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道士塔讀書筆記

第一篇:《道士塔》讀書心得

道士塔讀書筆記

《道士塔》讀書筆記

五千年的文化啊,創造出了50000平米的石窟壁畫奇觀!

但是這樣的世界級奇觀,卻在20世紀初由於國人的愚蠢而將其流喪外國。悲痛、憤慨已毫無用處,留下的,只有屈辱和遺憾。

知識水平有限啊,落在自己家中的寶貝卻不知道自己來珍惜,反而拱手讓給外國人,怪不得今日的我們會如此痛心呢。莫高窟的守門王道士,莫高窟的罪人,爲了自己得到一點微薄的報酬而無不瀟灑又卑微地“贈送”莫高窟。

然而,說他是罪人,也不全是他的罪過。想想那些讓文物古蹟爛在旅途中的官員,“還不如放在倫敦博物館裏!”

憑什麼我們自己國家的寶貝自己還保護不好,要別人插手!爲什麼王道士就沒有一丁點的先見之明?

既然清朝的官員那麼愛腐敗、虛榮,可他們卻怎麼看不上那些古蹟,讓他們慘遭破壞和流失……

對此,我們也只有嘆息了,畢竟,從國外高價贖回那些本是屬於我們的寶物是要有許許多多的錢財和臉皮的,也只能嘆息,做些小小的努力,提高全民的素質吧,避免悲劇過後,再來用力的哭泣。

第二篇:《道士塔》讀後感

《道士塔》讀後感

只有失去才能喚起人們的珍惜——題記

一直以來對於餘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聞,但一直沒有接觸過。上次去舅舅家,無

意間看到了這本書,便產生了好奇.

土黃的書皮,還未翻開書,我便已讀到枯澀的味道。這類似於泛黃的紙張的色調,似乎已歷

經歲月的沉澱,深沉的封面,左側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成的黑色,這段“苦旅”必定是在

過去歲月中的苦苦行徑吧。

這是一本值得讓人認真體會的書,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時間去翻閱了這本書,餘秋雨先生淵

博的知識,和他對中華文化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評判,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最

讓我感慨的是《道士塔》那篇文章,正如所說,中國近代史,更是一部血淚史,而敦煌莫高

窟,更是其中一個較爲鮮明的例子

我的目光隨着書中的腳步前進着,我駐足於莫高窟下,似乎回到了當時的中國,親眼目睹了

莫高窟的輝煌與落寞。

曾經有一個叫莫高窟的地方,它安靜的沉眠於那片土地,而一個姓王的道士的到來,打破了

它應有的沉寂,他發現了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畫,而他卻將這些壁畫送給了來自西方的“和尚”,

賄賂給那些不信佛的官員,在賄賂給更高的京官,而那一個個滿腹經綸的文官又爲何在他們

滔滔的奏摺中對莫高窟隻字不提,只是因爲他們還沒有認識這片佛教聖地。

曾經的莫高窟,並沒有在文化保護之內,它不比絲綢,不比青花瓷,在一個道士眼中,那些

莫高窟中的石像更不比所謂的天師與靈官,於是我們選擇了遺忘,更任由那些來自西方的“遊

客”將它一卷一卷,一車一車的帶走,那些人想不到,那些他們視爲無價的珍品,文化的精

華的字畫竟然在那個道士手中成了換來銀元的交易品。在那個道士一筆又一筆的“小買賣”

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這樣被揮霍掉了,而他也萬萬沒有想到,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買賣

卻幾乎葬送了一個國家的文化,而又不得不說,沒有這些被我們稱爲“掠奪者”的人,誰又

能意識到它們的珍貴,又怎能喚起我們對文化的記憶。也許就像那些掠奪者所言,沒有他們,

莫高窟將成爲永遠的歷史,而我們能做的,只有鄙夷的稱他們爲掠奪者。

如作者所說的那句氣話,“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是啊,任何一個有血氣的中國人都會爲

此而感到痛心。

在外國的學者精心探索莫高窟文化時,曾幾何時,那是屬於我們中國的文化,中國的驕傲,

而諾大的中國,真的容不下這片小小的土地?

這究竟是誰的過錯,是那些西洋學者,還是那個卑微的王道士,也許是我們太過於自私,我

們有能力去創造輝煌,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選擇遺忘,我們有能力去守護文化,卻在時間的流

逝中拱手相讓,我們有能力傳播文化,卻斷送在當時無知的社會中。只因我們不懂的珍稀文

化。

直到現在,當我們只能從國外買來文獻的膠捲時,當我們深感屈辱的從別人手中買回曾屬於

自己的文化時,我們才意識到文化的無價,意識到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

而今天,爲了那段歷史不再重演,我們要更加努力鑽研。更加懂得珍惜,讓那段歷史成爲永

久的歷史。

第三篇:餘秋雨道士塔

“感性體驗”和理性思辨

1.餘秋雨在類似《道士塔》《陽關雪》《上海人》《一個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現的誠然是一種“感性體驗”,同時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體驗”發自對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典章經籍、山川風物、世俗人情的領略、體悟,他以雙重文化人格對它們予以諦視與觀照,既是深受中國文化傳統影響、積澱文化傳統基因的大學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爲當今改革大潮與商品大潮所擁抱的現代人。於是他以繼承文化傳統、又批判文化傳統的悖論,導入他的審美觀照,因而生成某一種文化的與哲學的焦慮,一種浸濡歷史滄桑感的困擾,以及走出困擾的使命意識,即他自己所稱謂的“文化苦旅”。其實這正是餘秋雨既與歷史“撞擊”、又與現實“撞擊”,既欲走出歷史、又欲走出現實的思想的“苦旅”。(吳周文《90年代:中國散文現在時》)

對當代散文的超越

2.餘秋雨散文對當代散文的超越,不僅表現在思想文化境界上,還表現在強烈的主體意識方面。餘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強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作家把自己鮮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筆端,而這個具體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現實歷史積澱而成的。現實歷史的重壓,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於是,一處處人文景觀便成了歷史的濃縮,再由歷史顯現出文化,最終由文化而透顯出民族的存在狀態。就這樣,餘秋雨的散文終於擺脫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籬,從“小體會”“小擺設”“小哲理”等小家子氣的審美規範中走出來,樹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獨立的主體形象。??餘秋雨散文中鮮明的主體意識固然來自作家淵博的文史知識和良好的文學天賦,但如果只靠這些,也只能寫出掉書袋式的懷古悼亡之作,決不會將一座“精神道場”瀰漫於天地之間。因此,真正純淨的主體意識,需要對歷史的洞察,對現實的憂患,對未來的執着,對人生的定力以及對整個人類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賢的話說,就是要擺脫“小人儒”而達到“君子儒”的境界。餘秋雨的散文對俗常生活乃至社會政治層面上的東西已無所關注,而是從更高的層次上對現實歷史進行着極其深切的眷顧,其中的歡愉、憂思、欣慰、苦惱都與歷史、現實和未來緊密契合,與當前處境中的高尚與卑微、深刻與虛浮息息相關,由此而構成了散文的多維結構立體化的主體意識,這種主體意識以其豐富、高大和純淨的特質把當代散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里程。(冷成金《論餘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微觀和宏觀

3.如果說餘秋雨從人生的角度給出了文化以豐富生動形象的涵限,是從微觀角度出發的話,那麼立於民族、國邦角度的關切,則是宏觀上對文化的構架。

這種關切體現於作者把祖國山水、民族感情、華夏文化三者交融渾然爲一體。他視文化爲民族的魂靈,把對民族的情感又付之於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

窟的文物遺藏聯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難,“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何止是幾箱文物被運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個民族的精靈──文化,在列強刺刀下傷痕累累、血跡斑斑,一個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時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過餘秋雨散文把祖國河山、民族情感與華夏文化融爲一體的形式,我們會看到隱含着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那就是華夏文化的精髓和內核──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我們彷彿看到作者那顆拳拳赤子之心,充滿了對民族文化的珍視和對祖國的深厚情感,他那悽切的乞求和呼喚,不僅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遺產,而且更深刻地蘊藏着愛國的內涵。

??餘秋雨的苦旅“文化”,不僅有着強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歷史感。餘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辯、豐富宏魄的內涵,都導源於他的淵博精湛的史家修養。他的“文化”所富有的歷史感,並不是對過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歷史作爲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用文化把過去和現在緊密相連。在他那裏,文化如同充滿着旺盛生命力的滾滾浪濤,推動着中華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類歷史的高闊視角之上來看待文化,文化成了歷史的積澱,文化和歷史已經成爲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轟傳的歷史勝蹟,總有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蹟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歷史的韻味可謂濃矣!《莫高窟》一文哪裏是對文物古蹟的欣賞,實在是對中華幾千年滄桑歷史的活生生的再現。他從畫像的色流中,竟將幾千年文明看了個玲瓏剔透。歷史在他那裏與文化相結合,便沒有了冷漠和嚴峻,歷史的生氣驅除了“文化苦旅”的單調和乾枯,呈現給我們的則是活潑與灑脫,或許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張昭君等《血凝·精靈·積澱──〈文化苦旅〉的文化觀》,《社會科學探索》)

高品位的審美心境

4.餘秋雨走出了書齋,走出了都市繁華,一個人,悄悄地,從秋風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風沙宋朝的煙塵的撲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尋着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蘇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鮮活血脈,而對自然山水、風物,面對一堆堆文化的斷壁殘垣,餘秋雨發出了蒼涼的人生浩嘆。這是真正的大憂患大悲愴,說是歷史的潑墨一點都沒誇張。你看整個“文化苦旅”,從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轉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的落腳點竟是南洋的壘壘叢冢。起初,你還會擁有一份自豪,一絲安慰,因爲我們畢竟擁有過一個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創造下的輝煌的敦

煌文明,儘管後世不肖子孫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爲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現了,慢慢地你會沉默,你會憂傷,你會嗚咽,最後面對一羣黑頭髮、黃皮膚的華裔卻不再操華語的異鄉故人,你能不悲鳴?中國的文化啊,難道你真的就斷送於此嗎?難道你真的最終也像古埃及、古希臘一樣文明沉淪了嗎?不,不會的!《道士塔》《莫高窟》應是劫後的甦醒。《陽關雪》則早已跳出了“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時對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並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餘秋雨是那種樂意把筆浸潤在歷史滄桑之中,眼睛卻時時關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經歷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領納着風一更雪一更的寒冷,這裏面怎能沒有滄桑?一座破舊斑駁的牌坊,一堵硃紅剝落的廟宇的斷壁殘垣,一條海岸邊被風霜侵蝕的廢船,那是歲月的層層結痂的痕跡,那是歲月無聲卻殘酷的鐵蹄,人類所無法承受的無奈。在這裏,滄桑成了一種人文景觀,該需要多麼高品位的審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華的散文氣派──餘秋雨散文從〈文化苦旅〉到〈山居筆記〉印象》)文化感嘆

5.《道士塔》中,當我們隨着作者憤懣衝激,也意欲隨作者橫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強盜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車隊時,忽然又被作者“攔下了車隊,又怎麼辦”的提問所震懾,情感的痛苦轉瞬間轉爲思想的痛苦。

《道士塔》寫到了上一個世紀之交的一個早晨“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開始他的粉刷”。我們甚至完全可以在這裏讀出黑色幽默,因爲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傳的敦煌壁畫!──這種生動又時時轉換感情內涵的描述,充滿在全部的餘氏散文中,且經常是寫得更精彩。

(偌大的中國句)如此憂憤之語,道出了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愛以及對文化命運的無奈,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道士塔》正好印證了魯迅的一段話:“中國公共的東西,實在不容易保存。如果當局者是外行,他便將東西糟完,倘是內行,他便將東西偷完。而其實也並不單是對於書籍或古董。”(《而已集·談所謂“大內檔案”》)“故事+詩性語言+文化感嘆”顯然是一條有效的流水生產線。

(以上各段文字均摘錄自蕭樸編《感覺餘秋雨》)

讓絕大數中國人知道敦煌藏經洞的就是餘秋雨的這篇帶着幽怨的散文,作者通過對敦煌文獻的散失,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沉重回顧,作者通過對王道士的渲染,給出了一個愚昧無知的王道士的形象。這個曾經給了絕大多數中國人以內心極大痛苦的愚昧的中國人,其實卻有着另外的具有血肉的模樣和人格,和餘秋雨本人描述的相差很大。這也是餘秋雨在此篇文章中的一個硬傷,把衆多的歷史積怨,以文人特有的方式,發泄到一個脆弱的個體身上,這是具有理性思考的絕大多數人所不能接受的,王道士曾經數次爲了保護這些文物做出了別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包括涉險送這些古籍到地方政府,最後冒死寫奏章給慈禧太后,這些都是餘秋雨沒有向此文的讀者所袒露的,也就是這樣一個冒死保護古籍,卻連連失敗的人。憑藉着自我堅定的宗教信仰,爲了清理當時的洞窟,出賣了珍貴的敦煌文獻,餘秋雨並沒有仔細的描述那段坎坷的歷史,卻

以文人的特殊喜好,置王道士以死地——這也有“餘”的優勢,因爲王道士不會和他爭論,即便從道士塔裏面走出來,也爭辯不過這樣一個所謂的爲了文學痛苦並思考着的,以有知做盾牌的文人。

第四篇:道士塔讀後感

我看餘秋雨的道士塔

看了新舊兩版的《道士塔》,不得不說,很有意思,在新版裏,餘秋雨可謂是刪改了大部分,尤其是它讓人有爭議的部分。要讓我來評論,舊版是餘秋雨在見過道士塔之後第一時間的真情流露,而新版裏大概是他在幾年後重新看待這個故事後所作的理性思考吧。

在新版裏有幾處很關鍵,第一,他刪去了王道士是千古罪人這句話,同時引用了一些資料說明王道士那會兒爲什麼會那麼做,我想沒看過舊版就看新版的人應該不會再對王道士恨得牙癢癢,反而會把唾沫星子吐到另一個人的身上,新版裏多了一個蔣孝琬,這人可是十足的漢奸,他帶着斯坦因找到了王道士,斯坦因不會說中文,是他說服王道士賣經書,是他翻譯了經書,甚至是他擅自把價錢壓低的。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餘秋雨在新版裏假設了他攔下了斯坦因,拿到了經書,可是他不知道該送到哪,沿途的官員?混亂的軍閥?總不會是倫敦博物館,但是他真不知道該送去哪,所以在沙漠中嚎啕大哭了。

喜歡餘秋雨的文章,不僅僅是因爲他會講故事,也是因爲那字裏行間流露出的豐富情感吧,而這次的新版修改,我認爲餘秋雨展現了其作爲知識分子的一種自省和思考。再來說說《道士塔》,先看王道士吧,我認爲不管是新版還是舊版,餘秋雨都沒有把最大的過錯歸結到他身上的意思,新版裏也算是爲他平了反。應該說王道士只是中國那個時代一個很普通的農民,又或者說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員,餘秋雨說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滯”,或許沒有錯,典型的一個憨厚的老實人,只不過他攤上了莫高窟這件事,就成了“罪人”了。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版裏的蔣孝琬,這人名字裏帶了一個“孝”字,爲人可卻是不忠不孝,他出賣了自己的國家,讓中華文化的精髓流入他國之手,如果說王道士是無心之失,那他可就是有心之過了。所以說沒有知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知識卻沒道德,在那樣艱難的歲月裏,中國出了多少這樣的人,蔣孝琬不過也只是其中一員罷了。更加深刻的是沙漠中的那段,我想餘秋雨應該也認爲那樣的一個狀況更多的是國家、社會的錯,不過現在再來追究誰對誰錯已經沒有意義了,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現在付出的代價只不過是在爲舊時的中國買單時,大概也會閉上爭論不休的嘴,像那幾個沉默地走過道士塔前的專家一樣吧。

讀完新舊兩版,我個人比較喜歡舊版,儘管它有些偏激、有些地方不太準確,但卻是餘秋雨在那個時候最真實的感情流露,是他的恨、他的淚。但我也明白,在情感疏泄過後,我們需要理性地思考,客觀地分析,一味地意氣用事並沒有用,而這正也是餘秋雨在幾年後的新版裏所做的。而在我看來,或許正是那種第一反應下的憤怒、激動,促使了他的愛國之情爆發,纔會有了後面的理性分析和埋頭苦幹。不理智的情感宣泄是造就人們爭論思考的原因,如果餘秋雨碰到那樣的事連一點點罵人的衝動都沒有,那絕對不是因爲理性,而是因爲漠然。

第五篇:讀《道士塔》有感

中華民族的切膚之痛——讀餘秋雨《道士塔》隨想

很少讀餘秋雨的散文。可是,一部《文化苦旅》卻讓我喜歡上了他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的餘秋雨,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記錄了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它不甘甜,因爲裏面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至今時時縈繞心間的滋味。

“我好恨!”這是在讀過《道士塔》之後,我同作者一樣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夫聲吶喊。然而,卻仍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的那份難言的痛楚。試想:世界園林之瑰寶——圓明園的毀滅還是緣自西方列強的武力掠奪,可是莫高窟無價珍寶的流失卻是緣自無知道士的拱手相送。此時,我不由得想起了魯迅的一句名言:“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真是中華民族的一場悲劇啊!

請讀一讀下面這段文字:

“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着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子銀元換取了二十四大箱經卷、三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銀元換去了十大車、六千多卷寫本和畫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難以想象的低價換取了三百多卷寫本和兩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來,仍用一點銀元換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經卷;??”

當幾十年之後,新中國的敦煌文化研究者們拿着從外國拍回的膠片研究時,請想一想:他們心中會是怎樣的感受?

因此歷史雖然不可更改,但我真的好恨!??

(作者:山東省壽光市文家街道中心國小張福芹)

標籤:讀書筆記 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