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如何搞好企業文化建設(多篇)

如何搞好企業文化建設(多篇)

如何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一

建立供電所安全文化,這是一種全新的企業文化理論和企業文化理念。如果能推進這種管理理論和管理理念,應該說是供電所安全管理的創新和發展。供電所作爲縣級供電企業而對農村供電的直接窗口部門,擔負着各自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經營活動,其安全生產狀況如何,直接影響縣級供電企業以及上級的安全生產目標。因此,認真探析供電所安全文化建設對強化供電所安全生產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開展供電所安全文化建設必要性的認識

安全文化建設用通俗話講就是從實際出發,用優化的安全理念去整合既有的安全管理資源。安全說到底是人與物相互作用的狀態,解決物的不安全狀態需要科技進步,解決人的不安全行爲一般用管理手段。在一定科技水平基礎上,由於管理手段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被管理者的監督和反饋,若使每一個人,每一個生產環節的時時、事事、處處都在監督之下,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甚至不可能做到。由於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觀念、道德、倫理、態度、情感等深層次人的因素,因此它彌補了管理手段的不是。因此,開展安全文化建設能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二、要營造安全文化建設的氛圍

安全文化建設對於供電所或縣級供電企業來講是一個新的課題,有許多東西需要去探析思考。比如:我們的安全管理制度、工作環境、行爲規範等如何與安全工作理念對接,我們的安全行爲規範具體有哪些內容,在行爲養成上抓哪些工作等等。解決這些問題只靠少數人去研究思考是不夠的,必須依靠廣大幹部職工。因此,首先要縣局(公司)努力營造一種安全文化建設的氛圍,安全管理的研究氛圍,集廣大幹部職工的聰明才智,促進縣局(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設,只有這樣,供電所安全文化建設纔有一個導向,參與度纔會加強。

三、構建供電所的安全文化理論體系

常規上講,供電所安全文化的結構爲一箇中心三個層次。一箇中心見供電所的安全生產經營活動。供電所安全文化是從供電所安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反過來它又促進供電所的安全生產經營,使供電所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供電所的安全文化必須緊緊圍繞供電所的安全生產經營這個中心來運轉。三個層次即觀念層、制度層、物質層,其中觀念層是核心。

觀念層文化是指供電所在安全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供電所安全方面的共同價值觀念。它包括供電所的經營理念、安全生產方針、優質服務精神及良好的工作作風。

制度層文化是指供電所在安全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供電所安全方面的規章制度、行爲規範和組織規範(體系)。供電所安全方面的組織體系包括組織保證體系(安全責任制、安全監督制、三級安全網工作制等);教育保證系統(人員安全教育技能培訓、安全素質考覈、安全活動管理等);管理保護系統(安全檢查制度、信息反饋及管理制度等);激勵系統(安全目標管理、安全競賽、安全獎懲、違章違規管理等)。

物質層文化是指供電所在安全生產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作爲觀念載體的那部分物質。比如供電所的安全標誌、安全標準色、安全工器具及良好的安全設施。另外,供電所的安全形象也很大程度取絕於保障安全的物質層文化。所以,搞好供電所安全文化的物質層文化建設對確保安全生產,樹立供電所的安全形象十分重要。

四、供電所安全文化建設應正確面對和正確處理的幾個問題

一)、提高員工素質問題

供電所的安全生產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員工的文化和技術水平。一般來說,文化、技術水平高的人,認識和掌握生產客觀規律的能力比較強,因而較容易增強其自覺地按安全生產規律辦事的意識;相反,如果文化、技術水平低,勢必影響其掌握一定的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因而,也會影響供電所安全文化的意識。員工良好的政治、文化、技術素質是建設供電所安全文化最重要、最持久的決定因素。因此,供電所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在提高員工素質上下功夫,加強各種培訓、考試考覈,使員工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主人翁責任感,提高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的技能。

二)、安全思想工作的問題

供電所安全文化與供電所安全思想工作兩者都屬於軟管理的領域,其軟管理的對象都是員工及其思想,根本目的都在於通過解決員工的思想、認識問題,進行思想教育和文化薰陶來排除心理障礙,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保證安全生產。

三)、加強安全管理的問題

供電所安全管理包括對人、設備、生產流程在內的廣泛的系統管理。而供電所安全文化,則是一種供電所在安全方面的文化管理,它是一種軟管理;這種文化管理強調感情投資、民主管理、重視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它通過供電所安全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進,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和共同的行爲規範。實踐證明,任何一種管理的強制力都難以導致人的親和力與創造力的生成,只有文化管理的提升的文化力纔會導致環境和諧與人的最高境界的生成,並具有永遠的生命力。因此,將供電所安全文化與安全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在傳統的供電所安全管理基礎上,加入管理模式和內涵,使硬件管理與軟管理相配合,互爲補充,就能更好地調動職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提高供電所的安全生產。

四)、供電所人文環境問題

良好的供電所人文環境,不僅能促進安全生產,同時,也代表了供電所的環境形象和文化品位。供電所的人文環境不僅在於供電所的硬環境,包括清潔工整的車間、工器具室、規範漂亮的辦公樓,還在於供電所的軟環境,包括供電所的文化氛圍,員工的精神風貌。供電所的安全文明化寓意在人文環境中,良好的供電所人文環境薰陶出具有安全文化的員工。目前省公司在開展供電所規範化管理,很多供電所都十分注意人文環境的改善,將企業環境和企業安全生產對員工的向心力聯繫起來,同創建學習型企業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以優美的工作環境,良好的文化氛圍凝聚職工。由於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特殊重要性,所以必須對供電所的人文環境進行整潔和建設,開展生產現場安全設施標準化,供電所規範化管理、文明單位建設、服務示範窗口等一系列活動,從而使供電所的面貌煥然一新,安全生產水平不斷提高。

總之,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只要我們認識其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心要性,認真對待和正確處理各種問題,供電所員工會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將安全文化理念潛移默化度爲自覺的安全理念,我想供電所的安全生產管理會上新的臺階。

維護責任 篇二

管理者要以實際行動維護企業文化的正常運行,並在員工違背公司文化期望時主動給以糾正,並針對此狀況進行分析,對員工進行鍼對性教育培訓,以確保每個員工、每個行爲都符合文化規範。同時,管理者要能夠在公司制度、流程等執行過程中,要思考其是否符合文化的價值倡導,當發現有違背公司企業文化倡導的管理行爲時,要能夠及時向公司反饋,以採取修訂措施,保證文化倡導與制度流程之間的匹配和一致。

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 篇三

體現公司理念和價值觀

營造樂觀向上的公司氛圍

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增強員工歸屬感和使命感

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和氛圍

如何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四

一、編制依據:

1、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計劃,公司的文化理念;

2、公司現狀和發展方向;

3、公司的發展戰略規劃和基本思路;

4、公司的主業及延伸產業、多元化產業發展現狀;

5、地域傳統文化。

二、指導思想:

實施文化營銷、文化服務、文化管理等戰略,打造胥城文化核心競爭力。

三、編制原則:

1、適應性:適應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規劃、適應行業發展趨勢,適應公司發展規劃;

2、可操作性:本規劃是公司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組成部分或分解,能指導公司創新建設企業文化的實施;

3、創新性:體現公司的發展、優良傳統、地域文化、行業特性、專業化服務等特點,形成個性;

4、導向性:能結合實際,指導和引導胥城大廈的經營、管理、服務等工作有效的開展;

5、先進性:能最大限度的引導、激勵員工自覺和積極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活動,促進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的發展實現雙贏的格局。

四、企業文化建設的三年目標:

1、20xx年:

(1)系統性地挖掘、總結、提煉形成胥城大廈的文化理念;基本做到管理制度與文化理念相適應;胥城文化理念和創元集團的文化理念相適應,把創元集團的管理理念輸入到胥城大廈,實施胥城文化的整合,同時向社會各界利益相關者展示胥城先進的管理理念,創建文化的強勢品牌。

(2)實施文化營銷戰略,策劃“情滿胥城迎世遺”等主題活動,在全國相關媒體、蘇州報紙或網絡媒體進行展示、宣傳,形成社會傳播效應,提升胥城的良性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對胥城大廈營業收入的提升形成貢獻。

(3)逐步賦予員工辦公、生活等環境以胥城文化內涵。

(4)編髮《胥城文化手冊》; 內容主要包括:發展歷史、文化理念、胥城之歌、員工職業行爲規範、員工社會行爲規範、徽標及其解釋、英雄生平介紹、優秀員工名錄、服務案例、優秀員工典型事蹟、社會知名人事下榻胥城的場景、獲得的主要榮譽、大事記等。

(5)成爲創元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6)在評比最佳員工(範圍擴大到包括臨時工等)的基礎上,開展最佳師傅的評比、進步最快新員工的評比。

2、20xx年:

(1)文化理念的培訓和文化理念的故事化相結合,使廣大員工能主動接受胥城文化理念並按文化理念的要求去工作,員工精神面貌有明顯提升。

(2)策劃一項具有文化內涵、促進品牌推廣和營業收入提升的主題活動。

(3)實施“社會性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教導責任 篇五

管理者不僅要促進下屬員工技術和能力的提升,同時要提高其文化素質和修養。管理者有義務督促下屬員工學習和踐行公司的企業文化,並有責任確保企業文化在其管理範圍內的有效落實。企業管理者在與下屬員工工作交往中,要注重以身作則的文化示範作用,並注重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使下屬更深刻地理解、認同公司企業文化,理解企業文化要求的必要性和意義,明確企業文化的要求,並提高員工文化踐行的自覺性。

什麼是物流企業文化? 篇六

物流不僅僅是一種經濟現象,它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我們稱之爲物流文化。目前國內對物流文化的理論研究和深入討論尚不多見,從物流文化的內涵上看,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界定方式,大體可以歸納爲廣義和狹義兩種物流文化觀。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物流文化作爲一種具有特殊內容和表現手段的文化形態,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依賴於以物流技術、物流資源、物流信用爲支點的經濟活動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形態、社會規範、行爲方式和精神觀念四個層面,從而形成一個自下而上的“金字塔”物流文化結構。狹義的“物流文化”,即“物流企業在相關的活動中產生的、影響企業自身行爲的精神現象的總和,主要是指企業對物流活動的認知、態度、信念、價值觀以及行爲方式”。具體而言,它是指物流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由全體員工所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爲規範。

從企業文化結構的各個層面來說,物流企業文化特性主要體現出如下幾個方面:

1、物流企業文化的物質層。物流企業提供的產品是服務而不是實物,是通過將商品在克服時間間隔障礙的基礎上,進行空間轉移,完成商品的價值增值過程,物流服務與其他服務產業比較有許多不同之處,這給物流企業的經營和企業文化帶來重大的影響。具體講,物流服務的主要特性如下。

1)無形性。商品是一種有某種具體特性和用途的物品,是由某種材料製成的,具有一定的重量、體積、顏色、形色和輪廓的實物,而物流服務主要表現在活動形式,不物化在任何耐久的對象或出售的物品之中,不能作爲物而離開消費者獨立存在,顧客在購買服務之前,無法看見、聽。見、觸摸、嗅覺物流服務。物流服務之後,顧客並未獲得服務的物質所有權,而只是獲得一種消費經歷。

2)不可儲存性。物流服務容易消失,不可儲存。物流企業在爲顧客服務之後,服務就立即消失。因此,購買劣質服務的顧客通常無貨可退,無法要求企業退款,而。目_企業也不可能像產品生產者那樣,將淡季生產的產品儲存起來在旺季時出售,而必須保持足夠的生產物流企業文化研究能力,以便隨時爲顧客服務。如果某個時期市場需求量低,物流企業的生產能力就無法得到充分利用,而在市場需求量超過生產能力時,物流企業就無法接待一部分顧客,從而喪失一部分營業收入。當然,一儘管物流服務容易消失,但物流企業可反覆利用其服務設施,因此,要保持持久的銷售量,物流企業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現有的老顧客。

3)差異性。差異性是指物流服務的構成成分及其質量水平經常變化,很難統一界定。物流企業提供的服務不可能完全相同,由於人類個性的存在,同一位第一線的員工提供的服務也不可能始終如一,與產品生產相比較,物流企業往往不易制訂和執行服務質量標準,不易保證服務質量,物流企業可以在工作手冊中明確規定員工在某種服務場合的行爲標準,但管理人員卻很難預料有各種不同經歷、性格特點、工作態度的員工在這一服務場合的實際行爲方式,而且服務質量不僅與員工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能力有關,也和顧客有關,同樣的服務對一部分顧客是優質服務,對另一部分顧客卻可能是劣質服務。

4)不可分離性。有形產品可在生產和消費之間的一段時間內存在,並可作爲產品在這段時間內流通,而物流服務卻與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離性的特徵,即物流服務的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同時進行,也就是說企業員工提供物流服務於顧客時,也正是顧客消費服務的時刻,二者在時間上不可分離,由於物流服務本身不是一個具體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動或者說是過程,所以物流服務的過程,也就是顧客對服務的消費過程。因爲物流服務的不可分離性,不需像產品一樣要經過分銷渠道才能送到顧客手中,物流企業往往將生產、消費場所融爲一體,顧客必須到服務場所,才能接受服務,或物流企業必須將服務送到顧客手中,因此各個物流服務網點只能爲某一個地區的消費者服務。

5)從屬性。貨主企業的物流需要是伴隨商流的發生而發生,是以商流爲基礎的,所以物流服務必須從屬於貨主企業物流系統,表現在流通貨物的種類、流通時間、流通方式、提貨配送方式都是由貨主選擇決定,物流企業只是按照貨主的需求站在被動的地位來提供物流服務。

6)移動性和分散性。物流服務是以分佈廣泛、大多數時候不固定的客戶爲對象,所以有移動性和麪廣、分散的特性,這會使產業局部的供需不平衡,也會給經營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7)較強的需求波動性。物流服務是以數量多而又不固定的客戶爲對象,他們的需求在方式和數量上是多變的,有較強的波動性,容易造成供需失衡,成爲在經營上勞動效率低、費用高的重要原因。

8)可替代性。一般企業都可能具有自營運輸、保管等自營物流的能力,使得物流服務從供給方面來看有替代性,這種自營物流的普遍性,使物流經營者從量和質上調整物流服務的供給變得相當困難。因爲物流服務的這些特性,所以物流企業必須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又由於現代物流服務具有難以複製的特點,所以服務質量是物流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2、物流企業文化的行爲層。

在我國,幾乎所有的物流活動都是先有探索和實踐,後有理論和方法論,然後有關於物流文化的沉澱。

我國現代物流的集中探討和踐行,始於2000年前後,那時以海爾物流改革作爲一個里程碑,筆者有幸作爲一名諮詢師參與了這場始於1998年的物流大改革,當時的文化,直接來源於海爾的“迅速反映,馬上行動”—海爾的OEC,個人與團隊的強有力的執行力文化。

而今天,作爲第三方的服務型企業,其核心競爭能力無論是以快競爭,還是以安全爲競爭,還是其他的說法,都必須要強調團隊和個人的競爭力作爲基礎。海爾物流可以迅速發展壯大,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會經營”,更多的是其企業文化做了很好的鋪墊和細化,細心的人會發現,無論是海爾集團生產部門,還是海爾物流,都強調那句著名的文化口號“真誠到永遠”,而物流企業強調的就是物流服務。

物流企業的物流表現能力更多的是通過其核心管理團隊、甚至是1-2名核心高層管理人員的表現能力得以反映的,而具體物流運作的效率和效益卻是通過每一個實際操作人員的能力和水平來體現的,因此物流企業文化的行爲層主要講的是企業員工的行爲。同時,物流企業同傳統企業一樣,更注重客戶服務。在企業抓團隊管理土作,要從實際出發,從增強職工的團隊意識入手,注重發揮企業文化自我內聚的。功能,培養全體員工與組織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使員工的行爲、思想、感情、信念、習慣與整個組織有機地統一起來,形成相對穩定的文化氛圍,凝聚成一種無形的合力與整體趨勢。這種自我凝聚、自我向心、自我激勵的整體意識,就構成了團隊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動力。

物流服務,特別是快遞服務,主要是以速度、網絡爲中心向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必須做到門到門。每個一線員工都是物流企業活的移動廣告,他們時刻向顧客或者潛在顧客傳遞着企業的信息,員工素質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業務的持續發展。如果提高員工素質、約束員工言行,光靠制度遠遠不夠,需要企業文化的薰陶,由內而外地改變員工的意識,員工的言行舉止自然也得到改變。’

3、物流企業文化的制度層

1)良好的物流管理理念隨時間的推移在不斷改變,數年來,我國物流活動的組織結構也從強調“物流職能”爲核心轉變爲強調“物流過程”爲核心。目前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物流組織正努力將其運作能力更好地支持以過程爲導向的管理,而不受功能集成或分割的影響。

2)現代物流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依賴於不同行業之間的聯盟與合作,需要把供應商、生產商、運輸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在一條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聯繫起來進行優化。

3)物流企業的組織結構要與貨主企業相匹配,才能夠組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既緊密合作又具有一定自由度的網絡組織結構。幼、作企業之間的組織結構相匹配是建立戰略協作關係的基礎。對第三方物流企業文化研究與貨主企業之間的協作也是如此。組織結構的匹配也就是一種制度的安排來規範協作企業之間的行爲。協作企業根據各自的資源特徵及其結合方式來選擇合適的協作結構,以充分調動協作夥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物流企業的組織構架和人力資源結構是按照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物流模式運作需要而制定的,但它受不斷變化的物流市場的影響,存在着調整、組合或者變動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企業人員經常發生變動(如異地調派、升職或降職等)的機率也在不斷增加。

5)物流企業以網絡爲基礎提供服務,因此必須有龐大的網絡作爲依託,每個物流公司都要儘可能地擴大自己的服務網絡,在更多的地方設立網點,這樣,物流企業呈現扁平化的企業結構特徵。

6)物流企業由實體化向虛擬化發展。虛擬物流組織世紀上是指一種非正式、非固定、鬆散的、暫時性的組織形式,各成員僅保留其核心能力和資源,通過信息技術、突破原組織的有形邊界,實現資源整合與共享,以“虛”務“實”,從而以最小組織來實現最大物流全能。虛擬物流組織具有快速相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易於分散物流分險,易於企業抓住有利的物流機會和利用外部物流資源,專注於物流核心業務,且組織靈活性強、合分自如。可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服務關係較適合虛擬企業物流外包的要求。”

4、物流企業文化的精神層。

1)企業道德以思想政治觀爲主。由於我國大部分物流企業是有傳統企業轉型而來:從傳統承運人發展而來,如中國郵政、中外運;從傳統承運人中獨立出來的,如中鐵快運、民航速遞;從貨運代理和倉儲企業轉型而來的,如外運、中國物資企業等,都深受傳統政治文化的影響。

2)企業風貌。物流企業是全球供應鏈上關鍵的環節,隨着全球貿易的增長飛物流企業的業務中大部分是國際業務,因此物流企業文化更具有共通性、包容性和多樣性的特點。

3)企業經營哲學。物流企業以“以人爲本、以客爲尊”作爲業務往來的首要準則,以效率優先的基礎上降低顧客成本爲業務準繩。

4)企業精神。在以過程爲導向的水平組織結構中,當職務是圍繞小組而非個人來進行設計時,就形成了工作團隊。而且由於物流業務流程環環相扣,區域跨度大,時間連續(有事環節不分晝夜且緊迫),與時間做鬥爭,而且要求準確無誤,如果某個環節出現失誤,都將給後續工序造成連鎖並且是成倍增加的壓力,甚至可能給客戶造成無法換回的損失,因此,物流企業需要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並追求1+1>2的團隊合作效果。

一種好的物流企業文化,就是一種和諧的家文化,一種兼具個性和共性的人文化。這就要求物流企業在關注職工待遇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員工的發展,給員工的不僅要有物質的保障,更要有精神的慰藉。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當下,廣大物流人越來越關心自我生存的幸福感和精神的歸屬感。而物流企業文化具有的導向、約束、凝聚、激勵及輻射作用,不僅可以激發員工熱情,增強企業凝聚力,更能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員工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趨同,實現員工精神和心理上的歸屬感,進而提升對企業的忠誠度。從根本上說,能否做好企業文化直接關係着企業員工流失率的高低。這方面,TNT、聯邦快遞、德邦物流、寶供物流等快遞物流企業顯然做得都比較好,爲物流企業同行作出了榜樣。

企業文化理論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並引發了企業文化研究和建設高潮。目前,企業文化已然成爲企業的重要管理方式。

在企業文化管理過程中,我們將企業文化落地的期望寄託在企業領導者的身上,希望企業領導率先垂範,以身作則,極力倡導,我們對員工不斷進行培訓教育,並定期考試考覈,要求牢牢記住。但即使如此,企業文化工作也未必能夠達到預期,因爲我們忽視了企業管理者的關鍵作用,而這一羣體是企業文化的傳導羣體,更是實現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的關鍵環節。其工作行爲與管理方式不僅是企業文化的重要體現,而且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文化的真正落地和作用發揮。

在企業文化管理中,企業管理者要注重履行文化責任,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學習責任、踐行責任、教導責任、維護責任、創造責任和管理責任等六大責任。

管理責任 篇七

管理者要做好本部門的文化管理工作,同時要從公司整體出發,積極參與文化管理,協助文化責任部門開展文化工作,執行各項文化工作任務,支持各項文化活動,並真誠對文化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提高公司整體文化管理水平。

淺談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篇八

摘要:企業文化建設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無形力量,是展示和增強企業凝聚力、創造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在推動企業發展中發揮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積聚企業發展的正能量,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激發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形成鼓舞人、激勵人的和諧工作氛圍,推動和促進企業發展。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方法;途徑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8-0085-02

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提升全員文化意識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特有的寶貴資源。對企業而言,全員文化意識越強,文化地位越高,推進文化建設的力度就越大。

1、提升“文化是企業的形象”的思想意識

要利用演講會、報告會和學習會等各種形式,在職工中開展“文化是企業的形象”的宣傳教育,通過深入持久地開展“樹標塑形”活動,使每名職工認識到自身的言行都代表着企業的形象,從而自覺規範言行,通過每名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培樹、展示和凝結成企業的形象。

2、提升“文化是企業的品牌”的思想意識

“品牌”是―個企業賴以生存的“金字”招牌,是企業立足社會、贏得市場的“拳頭”產品。品牌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企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力量。爲此,要結合企業實際,利用寫感言、談體會等各種形式,提升職工“文化是企業的品牌”的思想意識,使每名職工真正認識到每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都必須有自己的精品和品牌。各級組織、各部門要在本系統、同行工作中創品牌,每名職工都要“創崗位品牌”,通過“品牌”的力量,爲企業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3、提升“文化是企業的靈魂”的思想意識

文化是靈魂,文化是力量。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己的靈魂,就會缺少聚合力,失去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爲此,要堅持開展理想、信念、追求教育,使企業每名職工認識到,自身是有理念、有信念、有追求的生命體。而文化就是生命體的靈魂,從而提振士氣,使每名職工與企業形成利益命運共同體,提升企業的“文化軟實力”。

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增強文化整體效應

主要是通過激發職工在企業工作的自豪感、責任感和成就感,增強“傳承效應”、“共爲效應”和“激勵效應”,彙集成推進文化建設的整體效應,凝聚文化建設的合力。

1、激發職工自豪感,增強“傳承效應”

要堅持對企業職工特別是新職人員進行形勢任務教育。組織開展“憶傳統、講歷史、愛企業”主題教育,請離休老幹部講企業發展建設的光榮史,請退休老勞模講自己在企業的成長史,請當代青年先進典型講崗位奮鬥史,增強新職人員成爲企業一員的自豪感,從而自動自發地傳承企業光榮傳統,承載建設企業美好家園的重任。

2、激發職工責任感,增強“共爲效應”

要通過組織職工參觀先進企業和開展“知我企業・愛我企業・強我企業”大討論活動,增強職工愛企如家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引導和幫助職工認識到文化建設與企業緊密相聯,文化與每名職工息息相關,增強職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新鮮感、時代感和責任感,增強“企業興衰人人有責,企業文化人人負責”的意識,使職工對文化建設有興趣、樂參與、願作爲,形成文化建設的“共爲效應”,從而使廣大職工立足崗位,自覺踐行。

3、激發職工成就感,增強“進取效應”

要通過開展職工崗位技術練兵、“安康杯”勞動競賽、“勞動我最美”、“才藝大賽”等活動,給職工搭建展示風采的平臺。對涌現出的各類精英人才進行嘉獎,授予榮譽稱號,使職工既受獎又光榮。同時,通過舉辦“中國夢・勞動美”演講賽等活動,廣泛宣傳先進典型,激發職工的成就感,增強職工團隊“進取效應”。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在文化創建上着力

職工是企業的主人,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因此,必須要堅持踐行人本理念,增強職工主人翁責任感和主動承責意識,合力共促企業文化建設。

1、必須在“外化於形”上着力

組織職工通過精心思考、動手繪畫和電腦製作等過程,進一步瞭解企業的歷史淵源和文化積澱,集思廣益,設計“企業標識”、徽章和行爲識別系統,加強內外部環境建設,在確立企業形象的過程中提升職工的“認知度”,使職工認識到文化建設與每個人有關,需要全員參與共創,從而在“外化於形”中引導職工爲企業增光添彩。

2、必須在“內化於心”上着力

發動職工人人蔘與,發自內心地總結、提煉和形成符合企業實際、職工自覺接受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理念等,並採取刻字上牆、上文化園地、進各種宣傳畫冊等形式廣泛宣傳、使用,使職工牢記於腦,內化於心,在日常潛移默化的感染中理解其深刻內涵,進而變成積極進取的行動方向和精神動力,並在生產實踐中自覺踐行,增強職工的“參與度”,形成文化建設共建態勢。

3、必須在“固化於制”上着力

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方法 篇九

一、總體思路

爲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隊伍素質,完成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目標,探索出一條符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企業文化建設思路,同時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要求和進程,主要體現爲四大板塊的建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和物質文化。所謂精神文化,就是塑造企業“靈魂”,挖掘和弘揚企業精神內涵,形成一整套能讓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和理念;制度文化,就是建立規範完善的制度體系和科學有效的考覈體制,加強制度化建設水平,將企業發展導入科學的管理軌道,從而提高企業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行爲文化,就是大力推進行爲管理標準,使員工的行爲養成規範,編制並完善《員工手冊》,並抓好推進落實,提倡具有特色的“德高作風”;物質文化,推行CIS(企業識別系統)戰略,運用物質形象建設的手段,來營造企業整體文化氛圍,提升企業整體形象。力求一年形成氛圍、兩年見到成效、三年見到實效。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爲本”的管理思想,積極探索當前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新規律,構建符合時代需要、符合現代企業制度需要的文化體系,爲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強大的力量源泉。

三、建設原則

1、“以人爲本”的原則

把員工視爲管理的主要對象和企業的最重要資源,企業文化模式始終做到以人爲中心,充分反映員工的思想文化意識,通過企業全體人員的積極參與,發揮創造精神,企業纔能有生命力,企業的企業文化才能健康發展。一方面強調對人的管理,並把強調“人”的重要性有機地融合到追求企業的目標中去;另一方面,強調員工不僅是企業的主體,更是企業的主人,企業要通過尊重和理解員工來凝聚人心,激發熱情,開發潛能,極大地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的管理更加科學,更有凝聚力。正確處理企業領導倡導與員工積極參與的關係,做到每一個環節都有員工參與,每一項政策出臺都得到廣大員工認可,自始至終形成一個全員參與、相互交融的局面,最終實現員工自身價值的昇華和企業蓬勃發展的有機統一,實現企業資產保值增值和員工全面發展的有機統一。

2、講求實效的原則

切合企業當前實際情況,符合企業定位,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主義,制訂切實可行的`方案,藉助必要的載體,建立並逐步完善規範的內部管控體系和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以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地進行文化塑造,重點突出、穩步推進。

3、系統運作、重在領導的原則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戰略性、長期性的工作,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工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堅持“打持久戰”的理念。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運用系統論的方法,作出整體設計,分步推進,按層次落實。明確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根據目標來進行具體操作和建設。領導幹部率先,不僅在理念上要領先,更重要的是能將領先的理念轉化爲公司的理念、機制、規則。管理層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先進、深入、帶頭,有創新、有建樹。明確自身角色定位,承擔起應負的責任,集中每一位員工的智慧,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員投身企業文化建設。

4、突出特色、追求卓越的原則

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在於突出企業的鮮明個性,追求與衆不同的特色、優勢和差異性。在建設過程中,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重視挖掘和提煉,整理出具有本企業鮮明特色的文化內涵,走有“德高”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道路。同時要體現出先進的時代水平,要讓全體員工都能欣賞我們的企業文化模式,從而在這種先進卓越的企業文化中與企業產生共鳴。人人都追求卓越,人人都創造出卓越的績效。但是,絕不能滿足現狀,止步不前,要始終堅持追求卓越,激動人心的目標一個接一個出現,從不滿足,不斷追求完美和第一,從而推動企業文化的不斷健康發展。這也體現了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的思想。

四、實施目標

1、規劃目標

遠景目標:根據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遵循有計劃、有步驟、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程序,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完整的企業文化建設系統。從精神、行爲、制度、物質四個方面着手,全面推進、系統運作,構建出切合實際、便於操作的企業文化建設體系,並納入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目標當中,成爲企業整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期目標:兩年計劃綱要

(1)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理念(企業宗旨、企業願景、經營理念、企業戰略等)深入人心,全體員工對於企業理念做到熟知熟記,並且能在具體行動中自覺實踐。

(2)形成企業核心理念體系,堅持以理念作爲一切行動的出發點、着眼點和落腳點。

(3)構建學習體系,形成規範的學習制度並自覺實踐,學習借鑑並應用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理論,學習和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及行業操作技術,提高全體員工尤其是管理層面的整體素質。

(4)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企業標識和企業品牌形象在企業內部和同行業內部的認知程度要達到100%,企業客戶的認知度要達到95%以上。

(5)全體員工對於企業形象標準、管理者形象標準、員工形象標準能做到熟知並自覺踐行,遵守行爲規範程度達到99%以上。

(6)企業的視覺識別系統、理念識別系統和行爲識別系統達到規範化、程序化和個性化。

(7)在一定地域範圍內達到企業文化建設示範基地的標準。

兩年工作重點

2011年:形成完整的《員工手冊》,逐步推行制度規範建設,歸納並提煉企業精神文化內涵。完成企業視覺識別系統規範工作,員工的行爲規範初見成效。企業核心理念在企業內部認知認同程度達到90%以上,學習體系構建完善並熟練操作。

2012年:整合並完善企業文化體系,形成成熟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塑造良好企業形象,達到地區性企業文化建設示範標準。

近期目標:一年行動計劃

突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塑造,統一三個系統——以企業精神爲核心的企業理念識別系統、以企業標識爲核心的視覺識別系統及以員工形象爲核心的行爲識別系統,導入CIS概念並組織實施和逐步規範。重點在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做文章,建立富有德高特色的、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文化體系,塑造良好企業形象,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從感性文化向梨形文化延伸、從無形文化向有形資源延伸、從管理文化向文化管理延伸,全面優化企業形象、產品形象和員工隊伍形象,做大做強企業,全力打造企業競爭新優勢,實現企業管理效能的不斷增強和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五、具體措施

(1)貫徹宣傳企業理念,使企業的宗旨、願景、戰略、人才觀、經營理念、行爲準則和行動口號深入人心併爲廣大員工所接受、認同,樹立企業精神爲核心的理念,提高員工的向心力、凝聚力。

(2)制訂並完善《員工手冊》,下發並組織全體員工深入學習並貫徹,使得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實施責任追究和分責管理,嚴肅制度,加大考覈,提升管理水平,讓制度成爲文化的載體,使員工在思想上逐漸完成從“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的昇華,在行動上實現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跨越。爲取得真正良好的效果,可以在學習培訓後組織《員工手冊》知識競賽、有獎問答等。

(3)整體推進VI識別系統,在辦公區、宿舍區懸掛企業理念宣傳標牌;在辦公區設立帶企業名稱的銘牌;辦公用品、形象宣傳品、會議及接待用品、印發的文件材料、電子雜誌、信封、會議桌牌、標語、視板、工裝、太陽帽、包括平時喝水的一次性紙杯等均要帶有企業標誌,並嚴格監督。

(4)抓好企業宣傳欄、員工活動中心、企業報欄、閱覽室等文化載體和陣地的建設,形成濃厚的企業文化建設氛圍。

(5)創辦企業內部刊物,進一步弘揚企業文化,樹立企業的正面形象,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持續健康發展。對所有部門的優秀員工進行獎勵,提高員工的參與積極性,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6)組織管理層人員開展大討論活動,探討問題爲:企業憑什麼凝聚人心?藉此機會徵求各方面的意見,避免企業僅僅依賴職位和金錢作爲獎勵員工的單一方式。

(7)倡導沒有任何藉口的執行文化,實現工作目標的剛性到位,樹立“必須執行、立即執行、深入執行”的理念,做到忠誠企業、雷厲風行、重視過程、服從全局。

(8)倡導親情文化,實現企業的人性化管理,想方設法爲員工排憂解難,調整夫妻員工的工作時間,建立員工生日檔案,制訂並完善《員工慰問暫行規定》,對員工家有紅白喜事、生病住院、子女升學等方面的情況,認真落實規定,使員工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9)規範員工日常行爲,講究禮儀,提高員工品位,提倡語言文明、禮貌待人,可以請一些這方面的專業人士主講“現代禮儀常識講座”,促進全體員工做到“懂禮、知禮、用禮、善禮”。

(10)發揮黨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作用,正確處理企業文化建設與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及企業日常管理工作的關係。通過企業黨支部並儘快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利用自身企業輿論優勢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從根源上改變員工思想。

(11)組織開展符合本企業工作需要的各類技能比賽、文化娛樂活動,如營銷策略比賽、員工拔河比賽、員工聯誼晚會等,元旦暨優秀員工頒獎晚會等,並在活動之後加以跟進,使活動能取得促進員工關係、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等方面的實在效果。

(12)組建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以加強領導,企業各部門領導擔任主要負責人,增強號召力,同時也有助於根據企業的整體戰略對企業文化的建設把好舵,起到導向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重要的、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們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切實抓出成效來,在制訂各項具體實施計劃的過程中要切實可行,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敷衍了事。領導小組對於每一項計劃均要嚴格落實,及時監督檢查,對於開展的各項活動要及時進行評估和指導,按階段做好各項工作流程。與此同時,企業文化的實施方案是開放性的,其具體內容需要隨着外部環境和實施過程中的變化及時做出必要的調整,不斷髮展完善,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形成具有德高特色的企業文化。

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創造責任 篇十

要以動態的和歷史的視角看待企業文化,在繼承中發揚,在堅持中創新。關注公司發展的外部環境變化,及時發現其對公司企業文化的新要求,並敏感於公司新的文化現象,並對其意義和潛在影響進行評價,從而創造文化的優化變革,實現文化新發展。同時要總結公司在外部環境適應和內部價值整合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並進行總結、提煉和提升,形成新的文化主張,以更廣泛地指導公司工作的成功開展。要在環境分析的基礎上,提煉新的公司文化,以更好地適應外部發展環境要求,更好地營造管理環境。

標籤:多篇 搞好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