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信息化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5篇

《信息化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1

《信息化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5篇

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念爲指導,以信息技術爲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其研究主體對象是教學,中心詞是教學,信息化是定語,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學。

信息化教學模式明確以學生爲中心,強調情境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強調協作學習的關鍵作用,強調對學習環境的設計,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才能勝任信息化教學。

教學內容整合,採用大量的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來展示教學內容,運用任務驅動爲核心,頭腦風暴、情境體驗、角色扮演、分組討論、案例等教學方法,在引入任務中通過展示圖片和視頻引出討論,講解任務中由教師講解其設計的軟件,邊操作演示邊講解設計理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反覆學習;實施任務中學生先分組討論在登陸軟件實戰練習,教師和軟件根據學生演練情況作出總結評價;最後進行拓展提高,可以在校內實訓基地或校園軟件上進行反覆的練習和鞏固,學生根據自己學習認知程度選擇不同的練習軟件,讓學生進行崗位體驗,提高學生職業的成長。在整個信息化教學設計中,信息化教學資源豐富,融“教、學、做”爲一體,虛擬仿真軟件,體驗式場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崗位角色話、職位升級化,業務操作與業務考覈實時統一,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真正體現學生爲主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實戰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

《信息化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2

通過老師這些天的認真講解,使我對教學設計以及信息化教學設計等相關知識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

一、明確了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定義,區別於傳統教學設計

任何一門新學科的研究都應該從定義入手,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爲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爲宗旨。而信息化教學設計是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運用系統方法,以學爲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應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環境,獲取、利用信息資源,支持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從定義來看,使我明白了傳統的教學設計是面向知識點,以講授重點、難點爲中心展開,突出“教”;而信息化教學設計是面向過程和基於資源的設計,突出“學”。

二、信息化教學設計不等於教案,也不等於課件

在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主要把重點放在如何講好一節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正因爲我追求於這種“現實”的成果使得我一直沒能靜下心來思考這些理論上的知識,在這幾天老師的講解與自身的學習中,使我意識到:教學設計並不等於教案,也不等於課件。教案是分節課編寫,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詳細描述,順序遞近。而信息化教學設計從靜態教學設計,轉變爲動態信息設計讓課堂充滿活力,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它從傳統教學設計,轉變爲網絡教學設計讓解讀教材變爲引導知識學習;從集體統一設計轉變爲個性化設計;從重視結果評價,轉變爲能力評價,關注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綜合素質。

三、信息化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點

首先,信息化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點是信息資源的選擇,如網站、多媒體資源庫、課件等等;其次是教學情境的創設,如在講解七年級思想品德《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一課時,我在課前用會聲會影軟件將多張大自然美麗的風光配上音樂做成一個視頻,在課題引出之前播放,創設情境,引出標題:大自然如此之美,請大家熱愛自然,將這美麗定格......;再次信息化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是由“教”轉變爲“學”,其實這些年來一直知道課堂應該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今天再次被老師提出來,我所疑惑的是在現在課堂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不能真正的將課堂的這份“主權”還給學生,其中的原因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努力的;最後是關注評價方式,及時評價可以有效獲得教學成果,鼓勵比打擊更有成效,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說話藝術。

四、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模式

我認爲,傳統的教學模式,它是一種教師主導的講授型教學,它的學習環境比較貧乏,基本上是一種固定的、複述式的學習,而學生主要通過個體學習來完成學習任務;而信息化教學模式,它是基於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自主、探索、交互式的教學,它有着豐富的學習環境,比較開放,而學生主要通過協同學習來完成學習任務,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爲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在相關的有具體意義的情境中確定和教授學習策略與技能。

以上便是我學習這門課的心得與體會,時間雖短,但老師卻解決了我教學中的許多困惑,也許這就是研究生學習與本科學習的區別吧。願大家一切安好!

《信息化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3

2018年4月27至30日,我校一行五人到四川成都參加了職業院校信息化大賽解析及信息化教學設計高級研修班的學習,這次培訓主要圍繞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大賽研修了兩大專題課,在聽專家講課的課堂當中,認識到當今的職業教育現代化信息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我校的信息技術的建設的對比着實相距甚遠。

一、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師應具有的基本能力與素養,如何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

瀋陽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教學研究與資源建設委員會顧問魏民給我們分析了《參加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優秀選手應該具有的基本能力與素養》,根據往屆職業信息化教學大賽進行了綜述、回顧和思考。魏教授對2018大賽三個賽項進行了解讀和思考,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並用真實的比賽案例進行了各項目比賽的分析。強調了參加大賽的選手要具備十個能力,充分理解新時代、新形態、職業教育變化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要有職業教育創新理念、教學改革創新能力。參加大賽要讀懂、領會大賽規則的重要性,並教給我們快速閱讀的方法:1.瀏覽式閱讀;2.邏輯式閱讀;3.特徵性結論;4.拆解式閱讀。並要求我們要思考利用信息技術如何對接新時代的教材,科學選擇參賽項目,根據學情、引入“三情”,實施可視化教學提高學習興趣策略,如何設計教學活動。建議參加大賽要利用團隊,團隊不少於三人,比如團隊中的同一個專業老師的集體備課,參賽的老師不僅要“備課”,還要“背課”。

學校構建高效信息化教學環境要有:1.有wifi(師生要有手機,以前是投影機,現在由手機代替了實物展臺);2.網絡終端(教師終端和學生終端,要有課程管理平臺如“雲端”);3.有錄播(錄平時上課的拍攝積累真實課堂操作微課,建議學校建立校本資源庫)。並明確了在課前學習的是微課,在課中學習的是微視頻。並理解了“同步媒體”概念,也就是話到圖片到,畫到媒體到,就是要正向同步。

信息化教學不是“工具”,不單單是設施設備的投入,在課堂中如何“融入”教學還需要我們老師自己去探索和踐行。魏老師說“只要你試驗的走過一次,你就成長了!”。

二、遇見更好的課堂,如何用技術解決教學問題

華南師範大學汪曉東博士給我們講了《遇見更好的課堂——信息化大賽教學設計》,他以信一名參賽選手要如何應對評委的評價取得高分,利用往年指導參賽教師的進行教學設計實例一步步展開講解,第一個參賽項目的文本如何讓評委留下第一印象,通過反覆的修改文稿取得大賽第一名的真實歷程。參賽老師要遵循的四個準則是:

第一準則:形勝於質;就是教學設計的文本形式、結構、內容要豐富,排版要以PPT的模式框架製作更加美觀。

第二準則:標準爲王;要以信息技術的比賽的標準來設計,核心是:用技術解決教學問題。在現有的教學環境下利用常規技術創新型運用,如教學目標的確立,分析常規教學中的困難原因分析,利用技術優勢解決問題。

第三準則:高於現實;如拍攝課堂視頻,建議要請專業人士拍攝,攝影機要有軌道或輪子推動鏡頭拍攝,並舉例個別學校投入30萬打造一堂參賽課,我們可以用兩萬元也可以打造一個錄播教室。並舉例拍攝課堂實錄的技巧,就我們教師拍攝要做到課堂實錄要聲畫同步,拍攝的要和攝影師溝通,從哪個角度拍攝取景,拍攝一個鏡頭時間太長會產生視覺疲勞,每個鏡頭不能超過20秒。拍攝的視頻不能超過大賽規定的時間。

第四準則:以不變應萬變;如製作答辯PPT前幾頁要做到:1.三要素分析;2.傳統信息和作用對比;3.橫向拍流程圖;4.效果圖;5.創新點。一個老師在答辯時,至少要兩個人配合,評委問問題時,另一位老師可以根據問題配合翻到相應的PPT頁面,能夠給答辯加分。

汪博士帶着調侃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上課玩手機的通常是好學生,上課做筆記的不是好學生”,從這句話中讓我們不得不對現在的現狀進行對比,我們學校規定學生學生上課時間不能使用手機,手機的用與不用是看我們怎麼去引導學生利用手機進行學習,而且智慧教室只有一間,如何運用現有的信息設備電子白板實施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如何利用簡單的手機傳遞信息去實施最簡單的實時信息交互?教學設計是理想化的思考,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創新實踐運用。

《信息化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4

2017年陝西省中職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又如期和我們所有的中職教師相約了,今年我有幸和本校的吳小紅紅老師和賴珍明老師組隊參加,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珍明老師和吳小紅老師都是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教師,所以我對參加這次比賽很有信心,大家也都一樣,希望能夠有所收穫。

對於本次選題,指針式萬用表測量電阻這一節內容我並不感到陌生,因爲我曾經上過這節課,參加比賽的時候也聽過其他老師講授過此課。指針式萬用表測量電阻這個課題應該是中職學生比較基礎的知識,說實話這個知識並不十分複雜,但是操作步驟有一些繁瑣,稍微不注意容易出錯。此外讀數也是學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識點。而且實驗室裏面的指針式萬用表測量誤差也比較大,很多萬用表由於使用時間很長都出現了一些損壞,導致實際測量很不好使用,也是造成這節課不太好上的客觀原因。

本次比賽由於是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所以信息化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基於此,我們一致將翻轉課堂這個比較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進來,在加上微課、仿真等手段,配合比較合理的教學設計進行教學是我們最初的想法。實際上,本次參賽,我對翻轉課堂、微課等近幾年比較流行的教學手段有很大的期待,也想通過這次機會,以賽促教,提高自己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駕馭能力。所以,我也抽了時間學習了什麼是翻轉課堂、如何進行翻轉課堂。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我瞭解到翻轉課堂的實質首先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對知識進行自學、然後學生在課堂上對有疑問的知識通過討論、教師個別輔導等形式進行知識的內化,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下課之後,學生依然可以進行學習,並且翻轉課堂不受地域、空間的限制,學生不會因爲請假等特殊情況耽誤學習。對於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們經過反覆的討論,最後的具體實施過程讓學生通過提前製作的微課自學、學生練習、學生演示、全體學生點評討論、教師總結歸納、學生再次觀看微課進行糾錯練習,教師總結等環節組成。通過這次參與教學設計,我對翻轉課堂這個概念有了初步的瞭解,也覺得這個模式實際上能夠起到調動學生的作用,但是我覺得這個模式對於學生而言首先是要自學、而且自學中要具有一定的效果自學,也就是說帶着解決問題的想法進行自學,這就對學生的要求較高。我們設計的時候採用微課的方式讓學生下載之後通過手機觀看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操作視頻,所以通過這次教學設計我也感到如何製作一個水平較高的微課也是很關鍵的,首先微課要能夠吸引學生,微課裏面的知識要能夠實現教學目標、並能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此外,在課堂上如何充分的調動學生進行討論、進行總結、反思,這些臨場發揮也是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需要落實的地方,賴老師說,翻轉課堂是一種再生性教學模式,對於老師的要求較高。總之,通過這次比賽,我對翻轉課堂的認識更加具體了,今後我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翻轉課堂的嘗試,力爭把這一個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入實際教學中。

《信息化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5

作爲信息化教學的教學設計,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何爲信息化教學。常規教學中使用ppt,微課等媒體資源的教學,亦或是是借用了網絡教學平臺,VR等技術手段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它們都不是信息化教學。真正的信息化教學是需要以現代教學理念爲指導,以信息技術爲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活動。總而言之,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的信息化,更是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要素的全面信息化。

縱觀全書,在各教師作品中,我看到老師們在對信息化教學的設計中,都着重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強調教學以學生爲中心

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應考慮到學生的整體和個體差異性,注重借用信息化手段在課前瞭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和能力,適時調整教學策略,針對性的佈置教學任務。譬如我在《現代簡約式家居風格》教學設計中,原先設計的教學重點是辨別現代簡約式,後在網絡學習近平臺佈置的任務反饋中發現,相較於建築施工班的同學,建築表現班的同學在完成課前自主學習後已經能準確分辨出現代簡約式風格,但是在區別現代簡約式家居風格與其他家居風格的特徵時顯得手足無措,因此我及時調整了教學重點和教學過程,避免了課堂教學的隱形浪費,實現了精準教學。

教學過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核心階段,應借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學內容顯得生動,形象,具體,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的交互性,儘可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譬如書中《小戶型家居的概念設計》教學設計中,教師借用720°全景技術代替現場測量,通過逐幀動畫幫助學生建立立體感知,又用虛擬現實技術增強學生對設計項目的人本體驗,幫助同學們感受了崗位工作的流程,也呼應了課程設計中的教學要求。設置的4類客戶人羣,引導學生從客戶需求出發開展概念設計,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突出了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最終實現了“以人爲本,有效創新”設計的教學目標。

信息化的教學評價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需要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將學生從評價的被動者轉換爲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幫助其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譬如書中《空間直線與其方程》教學設計中,採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補充的評價方式,針對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教學過程等指標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對知識目標,教學效果可通過信息化手段呈現或展示的內容以定量評價爲主,對教學過程,學生互動等客觀過程則以定性評價爲主。

二、強調教學環境的設計

所謂信息化教學環境指的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建設的教學場所,它既可以是物理的教學場所,也可以是虛擬的網絡空間,而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是離不開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在書中,很多老師的教學設計中都有用到教學平臺和虛擬仿真,這就是一種教學環境,特別是《幼兒園室內區角遊戲環境創設》教學設計中,教師藉助一個雲課堂平臺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自主開發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虛擬仿真軟件的幫助下,創設幼兒園室內區角遊戲環境,設置不同的活動性質,幼兒年齡,班級人數,教室空間等基本狀況,引導學生在比較、探究中掌握幼兒園室內區角遊戲環境佈置的要點,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還能針對不同學生設計提出更高要求,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實現了教學空間由封閉走向開放,象牙塔走向社會現實的緊密聯繫。

三、強調利用各種資源來支持學生的學

開發各類信息化教學資源來支持教學活動,但是需要注意目的性和科學性,要能圍繞教學目標支持整個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可以從生活生產過程中展開,選擇可靠,權威的資源,同時需要注意對資源進行適當的加工和處理,使之符合課堂教學。在《計算旋轉體的體積》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無法明確 “微元法”的解題思路,教師設計先將“切黃瓜”生活微視頻幫助學生直觀體驗化整爲零的過程,再通過“可樂數學”軟件演示微元法求解四部曲,幫助同學們建立動態畫面感,幫助學生輕鬆直觀的理解“微元法”的核心思想。全程從生活出發,打造體驗式教學課堂,通過問題的不斷呈現,逐步展開教學過程,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掌握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

書中的很多案例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同時作爲信息化教學的教學設計,教師不應該爲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應該去考慮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技術合理高效地幫助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