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扶貧攻堅調研工作報告多篇

扶貧攻堅調研工作報告多篇

【第1篇】2022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

2022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1)

爲紮實推進全縣扶貧攻堅工作,根據習近平總書記6月18日貴州講話精神,按照精準扶貧和深、細、準、實的總體要求,縣政協調研組紮實開展全縣扶貧調研工作,通過聽取彙報、實地察看扶貧開發項目,走訪農牧戶瞭解貧困現狀,召集鄉村幹部、羣衆代表、產業大戶、致富能人和特困羣衆開展座談,廣泛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此調研報告,供參考。

一、全縣扶貧開發工作總體情況

近年來,全縣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從解決貧困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從影響貧困地區發展最緊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環節抓起,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扶貧開發取得明顯成效,貧困地區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十二五期間,截至20xx年底,共投入專項財政扶貧資金9987萬元,先後在全縣12個鄉鎮68個村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互助資金、雨露計劃、金融扶貧等扶貧項目,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2022年底的3394元增加到20xx年底的6325元;貧困村人均純收入由2022年底的1107元增加到20xx年底的2315元;貧困人口由2022年的5645戶、25400人減少到20xx年底的2995戶、12859人。扶貧開發爲全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爲全面實現小康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縣扶貧開發已經從以解決溫飽爲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水平、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但是全縣經濟總量較小、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仍然是這個階段的基本特徵。

二、重點貧困村貧困人口分佈狀況、貧困成因及存在的問題

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分析貧困成因及存在的問題,區分因災、因病、因學和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等不同致貧原因,準確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致富需求。調研組發現重點亟需集中破解五大難題:基礎設施支撐不夠背景下水電路困難,公共服務水平低,自我發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貧困代際傳遞,貧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駐村幫扶起步較晚、幫扶措施和項目落實困難,駐村幫扶參差不齊;因病因災致貧現象突出;精準識別數據錄入質量有待提升,如何精準打貧困七寸是關鍵等難題。目前,我縣重點貧困村主要分佈在交通信息閉塞、自然條件嚴酷、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落後的高寒牧區、乾旱淺腦山區和地質災害嚴重地區,20xx年建檔立卡鄉村貧困戶共12個鄉鎮29個村,總戶數5799戶、28675人,分解到村的貧困戶爲1717戶、7615人,貧困人口分別佔貧困村總人口和全縣貧困人口的26.56%和59.22%。重點貧困村貧困人口分佈如下:曲庫乎鄉(古德村、索乃亥村、木合沙村、多哇村)205戶、1070人;瓜什則鄉(賽慶村、力吉村、阿旦村)215戶、892人;多哇鎮(東維村、直躍村)170戶、693人,隆務鎮(加查麼村)22戶、121人,保安鎮(全都村、雙處村、賽加村)75戶、296人,加吾鄉(俄毛村、加吾崗村、江日村)168戶、737人,牙鄉(依裏村)41戶、184人,年都乎鄉(郭麼日村、夏卜浪村、曲麻村)164戶、794人,雙朋西鄉(協智村、環主村、寧他村)179戶、761人,扎毛鄉(立倉村、扎毛村)128戶、554人,黃乃亥鄉(羣吾村、日秀麼村)122戶、539人,蘭採鄉(蘭採村、土房村)228戶、974人。

(一)基礎設施支撐不夠背景下水電路困難,公共服務水平低,自我發展能力弱。水利、交通、教育、衛生、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農牧民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通訊難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如,多哇鄉羣衆反映,各自然村牧業點道路仍然沒有修通,現有電網沒有實現全覆蓋,全鄉冬季草場仍有480餘戶沒有通上電,塔哇地區1000餘戶中只有約30%的牧戶通了水,其餘70%的牧戶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井水。同時,原有草場網圍欄使用年限較長(1997年拉設),損壞嚴重,急需更新。其它牧業鄉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又如黃乃亥鄉人畜飲水工程儘管先後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各村羣衆吃水難問題至目前仍然沒有得到解決,仍然沒有改變人背畜馱的歷史,對此羣衆反映強烈,建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儘快解決和改善羣衆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還有如保安鎮全都村合蘇、沙索瑪、自行三個自然村村內只有一、兩處取水點,仍然存在吃水難問題;加吾、黃乃亥等鄉多數村莊除主幹道外村內道路至今仍未實現硬化等。廣大羣衆期盼國家和省上繼續加大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改善廣大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

(二)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貧困代際傳遞,貧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由於歷史、經濟發展、社會發育程度、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遠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重點貧困村貧困人口由於交通閉塞、觀念落後、市場意識不強、市場信息獲取方式狹窄等因素的影響,等、靠、要思想嚴重,缺乏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加之受語言障礙和科技素質不高的影響,限制了外出勞務輸出,貧困戶增收解困難度較大。在調研時,各鄉鎮普遍反映,近年來就業、農牧、扶貧等部門開展的農牧民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如泥瓦工技術、挖掘機駕駛、汽車(摩托車)修理、牛肉拉麪製作等深受羣衆歡迎,在農牧民增收致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於受資金、語言、培訓時間等的限制,培訓效果仍然不理想,有些鄉鎮的培訓由於領導重視不夠、組織不到位等原因而流於形式。他們希望,在今後工作中高度重視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整合各相關部門的培訓資金,採取以鄉爲單位開展集中培訓、以村爲單位開展需求培訓、赴周邊地區開展觀摩培訓等,切實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把農牧民培訓這項民生工程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三)駐村幫扶起步較晚、幫扶措施和項目落實困難,駐村幫扶參差不齊,幫扶效果不理想,對不管項目和資金的部門單位來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一是省、州、縣各級定點幫扶單位幫扶措施單一,對幫扶工作僅停留在對貧困戶的物質幫扶上,在立足村情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扶持、技術援助、人員培訓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定點幫扶工作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加強。二是入鄉駐村選派幹部大多不熟悉基層工作,知識面不廣,不懂藏語,年齡偏大,在開展工作中充當客人,存在守院子、轉圈子現象,在協助村兩委班子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村級扶貧規劃等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因病因災致貧現象突出。一是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年均氣溫低,地形複雜多樣,乾旱、洪澇、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繁,遇有大災,羣衆口糧都成問題,農牧業生產尚未擺脫靠天吃飯、靠天養畜的被動局面。農業產量低而不穩,生產成本大,糧食作物畝均產量100公斤左右,油料作物畝均產量75公斤左右。牧區草場生長期只有150天,而枯草期長達210天。重點貧困村地質災害隱患多,地質災害隱患點共有9處,災害事故頻繁發生,嚴重威脅着農牧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二是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乾旱淺腦山區和高寒牧區,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落後,生產生活條件差,抗災減災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弱,因病、因災、因學而返貧的現象突出,脫貧與返貧呈拉鋸式狀態,持續發展、穩定增收的基礎還很弱,鞏固和提高扶貧成果難度較大。據調查,很多重點貧困村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結構中採挖蟲草收入佔比達到50%至70%,但近年來因市場價格因素影響大,採挖成本高,收益極不穩定。同時,種植業收入、勞務輸出收入及其它產業收入佔比仍較小,增收渠道十分狹窄,增收難度仍然很大。

(五)精準識別數據錄入質量有待提升,如何精準打貧困七寸是關鍵。扶貧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誰是真正的貧困人口、分佈在哪裏、致貧原因何在、怎樣才能脫貧,還缺乏深度調查和科學分析。近年來雖然建立了貧困人口檔案,但缺乏科學的動態管理方法,瞄準貧困人口建立一戶一策的幫扶機制不夠完善。扶貧工作中存在 漫灌式扶貧,以往多采取廣覆蓋、大範圍、寬領域的漫灌式扶貧,具體到每家每戶,難免漏人漏項,針對性不強、精準度不高;壘大戶,由於要增強項目輻射帶動功能,一些扶貧資源投向了實施效果相對明顯的大戶身上,而大戶與貧困戶之間利益聯結機制又不健全,導致部分扶貧項目最終未能落實到貧困戶,局部造成壘大戶和扶富不扶貧的怪象;路邊花,由於要考慮示範,而扶貧資源又有限,有時就難免出現種好了路邊花,卻忽視了縱深居住的農牧戶,點面不平衡。此外,貧困人口脫貧難度大,通過扶貧措施難以擺脫貧困的農牧戶,主要是缺乏勞動力的傷、殘、病和五保戶中的貧困人口,他們想脫貧因受客觀條件制約,心有餘而力不足。

(六)重點貧困村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依然落後。現有貧困村仍然沿襲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方式,農產品商品率低,畜牧業良種比例低,農畜產品開發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農牧業產業化的形成尚需較長時間。儘管近年來,各類農牧區專業合作組織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於缺乏資金、技術支撐和必要的管理人才,中後期發展將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在調研中,多數重點貧困村的羣衆提出,對各類專業合作社今後的發展參股羣衆心中沒有底,希望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並經常性給予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指導,使已建的專業合作社能得以健康、持續發展,真正使合作社在羣衆增收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由於生活習慣很多村存在早婚、未婚生子和走婚現象而造成貧困的問題。

(七)圍繞提供健康、教育和致富信息、技術服務的鄉村服務體系建設嚴重滯後。如在各牧業鄉調研時村幹部和羣衆代表普遍反映,鄉鎮衛生院專業人員不足、醫療設備缺乏、住院牀位嚴重缺少(如多哇鄉衛生院只有四張牀位),遠遠滿足不了當地患病羣衆的就醫和住院需求,有些鄉鎮由於路途遙遠,遇到鄉鎮衛生院無法診治的急診患者,往往因得不到及時救治造成嚴重後果,也增加了羣衆負擔;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越是邊遠、貧困鄉村,越是留不住人才,師資力量、教學質量、基礎設施相對較差,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該村的長遠發展,造成了事實上的不平等。如在保安鎮全都村、多哇鎮東維村調研時羣衆代表反映,配備的雙語教師主要偏重於用藏語教學,學生們對漢語言的掌握和運用還遠遠不夠,希望各學校配備專門的漢語老師,直接用漢語授課,切實提高孩子們的漢語言表達、運用能力,爲孩子們今後走出大山做好長遠準備;儘管目前各鄉鎮成立了便民服務大廳和一站一中心,也配備了必要的工作人員,但由於受專業素養、服務技能等的限制,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八)村兩委班子作用發揮不夠。一是有部分村級黨組織軟弱渙散,有些村幹部思想觀念保守,市場信息不靈,缺乏帶領羣衆致富的本領;有些村幹部等、靠、要思想嚴重,習慣於張口要項目、要資金,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謀劃項目、爭取項目,有些村甚至幾十年都沒有實施過一個像樣的項目。二是部分村幹部在落實農村低保、危房改造、獎勵性住房、貧困戶慰問救助等方面辦事不公、優親厚友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優惠政策沒有真正落實到貧困戶家中。三是村內很多特困戶經濟能力非常有限,往往因爲拿不出自籌資金,致使無法享受項目資金,如危房改造、獎勵性住房等,羣衆希望對這部分特貧戶要採取政策支持、信貸支持、幫扶支持等方式,幫助實現建新房的願望,切實改變居住條件。

(九)城中村的發展缺乏後續產業支撐。在隆務鎮調研時鄉、村幹部都反映,位於縣城周邊的隆務莊、加查麼、霍爾加、鐵吾、四合吉等村因城鎮化建設的需要,賴以生存的土地基本徵用完,羣衆增收缺乏後續產業支撐。同時,大部分村民已實現了農轉非的轉變,因而享受不了農村的各項優惠政策,如三江源助學補貼等,而四合吉社區享受不了任何農村扶貧項目。對此羣衆反映強烈,應引起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調整扶貧工作思路,對城中村給予更多關注。

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認真研究和解決,務必會影響扶貧的效果,就難以徹底消除貧困人口。因此,提高扶貧的精準度是當前乃至今後做好扶貧工作的主抓手。

三、今後開展精準扶貧攻堅的幾點建議

(一)扶貧對象精準,決戰目標到村到戶,全力推進精準扶貧攻堅。一是扶貧過程中,扶貧資金撒胡椒麪等問題依然存在,全縣扶貧工作進入啃硬骨頭階段,建議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變過去的大水漫灌爲精準滴灌,扶貧攻堅要靶向精準,全面做到六個精準,重點從治理貧困村窮、亂、弱入手,提出大打一場藏區維穩前沿縣精準扶貧攻堅戰,集中力量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集結號,創建扶貧攻堅創新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牧業建設區、減災避災產業示範區、農業觀光生態示範區五區,制定針對性強的扶貧細化配套措施,確保貧困村和貧困人羣的精準認定,實現扶真貧扶準貧,讓貧困村和貧困羣衆共享新一輪社會發展的制度紅利、改革紅利,使扶貧開發工作精準、深入推進。二是要精準做到識別的貧困村、貧困戶找得準不準,致貧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脫貧致富的規劃和措施制定得實不實,項目資金和幹部駐村是否落實到位等,切實把情況搞準、措施搞明、責任搞清,才能指導基層更加有力有效地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下深水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找到問題才能精準打貧困七寸。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通過對貧困村、貧困戶的準確識別並建檔立卡,全面掌握貧困人口的數量、分佈、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門路、幫扶措施和幫扶責任等,使所有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對扶貧對象精準化識別、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對扶貧目標精細化管理、對脫貧責任精準化考覈,確保如期穩定脫貧。建議細化貧困村和貧困戶識別標準,統籌與社會救助政策相統籌,建立民政、社保與扶貧部門數據對接共享平臺。三是將精準扶貧攻堅作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抓手,提升到事關全縣發展大局的高度來謀劃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根據貧困原因,實施分類指導,以整村推進爲着力點,有針對性地實施扶貧攻堅,有效整合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各類涉農項目和資金,捆綁打包,統籌使用,綜合施策,合力攻堅。四是按照缺什麼、扶什麼的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羣衆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綜合扶貧、整體推進,實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相結合,全方位加大扶貧開發力度,不斷增強貧困人口素質與技能,不斷改善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項目安排精準,脫貧項目到村到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針對我縣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建議縣委、縣政府加大協調爭取力度,進一步加大對貧困村四通、(通水、通電、通路、通訊)四有(有學校、有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村級衛生室、村文化室)以及草原四配套建設等方面專項資金投資扶持力度。同時進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擔保平臺建設,整合小額擔保貸款、扶貧貼息、抵押貸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決貧困戶發展資金瓶頸難題,積極協調農村信用聯社加大扶貧信貸資金的扶持力度,通過理順體制關係、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貸款額度、延長貸款年限等措施,切實提高扶貧貸款的覆蓋面和效益,爲各類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一是交通建設:貧困村村級道路硬化或油化1條以上;70%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聚居2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有效解決羣衆出行難問題。二是人畜飲水:自然村或相對集中居住點農牧戶飲用自來水率達到100%,基本解決人畜安全飲水問題。三是住房改善:農村危房改造達到100%,有條件的貧困村有集中安置點1個以上,安置農牧戶20戶以上,其中貧困戶30%以上;有兜底戶的貧困村兜底搬遷安置達到100%。四是農網改造:提高農網升級改造技術標準,切實推進一戶一表升級改造,保障農牧區用電需求。

(三)資金使用精準,扶貧資金到村到戶,規劃保障攻堅。對扶貧攻堅項目資金全程跟蹤管理,確保資金安全有效使用。建議把全縣所有部門用於行業扶貧的資金整合起來,統一調配使用,發揮資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建立規劃實施保障機制,在組織調研、科學論證、認真總結正反經驗的基礎上,科學編制十三五扶貧規劃,明確主攻方向,科學謀劃扶貧開發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並把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分解到每一個年度計劃中,保持規劃實施的連貫性,確保總體規劃通過年度計劃的分解落實得以順利實施。明確部門責任,將其列入政府考覈目標。建立規劃實施督促檢查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規劃評估修訂機制和規劃中期評估制度,並根據形勢變化和規劃實施進度,進行相關內容的滾動修訂,以更好地指導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建議成立由扶貧、財政、農牧、監察、財政、審計、建設、交通、水利等有關部門和各鄉(鎮)政府共同參與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綜合協調項目實施,爲精準扶貧提供組織保障。

(四)措施到戶精準,多措並舉,因戶制宜因人施策。我縣作爲全國連片特困地區,目前仍有21.3%以上的農牧業人口屬於貧困人口,要與國家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時間緊、任務重。一是醫療救助一批。對大病慢病致貧、返貧等對象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及其他政策性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給予資助和實施醫療救助。實現貧困人口扶貧小額意外保險、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全覆蓋。二是教育資助一批。對貧困家庭子女就讀普惠性幼兒園、國小和國中、普通高中每年給予一定生活費補助;對貧困子女上大學(含高職)的學生進行資助。三是產業扶持一批。結合貧困戶勞動力、土地資源、村級特色支柱產業,因戶施策發展種植、養殖、鄉村旅遊、合作社務工等產業,讓每戶貧困戶擁有1項以上穩定收入項目。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扶貧開發中,因地制宜抓好特色產業,隆務河流域繼續抓好土地流轉和集約經營這篇大文章,淺腦山區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牧區在發展有機畜牧業上做文章。四是培訓就業一批。利用文化旅遊等資源,深入開展實用技術培訓、鄉村旅遊培訓、資金互助業務培訓、專業合作組織管理培訓、手工藝技能培訓、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等各類培訓,項目用工以及縣內部分公益性崗位優先招錄貧困人口。建議政府部門積極與發達地區的對口幫扶政府協調,定向輸出勞務,每年輸送100名至200名初、高中畢業生到發達地區以打工的形式輪訓一次,期間實行路費和生活費政府補貼,打工費自主,培訓結束後去留自定的原則,使培訓回來的打工人員帶回先進的觀念和技術,爲建設家鄉服務。五是民政兜底一批。將建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人、智障等喪失勞動能力的對象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逐步提高農村低保標準,推進農村低保線與扶貧標準線兩線合一。六是扶貧搬遷一批。全力推進保障性住房搬遷,探索創新扶貧搬遷示範點、集中安置點持續發展機制,按照三三佈局,將牧區三分之一搬遷到縣城定居,三分之一搬遷至各農牧業點小集鎮,三分之一留居原草場,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完善縣級領導、科級部門兜底幫扶深度貧困戶搬遷機制,實現貧困人口應搬盡搬。

(五)因村派人精準,合力攻堅,結對幫扶到村到戶。各行業涉農資源更精準向扶貧對象傾斜聚集;縣級領導聯繫貧困村、幫扶貧困戶;科級部門幫扶貧困村、結對幫扶貧困戶,向貧困村派駐工作隊,選派黨組織第一書記鄉鎮、村級結對幫扶貧困戶。堅持和完善三聯三促工作機制,開展以制定一個科學發展的好思路、培育一批致富帶頭人、開闢一條增加集體經濟致富路、解決一批困難羣衆的生產生活問題、打造一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爲內容的五個一工程。尤其是各聯建單位要以扶貧助困工作爲總抓手,在充分掌握聯建村基本情況、特色優勢的基礎上,做到長遠聯建規劃和年度聯建計劃相銜接,保證聯建工作的前瞻性和連續性,同時要創新幫扶形式,爲村兩委和羣衆選路子、上項目、教技術、籌資金、供信息,變輸血爲造血,確保聯建工作的實效性。建議針對重點貧困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對現有的部分三聯三促單位進行及時調整,儘量將項目單位安排到重點貧困村,切實加大幫扶力度和脫貧步伐。此外,建議採取政府大投入、資金大整合、項目大集中、社會大參與、羣衆大建設的思路,結合三基建設,按照一河、兩線、三點分類實施,對貧困的原因分門歸類,對不同原因、不同類型採取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將聯村聯戶機制落實到位,在落實好國家扶貧項目的基礎上,將貧困村集中幫扶,分散的貧困戶因人因地施策,每個鄉鎮制定扶貧攻堅戰方案,每村一方案,每戶一策,每人一策,每個貧困村由一個項目部門聯村幫扶,企業包村包戶,協調安排每個企業聯3-10戶,效益好的企業也可聯幫一個貧困村。堅持和完善入鄉駐村幹部管理工作,在選派入鄉駐村幹部時,加強與選派單位的溝通聯繫,真正把優秀人才選出來、派下去,應充分考慮其自身特點和基層工作實際,將懂藏漢雙語、善於做羣衆工作、具有一定基層工作經驗、身體健康的年輕幹部選派到基層,方便開展工作;強化用人導向,對出色完成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同志,大膽使用,優先提拔和晉級,提高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待遇。同時還要建立召回重派制度,對錶現不佳、羣衆反映不好、工作難以勝任的幹部,應由派出單位召回重派。同時,爲有效解決各鄉鎮對選派幹部管理約束以及因增員而產生的吃、住、行、取暖、辦公等各種壓力,建議將各級選派幹部工資關係及人頭經費隨行轉至派駐鄉鎮,便於統籌管理,更好地爲羣衆增收脫貧提供人才支撐。

(六)脫貧成效精準,加強動態管理和隊伍建設。精準管理,對扶貧對象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建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時反映幫扶情況,實現扶貧對象的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爲扶貧開發工作提供決策支持。此外,進一步加強扶貧開發機構和幹部隊伍建設,針對扶貧開發項目多、資金多,任務重、人員少、幹部力量薄弱的實際,積極與省、州編辦協調,適當對扶貧部門人員編制方面給予傾斜,增加部分事業編制,並在鄉(鎮)設立扶貧專幹,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克難奮進的扶貧開發工作隊伍,不斷提高扶貧開發工作水平。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村兩委班子作用發揮如何,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作用發揮如何,直接關係到一個村能否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在選人用人上將政治堅定、辦事公正、清正廉潔、敢闖敢幹,能帶領羣衆共同致富的黨員推上村黨支部書記崗位。

2022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2)

組織開展扶貧攻堅、解決邊遠山區貧困農村突出問題,是市委、市政府實施雙輪驅動、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我縣作爲全市基礎條件最差、貧困區域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份,扶貧開發一直是縣委、縣政府的頭等大事,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於受深山溝、涼氣候、邊沿煤、末梢電、斷頭路、出境水等多種不可逆轉因素的制約,我縣農村貧窮落後的面貌仍沒有徹底改變。到底,全縣378個行政村中,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3000元的村就有245個,貧困人口就有10.65萬,分別佔到全市貧困村總數的48%,全縣行政村總數的66%,農村人口總數的近一半,儘快擺脫貧困,已成爲全縣人民的迫切願望。去年,市委、市政府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拉開序幕,我縣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殷切的關懷和厚愛,我們積極按照市委、市政府破窮障、改窮業、挪窮窩、挖窮根的總體要求,在全縣廣泛開展了貧困農村發展大調研活動,通過深入調研,我們深切感受到,導致陵川長期貧困的主要根源除了自然稟賦的先天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幹部羣衆思想保守,資源開發深度不夠,主導產業發育遲緩,農民增收缺乏支撐。具體到一個村和農戶,主要表現爲項目難選擇,創業難起步,技術難掌握,市場難開拓,條件難改善等問題。要使扶貧攻堅取得實效,核心在增收,難點在產業,根本是環境,關鍵是組織。爲此,縣委、縣政府邀請專家,深入論證,以農民增收爲核心,以產業扶貧爲重點,提出了五大特色產業促進增收(特色種植業、規模養殖業、道地中藥材、綠色林產品、生態旅遊業)、三大基礎設施改善環境(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公路、生態綠化和村莊環境整治)、五項社會事業保障民生(教育事業、衛生事業、文體事業、廣播電視事業、社會保障事業)、三項工程提高自我發展能力(村級組織建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農民素質提升)的扶貧攻堅總體思路,並緊緊扭住這條主線,培育了一批促進農民增收的產業項目,改善了貧困農村發展的環境,有效激發了山區幹部羣衆幹事創業的熱情,提升了貧困農村的自我發展能力。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尋求比較優勢,打造產業集羣,拓寬農民創業增收的新空間。陵川之短在於大山,陵川之長在於生態。山大溝深阻礙了山區經濟發展的步伐,但也賦予了我們豐富的生態資源。全縣有耕地45萬畝,牧坡58萬畝,宜林地13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1.6%,發展以綠色、生態、健康爲特色的種養業、林果業、旅遊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和可持續的後發優勢,只要將生態優勢轉變爲經濟優勢,曾經被看作是包袱的大山,就會變成潛力無限的財富。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提出了陵川要脫貧,希望在大山,潛力在生態,出路在苦幹的理念,並確立了培育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三條基本原則:一是針對山區十里不同天、地無一丈寬的特殊氣候和立地條件,在產業佈局上堅持家庭小規模,區域大羣體二是針對農民只顧眼前利益的小農意識,在產業選項時注重當前能增收,長遠能致富三是針對全縣二三產業發展滯後,農村勞動力就業不充分的現狀,在產業實施中力求戶戶都參與,人人可就業。去年以來,通過政府積極引導,政策大力扶持,鄉村精心組織,農民廣泛參與,以小規模,大羣體,低投入,快見效,廣覆蓋,可持續爲基本形態的特色產業集羣遍佈全縣農村,爲農民脫貧增收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利用我縣山大坡廣的資源優勢,藉助於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政策推動,我們制定了建設20萬畝連翹基地,2萬畝優質核桃的產業規劃,並由縣級財政免費提供種苗,產業覆蓋個村、個農戶。目前已萬畝;規模健荒山種植連翹8萬多畝,發展核桃經濟林康養殖作爲農民增收的短平快項目,一年多時間就在貧困村建成山地放養土雞、圍欄種草養畜等生態養殖項目210個,參與農民2100餘戶、8000餘人;依託山區豐富的次生林木資源,開發食用菌產業,正在成爲我縣資源深度開發的亮點。奪火、馬圪當、古郊等鄉鎮的20個村,新發展香菇13.5萬袋、木耳200 萬根,項目戶年收入均在萬元以上;依託王莽嶺、黃圍山、鳳凰歡樂谷等主要旅遊景區,農家樂接待、農產品展銷、農事展示爲主的旅遊服務業也有了長足發展。新發展農家樂旅遊客棧200餘戶,形成了接待牀位2500餘支、就餐人數3000人的規模。五大主導產業開發,使全縣所有貧困村都有了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覆蓋80%以上的貧困農戶,爲實現扶貧攻堅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扭轉了多年低位徘徊的局面,危機之年達到3618元,同比增長 7.1%,創下近年來農民收入增幅的最高記錄。

二、整合優勢資源,破解發展難題,構建保障農民增收的新機制。推進扶貧攻堅,政府是主導,農民是主體。把政府的組織引導變成農民的自覺行動,讓農民的創業熱情得到正確引導和有效保護,是提高扶貧攻堅速度和效果的關鍵所在。爲此,我們積極探索實踐了部門推介,農民創業,金融支持,跟蹤服務的組織模式,建立了內外互應,上下互動,左右同步,整體聯動的產業扶貧新機制。一是部門推介。由涉農部門通過實地考察、技術論證、市場調研,篩選出適宜陵川不同區域、不同條件,適合廣大農戶創業需要的項目,通過會議、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形式,向廣大農民推薦介紹,告訴他們項目建設內容、適宜範圍、發展條件、相關政策、投資概算、效益及風險,讓農民知道了幹什麼、怎麼幹。去年,全縣共推介項目8大類24項,受到廣大農民歡迎;二是農民創業。在部門推介的基礎上,由家戶依據當地實際和自身條件,自主選擇創業項目,通過鄉村組織,向涉農單位和金融部門進行申報,審覈通過後,建檔立卡,有針對性地進行扶持和服務;三是金融扶持。圍繞部門推介的產業扶貧項目,各金融企業同步推出面向農戶的3至30萬元不等的金融支農產品4大類16種,採用項目審覈,信用評定,一次授信,隨用隨貸,餘額控制,週轉使用的管理辦法,對項目戶給予信貸支持。,共評定信用戶 4000戶,授信1.4億元,發放貸款3000萬元;四是跟蹤服務。由縣鄉兩級涉農部門,對項目戶實行責任到人,全程跟蹤的一站式服務,幫助農民解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技術、管理、銷售等方面的困難,保證項目建得成,幹得好,能受益。去年以來,全縣以家庭或專業合作社爲單元,共申報實施各類項目 1103個,投資總額8922萬元。扭轉了山區農民創業無力,脫貧無路,增收無望的困境。

三、破除瓶頸制約,改善生存條件,創造農民安居樂業的新環境。生存環境惡劣是制約貧困農村發展的最大瓶頸。在推進扶貧攻堅過程中,我們借勢而進,乘勢而上,集中力量改善貧困農村的基礎設施,竭力破除山區農民生產生活硬件制約。多方籌措資金9726萬元,實施了磨河供水擴建改造工程,輻射了8鄉鎮279個行政村15.8萬人。通過實施飲水安全全覆蓋工程,新解決了142個村、4.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投資4050萬元,攻堅村村通掃尾工程,新增水泥路202.6公里,涉及47個貧困村,全縣水泥路村通率達到98%以上;對於一些居住特別分散,基礎條件惡劣的山莊窩鋪,持續推進移民搬遷工作,僅去年一年就搬遷百人以下自然村20個,解決了近千名貧困農民的生存困難。

四、用好用足政策,激發內在活力,營造全面參與扶貧的新氛圍。我縣貧困面大,可用財力有限,爲了增加扶貧投入,加快脫貧步伐,我們在資金籌措上,通過積極主動爭取上級,精打細算用足本級,政策引導激活民間,動員社會多元參與等途徑,有效緩解了資金投入不足的困難。去年,全縣爭取市級以上各類扶貧資金貼息資金萬元;縣財政籌措產業扶持、貸款萬元;通過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的政策引導,萬元,農民籌資萬元。在資金拉動金融部門投入貸款使用上,我們堅持扶持依據幹勁定,投入隨着規模定,資金跟着項目走的原則,力求通過政府扶持和社會幫持,激活廣大農民的內在動力,確保有限的扶貧資金髮揮最大的激勵作用,最優的拉動效應。去年,列入市級首批扶持的80個貧困村,個產業扶貧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在增強扶貧力量上,我們全力推動各級領導帶頭,機關定點幫扶,幹部結對到戶,社會廣泛參與責任的落實和氛圍的形成,在71個市級單位對口幫扶80個貧困村的基礎上,154個縣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共幫扶貧困村165個,621名副科級以上幹部共結對貧困戶623戶。有21家民營企業參與了貧困農村開發工作;一年來社會各界累計投入貧困村資金達餘萬元,捐贈物資價值300萬元,形成了全社會關心扶貧、支持扶貧、參與扶貧的大格局。

五、着眼長遠發展,着力強基固本,增強農村自我發展的新能力。多年來實踐證明,扶貧攻堅成果要得到長期和鞏固和發展,不能只靠一時一事的給錢、給物,重要的是提振信心,提升素質,創新機制,創造活力。我們着眼於貧困農村長遠發展,在強基固本上狠下功夫。一是抓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能幹事、會幹事的本領和勇氣。全縣共開展畜禽養殖、大棚蔬菜、乾果經濟林、中藥材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350餘場,培訓農民3.86萬人次,開展計算機、焊工、汽車駕駛等各種創業培訓20場 1000餘人。潞城鎮通過晉煤集團牽線搭橋,選派30名農民赴山東壽光,經過15天的蔬菜種植技術培訓,全部建起了設施蔬菜種植項目,成爲全鎮千畝大棚蔬菜種植的骨幹;二是狠抓基層組織建設。針對部分貧困農村人才缺乏的實際,我們採取四帶一派的辦法,從富村選派幹部到窮村任職,從強村選派幹部到弱村任職,從大村選派幹部到小村任職,從先進村選派幹部到後進村任職,從縣鄉機關選派優秀幹部整頓亂村,共選派了81名優秀人才跨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基層黨組織在扶貧攻堅中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增強;三是大力發展合作組織。圍繞中藥材、蔬菜、生態養殖等產業,發展專業合作組織130餘個,擁有社員2萬多人,增強了貧困農民闖市場的能力。我縣的扶貧攻堅雖然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一點成效,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的結果,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市直各部門和幫扶單位傾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全縣人民奮力拼搏的結果。特別是市委張書記、市政府王市長,多次蒞臨陵川調研,就扶貧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市四大班子的各位領導情繫山區,心繫農民,經常深入我縣指導工作,幫助縣鄉幹部理思路、解難題。市農委、財政局等職能部門,在項目建設、產業扶持等方面給予了最大支持。晉煤集團、交通銀行、園林局等幫扶單位,也盡其所能,從人、財、物等方面對貧困農村給予了大力幫助。這些,都爲我們堅定信心,奮力攻堅增添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提供了寶貴的物質支持,陵川人民將永遠銘記在心。

貧困是陵川最大的縣情,脫貧是我們最大的責任。我們決心以這次會議爲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虛心學習兄弟縣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再鼓幹勁,負重奮進,努力把我縣扶貧攻堅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和水平,以實際行動回報各位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愛。同時,我們也熱切地希望市委、市政府和市直各單位的各位領導,能一如既往地對陵川的經濟社會發展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我們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市直各單位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有全縣幹部羣衆的共同努力,陵川一定能夠奪取扶貧攻堅的新勝利,譜寫全縣人民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第2篇】2022年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

小編給大家介紹2022年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1)

扶貧開發工作是促進農業增產,加快農村改革,實現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宣化縣於2022年被列入燕山太行山特殊困難片區縣。 爲探索與宣化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扶貧工作模式,瞭解扶貧開發工作中的難點和問題,縣扶貧辦開展了扶貧開發工作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宣化縣基本情況

我縣下轄8鎮5鄉304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總人口28.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1萬人、農業人口24.2萬人。按照國家新確定的2300元扶貧標準(指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300元以下,具有勞動能力),我縣共有農村貧困人口約10.2萬人,主要分佈在王家灣、深井、崞村、塔兒村、東望山、李家堡、趙川等7個山區鄉鎮。

我縣貧困地區的主要特徵是:區域性整體貧困與分散的個體貧困並存,生態環境貧困與農民素質貧困並存。綜合分析各種因素,造成貧困的主要原因:一是縣域地形地貌較爲複雜,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貧富差距較大,雖然全縣人均純收入較高,但相對貧困戶和貧困人口較多;二是由於有縣無城,沒有人口聚集、產業集中、帶動明顯的經濟發展優勢區域,人口居住分散,生產生活單一,家庭經濟收入較低;三是全縣的貧困村多數處於深山區,這些區域面積大,土地貧瘠,農業基礎條件差,缺乏支柱產業,貧困現狀較爲明顯。

2022年,國家啓動了新一輪的扶貧開發工作,確定了11個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其中我縣屬於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

地區的貧困縣。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對於加快全縣貧困地區廣大人民羣衆脫貧致富步伐,實現綠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我縣共有40個貧困村列入了河北省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這將是我縣十二五期間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今年確定率先啓動謝家灣、慄家灣、東坪、西坪、閻家、王家灣、常峪口、元子河、雙廟、南街、北街、北大寺、馬圈、石門屯、石分村、分水口、關底、小白陽等18個重點村的扶貧開發工作。

二、扶貧開發工作情況

(一)規劃編制及數據採集情況。我縣2022年-2022年扶貧開發總體規劃初稿已在全縣範圍內廣泛徵求了修改意見,並召開了專家評審會進行評審定稿,現已上報市扶貧辦;各鄉(鎮)、貧困村扶貧開發工作規劃已編制完成;制定完成了我縣產業發展分佈圖、產業示範基地分佈圖、縣域村莊空間佈局規劃圖、移民搬遷圖、重點村分佈圖等扶貧開發規劃圖。完成了全縣扶貧系統信息平臺建設,第一批40個重點貧困村的基礎數據已全部採集完成,其它村的基礎數據正在採集當中。

(二)扶貧項目謀劃及推進情況。按照全市打造30條扶貧產業帶的戰略構想,我縣以縣級以上國省交通幹線爲軸線(包括縣道),以中心村建設爲節點,共謀劃了8條扶貧產業帶。分別是:張小線生豬、肉雞養殖產業帶(張小線沿線),覆蓋貧困人口10400人,預計十二五末可實現總收入500萬元;三雙線蔬菜種植產業帶(市區界至大倉蓋鎮雙廟村),覆蓋貧困人口3000人,預計十二五可末實現總收入7000萬元;永蘆

線特色林果產業帶(王家灣鄉境內永蘆線沿線),覆蓋貧困人口4000人,預計十二五末可實現總收入490萬元;頭武線生豬養殖、杏扁種植產業帶(洋河南鎮至涿鹿縣界),覆蓋貧困人口22000人,預計十二五末可實現總收入450萬元;國道112線生豬養殖、張雜谷種植產業帶(112線宣化區界至赤城縣界),覆蓋貧困人口35000人,預計十二五末可實現總收入3000萬元;國道112線杏扁種植、生豬等養殖產業帶(112線宣化區界至陽原縣界),覆蓋貧困人口28000人,預計十二五末可實現總收入5700萬元;洋新線設施蔬菜、杏扁種植、奶牛養殖產業帶(洋新線懷安縣界至洋河南鎮),覆蓋貧困人口10800人,預計十二五末可實現總收入3000萬元;國道110線設施蔬菜產業帶(110線宣化區界至下花園區界),覆蓋貧困人口2000人,預計十二五末可實現總收入9800萬元。此項工作已以表格的形式報至市扶貧辦,文字規劃和電子圖版正在起草、設計當中。

結合我縣自然條件,依託養殖、蔬菜、果品、雜糧、食品加工、鄉村旅遊等6大特色產業,重點打造了11個產業示範基地,分別是:李家堡鄉種養一體化,賈家營鎮肉雞養殖,塔兒村鄉種養繁育,洋河南鎮生豬養殖,顧家營鎮有機蔬菜種植、種豬繁育、有機肥發酵和沼氣發電一體化,深井鎮城鎮建設和高效農業示範,江家屯鄉設施蔬菜種植,崞村鎮杏扁種植,東望山鄉-大倉蓋鎮循環農業連片示範,趙川鎮張雜谷連片種植,王家灣鄉桑乾河大峽谷生態旅遊及沿線特色林果種植等11個產業示範基地。

(三)重點村項目規劃情況。我辦以產業扶貧、技術培訓和項目區配套建設爲主要內容,編制了2022年度一批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實施計劃,總投資爲979萬元,其中貧困戶自籌379萬元,申請財政扶貧資金600萬元。項目規劃共覆蓋9個鄉(鎮)22個貧困村2455戶貧困戶,扶持貧困人口7708人次。具體計劃安排如下:產業扶貧項目,70萬元養殖生豬1800頭,涉及4個貧困村545戶1224人;安排165萬元養殖羊2690只,涉及7個貧困村565戶1680人;安排65萬元養殖雞260000只,涉及4個貧困村360戶816人;140萬元新建春秋棚100個,新建暖棚22個,涉及5個貧困村567戶1815人;25萬元種植林果1250畝,涉及2個貧困村418戶2173人。培訓項目,計劃安排35萬元。其中勞動力轉移培訓14萬元,培訓100人次;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1萬元,培訓2200人次;科技培訓10萬元,培訓300人次。項目區配套項目,計劃安排100萬元硬化道路20公里,共涉及20個貧困村3715戶11665人。

(四)貸款貼息工作情況。按照省、市扶貧辦2022年扶貧項目貸款貼息項目申報有關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我辦聯合縣財政局共同對2022年企業申請項目貸款貼息的項目進行了考察論證和篩選,擬推薦省級項目庫4個,市級項目庫13個。17個項目常規貸款共計6720萬元。項目區覆蓋貧困村151個,覆蓋貧困戶13255戶。

(五)扶貧開發互助金工作情況。本着村兩委班子號召力、組織力強,村民脫貧致富發展願望強烈,有一定的產業發展基

礎和資金需求的條件要求,我辦擬定了慄家灣、羊圈溝、北大寺、馬圈、石分村、黃土坡、關底、雙廟、常峪口、趙家窯等10個村爲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村,現已上報省扶貧辦。

(六)定點幫扶工作情況。省裏共安排了6個單位幫扶我縣12個貧困村,市裏安排了10個單位幫扶我縣10個貧困村。省裏有1個單位與幫扶村進行了對接,其它幫扶單位未與幫扶貧村進行對接;市裏有8個單位與幫扶村進行了對接;66455部隊與幫扶村進行了對接。已對接的幫扶單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指導加強村兩委建設;協助制定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規劃;指導農戶建立扶貧專業合作組織;幫助貧困家庭至少建設1個穩定的增收項目;做好羣衆工作,化解矛盾糾紛等。其中,市工商聯幫扶謝家灣村新建蓄水池100立方米,防滲渠500米,工程正在實施中;市體育局幫扶東葛峪村鋪設灌溉管道3200米;市國資委幫扶李家窯村建設飲水入戶工程,協調解決資金60萬元;66455部隊針對幫扶村開展了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現正進行統計工作。

(七)勞動力轉移及貧困人口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情況。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和貧困人口農業生產實用技術培訓採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採取依託市、縣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和縣培訓基地集中辦班與委託行業技校分散培訓相結合;課堂理論學習與工地實習相結合;自主培訓與有關地區、有關行業聯合辦班培訓相結合;長規培訓與定單定向培訓相結合;專業技術培訓與普及科技培訓相結合;提高培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實現專業與需求對口,技能與市場接軌,爲用人單位提供合格的專業技能人才。

(八)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情況。困戶建檔立卡工作面大、量廣、任務重、時間緊、要求嚴,按照省、市的要求,我們立即召開動員會議,安排落實工作。截止目前,已基本做到了戶有卡、村有冊、鄉有表。進一步摸清了貧困戶的底數,爲扶貧開發工作奠定了基礎。

(九)項目資金管理工作情況。爲了防止扶貧資金被擠佔、挪用和截留,我辦嚴格按照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在項目實施前公佈項目計劃內容和資金額度,供羣衆監督,項目實施後,向羣衆公示,給羣衆一個知情權,報帳發票由鄉、村及羣衆代表審查,逐級驗收報帳,並提交審計部門審計,確保資金的正常運行,增加資金的透明度。

(十)其它工作推進情況。在宣傳造勢方面,將市扶貧辦梳理出的6條扶貧攻堅標語口號,通過縣電視臺、縣報、政府信息網等多種媒體進行滾動播放、宣傳;將標語口號下發到各鄉鎮,各鄉鎮正組織人員在各重點貧困村村民主要活動場所和公路沿線進行書寫,力爭使扶貧攻堅工作深入人心。爲了加大對扶貧項目的宣傳工作,對於農民羣衆支持扶貧項目,建設扶貧項目,關心扶貧項目,熱愛扶貧項目,管理扶貧項目,推動扶貧項目滾動持續發展,更好的發揮扶貧項目的效益,要求項目實施單位,在項目實施後,都必須建立永久性標準牌一塊,書寫扶貧標語。編制完成扶貧工作宣傳手冊,主要內容包括國家、省、市扶貧方針、政策、綱要,國家、省主要領導講話,扶貧常識等,共印製5000冊宣傳手冊,已在全縣範圍內廣泛進行宣傳、發放。在幹部培訓方面,由於我縣扶貧開發工作剛剛

開始,幹部羣衆對本項工作認識不夠,甚至理解出現偏差,針對這種情況,我辦邀請市扶貧辦趙光宇副主任於3月29日對全縣12個鄉鎮的主管領導及40個貧困村支部書記進行了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國家的方針政策、扶貧規劃綱要、項目的編制、申報、管理等內容。按照市辦要求,結合勞動力轉移、農業實用技術推廣、貧苦村幹部培訓等三項內容,我縣確定了宣化縣職教中心和宣化德意駕校爲培訓基地。目前正在和兩所培訓基地協商、制定培訓計劃,年內計劃培訓2600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生態環境脆弱,承載能力有限。宣化縣三分之二地區處於深山區和淺山丘陵區,氣候惡劣,土壤瘠薄,自然災害頻發,災年發生率高。發展與生態保護矛盾尖銳,產業結構調整受生態環境制約大。

二是農村人口素質較差,扶貧工作認識不夠。由於受社會、經濟、文化、歷史、地域等因素的影響,全縣農民羣衆文化程度不高,傳統落後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部分羣衆等、靠、要思想嚴重,參與扶貧項目建設的積極性不高,自我發展意識淡薄,自我發展能力普遍較低。

三是基礎設施薄弱,市場體系不完善。農村幹道網絡尚未形成,公路建設歷史欠帳較多,水利設施薄弱且嚴重老化,電力和通訊設施落後。有45個行政村不通瀝清路(水泥路),佔行政村總數的15%,19個村沒有完成農網改造任務。區域內金融、技術、信息、產權和房地產等高端市場體系不健全,產品要素交換和對外開放程度低,物流成本高

四是經濟發展水平低,特色產業滯後。2022年,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爲29:34:37,與全省13:53:34相比,第一產業比例明顯偏高。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只有18081元,明顯低於全省(28668元)水平。城鎮化率爲14.6%,比全國(49.68%)、全省(45%)平均水平分別低35和30個百分點。缺乏具有明顯區域特色的大企業、大基地,產業鏈條不完整,沒有形成具有核心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和產業集羣。

五是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基本公共服務不足。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方面軟硬件建設滯後,城鄉居民就業不充分。人均教育、衛生支出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相差較遠。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低。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注重實行產業化扶貧。以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爲契機,與統籌城鄉發展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結合,充分發揮貧困地區的自然、人力等資源優勢,突出地方特色,按照開發式、參與式扶貧模式,大力推進產業化扶貧,不斷壯大經濟實力和增加農民收入。大興特色產業,搞好土地流轉,走規模發展、集約經營之路。鼓勵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培育經紀人,發展營銷大戶,建立產業協會,引導廣大農民走向市場,提高農產品商品率,實現特色產業流通增值。加快建設北街、石門屯的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常峪口、西甘莊的萬隻羊養殖基地,關底、馬圈的千畝設施蔬菜基地,石分村、分水口萬畝林果基地,大力發展一批高效畜牧、無公害蔬菜和綠色果品等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加大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力度,

加強對農業科技進步的支持。加快良種引進、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技術的推廣,積極發展節地、節水、節肥、節能等節約型農業。要加強農業技術培訓大力培育現代農民,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着力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農民增收致富技能。

二、整合資源促進連片開發。充分發揮財政扶貧資金粘合劑作用,以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工作爲平臺,採取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渠道不亂、性質不變、相對集中、配套使用、確保效益、各記其功的辦法,整合發改、交通、水利、農業、林業、教育、衛生、住房與城鄉建設等單位和部門的資金集中投入到重點區域,確保重點區域的資金投入力度。

三、加強勞動力轉移與培訓。扶貧開發,既要加強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的職業技能培訓,積極爲貧困羣衆牽線搭橋到外地就業,又要搞好外地務工的農民工的扶貧,解決好婦女、兒童和老人留守農村問題,保障輸出勞動力的合法權益。鼓勵貧困地區農民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採取自由轉讓、出租、抵押、入股、臵換等各種方式,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爲農民離土離鄉創造條件。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多種渠道,大力開展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的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的實用技術培訓。認真細緻地對貧困鄉鎮、村組、人口及勞動力的培訓情況進行一次調查,切實摸清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切實制定好本縣的扶貧培訓計劃。到十二五末,力爭完成勞動力轉移培訓3000人,農業產業化技能培訓30000人。

四、實行搬遷扶貧。加強移民扶貧與生態移民、以工代賑異地搬遷扶貧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相結合,幫助搬遷戶開闢新的增收門路。對居住在邊遠山區、生存條件惡劣、自然資源貧乏的特困人口,實施搬遷扶貧,把扶貧搬遷與貧困戶的危房改造相結合,加大搬遷扶貧的支持力度。

五、招商引資促進脫貧。用好用活扶貧政策,瞄準扶貧對象、瞄準項目、瞄準市場,規劃和編制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扶貧招商引資項目,多形式進行項目推介,利用外來資金借力發展,借雞生蛋。扶貧政策中能融入招商引資的就要積極融入,扶貧項目能通過招商引資實施的就要積極開展項目編制、項目推介招商。重點抓好農業產業化項目、農村互助專業合作社項目等招商,通過農業龍頭企業、村鎮金融組織、產業園區建設,帶動產業壯大,拓寬融資平臺,打造產業聚集。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環首都扶貧攻堅示範區建設工作調度會精神,舉全縣之力,強勢推進,狠抓落實,堅決打贏全縣扶貧開發攻堅戰,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八大獻禮。

2022年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2)

爲助推全縣農村災後重建暨綜合扶貧攻堅行動,政協理縣委員會組織部分政協委員,會同相關部門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深入10個鄉鎮11個重點村,走訪鄉鎮、村組幹部羣衆160餘次,就全縣加快農村災後重建,全面實施綜合扶貧攻堅行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實施情況

正值全縣上下全力推進災後重建的關鍵時期,爲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及時作出全面加快農村災後重建,全面實施扶貧攻堅行動的重要決策。經科學整合、合理規劃,整合涉農項目,打捆使用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投入到村莊建設、農村基礎設施、農村產業發展、農村公益事業四個方面,項目涵蓋全縣13個鄉鎮81個村,確定11個村爲重點項目村,按照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分類實施、全面發展,分工明確、協調配合的原則。於7月中旬全面啓動實施農村災後重建暨綜合扶貧攻堅行動。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到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爲按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打下良好基礎。

按照理縣農村災後重建暨綜合扶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當前先行實施風貌改造、戶間路、四改兩建、消防設施、垃圾處理池等村莊建設項目,11個重點村於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70個工作村於2022年底前完成。經實地調查瞭解,11個重點村的村莊建設項目均已開工建設,各村都在想方設法克服重重困難有序推進,但建設進度不一,有的村行動早,措施得力,進度推進快,村莊面貌明顯改觀,並且在工期安排上自加壓力,力爭提前完成,薜城鎮建山村力爭於8 月20日前完成,夾壁鄉猛古村、雜谷腦鎮關田村、上孟鄉日波村力爭於8月底前完成。有的村行動遲緩,到實地察看時尚無多少看點。一些非重點的工作村不等不靠,及早動員,狠抓落實,各種項目正在積極建設施工中,大多能在規定時間內提前完成。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有一些制約建設進度的客觀因素,需要想方設法加以解決。一是一些農房重建掃尾工程尚未結束,磚混現澆結構的房屋還未脫木,還不能粉刷牆面,影響風貌改造進度,甘堡鄉爾布村97戶整體搬遷異地重建,由於支木、關板等建築材料缺乏,加之停電現象較多,大多房屋尚未封頂,不僅影響農房重建進度,也影響了村莊建設的一些項目實施;二是用於項目施工的砂石特別是用於裝飾的細砂等材料緊缺且價高,運費也高;三是採摘花椒造成勞動力緊張,我縣高半山大都花椒多,又是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採摘時間長,如木卡鄉三寨村需40天左右,農民早

出晚歸,白天大多家中無人,一些項目工程施工難以開展;四是鄉村道路建設封備施工,相關材料無法運進村。蒲溪鄉休溪村自6月27日開建水泥路,到目前尚未完工,下孟鄉沙吉村因歐蘇橋建設也影響了農房重建和村莊建設進度。另外,技術工匠不足、停電現象較多等也影響建設進度。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爲攻堅行動提供組織保證。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爲本,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把農村災後重建暨綜合扶貧攻堅行動作爲當前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縣長蔡清禮爲組長,縣委常委、副縣長萬成軍任副組長,發改委、三辦、交通、農水、畜牧獸醫、國土等部門爲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監督落實,工程驗收等工作。各鄉鎮、村都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落實牽頭責任人,村組聯繫人,將任務分解到村組、到人頭,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實行部門業主負責制,明確各部門是責任主體,牽頭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是組織落實的工作主體,村兩委會是具體實施主體,村民是受益主體。落實了縣級領導和部門聯繫重點村的責任制。各級領導高度重視農村災後重建暨綜合扶貧攻堅行動,經常深入一線,靠前指揮,開展指導、督察工作,協調處理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二)強力宣傳,統一認識,爲攻堅行動提供思想保證。

大力宣傳動員羣衆積極參與,採取召開幹部動員會、現場會、村民大會、戶主會、村民座談會,組織村組幹部和農戶代表到先進地參觀學習和典型示範等形式,統一廣大幹部羣衆的思想認識,組織動員廣大羣衆積極投入到加快災後重建,全面實施綜合扶貧攻堅行動中。

(三)制定方案,統一標準,爲項目實施提供政策保證。將新農村建設、災後重建、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扶貧開發、綜合防治大骨節病試點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整合項目,整合資金,結合縣情,因地制宜,制定出了全縣農村災後重建暨綜合扶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項目實施範圍、建設內容、建設方式、建設時間和補助標準。各鄉鎮、村也相應制定出實施方案,將方案細化到村、到組、到戶。

(四)心繫羣衆,服務於民,爲項目實施提供後勤保證。狠抓組織協調,形成了各相關部門工作任務和職能明確、統一協調的聯繫制度,各鄉鎮明確分解目標責任,加大部門與鄉鎮、鄉鎮與村、村與村、村與組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做到各炒一盤菜,共做一桌席。各級領導幹部深入一線,積極做好羣衆工作,積極開展項目實施的指導服務和督促檢查工作,推進建設進度,確保工程質量。

(五)嚴格程序,強化監管,爲項目實施提供資金保證。建立健全項目資金管理機制,實行專人、專帳、專戶和縣級財政支付覈算。規範項目的報批程序,嚴格項目工程的立項、

設計、工程建設監管、預決算管理、竣工驗收管理。明確了項目工程獎懲實施辦法和考評方法。

三、基本經驗

(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是前提。縣委、縣政府及時作出加快農村災後重建,全面實施綜合扶貧攻堅行動的重要決策,既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農村羣衆的關懷,也是農民羣衆的熱切期盼。

(二)大力宣傳發動農民羣衆積極參與是關鍵。從項目實施以來的實踐看,凡是思想發動好的,工作推進就快,建設質量就高,村容民風轉變就明顯。反之,工作就被動,建設進展就緩慢,建設質量就差。

(三)主動作爲,形成合力是保證。各部門、各鄉鎮黨委、政府、駐村工作組、下派幹部、各村兩委會和黨員幹部協同作戰,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高效推進建設進度。

(四)積極做好項目的規劃實施是核心。通過項目建設,讓農民羣衆儘快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徹底改變農村面貌,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更好地調動農民加快發展的積極性。

四、存在的困難問題

(一)個別村思想認識不到位,只強調客觀制約因素而不注重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宣傳發動和組織協調不夠,責任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行動遲緩,進度緩慢。

(二)有的農戶主體意識不強,參與積極性不高,存在等、靠、要思想,不願自身投入,就政府補貼而僅錢吃麪,所建項目顯得小氣,不僅影響建設質量和使用效益,而且影響整體建設水平的提高。

(三)有的村項目建設規劃不夠科學,有的不按規劃和建設標準要求實施。如甘堡鄉爾布村規劃所有農戶的圈舍建在雜谷腦河邊,不僅影響整村美觀,還會對河流造成污染。

(四)技術指導服務和質量監管不到位,有的建設項目存在質量問題。鄉村道路的路基保坎、護坡牆、涵洞、涵管、排水溝等不完善,路面基礎輾壓不夠,應按規範要求建設施工;坡度較大的村內道路和戶間路排水和冬季防滑考慮不周;有的風貌改造用料易風化退色,保持時間不長。

(五)村活動室建設進度緩慢,村活動室建設項目招投標早已結束,村上也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但一些施工單位遲遲不進場。對此,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協調,督促中標單位早日進場,否則按招投標管理辦法作自動棄標處理。

(六)風貌改造、村道、戶間路等委託代建的施工單位墊資困難,建議按工程撥付款辦法分期撥付。

(七)一些農戶的四改難以達到實施方案確定的標準。大多農戶已通過農房重建結合了四改項目,因佔地面積和實際需要等原因,有的農戶所建面積不能達到規定標準,如廁所大多農戶不能達到不低於8平方米的標準要求,

總不能另建而造成浪費,增加農戶負擔。應當因地、因戶制宜而不作強求。

(八)鄉村道路建設與農產品運銷存在矛盾。夾壁鄉猛古村的道路計劃在近期開工建設,而該村的大白菜運銷10月初才能結束,道路建設與蔬菜調運矛盾突出,如在冬季施工又影響道路質量。

(九)一些異地重建的分散戶的通水、通電還未納入統一規劃,自行架線不僅不規範影響村容,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五、對下階段綜合扶貧攻堅行動的建議

(一)加強引導,進一步發揮農民羣衆的主體作用。農民羣衆既是綜合扶貧攻堅行動的的受益主體,也是重要的實施主體,要正確處理政府主導與羣衆主體的關係,要充分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創新宣傳方式,激發和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消除等、靠、要的思想,發揚寧可苦幹,不願苦熬的精神。在項目建設中,要統一規劃,明確界定政府組織實施和羣衆自主實施的項目,全力推進政府實施項目,更好地發揮其引領和示範作用,通過項目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培植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讓農民從項目建設中感受到黨和政府、各級幹部對羣衆的關心、愛護和真心實意助民謀發展的熱情以及實施項目帶來的實惠,更加密切幹羣關係,增強黨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級幹部要把項目

建設作爲實踐科學發展觀,爲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有效載體。

(二)做好四個結合,提升綜合扶貧攻堅行動水平。 一是把綜合扶貧攻堅行動與災後重建有機結合起來。要利用災後重建機遇,紮實抓好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建設,解決羣衆關心期盼的實際問題,切實做到災後重建項目與綜合扶貧攻堅項目同步實施、同步出彩,充分展示災區新變化、新氣象。二是把綜合扶貧攻堅行動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是省委、省政府爲改善我省發展環境、提高人民羣衆生活質量的一項重大部署。通過村莊建設,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集中整治村容村貌,建設硬化、亮化、美化、綠化的新村莊,改變農村髒、亂、差狀況,提升農村形象和品位,逐步改變農民的陳規陋習,培養他們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三是把綜合扶貧攻堅行動與發展特色旅遊有機結合起來。要提升村莊建設品位和佈局水平,使全縣村莊建設真正做到因山就勢、依山傍水、錯落有致、佈局合理、彰顯特色,爲發展鄉村旅遊打下良好基礎。要充分彰顯民族和地域特色,進一步明確村莊風貌定位,既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有機溶入現代元素,做到畫龍點睛,同時要尊重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不得畫蛇添足。要通過村莊建設,傾力打造藏羌文化走廊,將濃郁的藏羌民俗風情更好地融入到村莊建設中,着力展示我縣藏羌文化的獨特魅力。四是把綜合扶貧攻堅行動與社會

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實施科技扶貧、移民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衛生扶貧、法制扶貧,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民文明素質和守法意識。

(三)強化指導管理,提高項目建設質量。三分建設,七分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着綜合扶貧攻堅行動的成效,應當克服短期行爲,發揮項目長期效益。一是要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因地制宜,因戶制宜,務求實效,以規劃指導建設,以規劃規範管理。二是要加強項目工程施工的指導服務。嚴格技術標準要求,嚴格質量監管,制定切實可行的驗收辦法,保證項目工程建設質量,確保幹一項成一項,達到能使羣衆長期受益的目的。三是加強制度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建立健全各種資金管理制度,並落實到位,確保各種項目資金安全和高效使用。四是要創新機制,探索建立項目設施管護的長效機制。堅決克服重建輕管的傾向,深化思想認識,形成全體羣衆重視管護、參與管護的局面,要落實管護責任,明確產權和管理方式,建立有償使用機制,確保已建項目設施發揮預期效益。

(四)強化組織協調,有序推進項目建設進度。農村災後重建暨綜合扶貧攻堅行動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要求高,爲此要高度重視,加快推進。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

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明確目標任務,把綜合扶貧攻堅行動作爲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來抓,真心實意爲民辦事,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二是措施要得力。以非常之舉辦非常之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制定強有力的措施,落實責任,突出重點,通過典型示範,分類指導,強力推進建設進程。三是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在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對一些農戶自建項目要尊重農民意願,在不影響整體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和能力量力而行,不攀比、不浪費、不誤農時。各部門、鄉鎮、村不能爲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在強調主觀努力的同時,要想方設法協調解決客觀制約因素。

【第3篇】2022鄉鎮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

小編給大家介紹2022鄉鎮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鄉鎮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1)

2022年以來,我鄉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增添舉措,切實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努力下功夫,扶貧攻堅工作紮實穩步推進。

一、扶貧開發工作基本情況。_____鄉位於_____縣境西北部,其東、北兩面與犍爲縣毗鄰,西北角與沙灣區接壤。鄉人民政府駐_____鄉_____寺街1號,距_____縣城75千米。下轄同心、嚴灣、和平、青山4個村3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9.7平方千米。_____年末轄區共有2095戶,總人口7265人,其中農業戶1935戶,共7043人。_____年我鄉根據全縣制定的規模進行總量控制,並將貧困戶按照上浮10%的標準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純收入2736元的標準順利識別出貧困農戶269戶,貧困人口972人,貧困村1個,其中嚴灣村90戶368人,同心村74戶220人,青山村19戶77人,和平村86戶307人。貧困對象識別後,通過入戶登記,實事求是地獲取了貧困對象的各項信息資料,並組織信息錄入員將對象信息錄入電腦系統,建立電子檔案,做到戶有表、村有冊、鄉有電子檔案。

二、全面貫徹落實上級精神。我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有關扶貧開發工作系列文件、會議精神,並按照縣委、縣政府加快發展、加快轉型、加快扶貧攻堅工作思路,結合我鄉實際,制發了《_____鄉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海委發〔2022〕13號)、《_____鄉精準扶貧工作考覈辦法》(海委發〔2022〕14號)、《關於組建駐村工作組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海委發〔2022〕16號)等文件,全面統籌加快推進我鄉扶貧開發工作。

三、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一是加強領導明責任。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鄉長爲組長,黨委副書記、各黨委委員爲副組長,鄉屬各單位負責人爲成員的鄉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設置鄉扶貧開發辦公室。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專門抓,扶貧專幹具體抓的工作機制。二是嚴格考覈明獎懲。制定了《_____鄉精準扶貧工作考覈辦法》,把減貧任務和扶貧開發項目列入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考覈重點工作,強化督查和考覈獎懲。機關和鄉屬各單位幫扶責任人按照科級幹部500元、一般幹部200元的標準向鄉政府繳納精準扶貧工作立標定責保證金,全鄉共繳納保證金4600元。

四、深入抓好駐村幫扶工作。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我鄉制定並印發了《關於組建駐村工作組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海委發〔2022〕16號)文件,在4個行政村建立駐村幫扶工作組,落實幫扶責任人,實現一村一組、幫扶到戶的精準扶貧。通過近3個月時間,所有結對幫扶的黨員幹部都進村入戶1次以上,對全鄉269戶972人建卡貧困戶進行走訪摸底,全面瞭解和掌握了建卡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和致貧原因,建立幫扶檔案,結合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政保障、社會解貧等幫扶政策措施,量身定製脫貧計劃,進行掛牌公開幫扶。

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好乾部人才駐村幫扶工作動員大會會議精神。在全縣百名幹部人才駐村幫扶動員大會召開後,來自市、縣、鄉三級的幹部人才組成工作組,對我鄉省定貧困村嚴灣村實行全覆蓋駐村幫扶。由1名縣級幹部任工作組組長,1名駐村第一書記、1名駐村科技人才、1名鄉包村幹部爲成員的嚴灣村駐村幫扶組已到崗到位。駐村幫扶組從8月17日開始對嚴灣村貧困戶進行逐戶調查走訪,分析致貧原因,爲幫扶戶量身定製脫貧計劃,採取有效幫扶措施,做好幫扶記錄。截至目前,駐村幫扶組深入聯繫點90餘人/次,走訪貧困戶78戶,化解矛盾糾紛2件,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問題17個。

五、扶貧解困項目紮實推進。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下,我鄉積極推進貧困戶扶貧解困工作。_____年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種植業項目和危房改造項目,實現貧困人口27戶,111人脫貧。2022年將實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準扶貧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農村特色產業,投入產業扶持專項資金19.9萬元,養殖土雜雞6100只,種植核桃27.5畝,新建農房120平方米,改建農房60平方米,預計將實現47戶156人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22年扶貧解困脫貧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22年精準扶貧項目實施進展順利,6100只土雜雞已簽訂採購合同,預計9月上旬發放到戶;1100株核桃已提交採購計劃,預計9月初採購到位;新改建農房正在實施過程中,即將申請縣級部門驗收。

六、實施貧困對象動態管理。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強化對全鄉農村貧困戶動態管理。督促各村按時上報貧困對象變化情況,及時更新信息,做到貧困對象有進有出,進出有據,保證貧困人口信息真實、可靠、管用,實現動態管理。已完成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外的農村人口摸底調查工作,對年人均純收入低於 2736元、未進《扶貧開發建檔立卡信息採集系統》的貧困戶進行了摸底調查,同時在鄉、村兩級進行爲期7天的公開公示。目前,已篩查新增貧困戶67戶。同時,在全鄉範圍內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識別不精準戶工作,對年人均純收入高於2736元的貧困戶進行篩查處理。

七、存在的問題。一是部分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舊,不願改變、創新生產、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貧困戶因病、因殘,勞動力缺乏,脫貧路徑狹小。三是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等相對滯後,項目扶持、資金幫扶等有待加強。

八、下一步工作措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堅持以發展扶持爲主,資金扶持爲輔的做法,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搞好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規劃,從發展項目選擇、技術服務等方面,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讓貧困戶逐步形成脫貧產業,最終脫貧。

2022鄉鎮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2)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員: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22年度的工作安排意見,爲了更好的聽取和審議縣人民政府《關於扶貧脫貧攻堅工程工作的報告》,在縣人大分管領導的帶領下,調研組於4月23日至27日開展了全縣扶貧脫貧攻堅工程工作的調研。現就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調研工作開展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採取聽取情況介紹、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個別走訪與召開座談會的形式,分別深入到全縣七鄉兩鎮和扶貧辦等相關部門,以及相關重點項目實施地,就種植業、養殖業等發展情況進行深入瞭解。聽取情況介紹9次,召開座談會1次,走訪鄉村幹部和羣衆116人,收集意見和建議35條。

二、全縣扶貧脫貧攻堅工程工作推進情況

(一)2022年扶貧項目有序推進,成效明顯。

先行先試減貧摘帽。根據國家的扶貧政策,結合江口實際,編制完成了《江口縣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圍繞規劃,堅持開發式扶貧,堅持產業化扶貧與整村推進、防災減災、科技扶貧、信息扶貧相結合,找準了發展出路,

加快了扶貧開發進程。以二類貧困鄉鎮閔孝鎮先行先試減貧摘帽工作爲契機,狠抓農業產業化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閔孝鎮農村人均純收入3976元,同比增長32.5%;貧困發生率較2022年下降4.08個百分點,爲8.11%;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大幅度得以改善,農村發展後勁增強,閔孝鎮減貧摘帽工作通過了省、地的驗收。

穩步推進扶貧產業。圍繞人均1畝茶、1頭蘿蔔豬、1棵核桃樹和一園四帶目標,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穩定增加困難羣衆收入。全縣新建規模養殖(場)7個,生豬、牛、羊、禽存欄分別達到125160頭,35230頭、45560只、322500只,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17%、1.2%、30.69%、4.81%;新建油茶基地0.6萬畝、水果基地0.35萬畝、中藥材基地0.834萬畝、核桃基地2.4萬畝、楠竹基地2.64萬畝、茶葉基地1.4萬畝、蔬菜基地3.01萬畝、藤茶基地0.9萬畝;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四帶產業佈局初具雛形。建立12個村級扶貧互助社,扶貧資金總量達205萬元;增加小額貼息財政扶貧資金至86萬元,解決了部分農戶發展資金緊缺問題;實施了雨露計劃,樹立智力扶貧典型;加快推進了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各記其功、各負其責的集團幫扶工作,2022年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649.8萬元,籌集社會幫扶資金80萬元。2022年減少貧困人口0.88萬人,貧困發生率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全縣農民人均純收達到3918元,同比增長24.3%。

(二)2022年減貧摘帽整縣推進、紮實開展 全縣上下緊緊圍繞《江口縣2022年整縣推進減貧摘帽實施方案》的部署,七鄉兩鎮都相應成立了領導機構,明確了每個班子、每位班子成員及全體鄉村幹部的工作任務,建立了工作業績考覈辦法,責任明確,任務具體,措施得力。如民和鄉建立了村級幹部工作目標考覈機制,有效地解決了鄉鎮幹部力量不足和調動村級幹部工作積極性問題,土地流轉工作紮實有效,就烤煙移栽面積已完成5300畝,中藥材生產面積3000畝,茶葉基地新建1300畝等。縣級編制完成了《江口縣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各鄉鎮根據縣的總體規劃,相應制定了十二五扶貧工作規劃和產業佈局規劃,《規劃》符合地方實際,符合地方長遠長足發展要求。鄉鎮在編報項目上力度前所未有,如雙江鎮已編制項目13個,其中已上報2個,鎮黨委書記親自抓,並以省扶貧掛幫江口爲契機,抽專人3名成立了鎮項目辦,專門負責編報項目建設工作,着力項目爭取工作不放鬆。

減貧摘帽重點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勢頭強勁。縣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身體力行向上爭取項目,爭取資金;身體力行招商引資,安商扶商;身體力行到一線調研,督促產業扶貧工作的落實。鄉鎮幹部蹲村抓點,全力以赴。目前,

烤煙生產已突破2.2萬畝,中藥材、核桃、楠竹、油茶、綠茶已基本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初計劃數,夏糧生產、蔬菜產業、精品瓜果、豬、羊、禽養殖,以及大鯢、七彩山雞等生產發展工作有序推進。在糧食生產上,怒溪鄉投入資金35萬元,大力推廣玉米肥球育苗、水稻旱育淺植,建水稻高產示範點2000畝;德旺鄉抓優質米生產基地1000畝等。在茶葉生產上,壩盤鄉僅都村發展茶葉生產戶200餘戶,面積達3000畝,並建茶葉加工廠1個,官和鄉建白茶基地1400畝,茶葉加工企業1個等。在油茶生產上,桃映鄉已新植9912畝,全鄉油茶麪積已達1.59萬畝,在楠竹生產上,太平鄉已栽植2萬畝,且鄉村旅遊已達130餘戶,牀位1300餘張,接待能力增強。桃映鄉小屯村村支兩委在本村大力發展了花卉產業,已投入資金600餘萬元,發展400畝,帶動農戶30餘戶,發展以紫薇樹爲主,預計可增收620萬元。在烤煙生產上,閔孝鎮僅雙屯村就連片栽植了1800畝,且100%的地膜覆蓋等等。每個鄉鎮都按照縣的統一部署和總體要求,按照產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安排計劃,正在一件一件的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

三、扶貧脫貧攻堅工程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值得思考的問題及建議

(一)如何解決沒有產業發展的規模就不能真正走向市場,與沒有市場平臺的拉動又難以形成產業發展的規模的思考。

在調研中瞭解到,近年來在扶持發展養殖業、蔬菜業等方面的失利情況,也回顧過去,在大力發展無核蜜桔、青麻、桑蠶以及規模化養豬、養羊方面,亦可謂是下來了一番功夫的,但最終,不僅沒有發展起來,也因反覆地做類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了老百姓的怨氣、老百姓對政府的不信任,也帶來鄉鎮工作的難度。通過了解、探討、分析,這些產業沒有發展成功的原因,除了一部分農民羣衆文化素質不高、思想保守和一部分幹部能力不足、服務意識不強外,一是沒有因地制宜發展對路品種,介於行政干預而不得已爲之。二是在抓產業的方式上,多爲產前工作強硬,產中、產後的跟蹤管理薄弱。三是生產技術和市場信息服務嚴重滯後。四是產業發展的後續缺乏扶持政策的支持。一項產業,沒有市場或沒有打入市場,就不可能持續發展,長足發展。

目前,我縣在茶葉生產上,企業+農戶+技術的模式已見成效。哪裏的茶葉長勢好、面積多,那裏一定有茶葉加工企業和技術人員的經常性精心指導。但,也存在如太平鄉月亮壩養殖場(法人劉興達)養蛋雞達3.8萬隻,民和鄉龍宿姚福清戶養蛋雞達7千隻等養殖大戶,雖有養殖的技術,而遇

到了生產的蛋雞銷售難的問題等。同時,全縣已栽植楠竹、油茶、核桃數萬畝,絕大部分栽植於新墾地、荒地,且三、五年都見不到經濟效益。發展起來了,應該說是一項長效產業,可持續見效的產業,甚至可以帶動其產業鏈的延伸發展,但栽後的管理十分堪憂,有的缺乏資金難以加強管護,有的只管栽不管管理,特別是核桃和楠竹。

建議:政府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上,既要抓好產前的各項工作,也要把產中、產後的跟蹤管理和服務工作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予以研究抓落實。制定產業的後續扶持政策,建立專業技術隊伍的繼續教育培訓機制和市場信息平臺,強化技術服務和市場信息服務工作,並建立相應的管理辦法,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覈,使之發展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百姓,壯大財政財源。

(二)抓住政策性機遇,謀劃項目建設方面亟待整合力量。

國發2號文件和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面對的是貴州省,面對的是武陵山片區,項目的編報和爭取工作亦可謂百舸爭流。江口百業俱興,工作千頭萬緒,全縣上下抓發展的勁頭十足。在項目的編制、呈報、爭取工作上,不論是縣直部門,或是鄉鎮,由於職能不同,力量不足,加之部門之間,鄉鎮與部門之間的銜接、協調無形中會影響到爭時間、趕進度等工作,以及對

研讀、用好、用活政策上有差異。雖然,縣委、政府已安排,且多次督促抓好項目的編制和向上爭取工作,肯定的說是有成效的。也可以說,該項工作還有差距。在調研中瞭解到,鄉鎮在編報項目上一定程度的存在侷限性,有的部門因編制項目人員單薄而顯得力不從心。如果,我們沒有一班人熟知本地實情,熟知項目編制業務,熟知政策信息就會失去先機,失去加快加速發展的助推器。

建議:政府組建一個項目編報辦公室,專門負責項目的編制、呈報和向上爭取工作。抽調項目編制業務熟悉、項目謀劃能力強、協調工作能力強三方面的人員力量,組建項目編報辦公室。加強領導,解決必要的工作經費,統籌做好全縣大、中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的工作,保障獲取和傳遞項目建設信息快,項目編制呈報快,擠進國家相關項目建設規劃快,推動項目落地建設快,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

(三)關於2022年減貧摘帽的數據統計工作的建議 介於減貧摘帽工作,在切實抓好各項產業、十大工程的基礎上,最終體現在實業的發展和數據的統計上。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科學性和邏輯性應是統計工作的根本要求。目前,各鄉鎮統計人員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工作能力特別是綜合分析強化統計的能力有待加強。所以,建議:

政府提早安排,總結和借鑑閔孝鎮2022年減貧摘帽的工作經驗,強化各鄉鎮的減貧摘帽統計工作。

(四)關於土地整治中涉及耕地質量問題的建議

全縣2022年前在閔孝、太平等鄉鎮實施了土地整治項目,將極大地推動農業機械化耕作,提高勞動效率;也有利於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但整治後,出現耕地質量問題,即大部分耕地的耕作層沙石偏多,如太平鄉平南經整治的200畝土地;耕作層較淺,如閔孝鎮峯壩村經整治的土地有的田塊耕作層不足10釐米,同樣砂石偏多。建議:

從2022年起,政府要加大該項目實施中的監督力度,必須要承建方將原耕地的耕作層的泥土起放在一起,待土地整治平後,夯實泥底層,再回填原有的耕作層泥土,並耕作層深度應達28-30釐米以上。且在項目完工驗收時,應邀請當地部分羣衆代表參加。2022年底前實施的土地整治項目所涉及土地質量問題,希望政府妥善處理。

【第4篇】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1

根據縣委辦公室和縣政府辦公室關於開展扶貧攻堅工作督查的通知要求,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對精準扶貧工作落實情況開展了全面檢查,認真自查自糾。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縣委十三屆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傳達貫徹情況。

一是召開鎮黨委會,給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了《關於加強20xx年度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我鎮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等作了全面要求。

二是爲了落實縣委及鎮黨委會議精神,鎮黨委政府組織召開了鎮村幹部會議,傳達了縣委和鎮黨委會議精神,對扶貧小額信貸、不精準貧困戶的排查、扶貧項目的推進等近期扶貧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要求鎮村組幹部必須深入扶貧農戶調查瞭解扶貧戶需求,爲其制定可行的幫扶措施和方案。

三是着力解決特別貧困戶住房困難問題。在聯繫我鎮縣領導的關心和協調下,張村3組王繼淮、楠木6組楊元平,星海村4組李恩均、同福村6組楊元平4戶扶貧戶住房困難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年底前完成上述扶貧戶危房改造。

二、幹部人才駐村幫扶工作動員大會貫徹落實情況。

一是在鎮黨委會和鎮村幹部會議上對沐委辦22號《關於選派幹部、人才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的通知》和沐組幹24號《關於王顯楊等同志任職通知》文件進行了傳達,組織成立了市級幫扶部門市住建局局長任組長,張村貧困村第一書記、鎮專業技術人員和鎮聯繫村幹部爲成員省定貧困村張村駐村工作組;專職黨委副書記爲鎮黨委專職負責主抓扶貧工作。

二是爲推進我鎮各村扶貧工作,對部分村聯繫村幹部進行了調整和充實。

三、駐村幫扶落實情況。

鎮黨委政府對駐村工作組到貧困村開展工作全力支持,對工作組成員入村工作車輛提供保證,對其生活做到了妥善安排張村駐村工作組已深入張村7次,已對全村82戶扶貧戶進行了走訪,已瞭解了村情和各貧困戶家庭狀況。現在駐村工作組正結合貧困村村內基礎設施及基本公共服務建設需求數據採集工作,對各扶貧戶經濟發展需求作進一步的摸底。

四、扶貧項目推進情況。

今年我鎮扶貧解困脫貧人口任務數爲1xx年底前可全部完成;土雜雞養殖50戶,7500只,目前已完成雞苗採購招標和採購合同簽訂,在9月底中標企業將供雞苗。以上扶貧項目的.實施,各涉及的村都進行了公示。

五、貧困對象動態管理情況。

目前我鎮正按照要求對未錄入貧困系統的貧困戶和不精準貧困戶進行覈實,待名單確定後,將對精準扶貧困戶進行相應的調整。同時完善相關臺帳和檔案資料。

六、存在問題。

一是在幫扶工作中,鎮村組幹部無資金項目,對扶貧戶無實質性的幫扶;二是部分扶貧戶發展經濟的主觀能動性較差,等靠要的思想嚴重;三是部分扶貧戶家庭缺勞力,缺乏發展經濟的能力。

七、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做好未錄入貧困系統的貧困戶和不精準貧困戶進行覈實,做到扶貧對象精準。二是繼續做好扶貧項目推進工作,確保按時完成扶貧民生工程項目。三是按照我鎮20xx年度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強組織領導和對鎮村幹部的督查,全面完成20xx年精準扶貧工作。

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2

一、基本情況及貧困分部狀況

xx村是省縣xx鎮最西南的一個偏僻小山村(行政村),南與,西與xx鄉連接,北與xx村近鄰;共有8個自然村,9個村小組,有農戶226戶,總人口1130人;勞動力388人,全村有耕地面積920畝,山地面積26000多畝,毛竹林面積6000餘畝。

全村共有黨員22名(其中女黨員2名)。20xx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爲2350元。

二、致貧原因及表現

1.貧困戶缺乏勞動力,家庭成員年老或殘疾。缺勞力的導致貧困人口重要原因,加上貧困戶經濟基礎差、收入低、因病、因殘、因學致貧,需要政府扶持和社會人士對他們進行救助才能擺脫貧困。

2.貧困戶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增長緩慢,受資源條件、資金、技術、觀念等因素制約,貧困戶以種植爲主,因管理不當,投資較小,加上有時受自然災害影響,造成經營能力低下,科技意識不強。貧困戶當中有些養殖業,沒有規模和特色,缺少資金或缺乏技術,造成心有餘而力不足,發展產業不少人“半途而廢”,有時生活難以維持,更談不上致富。

3.貧困人口居住環境條件差,生活難、用電難、用水難、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得“六難”問題很突出。因爲這些貧困戶居住分散,靠山建房多,家境貧寒,生活環境差,開門見山,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力不足等造成貧困的原因。

4.貧困戶多數居住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地方,生活環境惡劣,信息閉塞,思想落後,缺乏創新和競爭意識。只有通過移民搬遷,才能從根本上長遠解決貧困。目前,我村共有10戶40人需要移民搬遷。

5.項目申報上級部門在審批下達計劃時,個別項目下達的總投資比上報的總投資小好多,致使工程缺口資金過大,導致工程不能順利完工,發揮不了扶貧的作用。

三、扶貧的效益和成果

1.近年來,我村硬化了7.5公里的村組道,爲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的通道,農副產品運輸暢通,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得到廣大羣衆的好評。

2.推動扶貧攻堅行動,落實一戶一策。根據縣扶移辦的要求,在鄉政府和扶貧辦的指導下,我村認真履行扶貧攻堅行動,20xx年全村共有種植業46戶,養殖業46戶,享受了上級扶持,讓這些貧困戶得到實惠,基本擺脫貧困。

3.大力發展養殖業。利用我村山地資源,村委會鼓勵村民發展養蜂業。

四、今後的打算

1、持續做好“10864”結對幫扶工作,根據縣《關於村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幫扶貧困戶進行“10864:結對幫扶的通知》要求,切實抓好精準扶貧的工作,切實幫扶好貧困戶種,種植業和養殖業,儘量做到一戶一策,幫助貧困農戶早日脫貧,再通過三年的努力,使全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走上小康致富之路。

2、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養蜂,以養殖農場爲龍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爲依託,大力發展以帶動貧困農民養牛、養羊爲主的特色產業,爲貧困農民找到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計劃在20xx年全年發展100頭以上養殖戶2戶。

3、加快移民搬遷扶貧力度,把移民搬遷扶貧作爲一項民生工程來抓。堅持“整體搬得出,長期穩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標,結合生態移民,地質災害避災移民,鼓勵居住在生活環境差的貧困戶搬遷安居樂業。

4、爭取小額貸款和把握扶貧資金的使用。按照中央、省、市、縣的要求,爲了幫助農村貧困羣衆改變生產生活條件,落實一部份惠農幫扶資金,發放一定數額的小額貸款。堅持以上項目扶貧的載體,提供信息資源,充分尊重羣衆的意見,是扶貧資金和小額貸款落到實處,爲村民解決燃眉之急,做到好事好辦。

【第5篇】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

根據縣委辦公室和縣政府辦公室關於開展扶貧攻堅工作督查的通知要求,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對精準扶貧工作落實情況開展了全面檢查,認真自查自糾。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縣委十三屆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傳達貫徹情況。

一是召開鎮黨委會,給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了《關於加強20xx年度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我鎮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等作了全面要求。

二是爲了落實縣委及鎮黨委會議精神,鎮黨委政府組織召開了鎮村幹部會議,傳達了縣委和鎮黨委會議精神,對扶貧小額信貸、不精準貧困戶的排查、扶貧項目的推進等近期扶貧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要求鎮村組幹部必須深入扶貧農戶調查瞭解扶貧戶需求,爲其制定可行的幫扶措施和方案。

三是着力解決特別貧困戶住房困難問題。在聯繫我鎮縣領導的關心和協調下,張村3組王繼淮、楠木6組楊元平,星海村4組李恩均、同福村6組楊元平4戶扶貧戶住房困難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年底前完成上述扶貧戶危房改造。

二、幹部人才駐村幫扶工作動員大會貫徹落實情況。

一是在鎮黨委會和鎮村幹部會議上對沐委辦22號《關於選派幹部、人才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的通知》和沐組幹24號《關於王顯楊等同志任職通知》文件進行了傳達,組織成立了市級幫扶部門市住建局局長任組長,張村貧困村第一書記、鎮專業技術人員和鎮聯繫村幹部爲成員省定貧困村張村駐村工作組;專職黨委副書記爲鎮黨委專職負責主抓扶貧工作。

二是爲推進我鎮各村扶貧工作,對部分村聯繫村幹部進行了調整和充實。

三、駐村幫扶落實情況。

鎮黨委政府對駐村工作組到貧困村開展工作全力支持,對工作組成員入村工作車輛提供保證,對其生活做到了妥善安排張村駐村工作組已深入張村7次,已對全村82戶扶貧戶進行了走訪,已瞭解了村情和各貧困戶家庭狀況。現在駐村工作組正結合貧困村村內基礎設施及基本公共服務建設需求數據採集工作,對各扶貧戶經濟發展需求作進一步的摸底。

四、扶貧項目推進情況。

今年我鎮扶貧解困脫貧人口任務數爲1xx年底前可全部完成;土雜雞養殖50戶,7500只,目前已完成雞苗採購招標和採購合同簽訂,在9月底中標企業將供雞苗。以上扶貧項目的.實施,各涉及的村都進行了公示。

五、貧困對象動態管理情況。

目前我鎮正按照要求對未錄入貧困系統的貧困戶和不精準貧困戶進行覈實,待名單確定後,將對精準扶貧困戶進行相應的調整。同時完善相關臺帳和檔案資料。

六、存在問題。

一是在幫扶工作中,鎮村組幹部無資金項目,對扶貧戶無實質性的幫扶;二是部分扶貧戶發展經濟的主觀能動性較差,等靠要的思想嚴重;三是部分扶貧戶家庭缺勞力,缺乏發展經濟的能力。

七、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做好未錄入貧困系統的貧困戶和不精準貧困戶進行覈實,做到扶貧對象精準。二是繼續做好扶貧項目推進工作,確保按時完成扶貧民生工程項目。三是按照我鎮20xx年度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強組織領導和對鎮村幹部的督查,全面完成20xx年精準扶貧工作。

扶貧攻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