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村信用社風險防範學習體會(精選多篇)

目錄

農村信用社風險防範學習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農村信用社風險防範學習體會第二篇:農村信用社的會計風險及防範第三篇:農村信用社風險的形成及防範措施第四篇: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防範淺析第五篇: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防範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農村信用社風險防範學習體會

通過此次學習案件專項治理操作風險防控後,我進一步認識到依法經營對我農村信用社的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進一步提高了我的風險防範意識,強化了合規操作的觀念,深刻認清當前案件防控形勢,並且明晰了崗位的責任以及開展此次專項活動的意義。

作爲一名基層網點業務員,我深知依法合規是現代銀行機構經營管理的基本原則,也是立足之本,案件專項治理工作的目標是標本兼治,加強規章制度建立,違法規章案件得到遏制,案件數量不斷下降,堅持查防結合,重在防範,堅持改革管理並舉,重在加強內控,要嚴守“十條禁令”,“四個堅持”提高業務能力和道德素質,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重要空白憑證和印章的管理,壓縮減少不良貸款。

我們要明確一個目標,做到兩個結合,夯實三個基礎,實現四個到位,還要做到兩個提高,兩個加強,兩個下降,兩個加入,兩個建立,在此次案件防控專項行動爲契機,切實加強對案件防控工作的認識,並深知要想做好案件防控工作,並不是領導者的事,也不是管理者的事,而是我們每一個員工的責任,我們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切實提高對案件治理的認識,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鼓足幹勁,紮實有效的做好本職工作。

對於今後的工作,我們要嚴密組織,迅速行動,做好案件防控工作,要全員參與齊抓共管,要把案件防控智力工作當作是一項長期工作來抓,並且抓實抓好,要全員一起努力,攜手共創信用社的輝煌!

第二篇:農村信用社的會計風險及防範

農村信用社的會計風險及防範

隨着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社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爲農村金融的主力軍,農村信用社正逐步的向現代銀行轉化。作爲高風險行業,爲了實現其穩健經營的目標,必須將內部控制的重點放在防範風險上。會計是實現信用社業務的基礎環節,相對於銀行風險控制的整體而言,會計風險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防範和化解會計風險是擺在農村信用社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會計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會計工作貫穿於信用社經營的全過程。從組織會計覈算、爲客戶提供服務、編制會計報表、進行財務評價及爲管理者提供決策信息等,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會計風險,主要表現爲:覈算風險、結算風險、財務風險、出納風險、決算風險、人員素質風險、管理風險等。

1.1會計管理風險

會計管理風險是指會計管理制度存在問題,管理手段不到位,從而使金融機構資產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比如內控制度存在缺陷,會計覈算、結算、決算和操作制度不規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力等。

1.2會計人員素質風險

會計人員素質風險是指會計人員由於自身的業務技能水平不高,素質較低,責任心不強而使金融機構資金和財產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比如有的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在結算過程中不能識別僞造的票據。有的會計人員責任心不強,泄露信用社的內部信息,爲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更有甚者喪失會計職業道德,貪圖享受,盜竊、挪用單位或客戶資金,致使信用社財產遭受損失。

1.3會計操作風險

會計操作風險是指在會計操作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會計制度,會計崗位設置不合理、會計電算化不完善致使金融機構財產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農村信用社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歷程,現在點多面廣、業務繁雜、人員短缺、業務規模較小、資產實力較低,有些地方一人多崗,致使權力分離、換人複覈等很多制度形同虛設,加大了會計操作風險。

1.4會計結算風險

信用社會計結算工作是通過提供各種支付結算工具和手段,爲客戶實現經濟活動中的貨幣給付和轉移的過程。隨着新的結算工具和方式不斷推廣應用,計算機基本上取代了原有的手工操作,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和高科技手段盜用儲戶資金、僞造信用卡,給銀行及客戶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損失。主要會計風險表現爲支付憑證風險、資金清算風險、信用卡支付風險、印章以及密押器等結算工具的管理風險。

1.5會計覈算風險

會計覈算是對信用社業務經營活動進行反映、覈算的過程,會計覈算風險主要是指由於會計覈算及會計管理上違規操作形成的風險。信用社會計人員每天經手大量的資金,無論是業務受理、憑證審查,還是賬務處理、賬務覈對,都是會計覈算中的重要環節,如果在其中某個環節失控或未按規定進行處理,都會形成會計覈算風險,進而可能導致資金損失。主要會計風險表現有:賬務處理風險、賬戶覈對風險等。

二農村信用社在會計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隱患

我國第一家信用社始建於1923年,大部分信用社成立於建國之初,實際的經營管理者前後經歷了人民公社、農業銀行、人民銀行、銀監會等多個部門,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數次變更,人員進入途徑複雜,直到各省農村信用聯合社的成立,信用社的管理才逐步趨向統一和穩定。正是由於這些歷史和體制的原因,信用社必然面臨許多銀行所沒有的問題。

2.1 制度建設不規範

由於歷史的原因,農村信用社變革不斷,各項規章制度很長時間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制度制定不繫統、缺少一致性,規範大多沿用各大銀行的成例,缺少信用社自己的特色,影響內控制度整體作用的發揮。

2.2規章制度執行不力

雖然信用社根據相關法律制定了嚴密的規章制度,但是從目前發生的各類案件來看,這些規章制度有落實不到位和管理缺位的現象。一些網點違規操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部分不良分子心存僥倖,不惜以身試法,比如李玉軍挪用公款2387萬元就是很典型例子。

2.3 內控制度缺乏權威性

保證信用社的內控制度有效執行,必須建立有權威、有獨立性的內控機構,這是建立信用社科學經營管理機制的需要。現實情況是:部分基層信用社處罰制度建立的多,真正執行的少。由於稽覈人員是在縣聯社的領導之下,與被稽覈人員互爲同事,甚至是親戚朋友。在檢查過程中,面對查出的問題有時礙於情面不予追究,即使處理也是敷衍了事,不能對責任人作出應有的處理。

2.4內控制度不落實

信用社由於點多面廣,部分基層網點負責人認識上存在偏差,在防範風險方面存在“重庫款保衛、輕會計風險防範”的錯誤傾向,使得會計人員配備不足,使得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內控制度難以全面落實。比如“印、押、證”未嚴格執行分管制度,個別憑證、賬表不換人複覈,進出憑證一人經手,存在不合理兼崗和“一手清”等現象。

2.5工作人員配備不合理,業務技能偏低

由於信用社建社歷史比較長,有些基層會計人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會計培訓。隨着業務

的發展,不少業務能力強、政治素質高的會計人員又相繼被選調充實到機關管理部門,而未接受過會計教育和培訓、缺乏會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員被安排和交流到會計崗位上,造成會計操作風險增高。

2.6 農村信用社在電子化建設過程中管理滯後

近年來,農村信用社大力發展信息網絡建設,各項新業務、新系統大量上線。但是由於處在建設初期,缺乏足夠的技術培訓和專業技術人才,使得信息系統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部分不法人員利用計算機網絡漏洞作案,給信用社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三防範和化解農村信用社會計風險的對策

3.1深化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構建高效的會計風險監督保障系統

(1)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規範,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按照合作制原則,建立起真正的合作金融組織。在股權設置上,積極改善股權結構,實現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在內部管理上,完善和健全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監事會“三會”制度,建立決策、執行和監督三種職能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法人治理結構,從組織形式上形成對法人代表的有效控制;健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防止權力的濫用和決策失誤。

(2)完善機制,樹立內控機構權威。稽覈部門具有獨立性、超脫性、權威性和統一性,聯社不但要從工作部署上予以明確,而且要從體制、職權、人員配備和管理機制上予以保證。如有可能,可以將稽覈人員的管理權上劃市級管理,建立相對獨立的稽覈隊伍,稽覈人員實行異地稽覈,從而徹底切斷稽覈人員和基層信用社的利益關係,樹立稽覈工作的權威,減少各方面的行政干預和人爲因素的影響。

(3)實現內控制度資源的優化配製。要按銀行業務運作方式,建立起相應的內控責任機制,如崗位經濟責任控制機制、稽覈部門的日常監督機制、權力制衡機制、財務監測機制等。機制的建立是否科學合理,關鍵是要樹立兩個觀念,第一是內部控制的設計要從以防止銀行業務人員工作差錯爲主轉變爲以銀行風險防範爲出發點;第二是樹立系統的、全局的觀念,將內部控制建設成各項制度、措施有機聯結,既能相對穩定,又能隨環境、目標的變化做相應調整的有機整體。

(4)加強信用社運行過程中的監控。主要包括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制定及對這些指標的分析反饋,對信用社經營的穩健性進行動態監控。有效的風險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存貸比率、資產收益率、貸款收息率、不良貸款率、資本充足率、備付率、撥備覆蓋率、流動比率等,分別從市場風險、資產狀況、資本情況、流動性狀況等方面反映信用社面臨的風險狀況。要使這些指標真正發揮預警作用,關鍵是要建立有效的會計分析和信息反饋制度。一是形成分析制。例如,可採用分析會制:以月或周爲單位對信用社運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預測和發現問題,人員組成應涉及各業務職能部門有關人員。二是開通信息反饋渠道:當會計人員在辦理業務過程中發現問題時,或對會計分析會的分析結果有很大異議時,可直接向上級領導反應情況。

(5)改革內審監督體制。內部審計監督制度是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的最後一道防線,

是對控制的再控制。必須改革現有的內審體制,強化人員管理和制度建設。第一,建立的內審委員會應當直接向省聯社負責和報告工作,內審部門實行垂直領導和向下派駐審計員的管理體系,確保內部審計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第二,轉變內審方式,從以事後檢查爲主轉變爲與事前、事中預防性監督檢查並重相結合;從以合規性審計爲主轉變爲與風險防範性審計並重。第三,轉變內審手段,由傳統的手工操作轉向運用計算機和其他先進工具開展審計。比如由單純的現場審計轉變爲通過網絡進行非現場監督檢查。第四,建立內部審計聯動機制,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和被審計單位的合作,增強風險防範的協同效應,從而進一步提高內審工作質量和效率。

3.2制訂簡單完善的操作流程

毋庸諱言,雖然信用社已經有了八十多年的歷史,但是會計隊伍的整體水平還是不夠高,所以制訂一套簡便易行的會計操作流程對於信用社非常必要:一是可以使每個會計人員都能快速熟悉自己崗位的內容與細節;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會計人員的工作損耗和操作隱患;三是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的操作速度和工作效率。

操作流程的制訂必須遵循科學化和簡單化的原則。一是應當制定一個崗位標準作業指導書,列出崗位的操作流程圖,將各項業務逐步分解,對於關鍵環節作出明確解析。二是對於常見操作失誤案例進行分析、提出避免方法,使會計人員對於可能發生的操作失誤有預見性。

3.3加強理論學習教育,建立一隻高素質的會計隊伍

信用社各級領導要在思想上統一認識,帶頭學習金融法規、會計制度和會計覈算方法等,做到懂法、懂規章。加強基層會計人員的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業務素質,增強會計人員自我約束的意識與能力,組織會計人員對已發生的金融案件進行剖析、總結、研討,加強他們的風險意識。同時,要嚴把會計人員進入關,積極引進專業會計人才,加快管理型會計人才的培養,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水平。對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會計人員堅決清除出會計隊伍。

3.4加強計算機安全管理,降低信息系統風險

現代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農村信用社的信息系統已經明顯落後於其他銀行。信用社現在必須大力開展科技研發,和國內先進的軟件公司合作開發具有信用社特色的操作軟件,普及先進的多媒體網絡技術,更新陳舊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建設一個高速易用、容錯性高、適應“三農”的綜合信息系統。並且大量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建立一支高速有效的計算機安全防護隊伍,實時地處理電子銀行和計算機網絡面臨的各種突發性事件。

總之,會計風險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我們不可能徹底消除信用社面臨的會計風險,但是可以儘量對其加以防範和化解,將其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之內。隨着我國金融改革不斷深化,信用社面臨的外部環境日益複雜,中國農村已不再是金融業的避風港,信用社只有不斷創新管理方法,加強內控機制的建設,從制度層面上去完善會計管理,才能從源頭上去降低會計風險,使得信用社穩定健康的發展下去。

第三篇:農村信用社風險的形成及防範措施

農村信用社風險的形成及防範措施內容提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向縱深推進以及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下,農村信用社在舊體制下積累形成的深層次矛盾不斷暴露,金融風險日漸顯現,嚴重製約着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已然危及到農村信用體系的金融安全。本文就次現象就行分析理解,尋找方法緩解這種現象。

關鍵詞:產業結構 經營體制 金融風險

一,農村信用社風險成因

(一)總資產,不良資產數量和結構

中國總體出現了信貸質量低下,不良信貸比例過高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利息收入和中國的農村信貸的總體環境。農村信用社的信貸缺陷導致了連年虧損,進而產生連鎖反應,導致了整個農村信貸風險的產生。有局部向總體擴張,出現了嚴重的信貸風險和體制問題。不良資產成因

一是外部經濟因素,首先是鄉鎮企業的高債經營導致經濟效益低下。隨着國家對於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大,涌現出了很多鄉鎮企業。可是鄉鎮企業的發展存在了太多的問題,集中表現在經營管理模式不當,科技含量過低,生產效益低下以及起步資本過少等。由於起步資本過少,所以鄉鎮企業的發展必然要依靠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有將近50%的鄉村企業開辦的過程中沒有資金投入,全部依靠農村信用社的信貸。而且後期經營過程中也是依賴信用社的幫助。出現了高負債率的情況。並且由於經營不當而破產倒閉的鄉鎮企業,其最後的營業虧損都會嫁接到農村信用社身上而產生金融風險。降低了信貸質量。其次是行政干預,農村信用社的信貸自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些特殊需要的項目在建立和發展的過程中,利用行政手段要求農村信用社進行貸款,導致了貸款結構的主動調配性的喪失。也影響了整個貸款的產業結構和經營體制。

二是缺乏獨立性,1996年以前,農村信用社還是隸屬於農業銀行,其性質雖然爲集體所有制企業,可是缺乏對於資金的可調控權。主管銀行把自己本身經營產生的問題強壓到農村信用社身上,使農村信用社在主管行,信貸人,擔保企業等各種關係中成爲了一個橋樑,一個墊腳石的角色。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

三是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了一些企業趁機套取,躲避,架空信貸。集中的表現形式是“新官不理舊賬“,村街兩委的高頻率精選更換,導致了以空殼套取資金的不良貸款模式,特別對於一些經濟發展滯後,集體經濟空殼化的村街集體。農村信用社很難將貸款收回。

(二)農村信用社自身經營,管理不善

前期的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模式粗放經營,超規模,超比例發放貸款較爲嚴重。造成短期貸款長期化,固定資產凝固化的現象。帶來了資產,期限,結構的強烈反差。使信貸資源週轉緩慢,產生危機。信用社的內控制度處於鬆散狀態,缺乏系統性、整體性。有些制度的訂立屬於應急措施,僅限於解決某些具體問題,屬短期行爲;各種制度之間的銜接不強,整體性差,存有相互矛盾之處和空白地帶;

目前農村信用社雖然已建立了大量的相關內控制度,但受體制的影響和各信用社都是獨立法人單位的現狀,這種內控管理模式在執行時就表現出了一定的滯後性,內控以事後控制爲主,監督活動多爲合規性審查,主要是查閱憑證、賬簿、報賬、報告等看得見資料或發生問題後的清查處理。

(三)操作體系、技術、意識落後,員工職業素質偏低

險認識不足,防範意識不強,員工職業素質偏低是導致操作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儘管加大了員工對規章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的學習培訓力度,但效果不明顯。同時,重經營、輕管理的思維模式忽視了對全員的風險意識教育,放鬆了法規制度的學習,造成員工對操作風險認識不全面,合規經營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淡漠,隱含着一定的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同時,內控機制有效性不足,內部管理不規範;業務主管部門檢查監督職能弱化,稽覈部門勢單力薄也都是形成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的主要原因。

(四)其餘方面原因 經營體制不靈活導致的風險防範機制不健全

按照有關規定,基層農村信用社應當建立起“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的經營體制。但事實上是農村信用社經營並不靈活,由於聯社的統管過死並沒有實現“責、權、利”的有效統一。“惜貸”、“怕貸”、“懼貸”思想較爲嚴重,限制了業務的發展。

法人結構不完善、產權關係不明晰

村信用社發展過程中,由於一些深層次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使法人治理 結構作用的發揮受到很大侷限。這些矛盾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產權不明晰。產權制度是經濟運行的基礎,決定了企業組織生產和經營方式。沒有明晰的產權制度,就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法人治理結構。農村信用社股權比較分散、單一,基本上未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還屬粗放式的經營管理。比如農村信用社高級管理人員的產生,多由上級聯社任命,而不是經法定程序產生,或雖有程序,也只是走走形式。這些問題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社員對信用社關切度不高,法人治理不落實,根源就在於模糊的產權制度;2.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表現爲社員代表大會職能作用發揮不夠理想,理事會與經營班子集於一身,決策、執行職能混淆,監事會也遠未發揮其應有的監督職能

二,對策研究 (一)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的改革

1.擴大農村信用社規模,提高綜合服務水平。只有加快農村金融的發展步伐,才能從根本上防範和化解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一是增資擴股,擴大規模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二是要延伸信貸範圍,擴大服務領域。特別是要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促進農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三是要轉變經營作風,改進貸款方式。實行對社員貸款優先、利率優惠、對農業生產貸款優惠的政策。

2.完善行業自律機制,強化內部經營管理。農信社是獨立的法人實體,要儘快強化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自律機制。加強對貸款的管理,防範金融風險。嚴格財務管理,在經營管理上實行股金公開、貸款公開和帳務公開。要堅持貸款的集體審批制度,健全落實貸款的擔保抵押制度,逐步推行貸款的風險度管理。

(二)實行政策扶持

化解農村信用社的風險,必須調整現行對農村信用社的有關政策。一是國家財政撥付資金,覈銷“五小”企業呆壞賬和解決政策性保值貼補利息;二是適當減免稅賦或降低對農村信用社的課稅稅率,對農村信用社支持“三農”的貸款利息收入免徵營業稅或降低營業稅稅率;三是適當放寬對農村信用社的業務限制,適當批准農村信用社開辦新的業務,如國債買賣、票據貼現、代理保險等。

(三)強化員工隊伍建設

信用社要按規定,及時、準確地填報數據,通過法律規範、宣傳教育、檢查懲處、徵信評級、分類管理等手段,促進管理對象自覺守法。同時要進一步加強高素質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加速專業人才的培養。既要在業務上注意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的培訓,又要注意培養監管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做到客觀公正、廉潔勤政,要通過學習、培訓等不同方法和手段,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的政治素質,通過在檢查中學習,在學習中檢查的方法,培養和鍛鍊監管人員的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一些實際問題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完善考覈評比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崗位培訓機制充分發揮每個外匯監管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創新經營理念

大力促進農村金融組織和金融產品創新。在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鼓勵適合農村需求特點的金融組織創新和金融產品創新,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金融機構適度競爭,推動交易工具和業務品種的創新。

(五)營造良好的(謝謝你訪問好範文)外部環境

一是儘快制定《農村信用合作法》,確立農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保障農村信用社和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使農村信用社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真正做到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二是剝離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資產,使農村信用社甩掉包袱,輕裝前進;三是加強金融法制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全社會的法制意識和信用觀念,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四是堅決避免對農村信用社的多頭檢查和重複檢查,重點抓好對其年檢工作;五是人民銀行市、縣兩級支行要切實加強對農村信用社的風險監管,一方面控制住新風險的產生,另一方面着力化解已暴露和潛在的風險。同時,要加強對農村信用社支農業績的考覈,使其不偏離支持“三農”的方向。

(六)加強金融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成立農村合作金融監管局和分支機構成立相應的農金監管部門以來,從建章建制做起,以防範和化解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爲中心,積極開展工作,使農村信用社監管工作走入正軌,並初步取得了成效。但鑑於農村信用社存在較多經營困難和較大的經營風險,使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監管工作困難重重。在當前的農金監管工作中,應以加強農村信用社支付風險和資產風險管理爲中心,重點監管以下幾方面:1.認真做好農村信用社支付風險的預警和支付缺口的預測工作。一旦有支付危機的苗頭和傾向,要隨時向上級報告。2.督促和幫助農村信用社進一步完善內控制度,制定統一的業務經營基本管理制度、內控制度和風險監測制度。3.繼續開展以機構調整和加強內部管理爲內容的資不抵債農村信用社綜合治理工作。

(七)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通過建立新的社員代表大會,選舉新的理事、監事組成理事會、監事會,聘任主任,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約的法人治理結構。通過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在信用社內部形成分權決策制度。同時,強化風險管理與內控制度建設,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和事後評價的動態過程和機制。內部控制管理是在特定的治理結構下,對有關農村信用社內部控制制度的決策、制訂、組織實施和協調的制度安排。內部控制管理組織結構的設計和安排,應滿足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的全面性、集中管理、獨立性和程序性等幾個基本原則的要求。

()八一些現實可用的措施

大力推行小額貸款

小額貸款風險低,週轉快,可穩步提升信用社的收入,吸納資本,提升信用社的抗風險能力。這就要求信用社改變經營模式和方法,信貸面向大衆,簡化信貸手續。爲最廣大的社區和農民羣衆提供簡單快捷的信貸。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進而慢慢接觸信貸危機。

大力政治不良貸款

這是切實可行並且必須實施的政策,資產的流失嚴重會更加加劇不良貸款的增多,必須通過適當的方法較少或者解除不良信貸。其產生的不光只有資產的流失,還有農村信用社的影響力,信貸信譽以及經濟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君. 貸款風險分類原理與實務.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14年第二版

[2] 陳興榮. 商業銀行授信管理實務講座. 中國金融. 2014年第11期至2014年第12期

[3] 盧現祥. 西方新制度經濟學. 中國發展出版社. 1996年

[4] 武捷思.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行爲研究. 中國金融出版社. 1997年第二版

[5] 陳中啓,楊德新,黃羨柳. 現代商業很行資產負債管理.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5年

[6] 楊家才. 規範與創新:中部地區農村信用社的選擇與出路. 中國金融. 2014年第1期

第四篇: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防範淺析

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防範淺析

信貸資產質量是農村信用社的生命線。防範信貸風險,提高貸款質量,是農村信用社穩健經營、穩步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歷代農信人孜孜以求的目標。筆者就這個問題,談點膚淺的看法。

一、加強員工教育,防範道德風險

防範信貸風險,首先要築牢信貸人員的思想防線。信貸人員只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廉潔自律意識,才能在信貸活動中主導自己的行爲,自覺規避和防範信貸風險。不可否認,目前,在信貸人員中,服務意識淡薄、營銷觀念較差的現象還較爲普遍,部分信貸人員沒有把客戶當作互惠互利、平等的合作伙伴來對待,更有的把手中的信貸權利當成了撈取個人私利的資本,在貸款發放過程中吃、拿、卡、要、報,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導致超權、跨轄、壘大戶、頂冒名等違規違紀貸款時常發生,形成了較大風險隱患,有的已造成了資產損失。這些都是職業道德缺失、法紀觀念淡薄的集中表現。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加強信貸人員“三個方面”的教育。

一是職業道德教育。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做好任何崗位工作的保證,對信貸人員尤爲重要。要從熟悉業務、顧全大局、秉公辦事、恪守信用、忠於職守、廉潔奉公等六個方面對信貸人員進行教育引導,並將這些職業道德規範自覺融入信貸管理工作、貫穿貸款操作流程的各個環節。

二是遵紀守法教育。積極開展“每月一法”教育活動,重點學習金融違法犯罪的種類、構成要素、處罰及量刑,使信貸人員明白哪些信貸行爲是違法犯罪,觸犯了會受到怎樣的刑罰,達到不越“雷池”的目的。加強案例警示教育,通過組織信貸人員學習上級轉發的案件情況通報、舉辦法制教育培訓班、到監獄聆聽犯人現身說法等形式,剖析案件根源、歷數犯罪危害、反思自身問題,不斷增強信貸人員的守法合規意識,自覺規避和抵制信貸不廉、不法行爲,防範道德風險。嚴查貸款違紀違法行爲,通過採取向社會公開承諾、設立舉報電話、建立貸款回訪制度、加大信貸檢查監督頻率等措施,及時發現和處理信貸違規、違紀和違法行爲。對違規違紀的,給予限期收回貸款、退回違規所得、經濟處罰以及警告直至開除的紀律處分;對詐騙等違法行爲,堅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三是敬業愛崗教育。敬業愛崗是做好任何一項工作的先決條件,員工只有敬業愛崗,纔會激發出工作的熱情和動力,纔會積極作爲並追求工作的完美,並將個人行爲與單位目標保持一致性。因此,要把培養信貸人員敬業愛崗意識放到企業文化建設的突出位臵,積極開展以“做農信人、立農信志、謀農信事、創農信業”爲主旨的演講比賽、事蹟報告、理論探討以及“行業樹形象,崗位樹標兵”等活動,用正面的典型引導人、激勵人。同時,要強化制度約束和責任追究,用反面的教材警示人、告誡人,使信貸人員自覺算好政治賬、經濟賬、名譽賬、家庭賬,在信貸管

理活動中,時刻堅守道德防線和法律制度防線。

二、提升員工素質,防範操作風險

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決定了信貸風險的分散性。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的不可預見性,也決定了信用社信貸風險防控的艱鉅性。這就要求信貸人員必須加強自身學習,不斷增強專業技能、政策法規水平和駕馭市場的本領,把操作風險放到信貸風險防範的突出位臵。

(一)加強基礎工作,提高防控水平。一是建立健全信貸管理組織架構和制度體系。成立相對獨立的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後檢查的信貸職能部門,嚴明各部門、各崗位職權,進一步完善信貸行爲問責和獎勵機制,健全信貸管理規章,約束、規範信貸行爲。二是完善農戶、個體工商戶小額貸款以及民營企業貸款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積極開展評級授信、實行貸款上櫃臺製度,努力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和貸款營銷氛圍。三是加強教育培訓,突出業務知識和操作流程的培訓,確保貸款手續齊全、順程序操作;強化政策法規的學習,確保信貸行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法律法規和銀監部門的監管制度要求;加強內控制度教育,確保信貸規章熟記於心,形成思維定勢,令行禁止。四是積極開展送信貸知識下鄉活動,通過張貼標語口號、散發小額農貸“明白紙”、播放宣傳帶、公佈諮詢和監督電話等形式,讓農民瞭解貸款種類、貸款條件和辦貸程序,並接受他們的監督。

(二)運用“四診”療法,嚴把准入關口。防範信貸風險,

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貸前調查是關鍵。信貸人員在受理貸前調查時,中醫中的望、聞、問、切“四診法”不失爲一良策。“望”,就是要深入貸戶,對借款人投資項目的籌備或生產規模、產品質量、市場行情、資產負債狀況和經營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實地察看。通過察看,產生第一印象後,要進一步聽取借款人投資、規劃、技術、生產、效益等方面的彙報,並注重聽取借款人周圍羣衆的意見,包括借款人的品行、信用程度等;如果借款人是一個比較大的單位或經濟實體,同時還要了解基層人員的反應,這就是“聞”。通過現場“望”、“聞”後,調查人員還要就自己關心的問題向借款人進行問詢,或就借款人彙報中的可行性情況作出逆向假設,讓借款人予以答辯,從中瞭解借款人駕馭市場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這就是“問”。“切”是決定能否對借款人予以貸款扶持的關鍵一步。調查人員在充分了解情況後,寫出貸前調查報告,拿出初步意見,交貸款審批部門進行研究,對借款人及其投資項目進行綜合評定後,作出貸與不貸的決定。要想很好地完成上述“四診”方法,這就要求信貸人員必須做到“四勤”,即腿勤、眼勤、口勤和腦勤。腿勤,只有深入實際、深入第一線,才能收集到儘可能多的信息,才能發現在上面發現不了的情況;眼勤,只有是看到的而不是聽到的,纔會使瞭解到的情況或掌握的信息更具真實性、可靠性;口勤,要想了解更多的情況,只有善於發問、勤於發問才能做到;腦勤,就是要多動腦,善於思考,勤於分析。

(三)做好貸後回訪,掌握風險狀況。市場行情風雲變幻。特別是隨着“地球村”的逐步成型,一國經濟極易受到國際政治經濟發展走勢的影響。比如,去年下半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對我國經濟發展也產生了較大不利影響,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爲信貸資金安全增添了變數。因此,建立客戶回訪制度,加強貸後檢查,及時掌握企業和農戶的生產經營狀況和收益水平,對當前防範信貸風險,確保資金安全,顯得尤爲突出和重要。貸後回訪檢查頻率,要根據貸款的額度、項目生產週期、市場波動幅度大小等因素合理確定,必要時,要實行蹲點續時觀察制度。對發現的風險隱患,會同客戶及時採取防控措施,協助解決生產經營、產品營銷和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經營陷入危機、瀕臨破產的企業,要果斷處臵,保全資產,防範信貸資金損失。

三、合理確定投向,防範市場風險

根據宏觀調控要求和信貸政策導向,進一步調整資金投向,優化信貸結構,把握好投放節奏,主動規避政策和市場風險。一是適應市場需求,立足實際,創造性地堅持好面向“三農”、面向社區、面向中小企業、面向縣域經濟的“四個面向”市場定位,加大對現代農業、服務業、中小企業、農戶和個體工商戶的貸款支持力度,嚴禁向污染、高耗低能等國家限控類行業及其他銀行退出行業發放貸款。二是大力支持地區優勢行業和特色產業發展,通過提供生產、加工、存儲、銷售“一條龍”信貸服務,做

強、拉長產業鏈條,努力促進規模經濟的形成和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使產業在“抱團”發展中增強整體收益水平和抗禦市場風險能力,從而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三是適當放寬貸款期限限制。目前,農村信用社貸款除了較少的助學貸款屬中長期貸款外,絕大多數貸款期限不超過一年,已不能滿足農村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模式發展的需要。人爲地縮短貸款期限,不僅降低了信用社收益水平,而且也增加了因貸款期限和客戶收益檔期不一致帶來的貸款管理成本,並極易形成不良貸款。因此,農村信用社貸款期限應根據貸戶綜合收入水平和從事經營項目的生產週期等情況合理確定。

第五篇: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防範

對於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防範的幾點建議

信用社 xxx

農村信用社由於點多面廣、管理難度大,加上管理體制未能真正完善、產權不明晰、內部管理相對薄弱、員工素質普遍較低的等多面的因素,幾乎具備操作風險發生的一切條件,長期以來不斷髮生的操作風險給農村信用社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後果,加強操作風險的防範管理顯得尤爲重要,防範工作刻不容緩。

風險管理能力是構成銀行競爭力的根本。在農村信用社這樣一個管理基礎薄弱、抗風險能力低、各項改革尚處起步階段的金融機構,要有效防範操作風險,必須深化改革,完善管理體制,健全法人治理機制,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和信用環境,同時提升經營管理理念,創新防範操作風險思路。我們必須加快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建立防範操作風險的長效機制,努力構建一個多層次、有機協調、有效控制操作風險的多層次的管理體系,並推出建立長效機制的有效措施。

1、切實增強操作風險意識。農村信用社作爲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操作風險自始至終與業務活動相伴而生,每一個業務點都是操作風險點,因此防範操作風險必須從每一名員工做起,將每位員工作爲防範風險的第一責任人,加強對員工風險意識的培訓,促使其提高對操作風險危害性的認識,樹立和強化“違規就是風險”的觀念,養成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態度以及紮實的工作作風,從小處着手,力求把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和第一道

關口。

2、不斷完善內控制度體系。制度建設是防範操作風險的基礎性工作,在制定制度時要貫徹“把防範農村信用社系統性風險作爲加強管理的關鍵環節”科學理念,秉承“審慎經營,內控優先”的經營方針,通過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架構使各項風險管控措施落到實處。一是及時更新、完善、補充各項規章制度。內部規章制度要隨着業務的發展和監管要求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和補充。對一些在實際執行中出現操作性不強、或已經過時或不適應業務需要的制度,要及時廢止;對存在缺陷或不完善的要及時修正和完善。二是建立風險預警和處置機制。對風險的預警和處置是防範風險的主要措施,可以有效地制止風險,並將風險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風險管理部門要針對各地風險監測情況及時進行風險提示,同時監控下級報告的重大事項和突發事件,掌握轄區農信社風險狀況。同時爲防患未然,必須制訂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和風險的快速反應機制,各類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即按預案要求進行快速處置。

3、強化崗位監督約束。操作風險主要發生在一線崗位,科學調配崗位,使崗位與崗位之間相互制衡,人與崗位實行互動是防範操作風險的有力保證。一是科學設置內部崗位,使之建立相互制衡的運行機制,並按制度和內控要求合理配置人員。二是有力推行領導幹部交流制度、員工崗位輪換制度和強制性休假制度,使違規行爲及時得到暴露,有效控制各種違規違法行爲的發

生。三是重點加強對信貸、儲蓄、財會、聯行等涉及錢、賬等重要崗位及其操作人員的管理。四是建立對違規違紀事項舉報獎勵制度,實現違規違紀行爲的羣防羣治。五是實施分級監控,形成連環責任監督,使一線員工、信用社、聯社三個層次通過相互監督和檢查,進一步強化崗位監督約束,形成一個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內控防範運作機制。

4、發揮稽覈檢查工作事後糾錯和警示作用。稽覈檢查工作要做到制度化、經常化,提高稽覈檢查手段,強化工作力度。一是要建立稽覈監察隊伍系統。建立系統的稽覈隊伍體系,完善稽覈工作制度和程序,通過培訓提高稽覈隊伍履職水平,通過查處違規違紀行爲樹立稽覈檢查權威。二是要突出稽覈檢查的重點。注重日常的常規稽覈檢查,實行防範風險關口前移,變過去事後被動式的核查爲事前主動式的預防性檢查。對案件高發機構、高風險業務、易發案件部位,要增強稽覈的深度、廣度和頻率,徹查所有相關問題及其根源。三是改進稽覈方式。要實行內外結合、現場檢查與非現場稽覈相結合的辦法,定期或不定期對有關業務進行排查,對難以通過一般對賬查出的問題,要採取公告的方式與存款人、借款人進行覈對。

5、增強基層執行能力。基層信用社是整個風險防範的基礎,基層員工又是風險防範的真正主體。增強基層的執行能力是建立防範風險長效機制的關鍵。要從提高執行力出發,切實加強基層農村信用社的建設,一是要選好一個靠得住、能幹事的信用社主

任;二是要打造一個優秀的、有戰鬥力的團隊;三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發展業務、防範風險的機制;四是要形成一套適合農村信用社特點和農村金融特點,並有利於農村信用社發展業務、減少風險的工作方法;五是要創造一個能夠促進農村信用社良性發展的良好的外部環境。把各個基層農村信用社都打造成具有完美執行力和強大凝聚力、戰鬥力的團隊,使之成爲有效防範風險的牢固堡壘。

6、加強內控文化建設。良好的內控文化能夠提高全體員工遵章守紀意識、降低內控執行成本,有效防止內部團伙作案,是內控體系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要將良好的內控文化作爲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企業文化與農信社經營管理的最佳結合點之一,讓“內控優先、審慎經營”的內控文化理念,紮根於員工的思想深處,落實到日常行爲上,讓員工在業務操作中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風險要防範,什麼事情要監督。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風險防範的文化氛圍。

閱讀了本文的人還看了以下的文章:

農村信用社如何防範操作風險

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防範淺析

淺談農村信用社如何防範操作風險

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防範化解

農村信用社風險防範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