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舞動人生》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2.93W

《舞動人生》觀後感【精品多篇】

《舞動人生》觀後感 篇一

比利的扮演者——當年13歲的傑米·貝爾,1986年3月14日出生於英格蘭達翰姆郡比靈赫姆的一個舞蹈之家。在這個家庭裏,有外祖母、媽媽、阿姨和妹妹。由於媽媽在16歲的時候就生了貝爾,所以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貝爾是在看着妹妹的舞蹈練一習一中長大的,漸漸地由一個外行變成了一個舞蹈行家。在6歲的時候,他開始練一習一舞蹈,也就此開始了他的舞蹈生涯。不過,在學校裏他卻保守着這個祕密,從來不告訴其他同學。後來,貝爾練一習一舞蹈的事情還是被人們知道了。大多數人都不主張貝爾把舞蹈作爲自己謀生的手段。不過,貝爾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大家的不支持反倒堅定了他的信念。因爲在他看來,舞蹈並非是女孩子的專利。

貝爾的堅持與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他以出色的技藝擊敗了來自英國東北部2000多名競爭對手,獲得了《舞動人生》中男主角比利·艾略特這個角色,而他的演藝事業也從此興旺發達起來。據說在挑選“比利”的過程中,導演、編劇和製片一直存在意見分歧,直到傑米·貝爾走進他們的視線三人才同時舉牌通過。貝爾更是將這部影片的導演史蒂芬·達爾德里看作是自己的親人,並認他作父親。

影片中,比利·艾略特對舞蹈的熱愛,也就是傑米·貝爾對舞蹈的癡迷。因此,影片中演員的表演是渾然天成的、自然的、真情實感的流露。傑米·貝爾將他自己身上的故事移情到比利·艾略特的身上盡情揮灑。傑米·貝爾本身也擅長跳踢踏舞,因此,影片中的幾段踢踏舞表演,感情充沛、動作精準,很好地展示了比利·艾略特在高興、憤怒、迷茫時期的情感。因此,凡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會被小主人公嫺熟的“演技”折服,因爲他就是在表演他自己,毫無做作之嫌。

威金森老師的扮演者是有英國國寶級演員美譽的茱莉·華特絲。茱莉·華特絲原本打算奉母命去當一名護一士,最後依然無法抗拒對錶演的熱愛,投入了舞臺表演工作。她在本片中的演出自然樸實,很好地扮演了比利·艾略特生命中“伯樂”的角色,但是卻毫不喧賓奪主。她那凌一亂的頭髮、發福的身材、隨便的衣着、夾一着香菸的手指、抑揚頓挫的口令聲和堅定的眼神在告訴人們,她也曾有夢想,也曾爲夢想堅持,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夢想破滅了,但她還是掩飾不了生命中對舞蹈的熱愛,在英國北部一個不知名的小鎮當了一名舞蹈老師。從她和比利·艾略特在俱樂部一起跳踢踏舞的情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她紮實的舞臺功底。

此外,這部電影中所有演員的表演都可圈可點。例如:比利可愛的外婆、他脾氣暴躁卻不失一溫一柔的父親、他的身爲工會領袖的哥哥託尼、他的具有同性戀傾向的夥伴邁克、還有威金森老師的女兒黛比。他們所有人的自然樸實的表演,都爲電影增色不少,向觀衆展示了英國北部,一個普通小鎮,人們的生活。

《舞動人生》這部影片沒有大牌明星加盟,所用的導演和幾位主要演員都是第一次參加影片的拍攝。就連發行公司環球視點都是環球影業剛成立不久的新公司。在新的起點上做一部一溫一情的電影,商業因素的考慮就會相對較少,將電影做好,回報自然會更好。也許這是這部電影成功的一項因素。

《舞動人生》觀後感 篇二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當我們在爲自己的夢想而奮鬥時,心中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在看了《舞動人生》這部電影后,我深受感觸。主人公在面對別人的嘲笑、家人的反對、經濟的拮据等重重困難時,仍然堅持爲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即使這個夢想看起來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影片主要圍繞夢想展開情節。首先是11歲的比利爲了自己的芭蕾舞夢想努力去奮鬥,每當他遇到什麼困難時總是縱情狂舞,他在展現自己的跳舞天賦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表達自己內心對跳舞的強烈慾望;而威金森老師在看到比利的天賦時毅然無償教導比利,並欲送他去皇家學院去學習,影片中提到這是威金森老師對自己夢想的延續,因爲她不能再舞蹈上有傑出的成就,所以她希望比利能實現她的理想;同樣的還有那位半職業舞蹈者的奶奶以及爲了比利而放棄罷工的父親等等他們都是通過比利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都可以爲了夢想而放棄一切、爲了夢想去努力。

現實中有太多的枷鎖讓那本就遙不可及的夢想變的更加虛無。社會保守思想的壓迫、親情與夢想的選擇也曾讓小比利難於抉擇,他曾經因自己會不會變得娘娘腔而猶豫過,也曾因參加哥哥的法庭審判而放棄面試機會,所幸的是他爲了自己的夢想堅持了下來。當然這也少不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無論是威金森老師對她無私的付出還是父親爲了他寧願放棄罷工,亦或是那些曠工一起爲他籌錢等等都是比利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當然,影片中也反應出英國那種開放的文化思想。11歲的比利與威金森老師的女兒糾纏不清,與好朋友邁克又疑似同性戀。這些情節爲影片活躍了氣氛的同時或許也在反應着社會的一種現狀和傾向。在皇家學院面試的時候,或許並不是比利理想中的情況,所以他在認爲那是浪費時間,在認爲一個男孩是同性戀後動手打人,這實際上是也反應了比利內心的掙扎,一種對於選擇參加面試的懷疑,因爲他認爲這與他的夢想並不太一樣。

影片結局以比利跳天鵝舞出場飛躍而出結尾,表明比利的成功,比利成爲一名優秀的芭蕾舞蹈者,同時也在向我們展示只要努力,爲夢想而拼搏,就會成功!如同飛躍的比利,放飛夢想,像白天鵝一般翱翔。

《舞動人生》觀後感 篇三

在我看《舞動人生》時,心裏多麼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小比利,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不顧父親的反對、社會環境的變化,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完成對夢想的追求。

比利爲了他的夢想,可以在女生面前穿上舞蹈鞋,可以在大街上放肆的練習步伐,可以對他的父親大罵混蛋,可以在考官面前忘我的表述自己舞蹈時的感受,太多的可以,都只是爲了他的夢想,電影最後一個鏡頭,那個曾經稚嫩的傻小子,已經驚豔了世界。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飄渺的夢想,做一名科學家,宇航員,教室,大老闆,和自己班裏最漂亮的女孩子結婚,太多太多,而如今我們還有夢嗎,可能現在有的只是目標,一個被名利所牽絆,被現實所擠壓出來的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夢想真的是夢中所想的嗎,我認爲應該是吧,因爲在夢中我們不用負責任,不用考慮現實的侷限。長大了,夢想更多的只是一種回憶,回憶我們曾經是那麼的會想象。

比利追逐他的夢想,他成功了,因爲他付出了努力,得到了支持。

那些還有夢想的我們,能不能在最年輕的時候去享受那種追夢的感受一下呢,即使不會成功,就當作我們最後一次任性,大學四年已經已然過去了一半多,大四來了,我們會穿上正裝,踩着光亮的皮鞋,踏入職場,還有很多苦坐教室爲考研奮鬥,或許更多的是爲了逃避現實埋頭不去面對。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老男孩一句歌詞點到了我們這些已經被現實所累得老男孩們,應不應該放棄呢,答案當然是不,我們不應該放棄去回憶我們的夢想,累了的時候想想我們曾經還有夢,雖然我們是老男孩,但是也還是男孩。只因,我們有過夢想,或許真的我們看透了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會像比利一樣,去追尋我們的夢想,可是那個時候,我們就真的老了,老的只記得夢想。

有多少人能將夢想照進現實?或者,有多少人能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而不放棄,無論環境多麼的複雜。由此產生的問題就是:小部分人做到了,他們成了我們敬佩的對象,他們的實現過程讓我們羨慕;而大多數人都在生活的繼續奔波中漸漸丟失了最初的夢想。當看到艾略特的時候,我纔想到自己那些兒時的夢想,那些久遠的夢想以及爲了生活而慢慢遺忘的東西。當比利第一次在父親面前自信的展示自己的舞蹈的時候,我突然有種想要哭出來的感覺,好像多年積聚在心中壓抑在一瞬間釋放出來,好像這個小男孩幫自己實現了夢想。

在舞蹈學院面試的最後一個問題“當你跳舞的時候是什麼感覺”也許最能解釋比利對舞蹈孜孜追求的原因:“我不知道,覺得很好,有一點僵硬……但是隻要一跳舞,我就會忘記全部的事情。然後……好像不存在一樣,一切都消失了,我感覺到身體在改變,好像,好像裏面有一把火,剩下我在那裏,像小鳥一樣,在飛翔。像電流一樣,對,就像電流一樣。”我想着也是我對夢想的感覺,而我所欠缺的,正是面對人生時的那一點堅持。

《舞動人生》觀後感 篇四

這是一個,十一歲男孩的成長片段。這段成長訴說了他與舞蹈的故事。

你曾否爲了某樣事物深深着迷?是的,這個男孩比利,發現自己是多麼熱愛舞蹈。他從音樂的節奏中找到了肢體的語言、韻律的美。在他隨着那大大小小、忽高忽低的旋律波動時,他爲心靈裏闢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在那裏,他舒展情感、他創造自信。

但是,他的家庭,一個世代有着拳擊運動傳承的家庭,或許對於他的興趣只是一道鎖,封起了一個年輕的夢,而那把鑰匙更是難以搜尋,再加上現實社會的冷酷,飯碗不保,這樣的生存壓力下,充分地呼應了家庭變形、冰冷的原因。

本片成功之處,絕大部分來自於情感的表達與寄寓。比利以期盼來求得父親對於舞蹈的認同,很幸運的,父親最後終於答應,且比利也不負期望地成爲舞蹈學院的出色學員。在這一連串的轉折當中,不難想象裏頭的感觸多深。這是很使人感動的。

在每個畫面中,也包含了許多打破世俗認定的感情。從麥可的同性戀表達,嘲諷無情世界給予他們的排斥,從比利思索母親的舉動,烘托出失去親情的不幸,以此代表社會中的陰涼角落;從比利家人的互動,看不到一個“愛”字,愛卻是如此含蓄、內斂地無處不在。這都是一種與我們一般人看世界的角度、方式所帶來的不同省思。

對比利來說,舞蹈是一個夢、一份情,更是一股熱流和自我。從一種對舞蹈的熱愛,引發了人與人之間的流動。有夢、有努力、有情感,就會有結果。祝福各位:人生有夢,築夢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