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歌劇魅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2.96W

《歌劇魅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歌劇魅影觀後感 篇一

《歌劇魅影》是我所看過的電影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部歌劇。是著名的安德魯。洛伊。韋伯的得意之作。華麗的服飾,揪心的音樂,沉重的悲吟,黑暗與光明的不斷交替,一切都那麼吸引着我。

故事由老邁的伯爵R在拍賣會上競拍那第663件拍賣品時開始,鏡頭瞬間由那玩偶轉向了輝煌的歌劇院。那正預演着即將上演的歌劇。就在這時,女主人公C出現了,一位年輕而有天賦的女演員,但她卻不是歌劇的主角,而長年住在地下室的一個因面貌醜而被拋棄的魅影卻被她的聲音深深吸引,並下定決心要讓她成爲歌劇院的第一號人物。他在C即將睡着之際,引導她演唱、跳舞、排劇,而C以爲是已故的父親派來的音樂天使,她深深爲他的歌聲着迷,而一切在R出現後,他們不在再爲對方所着迷,在魅影威脅歌劇院的經理要C做主角後,C的歌聲吸引了衆人,就在魅影爲她而作的戲劇即將上演前,魅影發現了C和R的愛情,他試圖將她帶到他長年居住的地下宮殿,向她表達愛意,希望她爲他留下,而R發現她失蹤後唯一知道魅影身世的居里夫人問清情況,方知魅影原來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他對他欣賞、憐憫但又不可退步。

C在地下宮殿裏發現了魅影長年爲她所作的戲劇及婚紗蠟像,在他的歌聲中沉迷了,但一覺醒來後因好奇心,她揭開了魅影的面具,爲他扭曲的臉龐而恐懼,而魅影像被欺騙了一般,恐懼、憤怒,但他依舊希望C能爲他留下,可她還是走了。最終魅影同R展開了一系列鬥爭,可在生死考驗,C爲了救R吻了魅影扭曲的臉,讓魅影震驚了,他終於放開了她,讓他們離開,而自己也消失了。

可以說,整個電影最讓人震驚的不是悽美的感情故事,而是一路下來的音樂,他們用音樂互訴真情,也用音樂表達憤怒、哀傷、恐懼。可憐的魅影,他是永不卸妝的演員,在歌劇院以外沒有他的世界,沒有他的舞臺,他只能將自己的期盼寄託於C,他以爲她會象迷戀他的音樂一樣迷戀他,可現實卻是在C揭下他面具之後跟R走了,他的面具是他唯一的衣裳,有了它,他的另一半臉是充滿自信和才氣,卻因C的好奇,他不再自信,他崩潰了,將唯一的希望寄託於她會留下,她會愛他,當她象其他人一樣帶着恐懼、憐憫選擇離開時,他怎能不崩潰,他的世界已經沒有支點。唯一讓他驕傲的音樂也挽留不了他愛的人,就這麼無情地被剝奪了所有的希冀,我對他深深同情啊!

再談C和R,全劇明顯對他們的感情刻畫是那麼的少,如果C和魅影是惡魔與天使的交替,那麼C和R就是童話裏王子與公主夢幻愛戀。到底是什麼讓C愛上R而不愛魅影,真的不懂。有人說C更像是因爲R的地位和金錢纔跟他走的,不得而知!或許愛一個人真的沒有理由又或許愛的理由太多。如果是我們,是否也會選擇R而離開魅影?但可以肯定的是魅影的自尊心何其強,心理也如其面一樣嚴重扭曲,C如果真的選擇和他在一起,估計離不了那燈火輝煌卻見不得人的地下宮殿,而魅影是否會因爲C的留下而逐漸向正常人轉變呢?我想很難很難!

心理學理論認爲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很大程度上與童年經歷、家庭關係相關密切,魅影因醜陋面孔而慘遭拋棄,甚至被馬戲團的人關在籠子裏爲人取笑,人格早已扭曲,他對世人有的只是冷酷和恨意,而一個人始終都心存希望,他不自覺地希望純真的C能給予他愛,喚醒他對愛的渴望,但長期的受苦讓他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打轉,渴望愛又自覺得不到愛,他勇敢地去嘗試,向光明靠近,伸手去觸摸溫暖,但仍舊無情地被拒絕,他心裏只剩一個聲音便是:“我不配得到愛,因爲我這鬼面孔!沒有人會愛我!”多麼可憐的人,音樂是他的救命稻草,是他唯一珍視的東西,所以他希望用音樂交換愛情,就好象一個小孩哭着要擁抱一樣,那便是他所有的希望。

我想如果他能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不放大現實的殘酷,冷靜地接受現實,努力認識自我,悅納自我,他會好起來的,畢竟一個人的心理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愛情是什麼?什麼是愛情?沒有答案!就我覺得魅影對C的感情真的便是愛了嗎?是他對愛的渴望之極的結果,與愛情有多少聯繫或許需有人幫助他分析。所以在未確定是愛情前,不要過早地去爲之肝腸寸斷。與其這樣,不如多剖析自己,多認識下自我,何況沒有完善的自我,也成就不了美好的愛情!

魅影是缺乏愛的能力的,愛是學習而來的,他從小到大不曾擁有愛,他如何愛呢?所以從這方面,C離開他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歌劇魅影》觀後感 篇二

《歌劇魅影》是我最喜歡的音樂劇,沒有之一。

觀看這部劇時,剛開始吸引我的是跌宕起伏的情節,鬼魅神祕的氣氛,而漸漸誘惑着我的是不見天日躲在幽暗中的魅影,那歌劇院的幽靈。他是柔情的,卻又邪惡;他是不幸的,卻又可恨;他是細膩的,卻又自負。他是那樣矛盾卻又無比真實的存在。我爲這樣一個矛盾的結合體而着迷。

魅影的出場便是帶着毀壞力的。歌劇院女歌伶在經理好言相勸下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以詠歎調唱起了《Think ofme》,十分有技巧但難打動人心。魅影在暗中製造紛亂,趕走了那位女歌伶爲Christine製造了機會。Christine沒有令魅影失望,口中蹦跳的音符匯成一條河,令在座的讚歎不已。《Thinkofme》亦成爲Christine的主題曲,象徵着她純真善良、嚮往美好愛情生活的性格特徵。我想這也是魅影迷戀深愛Christine的一大原因。魅影因自身面貌的醜陋渴望美,渴望單純。

Christine一舉成名,並且用歌聲打動了昔日的青梅竹馬Raoul。在Raoul要向Christine表白,被魅影察覺了並且帶走了Christine。這時,無論《Angle of music》、《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還是《The music of thenight》都部分地顯示出魅影的性格特點。一曲《The Phantom of theopera》預示了魅影無時無刻不在黑暗中觀望歌劇院的一切,關注這裏的人們的一舉一動,他無處不在。同時又表現出魅影神祕、幽暗的一面。而當魅影突然急轉直下,以低沉輕緩的聲音吟唱着《Themusic of the night》來催眠並誘惑着Christine時,又在人前展現出魅影柔情、細膩的一面。

終於,當全劇的矛盾衝突發展到最高潮時。魅影痛失所愛,原來尚能自控的情緒破堤決口,他盡其所能的詛咒着,破壞着,報復着。他干涉着劇院的主角人選和劇碼安排,要求劇院表演他寫作的歌劇《唐璜》,殘忍地殺害了表演的男主角。這時的魅影已經極盡偏執,走向極端了,他強烈的控制慾得不到宣泄,於是他逐漸走向他難以自控的邪惡狀態。

魅影以Raoul的生命威脅着Christine,要麼陪自己展開新生活,要麼看着愛人死在面前。這時的魅影同樣是殘酷邪惡的。當Christine以真心的一吻吻向魅影時,一切都得到了昇華。魅影醜陋的臉龐痛苦地扭曲着,變形得更加可怖,眼角處似乎掛着幾顆晶瑩的淚珠,濃得溢出來的悲傷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心裏像塞進了枚青橙,沉沉的、重重的,酸出了淚花。魅影選擇了放手,魅影在那吻中明白什麼纔是真正的愛。他放過了Raoul,放掉了Christine,成全了他們,留下了孤獨,消失在人前。我相信這時魅影說的“I loveyou,Christine”完完全全出自於他那顆已被救贖的心,不再放着仇恨,也開始裝着平常人的愛了。

當人們到達地下——魅影的住處時,只剩下片魅影一直戴着的面具,魅影已不知所蹤,再次消失。我想丟下面具的魅影已經不需要躲藏,我想他終是放下了,放下了那黑暗中王者的扭曲的靈魂和脆弱的心。

觀歌劇魅影有感 篇三

昨天看了2004年電影版的《歌劇魅影》,電影從1919年拍賣歌劇院內的古董起鏡,當拍賣到修繕好的歌劇院的大吊燈時,大吊燈被冉冉升起,畫面就由黑白變爲彩色,時光也被拉回到18__年,此時的歌劇院內,大家正在排練歌劇。在全劇中,導演多次用這種線索物件顏色從黑白到彩色或者從彩色到黑白的變化的手法讓故事往返於回憶和現實之間,表達效果流暢而自然。不同於以往的回憶使用黑白,現實使用彩色,這裏恰恰是相反的,從而突出電影的主旋律還是在過往。歌劇院內總是接連地出現怪事,正在排練的女主唱被突然從空中降下來的掛簾砸到,一氣之下決定罷唱,於是有人推薦克里斯丁·戴做主唱,開始大家很懷疑她的能力,等她一開嗓的時候,大家都被她的歌聲打動了。她演出成功後回到了自己的準備 室,“魅影”出現了,那個教她歌唱,給她啓示的導師。“魅影”帶着面具,他和着歌的語言直抵人心,女主角不由自主地被他牽引着走過長長的隧道,又乘小船劃過一條小河,到達了他平時棲居的宮殿。他孔雀型的大牀很吸引我,彷彿就是爲女主角準備的。他們在他的宮殿裏和着歌的交流是那麼讓人傾慕。此時,女主角青梅竹馬的愛人正在她準備室的外面等着她,可是,她卻不見了。天亮的時候“魅影”把女主角又送了回去,並且給歌劇院的老闆寫信要求以後都讓克里斯丁演女主唱,但是老闆沒有同意,於是魅影又開始在歌劇院作怪。故事到高潮的時候是女主角和她青梅竹馬的愛人在天台是互訴鍾情,被“魅影”聽到了,然後兩個男人決鬥,青梅竹馬佔了上風,但是他並沒有殺了“魅影”,從而留下了後患。於是“魅影”繼續搗亂,那個一開始標誌性的大吊燈從棚頂掉了下來,“魅影”把克里斯丁引到他的宮殿,克里斯丁的愛人爲了尋她也去了宮殿,這次他被“魅影”打敗了,讓克里斯丁抉擇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她的愛人,但是她吻了“魅影”,並把自己的鑽石戒指放在了他的手裏,於是“魅影”放過了他們。

看到最後,我對克里斯丁的心意有些迷惑,她到底愛着誰呢?或者說她到底更愛誰呢?

我個人覺得,她是喜歡她的青梅竹馬勞爾的,她可以爲了救他去死或者怎樣,除了喜歡也許還有一點點愛吧,否則她也不會有勇氣爲他死;而對於“魅影”,克里斯丁一定是愛的,因爲“魅影”是她靈魂的伴侶,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有的觀影者提出疑問,那克里斯丁爲什麼選擇勞爾而並非“魅影”呢?我覺得有兩種可能。

第一,是因爲克里斯丁是一個世俗的女子,“魅影”長得實在是嚇人。

第二,是因爲克里斯丁是一個文藝女青年,她覺得,相儒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電影到最後的鏡頭是在克里斯丁的墓前放在一支玫瑰,玫瑰上綁着絲帶,絲帶的結處是克里斯丁當年最後送給“魅影”的戒指。我覺得從這一幕出發,導演要表達的是第二點可能,即她和“魅影”要留下最好的印象給彼此,不要因爲在一起而破壞了這種美麗的距離。若是兩個人日復一日地過着瑣碎的生活,也許就成了張愛玲說的紅玫瑰和白玫瑰的故事了,娶了紅玫瑰,久《www.》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她在追求這種隔閡的美,這種觸不到的傷。

而此時的我,更願意相信是第一種,克里斯丁是個世俗的女子。否則,爲何她多次在衆人面前摘掉“魅影”爲了掩飾自己丑陋的半邊臉的面具呢?難道是爲了讓他能夠勇敢地面對生活?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因爲在那樣的年代裏,他這麼做是會被當做怪物抓走關起來的。克里斯丁這麼做分明就是想讓他出醜,想擺脫他對她心靈上的控制。而且,她的未婚夫是一個子爵,是在上流社會裏的人物,有權有錢有勢有地位,跟着他的未婚夫是會成爲受人尊重的夫人的,而跟“魅影”在一起卻要過着不見天日躲躲藏藏的生活,即使自己的歌聲再美,再打動人,那又有什麼用呢?只不過就是個賣唱的罷了。有一點值得欣慰的是她心裏確實是有勞爾的,即使勞爾不是她最愛的人,因此這個結局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歌劇魅影》觀後感 篇四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歌劇魅影》。因爲它真的很好看,原先世上還有一個不管外表只靠歌聲就答應跟他在一齊的女生,我根本不能想象外表像活死人,歌聲卻像天使般的美妙。並且夜夜笙歌的巴黎歌劇院,發生一連串離奇事件!歌伶克莉絲汀信任有加的‘音樂天使’,竟然就是傳聞中的‘劇院之鬼’。而他爲什麼被叫劇院之鬼。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優點和缺點。像書中人人都怕的劇院之鬼,有那絕妙的嗓音,這就是他的優點,所以我們每個人應當多看別人的優點,而不是隻看他人的缺點。如果我們只看劇院之鬼得優點的話我們就不會覺得他可怕了,就不會叫他劇院之鬼了!還有像書中的克莉絲丁他也有優點,她的優點也一樣是歌聲美妙,可是他有一個每個人都有的缺點,就是很好奇,就因爲太好奇而才差一點結束自我的生命,‘這讓我學到了人的好奇心不要太強’而爲什麼克莉絲汀爲什麼沒死,因爲劇院之鬼不要她死而要克莉絲陪她一輩子。雖然沒有結束自我的生命但結束了自我的未來,跟不喜歡的人在一齊過着不歡樂的生活。

人生的優點就要像劇院之鬼一樣發揮出來而不是向克莉絲汀一樣發會缺點,如果像他一樣發揮缺點的話恐怕會惹上殺身之禍。所以我們要改掉我們的缺點,再把我們的優點發揮出來給世人明白。

這本書給我們的收穫是如果有優點就每一天發揮出來,每一天用自我得優點幫忙別人,但如果是缺點的話就要讓缺點變成有點,而不是把缺點當成優點去幫別人,這樣就不會有很好的人際關西反而會惹上殺身之禍。

音樂劇歌劇魅影觀後感 篇五

《歌劇魅影》一開始看的時候我就覺得那個魅影絕對不會是鬼魅一類的,他很有可能是人,但是我一時又難以解釋爲什麼他帶着克麗絲汀進入密道的時候,密道里全部都是燈光閃耀,而等着克麗絲汀的朋友進去的時候,那個地方就是一塊結滿蜘蛛網,有着老鼠的航髒地方,後來才知道原來所謂的魅影只不過是個會玩魔術會作曲的天才而已。

本片採取的是倒敘的方法,影片的一開始是一場在荒廢的歌劇院中的拍賣會,子爵競拍買下來那個會敲磬的猴子藝術品,在後面我看到那個猴子原先是沒有臉的,在所有觀看的人裏,只有那個小姑娘和那隻猴子同情他,其他的人都是在嘲笑他,或許他出去之後將玩具雕刻成猴子臉時,他便已經對周遭的人都失望了,他們竟然不如猴子!不過一開始子爵對着那個婦人點頭,而且後面看到婦人與愛人親密回憶着自己與克麗絲汀,我還以爲他們兩個最後沒在一起呢!最後纔看到克麗絲汀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居然看電影理解錯誤!唉!

影片中的歌曲真的非常動人,音樂本就是一件藝術,它會吸引着人進入卻難以自拔,影片的開頭女主角被歌聲吸引而跟着魅影走進了魅影的世界裏甚至一度無法自拔!而魅影依靠的就是前面的面具,黑暗中的人是不希望自己的面容被看到,而恰恰克麗絲汀因爲好奇摘下了他的面具,魅影立刻陷入了瘋狂狀態,他在意他的面容,那是他一生的痛!

化妝舞會那段音樂相當歡快,應該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在所有的黑中留下一點紅,那紅肯定更加鮮豔,更加讓人難忘!

最後魅影不過是一種試探,不過劇情根據我從小到大看電視,對劇情套路瞭解的差不多了,我已經能夠猜到後面魅影抓住子爵,會用子爵的性命威脅克麗絲汀,而克麗絲汀肯定會爲了子爵留下來,但是魅影會看到這纔是真愛而放他們離開,果然故事真的是這樣發展的,只是還是留下了懸念,魅影走進玻璃後面他去了哪裏?我們不得而知!

這個世界上一切的藝術品都是藝術家們的心血,我們欣賞着,讚歎着他們多呈現給我們的世界,當我們沉浸如那個世界,我們會忘記周遭的一切!這纔是藝術的魅力!但是如果是在糟蹋藝術,那就會讓原本美好的東西變得噁心,就像那位一開始唱歌卻差點被砸死的女高音歌唱者!

《歌劇魅影》讀後感 篇六

Learn To Be Lonely的曲調漸響,畫面逐漸轉黑。Minnie Driver的歌聲溫柔而舒緩,似能撫平悲傷,似有無限關懷(簡直無法和劇中原首席女高音聯繫在一起……)。

激越不再,回憶空留。然而劇中的音樂還在腦中迴盪,話語仍然溫熱,場景歷歷在目——這一切又似乎隨時能把人拉回那個時代、那個金碧輝煌的劇院。

克里斯汀的聲音空靈、純淨,展現了一個脆弱無助而純潔溫柔的靈魂,也許還有一絲連自己也未曾發覺的茫然惶惑(不過尚且年幼的大姐頭微張着嘴直接從頭茫然到尾了);“幽靈”的聲音神祕魅惑,充滿了控制慾和力量,內心卻孤獨而絕望。子爵勞爾雖然癡情堅定,在角色的塑造上卻略顯單薄,他與克里斯汀之間缺乏一種深層次的紐帶。他是一個保護人,一個避風港,一個堅實可靠的歸宿;然而靈魂上的吸引、共鳴和緊密結合註定只能產生於“幽靈”和克里斯汀之間,那是他永遠無法企及的。

從第一層來講,這一個叫人理解愛的故事。愛不是佔有和掌控,而是尊重和陪伴。起初“幽靈”並沒有意識到愛,他視克里斯汀的舉止爲背叛,因而憤怒。勞爾挑戰了權威,同時也是一個教唆者。繼而隨着劇情的推進,“幽靈”內心也起了變化。憤怒轉爲妒忌,一旦意識到深刻的愛意,絕望也就隨之而來。

是克里斯汀的一吻讓“幽靈”獲得了被愛的感覺,從而得到了解脫。然而他仍然悲傷而絕望,因爲他看出這是克里斯汀爲另一份愛所做出的犧牲。

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需要、被人欣賞與重視的需要。充滿了不安感的人通常會表現出極強的控制慾,通過被掌控之物的確定性獲得心理補償。這既是自卑的表現,也是絕望的愛意。只可惜沒有人會被真正控制住,屈服不過是綜合了敬與畏而產生的妥協。這也就是悲劇產生的必然性。

然而除此之外,我又有另一種感覺——那就是“幽靈”所顯示的、所喚出的是深深根植於人性的“原罪”,是深藏於本我的慾望和渴求。

那是與生俱來的極致誘惑,是作爲人所無法逃避也無法漠視的。他的音樂所引起的是靈魂上的戰慄、酣暢和愉悅感,那又怎麼是普通的兩性相悅、保障和承諾所能比擬的呢?這種來自心靈的召喚,自然是克里斯汀所無法抵抗的。

很難想象純真茫然的克里斯汀,在《唐璜》中、在一曲The Point Of No Return裏,竟能變得如此妖嬈主動,幾乎要站到“幽靈”的立場上。

這是理性所不能解釋的。即便理智激烈地抗拒,內心卻早已認同。這種愉悅如此巨大而深刻,以至於成爲了使人恐懼的罪孽,成了人間不能容忍之物——這又是何等的不幸啊。

而在狂風驟雨停歇之時,“幽靈”歌聲所帶來的平靜或顯示的悲傷,不那麼強烈,卻又足以使人流淚。

這一顆時刻被憤怒和絕望抽打、受獄火煎熬的心靈,又是如何祕密而強烈地渴求着天堂啊。他抗拒、無視世間的殘忍和惡意,然而你知道,無論他對此表現出何種不屑、發出何種譏笑,他頭一個、同時也是最爲強烈地鄙夷和厭惡自己。

我認爲,這就是《歌劇魅影》所具有的第二層隱喻,也是它的真正魅力所在。“幽靈”身上存有一種奇特的張力:既是鬼魅又是“天使”,嗜血卻單純,絕望卻又暗存希望,面目醜陋卻有着天才的心智……他面對克里斯汀時所具有的誠懇眼神,既“懾人”又“迷人”,既“蘊藏着全世界的悲傷”,卻又有着火熱的渴求和執着。

在音樂劇史上,他註定是一個被銘記的人物。

另外我覺得該劇還表現了戀父情結(十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