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企業制度

目錄

企業制度
第一篇:企業制度第二篇: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第三篇: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第四篇:現代企業制度2第五篇:現代企業制度論文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企業制度

“中小企業網”項目部財務管理制度

1、健全財務管理機制,會計、出納分人負責。會計負責各項支出的核算,控制經費的合理使用,做好月報季報年終決算。出納負責收支現金交登賬,當日現金500元以上必須在下午5點以前存銀行。

2、業務員收入的現金在24小時內全額上交出納,逾期未交每次罰款壹佰元,捲款私逃者,工資和押金一律充公,或追究擔保人責任,數額較大,訴訟法律。

3、項目經理和業務員要及時掌握轉帳部分的回款情況,項目經理要督促業務員將款項收回。

4、嚴格回執單的管理,業務員領取回執單要登記簽字,要堅持“一去一回”制度,公司對已籤或未籤的回執單,進行不定點不定時抽查,發現問題,從嚴處理。

5、一般情況下員工不行預支工資,如遇特殊情況必須辦理借支手續,由部門主管和經理批准,其借支不得超過工資的50%。

6、收取現金暫開的收據,待開出正式發票時,必須將該收據收回,領用收據時,必須登記,使用完畢後,必須將存根交回。

7、備用金須公司經理簽字批准,並履行備用金借支手續。

一、會計崗位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頒佈的有關財務制度、嚴格按照《會計法》進行計賬、算賬、報賬,規定,嚴格財經紀律,做到手續完備、內容真實、數據準確、賬目清晰。 2、負責編制公司年度財務計劃;編制月、季、年度會計報表及有關說明,每月10日前向公司領導及時、真實、準確地報送會計報表,完整地反映財務狀況,並按季度進行財務分析。 3、責會計覈算,特別對應收、應付等往來賬要及時清算和催收;定期對固定資產、低值易耗等財產物品進行盤點,做到賬帳相符,賬實相符,發現不符,必須查明情況及時彙報。 4、負責公司的資產管理和各項財產的登記、覈對、抽查與調撥,按規定計算折舊費用,確保資產的資金來源。 5、妥善保管會計憑證、會計賬本、會計報表等檔案資料。 6、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二、出納崗位職責 1、負責現金及銀行轉賬票據的收付,不得積壓,按時將現金送存銀行。 2、嚴格遵守現金管理制度,庫存現金按規定限額執行,不得挪用、不得以白條抵庫、不得坐支營業款。 3、根據會計人員簽章的收、付款憑證,按款項的審覈批准制度辦理收付。 4、開據支票,辦理匯款時要按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辦妥有關手續,不符合規定者予以退回。 5、填制有關收入、支出的會計憑證、登記銀行存款、現金出納日記賬,保證賬款相符。 6、負責保管未簽發的支票,支票本及已簽發的支票存根聯。 7、負責職工每月工資、獎金以及各種福利待遇的審覈和發放。 8、結合公司的業務實際情況,每月彙總收付款憑證並將憑證交會計登記明細賬。 9、每月10日前,將上月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逐筆覈對,編制銀行餘額調節表。 10、每月底將銀行存款餘額、營業收入及本月、本年累計額報告總經理及法人代表。 11、妥善保管保險櫃鑰匙,密碼不得泄露及外傳。 12、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固定資產的管理規定 1、公司的固定資產,包括機器設備、車輛、傢俱、電器、其他設備等,其財務管 理和計提折舊,由財務室負責。 2、每年年終必須進行一次固定資產盤點,做到實物和賬表記錄相符,覈算資料準確。對固定資產遺失、損壞的,要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做出適當處理。 3、購置固定資產,

必須有經批准的購置計劃;購置時,經領導批准,可借用限額支 票在計劃範圍內使用。 4、購置的固定資產報銷時按財務制度審批程序進行。

四、印章使用的管理 1、公司印章包括公章、財務專用章、法人代表章、合同章等。公章由行政管理部指定專人負責保管,財務專用章、法人代表章、合同章由財務室專人負責保管。 2、保管人員必須堅守職責,未經領導批准,不得將印章帶出辦公室,不得私用,不得委託他人代管。 3、保持印章使用的嚴肅性。各類印章只限使用在正式公文、函件上,嚴禁在空白介紹信上蓋章。印章使用必須做到用章登記。

五、公司員工差旅費的規定 1、職工因公出差,按財政部有關文件規定,一律乘座火車,可購硬臥車票。如因特殊情況需乘飛機者,必須報總經理批准方可乘座,否則不予報銷。若需乘船可購四等艙船票。 2、在途補助。乘座火車和輪船每人每天按20元補貼,乘座長途汽車6小時及以上的,可按在途標準補貼20元。 3、員工每人每天按80元標準住宿,出差住宿按天數計算;副總經理以上實報實銷,所住賓館不得超過三星級。 4、住勤伙食補貼,每人每天20元標準。 5、市內交通補貼,每人每天10元標準。 6、公差人員報銷差旅費,必須在回公司五天內辦理報銷手續、繳還預借差旅費,否則作爲挪用公款處理。

六、物資採購規定 1、各部門根據每年物資的消耗率、損耗率進行預測,於每年十二月中旬編制採購計劃和預算,報財務室審覈。 2、計劃外採購或臨時增加的項目,也要制定計劃或報財務室審覈。 3、財務室對各部門採購計劃和預算進行審覈,經審覈的計劃交行政部門監督實施。 4、採購價值在500元以上的物品要有2人以上共同辦理;大宗用品或長期需用的物資,必須向3家以上供應商摸底詢價,並簽定供貨協議。 5、計劃外和臨時少量急需品,需經總經理批准後,方可採購。 6、採購人員採購物資付款,價值在500元以上的,使用轉賬支票或委託銀行付款;價值在500元以下的,可以支付現金。 7、轉賬支票結賬一般由出納根據採購人提供的準確數字或單據填制轉賬支票。若由採購人領空白轉賬支票與對方結賬的,轉賬支票必須限額。 8、物資採購價值超過500元,賣方要求付現金的,必須由財務室審查,經批准後,方可付款。

七、公文及合同的管理規定 1、以公司名義向外發送的正式文件需經部門經理審閱,總經理簽發。 2、以公司名義對內、對外簽定的合同,統一由財務室負責辦理,並在辦理完畢後將原件分類存檔,以便隨時備查。

八、財務審批、報銷規定 1、公司各部門應根據工作需要,事先擬訂支出計劃,報總經理同意後,再由經辦人按規定辦理借支或報銷手續。 2、公司員工報銷,需下列審批程序:經辦人—部門經理簽字—總經理簽字—出納付款。 3、上述開支的必須支出,如果總經理不在,需經電話請示總經理同意後,方可予以支出,待總經理回到公司後再予補籤。 4、員工個人因私借款一律不予批准

司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爲保證順利完成公司下達各項生產任務、經營目標、管理目標而制定本規章制度。

第二條:規章制度包括生產製度、衛生制度、考勤制度、獎懲制度、安全制度等。

第三條:本規章制度適用本公司的各部門的每一個員工。

第二章行政辦公制度

第四條:根據公司實際運作情況,定期召開生產計劃、產品質量、人員培訓會議。

第五條:公司每一位員工必須按公司要求參加會議。

第六條:衛生管理制度

1.生產操作人員必須按照公司要求每日做好各自崗位的衛生清掃工作,保持清潔整齊。

2.各類原材料的堆放必須有各自直接使用者負責堆放整齊、安全、衛生、清潔。

3.每臺設備由直接操作者負責保養、基本維修、清掃工作。

4.必須服從公司統一安排,做好公司環境衛生工作,保證廠容廠貌的整潔。

5.食堂衛生、飲食的清潔工作由食堂炊事人員直接負責,預防食物中毒。

第七條:工作期間,公司內嚴禁個人電話的使用。

第八條:公司的辦公用品嚴禁使用與本公司無關的事宜。

第九條:生產場所嚴禁吸菸。

第十條:任何員工不能泄露公司的商業祕密和技術祕密。

第十一條:不說任何不利於公司和有損公司形象的話。

第十二條:不做任何有害公司的事。

第十三條:工作期間,嚴禁串崗、離崗,出入廠物品人員必須填寫出入廠證,同意覈准方可進出。

第十四條:宿舍裏嚴禁大聲喧譁,以免影響他人休息,嚴禁打架鬥毆、聚衆賭博。

第十五條:必須按公司值日規定和要求清掃宿舍,保持其清潔衛生。

第三章考勤制度

第十六條:嚴格遵守公司時間,不準遲到、早退,發現遲到、早退,視時間長短作相應處罰。

第十七條:有事請假者,必須填寫請假申請單,批准同意後休假,未辦理請假手續者作曠工處理。

第十八條:任何請假以不影響公司生產爲前提,由所在部門負責人批准,得到公司認可後方可休假,不可強行要假。

第十九條:公益事業活動等休假可享受工資待遇補貼。

第二十條:新招員工有試用期,試用期間不勝任工作而自行離開者,扣發當月工資,辭職者須提前一個月打辭職報告,同意後方可辭職,自行離職者扣發當月工資。

第四章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條: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任何崗位都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違反操作規程造成後果者,責任自負。

第二十二條: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操作他人崗位,擅自操作他人崗位造成後果者,責任自負。

第二十三條:各自崗位操作人員有責任報告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以便及時發現、排除。

第二十四條:如遇颱風、洪水、自然災害等緊急狀況下,公司任何人員有責任和義務服從公司的緊急調配,保衛公司的財產不受損失。

第五章員工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平等就業的權利。

第二十六條: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的權利。

第二十七條: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獎勤罰懶。

第二十八條:按公司規定休息和休假。

第二十九條:享受勞動安全、衛生和保護。

第三十條:請求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第六章員工的義務

第三十一條: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的任務和各項生產指標的義務。第三十二條: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公司規章制度的義務。

第三十三條:執行勞動規程,按規定操作的義務。

第三十四條:在工作中不斷提高勞動技能的義務。

第七章獎罰制度

第三十五條:按民主選舉獲“優秀職工”者公司予以嘉獎,獎金:300-500元。

第三十六條: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職工,公司予以處罰,罰金5-500元。

第二篇: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

第三章 企業

第一節 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的地位和作用市場上從事交易活動的組織或個人稱爲市場主體。個人、家庭、機

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都是市場主體。其中,個人、家庭主要是作爲

消費者而存在,他們中也有一些個人、家庭從事生產經營,但在社

會經濟生活中所佔的比例是非常有限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是非盈利性的經濟組織。 企業是以盈利爲目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企業必須 擁有一定的財產,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有獨立的財務會計等覈算機構,對 自己的經營活動成果承擔經濟上的責任,自負盈虧,具有獨立的經濟利益。同時按照現 行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辦理一定的登記審批手續,取得法律上的承認。

企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擔當着極其重要的角色,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企業是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和生產要素的需求者。企業好比是市場經濟的細胞,它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生生不息,決定着市場經濟的生機和活力。企業既向社會提供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和服務,同時又從市場上購買自身發展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離開了企業以及企業之間、企業與其他市場主體之間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市場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對產品的豐富程度和市場的活躍程度起着直接的影響。 第二,企業是社會生產和流通的直接承擔者。社會生產及其產品的流通,都要通過企業來完成。比如,鐵礦石由採掘企業開採出來後,通過選礦企業的揀選,由運輸企業送到鋼鐵企業冶煉,軋製成鋼材,然後靠經銷企業在市場上銷售,製造企業用購買到的鋼材製成各種各樣的成品,再由經銷企業在市場上銷售。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中斷,都會導致社會財富不能最終實現。

第三,企業是社會技術進步的直接推動者。企業擁有社會生產所需要的技術力量和技術手段,具有將科學技術轉化爲生產力的基本動力和條件。市場競爭的壓力促使各個企業不斷研發並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爲社會提供更新更高的物質技術裝備,從而推動整個社會技術進步。

企業是現代經濟的基本生產經營單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是組織生產和經營的基本單位,是經濟增長的主體。在社會生產中,衆多企業相互聯繫,相互競爭,相互促進,構成國民經濟的有機整體,因此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企業是社會生產的直接組織者,正是在企業中,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結合(本站 推薦)才得以實現,構成現實的生產力,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第二,企業對市場的資源配置具有靈敏的反應,從而影響資源的供給和流通。企業是社會經濟資源流通的直接承擔者,只有在市場中產生衆多富有活力的企業,資源才能實現有效配置。資源配置就是企業通過市場供求、競爭等機制和價格信號對資源進行及時的吸納引進或收縮售出。

第三,企業可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重要的調節作用。一方面是隨着壟斷的出現和發展,特別是隨着巨型企業、跨國企業的出現,其企業的運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某一類產品的市場價格,影響社會需求,從而對國民經濟的運行構成影響;另一方面是通過企業間的聯合、兼併對國民經濟產生一定的調節作用。我國在企業改革中通過國有資產重組而形成的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對國民經濟整體運行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第四,企業對社會經濟關係產生一定的影響。企業不僅是一定經濟關係的體現者,而且企業可以通過內部各種關係的調整來對社會經濟關係產生影響。在社會主義企業中,理順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管理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關係,有利於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

企業的分類

和基本形式

企業作爲國民經濟的基本生產單位,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爲不同的類型。

根據行業屬性和產品劃分,企業可分爲工業企業、農業企業、商業企業、金融企業、科技企業等。

根據經營規模和綜合生產能力,企業可以劃分爲大、中、小型企業。

據2014年2月頒佈的《中小型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規定,各相關領域的中小企業標準分別確定如下:

——工業領域內中小企業標準:職工人數2014人以下,或銷售額3億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爲4億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萬元及以上,其餘爲小型企業。

——建築業中小型企業標準:職工人數3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億元以下,或資產總額4億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600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萬元及以上。

——零售業中小型企業標準:職工人數500人以下,或銷售額1.5億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人及以上,銷售額1000萬元及以上。

——批發業中小型企業標準:職工人數200人以下,或銷售額3億元以下。

根據所有制性質及有關法律規定,企業可以劃分爲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個體)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等。

混合所有制企業是近幾年來出現的一種有效的公有制實現形式。由各種所有制主體相互交叉,共同投資,聯合生產或經營的企業。包括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等。其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統稱“三資企業”。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是指中國合營者與外國合營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共同投資,共同經營,並按投資比例分享利潤、分擔風險及虧損的企業。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是指中國合作者與外國合作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共同舉辦的,按合作企業合同的約定分配收益或產品、分擔風險和虧損的企業。

外商獨資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有關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不包括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公司、代表處等分支機構。

在數百年的孕育和發展過程中,市場經濟逐步形成了以下幾種基本的企業制度:個人業主制企業、合夥制企業、合作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公司制企業。

(一)個人業主制企業

個人業主制企業,即個體企業,由業主個人出資興建,自己直接經營並享有企業的全部經營所得,同時對企業的債務負有完全責任。其規模一般較小,內部管理機構簡單。我國的個體戶和許多私營企業就是個人業主制企業。

個人業主制企業的優點是:產權關係簡單明確、產權轉讓比較自由、經營方式靈活、決策迅速、利潤獨享、保密性強、精打細算等。缺點是:財力有限、償債能力弱、難以取得貸款。所以,這種企業制度很難從事需大量投資的大規模商業活動,主要存在於零售業、服務業、農業、自由職業(如律師)等行業。

(二)合夥制企業

合夥制企業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出資者共同投資並分享企業所得、共同監督和管理、對企業債務共同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制度。

合夥制企業的優點是:與個人業主制企業相比,由於合夥人共負償債責任,籌資能力和信譽明顯提高。缺點是:增減合夥人具有法律和經濟的複雜性;由於所有合夥人都有權從事

經營和參與決策,因而容易造成決策的遲緩和差錯;由於所有合夥人對企業債務負有連帶無限清償責任,從而使那些投資少且又不控制企業的合夥人面臨很大風險。一般來說,合夥制企業存在於規模較小、個人信譽具有明顯重要性的企業,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診所等,常採用合夥制企業的組織形式。

(三)合作制企業

合作制企業是指由農村和城鎮勞動者聯合起來,共同進行經營的自願、自助、自治的經濟組織。它是本企業或合作經濟實體的勞動者平等持股、合作經營,股本和勞動共同分紅爲特徵的企業。

在這種企業組織形式中,企業的產權屬於企業職工和合作社成員所有。利潤中的一部分用於企業內部勞動者的按勞分配,另一部分則按股本分紅。這樣的合作制企業實現了兩個結合,即勞動者與所有者結合,按勞分配與按股金分配結合。

(四)公司制企業

公司是依法設立,由法定數額的股東所組成,以盈利爲目的的企業法人。它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和法人資格,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公司制企業是現代市場經濟中佔支配地位的企業組織形式,大中型企業通常都採用公司制形式。公司制企業有多種形式,其中主要的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又稱有限公司,是指由兩個以上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出資額爲限對公司行爲負有限責任,公司是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有限公司不對外發行股票,股東的出資額由股東協商確定。因此,這種公司籌資能力有限,難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一般來說,中小規模的企業常採取這種公司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又稱股份公司,是指註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並通過發行股票或股權證籌集資本,股東以其認購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的企業法人。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大中型企業最適合採用這種公司形式。

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股東大會或股東會,股東大會由持有公司股票(或股權)的成員組成。股東大會的常設機構是董事會,股東大會選舉並委託董事會負責處理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宜。董事會聘任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此外,公司還設立監事或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或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爲進行監督,是公司的監督機關,對股東大會負責。

股份有限公司籌集資金的一種方式是發行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的入股憑證,是股東取得股息的一種有價證券。持有股票的人就是股份公司的股東。股東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收目前城鄉大量出現的多種多樣的股份合作制經濟,是改革中出現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導,不斷總結經驗,使之逐步完善。

——中共十五大報告 入稱爲股息, 又稱股利。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徵是它可以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將資本分爲等額股份,發行股票可以迅速籌集大量資金,居民用自己閒置的資金購買股票,主要是爲了取得股息和從股票升值中獲得收入,是一種投資行爲。

這類企業基本上是在集體或全民所有制經濟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它仍然保持了原國有經濟或集體經濟的基本內核,同時又引進了股份制,吸收職工入股,從而使原公有制經濟吸收了職工個人股份。股份制企業職工既是勞動者又是股東。決策方式是不論擁有股權多少,一人一票,使勞動者利益與企業利益統一起來,從而能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目前股份合作制企業在實行中過於注重集資功能,而忽視了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因而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轉讓,能夠依法買賣或抵押,買賣股票實際上就是購買或轉讓一種領取股息收入的憑證。在我國,並非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都能上市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其中要求股本總額5000萬元以上,連續3年盈利,並且須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或證券管理部門授權的部門批准。股票買賣一般是在股票交易所進行,我國現在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滬市)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市)。

股票的價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額有所不同。股票的票面金額僅僅表明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通常總是大於或小於它的票面金額。

股票價格的高低一般取決於兩個基本因素:預期股息和銀行存款利息率。股票價格與股息收入成正比,與銀行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爲:

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息率

1984年7月26日,我國第一家股份公司成立。截至2014年11月底,滬深兩個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1377家,市價總值達到3.2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1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4%,境內股票籌資總額超過9000億元。

股份制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產物。就股份制企業自身的性質而言,它不具有特定的社會經濟性質,資本主義可以用來作爲私有制的實現形式,社會主義同樣可以用來作爲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是看控股權控制在誰手裏。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它就具有明顯的公有性,有利於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範圍。

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其基本框架包括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現代企業組織制度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三部分。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了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發展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我國要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是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爲基本特徵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的一種新型企業制度。

(一)產權清晰

產權清晰,主要是由法律明確界定出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權利和企業法人財產權利。企業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於國家,企業擁有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出資者的財產(包括資金和實物)一旦投入企業,便不能直接支配,更不能隨意抽回,可以通過選舉企業董事會行使其約束權,以保證投入財產的保值增值。法人財產權表現爲企業能夠獨立地佔有、支配和依法處置法人財產,而不受出資者的干預,成爲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從而實現出資者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的分離。

(二)權責明確

權責明確,是指所有者(出資者)同企業經營者具有各自明確的權利和責任。出資者按投入企業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權益,即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並以其出資額對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企業依其全部法人財產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對出資者承擔財產保值增值的責任。

(三)政企分開

政企分開,是指企業和政府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係,政府作爲社會經濟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產經營,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企業應依法破產。政府只能通過宏觀經濟調控來間接引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爲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的外部環境。作爲國有資產的所有者,政府應對分工監管的企業國有資產負責監管職責,根據需要派出監事會,對企業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實行監管。

(四)管理科學

管理科學,是指建立科學的企業領導體系和組織管理制度,調節所有者、經營者和職工之間的關係,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經營機制。建立合理的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企業要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完善經濟管理體制,實現高效運轉。

進入90年代以來,國內外經濟環境風雲突變,國有企業經歷了通貨膨脹、亞洲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嚴重衝擊,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集中暴露:國有經濟戰線過長,國有企業數量多,行業分佈過於分散;資本結構單一,自有資本金不足,負債過高,部分企業的負債率甚至超過了100%;企業富餘職工超過2 000萬。更令人憂心的是,國有企業還承擔了大量社會職能,醫院、學校、幼兒園等非經營性資產佔固定資產的15%。1999年,是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攻堅的關鍵之年,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高屋建瓴地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

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明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開創了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新局面。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根據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精神,全面理解和把握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抓好我國國有企業改革,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企分開絕不是國家對全國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經營性國有資本撒手不管,一放了之。所謂政企分開,一是政府作爲宏觀經濟管理者,不再直接干預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二是政府作爲所有者,必須通過一套制度安排使所有者代表進入企業,而且權能到位;三是政府承擔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爲企業擺脫“辦社會”之苦創造條件。

政府對國家出資興辦和擁有股份的企業,通過出資人代表行使所有者職能,按出資額享有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經營管理者等權利,對企業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不干預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企業依法自主經營,照章納稅,對所有者的淨資產承擔保值增值任務,不得損害所有者權益。各級黨政機關都要同所辦的經濟實體和直接管理的企業在人、財、物等方面徹底脫鉤,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形式。要按照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原則,逐步建立國有資產管理、監督、營運體系和機制,建立、健全嚴格的責任制度。國務院代表國家統一行使國有資產所有權,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級管理國有資產,授權大型企業、企業集團和控股公司經營國有資產。

2.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形式。《決定》規定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原則:“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就是“國務院代表國家統一行使國有資產所有權,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級管理國有資產,授權大型企業、企業集團和控股公司經營國有資產,從體制上、機制上加強對國有企業的監督”。由於尚缺乏成熟的實踐經驗,《決定》對具體的管理體制未作明確規定,但“允許和鼓勵地方試點,探索建立國有資產管理的具體方式”。

3.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

(1)更多的國有企業應改製爲多元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決定》指出:“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優勢企業,宜於實行股份制的,要通過規範上市、中外合資和企業互相參股等形式,改爲股份制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重要的企業由國家控股。”多元股東的公司有利於所有者職能到位,形成規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有多元股東的制衡,易於實現政企分開,使企業的目標集中於追求經濟效益。“除極少數必須由國家壟斷經營的企業外,要積極發展多元化投資主體的公司”,這是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的一項重要原則。

(2)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公司制的核心。在建立規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應注意掌握:①國家所有者通過對國有資產授權經營機構的嚴格監管,使他們成爲持股企業“真老闆”,而且要權能到位。授權經營機構受國家所有者之託,依《公司法》以股東的方式來行使職權,最重要的是選派稱職的股東代表或董事,使國有法人股東權能真正到位,這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有效運行的基礎;②嚴格按《公司法》建立層次分明的人事管理制度,構建權責明確的管理體系。股東會、董事會、經理之間的制衡是通過對人的管理而實現的,理順公司人事管理是建立公司責任體制的關鍵;③董事會成員與經理、副經理不能高度重合,一般情況下董事長與經理應當分設;④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公司的黨委成員可通過法定程序進入董事會、監事會;董事會、監事會成員依黨章可進入黨委會;職工代表依法進入董事會、監事會,但必須按《決定》的規定“充分發揮董事會對重大問題統一決策、監事會有效監督的作用”,不能出現多個決策中心;⑤建立和規範可以追究董事責任的董事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這對於防止董事偷懶或瀆職,保證所有者權能到位至關重要;⑥公司的權力機構、決策機構和執行機構應權責分明,嚴格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運行。特別要說明的是,董事長在董事會範圍內行使職權,未經董事會授權董事長不能全權代表董事會,更不能超越董事會以“產權代表”和“一把手”自居。經理對日常經營管理有足夠的權力,但必須以貫徹董事會決議和董事會授權爲基礎。董事會和經理之間是決策和執行的關係,但董事長與經理之間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經理必須對董事會負責並報告工作,但不是對董事長個人負責;⑦在國家法律法規範圍內,公司董事會決策的事項,政府不再幹預和審批。

(3)面向市場轉換經營機制。企業制度創新的效果體現在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機制之中。要加快建立企業優勝劣汰、人員流動、管理創新、風險防範等機制。

第三篇: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活動中所形成的企業共同的價值觀.行爲方式.行爲規範,企業文化管理被普遍認爲爲企業管理的最高層次;企業制度是企業人爲制定的帶有強制性的行爲規範,企業的制度化管理是企業管理高效.規範的標誌和保障,那麼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呢,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該如何處理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之間的關係呢?

一.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的關係.

1. 企業文化沒有強制力,它是軟性的,靠員工自覺來運行,企業文化我們可以把它認爲是企業經營的道德規範,員工行爲違反企業文化,會遭到~的譴責;而企業制度具有強制力,它是剛性的,它的正常運行要有強制力來保證,企業制度我們可以把它認爲是企業的法律,員工違反制度,就會遭到制度的處罰.

2. 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之間存在辨證統一的關係,既有統一,也有對立.統一面表現在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都是企業正常經營管理所必須的,就像社會治理既需要道德規範,但也需要法律一樣,而且法律所規定的都基本上符合道德規範的,同時兩者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對立面主要表現在他們對企業經營管理所產生作用的方式不同,一個行爲符合企業文化,但不一定符合企業制度.同樣符合企業制度但不一定符合企業文化.

3. 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跨越騰飛的基礎,而企業制度是企業經營管理穩定.規範.持續.高效的保障.

企業文化通過全體員工的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爲規範,可以使企業生成強烈的認同感.凝聚力,同時對企業的戰略.策略可以形成良好的溝通環境和默契;企業制度通過強制力的保證可以使員工在企業制定的遊戲規則裏行事,長期形成習慣,使企業經營管理規範和高效,企業制度的相對穩定性又能使確保經營管理穩定和持續.

4. 好的企業文化能促進企業制度化建設和管理,反之壞的企業文化卻妨礙企業制度化建設和管理;好的.符合企業實際的企業制度能促使好的企業文化形成,不好的.不符合企業實際的企業制度卻會導致企業形成不好的企業文化.

如果一個企業形成員工遵守企業制度的企業文化,那麼企業的制度化建設和管理就容易進行,如果企業形不成員工遵守企業制度的文化,那麼就會對企業的制度化建設和管理形成障礙,甚至使企業制度化建設和管理無法進行;好的.符合企業實際的企業制度有利於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爲規範,但是不好的.不符合企業實際的制度卻容易讓員工意識混亂,對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爲規範不利,甚至離心離德.

5. 企業文化應指導企業制度化建設和管理,企業制度應去規範企業文化.這就是要保持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的一致性.

二.那麼企業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該如何處理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的關係呢?

1. 首先不要把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混爲一談,要知道兩者之間的區別.

2. 要知道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不是那個比那個重要,而是同樣重要,要堅持兩條腿走路.

3. 企業提出的價值觀和口號.目標和希望如果沒有融入員工的思想和行爲就不能稱其爲企業文化,但是企業可以將他們通過企業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通過細化到制度融入到員工的思想和行爲從而形成企業的文化.

4. 企業要建立相對開放的企業文化,歡迎各種先進文化融入企業文化,但是企業的"根本大法"(對企業的整體制度進行指導和制約的制度)要相對保守.

現在企業不斷的從別處引進職業經理人,但是中國又出現一種職業經理人一般不會在一個企業停留太長時間的情況,這樣就出現了這些職業經理人的引進,不僅會給企業帶來一些先進的文化,但同時會出現對企業的戰略和制度帶來一定影響,如果兩種文化的衝突上升到企業"根本大法"的高度,就會對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所以企業即便是引進職業經理人,企業也可以學習他引進的先進文化,但是必須要求他的行爲要受企業"根本大法"的制約,不能讓他的行爲踐踏企業的"根本大法".這樣才能確保企業戰略的連續性和企業經營管理的穩定性.

5. 企業文化有好壞之分,所以企業要對自己的文化經常進行檢討.好的文化要發揚,但是壞的文化要拋棄,就像有的企業中的愛崗敬業的文化,那就要發揚,並且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不好的就像時間觀念差,效率低下的文化.企業就要用制度的強制力去扭轉,比如一個工作要求什麼時候完成就得上升到制度去考覈,完不成要如何處理.開會經常遲到,影響會議議程進行的要按照制度去處理.通過制度去扭轉不好的文化,使其向好方向發展.

6. 制度也有好壞和合適不合適之分,所以企業也要經常對制度進行檢討.能夠促進企業形成好文化的制度要保留和發揚,比如能夠幫助企業形成良好的溝通環境的制度等;但是防礙企業好文化形成的制度要修改.

7. 企業文化有主文化和次文化的分解,企業制度有"根本大法"和部門制度的區別.這樣就要求企業在進行文化建設和制度建設時,要進行相互對應.主文化要與"根本大法"相適應,次文化要與部門制度相適應.這樣企業的文化建設和制度建設就會出現協調性,減少許多矛盾.

8. 用先進的企業文化來指導企業的制度化建設和管理,用先進的制度來促進優秀文化的形成.

9. 企業的先進優秀文化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和發揚.企業制度要爲企業文化做好服務.

10. 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需要企業設立專門的部門來管理.企業可以通過企業的報紙.雜誌等作爲企業文化建設的載體. 

第四篇:現代企業制度2

單選題:

公司作爲獨立的法人實體具有以下的三個基本特徵,不屬於的是

a、組織特徵b、獨立特徵c、人身特徵d、財產特徵

下列不屬於聯營企業類型的是

a、法人型聯營b、合夥營聯營c、合同型聯營d、家族型聯營 按經營領域及其聯繫標準劃分,下列不屬於公司類型的是

a、專業公司b、綜合公司c、聯合公司d、工商公司 無限責任公司必須由多少個股東組成。股東都應該是自然人

a、1個以上b、2個以上c、3個以上d、4個以上

有限責任公司起源於19世紀下半葉的

a 德國b、英國c、美國d 法國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要有

a 法人b、出資人(股東)c、公司地址d、資源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條件中,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的百分之

a、十b 二十c、三十d、五十

國有獨資公司設監事會,其成員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

a、1/5b、1/4c、1/3d、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必須有多少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a、1/5b、1/4c、1/3d、1/2

我中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爲人民幣

a、 300萬元b、 400萬元c、 500萬元d、 600萬元 多選題:

按公司組織或管理系統標準劃分,公司可以分爲

a、控股公司b、母公司c、子公司d、跨國公司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人可以是

a、自然人b、法人c、代表國家投資的有關機構和部門d、整個家族

公司的名稱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a、公司的法定類型b、商業字號c、營業部類d、公司的所在地 公司設立的登記註冊制度,在發展的歷史上經歷了以下階段

a、特許主義階段b、覈准主義階段c、準則主義階段d、嚴格準則主義階段

上市公司與其它非上市公司相比,所具備的特點是

a、公開性b、公正性c、公平性d、客觀性

上市公司收購的特點,可以概括爲

a、商業性和金融性的結合b、市場性和法律性的結合

c、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d、風險性和收益性的結

友好收購具有以下的特徵

a、互利性b、協商性c、依法性d、掠奪性

直接決定股票價格的因素有

a、股票預期的的股利或股息b、政治因素c、銀行存款利息率d、人爲投機因素

股票發行價格一般有

a、平價發行b、溢價發行c、折價發行d、競價發行

按主導業務性質、主要經營範圍以及行業的基本類型,可以把上市公司分爲

a、金融類b、工業類c、商業類d、地產類e、公用事業類f、綜合類

是非題:

無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債務負連帶有限清償責任。錯

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的債權人不負直接責任。對

所有的股份公司都是上市公司。錯

分配股利後公司法定盈餘公積金不得低於註冊資本的20%

公司債券是一種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無價證券。

錯 錯

第五篇:現代企業制度論文

中國經濟轉型期間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研究

【摘要】:從改革開發至今,中國經濟已經有了顯著的發展,社會文化各領域都有着明顯的進步,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但是在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當前中國的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和諧發展面臨着巨大的挑戰,中國需要通過漸進式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的調整來應對自己所面臨的種種挑戰,中國經濟轉型已成爲關乎國家經濟發展的根本的問題。作爲國家經濟成分中最主要、最關鍵的因素,國有企業在經濟轉型期間的發展問題更成爲重中之重。

關鍵詞:經濟轉型國有企業發展問題改革應對策略

經濟轉型是指一種經濟運行狀態轉向另一種經濟運行狀態。經濟轉型是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包括髮展模式、發展要素、發展路徑等轉變。就經濟轉型的概念而言,經濟轉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根本變化。具體地講,經濟轉型是經濟體制的更新,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經濟結構的提升,是支柱產業的替換,是國民經濟體制和結構發生的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國經濟轉型的實質: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經濟發展中的高科技含量。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發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帶動產業化。當前的世界經濟是高科技主導下全球一體化經濟,高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因此,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提高高科技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使高科技產業化是經濟轉型的必然方向。 中國經濟轉型的任務:開發和應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在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中國經濟轉型的重點: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使之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和第三產業,基本改變了過去多年優先發展重工業所形成的產業結構失調的狀況。特別是“八五”以來,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巨大成績,但在成績背後,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但在成績背後,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如加工能力過大,基礎產業生產能力不足,一般加工生產能力過大,高水平加工能力不足,產業的地區分佈不夠合理,地區優勢未能很好發揮,企業組織結構分

散,生產集中度差,專業化水平低,出口產品結構層次低等,此外地區產業趨同和“大而全、小而全”重複建設等問題仍有所發展,歸納起來,中國經濟轉型期間產業結構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削弱;(二)工業內部結構不合理;(三)第三產業發展滯後;(四)產業素質較低,組織結構不合理;(五)產業地區分佈結構趨同問題突出;(六)產業結構變化跟不上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經濟轉型與經濟發展 羅德明主編 184頁-187頁】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爲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其中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而國有經濟的主要體現就是國有企業,因此國有企業的發展關乎着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國有企業在經過六十多年的出現發展,尤其是改革開發30多年來的一系列改革,實現了重大的突破,取得的顯著的成效:國有企業經濟總量擴大;國有企業經濟控制力提升;國有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國有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提高;國有經濟改革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建立和完善。【中國經濟概論172頁-175頁 李邦君著】 但是我國國有企業還存在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我國經濟轉型期間暴露地更爲明顯,國有企業的很明顯的一個特徵是“大而不強”,傳統體制下,政府給予國有企業各種扶持,包括低價供應原材料、人爲壓低資金的價格,也包括直接的財政和金融補貼,國有企業同時也肩負着領導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任,這種政策性、戰略性負擔嚴重製約了企業的發展,另外中國的國有企業由於行政體制和行政權力造成國有企業的行業壟斷,由於國有企業在其行業的壟斷地位使得國有企業缺乏競爭力,企業缺乏動力,經濟效益增長緩慢。【國有企業管理現狀分析第78頁-79頁 黃羣慧 著】

國有企業在制度和管理上都有着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一)近年來,,中國國有企業的總體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與國外先進的管理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整體上我國企業管理還處於較低水平;

(二)國有企業普遍具有了市場觀念,競爭觀念,戰略管理逐漸得到重視,但戰略管理水平還處於較低水平;(三)從組織管理角度看,企業管理組織形式呈現多元化趨勢,但組織管理總體水平相對滯後;(四)企業對營銷管理十分重視,對市場營銷工作的投入一般都比較大,但營銷管理思想、方法、手段和組織的現代化水平還有待提高;(五)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適用市場經濟的用工制度、激勵制度正逐漸形成,人本管理,企業文化等現代化管理思想逐漸被國有企業接受和重視,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六)管理技術和手段日趨現代化,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漸提高,但仍待進一步推進和提高;(七)大多數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基礎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管理執行不嚴格的問題;(八)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和生產管理相對較爲薄弱,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國有企業還存在由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仍然受到舊體制的束縛,暴露出很多問題和矛盾。首先國有企業經營體制不活,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不足,企業無法自負盈虧,企業無力自我發展,後勁不足,企業缺乏自我約束機制;企業經濟效益低下,企業盈利水平低,虧損相當嚴重,淨資產的增長低於生產投入的增長,活勞動費用

的增長高於生產的增長,企業物耗上升,質量下降;企業資金緊張,週轉困難,資金總量不足,資金使用效率低,企業“三角債”的影響;企業負擔沉重,企業的債務負擔嚴重,企業的財務性負擔嚴重,企業辦社會負擔嚴重。【國有企業改革理論與途徑第17頁-26頁 胡靜林 編】

針對國有企業出現瞭如此多的問題,如何解決制約國企長久快速發展的問題成爲黨和政府一直關注的問題,從改革開發至今,我國已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國有企業改革之路。第一,大力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按照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原則,推動國有資本更多地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推進國有企業調整重組,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做大做強;第二,着力推進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一是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步伐。繼續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制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爲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二是繼續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引進戰略投資者要有利於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的檔次和水平,改善經營管理,促進企業持續發展,。三是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制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四是要繼續推進企業經營管理者市場化選聘等內部改革,第三,抓緊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繼續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和資源枯竭礦山實行關閉破產,積極穩妥地推進企業政策性破產工作;第四,繼續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採取多種辦法、多種渠道籌集改革成本,繼續推動國有中小企業改制,爭取在今後幾年內基本完成國有中小企業改革任務;第五,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一是繼續推進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二是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規範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係三是完善企業業績考覈體系。進一步完善目標確定機制、分類考覈機制、價值創造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引導企業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重業績、講回報、強激勵、硬約束"的工作機制。四是繼續完善企業國有產權管理制度,五是加強財務監管和風險控制,六是堅持和完善外派監事會制度,改進監督工作方式方法。對於國有企業中的問題,我們要積極的發現研究和解決,而不是掩蓋,在中國經濟轉型轉型期間,國有企業出現了危機,國有企業既要看到“危”,更要看到“機”,國有企業要善於抓住和運用經濟轉型這一偉大機遇,逆勢而上,不斷髮展,做大做強,更好地肩負起振興名族經濟富強的重任。

請留意以下其他相關內容:

工業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不健全

對企業的制度調整

企業制度文化建設初探

員工離職企業制度

標籤:制度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