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羅生門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43W

羅生門讀後感【精品多篇】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一

在我眼中,主人公將“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念頭徹底驅逐出去,是因爲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個契機,一個能讓他理所當然地做出本性選擇的機會。我始終堅信荀子“人性本惡”的觀點。一個人,生來就是惡的。主人公以前“萬事都不能失節”的念頭,只不過是在安穩時期而顯現出來虛僞的一面。但是,處在凋敝不堪的年代,這種“惡”已經開始顯露出來。他苦於在“餓死”與“作惡”間作出選擇,而此時他缺乏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讓他流露本性的機會。無疑,老嫗的出現,便爲他提供了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別人作了惡,爲什麼我還要堅持不作惡?面對老嫗惡的行爲,主人公也做出了同樣的事。

自古有語云“勿以惡小而爲之”,這是在教育層面上跟我們說明了不要去作惡。這不正體現了荀子“人性本惡”的觀點嗎?通過教化去不斷糾正一個人的惡性思想,去不斷髮現自身的過錯,從而達到最終目的——剔除這一種劣根性。誠然,讓人們去剔除心中的劣根性很難,但這不就正是教育所不斷追求,不斷超越,不斷進步的必要性嗎?正是有了這一個目標,教育才會不斷髮展。“惡”,纔會真正地減少。

《羅生門》通篇給人一種壓抑感、窒息感,故事背景將人推向生死與善惡之間的抉擇,從而展現人性的陰暗面,更加展現了利己主義的醜惡嘴臉,流露出了芥川龍之介對人性的無奈。

羅生門讀後感 篇二

黑澤明根據芥川龍之介小說改編的電影《羅生門》廣爲人知,作爲對人性的思考,一向人文主義的黑澤明在大雨中對淹沒人間的`洪水意象做了環境的詮釋。在芥川龍之介小說中,羅生門根據佛教故事改編,羅生門是一個死亡之門,是一種死亡的象徵。在日本有許許多多這樣的鬼故事,基本上能夠是一種大衆情結,日本的鬼故事極爲流傳,能夠說是一種傳統了。然《羅生門》電影表達的重點並不在於鬼故事,而是對於人性的發掘。

故事以一個樵夫發現一具屍體展開,攝像機對準到堂的每一個證人以及嫌疑犯,之後,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套說法,真相當然僅有一個,然而,一向到最終,黑澤明都沒有告訴我們,真相是什麼。直到劇情的結尾處,孩子的哭聲驚醒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第一個衝上去的有點像《羅生門》小說裏面描述的那個強盜,他覺得世道既然如此不堪了,也不在乎再破壞,所以剝下包裹着孩子的衣服,樵夫上去阻止他,並且說他是惡鬼。這時,很經典的一句話:“這是個人狗不如的世界,誰要不自顧自就活不成啊。”每個人都描繪了對自我最爲有利的版本,誰都是自私的,都期望事情往自我的意願去發展,然後得到最大的利益。

孩子的哭聲衝破了這個迷濛的人世間,連老子都說要回歸兒童最爲純真的所在。孩子是最爲純潔不染世俗的,那種啼哭刺破了黎明前最爲冷寂的黑暗,猶如一杯清泉沁人心脾。那個和尚懷有對人世間完美的嚮往,期望人性能慢慢變好,期望仁慈能深入人的心間,幾乎,他就是黑澤明人性關懷的寫照,可是他也迷惘,也存懷疑,也畏首畏尾。令人感動的是和尚抱着孩子和樵夫站在屋檐下沉默那一段,我想沉默,正是人思索最爲靜謐的所在,有徘徊,有掙扎,有懺悔,有煎熬,有嘆息,有恍惚,當然,也有對前途的點點期望。直到樵夫來抱孩子的時候,他還以爲樵夫要剝孩子最終一層衣服,豈能想到他是想撫養這個孩子。

樵夫說,我自我都摸不清自我的心眼。我想多少人迷失在那裏,有人說能戰勝自我的人才是最偉大的人,我不想說戰勝征服之類的字眼,這些總讓人想起該死的戰爭,我想用歸順這樣的字眼,找到自我豈是容易的,往往人們容易在別人的眼神中,在別人的言語中淹沒了自我,自我的形象越來越模糊,直到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結局似乎是朝着善的方向發展,黑澤明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伏筆,就是這個孩子以後是怎樣發展的,他以後會成爲怎樣樣的一個人,是被趨於同類,還是作爲仁慈而善良而道德高尚之人?我想,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當然,我們終歸想讓他成爲一個善良而仁慈之人。就像這個世界,期望,越來越好。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三

黑澤明的《羅生門》,人性中**的軟弱和謊言。已經是第三次看。依然震撼,毫無厭倦。同時,看到更多的一些東西。

一間破殿,陳舊的牌匾,一場大雨,一個故事。人性就如此醜陋地被呈現出來。

黑澤明的手法獨特有力。藉着樵夫的口,這個發現命案現場的第一人,在破舊的羅生門下躲避一場大雨的時間裏,對一個路人敘述了整個事件。同時,殿裏還有一個與案件當事人有過一面之緣的行僧。

是一起*案。武士牽着坐在白馬上的妻子行走山間,與行僧擦肩而過。之後正躺在樹下的強盜在微風吹起馬上女人面紗的時候被她的美貌所吸引遂起歹念。他騙綁了武士,*了女子。而路過的樵夫發現武士的屍體後慌忙報官。

殺死武士的是強盜,這一點已經確認。而矛盾集中在*的動機和兇器——究竟是長劍還是短刀上。每個人的說詞都完美無缺。甚至是已經死去的武士,藉着託靈的巫婆之口敘說的口供都似無破綻。

強盜並未否認自己殺死了武士。然而他口中的武士與自己用長劍激戰二十多回合不幸落敗也算是好漢一個,而自己則是一個英勇善戰,光明正大的男子漢。將一個手握短刀的烈性女子降服,讓她順從地滿足了自己的慾念,是一件讓自己無比得意和自豪的事情。

女人承認了自己被*的屈辱,並宣稱在此之後自己的丈夫,也就是武士對其冷冷的漠視令自己痛苦萬分。於是她拔出短刀讓武士殺了自己。但自己因悲傷過度昏厥了過去,等到醒來的時候發現短刀叉在武士的胸口。自己想要尋死卻沒有膽量。此時的強盜早已不知去向。

武士託巫女的口述說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強盜在自己面前*了自己的妻子。隨即卻見妻子轉而隨強盜左右,並要求強盜殺了自己。他遂感憤怒萬分。此時強盜一把推倒女人並表示不齒,並問武士如何處置她。武士心下原諒了強盜,卻無法容忍妻子的惡毒。帶着對她的詛咒和怨恨,武士悲憤地拔出短刀自己剖腹而死。而女人和強盜,包括那柄短刀都已不見。

羅生門殿外的雨依然滂沱。樵夫、行僧和路人依然在檐下等待雨停。風雨交加如同樵夫內心思潮的激烈碰撞。他終於開口,訴說出他親眼所見的事實的*。

強盜在*了女人以後百般撫慰只要她願意跟他走。她無法決定,想要自己的丈夫和強盜以武力決戰,而自己會跟隨勝出的一方走。然而武士是懦弱的,他表示不願意爲她冒生命的危險,並且責問自己的妻子:“在兩個男人面前出醜,你爲何不*?!”此刻強盜說了一句話:“不要這樣對待她,她們不是男人,她們無法剋制的哭,是因爲她們是弱者。”而女人霎時明白過來,自己的丈夫是多麼無恥而懦弱的男人。她質問他身爲武士卻爲何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妻子,並且對強盜亦百般嘲諷。在她的挑唆下,兩個男人終於彼此拔出了長劍開始決戰。然而,兩人的姿勢和劍法是多麼的雜亂而無章,毫無氣概可言。武士的死也僅僅是無意間的事情。等強盜回過頭來,女人已經不見。

事情就是如此。然而爲何樵夫不願意說出*呢?他說自己不願意捲入案件。而事實上,只是因爲他一時的貪念,偷偷拿走了那柄價值不菲的短刀而已。他意圖隱瞞的這這件事情被聽他口述的那個路人所揭穿。

“人只是以爲自己誠實。”“有軟弱的地方就有謊言。”路人說的話句句在理,一邊的行僧嘆:“連人都不能相信,還能相信什麼?”於是路人說其實本來就是如此。這羅生門附近的鬼魂都覺得人太可怕,所以都不來。

羅生門讀後感 篇四

描述了黃昏時分在羅生門下避雨的家僕偶遇正在偷死人頭髮的老太婆所引發的故事。故事短小精煉,九頁,一個小時就能讀完,卻發人深省。

故事背景是幾年來接連遭遇地震,颱風,大火,饑荒等災難的京都,民不聊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主人公,一個家僕,在羅生門下避雨。因爲他被主人家辭退所以無處可去,前路迷茫,生活沒有着落。這個時候家僕面臨的結局也許是落草爲寇,也許是餓死街頭,需要作出抉擇,家僕的內心是矛盾的。這個時候他在避雨的地方發現樓梯上面有些動靜,上去查看發現是一個老婦人在死人堆裏拔死人的頭髮。

初時,家僕是憤怒的,拔刀相向,呵斥老婦住手,待聽得老婦的解釋,這個死去的人生前也不是什麼好人,所以她辯解說拔這個死人的頭髮維持生計也是可以被理解的。聽到這些,家僕的內心再次矛盾起來,在餓死和做強盜之間的選擇似乎也做出了決定,家僕突然搶前奪走老婦人的衣服,把她踢倒在死人堆裏,帶着搶到的衣服,消失在夜色裏。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篇幅短小,人物關係簡單,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也交代得清清楚楚。作者用了很多動物的比喻來對人物進行描寫,比如“猴兒般的老嫗”,“像老猴給小猴擇蝨子般”,“那手腕恰似雞爪”,“目光如食肉鳥般”,“鴉叫似的”,“蛤蟆低聲咕噥般的聲音”,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讀過之後也引人深思,善與惡的定義是什麼?是否在不同環境下的取捨也有所不同?當我們在生活中面臨取捨時,究竟應該守善,還是爲生活所迫而從惡?惡是否有大小之分,是否也是影響我們抉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