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交流會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交流會心得體會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交流會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交流會心得體會

2014年11月23日我有幸參加了**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在南山舉辦的第21期“中華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交流會。通過幾天來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收穫頗多。所見所聞所感歸納有三:感動、感嘆、感恩。

首先,我想說的是:四十多年來參加的會議不可計數,經過的培訓也不勝枚舉,大多是這樣一種景象:滿眼看去會場裏睡覺的、打電話的、看小說的、聊天的、空座位的比比皆是。考慮再三歸納如下:講座不夠精彩,服務不夠到位,組織者與參會人員極其陌生。

而這次的學習班組織形式是空前的,服務態度是空前的,義工們身體力行的影響力是空前的,講座老師的感召力是空前的。

感動-----來自於義工們的微笑服務與忙碌的身影。

記得第一天來到南山銀都度假村的情景。車門打開,走下車的那一瞬間感動便撲面而來。我的皮箱在我還沒跨下車的時候被一位記不起模樣的義工接過去拎到了餐廳接待處。從沒遇到的熱情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我不相信我的眼睛但我相信我的感覺,我遇到熱心人了,我只這麼想……

在第七組報到處我見到了儀態端莊的李姝儀老師,登記完之後又是另一位義工帶我來到了後來幾天成爲我“家”的賓館。房間一塵不染,與穿着印有“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字樣衣服的義工們開始平凡接觸:門打不開、沒帶拖鞋、需要被子、需要暖寶寶……我驚詫於他們的彬彬有禮,驚詫於他們的體貼入微,驚詫於他們竟然不只是對我好的熱心人而是真正把我當成了自家人,當成了兄弟姐妹……就在那個下午我真真切切在家以外的地方找到了家的感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就像會議議程表中寫到的那樣------23日,迎親人。

我感動,感動教室裏給我們端茶倒水的身影,感動爲我們掀起門簾兒的白髮蒼蒼卻慈祥可親的老阿姨。感動廚房裏爲我們精心準備營養餐的和蹲在六大盆水邊爲我們洗刷碗筷的忙碌身影。更感動於衛生間內爲我們準備的貼心小護墊。

在這之前不管出門到哪裏,隨身攜帶的衛生用具要多全有多全,總嫌賓館牀上、衛生間、桌子上哪哪都是大腸乙肝小腸艾滋病。這次一樣,牀單、被套、一次性桌布啥的都帶齊了。該鋪的鋪,該不用的絕對不碰。(學習心得 )可就從第二天中午起,我就開始爲我所做的一切由臉紅到自責到感覺自己的內心好骯髒——褻瀆了義工們無私的愛與親親的關懷。被子鋪的整整齊齊,睡衣疊得棱角分明,馬桶蓋上多了兩包我急需的東西,洗手池的檯面上滴水不沾,洗漱用具擺放得整整齊齊,那種溫馨、乾淨、整潔絕非是賓館服務員所做的表面工作,只有家人才可以爲你做到。乾淨的讓你那麼放心舒心開心。我真幸運,在這個天寒心凍的季節來到了這個空氣清新,純淨美麗的沒有雜質的“世外桃源”,感受到了天堂的人享受的禮遇。我和我的同伴們被深深感動了。我想,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魅力吧。

感嘆-----來自於所有隔屏授課的老師們。

孝悌,謹信,愛衆,親仁。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接觸中華傳統文化;第一次端身正坐地學習《弟子規》;第一次一天聽10個小時的課卻身體快樂,心裏快樂。短短五天,我懂得了:“人生天地間,百善孝爲先”。“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的真正含義。授課的老師們言談中無不滲透着幸福快樂,而他們的快樂幸福感又無不因爲泛愛、親仁而得來的。分享着他們的喜悅,分享着他們的淚水,也分享着他們的收穫。這些人的生活纔是真正的生活,能帶給人快樂的快樂生活,真不虛爲“幸福人生”交流會之名哪。是啊,該到讓物慾橫流,唯利是圖見情見愛見真純的時候了。該到了讓我們的下一代認祖歸宗的時候了。我感嘆於我們的至聖先師給我們留下的文化瑰寶。

感恩-----來源於這幾天的學習讓我懂得了如何更好的去感恩自然,感恩祖國,感恩身邊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感恩父母。

當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沒嫌我們髒過,吃我們剩下的飯菜,洗我們拉在褲子裏的屎尿。 當我們長大以後無論我們美與醜,富貴與貧窮,在他們心裏我們依然是他們的牽掛與最愛。如今他們老了,我們爲他們做了些什麼?在我們因某個節日或紀念日渴望得到鮮花、禮物的時候,在每每感嘆人生時告訴自己“女人,要對自己好點的時候”,在週末或無由頭的與朋友與愛人相聚餐廳酒吧舉杯碰撞着祝福的時候……

感恩,不該是猛然想起的;感恩,不該是轉瞬即忘的;感恩,更不該是“等以後再說”的藉口或理由。

《弟子規》----"入則孝"中雲: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親所好,力爲具。親所惡,謹爲去。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我們不曾對照檢查過。

我感恩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誨,感恩義工們無言的示範,感恩身邊一切值得感恩的人和事!

如果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周圍,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一定能讓自己的身心和諧起來;每個人都從每個家庭做起,一定能讓每一個小家和我們的大家和諧起來。如果每個人就從當下能將封存已久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 挖掘出來曬在陽光下照到他人心裏,我們吃的就不再有“健美豬”穿的就不會有”黑心棉',出門求學的孩子就不會因連站票也買不到而踏不上回家的路,國家也就不會因空置房太多而打壓房價了等等等等。

最後心得:以傳統文化修身,以傳統文化修心。做一個幸福的人,做一個承傳幸福的人。

第二篇: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觀後感

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觀後感

悟空問佛祖:什麼是幸福?佛祖說:你穿越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麗的花,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於是悟空去做了。許久之後,他捧着一朵比較美麗的花回來了。佛祖問他:這就是最美麗的花了?悟空說道:當我穿越田野的時候,我看到了這麼多美麗的花,我就摘下了它,並認定了它是最美麗的,而且,當我後來又看見很多美麗的花的時候,我依然堅持着我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動搖。所以我把最美麗的花摘回來了。這時,佛祖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幸福。很多人都說,生活平淡無奇,沒什麼幸福可言,但是我要說,幸福就在你身邊,爲什麼悟空可以找到一朵最美麗的花,是因爲他有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並且能夠堅信他所發現的,如果你也能這樣,那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幸福。有多少人能每天清晨起牀鍛鍊身體,去享受一下初升太陽的溫暖,當太陽慢慢照在你身上時,你會有一種新生的感覺,難道這不是幸福嗎?醫生說過,一天三頓飯裏最重要的就是早飯,現在的人們又有幾個人注意早餐的重要呢?吃好早餐你纔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幸福的,每天早起牀10分鐘,坐下來安安靜靜的吃一頓早飯,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呀。

《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講座》爲我的生活指明瞭方向,讓我放下浮躁。而且也越發讓我感覺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爲老師、家長的責任之重,任務之重。

正所謂身教重於言傳,身不正怎叫孩子正,有這麼一個例子,一個好戰國的領袖走進孩子的課堂,告訴大家要學會友善,不要跟別人打架,哪個孩子會聽,他的話多麼的蒼白無力。作爲老師的我們可千萬不要做這個領袖。記得在電視上看過這麼一則公益廣告,一個六歲的孩子端了洗腳水要給媽媽洗腳,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原因何在,不用贅語,可見以身作則的作用之大。

在平時的工作中,總是會有家長向我“告狀”,說自己的孩子這一點不好,那一點不好,幾乎就沒有好的地方。我很不理解,老話說得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可現在的家長朋友這是怎麼了?

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壓制別人,包括我們的孩子,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何況是人。我們都在想讓孩子圓我們的夢,可孩子就得放棄自己的夢,等他們長大做了父母,也會讓他們的孩子去圓他們的夢,這樣下去越往後的孩子越可憐,而我們是“罪魁禍首”。我們應該去尊重孩子的思想,多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卻不多,這需要我們發自內心的愛和鼓勵。如果是違心的,孩子是會感覺到的,這樣的褒獎不如不獎。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當你要參加比賽或者演出時,不免有緊張的情緒,此時你就會在心裏唸叨“不緊張,不緊張”,可結果真的不緊張了嗎,不是!反而更緊張,因爲你一直在暗示自己緊張。教育孩子也同樣,你整天說他的缺點,啊,你看你這不如誰誰誰,那做的不好……'那孩子就在你整天的這些不好的暗示下生活,孩子心理得到的是“我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就是不好”,就這樣一直不好下去,這是父母給的暗示。而相反的,咱們只看孩子的好,天天說它的優點,孩子就一直按着好的暗示發展,越來越好。

家長和老師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你給我好好寫作業”,家長和老師告訴孩子認真寫作業是對的,可是爲什麼加上“給我”兩個字呢?難道孩子學習的根本原因是爲了老師和家長嗎?我們一直在灌輸孩子一個很不好的概念。其實,孩子是很容易受到語言影響的,古語有云“三人成虎”,意思是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成事實。謠言尚且能成真,何況是真實的事情呢。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等錯誤出現了再去補救,那樣只是治標不治本。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樣,孩子每時每刻都在模仿着大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是父母不折不扣地複製品,每時每刻複製着父母的形象,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隨時隨刻都會把父母的形象、品質、習慣倒影下來。可能在平時大家在不經意間,都不太注意自己的一些小的言行和舉動,認爲那都是芝麻大點的事不值得一提,如果當有一天在孩子身上發現了這些不良的言行時,我想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嚴厲的批評孩子,說孩子不學好。可是大人們有沒有想過,這些缺點都是從何而來。正所謂身教重於言傳,身不正怎叫孩子正?教爲“上所施,下所效”,育爲“養子使作善也”,人生第一大事就是把孩子教育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應該讓家長們視

爲警句。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只是對當代人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傳承,一個好的精神我們要把他傳承下來。家長學會了就應該教導孩子,把這種好的精神代代相傳下去。

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個公益廣告,一盞燈亮起來,黑暗中有了一絲光亮,千千萬萬盞燈在黑夜中亮起來,就如同白晝。其實善良是可以傳遞的,好的品行也是可以傳遞的。一個人的善行可以照亮更多的人,如果每個人都能點亮身邊的一個人,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世界上會有更多善良的人,和平也不再遙遠。

第三篇:談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

中央黨校最年輕教授劉餘莉

談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

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教民禮順,莫善於悌。

——《孝經》

學習傳統文化對幸福人生有莫大收益

今天很高興向大家彙報一下“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這個講題。《論語》上有這麼一句話“不學禮,無以立”。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感受可能跟在座的各位一樣:這些是古人的禮節,爲什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還要拘泥於這些禮節?當時一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老師對我說:你去學習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後來我去參加一個講座,這個講座也爲我準備了一個簡短的演說。當時我走上臺去,向臺下的觀衆深深地鞠了一躬,結果出乎我意料,臺上臺下響起了一片掌聲,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禮與禮之間優美的距離。

我上大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非常好。但因爲成績特別好,增長了自己的傲慢心,當時我走在路上頭都是揚着的,也從來不跟別人打招呼。這當然不招人喜歡,但當時自己還不知道原因在哪裏。每當投票評三好學生的時候,我都選不上。我就想這些人都嫉妒我,所以他們不投我的票。後來學《論語》,看到孔老夫子這樣一句話“君子近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意思是一個君子做到了與人尊敬而無過失,走到哪裏都是彬彬有禮,那這個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有他的兄弟姐妹,都有他的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猛然覺悟了,爲什麼自己走到哪兒都不受歡迎,原來原因出在自己身上。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這句話一定要做得特別徹底。做任何事情,當我們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目標的時候,問題一定是在內不在外。當你在外面找原因的時候,這個學問已經離你很遠了。如果你看到一個人還有怨天尤人的情緒,還有抱怨和憐憫時,就知道這個人學問還不夠高。

在學習傳統文化前,學習態度一定要正確。有人認爲傳統文化已經是很古老的東西了,已經過時了,這種觀點是十分片面的。首先我們不能對傳統文化求全責備。不能因爲傳統文化不能提出西方的民主等思想,就認爲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我們應把所評價的人、事、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評價。第二我們要避免庸俗的進化論。不要總以爲科技發展了,時代進步了,我們就一定站得比古人高,看得比古人遠。其實古人的智慧是現代人很難超越的。現在的哲學家,哪一位能寫出一本像老子的《道德經》一樣傳承久遠的著作;現在的歷史學家,也沒有人能寫出像《史記》那樣的鉅著;同樣,現在的軍事家也寫不出《孫子兵法》。事實上,中國古人的智慧,是後人難以超越的。人要認識客觀事物,首先要把心平靜下來。現在很多人心浮氣躁,心難以清靜,被物慾所牽引,心境中總是有一些風浪,所以我們對外界的認識、映照就不實了,看的就沒有古人深刻了。第三就是避免歷史虛無主義。“五四運動”和“十年文革”以來,我們對傳統文化大加批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誤解也達到了極端,好像傳統文化是阻礙我們社會發展的因素,而且這種誤解一直影響到現在。

什麼是實用主義?西方文化講思維很深刻,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如我們看關於“執行力”的書,看第一本好像知道這個“執行力”是什麼了。但是再看第二本、第三本時,又不知道“執行力”是什麼了,越看越糊塗。它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目的是要炫耀自己的才能。而中國文化是講實用主義,把複雜問題簡單化。雖然中國古代哲人的思想很高深,但是他們會用簡單的話語、通俗的語言把其思想給大家解釋出來,讓每一個人

都能明白。所以中國人講的實用主義,是一種積極意義上的實用主義。如在一個人中了箭以後,他不去問這個箭是誰射的,是什麼材料製成的,是從哪裏射來的等等這些問題,而是馬上把中箭者身上的箭拔出來,把中箭的人醫治好。所以中國人講實用方法,你只要使用了這些方法,就會對走上幸福人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道德”兩字概括傳統文化核心

中國傳統文化講的是什麼?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道德”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是,在傳統文化中它是用兩字來構成的。首先我們看一看什麼是“道”,用現代西方哲學的話來講,“道”就是必然存在的宇宙秩序,而中國人簡單稱之爲自然而然的規律。這種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而且是不變的,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是一樣,儒家也常稱之爲天道。比如說在《論語》中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就是天雖然不是用語言和我們交流,但是我們能從四季的變化中,從自然界的萬物生長中,感受到一種自然規律的存在。當孔老夫子在思考天的漠然無語的時候,他看到了一種不是因爲上帝的創造而神聖的自然,而是萬物在自然的生長過程中賦予我們的一種自然規律、關係和秩序。比如說“春華秋實”的道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事實,人與自然和諧一體,密不可分的和諧關係等,這都是自然規律。

《易經》上也說古代的聖人“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從中得出了關於世間一切事物產生髮展變化的規律。既然是一切事物,就不僅僅是包涵了自然界發展變化的規律,也包括了社會人文秩序要保持穩定,保持和諧,必須遵守的人倫大道,這就是孟子所提出的“五倫關係”。那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各位朋友,看了這五種倫理關係,不要把它當做知識去學習,而要審視自己在這五種關係當中的責任是什麼?我們是不是盡到了自己的本分?如作爲兒子,我們是不是做到了孝順父母;作爲領導,是不是能夠仁愛關心下屬;作爲被領導,是不是竭盡全力的完成了領導交給我們的任務;作爲丈夫,是不是做到了有道義,有恩義,有情義;作爲妻子,是不是本身有良好的德行,起到了相夫教子的作用;作爲兄長,是不是做到了友愛關心弟弟妹妹;作爲弟弟妹妹,是不是對兄長很是尊敬,很是聽從;作爲朋友,和朋友相交往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做到了言出必行?只有這幾個關係處理好了,我們的人際關係,我們的社會人文秩序,纔是井然有序的。

這個“道”不僅僅包含了宇宙自然界的規律,也包含了社會人倫秩序的規律,所以它就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規律。什麼是“德”?德者,得也。“道德”的“德”和“獲得”的“得”是相通的。那麼他得到了什麼?其實就是得到了“道”,中國有句話叫“得道之人”,其實也就是聖人。他們對“道”有着深刻地理解,所以他們所表現出的品質就是有德了。

“四書五經”所體現的都是古人對“道”的理解。例如,在《易經》上有這樣的一句話“一陰一陽之爲道”。這個陰陽並不是玄而又玄的東西,都可以從我們人類社會中的現象觀察到。如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我們從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都是一陰一陽,如果我們把這個道理用來觀察人世的變化,何嘗不是如此呢?如一個人懶惰,那就一定會有困苦的日子到來。一個人如果驕傲,那就會有倒下的時候到來。中國人經常說一句話“富不過三代”,體現的是一陰一陽爲道的規律。我們看第一代創業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兢兢業業,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打下了天下,創下了世界。到了第二代雖然條件好了,但是還能耳聞目睹,父輩創業的艱難,所以還能在父輩的基礎上使這個企業壯大起來。到了第三代,他們一出生就過着富貴的生活,他們沒有體會祖輩和父輩創業的艱難,所以不僅不知道什麼是克勤克儉、勵精圖治,還學會了驕奢淫逸、鋪張浪費。久而久之,就把祖輩和父輩辛辛苦苦所打下的

基業給敗光了。現在,甚至已經變成了富不過當代,很多人發家有了錢後就開始驕奢淫逸了,還沒有到第二代他就已經貧困潦倒了。所以現在有句話:“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三兩年。”原因就是因爲我們沒有學傳統文化。中國人講“厚德載物”,有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載你外在的財富和名聲。如果你沒有深厚的德行做根本,那財富、身份、地位就都是曇花一現,保持不了長久。

曾國藩對

陰陽規律體會最深刻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保富法》,是曾國藩的外孫寫的。他經歷了晚清起起落落的情況,把自己的感悟記載下來寫了這本書。所以中國人說:“遺金與子孫,子孫未必能守;遺書與子孫,子孫未必能讀。”怎麼辦?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爲子孫長久之計。我們現在的人掙錢了自己不捨得花,爲什麼?爲了留給自己的兒孫。但是你的兒孫如果有德行,他會用他的德行,創造財富,創造事業,你留錢給他有什麼必要嗎?相反,你的兒孫沒有德行,沒有才能,你留錢給他,他遲早也敗壞掉,你把錢留給他,是百害而無一利。美國人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世界的首富們沒有把錢留給兒孫,而是立下遺囑,捐獻給慈善事業,這些纔是明智之舉。而且這個德行,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的子孫,綿延千年而不衰。

歷史上對陰陽規律體會的最深刻的莫過於曾國藩了。他說要看這家子弟有沒有發展前途,能不能興旺發達,看三件事就好了。第一看這家子弟早晨幾點起牀。中國人一直保持着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晚睡晚起,違背了自然規律。按照自然規律飲食起居,這個人基本上可以不得病。早睡早起也可以看出一個孩子自律嚴謹的生活態度。第二看他是不是自己的事自己做。曾國藩做到了四省的總督,但是他仍然嚴格要求自己家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所有的問題你都給他處理好,他就不知道這個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對父母也沒有感恩之心。你讓他去做一次家務,你讓他炒一次菜,他纔會知道父母的不易,他纔會對父母的勞動成果生起感恩之心。當然這也可以看出這家子弟是克勤克儉還是驕奢淫逸、鋪張浪費,所以他在《家書》中這樣寫道: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一個單位以前還在走上坡路,但是突然下滑了,開始走下坡路,原因在哪裏?就是因爲他認爲奮鬥已經夠了,該享受生活了,所以他開始玩物喪志,他的人生開始走下坡路了。第三看這家子弟是不是讀聖賢書。古代的經典記載着古人對於天道的認識和領悟,一個人如果經常讀這些聖賢經典,就自然能夠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從另一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先生對陰陽道的規律體會的更爲深刻。那就是他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爲“求闕齋”,就是求一點缺失而不能太過完美。因爲他自己有錢有勢又才華橫溢,可以說是近乎完美了,因此他爲人處事,待人接物都非常謹慎,從這裏我們看到中國傳統聖者所講的“道”非常簡單,那就是過分的要受到制裁,而不足的要受到補益。所以孔老夫子一生所奉行的是“溫良恭儉讓”的德行。道家的老子也是把自己對天道的認識,應用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在《易經》中一共有64卦,每一卦都有6爻,有兇有吉,但是在所有的64卦中,只有一個是6爻皆吉的,而這一卦就是謙卦。謙卦象徵謙虛卑退之意,有謙德之君子萬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謙有始有終。一個人不居功自傲,能夠自卑而尊人,所以他處事無往不勝,這個規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觀察出來。“滿招損,謙受益”是天道,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規律。

做有道德的人 和人的天性相應

舜被列爲24孝之首。他的父母,他的弟弟三番五次的要置他於死地,但是他不僅沒有去怨恨報復,而是不斷地反省自己:我自己在德行上有不夠的地方,不能夠得父母的歡心?後來他得到了天子之位,但仍然以不能得父母之歡心而憂慮,最後他的德行感

化了他的父母,也感召了天下人。孟子就說爲什麼舜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因爲他遵循萬事萬物的法則,又洞察了社會人文關係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是和天地人文自然的秩序,和人的天性相呼應的。

《論語》上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是什麼人?處處想着助人爲樂,總是想方設法去幫助別人,他的心胸總是處於一種歡心喜悅坦坦蕩蕩的狀態。小人就是隻想着自己利益的人,爲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甚至想方設法地去謀害別人,損人利己、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這樣的人他的心胸總處於鬱鬱寡歡的狀態。諸位朋友,我們是君子還是小人呢?就看我們的心胸經常是坦坦蕩蕩,還是經常是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現在大家都說我的壓力很大,各位朋友當你壓力很大的時候,你很焦慮的時候,你去關心一下自己的心,我們爲什麼有壓力,我們爲什麼而感到焦慮呢?歸根到底都是因爲過多地考慮自己的利益。

現在我們還在學西方的價值觀,爲了獲得自己利益的滿足,去和別人競爭,所以爾虞我詐就出現了。競爭再向上提升就成爲了鬥爭,再向上提升就變成了戰爭,所以現在世界上每一天都有局部衝突或者戰爭。如果使用了原子武器,就會導致世界末日。所以獲得利益滿足的價值觀,沒有給人類帶來一個光明的前程,而是把人類引向了窮途末日。

所以我們中國人不講競爭,講仁愛。愛是什麼,就是用心感受對方的需要,當自己有壓力,一定是因爲只想自己的利益,不想如何去幫助別人。我大學畢業後,分到了中央黨校工作,當時學校有一個規定,每節課後學生要給老師打分。因爲沒有上過講臺,前幾個月我壓力很大。擔心自己的課講不好,面子上過不去。後來我就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轉向自身利益之外的事,那就是我這堂課能夠給學員、能夠給聽衆,能夠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轉變和啓發?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壓力減輕了,而這種想法也促使我備課非常用功,最後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怎麼做一個有道德的君子

我們都想成爲一個有道德的君子,應該怎麼去做?孟子強調:恥之於人大矣。“恥”這個字對人而言太重要了。爲什麼?因爲有羞恥心的人能夠使人改過自新,能夠把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重新做人,最後成聖成賢。但是沒有了羞恥心的人,就墮落爲禽獸了。我們做了錯事,要感覺到慚愧。並且因爲知恥近乎勇,勇於改正自己的過失。現在我們的問題,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貪”,不是貪財就是貪色,不是貪名就是貪吃。如果你貪財,你一定要記住《大學》裏“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財貨是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取的,一定會以不正當的方式給敗掉。這個財並不是到了你手了就是爲你所有,它被五家所共有,哪五家?首先是官府,如果這個財是貪污受賄得來,最後是東窗事發,自己鋃鐺入獄,家產也被充公。所以他賺到你手,但不是你的。還有水災火災,那些自然災害也會把不義之財給焚燒掉。還有盜匪,還有一個就是防不勝防的敗家子。因爲沒有良好的家教,父母沒有給他做好榜樣,他也是貪污腐化,生活驕奢淫逸,最後沒有使這個家族傳承下去。所以古人讀書明理,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古

代的讀書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送給他,他都不敢去收。

有的人覺得我的錢已經賺的差不多了,地位也不錯了,就開始貪色。中國人說色字頭上一把刀,這個絕對不是形容,這一把刀把你所有的功名富貴給你削得平平的,讓你一無所有。所以那些淫亂的人帶來災禍是最迅速的。有的人不貪財不貪色,就是特別喜歡出名,要放下名利太難了,特別是知識分子可能對自己的名聲看得很重。許多明星沒有用自己的名聲去做有益於社會的引導,倡導的都是引起人們邪念的東西,這樣的人很難有好的結果。所以我們會聽到有明星突然自殺身亡,突然出了車禍,突然出了問題。

達到幸福的最近之道

今天我們講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我們先看一看什麼是幸福。如果對幸福的理解不對,你也很難獲得幸福。如美國的海倫·凱勒女士,她是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但是她周遊了世界,給世界上很多聾啞人帶來了喜悅,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逆境中的幸福之人。還有順境中的不幸之人,如有些人是億萬富翁、百萬富翁很有錢,但是因爲有錢每天惹是生非。有的人因爲忙於工作忽視了兒女的教育,結果孩子長大後惹出麻煩,讓他應接不暇。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幸福之人,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幸福?說白一點就是充滿喜悅的生活,如果我們說的複雜一點,那就是家庭圓滿,在家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充滿喜悅的,如果我們認爲這是我們所要的社會,那我們就可以提出達到這樣幸福的最近之道。

第一個原則:一天之中,不生惱怒。怒是奴隸的奴,下面一個心,告訴我們當人發怒的時候是把人的心變成了奴隸,所以有人說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爲什麼?恨、怨、惱、怒、煩,人生五毒丸,吃半顆,就生病,吃一顆就要你的命。所以脾氣不好,對自己的健康有很大影響。怎麼辦?要轉怒爲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自己犯錯誤的時候,希望別人原諒我們,所以我們也不要去對別人求全責備,不讓他們犯錯誤。一個成熟的人能夠掌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必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他情緒穩定,能爲自己負責,和他在一起是種享受,而不是壓力。從邏輯上講,沒有一個人能深入我們的內心,那麼那個讓你生氣的人是誰?是我們自己。所以再生氣的時候不要說你又讓我生氣了,都是自己內心生氣。

第二個原則:一天之中,不出惡言。惡言包括了粗魯罵人的話、挑剔抱(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怨的話、欺騙他人的話、不守信用的話、挑撥離間的話、諷刺指責的話。各位朋友如果你從早到晚都在說這樣的話,就是出惡言,會對身心,造成不良影響。

第三個原則:一天之中,家庭和睦。首先要處理好夫妻關係,夫妻之間只要能夠守住一句箴言“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這對夫妻一定可以白頭偕老。一定要記住處處考慮到對方的需要。教育兒女要守住一個原則,就是德教爲先,以身作則。要使自己的兒女來孝順自己,一定要首先尊敬父母。中國古人說“棄老取幼,家之不祥”,如果我們放棄了父母親,對他們不孝順,反而把所有關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這個家庭已經是不吉祥了。所以我希望通過今天的講座,能夠給大家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能夠樹立一個正確的教育孩子的觀念。

鏈接 言語的力量

臺灣心理學家們做了花的實驗。他們把國小生分成三組,一組國小生在路過第一組花的時候要讚美它,說“你長得真可愛,我們喜歡你”;第二羣國小生過第二組花的時候就說“討厭你、醜死了”,然後再給它吐一口唾沫;第三組國小生在過第三組花的時候,就從心裏覺得不值得一看,故意不理它,不屑一顧。結果過了三個月之後,他們發現這些花發生了奇妙的變化。說“我們喜歡你,長得真可愛”,這些花果然長得愈來愈茂盛,確實很喜人;說“我討厭你、醜死了”,這樣的花都已經枯萎了,就像經常被指責的小孩子,蔫頭耷腦的樣子;而那個看了故意心裏不理它的,就是看都不帶看的那種,它已經徹底死亡了。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惡不僅僅是說出來的言語是惡,其實意念的惡,給人的打擊更厲害。我們經常說,冷戰比熱戰更讓人受不了,夫妻之間如果有問題,吵吵架,這個問題可能就過去了;當你覺得這個人都不可理喻,我都不屑於跟他爭論的時候,這個時候對他的傷害是最大的。

安徽省廬江縣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做了一個類似的實驗,中心農業部舉辦了一個“和豐傳統農業示範園”,這些老師給小蟲子、鳥專門開闢了一塊地。因爲他們覺得這些小蟲子之所以來吃菜,只是因爲自己沒有食物吃而已,所以專門給它們開闢了一個餐廳。這小蟲子們很聽話,經常就會到給它們專門開闢的餐廳來吃飯,別的給老師自己種的菜地,這些菜就長得非常茂盛,很少有蟲子。爲了驗證音樂、還有語言對花的影響,

他們還開闢了三個菜地。一個菜地讓它聽《弟子規》,另一個菜地什麼都不放,一個菜地讓它聽現在特別流行的那種搖滾音樂。結果過了幾個月之後,奇妙的事情也發生了,大家可能都猜到結果了,就是聽了《弟子規》的這個花、蔬菜,長得特別茂盛;什麼都沒聽的一般般;聽現在流行樂、搖滾樂的那個菜地,長得特別不好。最後老師有點於心不忍,過了幾天覺得不能這樣虐待這些植物,也給它們改放《弟子規》的。

這些科學實驗告訴我們,人的言語對別人是有影響的。所以我們如果整天嘮叨別人、挑剔別人、指責別人、抱怨別人,他們的感受肯定不好。特別是一個人到四十多歲的時候,外邊的事業很成功,經常有人讚美他,結果回到家裏就碰到很挑剔的夫人,這也不是、那也不是,讓他渾身不自在,那可能過了很久,他就不願意回家了。

因爲言語如此的重要,所以中國古人特別重視對於言語的教導,像孔門四科,首重德行,然後教人怎麼說話,然後纔是做事做學問。從一個人的言語中,其實也能反映出一個人德行的高低。《格言別錄》上有一句話:“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我們看那些很好德行的人,他心平氣和,見到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所以他口裏所讚歎的人、所肯定的人就有很多很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衆”。我們看那些德行淺薄的人,怎麼看?就是他的心地刻薄傲慢,見到每個人都有可憎惡的地方,都有不如自己的地方,所以他眼裏所瞧不起的人、所鄙視的人、所挑剔的事就很多很多。我們從一個人的言語之中,可以判定出這個人的德行。

第四篇: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爲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容。龍山12天的學習一結束,通過學習《弟子規》、《和諧拯救危機》等中華傳統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爲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和諧拯救危機》和《弟子規》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爲,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爲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爲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爲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爲我們後人所一一品讀,並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爲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爲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爲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爲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於承擔責任。

第五篇: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弟子規》心得體會

學習古聖先賢教誨,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國小教師: 經過兩天的國小教師師德師風培訓,我對中華道德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有很多的被大家忘記了,今天的我們,應不應改變一下呢,值得我們大家的思考。多少年來,由於輿論的錯誤引導,我們曲解了很多聖賢的教誨,甚至將一些傳統文化看成封建糟粕。其後果就是:在巴黎聖母院有用漢語寫的“請勿大聲喧譁”;在泰國皇宮廁所中也有用漢語寫上“請便後衝廁”;在美國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用漢語寫着“請把垃圾丟在此”......我們中華民族的道德水平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經下降到了最低點!看了有關學習《弟子規》講座的光碟,確實被它所蘊藏的深厚內涵而打動。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千年的傳統文化造就了中華兒女諸的多優秀品德。

《弟子規》,其總序開篇的“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系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是儒家思想的入門,融入了《論語》、《孟子》、《禮記》和朱熹語錄等儒家經典的精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道德系統,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是爲人處世德行落實的必修課。這是古代聖賢歷經千百年驗證的成功經驗,它從做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

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麼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同事、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次謹信,告訴我們做人要謹慎,要講信用,也就是要誠信爲本。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機構,如果不能誠實待人,那麼他依靠什麼立足社會呢?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講得是和大衆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餘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這些禮儀規範。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纔會長得茂盛。同樣,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之心的人,纔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像畫畫,讓沒有繪畫基礎的孩子發揮想象力是不會創作出一幅優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憑着自己的意願任意胡爲,一定不會被別人接受,他的人生也不會快樂。讀了《弟子規》,就彷彿置身於文明當中,置身於做人的倫理大道當中。

《弟子規》是中華傳統文化一個教育的課本,這個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家庭的教育,它是以聖賢之道來作爲我們指導的方針,目的是爲了讓我們人人通過學習聖賢的教誨、落實聖賢的教誨而能夠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於成聖成賢。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幸福、成功都要以道德、品行作爲根基,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規》。許多人會認爲《弟子規》是小孩子學的,大人就不用學了吧?那麼實際上這種觀念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弟子規”這三個字,“規”就是規矩,“弟子”是什麼呢?“弟子”是學生的意思。誰的學生呢?聖賢人的學生。所以《弟子規》我們曉得它是根據孔老夫子在《論語》裏面的一句話來作爲整篇的綱目,《論語》裏的這句話是這樣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一句話是出自於《論語》第一篇《學而》篇裏面第六條。所以整個《弟子規》就以孔子的這句話作爲綱目來進行開解。所以我們很明顯的看到,《弟子規》是孔老夫子要求他的學生的、必須要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學生,你看顏回、子貢、子路、冉求都是大賢大德之人,都不是小孩子啊,他們都是成年人。所以孔老夫子這個教誨不僅是說要孩子,要去做、要去學,更重要的大人也要去做、也要去學的。我們想要做聖賢人的好弟子,就必須要在這個《弟子規》上面紮根。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弟子規》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要學習的,都應該學習的。爲什麼呢?因爲這是孔老夫子的教誨,而孔老夫子自己說得很清楚,他也是述而不作,他所敘述的是古聖先賢之道,都是過去老祖宗代代相傳的教誨,孔老夫子自己沒有發明創造,是轉述前賢的教誨,所以這種規矩、這種生活的規範教育就是讓我們能夠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聖賢的根基。

“育苗辛苦半生忙,樹高方可與人涼,不願兒爲名利漢,便如孟母史留香。”這大意就講,培養兒女不容易,半生的辛苦,才把一個小苗養成一棵大樹,這是可以給衆人陰涼,服務人民。當母親的,不願意兒子成爲一個名利漢,爲了名利而去追逐,而支持我走向聖賢教育之道,學做聖賢。那麼我覺得應該要如母親的願,效法聖賢,效法孔子、孟子。那麼也讓我母親將來也能夠在青史留香,這是一個做兒女盡到的一種孝心。《弟子規》上講“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訓致”。所以《弟子規》,不僅是教導我們如何獲得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業,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成就聖賢。聖賢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孟子說,“人皆可以爲堯舜”。

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弟子規》讓我們知道感恩。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於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她同樣是一面鏡子正在影響着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纔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