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心理測評後的排查與訪談培訓總結

隨着生活水平與受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也從一開始專指身體健康發展成爲身體與心理共同健康。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無須贅述,而一個良好,健康的心理狀態。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個人的學習效率與生活質量,更有利於學校的教學與管理,乃至於對整個社會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故而切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廣大學校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共同的緊迫任務。

心理測評後的排查與訪談培訓總結

但因爲心理問題的隱蔽性,特殊性,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遠比維護學生的身體健康困難。“沒用”“心理健康問題?那不就是精神病麼?”等等誤解普遍存在,甚至部分學生會刻意迴避存在的心理問題,給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廣大輔導員要認真細緻得做好心裏測評後的排查與訪談工作。

  

心理學上有一種“一九理論”,即心理完全健康與心理問題嚴重到可以定性爲疾病的一共只佔人類的百分之十,而其他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在兩者之間。在心理測評的時間點前發生的事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測評的結果。可能一個平時很陽光開朗的學生因爲在測評當天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導致他的測評結果出現問題。而一個真正存在一些心理問題的學生也可能在測評當天過得很愉快,測評結果就無法顯示出他真正的心理狀態。如果這時候我們只是粗略的依據測評結果就去進行工作,很容易出現誤判。不僅浪費了時間精力,更是放任了真正心理狀態出現問題的學生的負面發展。

這就要求我們不盲從測評結果,而是在平時就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例如出現平時健談的學生突然變得沉默寡言,積極上課的同學突然開始遲到早退,甚至是曠課等等的異常情況時就要提高警惕,加強注意。在心裏測評後結合測評結果,交叉對比,互相印證。這樣才能最大的發揮心裏測評的作用,也儘可能的維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具體包括:通過心理健康測評篩查出來的需要關注的重點學生;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現心理或行爲異常的學生;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有自殺傾向或既往有自殺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殺者的學生;因嚴重生理疾病而導致心理痛苦的學生;由於身邊的同學出現個體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生恐慌、擔心、焦慮不安的學生;其他有情緒困擾、行爲異常的學生,性格有明顯缺陷者及有明顯的精神障礙者。尤其要關注上述多種特徵並存的學生,其心理危機程度更嚴重,應成爲重點干預的對象

  

心理測評後的訪談工作應當堅持以爲服務學生爲己任,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爲宗旨,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促進他們的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及身體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爲目的,既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又重視個別學生的心理諮詢,在人際、學習、交友、情感、擇業等方面爲學生排憂解難。

而落實到實處時,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需要我們廣大輔導員同志注意。

一、嚴格遵循保密原則

在訪談工作中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建立起學生的信任,只有學生對我們敞開心扉,纔能有效的獲取信息,從而研究出適合解決該學生心理問題的方案。而信任也是其遵循方案的前提。而保密原則就是信任的前提。

其次,如果信息泄露,難免會出現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遭受非議的情況,使得該生的心理狀態更加下降,違背了我們開展訪談工作的初衷。

二、訪談工作中言語的委婉

委婉的語言可以使學生放鬆,降低乃至解除心理防備。進而開展工作。而且也避免學生產生逆反,抗拒心理。因爲很多時候,學生在心理測評後與輔導員進行對話,難免會自我懷疑:“我爲什麼被找來談話了?是不是我心理有什麼問題?”這種負面情緒會加劇學生的心理問題。所以我們在訪談開始時可以先寒暄一些學習生活中的瑣事,慢慢轉移到相關問題上去。

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遠,增強大學生的自我心理調適能力,幫助大學生解決身心發展過程中的心理問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以優化大學生心理素質爲起點,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主動發展和順利社會化爲歸宿,是我們每一個輔導員應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