愛上了一個女孩,卻遭到了養父家的強烈反對。“此事對他影響甚大,平生第一次在人生大事上遭遇挫折——觸碰到人的自私,哪怕是親人也不例外。”加之寄人籬下以及有個精神失常的母親…等等影響之下,芥川對人性有着深刻的瞭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便是“我經常對‘人性’表示輕蔑,那是事實。但又常常對‘人性’感到喜愛,那也是事實。”我想,正是因爲如此,芥川的小說裏,才總能夠看到人性。

芥川大概是個較悲觀的人吧,所以在他的二十五篇小說裏,大概有二十篇講到的都是人性的醜惡和不堪。諸如《羅生門》,是活活餓死還是成爲強盜?家丁原本的猶豫在一秒內便有了答案——“此實乃不得已,不然就得餓死。”;又如《蜘蛛之絲》,廂犍陀“只顧一己脫離苦海,絲毫無慈悲心腸,受得應得的報應,又落進原先的地獄。”;再如《枯野抄》,“古往今來無與倫比的一代俳諧宗師芭蕉庵主鬆尾桃青,在‘無限悲痛的’衆弟子簇圍之下,溘然長逝。”……好多好多,都被他用了寥寥幾千字,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利己本質。

雖然大多數都是描寫了人性的不堪之面,但《羅生門》裏也偶有描寫人性可愛的一面。

其中,我最喜歡的乃是《黃粱夢》這一篇。呂翁原以爲盧生經歷了“人”的一生後,便“子對人生之執着與熱情,該可減卻幾分吧?既知得失之理,死生之情,人生誠無意義耳。然否?”卻得到了盧生的這番答案:“唯因虛夢,尤需真活。彼夢會醒,此夢亦終有醒來之時。人生在世,要活得回首往事之際能無愧於說:此生確曾活出個名堂來。先生以爲然乎?”可以說,我是非常地贊同盧生這番話了,因爲我也有他的這般想法。人就活這一次,怎麼能不好好活着呢?在彌留之際回首了一番往事之後,無愧於此才能去的安心阿。

《羅生門》,實在稱得上是不朽之作。

羅生門讀後感 篇16

讀此書的時候,不由得讚歎《羅生門》的表裏配《密林中》的裏表其中的契合與沿拓,從兩人的相互作用的羅生門,發展到三爲多人但自我剖析的世界——即二到三到無窮,陰暗角落至羅生門至大千世界,善惡的轉換到惡的無處不在當真是精彩之極!

遠觀芥川龍之介,不難發現他的作品一大方向已被這兩篇涵蓋!關於人生醜惡面以至於產生惡的揭露揶揄!

但是在芥川龍之介心中,他是徹底的鞭撻他筆下的惡麼?或者是通由惡的表象實際要揭露的是什麼?

記得威廉戈爾丁的《蠅王》,書中的人物並沒有簡單地被分爲“好人”和“壞人”,雖然西蒙和傑克是善與惡的兩個極端的例子。縱然拉爾夫彬彬有禮,皮吉通達常情,兩人卻參與謀殺:儘管他們都有自己的準則,然而兩人都心甘情願地接受獵手捕來的肉食。

戈爾丁提出了人性是複雜的,既有惡的一面【鬼相】,也有善的一面【神相】,更有灰色不明辨的一面【人相】。而芥川龍之介關注的更是這片灰色的霧靄(又可以說是虛僞面具?)!霧靄之中迷茫的是什麼?(虛僞中隱藏的是什麼?)它籠罩着怎樣的心理歷程?或者說由此凸顯出的人性又是怎樣?每個人善的底線是什麼?它由什麼控制?從何處產生?

芥川龍之介說他自己“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信宿命;一半懷疑自由意志,一半懷疑宿命”。“古人將這種態度稱作中庸。我相信,如果沒有中庸之道,就沒有任何幸福”《侏儒的話》。即他用中庸之道來調和自由意志與宿命的矛盾,而一輩子也掙扎其間。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除了幼時受中國影響,青年受西方文化影響,他更受處於榮格“集體潛意識”的日本特有的佛道文化的潛移默化。芥川龍之介的遺書上曾經有一段:“我也曾把我自己對將來的不安加以解剖,而我在‘某個傻瓜的一生’中也已大致說明過了,雖然加諸在我身上的社會性條件—但是封建時代在我身上的投影,我故意沒寫出來。至於爲何故意不寫出來,這是因爲到現在我們每個人仍或多或少活在封建時代的陰影中,而我再在那舞臺之外加上背景、照明和登場人物等社會性條件—大多都已表現在我的作品當中,但是,只因爲我自己也活在社會性條件中就認定自己一定了解社會性條件是不行的吧。”可以說,在他的作品封建時代的影響無不滲析其間!

在別處摘抄了一段有關日本佛道文化的善惡觀,雖然其中有些極端偏見之語,但也沒有遠離中心。如下:日本佛教的教義對彼世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主張彼世沒有天堂與地獄的區別,在能去彼世這一點上,人是完全平等的,即使是幹過壞事的人或迷戀現世的人,遲早都能去彼世,只不過做過普事的人可以早點回現世,幹過壞事的人要長期留在彼世。日本淨土真宗的開山祖師更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惡人正機”說,從“無戒”的立場出發,認爲人們不應該拘泥於佛教廣泛宣傳的勸善懲惡的善惡觀。受這些宗教思想的影響,日本人形成了獨特的善惡區分不明的善惡觀,一種不加區別、不分善惡、包容一切的平等精神,一直深深紮根於日本人心目中,“在整個歷史進程中,日本人似乎都缺乏這種認識惡的能力,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不願意抓住這些惡的問題”。事實上,在日本人的實際生活中堂而皇之地存在一種所謂“必要惡”的理論,即善行未必都是需要的,而一些惡舉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當然,在芥川龍之介的作品中單純的惡沒有被讚歎或者是無情的鞭撻,而是被憐憫,憐憫之心充乎表裏!他要強調的更可能是一些變態的道德觀與人性的相互運動。

在芥川龍之介眼中,道德是披着古裝的權宜的別名,強者蹂躪她,弱者又受她撫慰,但是在他們之間的又受到她的迫害。她是成長於封建時代又受着資本主義的毒化,她恩賜時間與力氣的節約,損害的是良心!道德並不是善與惡的規則,不過是懦夫的推諉藉口之詞!如果從這方面來看羅生門整本書便別有風致~

戈爾丁曾經說過,人的高貴之處就在於敢於正視罪惡,而不是對罪惡熟視無睹。小說傳遞的信息不應簡單地歸入樂觀主義或悲觀主義的類目。問題不是人非善必惡,而是人能夠並且必須有自知之明。

大概芥川龍之介自認的使命也在此吧,他想要醫治對自我本性的驚人無知,讓人正視人自身的殘酷貪婪的可悲事實!

最後以芥川的自述作結

“我們必須更加珍惜人所特有的感情的全部。自然只是冷冷注視我們的痛苦,我們必須互相憐憫。而歡喜殺戮——絞殺對手甚至比語驚四座還要來得更加容易。”

羅生門讀後感 篇17

因爲黑澤明拍的一部同名電影,《羅生門》可能要算芥川龍之介所有小說裏最爲人所知的一個。但看過小說後便知,電影其實並非改編自這一篇,而是取材於另一篇《竹林中》。真正的小說《羅生門》,故事非常簡單,篇幅也很短小,講的就是一個飢寒交迫的武士遇到一個同樣食不果腹的老婦,在與之對話後突然大悟,放棄了思想掙扎,下手搶劫了老婦然後逃走的事。

**災害不斷的年代,給包括人心在內的一切都披上一層灰暗的色彩。落魄的武士在走投無路、無以爲繼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良知以求活命,但可以看出,即使在作出了決定之後,他仍然對殺人越貨這種行徑心存懷疑。但是,偶遇老婦的一番話,讓他放棄了原本處於道德層面的掙扎,退回到活着還是等死的簡單自問,從而做出了棄義偷生的選擇。

老婦是爲了生計去拔死屍的頭髮,武士是爲了生存搶走老婦衣裳,這麼做都非他們所願,但除此之外,便沒有更好的活下去的出路。在這裏,生死變成了超越道德的首要矛盾,而一條生命本身並沒有善或者惡的區分,於是正義與罪惡的界限模糊了。

武士最終心生歹念搶劫而逃,小說也在這荒誕的結局之中,引人走向對自身行爲更深層的思考。善與惡的界限究竟在哪裏?是否爲了生存就可以無所不爲?是否爲活命而被迫做出的事就都可以得到諒解,都可以逃脫良知的審判?

芥川龍之介並沒有給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借筆下的人物承認了人性的黯淡一面,卻並沒有說這即是必然。

羅生門讀後感 篇18

暑假中,我讀了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羅生門》。作者芥川龍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日本文壇重要的“芥川獎”,便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他以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讓讀者關注到社會醜惡現象,這使得他的小說既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又成爲當時社會的縮影。《羅生門》是其代表作。

它講述災荒之年一個被主公解僱的下人,面對苟且的生存還是人性的毀滅時所做出的選擇。當他爲了避雨在停滿死屍的羅生門城上看到正在拔女屍頭髮的老嫗的惡行時,爲正義感驅使,他厲聲呵責。但聽了老嫗的一番話後,下人最終也爲了苟且的生存選擇了人性的毀滅。他剝下了老嫗的外衣消失在漆黑的夜暮中。

文章一開頭便點明當時的社會被黑暗所籠罩,死氣沉沉,毫無生機的景色描寫讓我不寒而慄。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的確成了一個最主要,也是最難的問題。這使人的真實本性立刻暴露了出來。老嫗去糟蹋屍體,拔女屍的頭髮,只是爲了做假髮去賣,哪怕只有一點點錢。女人把蛇切成四寸曬乾,說是乾魚,拿出去賣錢。總之一切都是爲了艱難地活下去。文章的最後,下人的最後一點正義感也被吞噬,搶走了老嫗的衣服……

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羅生門在日語中,指的是人間與地獄之間的門。在小說裏,當僕人爬上羅生門的樓梯時,不論他後來有沒有當強盜,都隱喻了他放低善念,從人間踏入地獄。

作者所寫人物表現的不是善與惡,而是人類生存中的事實。人們爲了生存,可以不擇手段,欺騙。毀屍,放棄自己的底線。如果說犯罪讓我感到恐怖憎惡,那麼人的本性更讓我毛骨悚然。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生活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每天都徘徊在飢餓和死亡的邊緣,那麼這種弱肉強食,逼良爲盜的現象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吧,每個人最終也都將”不擇手段”地生存下去。因爲那時,”道德”與”正義”早已蕩然無存,生存的慾望會佔領所有的一切。

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年代和平而又富足,不會發生如此恐怖之事。但我們要清楚的是,爲了生存而戰的”羅生門”或許不會再發生,但世界上仍然有許多地方發生着戰亂,恐怖襲擊和暴力犯罪。人性的羅生門仍然在考驗着人類,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魔之間隔絕的便是這道羅生門,向左還是向右?生存還是毀滅?全在人的一念之間。

羅生門讀後感 篇19

最近不是很忙,看了許多歷來被世人奉爲經典的影片,有很多確實不錯,也許電影拍成那樣纔算是真正的藝術。

日本老片《羅生門》故事結構簡單,人物也就那麼幾個,可看完後讓人心裏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只有影片看到最後纔會明白影片一開始和尚爲什麼會有那樣的對白,“這次讓我可能喪失了對人類靈魂的信心,這比強盜,比戰爭,比瘟疫,比天災饑荒還可怕”

影片從故事裏和講故事的人兩個層面揭露人世界上最讓人恐懼的事情,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不誠實,每個人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可以撒謊,可以出賣別人,可以不顧一切,切實的讓我感到十分的恐懼。

影片的另一個角度是表面上十分溫順軟弱,動不動就淚流滿面的年輕少婦,在觸及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時面目卻是那麼的猙獰,內心活動的變化是那麼的豐富,說謊趨炎附勢,甚至比強盜和他丈夫更狠毒,中國的一句話“人心隔肚皮”也是頗有道理。

無論是強盜,武士,年輕少婦,樵夫,還是巫婆甚至虛構的鬼魂沒有一個是誠實的,彼此間是信任的,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露出虛僞的外表說謊欺騙,讓人內心感到恐懼,甚至那種恐懼超過任何的恐怖片帶來的可怕感。

只有在影片最後大雨停了,外篇露出了光明,當樵夫承認了自己的欺騙,抱着撿到的嬰兒走出羅生門時,纔看到人性殘留的溫存和善念,也許這也是唯一的希望。

羅生門讀後感 篇20

殘破的房屋,散落於傾盆大雨中。羅生門的牌匾依稀還能看見,可卻也似乎支撐不了多久了。一個農民、一個和尚坐在門檻上,眼神中透露着恐懼與不解!

這便是片頭的景象,爲全篇奠定了基調。

相傳羅生門是萬惡聚集之地,鬼因害怕人類的兇殘而藏身於此。人性便是導演黑澤明所想傳達給觀衆的東西。

影片表面簡單無比,敘述了四個不同的角色對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但是卻各不相同。爲什麼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描述?這也是導演想留給觀衆思考的地方。

首先我們得明白這四種描述中必定有不真實的成分,當然也有真實的成分。比如少女被侮辱這是所共同認可的,就是說這件事的的確確發生過!

那麼爲什麼他們會對有些事實隱瞞甚至於撒謊呢?

於強盜而言,被抓已成事實。因爲自己的惡貫滿盈,想要脫身已是不可能。那麼何不讓自己如一個強者般死去?從他供詞的過程中狂放自大的笑聲中可以明白二三。所以不管他有沒有殺害武士,他沒有思考的便承認了。在他看來,承認殺害武士並不會怎樣,相反自己內心卻因自我強大而得到滿足。

於少女而言,失去貞節是自己極其不能接受的事實。更讓她痛不欲生的是自己的丈夫(即武士)卻用一種鄙夷的眼光看待自己。這讓她充滿了憤怒,憤怒的女人是可怕的,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之下。於是她開始挑撥二人,說丈夫應該像一個男人一樣去戰鬥,去和搶奪自己女人的人戰鬥,而不是畏首畏尾。這裏面有一件事情,少女說她自己昏厥過去了,醒來時發現丈夫已死。這按常理不符,人在經受巨大的精神、心心理打擊後是無法馬上平靜下來的。唯一的解釋只有選擇性遺忘,遺忘了自己不想記住的事實。

於武士而言,首先我表示對這個角色的極度憎恨。在自己的妻子被侮辱之後不僅不勇敢的去保護她、給予安慰,反而唾棄,說她還不如自己的一匹馬。這是一個男人應該做的嗎?

武士借女巫之口講述了一個悽慘的故事。過程中始終強調妻子在被侮辱之後意欲殺害自己以及自己是自殺而並非他殺。之所以他要強調自殺,一方面是爲了維護自己作爲一個武士的尊嚴,另一方面則是在妻子被奪的情況下如若自己還被殺害是極其受人鄙視的。

上述三人中,武士、少女認爲鑲有珠寶的短刀是兇器,而強盜則認爲長劍纔是兇器(強盜使用的是劍)。強調這一點是因爲這與農民(目擊者)的供詞有莫大的關係。

依據常理,農民是最不可能撒謊的,也應該是最清楚事態的整個過程的。結果是他也撒謊了。

這從他前後供詞不一樣即能窺見一些端倪。相信大家對於影片初始農民回憶砍柴時看見的那隻手記憶深刻。然而事實是他並非只看見如此,而是目睹了整個過程。片尾過客的一語道破緣由。

農民因見財起心拿了短刀不得不捏造事實說武士是被長劍殺死的,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置身事外。

從這四個人的供詞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共同點:其一,對於於自己利害無關的事情都是事實。其二,於自己有利害關係的就會舍害取利,甚至於捏造。每個人的供詞都是爲了讓事態發展至利己的道路上來。

我們不妨將這四個人的角色範圍擴大。農民,目擊者即觀衆;強盜、武士即強者,少女則爲弱者。

羅生門讀後感 篇21

作爲現代人,說謊應該是我們經常做的事兒,沒感覺到有多麼的醜惡和罪惡。在現代,比如律師在給人打官司時,爲了保證自己的當事人的無關性,總會適當的美化自己,從而,醜惡對自己不利的人,來獲取減刑活着釋放。但是電影中也是正常人的思維,在自己陳述事件時,美化自己,醜化別人,但是,最大的不同就是,三個當事人都承認是自己殺死的死者。當然我們都相信死人說的話,但是那個死人借屍還魂承認自殺,真是不可思議!那個年代,導演想表達的思想是“社會的黑暗,人性的醜惡,沒有真實,每個人都是自私的”。雖然在整部電影中,陽光是非常充足的,真實展現了那時人們膽大妄爲,在神聖面前做盡壞事,絲毫沒有悔改的意思!最後屈從於多襄丸的真砂是睜着眼睛看着太陽的。導演安排了貫穿整部電影的暴雨(純粹的自我探索),我認爲是想讓雨水來洗乾淨人們骯髒的心靈。

彷彿人們都在真相的迷宮裏穿行,走不出來,也不想走出來。武士的妻子被侮辱和武士之死已經成爲事實,但是當事人與旁觀者所說的都不相同,不管誰說的是真話,都代表了另一些人的自私。

影片的結尾,樵夫,行腳僧,打雜的聽到外面有小孩子在哭泣,打雜的第一個跑出去並將小孩身上的和服拔下緊緊拿着,任憑樵夫搶奪;行腳僧將孩子抱起。最後的最後樵夫是又善良的人性的,收養了孩子(人性從黑暗回到了光明),行腳僧說:“你讓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有真善美的”。導演黑澤明告訴觀衆:人時間確實存在着自私自利、泯滅人性的嚴酷現實。但是,與之相對,人道主義也是永恆的,人終究是可以相信的。

在佐藤忠男的闡述很精闢,《羅生門》中的太陽、暴雨並非只是故事情節可有可無的背景與環境,而是一種“純粹得自我探索”的樣式,就像莎士比亞的悲劇《李爾王》中的暴風雨一樣,是一個人的自我面對,在大自然中的自我放逐,一種靈魂的歷練與洗禮。

人性真是最恐怖的電影,小說,故事。你不去探究還好,只要一接觸,就將是痛苦的深淵。

但是,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對於這人性醜惡,人性的墮落已經習以爲常,也許根本不用擔心。真正的真善美也只是個人的一種堅持與信仰了;也只能存在那人心靈的最深處。

對於《羅生門》瞭解的還是很膚淺,還需要進一步的去學習去領悟導演的想法!

羅生門讀後感 篇22

這是暑假在微信讀書上聽的書,本來以爲是一篇中長篇小說,結果發現是一個一個的小故事。先說一下,我讀書吧,完全是憑眼緣,或者去找別人推薦的看,我不喜歡看勵志書、心裏雞湯什麼的,不功利地想從中收穫多少東西,可是也不會去看那些沒有一點營養的網文,所以看的就很雜,喜好隨心不隨意哈哈。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作者把人性以及人的那點細心思全都展現了出來。在死亡威脅下,拔死人頭髮、做強盜這些令人不齒的事都做的理直氣壯,女人與情婦一邊商量謀殺親夫一邊卻又互相猜忌對方是否會背叛自我。大家都在爲了自我的利益不擇手段,編制謊言,即使騙不了別人,也要讓自我心安理得。

也許跟芥川龍之介(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過,所以整篇文章都透露着一種陰暗、絕望。我覺得我們看這書的時候,不用太糾結於書的那些負面資料,人性本就複雜,生物本能就是趨利避害,我們只需瞭解就好,做好自我就好。有句話怎樣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羅生門讀後感 篇23

因爲黑澤明拍的一部同名電影,《羅生門》可能要算芥川龍之介所有小說裏最爲人所知的一個。但看過小說後便知,電影其實並非改編自這一篇,而是取材於另一篇《竹林中》。真正的小說《羅生門》,故事十分簡單,篇幅也很短小,講的就是一個飢寒交迫的武士遇到一個同樣食不果腹的老婦,在與之對話後突然大悟,放棄了思想掙扎,下手搶劫了老婦然後逃走的事。

**災害不斷的年代,給包括人心在內的一切都披上一層灰暗的色彩。落魄的武士在走投無路、無以爲繼的情景下,不得不放棄良知以求活命,但能夠看出,即使在作出了決定之後,他仍然對殺人越貨這種行徑心存懷疑。可是,偶遇老婦的一番話,讓他放棄了原本處於道德層面的掙扎,退回到活着還是等死的簡單自問,從而做出了棄義偷生的選擇。

老婦是爲了生計去拔死屍的頭髮,武士是爲了生存搶走老婦衣裳,這麼做都非他們所願,但除此之外,便沒有更好的活下去的出路。在那裏,生死變成了超越道德的首要矛盾,而一條生命本身並沒有善或者惡的區分,於是正義與罪惡的界限模糊了。

武士最終心生歹念搶劫而逃,小說也在這荒誕的結局之中,引人走向對自身行爲更深層的思考。善與惡的界限究竟在哪裏?是否爲了生存就能夠無所不爲?是否爲活命而被迫做出的事就都能夠得到諒解,都能夠逃脫良知的審判?

芥川龍之介並沒有給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借筆下的人物承認了人性的黯淡一面,卻並沒有說這即是必然。

羅生門讀後感 篇24

羅生門,本是一座廟。廟是看世間的一隻眼,廟破落了,世道就破落了,世道破落了,人心就破落了。破落的羅生門裏,佛像和供品被打碎,塗着朱漆、金箔的木頭被人堆在路旁當柴出售,狐狸來棲,盜賊入住,無主屍體也紛紛扔到這裏任由鴉羣啄食。

陰冷,潮溼,散發着腐屍味的羅生門,在芥川的筆下變成文字,變成故事,變成一隻尖鋒利刃的手術刀,從皮到肉一點點剖開,直剖至人性深處。

亂世中,最先墮落的,恐怕就是人性。人性是什麼?不過是善與惡的相互糾纏和相互較量。世間沒有純粹的善,也沒有純粹的惡,只有純粹的利己主義。尤其在一個地震、火災、颱風、饑荒災連禍接的年代,在一個只要餓倒在路旁,就會像野狗一樣被丟棄的年代,僅生計和吃飽,就能夠收買人性,使它成爲惡的傀儡。

惡的誕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畢竟,還有善的反擊和壓制。起初,當走投無路的家丁坐在羅生門坍塌的石階上避雨時,在餓死還是當強盜的妄想中,就是因爲不能認同"強盜"而委決不下。尤其是看到小老太殘忍地褻瀆死者時,善本能的驅動,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正義感,那一刻,在餓死和強盜之間,他毫不含糊地選擇了餓死。

然而,正義是善變的,因爲,走投無路更容易使人的內心充滿沮喪和憎恨。生,是世間所有的生物本能的慾望和共同衛護的底線,當這條底線被碰觸,一切行爲都能夠成爲冠冕堂皇的理由。爲了生,僱主解僱了家丁,家丁剝走了小老太的衣服,小老太拔掉了死人的頭髮。人欺人,欺不了活人的,便去褻瀆死人。爲了生,一切罪惡都變得理直氣壯。小老太拔去女屍頭髮時,是以懲惡的名義在作惡,因爲那個女屍生前曾不斷地賣假魚乾去欺騙士兵。家丁剝走小老太的衣服時,也是以懲惡的名義在作惡,因爲小老太喪盡天良,竟然連死人也不放過。

家丁本是被趨善的,卻在小老太的陳詞下,最終不知不覺步入惡途。如果引導他走向惡途的是小老太,那麼引導小老太作惡的又是誰?引導女人生前作惡的又是誰?

是心做娑婆,是心是娑婆。

讀《羅生門》就是在讀人性的本來面目。孔子說性本善,我贊同。奧古斯丁的原罪說,我也贊同。善與惡本就是一個陰陽共生體,只是善更容易被惡牽引,猶如牆頭草,性隨境轉。

"如果你是那個家丁,在羅生門的境遇下,你是選擇餓死還是當強盜?"每讀羅生門,我都會這樣問自己。但我始終沒有勇氣回答。

現世說,"當強盜還能生,不當就得死。"

佛陀說,"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所造;未來的你,是現在的你所造。"蓮花生大士進一步說,"如果你想知道你的過去世,看一看你現在的情況;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世,看看你目前的行爲。"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人這一生,要做的事情並沒有那麼多。我只想做好那一念的修持,好讓我在羅生門的境遇下,能夠有勇氣選擇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