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一

在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思想大討論專家報告會”及學工系統、本系組織的“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後,自己感覺收穫很大,深刻認識到學校正處於內涵建設的關鍵時期,對學校的發展也充滿了信心。我就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

一是充分認識到學校正處於內涵建設的關鍵時期。

在專家的報告會中指出,隨着生源的下降,未來的高校招生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體系中,民辦高校的招生形勢不容樂觀,現在已經出現個別民辦高校沒有生源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民辦高校只有不斷改進教學質量,提高畢業生競爭力,才能夠獲得生存和發展。專家們結合教育部評估專家組20XX年11月份在我校進行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工作指出,我校克服了辦學時間短、辦學經費緊張、師資力量不足等困難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存在的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學校要想持續科學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內涵建設,儘快解決影響學校發展的各種問題,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現在學校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作爲一名輔導員,我也要根據學校內涵建設的需要,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努力提高學生工作能力,爲學校的內涵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是深刻理解了學校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

在聽完專家的報告後,我認識到,內涵建設的核心內容就是做好學校的頂層設計,而學校的辦學定位就是頂層設計的一個關鍵內容。辦學定位問題關係到學校能否科學發展的問題,辦學定位準確與否,關係到學校辦學的成與敗、得與失、進與退。我校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地方區域經濟情況,確定了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這是很恰當的。在認真查閱資料後,我進一步瞭解到,學校在辦學層次上,以本科教育爲主體,本、專科並舉;在學科專業設置上以生命科學爲特色,理工結合,逐步實現農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培養的是基礎理論較紮實、知識面較寬、實踐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專家的報告會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學校辦學定位的認識,也對如何培養學生有了新的思考,明白了要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爲自己的工作目標,要更加註重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是熟練掌握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徵。

在聽完吳平教授和陳嘯教授的報告會後,我對學校應用型本科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疑惑,就是應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有何區別?學校會不會照搬高職高專教育來辦應用型本科教育?李建啓教授的報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很好的回答。李教授系統闡述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內涵,並將應用型本科教育與高職高專教育、研究型本科教育進行了認真地比較,自己也對應用型本科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四是深刻理解了教育的本質目標。

吳平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學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思想,而是教會學生懂事、教授人情事理與公民知識、教會學生學會關心別人。在以前的教育學理論學習中,自己也曾看到類似的闡述。但是在學生階段的自己對這個觀點並沒有認真地去體會,現在聽了吳教授的報告,並結合工作實際,我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作爲一名輔導員,我要經常和學生打交道。在和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就發現,現在的學生個性比較突出,考慮問題很簡單,對和自己沒有利益關係的事情不夠關心,甚至一些基本的禮貌都很缺乏。現在明白了這並不是由於學生不懂事,而是教育的缺失造成的。現在的教育過於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了,而忽視了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這給我的啓發式要更加重視學生的基礎文明教育、感恩教育,要教會學生爲人處世,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五是充分認識到了學校以後的努力方向。

在參加完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後,體會到了學校對內涵建設的重視。明白學校將會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整改爲契機,努力提高學校應用型本科辦學質量,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爲了達到這一目標,學校將會大力推進課程體系改革,並圍繞課程體系改革不斷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我將會認真配合學校完成各項工作,推動學校科學發展。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二

現在很多教師都在報怨從事班主任工作的辛苦,而魏書生老師卻對班主任工作是如此的癡迷。“我屬於願意當班主任的那類教師。我總覺得,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魏書生如是說。的確,魏書生教了解18年的書,當了17年的班主任。就在他任盤錦市實驗中學校長兼書記期間,還兼任一至兩個班的班主任,足見其對班主任這一工作的青睞。這一切源於他對教育者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深刻自覺感悟,對學生源自內心深沉博大的真愛。由此可見,“愛這一行”是當好班主任的前提。在這裏不妨學學魏書生老師的自信勁兒,談幾點自己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一、瞭解與研究學生

教師,必須瞭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選擇確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教師治的是心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當然是認識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瞭解學生,才能分析學生,教好學生,才能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加以疏導,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位、有的放矢的教育。瞭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觀察、談話、書面材料、調查訪問。魏書生常用的方法是談話,這種談話決不是在辦公室進行,而是在放學路上和特定的學生一起的時候進行。因爲,離開了課堂、學校的環境,師生面對着一個廣闊的社會,能夠擺脫固有角色的束縛,談話更自由些,離社會實際總是更近些,也更能貼近學生的心。誰能說,“談話”不是瞭解學生最科學有效的方法呢?

二、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總結他自己的教育經驗,提出了“在集體中通過集體進行教育”平行影響的教育學說。魏書生是深得這一學說精髓的。

1、用“格言警句”引路

“陽光、火光、電光,能照亮江河山川,能照亮道路,能照亮物質世界;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魏書生始終堅持每天點燃一盞思想的明燈——抄一句格言。“尊人者,人尊之”、“隱其惡,揚其善”、“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一萬次口號抵不上一次行動”、“聰明的人改變自己,糊塗的人埋怨別人”……春風化雨,點滴入土,日久天長,潛移默化。學生的精神世界,有了這些格言明燈的照耀,一定要比昨天更明亮。魏書生是一位極具鼓動力的人,他自己聯繫實際,提出的口號:“少說空話,多幹實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偉人們忙着幹實事,可憐蟲忙着罵別人”等等,也將影響着一批又一批學生沿着他指引的人生之路前進。

2、用“道德長跑”明理

魏書生把寫日記叫做“道德長跑”。因爲春夏秋冬,年復一年地堅持長跑的人,都變得身體健康,強壯有力。而寫日記,倘長年堅持不懈,就能使人心靈健康、強壯、開闊。絕大部分心理正常的人,寫日記時都說心裏話,說真話,這便起到了教人求真的作用;絕大部分人寫日記時一般都勸自己上進向善,勸自己助人改過,絕大部分人都在日記裏鍼砭醜惡,讚揚美善,歌頌心靈美的人,歌頌美好的事物,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愛美的作用。有了日記指導,才使學生人生的航船不只在個人的小河上打轉,而把它導向了廣闊的人生,導向了社會,導向了世界,才使它真正起到道德長跑的作用。我想,寫日記,進行道德長跑,實在是值得推而廣之的。

3、用“班規班法”制約

魏書生教書十幾年來,一直堅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學根據本班實際制訂了一系列的班規班法,然後在監督檢查系統的保證下,說了算,訂了幹,一不做,二不休,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魏書生的班規班法,主要分爲兩大類:一類是以空間爲序的,有常務班長職責,值周班長職責,值日班長職責,科代表職責等。制定的原則是: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類是以時間爲序的,有一日常規,一週常規,每月常規,學期常規,學年常規。制定的原則是: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魏書生的監督檢查系統很是嚴密,自檢之外,有互檢、班幹檢查、班集體檢查、教師抽查、同時還有相應的處理措施,十分有序,十分規範。在如此制約手段的作用下,學生怎能不養成嚴謹的學習、生活習慣?

三、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既要面向集體又不能忽視個別教育工作,魏書生做個別教育工作的點子是極多的,大有隨手拈來之意。學生犯了錯誤,處理的方法就有寫說明書、寫心理病歷、唱歌、做好事等多種。每週進行的選舉,產生“閒話能手”、“逃避勞動能手”、“心胸狹窄能手”、“最關心班級的人”、“做好事最多的人”、“本週進步最大的人”等等,這樣既選先進也選後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效果明顯。而個別教育工作中,魏書生最重視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呂叔湘老先生說:“魏書生想的是全體學生,要把所有的學生教好才甘心,有一個學生沒有教好心裏也不安。”爲了轉化後進生,魏書生一直要求全校專職任課教師和兼課的校長主任們,都要和一位學習困難的後進學生交朋友,建立“互助組”。他跟老師們講:“咱們不要埋怨學生難教,教師埋怨學生難教,就像醫生埋怨患者難治一樣。醫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給治了,那他的醫療水平不會高。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症的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教好的過程中提高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後進學生幫助了咱們,幫咱提高了教育水平。當然,咱們也幫助後進學生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咱們這個組織叫‘互助組’”。多麼樸實的言詞,多麼深刻的內涵啊!這不是我們做好個別教育工作的最好指南麼!魏書生正是以他那博大精深而又樸實無華的教育教學思想,震憾了當代的教育界。我想,教師就是駕控一葉扁舟行進在急浪中的人,只有不斷搏擊,謹慎行船,纔有避免被風浪吞沒的危險。教師要理解學生,順應學生,最後要有能力改變學生。“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職業,願我們以神聖的態度,在這神聖的崗位上,把屬於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們無愧於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於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曾幾何時我們爲自己的愛而感動,學生卻無動於衷,我們憤懣,我們委屈,卻不知道我們的愛錯失了方向。智慧源於真愛,真愛觸動心靈,愛的力量很偉大;讓我們懂得了班主任的妙處、用處,堅定了我們走一條既輕鬆又快樂的道路的決心。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三

1、育人情懷,仁愛之心,是做好教學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着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這是新時代賦予教師的重大責任和神聖使命。毛澤東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這裏的精神就是情懷,它是一種境界,一種擔當,一種超越,一種奉獻,一種不懈的追求和品節。情懷是做好教學的內生動力。

仁愛之心是教育的心靈基礎。“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南航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教師,熱愛教學,全身心的投入教學,將教學視爲他們一生相伴的事業;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敬畏學生的未來,願意把時間花在教學和學生身上,使學生們能夠時刻感受到他們自己的“珍貴”,進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和對生活的熱愛,引導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出發,成就彼此的幸福。

2、重視教學,研究教學,是做好教學的內在需要

重視教學,就是真正熱愛教學,把它視爲自己的職業使命。重視教學,必須堅持教學與科研結合,通過提煉科研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拓展科技活動等,把科研優勢轉化爲教學資源,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

研究教學,就是聚焦教學內容,深入研究教學新理念、新知識、新工具。採取有效方法幫助學生成功地進行學習,使學生有獲得感、滿足感,進而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感情產生持久、真實和積極的影響。研究教學,必須與思維訓練、人文薰陶、價值塑造有機結合。爲此,大學教師必須有較寬廣的科學和人文素養的專業知識;掌握當代重要的工具性學科知識與技能;更多地瞭解學科發展史及趨勢和科學家的創造活動、科學精神及人格力量。這三層面知識相互支撐、滲透,共同構成一個優秀教師的高尚師德,良好的文化素養、複合的知識結構。

3、改革創新,追求卓越,是教學工作的不懈追求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學最本質的特徵與底色,需要全體南航人矢志不渝去創建。聚焦核心問題,攻堅克難,通過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解決人才培養的薄弱環節和頑症痼疾,釋放教與學的潛能。積極探索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學生培養與教師發展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相結合、人文素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線上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整體培養和個性化拔尖培養相結合、全面改革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等,開啓南航教學工作的新篇章。

“教育,是師生間的幸福體驗”。盧瑟福、波爾等人因他們的慧眼識才和對一羣極具天賦人才的培養撐起了20世紀上半葉物理學的天空。學生是南航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南航最美好的未來,讓我們重視教學、研究教學、做好教學,爲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新人做出南航應有的貢獻,讓更多的吳光輝、吳希明、黃領才從南航走向祖國的大地。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四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認真地學習了他的教育思想,讓我的思想進行了一次徹頭徹尾的大洗禮。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作爲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着變化。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我們要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我們要虛心地跟一切人學,跟大衆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人類發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我們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學做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會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從而成爲學習的主人。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確,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但是,“園丁的汗水,在綠葉上閃光,教師的汗水,在心靈中結果。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爲了使大衆掌握文化知識,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在我們前輩中間,也有許許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聖的土地上。他們都是我們教師的一面鏡子。

作爲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爲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爲新世紀的創新型人才。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五

一是充分認識到學校正處於內涵建設的關鍵時期。

在專家的報告會中指出,隨着生源的下降,未來的高校招生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體系中,民辦高校的招生形勢不容樂觀,現在已經出現個別民辦高校沒有生源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民辦高校只有不斷改進教學質量,提高畢業生競爭力,才能夠獲得生存和發展。專家們結合教育部評估專家組20xx年11月份在我校進行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工作指出,我校克服了辦學時間短、辦學經費緊張、師資力量不足等困難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存在的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學校要想持續科學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內涵建設,儘快解決影響學校發展的各種問題,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現在學校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作爲一名輔導員,我也要根據學校內涵建設的需要,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努力提高學生工作能力,爲學校的內涵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是深刻理解了學校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

在聽完專家的報告後,我認識到,內涵建設的核心內容就是做好學校的頂層設計,而學校的辦學定位就是頂層設計的一個關鍵內容。辦學定位問題關係到學校能否科學發展的問題,辦學定位準確與否,關係到學校辦學的成與敗、得與失、進與退。我校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地方區域經濟情況,確定了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這是很恰當的。在認真查閱資料後,我進一步瞭解到,學校在辦學層次上,以本科教育爲主體,本、專科並舉;在學科專業設置上以生命科學爲特色,理工結合,逐步實現農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培養的是基礎理論較紮實、知識面較寬、實踐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專家的報告會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學校辦學定位的認識,也對如何培養學生有了新的思考,明白了要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爲自己的工作目標,要更加註重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是熟練掌握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徵。

在聽完吳平教授和陳嘯教授的報告會後,我對學校應用型本科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疑惑,就是應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有何區別?學校會不會照搬高職高專教育來辦應用型本科教育?李建啓教授的報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很好的`回答。李教授系統闡述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內涵,並將應用型本科教育與高職高專教育、研究型本科教育進行了認真地比較,自己也對應用型本科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四是深刻理解了教育的本質目標。

吳平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學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思想,而是教會學生懂事、教授人情事理與公民知識、教會學生學會關心別人。在以前的。教育學理論學習中,自己也曾看到類似的闡述。但是在學生階段的自己對這個觀點並沒有認真地去體會,現在聽了吳教授的報告,並結合工作實際,我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作爲一名輔導員,我要經常和學生打交道。在和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就發現,現在的學生個性比較突出,考慮問題很簡單,對和自己沒有利益關係的事情不夠關心,甚至一些基本的禮貌都很缺乏。現在明白了這並不是由於學生不懂事,而是教育的缺失造成的。現在的教育過於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了,而忽視了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這給我的啓發式要更加重視學生的基礎文明教育、感恩教育,要教會學生爲人處世,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五是充分認識到了學校以後的努力方向。

在參加完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後,體會到了學校對內涵建設的重視。明白學校將會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整改爲契機,努力提高學校應用型本科辦學質量,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爲了達到這一目標,學校將會大力推進課程體系改革,並圍繞課程體系改革不斷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我將會認真配合學校完成各項工作,推動學校科學發展。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六

通過學習市長熊清華的講話,進一步弄清了“打牢一個基礎,構建五個支點,全面振興保山教育”的思想內涵,開展了教育思想大討論,本人感想頗多,我深刻地認識到:

教師,作爲精神文明的開拓者,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在社會發展中,起着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

隨着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普及義務教育的確立及其年限的不斷延長和終身教育的蓬勃興起,教師勞動在社會總勞動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教師職業已成爲整個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職業。教育和科技是當今社會各個國家的興國之本,國際間各種競爭之本。所以,各國都很重視教育、重視教師。因此,作爲教師應自覺地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社會意義、國際意義和民族意義。教育不好學生,不僅僅是誤人子弟的問題,而是涉及一個國家的興衰,一個民族的強弱的大問題。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都邁上一個新臺階。這時教育工作者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在新的形勢下,教育工作的任務是:遵循黨的十六大精神,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爲指導,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武器,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作爲工作的最終目標。誠然,作爲一個從事基礎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冷靜地看到我國教育的負面影響,我國教育在總體上還比較落後,不能適應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教育的戰略地位在實際工作中還沒有完全落實,教育投入不足,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程度不同地脫離實際,多數農村和偏遠地區的辦學條件較差,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和制約教育的發展。我認爲,在影響教育發展的首要問題還在於教師隊伍的行風建設。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的實施,直接關係到青少年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師德師風的建設方面,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努力,我們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多數教師能忠於職守,辛勤耕耘,爲人師表,無私奉獻,爲教育改革和發展作用了應有的貢獻,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賴,體現了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但是在我們教師隊伍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部分教師,經不住商品經濟的誘惑,不安心地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第二職業上,千方百計撈取個人收入,熱衷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敷衍學生,怠慢工作,甚至根本不把本職工作放在眼裏;有的卻不注意加強業務素質方面的學習,教育教學方法老化,遇事不冷靜,隨意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以罰代教,致使學生身心受到嚴重傷害;有的只追求個人利益,利用職權,向學生濫發學習資料,人爲地加重學生經濟和學習負擔,有的借輔導之機,巧立名目,亂收輔導費,致使有些本來就困難的學生,雪上加霜;個別教師道德敗壞,聚衆賭博,打架鬥毆,擾亂社會治安,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有的甚至觸犯刑律等。這些現象,無一不嚴重影響人民教師的形象,損害得聲譽,給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育隊伍,進一步增強廣大中國小教師遵紀守法、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意識,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那麼,作爲教師,怎樣做才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怎樣才能做到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教師又應該具備怎樣的心態呢?

首先,要明確教師這一職業的社會地位和價值。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教師的職業不再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是社會主義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和《教育法》中也明確指出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師對此應有深刻的認識,並通過工作實踐去體驗,對此認識越深,體會越全面、越深刻,職業的信念就越堅定。就能自覺地熱忠於本職工作,獻身教育,從而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其次,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教師的教學態度、治學精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效果,也關係到學生的成長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利益。教師工作的目的是教書育人,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教師的言行是一股感誘力很強的教育力量,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特殊作用。故教師隨時應注意“以身立教”、“爲人師表”的影響。

第三,要明確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是完成這一工程的重要人物,教師之間、教師同領導之間、教師同職工之間是團結協作的關係,它影響着學校教育的“綜合成果”。因而,教師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

第四,要確立“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爲人民”的思想。不論在何種情況下,應總是堅持工作爲上、他人爲上、集體爲上,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于思想和行動的全過程。

第五,要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思想。一名好教師,必須有崇高的師德、淵博的學識、高超的教學藝術,必須不斷學習,自我提高。教師終身生教人,也需終身受教育。否則,最終被社會、時代所淘汰。

經過這次教育思想大討論,我受益良多;要建設滇西教育強區,需要有具有奉獻精神,業務素質高的教師,爲此我們作爲一名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完善自我,踏實認真地工作,爲加快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而不斷努力、拼搏!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七

陳鶴琴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及兒童教育專家。他懷着熱愛祖國、振興中華民族之志,以培養民族幼苗爲己任,認爲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熱愛兒童、瞭解兒童、尊重兒童”、“一切爲兒童。”他一貫重視兒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並認爲“對於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們應當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們關於體德智三育都從小好好學起。”經過長期的探討實踐,並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訓育原則,體現了“活教育”理論的全新的教育觀念。他把“活教育”訓育原則作爲實施“活教育”德育目標“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的基本原則,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讀了陳鶴親先生的《怎樣做國小教師》,深受啓發。

陳老的教育思想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大理論,細細讀來着許多的思想都是陳老一生工作經驗思考的精華。特別讓我感動的是陳老的任何一條箴言的提出都是從小處入手,從排隊的問題到禮貌的訓練,以及教室裏的佈局和桌椅的擺放,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小問題,陳先生都事無鉅細地進行了詳細的要求。例如教室裏展板的高度,並不是以好看爲首要目的,而是要求既美觀又便利,教室的門吱吱呀呀的響動這些讓我們司空見慣的現象,陳先生也同樣關注到了。“愛生”的理念融入在陳先生的思想中。這樣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諸多細節:我們教室裏的講臺邊、櫥櫃角上的護邊、護角;我們教室門上的防護包邊;我們精心倡導的六項兒童禮……這些不都是陳鶴琴先生的教育思想的踐行嗎?

小中見大,見微知著。做教育也好,做教師也好,無論何時都不能忽略細節、忽略最微小的根本,從小處入手,把點滴做實,也是功德無量的吧。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八

1、轉變觀念,學生中心

讓學生收穫更多,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加大因材施教的力度,改進課堂教學方式,由原先的以教師爲主的授課模式,轉變成以學生爲主的學習模式,幫助大學生逐漸消除長期養成的“傳授式教學”習慣,對學生學習過程加強指導,培養他們“獨立自主地學習”方式。

2、積極實踐,智慧教學

高校教師不僅自己要立志成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還應通過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變革,將現代媒體與教育深度融合,利用互聯網+高等教育產品MOOC等手段,成爲一名與時俱進的卓越老師。積極踐行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模式,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提升學生獲得知識的效果,增強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做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模式改革的踐行者。

3、課程思政,教書育人

將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課、基礎課中,是每個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將育人要求和價值觀教育內容融入話語體系,從而強化教師作爲學生領路人的影響力,真正做到教育與教學的有機統一。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九

最近幾個月來,我如飢似渴地利用業餘時間搜看了《魏書生教育思想》一系列報告視頻,感想頗深,略述拙見。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魏書生講的關於教學上的“兩大點”

“一小點”。“兩大點”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學。“一小點”就是“一鬆二靜三勻四樂”,就是說:“身體鬆心靈靜呼吸勻情緒樂”。簡單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人凡事要想的開、想的透,要樂觀進取,不管有多大的事都要保持“心靈靜”“情緒樂”。要時時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這樣就可以讓我們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生活、學習。

教育家魏書生談到教學管理時,特別強調了兩點:其一是在處理班級的事情方面,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給班裏的每個同學都分個職務,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特長。這樣他們就會認爲老師很器重他們,把分配的任務儘可能做到極致。“人盡其責,人盡其才”的思想在這裏得到了充分體現。其二是要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要想改變一個人,就要發現他存在的問題的多種因素。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根據他們的優點去鼓勵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班裏的一些重大事情一定要採取民主的方式去解決。凡是“一般學生能幹的事,班幹部不要去幹,”“凡是班幹部能幹的事,班長不要幹”,“凡是班長能幹的事,班主任不要幹”。總之,凡事要靠方法,這樣,班主任幹起工作來就很輕鬆了。他強調必須注重管理,但管理不是老師來約束學生,而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我約束。通過引導學生對管理的認識,使學生自覺意識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別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觀效果上,減少了學生對管理的牴觸情緒,提高了管理實效。比如,在學生中建立起了自檢、互檢、班幹部檢查、班集體檢查等制度,考試時由學生分工出題互考、補考等,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另外,教育家魏書生還非常注意鍛鍊身體,他每天都帶領學生長跑3公里的路程,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雪,從不間斷。科學的管理方法,加上持之以恆的信念,使魏老師的成功成爲必然。

魏老師在作報告時,幾十歲的人一站就是半天,而且一直是“金雞獨立”的姿勢,用他自己的話說,“能一個人乾的事不要讓兩個人去幹,能一隻腳站着,就不要讓兩隻腳都受累”。

魏老師的睿智與幽默,精闢的見解與淵博的學識,從容不迫的敘述與抑揚頓挫的語調,感染並折服了我。讓我領悟到教育教學的真諦和人生中的某些哲理。魏老師用四個小時述說快樂人生,笑聲掌聲不斷!從他的報告中,我認識到自己應該學習的還很多。我們應該學習他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執着。他把從事教育工作看作是對黨、對人民的回報,把工作看成是品嚐人生的歡樂,樹立視事業如生命、愛在其中、以苦爲樂、爲之獻身的信念。學習他埋頭苦幹、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生活作風。他對待教書育人工作真心實意、踏踏實實,達到捨身忘我的境界。不管在做人還是在做事上都能守住一顆平常心,盡到生存的責任,享受生存的快樂!他把平凡的崗位看成一個宏大的世界。他說:“人盡其才固然可喜,大材小用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我要學習他健康的情緒、平穩的心態和樂觀的精神;善於適應環境、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多看前面,少看身邊;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自己的長處,少望自己無法改變的弱點。千方百計地解放自己、珍愛自己、超越自我,珍愛自己的每一段,珍愛自己的每一處,珍愛自己的長處和特點。真正樹立笑對人生的境遇觀,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魏老師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他腳踏實地的精神,他的教育工作熱情,和他在任何境遇下都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樂觀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七月底,在xx局長親自率領下,我區校級領導一行懷着崇敬的心情前往魏書生教育思想的誕生地——遼寧省盤錦市參觀學習。雖然沒有見到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本人,但經過在魏書生老師工作和領導過的學校近一週的訪問學習,通過深入到學校、班級、師生、領導中,近距離的看、問、交流,魏書生教育思想逐漸地深入到我們的內心,我們無不深深地被魏書生教育思想所折服,對魏書生教育思想又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感悟。下面談幾點主要體會和思考。

一、領悟魏書生教育思想核心,找準辦學思想。

魏書生育人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真正地悟出了教書育人之道,並堅定地踐行之。魏書生教育思想核心是民主與科學。

首先,要深刻領悟民主思想,運用好民主思想。

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解決了教育發展的本質問題。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本質在於以人爲本,調動師生髮展的積極性,而推動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關鍵點在於調動教育者教的積極性和被教育者學的積極性,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解決了”我想教“和”我想學“的問題,這樣就解放了師生,也就解放了教育。此行,我們在盤錦市的學校裏看到了一個個的鮮活事實例證。

1、民主思想體現在學校管理上。

校長治校民主。

一所學校能不能做到真正的民主,校長是關鍵。盤錦實驗中學的現任校長談到他第一次上任做校長時去請教魏書生老師該如何做校長,魏書生老師只送了一句話:”做好自己“。這真是耐人尋味,讓我深思,魏書生老師講的校長”做好自己“包含深意,校長”做好自己“就意味着要率先垂範,要求師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校長希望學校能”民主“起來,校長自己一定得”民主“在先。做好自己還要修煉好自己的人格。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與發展。教師的人格不僅影響着學生的學業,更影響着學生的人格形成的發展;它不僅影響着學生的今天,更影響着學生的明天和未來。魏書生非常重視自身人格的修養,他的人格魅力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他努力地實現人格的提升,用自身的心靈塑造學生健康的心靈。我們看到魏書生老師是這樣,他的追隨者也是這樣,我們見到的幾位盤錦學校的校長在管理上都有這樣的特質:事業至上、真誠待人、決策民主、做事光明磊落、做人坦蕩大氣。可見校長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學生管理民主。

學校的民主要體現在學生管理上。對學生要給予充分的尊重、信任與理解,管理重在管心、重在自我管理。要建立互助的師生關係,要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以及決策過程要懂得與學生商量。魏書生老師說:”凡是學生能幹的事,班幹部不要幹;凡是班幹部能幹的事,班長不要幹;凡是班長能幹的事,班主任不要幹“,這種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管理的積極性,解決了學生服從管理、投入管理的問題。”讓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讓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這是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念,又何嘗不是我們今後班級管理的改革方向呢?

在訪談中我們得知,學校在解決學生早戀、帶手機上學、迷戀時尚、嚴重違紀等的棘手問題時,無不首先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認爲學生出現的一切問題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在理解的前提下學校不是靠簡單粗暴的”堵“,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討論制定解決辦法,讓學生通過民主、自主、自治的`方式實現學生管理民主,管理效果自然理想。我們看到和感受到這樣管理所帶來的自律、自由、清新的管理文化氣息。

2、民主思想體現在課堂教學中。

解放學生就要解放學生天天學習的課堂,課堂民主了學生的學習也就解放了。在盤錦我們聽了幾節課,深深地感受到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在課堂裏的體現。盤錦學校的課堂基本的特性是強調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師生平等交流,同學習慣於小組合作學習、習慣於大膽發言積極參與;有時師生共同探討、有時學生做起老師、有時圍着各自的小黑板激烈辯論…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爲學習的主角和主人,這樣的學習方式就是民主的學習方式。

3、民主思想體現在文化、風氣中。

民主思想在學校的最高表現形式應該呈現在學校文化、風氣中。通過觀察和座談,我們發現盤錦學校裏的師生關係和幹羣關係都呈現出一種令我們羨慕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決策喜歡在商量中進行,執行在自覺、自動中完成,評價在嚴格和”正常“中展開,民主思想讓學校人際關係簡單而純潔起來,讓工作專注而高效起來。可以看出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在盤錦的教育人中已深深紮根。同時,我們還發現這裏的老師和領導特別愛”面子“。他們的”面子“是怕競聘不上班主任、怕表現不好班主任不聘自己;他們的”面子“是唯恐自己的工作會拖了集體的後腿、自己的行爲有違集體的榮譽。這種”面子“觀就是一種正能量,它利於學校統一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它讓學校積極向上的風氣和主流文化長盛不衰。

其次,要深刻領悟科學思想,掌握好科學思想。

魏書生老師不僅有一套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同時還有一套嚴謹、科學的方法論。魏書生老師提出的教育科學思想解決了教師”怎麼教“和學生怎麼學的問題。魏書生老師強調科學化分三段,第一段,叫做建立計劃系統。第二段,建立監督、檢查系統。最後一段叫總結反饋系統。民主的層次越高,制度的規範越細。在盤錦學校實地參觀,我們真切地觸摸到魏書生老師科學思想的實踐與發展。

1、管理形成科學體系。

縱觀盤錦的幾所學校的管理,在操作層面上都已形成完善的現代化科學管理體系,忠實地踐行着魏書生老師提出的”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科學管理理念。精細化的管理讓我們在參觀的學校裏的每個角落幾乎發現不了垃圾;讓我們在參觀學校裏的課堂上發現了在落實”每節課都有檢查評價“的課堂管理人員;讓我們在參觀學校大課間時發現各個環節和流程管理的細緻與到位。我們感受到盤錦教育高品質的背後支撐着的科學管理。

2、養成教育形成科學體系。

我們發現盤錦教育的窺見了養成教育不僅僅只是大課間搞得好這麼簡單。我們從師生的文明程度、校園的環境衛生、一日常規、每天七個一分鐘、課堂和活動的組織紀律、嚴格有章法的過程管理中窺見了盤錦養成教育科學體系的端倪。

3、教學改革形成科學體系。

盤錦的課改在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我們在盤錦的課堂裏看到了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江浙一帶的教育風格和國外先進教學的理念。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但從他們實施的教學案、教學過程監控、教研教學整體水平中也看得出他們的教學教改組織實施體系也很齊備和成熟。

二、堅定魏書生思想不動搖,創造性地踐行魏書生思想 。

1、帶動師生深入學習魏書生思想。

僅是學校領導領悟了魏書生思想是不夠的,校長要積極地通過開專題講座和帶領大家共讀有關魏書生思想書籍,及時在實踐中總結踐行魏書生思想的心得體會,表彰學習實踐先進,讓魏書生教育思想在小林實驗國小的師生心中紮根。

2、在實踐中,創造性地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

學習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要抓住本質,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抓住本質就是要緊緊抓住魏書生教育思想的民主和科學兩大核心來指導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這樣我們的改革就會保持正確的方向。同時,在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的中要注重行動智慧。要虛心地學、創造性地學;要在借鑑中做、改進中立。要以民主科學管理、大課間、課改三個方面爲爲重點,紮實而創新地開展下學期的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實踐活動。讓我們起而行,用魏書生教育思想爲學校發展注入一股強大的動力和活力。

教育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篇十

生本教育體系的理念就是:“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它是一種能讓師生產生快樂的“靈丹妙藥”,從而讓學生喜歡學習,教師喜歡教育教學工作。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說:“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快樂的日子使人聰明,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當一種教育爲孩子、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了快樂與幸福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來反對它呢?

奧修把這樣一句話稱爲偉大的禱文:“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話,給予了我深深的啓迪:腳被忘記,也可以說是腳處於“忘我”狀態,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腳,腳疼了,腳就被時時記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謂適合兒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們只要給了兒童生本教育,他們就會忘我地活動和遊戲,也就是進行忘我的學習,這是一種忘我的境界。作爲教育者,我們要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

這樣的課堂不要怕走向杜威的“兒童中心論”,生本教育改革是在東方文化背景下進行的,“東方講究系統的、秩序的儒家文化傳統,這種作爲背景的文化,是不可能也不必要抹去的,它會頑強地表現出來,成爲教育改革的潛在的穩定的甚至是制衡的力量。由此,我們朝着生本的方向進和體系性的較爲徹底的改革,亂不到哪裏去,反而會在獨特的文化背景下結出豐花碩果。”《新基礎教育改革不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中也強調了這樣的觀點,“基礎教育改革不是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不是簡單的將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徹底分離,而是取長補短、相互融合和與時俱進的過程”。美國素來就比較強調兒童個性,推進兒童中心教育當然也是必要的,但卻可能產生較多的問題;然而,“在我們傳統的文化氛圍之中的生本教育改革,如同晴空之見雲霓,會產生優勢互補的效應”。

韓愈也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在生本課堂的討論中,教師會遇到學生提出的許許多多的問題,可能會經常面臨難以回答的情況。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學生能詰難老師,能提出別開生面的問題,乃是我們教學的成功。

書中還談到了生本教育的方法論,即“先做後學、先會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不教而教”。江蘇洋思中學聞名遐邇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與生本教育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該校蔡林森校長是否讀過這本書或聆聽過郭教授的報告?洋思中學取得了巨大成功,生本教育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應該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教育實踐取得了同樣令人矚目的成績,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和教育體系的強大生命力。

反思我們的教育習慣,有太多的“以師爲本、目中無生”,也有太多似是而非的“看似以生爲本、實則以師爲本”的例證。包括學校內部的某些彙報課,包括我自己的某些教研課,當然也包括某些帶頭人、特級上的示範公開課,或多或少過於強調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我不由得想起我們“課程資源開發”小組研究的“核心課程資源——教材的適應性應用策略的研究”子課題,分明也是在適應教師適應學生等角度改變、替換、拓展、重構、自主開發教材,原來一切的適應就是爲了學生更自主高效快樂地學習。但願我們在實踐“生本教育”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在彷徨中探索,在摸索中奮進,也在反思中不斷落實和提升我們的“生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