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40篇)2023年平安建設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

(40篇)2023年平安建設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

2023年平安建設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彙編(40篇)

目 錄

西寧市城西區平安建設工作綜述 1

桃江縣平安建設工作綜述 4

楚雄市法院 “五抓”助力平安建設走深走實 7

巴彥淖爾:用心用情譜寫平安建設奮進曲 9

海東市公安機關平安建設工作綜述 12

鎮安法院推進平安建設綜述 15

法治護航平安浙江建設 17

法治作筆繪就巴渝和美畫卷重慶司法行政系統護航平安建設綜述 20

甘德:多措並舉書寫平安建設新答卷 23

格爾木平安建設邁入“新賽道” 25

構築平安建設高地護航百姓幸福生活 28

廣州全力書寫平安建設文章 31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公安局推進平安天峻建設工作提質增效…33

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平安建設工作紀實 35

華池縣推進平安建設綜述 39

鳳翔區構建“三三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推進平安建設工作紀實…42

積法治之勢保平安建設 45

瑪曲:築牢平安建設“堅強堡壘”… 48

民和縣公安局以“四個強化”力推平安建設提質增效 50

寧陝縣政協打好“組合拳”推動平安建設提質增效 51

寧夏:加強派出所工作深化平安建設 53

寧夏用平安建設爲基層社會治理破題 55

平安建設結碩果民生福祉再增進 60

強化黨建引領傾力推進“平安大理”建設 62

濮陽縣全力推動平安建設提質增效工作綜述 65

邵陽市紮實推進平安邵陽建設工作綜述 67

宜興市公安局交出上半年平安建設亮眼“成績單”… 70

焦作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精準發力推進平安建設 72

守正創新推動高水平“平安西寧”建設 74

數智“楓橋經驗”跑出平安建設“加速度”… 76

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推進平安建設取得良好實效 79

海東市民和縣公安局平安建設工作綜述 82

廣東構建“大安全”格局護航高質量發展 85

菏澤市全力開創平安建設新局面 89

吳忠將平安建設融入百姓生活 93

鹽池縣公安局花馬池派出所“六步工作法”爲平安建設添力增彩……96

海勃灣區政法工作綜述 100

臨滄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103

平安金昌建設工作綜述 106

瀋陽市委政法委、市委組織部 紮實推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瀋陽…110

“十個一”守護幸福城西

西寧市城西區平安建設工作綜述

(2023年8月22日)

一個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的社會,平安既是羣衆的期盼也是政府各部門的責任。在西寧市城西區,平安建設像一張網覆蓋羣衆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像一串珠子,串起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初心使命,從村(社區)網格員到區委、區政府領導,在平安建設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守護着初心,守護着家園。

一、織密基層平安網

網格員對羣衆而言,就是架在羣衆和政府之間的橋樑,也是政府服務羣衆的“第一張面孔”。“喂,是網格員嗎?我們樓下大樹幹枯的樹枝很危險,可能會隨時掉落砸到人!”近日,西寧市城西區尕寺巷社區網格員接到興海路26 號院居民的電話後立即趕到現場,對現場臨時性警戒的同時將情況上報社區, 社區瞭解情況後聯繫林業部門,獲得許可後對這些樹木整體修剪,排除了隱患。

“我已經好幾天沒看到樓下獨居的鄰居了,她家晚上燈也不亮。”7月的一天,西寧市城西區崑崙路東社區網格員接到羣衆的電話後,馬上前往獨居居民家,但敲門沒人迴應,網格員馬上報警並在警方的協助下將門打開。進屋後發現獨居女子躺在地上,已失去自理能力。網格員和民警隨即將女子送往醫院救治,並妥善安排好後續相關事宜。

社會想平安,就要從解決羣衆身邊事入手。城西區全力推進省委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部署以來,在全區科學劃分362個綜合網格和116個專屬網格基礎上,構建“鎮(街道)—村(社區)—網格—樓棟—戶”網格化工作體系,又探索一體化網格服務管理新模式,依託西寧市委政法委“石榴籽家園”社區服務平臺和“智慧安防小區”建設,高效推動社會治理與服務羣衆深度融合。

二、搭建綜合調解平臺

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是矛盾糾紛調解集中受理接待、協同指揮、分流轉辦、跟蹤督辦的綜合場所,也是服務羣衆的“集散地”。

“你看這些是當事人最近給我發的信息。”7月20日,在西寧市城西區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調解員張紅蓮將手機遞給記者。記者看到,在上百條微信聊天記錄中,有打工者索要工資的、有業主要求減免物業費的每天逐一回復

當事人的信息,隨時解答羣衆疑問已成爲調解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西寧市城西區海湖新區某小區的業主因漏水、門禁等問題與物業公司產生矛盾,拒絕繳納物業費,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爲解決業主反映的問題,城西區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派出調解員,經過多次調解,20多戶業主補繳了物業費,物業公司也承諾會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西寧市城西區探索“楓橋經驗”西區化的過程中,強化區、鎮(街道)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實戰運用,推廣“矛盾上報110系統”,積極構建立體式多元化三級聯動矛盾糾紛調解模式,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今年以來,城西區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共提供法律諮詢975人次,受理矛盾糾紛案129件,已調解成功126件,成功率達97.6%。

三、警力下沉重防範

民警是平安建設的“排頭兵”。

“我80%的工作時間在轄區,與老百姓的距離近了,服務羣衆的效率也就提高了,現在轄區居民有個家長裏短都願意找我。”西寧市城西區北商業巷社區“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王剛說。

今年以來,城西區率先在西寧市落實派出所所長任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機制,社會治理重心進一步下移,“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推動社區警務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已成爲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深化“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模式的同時,城西區積極推進“派出所主防”工作,警力變被動處警爲主動防控,進一步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

7月份,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虎臺派出所組織民警深入轄區開展禁毒踏查行動,爲確保不放過一棵毒株、不留一片死角,民警、輔警在菜園、田間地頭一邊開展地毯式踏查,一邊爲羣衆宣傳講解禁毒知識。

同時,城西公安分局組織開展了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統一清查行動,全面清查KTV、洗浴足浴、茶藝等娛樂服務場所,取得階段性成效,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向好。

四、領導包案啃“硬骨頭”

信訪工作是密切聯繫羣衆的工作,是爲羣衆排憂解難的工作。

西寧市城西區信訪局局長魯志坤說:“縣級領導包案啃的都是‘硬骨頭’,

歷史遺留問題原因錯綜複雜,很多問題解決難度很大,但是羣衆的困難不能往外推,再難解決也要一點一點啃下來。”

信訪案件成功化解的背後離不開行之有效的制度機制,深化信訪案件化解攻堅,落實縣級領導幹部包案化解、帶案下訪、公開接訪等機制,聚焦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西寧市城西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體現,也是檢驗幹部作風的“經驗交流”。

6月份,四川來西寧務工的王某前往某醫院產檢,顯示一切正常,誰知第二天胎兒出現異常,其與某醫院就責任與賠償問題產生糾紛。城西區信訪局瞭解情況後,馬上組織相關單位和資深專業調解員,就此事多次組織專家調查細節問題,掌握事實後展開多輪調解,最終雙方當事人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協議。

在某食品店打工的李某,工作期間被店內設施撞傷後送往醫院救治,店主和李某家屬就賠償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城西區信訪局瞭解情況後,多次組織調解,最終調解成功,化解了這起矛盾。

這樣的事,在連日來的採訪中,記者聽到、看到了很多透過懸掛在城西區信訪局、各社區、各派出所的一面面錦旗,彷彿能看到城西區各級部門全力幫扶羣衆的一幅幅生動畫面。

今年以來,西寧市城西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緊圍繞省委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部署及西寧市委深化平安西寧建設“十大專項行動”工作要求,用心用力解決羣衆的急難愁盼問題,“織密一張網、服務一條龍、營造一個家”,持續夯實社會治理之基,築牢平安建設之廈,爲羣衆托起“穩穩的幸福”。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西寧市城西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爲主線,緊扣省委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部署,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以更優作風、更實舉措防範風險、維護穩定、服務羣衆,堅定不移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區。

“四治”齊發開創治理新局面

桃江縣平安建設工作綜述

(2023年2月15日)

視頻遠程調解邊遠村落百姓矛盾,道德積分激活羣衆自治能量,平安志願者走村串戶報平安,律師進社區坐班服務羣衆,法官和企業家手拉手開展活動近年來,桃江縣以“全縣一盤棋”爲原則,着眼“治理有效”總目標,積極探索“德治化+智治化+法治化+自治化”的多元化基層治理模式,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持續爲基層減壓賦能,最大限度把各類風險矛盾防範在源頭、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全面夯實平安法治根基,護航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全縣社會治理現代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明顯提升。

一、以智慧賦能提升管理激活鄉村治理的“神經末梢”

鸕鶿渡鎮是革命烈士張子清的家鄉。作爲典型的山丘小鎮,近年來,該鎮在挖掘紅色旅遊資源的基礎上,將鄉村治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全鎮有12個村

(社區),最遠的蔣家村距離鎮區有20多公里。考慮到羣衆特別是老人生活不便,鸕鶿渡鎮在每個村(社區)設置了單獨的智慧化信訪室,村民可就近反映訴求。村裏無法解決的矛盾糾紛,線上連線鎮坐班幹部,實現智慧化信訪到村一級。

“除了平臺建設,每天都有當班領導和年輕幹部接待,誰當班,羣衆反映問題就由誰全程負責。”胡小實告訴記者,學會解決羣衆矛盾糾紛,可以快速提高年輕幹部接待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一批會講羣衆話的好乾部。去年,新來的年輕幹部彭皓雲,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能說一口流利的當地話了。

數字技術融入鄉村治理,刷新了鄉村智慧生活,羣衆反映矛盾訴求“最多跑一趟”,真正搭建起了老百姓和村委會之間的“連心橋”。近年來,桃江縣大力推動數智融合賦能基層治理,整合綜合治理、縣長熱線、應急救援等組建大綜治平臺,建立“縣—鄉—村—組”四級網格管理體系,強力推動鄉鎮信訪接待場所規範化建設,融合接通綜治中心,實現信訪工作與網格治理聯動,促推治理觸角向基層延伸,讓羣衆“最多訪一次”,打通服務管理“最後一米”,實現基層有效治理。

二、以德治自治“大能量”激發羣衆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

“20積分相當於20元錢,您有60積分,可以兌一瓶洗髮水,還可以兌換醬

油、肥皂。”在浮邱山鄉新橋村道德積分兌換小屋,村幹部熱情地接待村民。新橋村把建立完善“道德積分制”作爲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方式和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加以落實。

“我們村總共有12公里硬化的路段,由118名志願者認領,主要負責維護公共衛生,每100米路段每月獎勵10積分,我們會不定期現場檢查。”村黨總支書記陳向前說,全村有200多名志願者,道德積分制增強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村裏配備了巡邏車,由40歲以下的志願者每天晚上在村裏巡邏,前不久就及時發現並阻止了一起火災。

在新橋村,鄰里糾紛、家庭矛盾也基本由志願者解決。村民有小矛盾都會找雙方都認可的志願者調解。在縣城就職的志願者吳光明,因調解有方法,熱心公益,去年幫忙解決了村裏幾個大的矛盾糾紛後,今年乾脆從縣城搬回了村裏。

如今,“民事民議、民事民管、民事民辦”“有事好商量、好事大家辦”, 已成爲新橋村村民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有效盤活了基層羣衆共建、共治、共享這盤棋。

三、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全面發力推動糾紛多元化解

走進桃江縣金源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巧遇桃江法院的法官上門宣講。“員工工資發放情況如何?用工合同都簽訂了嗎?”現場,負責人吳超英一一回答了法官提出的問題。

2015年,吳超英回鄉在園區創辦企業後,法官便多次上門開展法律服務指導。“現在園區營商環境很好,各級各部門經常上門宣講政策,讓企業家們少走很多彎路,輕裝上陣。”吳超英說;生產經營中曾遇到過幾次大麻紗,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得以妥善解決,公司一直穩步發展,今年初八開工,就有了訂單。

在桃花江鎮桃花江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小紅忙着梳理今年來的社情民意。作爲縣城最大的社區,桃花江社區運用網格化管理設置15個網格,堅持網格員、樓棟長、社區工作員在網格內常態化巡查。社區還聘請律師作法律顧問,組織司法部門參與矛盾調解,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法治建設工作之成效,事關和諧穩定,事關發展大劇。桃江縣名列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縣,該縣不斷加強風險隱患排查和情報信息收集研

判,建立“紅黃藍”三色響應機制,落實“五包一”“雙管控”、包聯走訪等管控措施,持續推廣創新“楓橋經驗”,積極探索“網小格”線上一站式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升級優化訴前調解,打造“大慄港彩姐”等特色傳統調解室,探索建立法官包村包社區新機制、“田間法庭”等模式,部署組織“強作風、優環境、共建清廉桃江”行動,努力以高質量法治政府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保障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人民安居樂業。

記者手記

基層治理優羣衆福祉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爲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鬆。如何高效推動基層治理,更好維護羣衆權益、及時化解矛盾,妥善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此次深入桃江各地採訪,記者發現桃江在積極探索“德治化+智能化+法治化+自治化”的多元化基層治理模式中,有不少好的做法。如智慧化信訪室,通過一站式多元解決糾紛的工作模式,整合解紛資源、重塑訴訟格局,使更多治理力量通過“數智”融合成爲法治力量,實現信訪工作與網格治理聯動,促推治理觸角向基層延伸,讓羣衆“最多訪一次”,打通服務管理“最後一米”。這種數字化改革賦能基層“智治”,是基層治理的一條寶貴經驗。鸕鶿渡鎮通過領導幹部帶領年輕幹部坐班接訪,培養年輕幹部學說羣衆話、辦羣衆事的能力,激發基層幹部創新活力,爲鄉村振興留下一批懂農村、愛農村的實幹型人才隊伍,也值得點贊。

基層治理優,羣衆福祉增。基層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全面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才能真正把基層工作做深做實,切實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書寫平安益陽建設亮眼答卷。

楚雄市法院 “五抓”助力平安建設走深走實

(2023 年 7 月 19 日)

近期,楚雄市人民法院從“五抓”入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助力平安楚雄建設工作走深走實。

一、抓打擊堅決遏制違法犯罪

該院堅持快審快判“兩搶一盜”案件,加快對直接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傷害、侵財性案件的審判執行力度,對各類詐騙、敲詐勒索、製假販假等坑害羣衆、侵害羣衆利益、危害社會穩定的違法犯罪行爲堅持打防結合,有效打擊社會治安犯罪。

二、抓排查全力化解矛盾糾紛

堅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加強對案件訴前調解、立案、審判、執行接訪以及行政綜合事務過程中的安全穩定風險防範。對立案、審判、執行等各個環節進行分析研判,與市屬部門、各鄉鎮共建矛盾糾紛聯動機制,實現風險防控常態化。

三、抓服務暢通羣衆信訪渠道

準確把握信訪工作形勢,從立案、審判、執行環節及社會因素方面對涉法涉訴信訪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層次分析,加強信訪接訪工作,暢通信訪渠道,推行“院長接待日”“執行局長接待日”。認真聽取當事人訴求,積極與涉訴涉訪當事人溝通解決方案,同時及時告知當事人案件進展情況,並針對當事人的疑惑,耐心做好法律釋明工作,引導他們正確認識法院工作,實質性化解重點信訪案件。

四、抓安全築牢警務安全防線

加強審判法庭、羈押場所等重要、敏感部位及重點場所的安全檢查,嚴格落實押解、值庭等制度措施,強化警務保障;加大“智慧安防”力度,在公共區域增設監控探頭,建設完成警務安全指揮中心,配齊警務裝備,提升司法警察在服務審判、安全保衛和處置突發事件過程中的快速反應能力。

五、抓宣傳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通過微信、微博、網站等集中宣傳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知識、防範“兩搶一盜”小竅門等知識,並通過庭審觀摩、案例撰寫、信息公開等方式,提升羣衆的法律意識。

截至目前,共設置提升羣衆安全感和執法滿意度集中宣傳站點9個,張貼平安建設社會治理相關工作標語26條,散發宣傳資料6800餘份,發放宣傳冊880餘冊,發放徵求意見表62份,集中開展宣傳9次,進村入戶開展宣傳300餘人次, 營造了“人人知曉、人人支持、人人蔘與”平安建設的濃厚氛圍。

巴彥淖爾:用心用情譜寫平安建設奮進曲

(2023 年 7 月 4 日)

全市1021輛寄遞物流電動三輪車車身張貼了平安建設宣傳海報;

開展平安建設文藝演出、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專家講座等活動1068場次; 臨河區新華街道華海社區建成平安法治廣場;

……

平安,改革發展基石,民生福祉所繫。今年以來,全市各級政法機關聚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件大事,圍繞辦好“全市政法系統十件民生實事”,進一步開拓思路,篤行實幹,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巴彥淖爾。

一、創新宣傳形式

近日,市委政法委與市交通運輸局、市城通公交公司合作,利用臨河區8路公交線路打造“平安號”主題公交。目前,已在6輛公交車車身及其內部張貼平安建設宣傳海報。

烏拉特後旗年內將建成“守護平安”綜合體驗館、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展廳,實施平安法治廣場改建擴建項目。

杭錦後旗9家快遞企業的159輛快遞車車身張貼了“平安情繫你我他、綜合治理靠大家”等宣傳海報,由快遞員“客串”平安建設宣傳員。

五原縣562名環衛工人組成平安志願者服務隊,並配備統一標識和馬甲,同時利用100輛出租車和24輛公交車的電子屏開展平安建設主題宣傳。

磴口縣將印有“詐騙手法日益新、你我務必要小心”等內容的宣傳標語張貼在城區93輛出租車、10輛城鄉公交車和2輛班車上,同時在車內放置了掃黑除惡、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等宣傳手冊,營造了“磴口是我家,平安靠大家”的濃厚社會氛圍。

今年,市委政法委印發平安法治建設規範宣傳標語50條,在全市358輛公交車、1416輛出租車電子屏上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在1021輛寄遞物流電動三輪車車身張貼宣傳海報,通過懸掛橫幅、道旗牌匾及電子屏滾動等形式宣傳3.99萬條次,開展文藝演出、演講比賽、專家講座等活動1068場次。

二、打造“智慧政法”

今年上半年,我市全面推進“雪亮工程”建設,持續添置、升級改造“雪

亮工程”智能卡口、高清監控等信息化技防設備,全方位布控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等,進一步擴點位、除盲區。市委政法委以“雪亮工程”建設爲契機,在2552個點位、1864個杆位上印製平安建設宣傳標語2728條。下一步,市委政法委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對接,做到應聯盡聯、應接盡接,同時發揮指揮中心信息彙集分析研判作用,保證工程優質高效、實用管用。

公安機關加強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加強前端數據採集能力,逐步形成人過留影、車過留牌的數據感知體系。“巴彥淖爾24小時警局”共入駐單位277家。7個旗縣區均已建成智慧型法庭,持續推進網上立案、線上調解、線上保全、電子送達等智能化平臺的深度應用。

近年來,我市平安建設取得了亮眼成績。五原縣被授牌命名爲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烏拉特中旗、杭錦後旗、五原縣天吉泰鎮創建爲平安內蒙古建設示範旗縣(鎮);甘其毛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烏拉特後旗公安局被評爲平安內蒙古建設先進集體;涌現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寶音德力格爾、二級英模斯日古楞和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十大國門衛士”黃健等多名政法英模。

三、做實社會治理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大力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平安建設向縱深發展,先後推出臨河區“五人小組”工作法、五原縣“網格化+微治理”、杭錦後旗“一村八化”、磴口縣“11357”、“陝壩大媽”幫幫團等社會治理模式,及時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不斷提升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有這樣一個調解組,由姚交其、杜祥、賈建強3名離任的老支書組成,他們通過採取“坐堂門診、預約問診、集中會診、定期回診”的調解模式,找準爭議聚焦點,選準利益平衡點,做到以法爲據、以理爲準、以情爲本,巧妙地將情理法有機結合,化解了一個個棘手的難題,促進了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解決在當地。兩年來,他們共受理調解矛盾糾紛62起。

社會治理是精細的藝術,考驗的是繡花功夫。市委政法委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制定了《巴彥淖爾市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實體化運行實施方案》,細化了市、旗縣區、蘇木鄉鎮(街道)、嘎查村(社區)四級綜治中心建設標準。目前全市共建成市級綜治中心1個、縣級綜治中心7個、鄉級綜治中心77個、村級綜治中心784個。全面推行以網格化爲架構、“微治理”爲手段的基層治理模式, 不斷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下一歩,全市各級政法機關將篤行實幹,久久爲功,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巴彥淖爾,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不忘初心鑄警魂 牢記使命護民安

海東市公安機關平安建設工作綜述

(2023年7月14日)

近年來,海東市公安機關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和上級公安機關關於做好平安建設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用心用力把握“六項能力”核心要義、內涵外延,錘鍊政治引領、嚴打違法犯罪、化解矛盾糾紛、保障交通安全、深化改革創新、打造智慧公安,深耕細織海東公安“忠誠型”“廉潔型”“智慧型”“活力型”“規範型”“穩健型”建設實踐,強化佈局引領、打牢發展根基,持續推動海東公安平安建設築基固本、穩中求進。

政治強引領

打造“忠誠型”“廉潔型”公安

鍛造忠誠警魂、淬鍊公安本領。近期海東市公安機關結合學習貫徹主題教育,深入貫徹落實陳剛書記“十個一”總體要求、李宏亞副省長“五個進一步”工作任務,不斷深化“第一議題”制度實效,強化學習研討、知識測試、調查研究,自覺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指導推動公安工作,緊緊圍繞“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牢記“公安姓黨”政治屬性,紮實開展“主題教育專題黨課”、“大輪訓、大輪崗”執法實戰培訓、“政治練兵”等活動,並嚴格執行公安部《六項規定》、“三個規定”“十嚴禁”等紀律規範,優化“以案爲鑑、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工作措施,持續鞏固公安機關“改進作風、增比進位”作風建設行動成效,系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及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積極實施青年幹部教育管理、“三個基本能力”培訓,建成民警輔警日常考覈制度,強化提醒、通報、約談、問責措施,全面壓實從嚴管黨治警主體責任。固化作風建設行動成果,對標落實省公安廳常態化實戰練兵機制,動態保質落實“海東公安大講堂”,着重加強民警輔警心理干預、打擊突出犯罪、防範重大風險、處置突發事件、辦理疑難案件等專業訓練,確保在防風險、保安全、轉作風、促發展上快發力、求實效。

科技賦能

打造“智慧型”“活力型”公安

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扣押作案手機16部、銀行卡7張、追贓挽損69100元, 這是前不久海東市公安局和樂都區公安局在省公安廳反詐中心指導下,通過數

據平臺破獲的一起涉案金額5540餘萬元電詐案件。

海東市公安機關對標公安部科技興警三年行動計劃和全省“智慧公安我先行”公安基層技術革新工作要求,依託“雪亮工程”,開展實戰化深度應用和技戰法研究,全面提升數據分析、處理、挖掘和人員、車輛、物品行爲軌跡追蹤溯源能力,探索建成視頻偵查實驗室、新型涉網犯罪勘查分析實驗室,穩步實施市級“智慧監管”“智慧指揮”實戰平臺功能,持續建強“智慧公安”立體化防控平臺,做到“搭建一個總平臺,匯聚一個數據池”,並自主研發“反詐警盾”二維碼,實現公安信息化工作採集在一線、服務在基層,完成物聯感知資源、公安數據信息匯聚,確保情指聯動精準化高效化。同時積極優化警務改革,推動綜合治安便民舉措。堅持情指牽頭、警種主導、屬地主戰,加速全市公安“情指行”一體化建設,有序推行“兩隊一室”改革和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積極構建“互聯網+警務”羣衆參與模式,持續優化公安交管部門“一站式一窗通辦”、戶籍業務“零見面審批”、老年人“專人延時服務”等22項便民舉措落地落實,在全省8個市(州)首創出臺《進一步加強全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若干措施》,推進“隊所合一”警務資源整合新模式,建成集交通與治安於一體的綜合戰鬥實體,業務融合實現1+1>2的治理成效,實現由“管理” 到“治理”全面轉換,在防控風險、創新警務、服務羣衆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執法在基層

打造“規範型”“穩健型”公安

堅守法律底線,堅持一心爲民。海東市公安機關多措並舉,完善基礎管控工作、社會面巡防管控機制和派出所勤務運行模式。強化“一標三實”工作,3 年累計移動採集信息率達90%以上,虹膜信息5萬餘條,大力推進視頻指揮系統覆蓋基層所隊,推動落實31名黨員民警進社區黨組織班子任職,設置“社區警務室”18個,建立矛盾糾紛常態化排查化解工作機制,積極培育有特色、有品牌的平安類社會組織,成立了派出所“曬事兒”“彩虹”調解室,“建輝”警務室等,組建“紅袖章”巡邏隊,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95%以上,切實把各類風險隱患防範在早、化解在小。

爲推進法治基層建設,建成市級執法監督管理中心及案管中心,掛牌成立了公檢配合辦公室,持續深化受理案件和刑事案件“兩統一”、涉案財物管理、“陽光警務”等改革,嚴格刑事案件“統一入口、統一審覈、統一出口”和執法辦案質量終身責任制、錯案責任追究制,集中開展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攻

堅、打擊違法犯罪、社會面治安巡控、管控高危人員和物品等舉措,僅去年巡查警情1.04萬條,完成個案監督4000起,有效化解涉法涉訴案件幾十起,全面評查案件1000多起,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導向,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

公安強服務,公安保穩定。海東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恆英表示: “今後,海東市公安機關將以高站位引領、全方位賦能,踔厲奮發,協同並進,打造一支最強信念、最強實戰、最強民力、最強服務、最強支部的公安隊伍,爲推動平安海東再上新臺階貢獻公安力量。”

法潤民心護安寧

鎮安法院推進平安建設綜述

(2023年2月16日)

2022年,鎮安縣人民法院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審判工作,聚焦“全省爭先進、全市創一流”目標,堅持“精審判、快執行、嚴管理、優服務”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司法爲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月6日,記者從鎮安縣法院獲悉,2022年,該院平安建設滿意率爲98.79%,位居全市前列。

堅持執法辦案第一要務,讓人民羣衆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鎮安縣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抓緊抓實執法辦案第一要務。2022年,該院受理各類案件3470件,比上年增加841件,審執結案件3415件,結案率爲98.41%, 收、結案同比分別上升31.98%和31.54%,法官人均結案189.72件,收結案數量及法官年人均結案量均創歷史新高。執法辦案總體呈現了結案率、人均結案數、簡易程序適用率、調撤率、法定正常審限內結案率、首次執行完畢率同比上升,一審判決案件發改率、平均審理時間、長期未結案件數同比下降的“六升三降”良好態勢,實現了辦案質量、效率、效果全面提升。

堅持訴源治理,基層治理邁出新步伐。鎮安縣法院積極推動“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完善訴調對接工作機制,成立“陳新喜調解工作室”“價格爭議調解工作站”,運用“分調裁審”機制,形成源頭預防、非訴在前、多元化解、繁簡分流的分層遞進解紛方式,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綜合治理。2022年,訴前調解272件,速裁快審1221件, 佔民商事案件60.35%,簡易程序適用率96.78%,調撤率98%以上,平均審理時間不足3天,全院案件平均審理時間由2021年的47.9天縮短爲23.75天,大大提高了訴訟效率,節約了司法資源。

堅持司法爲民,便民利民取得新成效。鎮安縣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 堅持司法爲民、司法利民、司法惠民服務目標,大力推行線上訴訟服務,依託“陝西移動微法院”,開展網上立案、網上調解、網上開庭等在線訴訟服務,切實爲人民羣衆提供訴訟方式更便捷、訴訟成本更低、解紛效率更高的司法服務。2022年,網上立案232件、網上開庭355件、遠程調解382件,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羣衆少跑腿”。同時,該院加大對弱勢羣體的司法救助力度,依法

爲51名困難當事人減緩免訴訟費6.98萬元,爲11名申請執行人發放救助金24.5 萬元。

堅持擔當作爲,服務大局堅強有力。鎮安縣法院堅決貫徹省、市、縣工作要求,結合縣法院工作實際,制定印發了《鎮安縣人民法院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設立專門審判團隊;對重大涉黑惡案件、養老詐騙案件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報道,通過集中宣傳、拍攝短視頻、發佈案例等多種方式,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堅持司法宣傳,持續傳播司法正能量。以創建更高水平的平安鎮安爲目標, 鎮安縣法院立足新時代司法品牌建設,成立新媒體工作室,制定信息宣傳考覈、激勵辦法,充分調動幹警積極性,發出法院“好聲音”,傳播司法正能量,全力打造特色新媒體陣地,形成法治宣傳新格局。該院選派6名幹警兼任轄區中國小法治副校長,開展員額法官送法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活動120餘次,多次開展集中宣傳活動,發放反有組織犯罪法、防範養老詐騙等普法宣傳材料5000 餘份,營造平安建設宣傳濃厚氛圍。

法治護航平安浙江建設

虞維佳

2023年5月26日,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平安建設條例》,條例於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制定出臺條例,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建設和平安中國示範區建設的重要舉措。

條例注重總結固化多年來我省開展平安浙江建設的成功經驗,並結合新形勢新要求作了許多創新規定,是一部既體現浙江特色又貫徹現代治理理念的創制性立法。

明確平安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條例規定,平安建設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爲中心,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與法治浙江建設一體推進等,並在全國首次將傳承和踐行“浦江經驗”固化爲省級地方性法規內容,在立法層面予以確認,作爲平安建設的基本原則之一。具體列舉了平安建設的主要任務,明確平安建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以及各類主體在平安建設中的責任。同時,支持鼓勵公民參與平安建設,規定公民依法做好未成年子女法治教育,保持和諧的家庭和鄰里關係;支持見義勇爲行爲,進一步弘揚社會正能量。

理順平安建設工作體制。大平安建設涉及面廣,涉及部門和單位多,是一項系統工程。爲建立健全統籌協調、高效運行的工作體制,聯繫微信32311699, 條例進一步理順了平安建設工作體制,明晰了各方責任,對平安建設組織協調機構和政府的職責、建立平安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實行領導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健全平安建設合作交流機制等作了明確,推動各方形成合力,構築全社會共同參與做好平安建設新格局。

織密社會風險防控網。條例聚焦風險防範化解主線,破解社會風險協同防控和閉環管控的難點痛點。一是建立和完善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體系、平安形勢分析機制。二是建立健全社會風險隱患排查和預警制度,落實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加強對重點人羣和特殊人羣的心理服務、心理危機干預和幫扶。

築牢平安建設重點防火牆。條例對平安建設的重點防治作了專章規定,對政治安全、涉及國計民生物資的安全保障體系、治安安全、校園安全、對有嚴重不良行爲的未成年人進行專門教育、安全生產、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網絡

綜合治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食品藥品安全、物流寄遞監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生態環境安全、海域安全、常態化掃黑除惡等專項治理和重點監管作出相應規定,爲做好重點行業領域平安建設防治工作提供立法引領。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爲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條例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作了不少創新規定。一是推進和規範“一中心、四平臺和一網格”建設,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二是鼓勵支持村、社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參與平安建設。三是建立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和調處化解機制,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四是加強對特殊人羣及其子女權利保障。五是開展平安示範創建活動。

數字化賦能提質增效。數字化是平安建設的引擎和動能。立足我省數字化改革成果,在平安建設工作中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平安浙江的重要支撐。爲此,條例對建設全省統一的數字平安系統,完善平安建設數據共享機制,開發、運用相應平安建設特色應用場景,推進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平安建設的深度融合,統籌推進公共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和聯網應用,發揮大數據在平安建設決策、管理和服務方面的作用,推進智慧平安社區建設等作了規定。

強化保障措施。爲保障平安建設工作切實有效開展,條例規定,將每年5月第二週確定爲平安浙江文化周,爲平安建設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建立健全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機制,推進現代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人民團體獨特作用,促進各方參與,支持社會組織、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參與平安建設。此外,加強平安建設工作的監督,建立健全社會風險督導檢查制度和重點區域、突出問題掛牌督辦制度,明確縣級以上人大常委會、法院、檢察院相應監督職責。

壓實考覈與責任追究。考覈是平安浙江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浙江制定和實施平安建設考覈相關制度,在全國首創平安浙江指數體系,羣衆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較高。爲了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增強法律執行剛性,條例對考覈與責任追究作了明確和細化。

一是建立健全平安建設考覈制度和考覈評價體系,將平安建設考覈評價結果納入綜合考覈評價結果,並可以對成績突出的地區授予平安市、縣等稱號。

二是建立健全平安浙江指數評價體系,定期向社會公佈平安浙江指數,全

面、客觀評價設區的市、縣(市、區)平安建設狀況。

三是對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平安建設責任的,明確可以約談、通報、掛牌督辦,對受到掛牌督辦的地區、部門和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在整改限期內不得評優評先等。

法治作筆繪就巴渝和美畫卷重慶司法行政系統護航平安建設綜述本

(2023 年 3 月 22 日)

去年12月15日,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司法局南賓司法所僅用4個小時就調解了一起工傷死亡損害賠償糾紛,當事雙方協商一致簽訂了一次性賠償協議。

在重慶,平安建設讓羣衆時刻擁有滿滿的安全感。從調解小院裏冷眼相對變成握手言和,到足不出戶律師上門提供法律服務,再到街頭巷尾充滿“趣”意的“法治元素”點滴的安全感聚沙成塔,折射出重慶司法行政系統在平安建設中取得的大成效。

一年來,重慶司法行政系統聽民意、護民生、保平安的“和美圖”在巴渝大地鋪展開來,通過豐富多彩的“筆觸”,平安法治一體推進,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除險清患,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努力答出平安重慶建設的高分“答卷”,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司法行政平安戰線落地生根。

錨定防範在先

打好除險清患“組合拳”

防微杜漸,慎之在始。“患從哪裏來、險在何處生,防用啥辦法”,一直是擺在重慶司法行政系統面前的必答題。

近年來,重慶市司法局致力於平安建設體系機制建設,成立維穩安保工作專班,下設政治安全、監所安全等9個專項小組,建立健全協同推進等工作機制, 健全完善定期調度、滾動排查、風險研判預警、風險事項交辦督辦、重點領域專項治理、督查指導“六項”工作機制,切實提升風險隱患發現、預警、報告、處置等各環節工作的精準性和規範度,確保各項任務協同高效推進、全面深入落實。

錨定“發現在早、防範在先、處置在小”,重慶司法行政系統維護社會穩定有力有效。創新建立“1+4”服務管理體系,在全國率先建立省級多重風險聯合管理機制、分級分類研判和服務管理機制,確保風險閉環管控。緊盯重點人羣、疫情防控、監所安全、社會穩控、隊伍管理、信訪維穩等關鍵環節,深入排查風險點,制定整改方案,採取有效措施,系統化推進各項風險隱患“全量見底、精準拆除、動態清零”,司法行政執法司法公信力連續5年排名全市政法系統第一。全市監獄系統連續12年實現無重大獄內案(事)件發生;戒毒所收治規模全國第五;各區縣司法局主動作爲護平安,沙坪壩區文化旅遊委聯合區

司法局等多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查辦“黑導遊”與“黑旅行社”;萬州區某村電鍍作坊私排廢水入河,司法鑑定助力打擊犯罪、修復環境通過有力有效的“連環招”,使平安重慶的畫卷更美、底色更亮。

夯實基層基礎

奏響基層治理“協奏曲”

以便民利民爲先,基層治理的“硬功夫”還體現在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的方方面面。

2022年3月,在“新風小院川渝邊界聯合調解工作室”馬家坳小院,榮昌區龍集司法所聯合盤龍法庭成功調解一起涉及房產、現金、首飾、債權,價值共計50餘萬元的遺產繼承糾紛,並當場司法確認。

去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深入推進“大調解”體系建設,新建“三調對接” 組織133個,累計達到633個,實現區縣全覆蓋;全市1.3萬餘個調解組織有效發揮作用,年均調解矛盾糾紛40餘萬件;優化完善基層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一庭兩所”矛盾糾紛聯調機制,努力滿足羣衆糾紛解決需求,共受理矛盾糾紛8.9 萬件;人民調解羣衆滿意率達94.9%,排名全國第八。

法律服務方面,重慶已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年均提供免費法律服務超100萬人次,羣衆滿意度達98.7%。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25萬件,挽回損失4.1億元。累計培育村(社區)“法律明白人”3.55萬餘名,試點建設“法律之家”540個。

與此同時,普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思維也在不斷的浸潤民心。一年以來通過約26萬場次的法治宣傳宣講活動,使法治精神更加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服務精細精準

繪製營商環境“多彩圖”

“這種‘不見面’的審批服務,是我辦理業務最快、最方便、最滿意的一次。”2022年11月,江津區江漢油田騰瑞達潛江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企業員工周正宇通過郵箱遞送資料,不到10分鐘就辦理好天然氣管道佔道挖掘施工許可證。

讓數據動起來,讓企業少跑路,“不見面”的審批方式,正是司法行政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舉措之一。

一年來,重慶市司法行政系統繃緊“安全”這根弦,有效發揮服務職能,

突出抓好責任落實,建立健全預防機制,把牢工作主動權,讓平安成爲最優質的營商環境。

重慶市司法局不斷加強涉企法律服務,在全市開展“萬所聯萬會”活動, 深化“公共法律服務園區行”“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專項行動,爲108個園區、6349家企業提供法律服務1.3萬餘件次。同時,還細化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法治保障60項措施,在全國率先完成律所預核名改革試點任務;深化“放管服” 改革,開展營商環境許可監管事項實施評估,動態調整政務服務事項550項,推出第二批證明事項告知承諾事項30項,有效促進企業依法、規範、健康發展。

在制度保障方面,重慶市司法局在2022年推動制定並實施市政府年度立法計劃,完成養犬管理條例、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地方糧食儲備管理辦法、巡遊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等16部法規規章立法審查;在全國率先出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管理試行辦法》;完成236件市政府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審覈,以及544件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護航安全優質的營商環境。

在建設西部法律服務高地方面,制定實施西部法律服務高地五年規劃,統籌推進法律服務行業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推動成立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長江上游法律服務中心;創新打造國際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制定實施中小法律服務機構專業化特色化發展計劃、英才發展計劃、司法鑑定人才培養戰略。

重慶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司法行政系統還將立足司法行政職能職責,聚焦推動平安建設工作機制迭代更新、助推平安建設取得新成效、強化平安建設法治保障、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四個方面,履職盡責、擔當作爲,形成全範圍、全領域、全過程抓平安的強力態勢,努力爲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西部先行區,推動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走在中西部前列貢獻司法行政力量。

甘德:多措並舉 書寫平安建設新答卷

(2023 年 7 月 7 日)

紮實推進平安青海建設,是新徵程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任務,政法機關作爲平安建設的主力軍,必須深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平安建設的重要論述,以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爲着力點,推動平安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

聚力“十個一”,錨定統籌協調“總航標”。

自平安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甘德縣按照縣委主要領導安排部署及時召開常委會,制定印發全縣“十個一”平安建設工作方案、“雙週調度”工作規則、“月調度”工作制度、信息報送制度、全縣平安建設考覈辦法等文件,併成立縣級督導檢查組對鄉鎮及成員單位進行全覆蓋督導檢查,進一步推動平安建設工作落地、落實、落細。同時與四川阿壩、甘肅瑪曲縣召開邊際聯防協作聯席會,通過青甘川三省交界縣區域平安邊界聯創工作協作,進一步明確雙方責任抓好聯防協作,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機制抓好聯治協作,形成聯動融合、協同共治、互利共贏的平安聯創共建協作新格局。

聚力“十個一”,打好維護穩定“組合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創新完善平安建設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好政法系統和相關部門的資源力量,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良好局面”。甘德縣紀委監委自2023年以來,共受理問題線索10件, 正在覈查7件,立案審查3人;縣人民法院截至目前已受理各類案件75件,結案率100%。新收執行案件43件,恢復執行2件,執結34件,結案率75.56%;縣交通運輸局共開展縣城內道路運輸安全運營整治行動3次,檢查車輛90餘輛;縣衛健局協同上海兒科支醫專家及相關醫務人員赴部分中國小校開展了爲期10天的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縣教育局以宣傳月爲契機,聯合縣公安局禁毒大隊組織全縣負責校園安全人員進行毒駕及毒品危害集體培訓、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消防演練。

聚力“十個一”,牽牢信息化建設“牛鼻子”。

一是提檔升級“四級聯戶”,打造社會治理“新模式”。按照多元融合、組團式服務的原則,以“1+N=1”(一個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多個部門融合, 構建一張社會治理網格)綜合治理模式,以網格化管理爲基礎、信息化建設爲

支撐將數字甘德應急指揮平臺、“12345”政務服務平臺與綜治中心並行運轉統一調度。甘德縣綜治中心立足“實體、實戰、實用、實效”的要求,完善機制,整合資源,爲打造社會治理一體化指揮平臺打下基礎;二是整合各類平臺,構建民安民生“融合網”。組建“全要素”網格,將各類網格統一整合爲綜治中心社會治理網格,使網格員、村(社區)幹部以及前端執法人員等分散的社會力量重新聚合,全縣57個網格融合了公安、應急、司法、環保、城管、消防等八大部門職能,實現“資源融合”,構建“社會治理一張網,解決問題一體化”的社會治理體系;三是完善新“機制”,形成多方參與“共治圈”。按照“三分三流、巡辦分離”原則,將羣衆、網格通過“四級聯戶制”APP收集的問題全部匯入綜治信息平臺,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派單分流到相應職能部門限期辦結,反饋辦理結果,建立了事件“響應”及時,運轉順暢、處置得當的社會治理運轉模式。

聚力“十個一”,奏響平安宣傳“大合唱”。

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縣“6282高原宣講隊”+支志願服務隊職能作用,運用“線上+線下”“宣傳+引導”的方式,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平安建設宣傳工作。鄉鎮及成員單位共開展300餘次宣講活動,發放各領域安全常識宣傳手冊2.4萬份,懸掛橫幅200餘條,利用LED電子顯

示屏宣傳平安建設標語670餘幅,製作5部藏漢雙語動畫影像,播放量達1.7 萬次。運用“線上+線下”織密平安建設宣傳“防控網”,着力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格爾木平安建設邁入“新賽道”

(2023 年 11 月 20 日)

被譽爲“中國鹽湖城”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地處國家級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近年來,爲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格爾木多措並舉推進平安建設,獲得諸多榮譽: 2019年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2019年、2020年連續獲評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市、區)”,2020年摘得全國雙擁模範城九連冠桂冠,併入選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連續三次被授牌命名爲“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捧得平安中國建設最高獎“長安杯”,2023年格爾木市委政法委獲評“新時代政法楷模集體”格爾木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菊對《法治日報》記者說,成績代表過去。今年以來,格爾木市深入貫徹省州平安建設部署要求,以平安建設爲“總”,以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工作要求爲“綱”,全力抓好落地落實,力爭在平安建設“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以平安促發展,不斷增強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13457”構建平安建設新架構

爲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州委平安建設有關部署,今年格爾木構建了“13457”平安建設新架構。

“1”即一個考覈指揮棒,優化工作機制;“3”即平安辦、專項組組長單位、“平安細胞”牽頭單位三個層面聯動,推動任務落實;“4”即市委、黨(工)委、鄉(街)、村(社區)四級書記齊抓,壓實工作責任;“5”即抓住政治安全、社會治安、社會矛盾、公共安全、網絡安全五類重點防控風險;“7”即以 7天爲一個週期開展研判調度,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抓好重點工作落實。按照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的工作要求,格爾木在全州率先推行市級領導聯點指導平安建設工作機制,35名市級領導分別聯點指導70家成員單位和78個村(社區),立足消除重大風險隱患、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重點人員幫教管控、社會治安防控、網格化服務管理等方面進行實地指導,協調解決困難問題。

本着加強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格爾木建立市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落實、聯席會議協調、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和信訪局聯動的工作格局,將國家信訪局、省州督辦交辦的信訪事項和重點人員列爲重點工作,分解到各市級領導包案,開展集中攻堅化解,全市信訪案件辦理率和辦結率均達100%。

作爲青藏鐵路格拉段的起點,格爾木始終將鐵路護路工作擺在平安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長1956公里的青藏鐵路,其中535公里的線路穿越格爾木,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貫通後,格爾木便成立了護路辦,下設4個巡邏中隊,有44名護路隊員,主要負責鬆如溝至玉珠峯230公里的執勤巡邏任務。

多年來,格爾木將鐵路護路聯防工作與平安建設、綜治維穩工作同安排、同檢查、同考覈,層層落實護路目標責任。格爾木市護路辦堅持路地結合、警民結合、專羣結合,每年與18家護路組織成員單位簽訂《鐵路護路聯防暨安全保衛工作目標責任書》,並與成員單位組建信息員隊伍,在重點時間、重點環節開展聯合演習、巡邏活動,加大宣傳教育增強羣衆愛路護路意識,爲平安格爾木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崑崙義警”助推羣防羣治

“崑崙義警”是格爾木平安建設中的亮點,始於格爾木市公安局金峯路派出所建立的“金楓義警”。“金楓義警”作爲一支羣防羣治隊伍,協助民警開展治安巡防、隱患排查、警民聯絡和糾紛調解等工作,爲推動地區平安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借鑑“金楓義警”成功經驗,格爾木於2022年7月1日在全市組建了“崑崙義警”羣防羣治隊伍,由人大代表、退伍軍人、企業職工、出租車司機、社會從業人員等組成,大幅提升了羣防羣控水平。如今在格爾木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身着“崑崙義警”馬甲的隊員。

格爾木市公安局副局長田永康說,目前全市共有1100餘名“崑崙義警”,協助民警開展治安巡邏、應急救援、糾紛排查化解、法律政策宣講、護校安園等工作,工作情況實行“積分制”兌現獎懲。這支新生力量,爲實現警民聯動、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水平增添了活力。

聚焦網格設置到位、人員配備到位、資源整合到位,將疫情防控網格化作戰單元轉化爲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力量,是格爾木加強網格化服務管理的新舉措。該市將各級黨員幹部充實到社會治理網格,建立“聯點領導+鄉鎮(街道)+聯點單位+聯點社區+網格員”五級管理模式,打通由上到下的五級聯動“快車道”, 由49名聯點包片領導、85家聯點單位、189個點位工作組、204名工作人員聯繫34個社區,各城區聯繫所轄村,共同開展平安建設、基層治理等各項工作。同時,各單位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積極參與村(社區)事務管理、風險隱患排查化解和政策法規宣傳等工作,有效形成“以塊爲主、條塊結

合”“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區域化典型培樹各具特色

以農業爲主、牧業爲輔、環城四周的郭勒木德鎮,面積2.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萬人。針對地域遼闊的實際,該鎮以物聯網、5G、大數據等新技術爲線上,網格化服務管理爲線下,搭建了“數治郭鎮”智慧平臺建設,開展反有組織犯罪法、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等宣傳活動,強化特殊人羣服務管理,實現對重點區域的全方位掌控,夯實了平安建設基層基礎。

今年,郭勒木德鎮整合資源建立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推動“一站式” 多元解紛機制,組織網格員、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村警”等力量化解糾紛。截至目前,該鎮各調委會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655件,調解率達99.7%。

“區域化”典型培樹是格爾木平安建設的重要內容。各鄉鎮(街道)在落實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工作要求中,堅持因地制宜、創新方式方法,涌現出很多特色亮點。

河西街道打造“柳韻領航、幸福河西”黨建品牌,推動服務管理向精細化轉變,建立“1+1+1+N”網格服務治理隊伍,發揮社區民警、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樓棟長等人員作用,實現“1+1>2”的融合治理效果;金峯路街道採取“社區黨支部+社會組織+社區網格員+社會志願者”的“四社共聯”模式,打造一支具有專業力量支持、參與人員廣泛的“金楓社工”隊伍,強化網格化管理,助力平安建設;西藏路街道以社區聯動、企業聯盟、移民共管“三元共治”模式,引領街道治理新模式,推動街道條塊聯動、三方共治,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同時,格爾木還以“網格+警格”雙網融合爲創新點,推動社區民警兼任社區副書記,“穿警服的副書記”走馬上任,變“下社區”爲“在社區”,努力把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求解決好。

張菊說,今後,格爾木市政法機關將繼續圍繞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平安建設提質增效,在健全體制機制、夯實基層基礎、深化社會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確保“十個一”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構築平安建設高地 護航百姓幸福生活

(2023 年 10 月 23 日)

全國首部社會心理服務地方立法——《濱州市社會心理服務條例》近日頒佈,並將於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我市上半年省對市法治建設考覈全省第一、小組第一;

在7月份全市社會滿意度調查中,社會治安得分列六大領域第一位; 今年以來,全市法院訴前調解成功1.4萬件,分流率居全省前三位。

“平安品質更穩”既是建設品質濱州的重要篇章,也是建設品質濱州的有力保障。作爲全國首批、全省首家“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濱州堅持“1234569” 政法工作思路,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堅決守牢“一排底線”,有效化解各類風險,實現了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一、堅決守牢安全發展“一排底線”

剛剛結束的全市公安機關夏季社會治安行動,全市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942 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556人;查處行政案件2050起,行政處罰2385人。

人民羣衆對平安的呼喚在哪裏,黨委政府工作的重點和方向就在哪裏。 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重拳出擊,依法打擊,1至9月份,我市打掉惡

勢力組織7個;一審審結涉惡案件2件、二審審結涉惡案件2件。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制發整改“三書一函”151件,強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

加大對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整治力度,今年以來,全市電詐案件破案數、抓獲嫌疑人數同比分別提升65.73%、227.28%。

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快偵快破涉企經濟犯罪案件85起,重大涉衆型經濟犯罪案件破案率100%,有力維護了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法治保障,政法機關打造了“河海間” 環境資源審判品牌,設立“生態警長”,建立“河長+檢察長”機制,及時查處各類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案件。

持之以恆抓牢安全生產,1至9月份,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1.9%和18.5%,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二、統籌平安建設、法治建設“兩個建設”

2023年4月11日清晨,博興縣法院聯合山東省電視臺閃電新聞團隊開展執行直播行動。直播從早上6點持續到下午1點,941.4萬人次在線觀看。

今年以來,濱州法院拓展“濱鋒52”執行品牌,開展集中執行269次,網絡直播10場,執行和解及到位金額39.51億元,執行質效持續走在全省前列,其中,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期限內結案率全省第一,執行完畢率全省第三。

法院一次次直播執行行動,彰顯的正是濱州平安建設“依法有法辦、有法依法辦”的理念,收穫的是企業和羣衆滿滿的“獲得感”。建立起市縣兩級法智護航中心,該項目入選“法治爲民辦實事”典型案例和法制日報社“2023年度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治理創新案例”,截至目前,已接待服務企業家及羣衆11901人次,開展爲企服務活動1851場次,引進律所及服務機構23家。

全市法院推出了一系列助企利企工作措施,打造“鳳棲梧”破產審判品牌, 創新破產預重整機制,成立困境企業司法挽救分診室,搭建重整投融資平臺,讓企業“轉危爲安”。

全市檢察系統紮實開展民營企業司法保護、服務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 建立涉企案件辦理“綠色通道”,運行以來,共受理涉企案件86件,舉行涉企案件公開聽證11次,爲企業解決實際困難43項。

2021年1月,“濱州微警務”平臺上線。截至目前,324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平臺註冊人數達128.8萬,208萬人次體驗了濱州微警務便捷服務,其中55萬人次使用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臨時身份證明、“微信挪車”等高頻功能。

司法行政機關開展企業行政合規建設,出臺《濱州市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在17個執法領域125個執法事項向企業提供合規建議,讓企業能夠清晰地瞭解“哪些行爲違法、違反了什麼法、怎樣做不違法”。

三、構建社會治理“一個體系”

平安建設,基礎實才有基層安,多小安方能大平安。

濱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緊抓住網格化治理這一重點,全面推進“一網、二聯、三無、四中心”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

“一網”,即創新“全科大網格”平臺載體,提升智慧化運行水平;“二聯”,即強化專羣聯防、專羣聯控,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三無”,即開展“無訪、無訟、無邪教”村(社區)創建,推動重心下沉、資源下移、保障

下傾,夯實平安穩定根基;“四個中心”,即創設法智護航中心、創新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提升“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組建數字平安合成作戰中心,完善社會服務功能。

2023年以來,持續提升“全科大網格”治理效能,發揮全市9700餘名網格員作用,線上推廣“百姓管家”平安碼,24小時迴應羣衆訴求,註冊人數225.8 萬人;線下開展“百姓夜話”活動10.2萬場次,收集羣衆訴求建議10.9萬條。

心安是更高水平的平安。濱州“心安城市”項目榮獲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優秀案例。對全市431所中國小、38萬餘名在校生開展心理測評、分類預警、疏導干預,讓老百姓“身有安居處、心有療養所”。

堅持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由市委政法委和濱州中院作爲雙召集人,建立起由政法委、法院等18個部門組成的訴源治理聯席會議,形成黨委領導、政法委主抓、法院推動、各行業參與、深入基層一線的“1+4”工作體系, 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過程訴源治理大格局。

廣州全力書寫平安建設文章

(2023 年 10 月 9 日)

全市案件警情、刑事立案數實現連續5年同比下降,羣衆安全感10年一直保持高位;近3年來在平安廣東建設考評中穩居全省前列;打造最小應急單元、“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廣州街坊”等平安品牌近年來,廣東省廣州市立足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的區位特點和城市特質,高質量統籌發展與安全,全力書寫更高水平的平安廣州建設文章。

一、出重拳護民安夯實平安底色

今年5月1日,聯繫微信32311699,廣州市白雲區公安局反詐中心收到了朱平洲老人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錦旗上“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四個“盡”流露出老人對警官張小英和反詐中心的感激之情。

小案件連着大民生,件件關乎羣衆的切身利益。針對電信詐騙高發多發等情況,廣州強力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截至8月底,共打擊處理嫌疑人4千餘名。

這只是廣州依法嚴打突出違法犯罪活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廣州持續深化平安廣州建設,建立健全市委平安廣州建設領導體制,凝聚各方力量打造“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羣團助推、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平安建設工作格局。廣州始終堅持“羣衆反映什麼犯罪就突出打擊什麼犯罪”,構建起“專項打+常態查”相結合的打擊整治機制,強化社會治安巡防管控“四個一”體系建設和應用,切實維護羣衆利益,努力使人民羣衆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讓羣衆時刻感受被平安充盈圍繞。”廣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二、以善治恤民情擦亮平安成色

今年1月,廣州市黃埔區蘿崗街綜治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融合綜治、司法、勞動監察、綜合網格、安心驛站、平安促進會及社區警務室等,承擔社區風險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平安創建宣傳等功能,是廣州推動綜治中心提檔升級、持續築牢平安廣州基層基礎的一個樣本。

“提檔升級的綜治中心,讓羣衆的聲音得到傾聽,讓羣衆找到一個能解決問題的地方。”蘿崗街綜治中心有關負責人說。走進綜治中心,羣衆接訪大廳、矛盾糾紛調解室、“粵心安”心理服務室、公共法律服務室等功能區一應俱全,

羣衆可以“一站式”辦理信訪、矛盾糾紛調解、法律服務、社會心理服務等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事項。

近年來,廣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紮實推進“綜治中心+綜合網格+最小應急單元+智能化”建設,推動全市176個鎮街和2817個村居綜治中心全面提檔升級,建成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體化調處、一攬子解決的一站式基層社會治理實體平臺。

市域社會治理成效如何?人民羣衆是閱卷人。爲實現與羣衆的正向反饋, 廣州發佈可量化的社會治理晴雨表“紅棉指數”,緊盯民生熱點開展8個維度的預警監測,邀請羣衆、媒體、專家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評估,通過“一幅圖” “一張表”清晰呈現一個地區的社會治理狀況全貌,指導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有效提升社會治理“精準化”“精細化”水平。

三、借民力匯民意打造平安特色

如今,漫步廣州街頭,觸目可及的是“最小應急單元” 醒目的藍底白字標誌,醫院、學校、商場超市、車站碼頭等隨處可見的是臂戴紅袖章、身穿紅馬甲的最小應急單元隊員。“正佳廣場最小應急單元18人已打卡上崗,情況正常。”“執信中學最小應急單元3人已打卡上崗,情況正常。”每天,在統一指揮調度下,各最小應急單元通過專用對講機報備上崗、報告各類突發情況、有序接受指揮,全面投入社會面治安防控工作,成爲“廣州街坊”羣防羣治隊伍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廣州凝聚全市羣防羣治力量,形成本土特色“廣州街坊”羣防羣治隊伍419支,實名註冊“廣州街坊”67萬名。

不僅如此,廣州始終積極倡導、營造見義勇爲的社會氛圍,完善見義勇爲人員獎勵和保障政策,大力宣傳英雄事蹟。今年以來,廣州市見義勇爲基金會已慰問獎勵132名見義勇爲的平民英雄,匯聚起平安廣州強大的正能量。

砸天窗救出昏迷落水轎車司機的退伍軍人、送快遞路上救下落水小孩與阿姨的快遞小哥、爲保護車禍受傷男子擋住過往車輛的公交車司機近日,廣州市見義勇爲基金會舉行2023年第三批83名見義勇爲平民英雄慰問獎勵儀式。“我們要大力弘揚善舉,讓人人爭做廣州的平民英雄,爲平安廣州貢獻一份力量。”廣州市見義勇爲基金會負責人表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公安局 全力推進平安天峻建設工作提質增效

(2023 年 9 月 11 日)

9月5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公安局召開平安天峻建設工作新聞發佈會,通報了全縣公安機關平安建設等方面的有力舉措和工作成效,並就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今年以來,天峻縣公安局緊緊圍繞平安天峻建設工作主線,聚力省委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工作要求,高位部署推動“防風險、除隱患、降發案、保平安”等各類專項行動,持續加強治安要素管控,全力防範化解各類突出風險隱患,不斷提升“打防管控”質效,全力以赴確保全縣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一、聚焦“打防管控”重點

天峻縣公安局堅持派出所主防基層警務,針對城鄉、牧區不同發案特點, 動態調整打擊防範重心,持續優化社會面巡防模式。1月至8月,共接有效警情48起,受理行政案件14起,查處14起,查處率爲100%,受案數同比下降60%。從發案類型來看,毆打他人和賭博案件仍然較爲突出,分別佔比43%、29%。堅持以大數據引領,新技術手段爲支撐,不斷創新偵查方式,積極推進小案全面偵查、合成快偵。1月至8月,共立刑事案件22起(不含電詐),立案數同比下降31.25%,破案11起,破案率爲50%。分析案件類型,盜竊類案件佔比最大達到

59.1%。持續開展“斷卡斷流”“雲劍”系列打擊行動,及時推送電信網絡詐騙預警信息1675人次,受理電詐案件7起,破案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人,帶破外省電詐案件107起,電詐案件立案數、涉案金額分別同比下降56.25%、45.9%。

二、聚焦專項治理難點

天峻縣公安局突出抓實交通安全隱患點(段)治理、惡劣天氣影響路段優化提升“兩項攻堅”。

1月至8月,共排查整治道路安全風險隱患及事故多發路段56處、道路24條, 查處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爲1132起,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28起,交通違法、事故指數同比分別下降47.1%、38%。堅持“打擊、收繳、管控、查緝、監管”五條戰線同步發力,全面啓動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工作。累計檢查危化、民爆企業及公務用槍單位24家次,收繳各類非法槍支7支、子彈790發,雷管10枚。充分發揮平安建設“社會治安專項組”牽頭抓總作用,持續深化“護校安園”, 鞏固深化校園安防“四個100%”工作成果,狠抓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推動散

裝油品登記系統安裝率、使用率達100%。1月至8月,提供購買散裝油品便民服務累計2.8萬餘人次。

三、聚焦基礎防控支撐

天峻縣公安局結合全縣鄉鎮警力分配實際,對縣公安局黨組織設立進行合理整合,各基層派出所黨員民警、輔警併入基層鄉鎮黨委參加日常黨組織生活,有效激活基層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神經末梢”。新源鎮舉行派出所民警兼任社區黨組織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聘任儀式,陽康、龍門等地派出所所長已任鄉鎮政法委員,切實推動形成派出所與鄉鎮黨組織聯動工作格局。探索並逐步優化“派出所、司法所、鄉鎮黨委政府、牧業社村委會”的“兩所兩級”調解模式,大幅提升調解滿意度。推廣運行“五戶聯勤、十戶聯防”巡防機制,在轄區充分利用和發揮示範黨員、基層幹部、鄉賢達士等力量在羣衆中的威望優勢,協助配合社區民警開展巡邏防控、治安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1月至 8月,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43起,化解43起,化解率爲100%。

畫出轄區平安建設“同心圓”

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平安建設工作紀實

(2023年7月6日)

夜幕降臨,在省城西寧的街頭巷尾,警燈閃爍、警車穿梭,隨處可見的公安民輔警藏藍身影如同平安的音符,躍動在人民羣衆心間。

治安穩則百姓安,百姓安則百業興。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維護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爲主線,結合轄區社會治安實際,構建“共治式”新體系,釋放基層社會治理大能量,在強化社會治安防控的同時,周密部署、細化措施,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通過快偵快破傳統盜搶騙案件、創新立體反詐模式等舉措,全力保障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秩序和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用忠誠和奉獻描繪出一抹亮麗的“警”色。

一、延伸警務觸角織密轄區“平安網”

進入夏季,城西公安分局轄區內的商圈夜市逐漸熱鬧了起來。這些天,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文博路派出所的民警正帶着幾名佩戴紅袖標的聯防隊員巡邏駐守,默默守護着城市的煙火氣息。

“如何破解警力不足,實現基層精細化治理?”城西公安分局文博路派出所緊緊圍繞平安建設工作要求,探索推廣“平安商戶包夾聯防”守護機制,發動保安員、平安志願者、商戶店員等各類羣防羣治力量,打通了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爲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文博路派出所還與商戶逐個簽訂“平安商戶包夾聯防”責任書,由每個聯防小組推選一名有影響、有威望、熱心於治安工作的同志擔任“五戶長”。同時,啓動“雙十機制”,每月逢十日早上10點,民警對聯防商戶就應急處置、矛盾化解、各類違法犯罪識別預防、普法宣傳等進行培訓,將公安機關的理念更好地貫徹到商戶。

“在這種機制下,我們商戶體會到互敬、互幫、互助所帶來的成效,覺得自己能夠參與到聯防這件事中來非常的有意義,也讓我們這個商圈更加有溫度,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這是商戶朱晶晶最直觀的感受。如今,轄區商圈裏每天都有聯防隊員輪流巡查,公安機關、轄區商戶聯防互動,形成了立體式全方位的安保體系。紅袖標飄起來,聯防隊員動起來,防範工作做起來,讓羣衆時刻感受到民警就在身邊、安全就在身邊。

“力盟商圈某超市內發生糾紛,請出警!”“收到!”正在附近巡邏的五四大街派出所巡邏組不到兩分鐘內趕至事發地點,及時制止了一起打架事件。

“我車上的乘客突發心臟病,需要緊急就醫!”在晚高峯時段,巡邏組僅用10分鐘,開闢“生命通道”,將患者緊急送至醫院。

凌晨兩點半,巡邏民警在盤查時發現一名報警走失人員,及時聯繫其家屬, 將離家出走男孩安全送回家中。

這些快速響應和不斷提升的安全感都得益於城西公安堅持“屯警街面、動中備勤、整體聯動、相互策應”的實踐。爲打造“快速防護網”,切實守護轄區平安,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通過網格化巡邏防控機制,將轄區科學劃分爲8個巡區網格。5個交通要道治安卡口、5個重點區域街面警務室“守點”,特巡警大隊、分局機關巡邏組“控線”,各派出所巡邏組、公安武警聯勤武裝巡邏組“穩面”,義警、紅袖標巡邏隊、社區巡防隊、護校安園隊等羣防羣治力量“織網”,立體化、多維度守護轄區社會治安秩序持續穩定。

二、攥緊打擊犯罪“硬拳頭”增強社會治安“防控力”

羣衆看公安,關鍵看治安。公安工作能不能得到羣衆認可,與當地社會治安狀況相關。

6月12日,城西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接到轄區羣衆報警,稱其車裏的5萬塊錢被盜了。接到報警後,刑警大隊迅速組織警力,聯合分局職能部門,對該案件開展偵辦工作。經現場調查及調取監控錄像,警方迅速確定了犯罪嫌疑人張某某。隨後,各警種聯合作戰,迅速將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抓獲。

這只是城西公安分局打擊防範傳統盜搶騙案件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城西公安分局已成功破獲傳統盜搶騙案件近百起。其中,大部分案件在案發24小時內破獲。

“各位叔叔阿姨,陌生人的電話不要輕易相信,要你下什麼手機軟件啊, 特別是要發短信驗證碼的就千萬要當心”“兼職刷單千萬不要相信,警惕轉賬信息”。6月15日,城西公安分局經偵大隊開展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 爲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中,民警輔警深入轄區北城七區商業廣場,設立展臺和展板,向羣衆發放宣傳手冊,現場講解非法集資犯罪形態的相關知識,讓羣衆真正瞭解非法集資對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帶來的危害,提醒廣大市民要捂好自己的錢袋子,謹防上當受騙。

與傳統盜搶騙案件相比,電信網絡詐騙類案件財產損失更大。城西公安分

局積極打好“主動仗”,打破屬地管轄、警種管轄常規做法,探索構建“2+1+8+x”治理涉網新型犯罪新模式,通過反詐打防一體化平臺大數據庫,以8個屬地派出所爲勸阻宣防終端,以2000多名警格網格員爲基點進行網格化宣防預警,實現對涉詐風險第一時間預警勸阻。同時,強化事前自動精準預警,與銀行、通信運營商建立聯動機制,對金融、通訊、互聯網等領域可能存在詐騙信息或線索實現互聯互通,有效解決預警類型單一、各類預警不兼容、預警數據準確率不高、預警數據應用渠道不暢和民警勸阻效率低等問題,防止損失擴大化。並通過事中快速聯動處置系統對涉案資金進行快速封堵、秒級止付,全力挽回被害人損失。

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提升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平安青海建設的重點。城西公安分局秉持着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的理念,強化資源整合,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的原則,依託大數據資源,堅持警情日研判機制,對傳統盜搶騙違法犯罪快速反應、依法從嚴查處;針對侵財犯罪多發的區域、時段,不斷加大巡防力度,提高街面見警率,消除社會治安盲點,有效震懾了犯罪分子;積極推進“天網工程”技防舉措,在重要路段架設視頻監控探頭,全面提升了智慧安全防範水平,織密了社會治安防控網。

三、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矛盾化解“多元化”

近年來,城西公安分局堅持人民至上,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出臺便民利民舉措,不斷總結經驗,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全面推動社區警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0%以上的工作時間沉入轄區,全面實現‘派出所主防’工作目標。”5 月9日,城西公安分局召開派出所工作會議,分析短板,提出要求,一項項民生舉措落地落實。

“轄區羣衆都認識王剛,有什麼事情先想起來的也是他。”記者跟隨勝利路派出所社區民警王剛的腳步走進轄區,看到他與居民總有打不完的招呼、說不完的話。堅守社區崗位多年,這位“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轄區安寧。

城西公安充分發揮社區民警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紮實推進平安建設各項舉措,轄區治安環境持續呈現良好態勢,轄區羣衆幸福感、滿意度穩步提升。

“感謝民警幫我們兩家解決了漏水引發的糾紛,真是多虧了您!之前,兩

家人總是談不到一起,民警多次上門瞭解情況,最後終於把事情解決了,真的太感謝了!”困擾自己好幾年的問題被圓滿解決後,家住城西區的楊女士激動地說。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我們兩家爲噪音的事經常爭吵,兩年多了一直沒得到妥善解決。感謝警察同志,不辭辛苦,跑了這麼多趟,認真傾聽我們的想法,耐心解決了矛盾,讓我們握手言和!”6月13日,家住城西區的王女士在困擾自己許久的噪音問題被圓滿解決後,向桃李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連聲道謝。

城西公安分局搭建起由治理網格、警民聯繫牌、微網格微信羣、社區民警、網格員組成的社會治安治理集羣,矛盾糾紛社區網格內化解率達98%以上,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今年以來,城西公安分局社區民警深入走訪,排查化解噪音擾民、鄰里糾紛、文明養犬、停車挪車、婚戀矛盾等各類糾紛300餘起,畫出了轄區平安建設“同心圓”。

“謝謝警察同志,你們真是幫了我大忙了。”文博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馬曉梅入戶走訪時瞭解到,轄區居民王先生平時靠賣水果爲生,經常因爲無固定攤位而煩惱,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解決。得知此情況,她積極與社區、城管等部門協調溝通,爲王先生在早市安排了固定攤位。

“人民羣衆的事就是我的事,這是我應該做的!”面對居民的感謝,馬曉梅這樣說。

送證上門、看望孤寡老人、緊急送醫依託“我爲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 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羣衆的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以來,城西公安分局社區民警訪民意、解民憂,爲轄區羣衆上門送證80餘次、辦實事400餘件。

警在身邊,警在一線。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何軍表示,我們將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爲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奮鬥,忠實履行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繪就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華池縣推進平安建設綜述

(2023年3月21日)

近年來,華池縣圍繞安全和穩定重點工作,着眼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狠抓平安建設各項措施落實,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平安建設步伐越來越紮實穩健,先後被授予全國信訪工作示範縣、2017-2020年度平安甘肅建設示範縣等稱號。

一、“大防控”點亮“平安燈”

近年來,華池縣始終保持嚴打態勢,堅決守護人民安寧和社會公平正義。聚焦暴力犯罪、毒品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涉衆型經濟犯罪等嚴重影響人民羣衆安全感的突出犯罪,聯繫微信32311699,加強專業隊伍、專業手段建設, 全力提升破案打擊質效。“十三五”期間,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8.1%。結合打擊“黃賭”和“緝槍治爆”等專項行動,持續整治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堅持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推進治安防控“六張網” 建設,構建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在全市率先採取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投入3000多萬元,依託“雪亮工程”建設,對縣城街道、居民小區、重點場所等要害部位,安裝更換高清攝像頭3770個,動員羣衆安裝“智慧看家”9628個,實現了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將城區劃分爲4個巡邏區域,組建了專職巡邏隊,深入各重點場所、重點部位和重要路段開展不間斷、交叉式巡邏,構建起了以片區民警爲骨幹, 治安戶長、治安聯防隊、治安信息員爲基礎的羣防羣治體系,進一步提高見警率、管事率和威懾力,有效降低了城區發案率。結合城區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投入400多萬元,對住戶較多、暫未實現物業管理的10個小區全面進行了安全改造,安裝了單元防盜門和可視化樓宇對講系統,居民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二、“微治理”釋放“大能量”

每逢節假日,華池縣北關社區網格員朱巖都十分忙碌。他要及時掌握社區內的返鄉人員信息,對重點人員進行風險排查和管理。在華池縣,像他這樣的網格員一共有1593名,成爲開展農村家庭基礎信息採集、矛盾糾紛調處、安全

隱患排查、公共服務代辦、基層平安創建、政策法規宣傳等工作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華池縣堅持用“小網格”撬動“大治理”,推行三級平臺四級網

格全新模式,全面打造“一網統攬、一員多責”的全科網格。探索建立了“微信+網格化”管理模式,以鄉鎮爲單位建立網格管理微信羣15個,明確縣、鄉、村三級書記爲本網格網格長,縣、鄉兩級分管領導及網格長、網格員等2424人全部進“圈”入“羣”開展工作。對原黨建、綜治、禁毒、安監、交通、消防、環衛等方面的網格員,從職責、人員、補助上進行全方位整合,有效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推進民生服務、政務服務、法律服務進網格,邀請政法單位分管領導、基層庭所負責人、片區民警、律師等進網格,開展網上互動、網下辦理,及時解答羣衆疑問,提升法治服務水平。邀請交管、市場監管、民政、生態環境等26 個部門分管領導和業務主辦進網格,宣傳民生保障政策,普及政務項目辦理流程,及時發現處置各類安全隱患,爲羣衆提供高效便捷的綜合服務,切實形成了“人在網中管、難在網中解、事在網中辦”的農村基層社會管理服務新模式,推動社會治理觸角延伸到城鄉每一個角落,讓“微治理”釋放出“大能量”。

三、“解鈴人”巧解“千千結”

矛盾調處化解,調解的是矛盾、理順的是民心。華池縣堅持以命案防範治理和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起底”專項行動爲主抓手,創新運用強調不拘形式、手續簡便、方便訴訟、就地化解糾紛的“馬錫五審判方式”,全力化解各個領域的矛盾糾紛和突出信訪問題,最大限度將不和諧因素化解在基層、消除在源頭。

持續探索建立完善“1+8+N”工作法,及時調處化解了一批“釘子案”“骨頭案”,從源頭上消除了風險隱患。針對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探索形成了“3334”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建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心、“巧兒”調解室、家事審判法庭等,構建立體化婚姻家庭糾紛化解工作新格局,達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華池縣全面完成了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並在縣鄉掛牌成立“矛盾糾紛綜合調處服務中心”,做到實戰化運行。在縣綜治中心建設過程中,先後投入440萬元,建成了以信訪接待、法律服務、網格管理、視頻研判爲主要內容的“兩廳十九室一講堂”實體化平臺。推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制度,整合政法、信訪、婦聯、民政等9個部門,採取常駐和隨駐相結合的

方式,進駐“12345”政務熱線、特邀調解員、心理疏導師等相關工作人員42人, 吸納進駐臨近退休、調解經驗豐富的“老政法”,充分發揮個人特長,紮實開展治安研判、信訪接待、法律服務、矛盾化解等工作,真正實現讓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和羣衆訴求“只進一個門、只跑一趟路”。

繪就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鳳翔區構建“三三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推進平安建設工作紀實

(2023年7月31日)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基層矛盾糾紛呈現出主體多元、類型多元、訴求多元等特點,人民羣衆對多元解紛方式具有客觀需求,對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有着更高期盼。

近年來,鳳翔區堅持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作爲防範風險隱患的重要舉措, 通過構建“三色預警、三級分診、三調聯動”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明確矛盾糾紛等級劃分和責任界定,將矛盾訴求層層分流、分級化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走出一條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鳳翔路徑”。

一、三色預警讓風險隱患無處遁形

“鳳翔區廣泛調動網格力量,做實做細做精社會矛盾風險隱患排查,區、鎮、村三級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根據問題成因及發展趨勢,劃分爲‘藍色、黃色、紅色’三個等級,及時預警、分流、調處,有效預防和遏制‘糾轉民、民轉刑’案件的發生。”近日,記者在鳳翔區綜治中心採訪時,該中心主任李永博告訴記者。

據瞭解,針對紅色等級矛盾糾紛,建立一案一專班,由區級領導直接包抓, 啓動應急處置預案,引導羣衆合法有序地表達意願和訴求,嚴防引發重大治安案件和集體上訪事件;針對黃色等級矛盾糾紛,由各鎮矛盾調解中心負責調解,落實分管領導包抓責任,對重要案件由鎮上主要領導督辦;針對藍色等級矛盾糾紛,由涉事單位、村(社區)直接組織調解,鎮矛盾調解中心負責督查指導。對經村(社區)處理三次以上當事人仍不滿意的矛盾糾紛,預警等級調整爲黃色。通過清晰的等級劃分和責任界定,夯實了基層調解組織和人員的責任,把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全區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好轉。

2022年全區平安建設滿意度達到99.11%,爲歷年來最高。今年1月至6月, 全區刑事、治安、電信網絡詐騙發案同比分別下降16%、14%、12.99%,在重大專項活動維穩安保工作中牢牢守住了“六個零發生”的安全底線,實現“發案減少、事故下降、秩序良好、社會穩定、羣衆滿意”的目標。

二、三級分診讓羣衆說事有地

“對於今天矛盾調解中心的調解,我非常滿意。”當事人張某說。

近日,記者來到鳳翔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工作人員正調解成功一樁民事案件,雙方當事人都對工作人員的耐心調解和工作能力給予了充分肯定。

人民調解是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近年來,鳳翔區利用三級綜治中心實體運行、區鎮兩級矛盾調解中心全面建成的優勢,按照分級負責保穩定原則,將信訪訴求、糾紛隱患層層分流、逐級化解,形成以村級“初級診療”、鎮級“全科門診”、區級“專家會診”爲職能區分的矛盾糾紛分級化解模式。

據李永博介紹,“初級診療”堅決守住初信初訪、糾紛化解的第一道防線, 對於簡單矛盾糾紛,由網格員、調解委員會或村(居)兩委就地排查化解,避免小事升級出村。“全科門診”,鎮矛盾調解中心對本級受理和村級上報的矛盾糾紛,推行一般事項直接辦、特殊事項承諾辦、重大事項聯合辦,實現矛盾糾紛“不漏診”“不誤診”。“專家會診”,區矛盾調解中心整合首席法律諮

詢專家團隊、區“法律診所”等力量,聯合檢察院、法院、司法、信訪等相關職能部門,對棘手遺留糾紛、重大疑難糾紛進行聯調會商,實現矛盾糾紛一站解決。同時,嚴格落實“屬地責任、歸口管理”原則,對經過聯調會診或上一層級組織化解的矛盾糾紛,不改變屬地或牽頭部門主體責任。通過實施三級分診,絕大多數矛盾糾紛在鎮、村兩級就地解決。

去年,全區化解矛盾糾紛677件,其中鎮、村兩級化解634件,區級化解43 件,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三、三調聯動讓矛盾糾紛一站解決

今年4月份,鳳翔區糜杆橋鎮矛盾調解中心召集司法所、社保所、財政所、派出所及鎮法律診室,僅用一週時間,圓滿化解了該鎮西關村李某長達10年之久的賬務糾紛,幫助李某成功追回4.5萬元欠款,李某激動萬分。

基層事務繁雜,矛盾糾紛多種多樣,怎樣解好矛盾糾紛“千千結”?

對此,鳳翔區創新建立“1+10+X”工作機制,由“和鳳”調解工作室聯合“法律診所”10個專家會診室的110名專家,協同相關職能部門,聯合調處矛盾糾紛。同時,依託區信訪接待大廳、鎮司法所,整合平安辦、信聯辦、依法治區辦力量,建成區鎮兩級矛盾調解中心,統籌推進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過去羣衆遇上矛盾糾紛煩心事,往往要跑好幾個部門,甚

至“摸不着門”。如今羣衆只需要到矛盾調解中心或“和鳳”調解工作室,基本可以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解決”。2022年,某教育培訓機構13名女員工因勞動爭議向“和鳳”調解工作室求助,工作室依託“1+10+X”工作機制,聯合法律診所、婦聯、勞動仲裁、法院等部門,圓滿調處了這起勞動爭議,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受到當事人好評。

如今,鳳翔區“三三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社會治理效能日漸凸顯。鳳翔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三三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有效破解了矛盾糾紛化解的資源碎片化問題,將解紛主體、解紛渠道、解紛平臺有機銜接、相互協調,實現了力量聚合、資源整合、功能融合。

積法治之勢保平安建設

(2023 年 7 月 28 日)

本月,《浙江省平安建設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

第11部有關平安建設的地方法規,也是浙江省平安建設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地方性法規。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着眼於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浙江省、江西省、廣東省等地紛紛立法加強平安建設,組織和動員全社會力量,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依法防範社會風險,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秩序,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防止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積法治之勢保障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和人民安寧。

一、強調社會參與社區治理推進智慧平安社區建設

《浙江省平安建設條例》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出臺實施將爲高水平建設平安浙江和平安中國示範區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條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社會治理變革,全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建設,建立健全風險閉環管控的‘大平安機制’,形成了豐富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論成果。”據浙江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浙江省平安建設條例》的出臺是對多年來平安浙江建設經驗、做法的一次全面總結和系統集成,並結合新形勢新要求作出了許多創新規定,是一部既體現浙江特色又貫徹現代治理理念的創制性立法,旨在以法治手段解決平安建設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進一步夯實平安浙江建設的良法善治根基。

平安建設涉及面廣、涉及部門和單位多,各方面的工作互相聯繫、互相影響,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浙江省平安建設條例》堅持和貫徹“大平安理念”,整體謀劃、系統推進。“大平安理念”既要強調全面性又要突出重點,條例通過概括表述與具體列舉相結合的方式,對政治安全、涉及國計民生物資的安全保障體系、治安安全、校園安全、安全生產、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網絡綜合治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食品藥品安全、物流寄遞監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生態環境安全、海域安全、常態化掃黑除惡等專項治理和重點監管作出相應規定。

條例重點強化社會參與,鼓勵、支持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參與社區治理, 將物業服務管理納入社區治理體系,可以通過提供補貼等方式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參與應對突發事件狀態下的社會服務和社區治理工作。

同時,條例對數字平安建設作出專章規定,整合相關數字化應用和資源, 打造具有監測、預警、防控、處置等功能的全省統一的數字平安系統,完善平安建設數據彙集共享機制,推進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平安建設的深度融合,統籌推進公共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和聯網應用,推進智慧平安社區建設。

二、變“小治安”爲“大平安”平安建設內涵不斷拓展

每一個城市社區網格配備一名專職網格員,全面推進“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加強對非法集資的監測預警和處置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江西省平安建設條例》推動江西省平安建設法治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從發案少、秩序好的“小治安”體系拓展到全方位、多層次的“大平安” 格局,《江西省平安建設條例》以人民羣衆的需求爲導向,讓平安建設的內涵不斷拓展延伸。

現在的平安建設,點多面廣,人人有責,更需人人盡責。《江西省平安建設條例》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及公安、市場監管、交通運輸、水利、生態環境等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平安建設及各自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和重點監管工作,並積極引導企業事業單位、基層羣衆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依法參與平安建設工作,形成多方聯動、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爲實現共建共治,匯聚平安建設的最大合力,條例還提出,鼓勵和支持社會公衆參加平安建設志願活動,開展社會治安巡查、矛盾調解、平安法治宣傳、應急處置救援、特殊羣體關愛等工作。爲進一步延伸平安建設工作觸角,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條例要求,每一個城市社區網格配備一名專職網格員,設區的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應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作爲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工作平臺。考評是推動平安建設的“指揮棒”。《江西省平安建設條例》規定,省統籌協調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平安建設考覈評價機制,將平安建設考覈結果納入綜合考覈指標體系,作爲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業績評價的重要依據以及領導幹部晉職晉級、評優評先、獎勵懲處的依據。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在考覈評價中,羣衆的意見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比如,條例規定對羣衆反映強烈的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公共安全、治安問題等,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或者出現反彈,或者公衆安全感低以及對政法部門工作滿意度低的,各級統籌協調機構應當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進行責任督導和追究。

三、緊抓瓶頸問題短板社會風險全程治理

早在2022年1月1日就開始施行的《廣東省平安建設條例》,在全面明確平安建設的主要任務和相關單位職責定位的同時,着重在夯實基礎性制度和機制建設上下功夫,以問題導向強化重點防治,完善社會風險防控和矛盾糾紛化解的事前事中事後全程治理,對平安建設重點領域作出前瞻性制度安排,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推動落實平安建設工作監督與責任機制,爲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平安建設提供更有權威、更可操作、更具針對性的制度保障。

《廣東省平安建設條例》緊抓瓶頸短板加強全程治理。針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羣,條例強化相關管理與服務,具體包括:學校、醫院等區域的管理單位或者運營單位依法採取各種措施防範暴力恐怖活動,提高防控能力;司法行政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流浪乞討人員等的服務與管理。

同時,條例對人民羣衆反映突出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作出制度安排, 對大型羣衆性活動安全、網絡安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醫療糾紛防治等突出領域分別作出相應規定。

完善社會風險防控和矛盾糾紛化解的事前事中事後全程治理是《廣東省平安建設條例》的一大亮點。據介紹,條例堅持系統思維、全程治理,構建起環環相扣、系統有序、運轉高效的矛盾風險防控有機治理閉環。其中,首次以法規形式明確社會風險防控的全鏈條治理,強化對各類風險隱患的源頭髮現和早期控制,推動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事態在第一環節控制。

另外,《廣東省平安建設條例》對社會風險源頭預防、排查、定期研判、預警、處置、協同以及責任追究在內的現有做法作出了明確系統的規定,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機制和社會風險隱患排查與預警制度,建立社會風險防控責任清單,及時有效防範和處置各類社會風險。

瑪曲:築牢平安建設“堅強堡壘”

(2023 年 8 月 10 日)

本報瑪曲訊(記者後建春通訊員張曉明)近年來,瑪曲縣牢固樹立“黨建+” 理念,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在平安建設中的帶頭作用,把服務羣衆、造福羣衆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及時把黨的聲音、黨的關懷傳遞到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形成了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的社會治理工作格局,村(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羣衆安全感、滿意度、幸福感指數不斷攀升。

黨建引領,織牢平安建設“安全網”。以黨建引領爲根本,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引領平安建設的新路徑、新模式,推行“黨建+”模式,把平安建設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幹部在平安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推進“8+”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持續推進“黨建+網格”行動,將全縣43個村(社區)細化爲1086個網格,設置網格長305名、網格員781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391名,服務聯繫羣衆16819戶,深化拓展了服務羣衆的導向,縱深理順了基層治理的脈絡,全面推進了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現代化。落實社區黨建工作經費4萬元,摸底全縣各小區物業、快遞網點、外賣企業基本信息,督促建立新業態行業基本信息表,將30餘名快遞、外賣小哥聘任爲“流動網格員”,組建成立“先鋒騎手” 志願服務隊。在縣總工會、兩社區設立外賣、快遞愛心驛站,把新就業羣體納入城市基層黨建格局。引導109個駐區單位和1288名在職黨員向社區報到。

黨委牽頭,壓實平安建設“責任鏈”。以維護社會穩定爲首要任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在綜治平安建設中的帶頭作用,調整充實以鄉鎮黨委書記爲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具體抓重落實,班子成員配合抓齊出力的工作格局。設立由“8+”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下的黨建引領、文明村社、和諧寺廟、網格化+十戶聯防、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兵隊伍、教師隊伍、線上運行、綜合協調等10個專責組,分別按職責推進工作,達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切實把“維護社會穩定,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落到實處。結合“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大抓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爲牧民聯戶長配發“平安通”手持終端,並積極動員嵌入網格的黨政幹部、兩代表

一委員、民兵隊伍等下載使用“平安通”APP軟件。緊扣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十件實事”抓落實,並積極帶頭開展《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教育,督導推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行爲專項行動,宣傳推送10萬餘條手機短信宣傳。

黨員示範,營造平安建設“大格局”。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在平安建設中的帶頭作用,結合“三亮四進”“一承諾四服務雙評議”“黨羣活動日”“黨員積分超市”和黨員先鋒爭創,開展在職黨員公開承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流動黨員跟蹤聯繫、困難黨員結對幫扶工作,激發黨員內生動力。制定《瑪曲縣村級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事項清單》和《瑪曲縣村幹部坐班輪班制度》,全面推行黨羣服務中心職責“18句” 和村(社區)“黨羣活動日”,深化“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志願活動。結合疫情防控入戶摸排以及禁毒日普法宣傳,深入各村開展綜治平安宣傳,瞭解村民需求,並逐戶進行登記。開展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現場宣傳活動,不斷提高羣衆對平安建設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幹羣同心,共築平安建設“幸福夢”。緊緊圍繞“8+基層社會大治理實踐、各類突出問題大排查”主題活動,利用黨政幹部、“兩代表一委員”、民兵隊伍、網格長、聯戶長等聯戶力量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深入牧戶寺院,與牧戶羣衆和廣大僧人進行零距離交流談心,詳細詢問牧民羣衆和僧人遇到的疑難困惑,排查聯繫對象家庭、鄰里、婚姻、土地、債務等各類矛盾糾紛,建立矛盾糾紛臺賬,做到“一戶一策”“一寺一策”。變羣衆上訪爲人民調解員下沉走訪,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家門口,將風險隱患、寺情僧態、矛盾糾紛進行梳理彙總後對接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處理,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儘早介入、提前疏導、全力化解,實現了“被動維穩”向“主動創穩”轉變。

民和縣公安局 以“四個強化”力推平安建設提質增效

(2023 年 10 月 27 日)

今年以來,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公安局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堅強領導下,以“四個強化”夯根基,力建鐵軍隊伍促業績,力創一流業績保安寧,使平安民和建設得到高位推進。

強化基礎信息,打贏維穩關鍵戰。進一步健全完善信息收集、研判、預警機制,強化轄區維穩工作和突發事件的處置,充分依託警務平臺,融合信息資源,超前研判流竄犯罪案系列等案件犯罪活動軌跡,落實應對措施,牢牢掌握社會治安主動權。

強化警務實戰,提升核心戰鬥力。以局領導班子成員和部門科室負責人爲主,聚焦實戰指揮能力,開展“紅藍對抗”技能訓練。同時,打破傳統警務觀念,通過整合資源,充實一線警力,提升基層基礎工作實力,嚴密社會治安防控網,着力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警務模式,有效遏制社會面違法犯罪行爲。

強化執法規範,築牢法治“新基石”。不斷深化執法軟硬件建設,積極打造5個派出所辦案場所一體化新模式,實現“人、案、物、卷”集約化、標準化、流程化、精細化管理。完善《物證管理制度》,明確物證流程監管主體,確保涉案財物管理實體化運作。建立完善辦案人自查、單位法制員初審、單位分管責任人複審、法制部門專審、主管局領導籤批“五級”把關審覈制,保證案件質量。

強化隊伍建設,鍛造平安“主力軍”。緊抓關鍵少數示範引領作用,帶頭履行主體責任,切實踐行“一崗雙責”,引領全警做到廉潔自律。制定完善學習計劃,以黨委帶頭研討、支部自主學習、集體按規學習、線上線下自學等形式,確保全警長學常新、比學趕超。重視民警身心健康,開展警醫合作、心理健康講座,落實民警體檢,暢通就醫“綠色通道”;發揮工會職能,完善落實生病住院、重大變故及生日慰問制度,凝聚警心警力,激發工作熱情。

寧陝縣政協打好“組合拳”推動平安建設提質增效

(2023 年 11 月 15 日)

本報訊(實習記者龐浩楠通訊員楊繼斌記者唐冰)今年以來,寧陝縣政協堅持把平安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緊密結合單位實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支持和參與平安建設,爲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推動平安建設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以學習爲載體“講平安”。寧陝縣政協印發了《2023年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平安建設的目標與措施。在縣政協黨組和機關黨支部學習活動中,把平安建設作爲學習內容之一,及時學習縣委、縣政府、縣平安辦關於開展平安建設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對標任務清單全面部署平安建設工作,進一步明確了政協機關在平安建設中的工作職責,促進平安機關、和諧機關建設。

以宣傳爲引導“送平安”。寧陝縣政協把宣傳作爲平安建設的基礎性和經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在機關利用宣傳欄、標語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利用QQ工作羣、微信羣發送平安建設知識;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和密切聯繫羣衆的優勢,印發“建設平安和諧寧陝致全體縣政協委員的一封信”,進一步擴大宣傳面,提高宣傳質效;通過進村入戶的方式發送宣傳資料,面對面與廣大羣衆溝通交流,加大平安建設、“九率一度”的宣傳引導力度,提高羣衆對平安建設的知曉度,調動羣衆參與“無電詐、無涉毒、無賭博”平安建設宣傳工作的積極性。縣政協把羣衆滿意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羣防羣治提升基層平安建設水平,讓平安意識深入人心,努力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增進羣衆對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的共識。

以法制爲根本“保平安”。寧陝縣政協以“八五”普法爲重點,開展法律“八進”活動,認真學習相關內容,將制度優勢轉化爲平安建設的實際效能和人民羣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法律走進機關、走進農村、走進羣衆,不斷提高羣衆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防範能力,增強縣政協“兩支隊伍”的法律素質,弘揚法治精神,提高安全意識,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風,進一步提高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護合法權益的意識,讓平安建設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以落實爲目標“築平安”。寧陝縣政協落實應急值守制度,嚴格24小時值

班制度,杜絕頂崗、冒崗、缺崗現象,嚴格交接手續,不出現斷檔現象,確保信息及時傳遞、指揮聯絡暢通。加強與縣平安辦的日常溝通和聯繫,按時報送各類綜治維穩報表、工作臺賬、矛盾糾紛排查表等資料,杜絕瞞報、漏報、遲報現象,不斷增強涉穩情報信息蒐集掌握、研判預警和防範處置能力。縣政協積極開展政協“雙走進”和黨員幹部“雙報到”活動,以政協工作人員也是“網格員”爲載體,以“宣傳法律法規、參與監督管理、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服務羣衆需求”爲要求,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走訪活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不斷提高綜治網格化精細服務管理水平。

寧夏:加強派出所工作 深化平安建設

(2023 年 6 月 15 日)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各級公安機關緊緊圍繞完善體系、釐清職責、健全機制、落實保障“四大任務”,強力推動改革和加強派出所工作措施落實,夯實基層治理根基,全力助推平安寧夏建設。

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融合發展同步推進

“我是西郊派出所轄區的老居民了,這裏的治安環境好,離不開派出所的嚴防嚴管嚴控,民警、警務專幹、網格員每天開展巡邏、整治社會亂象,老百姓日子過得平平安安。”談起這些年治安變化,家住靈武市西湖名邸小區的居民老程深有感觸。

“民警兼任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全過程參與基層治理,全方位提供法律服務,全身心指導居民自治,推進了社區委員會法治化管理,他們通過開展法治宣傳,提升了居民法律素養,實現了黨建、社務、警務相融共進。”靈武市城區街道辦黨工委書記馬佔龍說。

寧夏各級公安機關把改革和加強派出所工作作爲“一號工程”,“一把手” 主抓,通過月例會、季推進會、任務清單、實地督導、工作通報等方式,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各地戶籍派出所均成立黨支部、配齊支部班子,黨的基層組織在派出所全覆蓋。派出所所長進班子率100%、社區(村)民警進班子率72%,今年以來,社區民警提供線索破案數同比上升68.7%。

各地派出所組建黨建突擊隊、設立黨員示範崗、設立模範單位創建示範點。全區規劃警務室2600個,已建成2462個,與社區(村居)同址辦公2357個。

二、派出所硬件實力提升“一室兩隊”“一警多能”遍地開花

“我們以前的派出所是平房,辦公區域不夠用、住宿條件差,現在新所面積比之前增加了近5倍,我們的幹勁更足了。”大河派出所所長丁建雲感慨道。近年來,像這樣改擴建、新建的派出所,吳忠市公安局已經完成18個,建成智慧型派出所5個、派出所綜合指揮室39個,吳忠市派出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昨天車玻璃被砸,丟了一臺筆記本電腦,我趕緊到警務室報案,民警很快就幫我找回來了,真是太感謝了。”看到價值萬元的電腦失而復得,失主小馬向永寧縣公安局望遠派出所蔚湖城警務站民警表示感謝。

“‘一室兩隊’警務運行模式使我們的工作更加高效規範,接報警、案件

移交等關鍵環節銜接更加順暢。”望遠派出所所長王儉說。蔚湖城警務站會集社區民警、刑偵中隊民警、禁毒專幹、網格員、樓棟長、“智慧義警”等多種力量,通過智能巡邏、日常走訪收集線索,刑偵中隊第一時間進行精準打擊,推動民生小案即發快破,實現專業大隊警力布建在基層、下放在社區、一同參與基層治理,着力將警務站打造成社會治理的前沿堡壘。

據瞭解,寧夏“一室兩隊”“一警多能”兩種勤務模式全面推開,警務模式由被動應對向主動融入轉變,全區派出所堅持“以社區警務工作爲主、以基礎性工作爲主”,建立完善“以派出所爲中心、各部門各警種支持配合”的新機制,並全部實現“365天×24小時”全天候便民服務,羣衆對公安工作滿意度99%。

三、警務前移優化服務提高綜合治理能力

“改革後我們派出所的工作更專職、更高效”銀川市公安局西夏分局鎮北堡派出所所長趙輝告訴記者,鎮北堡派出所根據轄區治安特點,每天進行警情分析、研判發案規律,針對性佈置街面警力,實現轄區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幾個中心村實現了連續多月刑事案件及治安案件“零發案”。

銀川公安打造“塞上楓橋”,高標準推進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推動警務前移,着力提高動態環境下社會治安掌控能力,全力打造平安建設新高地。全市建成智慧安防小區1003個,893個小區實現“零發案”。

社區是服務羣衆的第一窗口、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支撐公安工作的第一塊基石,爲提升社區警務工作質效,銀川市公安局金鳳分局良田鎮派出所不斷探索,組建社區警務隊開展工作,該所成立4箇中心村警務室,派出所教導員兼任社區警務隊隊長,做到從“點”上抓治理,在“面”上創品牌,派出所主防責任進一步壓實。該所植物園村石榴籽警務室緊緊圍繞民族團結、鄰里和睦、家庭和諧創建“塞上楓橋”警務品牌;和順新村警務室圍繞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打造“流動人口務工愛心崗”;興源村警務室藉助良田農貿集市,以“打、防、管、控、穩”一體化建設爲突破,打造集市治安管理亮點;園子中心村警務室依託羣衆“雙擁”熱情,打造民擁軍、軍愛民、民擁政、政護民的“雙擁”警務。

推進基層“大治理” 守護百姓“小幸福”

寧夏用平安建設爲基層社會治理破題

(2023年8月8日)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寫照。近年來,寧夏從提升人民羣衆安全感破題,在智慧治理、共建共享、法治保障等“大平安”理念下建立一系列長效治理機制,形成了民富民安並進、和諧發展共贏的良好社會局面。

一、“紅色引擎”激活“神經末梢”

“劉警官,這是我剛買的饃饃,美得很,你帶回去嚐嚐。”談笑間,張大叔還分了一袋給身旁的鄰居李大叔。劉豔看着這對“歡喜冤家”,微笑着擺擺手婉言推辭。不久前,這對“歡喜冤家”還因爲種菜的事鬧得不可開交,在劉豔和“和諧大叔”的調解下,兩家和好如初。

劉豔是永寧縣公安局閩寧派出所原隆村警務室社區民警,50餘本記得密密麻麻的“民情日誌”,使她成爲轄區治安的“活地圖”。受到“和諧大叔”調解組的啓發,劉豔依託“石榴籽”警務室創建,激活黨建“紅色引擎”,發動更多力量共同開展羣防羣治,組建“原隆紅”義警,以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推動“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創建各族羣衆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治理模式。

如今在原隆村,“和諧大叔”和“原隆紅”義警隊員發現誰家沒鎖門,就在巷子裏喊一嗓子;聽見夫妻吵架,就進去勸勸 他們已逐漸發展爲村裏的安全宣傳員、巡查員和信息員,“情況明、人臉熟、經驗足、辦法多”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也讓鄉村治理從“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轉變。

政法機關如何通過依法履職,化解爭議,彰顯公平正義,讓社會更加和諧有序?習近平總書記給出“解題思路”——對各類社會矛盾,要引導羣衆通過法律程序、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近年來,閩寧鎮積極探索“黨建+基層治理”模式,建立鎮黨委爲核心、各村居爲實施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爲補充的基層治理機制,將全鎮劃分爲1個一級網格、6個二級網絡、89個三級網格,組建7支網格化隊伍,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矛盾化解、法治宣傳等工作。同時,紮實開展“一支部一品牌”創建活動,

打造“家門口紅色學堂”“黨建賦能·旗紅園興”“黨旗紅·玉蔬鮮”等基層治理品牌,推動治理能力水平持續提升。2022年,全鎮網格員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050件,化解率98%;未發生影響全鎮安全穩定的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件和羣體性事件。

二、源頭預防提升治理能力

見到來回訪的中寧縣法院特邀調解員,陳某心存感激,也覺得不好意思, “謝謝你們解開了我的心結,維護家庭需要雙方的包容和理解,今後我們會關心彼此,共同承擔起照顧孩子、家庭的責任”。

陳某與妥某自由戀愛2年後步入婚姻殿堂,婚後雙方感情一直很好,育有一兒一女,最近由於妥某外出務工疏於對家庭、孩子的照顧,引發不少矛盾。能否讓產生“裂痕”的家庭回到從前,陳某沒了主意,希望司法部門爲她主持公道、修補“裂痕”。

“你們夫妻雙方感情基礎穩固,而且孩子年齡還小,如果申請離婚一判了之,那對你們家庭的損害無法挽回。”中寧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審覈立案材料後,告訴陳某,法院特邀調解員經驗豐富,可以“對症下藥”。

調解當天,陳某堅持要求離婚,言語中充滿對妥某的不滿和對婚姻生活的失望。面對妻子強硬的態度,妥某紅着眼睛訴說對生活的無奈和對妻子的虧欠,不願意與陳某離婚。

特邀調解員從生活、責任、壓力等多個角度反覆勸導,引導雙方當事人重溫彼此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在對婚後生活的點滴回憶中,雙方都意識到家庭的重要性,流露出對家庭的不捨。最終二人和好如初,並承諾好好養育孩子。

近年來,中寧縣以紓憂解惑促和諧家風、多元聯動促源頭治理爲目標,探索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切實築牢家庭婚戀糾紛排查化解防護網。

“我們每年通過各類活動,加強婚前教育,開展心理輔導,弘揚和諧家風, 用德治教化培育家風,強化源頭預防糾紛;成立13個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154個婦女兒童維權站,配備近300位經驗豐富的專、兼職人民調解員化解家庭婚戀糾紛,化解成功率達97.4%,同時吸納1255名熱心羣衆組建‘警保聯控’‘三原色’義務巡邏隊等平安志願隊118支,入戶走訪羣衆5000餘戶, 調處婚戀糾紛成功率達99%,通過自治及時消除矛盾化解糾紛;充分發揮法治保

障作用,多形式法治宣傳,多元化法律服務,專業化家事調判,用法治定分止爭,引導羣衆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婚姻家庭糾紛。”中寧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三、協同治理創新制度機制

最近一段時間,西吉縣馬建鄉的馬先生見到自己的堂侄開始主動打招呼了。然而3年前,二人卻“互不待見”。2020年,當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雙方對彼此的土地重新劃分都有意見;

2022年,雙方又因土地畝數不清和道路通行發生爭議。

“問題久、說不清、難調解、啃不動”是村委會給這起糾紛下的“定義”。西吉縣公安局馬建派出所啓動基層治理“1133”工作機制,聯合馬建鄉綜治中心、司法所、震湖法庭、村委會共同調解。經過努力,雙方就土地確權面積、爭議地塊劃分、道路通行問題等達成協議,現場簽訂調解協議書,叔侄二人冰釋前嫌。

“法庭庭長、派出所所長、司法所所長、法律顧問經常到公共法律服務室值班,接待羣衆,傾聽羣衆意見,指導協助村裏開展好各項工作,簡易糾紛就可以在村裏調解完成。”西吉縣火石寨鄉小紅莊村黨支部副書記羅小剛爲功能型黨組織服務老百姓點贊。

西吉縣創新實施建強1個功能型黨支部,用好1個綜治中心平臺,健全排查、化解、考覈3項機制,建立問題、責任、整改3張清單的基層治理“1133”工作機制,有效推動政府治理同社會調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激活基層治理每個細胞因子,有效破解了基層治理“散、梗、推”的難點堵點。2022年,西吉縣電信網絡詐騙發案量同比下降18.5%,刑事案件發案量同比下降9.2%。

多方參與、協同治理,基層治理才能產生更大效力。我區不少地方在這方面積極探索,其中既包括參與主體的多樣,還包括治理方式的系統協同。吳忠市利通區郭家橋鄉針對轄區一些矛盾糾紛時間跨度長、化解難度大的特點,推行“三官一顧問+N”矛盾糾紛多元治理新模式,即法官、檢察官、警官、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仲裁員、公證員、村幹部、老黨員和鄉賢等定期對疑難複雜矛盾糾紛進行“問診—會診—複診”,切實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化解在訴前。該做法獲評2022年寧夏政法機關十大創新亮點工作。

四、科技應用激發治理效能

“楊阿姨,您今年的養老金認證了嗎?”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仁和社區網格

員宋媛媛在居民楊風英家走訪,放心不下,隨口問了一句。 “小宋,我最近腰腿不舒服,還沒來得及去社區認證呢。”

“我來幫您。”宋媛媛拿出手機,通過“社區E通”App將信息上傳至大武口“互聯網+網格”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楊風英的困難迅速得到解決。

衡量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近年來,基層治理智能化逐漸向系統性、協同性和集成性發展,加速基層治理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2019年,大武口區啓動“互聯網+網格”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統籌指揮處置城市管理、民生服務、應急突發等各類社會治理事項,累計共享數據資源2800餘萬次,真正實現了縱向貫通、橫向聯通、有效銜接、高效運轉、數據共享共用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據統計,該平臺已辦理各類事項66343件,辦結65844件,辦結率達99.24%。

“最近颳大風,網格員發現樓棟頂層瀝青氈被掀起,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及時拍照上傳至後臺,問題不到3個工作日就得到了解決。”銀川市西夏區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回顧事情解決的經過,“從以前工作人員層層彙報, 到‘網格員拍照上傳—後臺派遣—部門解決—網格員反饋’的閉環治理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基層治理+智慧城市=便捷高效。疫情期間,一名藏匿於西夏區某社區的涉案5000萬元的詐騙犯罪嫌疑人落網,讓他落入法網的,是“數字西夏”。數據庫顯示,該嫌犯所在單元有30人,但當天做核酸的只有29人。“數字西夏”平臺覈對後將信息推送給社區工作人員,提醒其及時覈查,最終發現該嫌犯。

2021年,西夏區緊扣“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主題,搭建“數字西夏”平臺,整合“一雲、一網、一平臺”即雲資源中心、智慧城市承載網、綜合管理平臺,探索“大聯動、微治理、優服務”基層治理新模式。該平臺縱向連接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橫向連接西夏區52個部門單位、64個社區和18個村, 實現了基層大事一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的初步設想。

五、“塞上楓橋”加碼幸福生活

“如果不是調解員和村幹部多次及時介入調解,不知道我們兩家的糾紛還要鬧到什麼時候。”張某感慨地說。

2023年4月,家住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紅海村的張某與鄰居王某因宅基地地界不清產生糾紛,專職人民調解員多次開展調解,但由於雙方分歧較大,一直無法達成協議。鑑於該糾紛的複雜性,專職人民調解員隨即上報至紅寺堡

鎮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站,由工作站協調聯動綜治中心、村“兩委” 開展調解,同時邀請村(居)法律顧問現場指導並提供專業化法律建議。經多方合力化解,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

今年以來,我區創新開展“塞上楓橋”調解品牌提升行動,通過創建司法所“一所一品牌”活動,推動司法行政工作提檔升級,圍繞法治政府建設、平安寧夏建設等工作,結合各自特點和優勢,突出重點,找準定位,形成特色鮮明、亮點紛呈、成效凸顯的爲民服務品牌。

以西夏區爲例,該區以“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調解組織”爲目標,建立縣鄉村三級“一站式調解中心”,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模式,最大限度通過調解方式解決矛盾糾紛。聘請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高校法學教授等86名人民調解員,以常駐、按需、巡迴3種模式進駐法院,攜手打造“老王說和室”“老肖調解室”“柳發蓉調解室”等多元解紛調解品牌,接受法院指派調解案件,發揮專長化解矛盾糾紛。通過“黨建+司法行政” 工作模式,吸納618名有經驗、有威望、有技巧的老黨員、小區能人、老法官等羣體組建金牌調解員隊伍及人民調解專家庫,培育選任12名金牌調解員在各鎮街輪班,爲人民羣衆提供“點單式”糾紛化解服務,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服務不缺位,矛盾不上交。目前,西夏區共建立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14 個、各類調解組織126個,累計參與矛盾糾紛排查4800餘次,調解糾紛11635件, 調解成功率達95%。

平安建設結碩果 民生福祉再增進

(2023 年 7 月 25 日)

巴彥淖爾市五原縣不斷細化各項工作措施,努力實現人民羣衆安全感和滿意度“雙提升”,推進平安法治五原建設邁上新臺階。

一、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

近年來,五原縣認真學習借鑑“楓橋經驗”,推行“書記五長”下基層、“委員小三長”進村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模式,建立健全《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制度》《“民轉刑”案件線索蒐集和分析研判預警制度(試行)》等5項制度機制,以鄉鎮和社區爲主體,依託“3+1”網格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體系, 進一步做實“網格化+微治理”工作,充分發揮鄉鎮政法委員、“小三長”和網格員主力軍作用,強化源頭防範控制,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全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消除在萌芽狀態。

五原縣新公中鎮張某反映稱,自家土地一直由丈夫的弟弟陳某經營,由於土地確權時村裏沒有通知張某,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土地已確權在陳某名下。新公中鎮司法所介入後,多次深入村中瞭解情況,得知村裏的確有張某夫婦倆個人的土地,由於張某夫婦長年在烏海居住,張某的公公就自做主張將土地給了陳某。瞭解情況後,新公中鎮司法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爲陳某擺事實、講道理、談親情。經過不懈努力,陳某同意將土地歸還哥嫂,最終和平解決了這一家庭矛盾糾紛。

二、強化重點人員場所排查管控

五原縣中山社區轄區居民馬某某患有精神Ⅱ級殘疾,已納入網格化重點人羣管控範圍。網格員在日常走訪時瞭解到,最近馬某某病情不穩定,出現毆打其母親、驚擾女性居民等異常舉動,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並存在安全隱患。經與轄區派出所民警、有關單位協調,多部門聯合將其送至五原縣精神病醫院救治,因其家庭貧困,現已納入政府兜底治療,及時消除了轄區安全隱患。

五原縣切實加強對無業輟學青年、易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涉毒人員、刑事犯罪前科人員等人羣排查管控,見面率、覈查率、列管率達到100%。與各餐飲、住宿等場所簽訂安全管理責任狀,強化責任落實。加強對出租房屋、歌廳、酒吧、網吧、棋牌室、中小旅店等易發案場所的管控,對未盡到安全管

理責任而引發命案的場所,堅決予以關停整頓。

三、強化各類違法犯罪打擊

今年2月,五原縣公安局打掉一個搭建“GOIP”設備爲境外詐騙團伙提供打電話實施詐騙幫助的犯罪團伙。據瞭解,該詐騙團伙使用搭建在境內的“GOIP” 設備向受害人撥打電話,不僅褪去了“00”開頭的外衣,降低了被害人的防範意識,還能幫助詐騙分子隱藏身份、逃避打擊。民警通過大量數據分析比對,兵分多路,對涉案人員展開全鏈條打擊,搗毀窩點6個,抓獲嫌疑人9人,刑拘6 人,共查獲設備36臺,追繳非法獲利10餘萬元,帶破全國案件35起,涉案被騙資金達280萬元。

五原縣全面落實“打、防、管、治”各項措施,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有效整治突出治安問題,切實提高社會治安掌控力,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重點打擊“黃賭毒”“盜搶騙”,及涉“食藥環”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爲,打擊效果明顯。

四、強化平安法治宣傳教育

普法部門組建平安建設和命案防控宣傳隊,累計開展“青年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15場,受衆人數達到30000餘人次,各鄉鎮單位累計開展相關宣傳活動8場,累計受衆10000餘人次。充分運用新媒體提高宣傳教育實效, 利用“村村通”廣播等開展宣傳,司法宣傳車累計開展宣傳46次,覆蓋全縣所有鄉鎮。宣傳部門認真落實“三同步”機制,嚴格平安建設管控,最大限度減少命案對社會穩定和羣衆安全感的影響。

強化黨建引領傾力推進“平安大理”建設

(2023 年 11 月 6 日)

近年來,大理州公安機關在州委、州政府和省公安廳黨委的堅強領導下,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強化黨建引領、持續強力推進警務改革,各項公安工作明顯提質增效,爲平安大理建設開闢了新境界,在“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州”和“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洱海生態環保和服務旅遊業執法、推進“放管服”改革和警隊精神鍛造等方面都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績,爲大理跨越式發展創造了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

抓實“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

全州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切實迴應羣衆新期待,滿足羣衆新要求。始終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鮮明導向,推行城區“1+2+N”和農村“一村一輔警”模式,建立社區(農村)警務室774個和組織“紅袖標”治安志願者3.6萬名,全州1153個自然村社均全面配齊駐村輔警,以“三融四共”助推平安大理建設,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質效和平安建設水平,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全州共同努力,大理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爲“全國第二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賓川縣公安局喬甸派出所被評爲“全國公安機關優秀基層單位”。加強基層黨建與公安業務工作有機融合,組建治安聯防組織826支、治安保衛委員會1325個和治保小組2892個,建立健全責任共擔、平安共建、穩定共抓的工作機制,以“三融四共”有效整合基層各方力量資源,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公安機關加強面上防控體系建設,充實1000名巡特警力,組建“城市快警”“水上快警”“空中快警”“農村快警”,建立完善公安檢查站攔截、支援聯動協作機制,積極構建“3網3層9+N核心”的戰時安保城區圈層防控體系,統籌推進重要節日和特殊敏感節點安保維穩,精準防範風險,實現“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

組建“環保警察” 抓實洱海保護治理

全州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洱海治理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環保執法研究,主動落實河湖警長包保治

理、定期巡查制度,積極深入雙廊鎮開展“三清潔”活動,因地制宜加強州、縣、鄉鎮三級公安環保執法機構建設,在全省率先組建“環保警察”,出臺《關於建立洱海流域環保公安聯合執法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案件移送、會商督辦、聯席會議、案件信息共享和常態化聯合調查機制,完善公安、漁政、環保、水務“四位一體”的環湖綜合執法模式,採取集中排查、夜查、統一行動、聯合行動等方式,強化洱海流域綜合執法監管,嚴厲打擊污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爲。2015年至今共查處環保類案件1486起,實現了“刑事案件破案數、環保治安案件查處數、犯罪嫌疑人抓獲數、違法人員處理數”明顯上升的工作目標。

堅持文明規範嚴格執法護航大理旅遊業發展

大理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是遊客心中“有風的地方”。全州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積極服務“文旅復甦”戰略,擦亮“有一種生活叫大理”的金字招牌,助推全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聯合相關職能部門相繼制定出臺《大理州旅遊市場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等,爲部門聯動執法、溝通協調建立制度基礎,爲及時、精準打擊各類涉旅違法犯罪提供執法保障。穩步推進景區“三防”建設。加強旅遊治安防控網建設,加強武警聯勤巡邏,提高街面見警力,對擾亂旅遊市場秩序的行爲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重點對旅遊案事件優先受理、規範執法、快辦快結,從嚴從快處置涉旅警情、案事件。目前,全州公安機關正積極借鑑大理市古城派出所做法,擦亮“窗口名片”(窗口365天爲羣衆敞開,服務接待“不打烊”)、“街頭名片”(街頭4個警務亭、2個執勤點專人值守,門常開、燈常亮、警常巡)、“服務名片”(用“誠心納諫”“耐心協調”“真心待人” “交心走訪”“熱心服務”五心書寫“服務名片”)三張名片,奮力打造讓遊客放心、舒心、安心的“旅遊警務”。

大力推進“放管服”

改革不斷提高羣衆“滿意度”

大理州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始終將服務羣衆工作作爲重點工作來抓,聚焦羣衆急難愁盼,紮實推進“我爲羣衆辦實事”落實落地,近年來公安窗口單位服務羣衆滿意度始終保持在98%以上。大力推行“互聯網+”“大數據+”,將警務服務和便民服務結合起來,真正實現一網通辦,實實在在解決老百姓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煩的問題,目前,線上辦證率已達到50%。大理州公安局統籌7個

警種117項業務整體進駐州政務中心,實現“一窗通辦”、即時辦理、容缺辦理,全州12縣(市)政務中心公安窗口和60%以上的基層所隊,推行“戶籍+”“車管+”“出入境+”多種模式,推動“專科受理”向“全科辦理”轉變,培養全科民警370餘名,辦理全科業務37.75萬人次,聚力打造公安窗口服務新名片。全州建成27個“便民警務服務站”,實行“一門式”全天候24小時自助智慧辦理業務。同時,圍繞羣衆在生產生活中的難點問題以及特殊羣體,聯合開展上門服務、延時服務,不斷創新舉措、優化流程,着力破解難題,切實打通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真正實現便民利民惠民,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堅持隊伍管理上出實招全力打造大理公安鐵軍

大理州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鍛造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高素質過硬公安鐵軍爲目標,聚焦忠誠乾淨擔當,公安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穩步推進落實,爲履行新時代職責使命提供堅強保證。堅持“班子先學、書記先講、支部跟進”做法,嚴格落實“第一議題”、政治輪訓、專項教育等制度,通過持續深入地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隊伍忠誠教育走深走實,着力激發廣大民警護航新徵程的強烈政治擔當、使命擔當、責任擔當。堅持以人爲本,嚴管厚愛民警,制定出臺了

《大理州公安局關於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強化隊伍教育管理的實施意見》等一批制度規定,健全落實談心談話機制、日常家訪機制、分析研判機制、職業榮譽機制、正向激勵機制等隊伍管理機制,有效提升了隊伍凝聚力。注重從基層一線選樹先進典型,特別是在執行搶險救災、緊急突發事件處置、重大活動安保、百日行動等公安中心工作、急難險重任務中挖掘培育典型,先後涌現了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大理古城派出所、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集體並被公安部榮記集體一等功的巍山縣公安局永建分局、全國公安機關優秀基層單位——賓川縣公安局喬甸派出所,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李滿幫、楊金良,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李秀江、高雲龍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和英雄模範,在全州公安機關營造了人人崇尚英模、學習英模、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激勵全警紮實抓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各項工作,以更加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履行好新時代使命任務。

強基固本練內功 守正創新開新局

濮陽縣全力推動平安建設提質增效工作綜述

(2023年10月11日)

於城市而言,平安是發展的基石。於羣衆而言,平安是幸福的保障。

今年以來,濮陽縣立足實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方法路徑,深入開展“三零”平安創建,全面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全力推動平安建設工作提質增效,切實增強了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位推動抓部署,下沉一線夯基礎。濮陽縣委常委會會議、縣委書記專題會議多次聽取政法平安建設工作彙報,部署“三零”平安創建、市域社會治理、“六防六促”專項行動等工作。縣委政法委先後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調度會、研判會等各類會議70餘次,研究部署政法平安建設工作。實施“掛戰區、包鄉鎮、聯村戶”工作機制,縣委政法委全體幹部職工每週深入到分包鄉(鎮、辦),對平安建設重點工作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深入推進“四官兩員”活動,截至目前,全縣1014名“平安村官”下鄉入村3.6萬人次,入戶走訪20萬餘人次, 排查隱患860餘件,化解矛盾830餘件,開展平安建設、安全教育宣傳活動136場。

築牢根基抓創建,創新方法見實效。一是強化基礎建設。濮陽縣組織開展“楓橋式”基層政法單位建設年活動,以“豫築平安”活動爲牽引,持續開展“登門入羣·守護平安”活動,深化“九個一”建設,發揮社會組織的協同作用,進一步激發羣衆參與平安創建的積極性。建成監控中心21個、高清監控5130

路、人像卡口516路、車輛卡口262路、高空瞭望10路,所有行政村均實現了村、

鄉、縣、市四級聯網,實現了人過留影、車過留牌、卡過留號、智能分析和自動報警。二是深化“三零”平安創建。構建“1+1+6+N”治理體系,開展專項治理活動10個,推進“四治”融合。截至目前,全縣1014個村(社區),創建“三零”平安村(社區)895個,達標率88.26%;創建“三零”企事業單位10960家, 達標率99.90%。三是細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政法幹警聚焦重點領域、重點人員常態化開展“六防六促”專項行動,大力實施“三診”工作法,全面排查摸清,嚴防失控漏管。截至目前,全縣共排查各類糾紛9329件,化解9175件,化解率98.35%。縣綜治中心矛盾糾紛調處室、縣人民法院派駐縣綜治中心團隊訴調對接齊發力,成功化解一起涉及200餘名工人的勞動報酬糾紛,涉案標的180

餘萬元,保障了羣衆的合法權利。成立193人組成的村(居)法律顧問團隊,接待法律諮詢600餘人次,參與調解50餘件,提供現場法律服務90餘場次。四是優化工作方式方法。各鄉鎮單位在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工作方法,如樑莊鎮創新實施“三診帶三合”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法、城關鎮創新實施“兩書一單”矛盾化糾紛解工作法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精準繪製“路線圖”,紮實推進任務書。濮陽縣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工作,對12個板塊65項基本要求271項具體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對標對錶抓落實,紮實有序推進抓提升。全縣37個牽頭單位、71個責任單位、22 個鄉(鎮、辦)按照各自承擔的任務分頭髮力,形成了網格化管理、精準化服務、社會化參與、信息化運行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保機制高效運行,護大局和諧穩定。濮陽縣堅持三級聯動抓落實,形成了齊抓共管、全面推進的良好局面。聚焦重點領域、重點人員,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及時將問題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縣、鄉兩級領導堅持每天開門接訪處訪,直面羣衆、直擊矛盾、直接解決問題,實實在在爲羣衆解難題、化糾紛。縣、鄉兩級堅持問題導向,及時梳理疑難案件,並提交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研討,尋找解決路徑,全力推動案結事了。

普法宣傳多舉措,氛圍濃厚入民心。濮陽縣常態化開展“五進萬家”活動。縣委政法委印製發放平安建設宣傳掛曆20萬份;縣司法局從防酒駕醉駕、防電信詐騙等方面撰寫廣播稿,在全縣各行政村(社區)利用“平安大喇叭”播放。平安村官、政法幹警加入村(社區)微信交流羣1014個,在微信羣宣傳防詐騙、禁賭博、交通安全、防溺水等相關鏈接1.5萬條,登門入戶8000餘戶,提醒羣衆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研判整治縣城區中國小校家長接送學生問題,開展專項督導檢查,組織家長志願者護學服務隊執勤8000餘人次。

平安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下一步,濮陽縣將繼續創新思路舉措, 共建共治共享基礎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羣衆更加滿意的平安龍鄉,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安全保障。

讓平安建設更加可感可及

邵陽市紮實推進平安邵陽建設工作綜述

(2023年10月23日)

今年,哪些事情讓在邵陽的你備感安心?

是屯警街面守護安寧的邵陽快警,還是“片警+輔警+治保會”鄉村阡陌間的巡邏身影?是“揹包調解員”化解矛盾時的苦口婆心,還是那份及時送達的公正判決書?

貼近一線服務羣衆,關鍵時刻排憂解難,將平安建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融入日常,已成爲我市平安建設的工作常態。

今年以來,邵陽平安建設戰線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共建共治共享爲導向,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平安邵陽建設邁進更高水平,人民羣衆安全感與滿意度大幅提升。2019年以來, 我市3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先進市,成功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

一、強體系耕好“責任田”

市委、市政府將平安邵陽建設納入全市“十四五”規劃專章部署,作爲各級各部門“一把手”工程,構建市統籌、縣部署、鄉落實、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每月專題調度,實現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

實行“重點施治”推動“市域之治”。開展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防學生溺水、禁毒、反電詐、信訪維穩、“利劍護蕾”社會治理重點工作攻堅行動,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各項負面指標大幅下降,全市社會治理多項工作邁入全省先進行列。

二、重防控夯實“安全堤”

平安,是改革發展的基石,是人民羣衆福祉所繫。

羣衆痛恨什麼,就打擊什麼。重拳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爲,全市惡性案件保持全破;接連破獲多起積案,經驗做法獲公安部全國推廣。組建“邵陽快警”,屯警街面,重點部位1分鐘、中心城區3分鐘、其他城區5分鐘見警,織密城市“135 快速反應圈”,成爲守護邵陽平安的“閃電俠”。

羣衆厭惡什麼,就剷除什麼。自2018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我市

重拳出擊,依法打掉了一批黑惡勢力。2021年起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鬥爭,保持打擊震懾黑惡勢力犯罪的高壓態勢,堅決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有力鞏固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欺行霸市等黑惡犯罪基本絕跡。

羣衆需要什麼,就開展什麼。深入開展政法系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着力形成整體聯動、集約高效、一網通辦的政法公共服務體系。全市法院系統涉企案件訴前調解成功率逐年上升。檢察機關成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起訴辦理多起涉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公安機關推出334項便民利民措施,依法打擊涉企違法犯罪,營造“親商護商便商利商”環境。司法行政機關組織70個律師事務所與中小企業開展結對。

三、優治理激活“創新力”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社會治理難題的寫照。我市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爲牽引,做實基礎工作,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質升級“一村一輔警”,創新推出“片警+輔警+治保會”“揹包式調解法”“六零村(社區)”創建等治理方式。市、縣、鄉、村四級建立“一站式”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市委主要領導帶頭下沉接訪,實現矛盾糾紛早發現、早控制、早解決。大力推進基層綜治中心示範帶動建設,堅持實體運行、實戰導向、實用爲主、實效爲先,融合力量、整合資源、聚合功能,打造矛盾糾紛化解的“終結地”。

全面完善“邵陽市社會治理創新開放共享總平臺”,接入各條線視頻資源, 綜合採集基礎信息超過1000萬條。強化一體化平臺考覈應用,實現對在冊社區矯正對象活動軌跡的全程網絡定位、隨機位置查詢,有效預防脫管漏管,精準抓實安置幫教工作。

四、鑄鐵軍打造“排頭兵”

忠誠、乾淨、擔當的新時代政法鐵軍,讓羣衆更有安全感、獲得感。

市委高度重視政法隊伍建設,全市政法系統從嚴落實防止干預執法司法“三個規定”,嚴格執行新時代政法幹警“十個嚴禁”等制度規定,切實履行管黨治警政治責任,不斷激發政法隊伍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開展“絕對忠誠、勤學善謀、執法爲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作風建設,以鐵的手腕抓隊伍、嚴作風、抓落實,持續強化正風肅紀,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爲

推動政法工作開創新局面展現新氣象提供堅強保障。

去年以來,各級政法機關履職擔當,奮勇爭先,屢獲殊榮。

市公安局被評爲全省公安機關加強派出所工作成績突出單位、全省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成績突出單位,“獵豹突擊隊”被評爲全國青年文明號,新寧縣公安局禁毒大隊被評爲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

市檢察院獲評省文明單位、全省檢察機關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先進集體, 新邵縣檢察院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

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被評爲全國法院先進集體,立案庭被評爲省青年文明號。

市司法局傾力服務法治政府建設,邵陽市獲評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 邵東市獲評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

宜興市公安局交出上半年平安建設亮眼“成績單”

(2023 年 8 月 16 日)

全市交通亡人事故數、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40%、37.4%;全部刑事案件和電詐案件破案率同比分別提升9.72%、18.7%;矛盾糾紛類警情環比下降10.3%; 14個集體和364名個人受到無錫市級以上榮譽表彰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紮實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交出了上半年平安建設工作的亮眼“成績單”,平安宜興的“金招牌”越擦越亮。

一、平安築夢穩固社會大局

“您好,請進行呼氣式酒精測試。”8月7日,和橋交警中隊民輔警正在轄區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檢查,一抹抹流動的“警察藍”用責任和擔當護萬家燈火、守一方安寧。連日來,市公安局深入推進“太湖鷹擊2號”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開展3次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統一行動,累計檢查車輛3187輛,盤查人員4966 人。8月4日,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召集全市重點運輸企業負責人、安全員,開展運輸企業安全警示教育宣傳活動,重點分析了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並講解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方法和措施。今年以來,市公安局進一步加強重點羣體宣防,設置宣防點207個,發放宣傳資料5059份,播放宣傳視頻2971條,受教育羣衆6280 人,全市交通亡人事故數、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40%、37.4%。

爲推進我市公共安全形勢穩定向好,今年以來,市公安局累計排查全市疑似羣租房1213戶次,整改隱患76處,拆除或改造影響逃生救援的外窗61處,新配備逃生繩梯22套,逃生四件套219套,我市羣租房安全事故“零發生”。此外, 該局已圓滿完成我市全民龍舟競渡賽暨首屆丁蜀鎮龍舟挑戰賽、2023“無錫杯” 三人籃球聯賽(宜興賽區)、“國緣四開緣聚宜興”羣星演唱會等活動的安保任務,各類會議、演出、賽事全部“萬無一失”。

二、攻勢作戰提升羣衆安全感

百姓安居樂業,離不開良好的治安環境。“太感謝你們了,被騙的資金成功追回,爲我們挽回了公司的財產損失。”日前,新街派出所破獲一起冒充領導類電信詐騙案件,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8名,先後追繳涉案資金17餘萬元,民警來到受騙人所在公司,親手將追回的資金送到了公司負責人手中。在市公安局反詐民警的共同努力下,6月以來,市公安局破獲電詐案件84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57人,成功破獲全國首例“利用釣魚網站詐騙虛擬幣”串案等系列“新

技術、高水平、大團夥”案件,斬斷多條特大虛擬幣洗錢通道,一網打盡境內292名團伙人員。今年以來,我市全部刑事案件和電詐案件破案率同比分別提升

9.72%、18.7%,羣衆安全感、滿意度保持高位。

三、實戰引領構建巡控新格局

“我剛發現孩子不見,你們就聯繫我了,真是太快了,感謝你們!”連日來,荊邑警務工作站幫助羣衆找回2名走失人員,暖心守護“回家路”。據瞭解, 目前我市已有5個警務工作站相繼投入使用,構成了“五站一中心、城區全覆蓋”的街面巡控格局。今年以來,市公安局壓緊壓實警種建設責任,各警務站立足自身實際,強化橫向借鑑互通有無,確保全面履行警務站“巡、處、調、打、治、防”職能,填補了城區派出所服務羣衆、打擊犯罪中時間和空間的斷層和盲點,實現界面全域布警、全時巡控,讓警務站成爲24小時“不打烊”的“橋頭堡”。

在此基礎上,該局緊密聯動首批改建的40個核酸小屋快反“屯兵點”,壓縮城區重要警情平均到場時間,並依託多維融合感知平臺,自主研發多個基礎管控模型場景,我市矛盾糾紛類警情環比下降10.3%。“安全感越來越強”“矛盾糾紛越來越少”“公平正義更加可觸可感”羣衆的感受印證了安全感指數的提升。

焦作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精準發力推進平安建設

(2023 年 9 月 20 日)

爲持續深化平安建設工作,提升繳存職工安全感和滿意度,近年來,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結合工作實際,在氛圍營造、糾紛化解、服務優化三個方面精準發力,大力推進平安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加強風險防控

確保住房保障資金安全

住房公積金是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被稱爲羣衆的“安居錢”,該中心作爲這項保障資金的管理機構,始終將資金安全放在首位。針對住房公積金管理特點,該中心以“零風險”運作爲目標,建立以分權管理、制度管理、科技管理、痕跡管理、內審管理、問責管理、標準化管理爲內容的七大風險防控管理體系,實施以來,共發放貸款100多億元,做到了零違規、零差錯,有效防範和化解資金風險,確保全市繳存職工的資金安全。

聚焦目標任務

圓滿完成分包聯創工作

該中心黨組召開專題會議對平安建設分包聯創工作進行部署,提出有特色、出亮點工作目標,制訂《分包聯創工作實施方案》。該中心一把手及分管領導多次帶隊到幫扶單位對接工作,並對分包聯創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現場督導推進,確保分包聯創工作有序開展。截至目前,該中心共投資15萬元幫扶資金,新建鄉政府綜治中心電子監控系統終端、新安裝攝像頭30個,北冷鄉主要幹道及各通道達到了全覆蓋、無死角,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平安建設分包聯創工作任務,進一步提升了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化“三零”創建

推動平安建設上新臺階

該中心以“三零”創建爲抓手,多措並舉,不斷推進市住房公積金系統平安建設向縱深發展。在化解矛盾工作中,該中心強化安全隱患排查,定期開展安全隱患研判,針對排查的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化解措施;出臺退役軍人使用公積金貸款政策,支持退役軍人利用住房公積金解決住房問題;出臺二套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細則,持續解決羣衆改善性住房問題,利民惠企,助企紓困。制定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繳存單位

紓困解難政策的通知》。對受疫情影響,繳存確有困難的企業單位,可緩繳或降低繳存比例,職工可正常使用,爲企業紓困減負,保護職工權益。2022年, 共緩繳企業14家,緩繳金額4000餘萬元;降低繳存比例企業8家,降低繳存比例金額近80萬元;緩繳單位職工發放貸款15筆,共計590萬元,有效緩解了企業和職工資金不足問題,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化解了社會矛盾。

在平安建設工作中,該中心始終堅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圍繞“羣衆在哪裏,我們的陣地就在哪裏”的宣傳思路,在全市率先開闢抖音宣傳陣地“住房公積金小謝說”,最大程度講好住房公積金政策,贏得了廣大繳存職工的支持。截至目前,焦作市住房公積金微信公衆號粉絲19.6 萬人,抖音粉絲1.8萬人,在政務新媒體中頗具影響力。助力樓市健康發展。服務全市中心工作,助力我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調整住房公積金相關政策,將夫妻雙方繳存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由55萬元提高爲60萬元。尤其是在接訪工作中,該中心工作人員現場解決職工羣衆的訴求,引導信訪人按照法定程序反映訴求,避免越級訪、集體訪、在職人員訪;拓寬受理渠道,公開投訴電話,針對職工羣衆投訴和訴求,實行“一對一”跟蹤落實,對職工羣衆反映的問題及時處理,認真整改,做到24小時之內必有回覆。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充分利用宣傳版面、學習園地、LED電子屏、門戶網站、微信公衆號、“住房公積金小謝說”抖音直播等渠道,宣傳“三零”創建、防範和打擊電信詐騙、反邪教等平安建設工作,不斷增強幹部職工及廣大人民羣衆的綜治平安觀念。

守正創新 推動高水平“平安西寧”建設

(2023 年 11 月 17 日)

“是否及時將各類警情和現場勘查信息規範錄入警綜平臺?”“是否對轄區多發案件及時進行串並研判?”

一邊是隨着城市不斷髮展轉型,公共安全領域各種新情況、新挑戰層出不窮,一邊是市民羣衆日益迫切的安全需求,如何解決?連日來,西寧公安先後20餘次走訪50餘個基層所隊進行了12項專題調研,瞭解需求、聽取意見、共商對策。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非現場違停抓拍系統、信息會商機制等一大批調研成果得以有效轉化,一大批制約公安工作發展的問題得以有效解決,推動高水平“平安西寧”建設。

一、關鍵:“轉變認識”正本清源促提升

“‘派出所主防’必須要轉變思路理念,重心放到‘一管三防’工作上。做好刑偵工作,要沉到底調研、靜下心思考,堅決防止出現壓下葫蘆浮起瓢的打不勝打被動局面。”

“發案能不能壓下去,主要責任在治安部門和派出所;案件能不能破得了, 主要責任在刑偵部門……”

近一個月,市公安局調研足跡遍佈全市10個分縣局,無論是在派出所,還是在業務隊,由點到面、由表及裏、抽絲剝繭、解剖麻雀,全方位查問題、找原因、提建議、拿措施。

“派出所主防”是適應新形勢下社會治安工作的必然趨勢,要轉變思路理念,嚴格落實“兩個40%以上”硬要求,切實將派出所工作重心放到“一管三防” 工作上。

做好刑偵工作,要不斷強化系統思維和工作統籌能力,沉到底調研、靜下心思考,整合優勢資源、科學配置警力,針對自身實際和犯罪形式,及時調整打擊方向,堅決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堅決防止出現壓下葫蘆浮起瓢的打不勝打被動局面。

這場調研之行中,詳細記錄着問題剖析和整改建議,從個案到類案,從個性到共性,帶着問題研,奔着問題查,是對基層公安工作“解剖麻雀”的成果。

二、核心:“明確職責”對症施藥除癥結

查閱原始記錄、臺賬,談話詢問,實地走訪,覈對執法辦案數據,調閱卷

宗 在這場“基層大走訪、情況大摸排、問題大解決”,市公安局“明確職責” 對症施藥除癥結:

派出所最核心的工作就是“防”,最具體的抓手就是“兩隊一室”改革, 各縣區要因地制宜、探索推進將社區警務隊排在第一位的“兩隊一室”改革,不搞照搬照抄、杜絕千人一面,真正把“防”的力量做強,把“防”的工作做實;

打擊是公安機關安身立命的核心,打擊成效的最直接體現就是破案率,各專業警種業務隊要始終堅持“以打開路”的方針,聚焦平安建設任務指標,緊貼人民羣衆所需所盼,動態研判監測、準確把握髮案規律,發揮好“領戰”“督戰”“參戰”作用,對各類突出違法犯罪精準靶向打擊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市公安局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問題爲根本目的,聽取基層民警的意見建議,同題共答、同向發力,最終以羣衆滿意不滿意作爲根本評判標準。

三、根本:“做強支撐”強基導向動真格

在基層派出所、在刑警隊、在反詐中心、在執法辦案中心,怎麼才能做好“防”得有效、“打”得有力?

這場一個多月餘的調研給出的答案是必須從建立健全機制、強化綜合保障、優化信息化手段等方面着手,全面強化基層基礎支撐。

抓緊抓實派出所“五小工程”建設,開發一些好用、實用的智能化系統平臺,健全主防責任清單和刑事案件辦理負面清單,完善警種支援機制,優化考覈考評和能力提升機制,形成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工作體系,支持和保障派出所落實主防責任。

現場勘查等刑偵基礎和傳統偵查手段,是“老手藝”,要發揚光大;大數據合成中心、執法辦案中心等以實戰實用爲導向,加快建設應用;治安複雜場所和各類銷贓渠道要加強監管控制;還要加強執法規範化建設,全力提升公安工作智能化、法治化水平,以實實在在的公安工作成效確保“平安西寧”建設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數智“楓橋經驗” 跑出平安建設“加速度”

(2023 年 11 月 7 日)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如何借力數字賦能?在溫州市甌海區,海外視頻遠程調解突破時空侷限,發動羣衆力量參與強化多元共治,心理危機干預服務源頭防範風險圍繞“善治”“共治”“智治”目標,甌海區委政法委認真探索具有甌海特色、時代特徵的社會治理模式,借數字東風,讓新時代“楓橋經驗”數字版在甌海多點開花。

雲端搭“橋” 矛盾糾紛就地解

近期,一起“跨國追彩禮”的婚姻糾紛在甌海區婚姻家庭調解委員會通過線上視頻調解的方式順利化解。

原告李先生要求離婚並要求對方退還38萬元彩禮和黃金,由於雙方都身在國外,糾紛一時難以解決。有着豐富婚姻糾紛調解經驗的調解員朱大姐介入,在她的多次調解下,當事雙方同意離婚並就彩禮退還金額達成共識。爲減輕當事人訴累,朱大姐決定使用海外視頻調解系統,通過在線身份驗證和線上簽署協議等步驟,在屏幕前就徹底化解了這起糾紛。

針對海外僑胞衆多、調解工作組織難等問題,甌海區在社會治理中心設立“司僑在線”海外視頻調解室,在麗嶴街道等建立“僑務”工作室,實現遠程服務,並創新引入了人臉識別、人證對比、電子簽名等技術,突破時空限制,爲跨國矛盾糾紛提供了便捷解決方案。據統計,“司僑在線”海外視頻調解室今年以來已調解241件矛盾糾紛,爲當事羣衆節省了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和精力成本。

近年來,甌海區積極推進訴源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秉持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置於前沿的原則,暢通區、鎮、村社三級線上和線下訴求反映通道。羣衆可以通過在線平臺如“浙江解紛碼”“人民法院在線服務”等進行線上訴求反映,指尖就能“找說法”,實現羣衆訴求“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今年以來,全區已成功調處案件9137件,其中鎮街層面累計調解案件5926件,佔比65%。

多元共治

激活平安“小細胞”

在三垟溼地,一羣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格外亮眼。他們來自甌海區三垟街道南仙社區廣爲人知的平安巡防隊“三垟義警”——一支由熱心居民、退休老幹部、社區黨員、教師、律師、心理諮詢師等人員組成的超200人的平安聯盟志

願者隊伍。“三垟義警”充分激活每一個平安“小細胞”,已組織平安巡防500 多次,出動巡防人數4000多人次。5年來,三垟轄區的盜搶犯罪率顯著下降,社區居民的法治意識和防詐騙意識持續提升。

“從平安志願者隊伍成立並扛起‘義警’旗幟開始,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第五個年頭,我們的隊伍由最初的10餘名隊員發展成200多名,真的很不容易。”

“三垟義警”老陳說,“如今,我們的隊伍中有不少外賣小哥,他們在平時送

餐過程中將發現的道路安全隱患、小區消防隱患等拍照反饋給我們或者社區, 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城市探頭’。”

守護“不停歇”,平安“不打烊”——“三垟義警”是甌海平安聯盟志願

者的一個縮影。鄰里之間有矛盾,先去小區的服務站找調解志願者;發現安全隱患、治安線索,趕緊打開手機“平安聯盟”APP上報信息甌海平安聯盟是由區委政法委牽頭建設、綜合性羣衆參與社會治理的信息平臺。自2019年成立以來, 該平臺一直秉承“全民共建平安甌海”理念,堅持以優質的服務、完善的系統爲全區人民羣衆提供全方位平安服務。

甌海平安聯盟還創新引入第三方運營團隊,平安社區聯盟、平安商企聯盟、平安校地聯盟、平安政社聯盟4大平安共建聯盟圈集結建立“積分+榮譽”多維激勵機制、“線上+線下”宣傳推廣機制、“流轉+處置”閉環管理機制等,充分調動羣衆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到目前,已發動羣衆參與巡防等活動376萬餘人次,形成了“我爲大家巡一夜、大家爲我守一年”的良好氛圍。

一屏全管

社會治理更智慧

不久前,19歲少女小銳(化名)一時想不開欲輕生。警方接到報警後,及時將她送往醫院搶救。然而,小銳拒絕接受治療並絕食,情況十分危急。

甌海區社會治理中心得知此事後,心理諮詢師及相關工作人員迅速響應, 20分鐘內到達現場展開危機干預,成功化解了這一危急情況。

小銳的“絕處逢生”,得益於甌海區社會心理服務管理系統。該系統保證

了突發應急事件發生時相關部門能夠第一時間介入,大幅提升了危機化解效率。2017年以來,甌海區創新思維、大膽探索,率全省之先在區級層面打造多

元集成的“平安甌海”綜合體,並迭代升級成如今的區社會治理中心這一新型治理陣地,逐步貫通全區各類治理主體、治理平臺,逐步實現各類基層問題數字化管理。

一座城市的“一天”,包含着涉及社會方方面面隨時突發的各種矛盾糾紛。如何科學高效地解決這些問題?甌海區以數字化改革爲手段,提出“甌海的一天”治理理念,即“全量歸集、甌海的一天發生什麼;全景駕駛、甌海的一天要幹什麼;全鏈處置、甌海的一天怎麼幹;全域總覽、甌海的一天干得怎麼樣”。目前,“甌海的一天”閉環智治模式已與15個區級平臺和45個省市重大應用實現了連接,同時打通了9類物聯感知設備,打造了“智慧城市從此開始、矛盾糾紛到此爲止”的數字化基層治理新範式。

甌海區還積極推進社會治理中心和城市運行中心融合運行,組建社會治理和城市運行中心,打造“一主多元、一網智治、一網統管”的治理平臺,通過數字賦能、流程重塑和機制變革,使得社會治理事項辦結時限平均縮短40%、綜合分析與指揮調度時間縮短近一半、事件處置效率提高30%,實現了社會治理和城市運行事務高度融合、高速處置和高效管理。

夯實“六大保障”舉措 繪就平安建設新篇章

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推進平安建設取得良好實效

(2023年9月26日)

“現在我們隨時可以通過手機App看到父母在家的生活狀況,這下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了。”近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馬爾康鎮居民則多

(化名)談到政府的“慧眼工程”時連連稱讚。

這是馬爾康市通過夯實“政治保障、法治保障、德治保障、自治保障、智治保障、心治保障”“六大保障”舉措,推進平安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近年來,馬爾康市以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爲抓手,高質量、高標準、高要求, 開展平安建設工作,實現了平安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同頻共振,已連續兩年被平安四川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爲“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市)”。

一、構建“政治保障”體系築牢全民法治屏障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近年來,馬爾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平安建設,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爲組長的平安馬爾康建設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市、鄉、村“三級書記抓平安建設”和部門“一把手抓平安”機制,積極構建以“六治融合”“四大行動”“平安細胞建設10+8工程”爲主線的“6+4+18”平安建設體系,堅持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確保州府所在地政治安全、社會平穩。

作爲多民族融合聚居之地,馬爾康市平安建設的複雜性遠超一般地區。對此,馬爾康市不斷加強基層法治保障,着力構建社會法治良序。

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馬爾康市着力打造“善治巴拉”“雙江雙創”等企地共建治理品牌,企地關係進一步緊密,治安環境進一步優化,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

爲了在全社會形成自覺抵制毒品的濃厚氛圍,馬爾康市以創建省級禁毒示範城市爲目標,全面構建“教、防、打、控、管”五大禁毒工作體系,全覆蓋建成學校禁毒教育微基地、鄉鎮法治文化走廊、“禁毒文化廣場”、“禁毒號”公交車等禁毒宣傳陣地,建立“藏藍郵差”志願者隊伍,啓動“6·26”服務中心,引入社會組織專業社工,推動社戒社康“專地融合”,形成全民禁毒格局。

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也是馬爾康市推進法治建設的

一個重要方式。據介紹,該市統籌“法律政策七進”責任單位深入開展“八五” 普法,充分發揮“格桑梅朵”省級法治宣傳基地的作用,鞏固完善青少年從國小至中學(職校)入學、畢業必到“格桑梅朵”進行法治教育機制,厚植法律意識,增強青少年識毒辨毒能力,提升電信網絡詐騙防範意識;利用農牧民夜校、“同心律師服務團”及鄉村、寺廟“法律明白人”,創新訂單式精準普法、“小手牽大手”等普法方式,依託“兩聯一進”、羣衆大會爲載體,擴大普法宣傳面,常態化開展法律政策宣傳活動,推動羣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切實築牢全民法治屏障。

目前,馬爾康市已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1個、省級文明和諧寺廟11個、省級法治示範校1所。2022年,因緝槍治爆效果顯著,馬爾康市被四川省公安廳授予“全省緝槍治爆先進單位”榮譽。

二、“德治保障”促和諧“自治保障”深化管理

從成都出發,沿汶馬高速一路向西,抵達馬爾康市的首站——國家級傳統村落梭磨鄉色爾米村,可以看到錯落有致的藏寨民居“鑲嵌”在綠水青山間,知榮辱、講正氣等標識標牌隨處可見。

據介紹,色爾米村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積極開展各類慶祝活動,探索試行“道德積分超市”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即,由村“道德評議組”對每個家庭在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家庭衛生、尊老愛幼等方面進行評分,以積分兌換獎品方式,鼓勵全村村民注重家庭建設、家教傳承和家風培育。

這是馬爾康市大力發揮德治教化作用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爲充分發揮德治的教化作用,馬爾康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傳統文化、傳承革命文化,宣傳見義勇爲精神,2022年以來,1人被市人民政府評選爲“見義勇爲個人”,2人被州人民政府評選爲“見義勇爲勇士”。

此外,近年來,馬爾康市積極踐行羣衆路線,充分調動人民羣衆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主動性,搭建理事議事服務平臺,讓更多居民參與村、社區建設事務,有效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健全村民(代表)議事、民主協商、民主監督等制度。目前,全市97個村成立村民自治組織,因地制宜成立紅白理事會、調解委員會等,修訂完善“易記、易懂、易行”的村規民約,並將鄉村振興、村容村貌、矛盾糾紛調解、疫情防控等任務細化分解到戶到人,以平安村創建作爲“安全閥”,把“五老”“鄉賢”人員組成的調解小組作爲“潤滑劑”,積極

構建大巡邏、大防控、大排查格局。

截至目前,馬爾康市共創建州級“六無”平安村77個、省級“六無”平安村6個。

三、以“智治”織密安全防控網格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平安建設是新時代平安建設的重要課題之一。今年以來, 馬爾康市投資100餘萬元在2個月內完成600餘個政府“慧眼工程”,並與“雪亮平臺”融合,補齊“天網”、“雪亮”和農戶“慧眼”盲區,有效提升了智慧城市感知度和靈敏度,築起了治安防控“千里眼”。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馬爾康市投資1.28億元的“智慧城市大腦”項目發佈中標公示。這標誌着馬爾康市智慧平安建設邁上新臺階,該系統集成智慧政法、智慧公安、智慧執法等應用,創新“政法引領+鄉鎮自建+企業助力” 的新型信息化建設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在“智治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外,馬爾康市在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面也下了苦功夫。

作爲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任務,馬爾康市高度重視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秉持“救身先救心,從心出發”理念,狠抓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建成州精神衛生中心1個、“兒童之家”50個、“職工之家”23個、社區心理服務站3個、“心理驛站”2個、村級心理輔導室97個、“反家暴中心”17個,依託對口支援建立3條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成立2支心理危機干預隊伍。該隊伍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及心理服務,免費爲羣衆提供心理篩查服務。

下一步,馬爾康市將進一步深化認識,統一思想,以平安建設爲抓手,整合資源力量,加強政策協同、工作協同、力量協同,凝聚整體合力,將“6+4+18”平安建設體系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切實把市域社會治理成效轉化爲推動馬爾康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萬家燈火話平安

海東市民和縣公安局平安建設工作綜述

(2023年7月7日)

今年以來,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公安局在縣委縣政府及海東市公安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落實落細“十個一”舉措基礎上,民和縣公安局黨委發出“全警動員、全項發力、全力攻堅、全城平安”號召,迅速開展“十個攻堅戰”,吹響攻堅衝鋒號,把貫徹上級決策部署“最七年級公里”,落實在“最後一公里”,爲平安民和建設貢獻公安力量。

一、打擊犯罪護航百姓平安

連續搗毀涉詐窩點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1名,現場查扣64部手機、82張電話卡,這是前不久民和縣公安局在省公安廳反詐中心精準指令指導和海東市公安局大力支持下,在海東市樂都區、甘肅省紅古區警方全力配合下,民和縣公安局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取得的重大戰果,這也是創全縣乃至海東市歷史記錄。

築牢防線嚴打“兩卡”,守護百姓的錢袋子。民和縣公安局推進“兩卡” 犯罪的打擊力度,目前,破獲幫信、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等涉詐刑事案件32起, 依法打擊332人,有力震懾了涉“兩卡”違法犯罪猖獗的勢頭。精準開展預警勸阻,處置涉詐預警2000餘條,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趨勢。

今年以來,民和縣公安局對網上追逃工作保持高壓態勢,有效遏制了違法犯罪高發勢頭,鞏固了全縣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先後協助廣西、貴州、雲南等13個省份抓捕涉嫌詐騙、盜竊、幫信等犯罪嫌疑人42人。

爲進一步完善命案偵破快速反應機制,民和縣公安局嚴格落實省廳、市局要求,多警種聯動,同步上案,快偵快破,最大限度減少負面影響。3月14日, 破獲“2007·12·20”命案後,民和警方重整行裝再出發,破獲“2000·12·28” 命案。今年以來,全面排查轄區道路交通隱患,先後排查隱患6處6項,逐一造冊登記,以鄉鎮爲單位形成道路隱患問題清單。查處酒駕20起,無證駕駛273起。

二、巡邏防控爲羣衆安全感“加滿油”

“警察同志,我家孩子從康復醫院走失,他有智力障礙,你們能幫助我找一下孩子嗎?”5月4日,民警在轄區巡邏時,接到一名家長求助。民警瞭解孩子的體貌特徵後,立即兵分兩路,圍繞周邊沿途仔細尋找,經一個多小時尋找,

最終在明達小區內發現1名疑似丟失兒童,民警根據孩子家長描述的體貌特徵確認是走失兒童後,立即通知其家長,並確認相關身份後將孩子安全交到其父親手中。

納頓廣場日均人流量達500餘人(次),且廣場周圍設有衆多娛樂場所及燒烤夜市。面對此情況,中川派出所在納頓廣場設立臨時巡邏防控治安崗亭。由派出所民警輔警、村警以及聯防隊員組成的“1+5+3”巡邏小組對納頓廣場附近開展了常態化檢查,並組織相關從業人員對攝像頭覆蓋區域、消防安全設施的使用作了現場培訓和講解。中川派出所以納頓廣場臨時治安崗亭爲契機,確保實現有警處警、無警巡邏、就近接警、就地處警的工作目標。

三、織密“一張網”解決羣衆“煩憂事”

“安全感從何而來?擡頭見警就是安全!”民和縣公安局一邊織密重點部位“管控網”,一邊織密矛盾糾紛“化解網”。

檢查旅館業140餘家、娛樂場所100餘家、寄遞物流40家、出租房屋160餘家、其他行業場所244家這是民和縣公安局開展的清查專項檢查活動,把易被違法犯罪分子利用、落腳、活動的行業場所作爲陣地控制重點,開展摸底排查和隱患清查,真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組織民警深入社區,對全縣64家寄遞分支網點分佈情況實施兜底翻查,從源頭上防範利用寄遞物流實施違法犯罪的可能。

敲響安全“警鐘”築牢安全“防線”。民和縣公安局根據大型活動目標要求和風險評估結果,制定周密的方案預案,逐一明確細化任務和要求,定人定崗、定時定責。今年以來,累計出動民警1200餘人(次),完成安保12次。

用心用力織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組合網”。民和縣公安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增強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爲着力點,創新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式,推動人民調解工作新發展,爲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對羣衆反映的問題和事情,及時關注跟進解決,做到早預防、早疏導、早消除,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截至5月底,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78起,積極協調其他部門處理6起。

對問題隱患始終堅持“零容忍”,以出租房、旅館、網吧、KTV及消防、礦山等易於藏污納垢場所爲重點,開展不間斷、高密度“拉網式”清查,做到嚴管重罰、鐵腕整治,確保檢查到位,處罰到位,整改到位。突出容易發生打架鬥毆治安混亂的重點區域,通過專項整治,力爭使治安重點地區面貌明顯改觀。

派出所深入重點羣體,結合平安民和建設、反電詐攻堅戰等專項行動,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不遺不漏”原則,深入排查化解家庭、鄰里等矛盾糾紛,推動社區警務工作進單位、進家庭,訪民情、問民苦、化民憂、解民難,做到各類矛盾隱患發現在早、化解在小,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當地,切實當好羣衆貼心人。

一張平安答卷,公安作答、百姓閱卷。守護平安是己任,踔厲奮發勇向前。民和縣公安局將進一步做好風險防控、安全穩定、打擊犯罪等各項工作,爲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好駕、護好航。

爲平安建設鋪好法治之軌暢通法治之道

廣東構建“大安全”格局護航高質量發展

(2023年9月25日)

省市縣三級成立由黨委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平安建設領導小組;社會心理服務站(室)實現鎮街100%覆蓋;建成鎮街綜治中心1609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9.6萬名一項項工作、一個個數據,是近年來譜寫新時代平安中國建設廣東篇章的有力註腳。

“各地各有關部門把平安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全力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持續打造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廣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委平安辦主任袁古潔介紹說,廣東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夯實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人民羣衆對平安建設的滿意度達98.4%、羣衆安全感超98.6%,均創歷史新高。

一、夯實平安建設體系“四樑八柱”

“我們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提升風險防範化解能力。”廣東省委平安辦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廣東突出“大平安”理念,構建“大安全”格局,把平安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一體謀劃、整體推進,搭建並夯實平安建設體系的“四樑八柱”。

一方面,強化組織領導能力。省市縣三級全覆蓋成立由黨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平安建設領導小組,鎮(街)探索建立平安建設協調運作機制,上下聯動整合資源力量,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爲平安建設效能。

另一方面,不斷健全制度體系。出臺《廣東省平安建設條例》,成爲全國首批完成平安建設專門立法的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平安廣東的意見》《“十四五”平安廣東建設規劃》《廣東省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十四五”規劃》。同時,以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爲抓手,推動省市縣三級建立完善縱到底、橫到邊的平安建設制度體系。

此外,擰緊責任鏈條。各級平安辦履行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促落實職責,建立健全重點行業領域平安建設協調機制,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

安聯創、齊抓共管局面。同時,落實平安廣東建設領導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發揮導向激勵作用,倒逼責任落實。

在制度牽引下,廣東各地各有關部門打好維穩主動仗,落實“重點個案交辦督辦”“領導包案”“一案一策”措施,最大限度將矛盾和風險化解於無形。

二、全面打通應急處突“最後百米”

走在廣州大街小巷,“最小應急單元”標識隨處可見。最小應急單元的普及,有效解決了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先期處置“最後一百米”問題。據瞭解,近年來廣州市打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最小應急單元防控體系,確保風險隱患防範在前、化解在小、處置在早。

“爲進一步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全省設置了‘1、3、5分鐘’快反圈, 組建最小應急單元。”廣東省委平安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廣東還不斷加強公安武警聯合武裝巡邏,建設治安巡防管控“四個一”體系,打造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打防管控一體的社會治安新格局。

統計顯示,近3年,廣東刑事警情、八類嚴重暴力犯罪案件、命案發案均同比大幅下降。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政法各部門精準施策、久久爲功。如,以打開路、打防並舉,掛牌整治重點地區和突出問題;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 12337平臺線索按期覈查完結率達100%,目標逃犯到案數全國第一;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立破案、排查問題隱患、追贓挽損等綜合指標居全國前列。

針對問題青少年、社區矯正對象等重點人羣服務管理,廣東加強人文關懷和跟蹤幫扶,省市縣三級社區矯正委員會已全覆蓋,社會心理服務站(室)鄉鎮(街道)覆蓋率達100%。針對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全覆蓋推進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防範排查、重大危險源企業和重大危險源排查等專項整治,同時高標準抓好防汛防旱防風工作。2022年,全省安全生產事故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均明顯下降。

三、創新發展基層治理“楓橋經驗”

梅州“定分止爭客家圍屋法”、潮州“茶文化六步調解法”一批富有嶺南文化特色的創新實踐在基層解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助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近年來,廣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當前,廣東正全力構建“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把鄉鎮(街道)

作爲“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主戰場”,以綜治中心爲樞紐,以綜合網格爲單元,以“粵平安”社會治理雲平臺爲支撐,整合法院、檢察、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層力量,不斷夯實平安建設根基。目前,全省已建成鎮街綜治中心1609 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9.6萬名,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

廣州“紅棉指數”、深圳“社區發令、部門執行”機制、惠州“粵心安” 健康服務社、江門“綜治中心+信訪超市+外送服務”機制、清遠“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建設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廣東各地不斷探索創新, 推出不少新經驗、好做法。其中,廣州“最小應急單元”、深圳羣衆訴求“光明模式”、珠海“平安+”指數、汕尾“民情地圖”等經驗做法在全國獲交流推廣。

人民羣衆是基層治理的源頭活水。目前,廣東建立各類羣防羣治組織9.2萬個,各地城區“一社區一警兩輔”、農村“一村一警(輔)”覆蓋率達100%。今年8月,廣東首次在省級層面召開見義勇爲英雄模範表彰大會,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廣東匯聚強大正能量。

四、率先建成行政執法“兩大平臺”

“我們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平安廣東建設,爲平安廣東建設鋪好法治之軌、暢通法治之道。”廣東省委平安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一方面,廣東用法治思維謀劃平安建設。始終把法治方式作爲推動工作、解決矛盾的基本方式。在全國率先印發貫徹實施民法典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率先建成行政執法“兩平臺”(即信息平臺和監督網絡平臺),並實現省市縣鎮四級應用全覆蓋,深圳、珠海、廣州南沙區獲評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

另一方面,用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問題。不斷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更好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社會矛盾。同時,不斷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的多元化解紛機制,認真解決羣衆合理合法訴求。

此外,用法治力量引領社會風尚。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全省法院跨域立案服務覆蓋率達100%;持續加大公益訴訟辦案力度,提升公益訴訟質效; 深化“放管服”改革,365項公安服務事項上線“粵省事”;實行法律援助申請“市域通辦”,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廣東始終以法治

力量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從源頭減少社會矛盾和問題。”廣東省委平安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努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廣東,以新安全格局護航廣東高質量發展。

菏澤市全力開創平安建設新局面

(2023 年 7 月 19 日)

近年來,我市從更高領域和更高標準上持續深入開展大範圍、多層面的平安創建活動,創新推動“平安創建”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工作,平安基礎根基進一步夯實,平安創建成效不斷拓展,爲保障全市高質量發展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社會治安明顯改善

今年6月,市公安局啓動“鐵拳2023”夏季治安整治集中行動。爲強力推動“鐵拳2023”行動深入開展,堅決遏制違法犯罪活動高發勢頭,鄄城縣公安局堅持嚴打方針,按照“快破大案要案、多破民生小案、全面壓降發案”的要求,從嚴從重從快打擊各類突出違法犯罪——8天內抓獲22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嫌疑人,牢牢守住人民羣衆的“錢袋子”。這是菏澤重拳整治社會治安秩序、打擊突出違法犯罪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我市確定2個社會治安重點地區、3個重點問題,破獲刑事案件68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80人,破獲治安案件1138起,治安處罰2062人。對突出違法犯罪開展爲期半年的專項整治,形成整體聯動的源頭預防體系,有效防範遏制了案件高發態勢,全市治安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二、矛盾調處及時到位

近年來,爲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我市積極進行探索創新,努力在實踐中形成一批符合時代特徵、滿足羣衆需求、具有本地特色、呈現出較好工作成效的經驗做法,形成社會治理品牌,讓羣衆心順氣順。

選派責任心強、善於調解的法官1名、書記員2名、調解員5名組建“袁寶進法官速裁審判團隊”進駐區矛調中心,在矛調中心內建設標準化審判庭1處、調解室2處、法官辦公室1處,充分發揮員額法官專業審判優勢,高效推進訴前調解工作——這是牡丹區推行“審執+調解”工作法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水平的新探索。

據瞭解,目前市級、10個縣區、167個鎮街矛調中心全部實現規範化標準化和隊伍實體化,所有縣級中心均實現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信訪等至少6個部門和相關力量入駐,所有鄉級中心至少實現4個以上部門入駐,積極延伸矛盾糾紛治理觸角,實現了讓羣衆“一扇門進出”、糾紛“一攬子調

解”、矛盾全鏈條解決。

鎮街、村居成立糾紛調解組織265個,培育特色調解室32個、金牌調解員58 人,建立由282名調解專家組成的專家庫。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提升行動,加大婚姻家庭鄰里糾紛排查力度,大量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化解在了基層萌芽狀態,有效預防了“民轉刑”命案發生,實現了社會秩序持續向好。

三、網格機制持續完善

近年來,成武縣永昌街道以“黨建+網格”爲抓手,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依託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三級組織體系,建立“一格一長一專職+N個兼職網格員”的網格隊伍,持續開展黨員、幹部聯戶,將政策宣傳、民生實事、義務診斷、訴求辦理等送入百姓家,打造分層“民呼必應”工作站,搭建起居民聯心橋。這是成武縣創新的社區治理聯動新模式。

去年以來,我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在城區推行“社區黨委(總支)—網格(小區)黨支部—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架構,全面推行網格(小區)黨支部書記、黨小組組長兼任網格長制度,牽頭協調網格治理服務工作,一個網格配備1名專職網格員;在農村地區推行“村黨支部—網格(自然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 的組織架構,在鎮政府駐地村配置專職網格員,其餘農村地區配備兼職網格員。

針對村級“網”多的現實,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深化網格整合構建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的實施意見》,以黨委政法委基層社會治理網格爲基礎,融合原有黨建、綜治、民政、環保、安全生產、城市管理、食藥環衛等網格,實現網格統一劃分,資源統一整合,人員統一配備,職責統一明確,業務統一培訓,考評統一實施,平臺統一整合,真正做到多網融合、一網統籌,積極打造“全域網格”。升級完善了市域治理信息平臺線上功能。今年以來,全市網格員隊伍收集各類信息202餘萬條,報告反饋、跟蹤處理事項148萬餘件,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明顯提升。

四、見義勇爲走在前列

“山東省見義勇爲基金會在省委政法委的領導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開拓了工作方式,突出了工作成效,進一步弘揚了社會正能量。菏澤的做法很好,可推廣借鑑。”2022年12月1日,中華見義勇爲基金會理事長鄧衛平對

推廣菏澤見義勇爲工作經驗作出批示。

近年來,我市各級見義勇爲工作機構多方聯動,將見義勇爲工作作爲平安建設和道德建設重要內容,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建立即時高效表彰機制,有效克服見義勇爲事蹟“發現難、確認晚、表彰遲、傳播慢”等難題,確保了見義勇爲發生即發現、發現即確認、確認即表彰、表彰即宣傳,讓見義勇爲精神快速在全社會傳播頌揚。

孟凡真、郝林林、楊運領、丁永全、劉紀亮等,他們奮不顧身跳入河中, 給了落水者第二次生命;張子新、袁江濤、張憲書、尚善強等,他們奮不顧身衝入火場,搶救生命和財產;張紀勇、張正國、耿振建、王福來、王詩剛等,他們臨危不懼,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一個個閃亮的名字,一個個鮮活的面孔,一幕幕盪滌心靈、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場景,點點星火匯聚成炬,繪就了新時代“大義菏澤”亮麗風景。

五、法治保障堅強有力

“把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作爲全市政法機關‘轉作風、強業務’的重點工程,助推營商環境突破,以高質量政法工作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陳衍山說。

我市創新打造“政法護航工作站”服務新平臺36個,累計派駐200名政法幹警進駐服務,使企業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法治服務。2022年以來,全市政法護航工作站已開展各類座談、宣講、培訓130餘次,解答法律諮詢、提供法律建議350餘條,爲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1億元。

市委政法委印發《菏澤市政法領導幹部聯繫服務省市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實施方案》,33名市政法單位班子成員分包服務全市75個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制定《全市政法機關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充分發揮政法機關職能作用,持續加大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提升黃河流域案件辦理質效,全力維護黃河流域社會安全穩定,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出臺《貫徹落實〈省委政法委關於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護航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意見〉的若干措施》,緊緊圍繞早日實現後來居上目標任務,以創新執法司法制度體系爲抓手,以全面提升法治化服務保障能力爲核心,全面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爲先行區建設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六、數字化改革提質增效

2022年以來,市委政法委牽頭組織市政法各單位,加大專項資金投入,更新升級政法網防火牆、核心交換機等關鍵設備,對全市政法網絡進行了擴容改造。強化技術保障,加強網絡互聯,縱向推進省市縣三級政法委覆蓋聯通,橫向實現市政法單位、縣區政法單位互聯互通,政法機關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應用在市縣兩級政法單位全面推開。

協同辦案平臺運行以來,全市共計錄入網上協同案件15857件,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陣,今年新錄入案件數7701件,錄入量居全省第二位。《人民日報》

《法治日報》《今日政法》等國家級媒體和省委政法委刊物先後介紹我市工作經驗。

從“平安”邁向“長安”

吳忠將平安建設融入百姓生活

(2023年8月2日)

7月29日,走進青銅峽市邵崗鎮甘城子村,乾淨整潔的院落錯落有致,新建的磚瓦房掩映在藍天下、綠樹中。

果園裏,60多歲的村民張秀梅正在和兒媳婦摘桃子。“我們在這住了40多年,從過去的風沙戈壁灘到今天的瓜果滿園飄香,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果園裏養着4000只果園雞,一年下來收入很不錯,孩子們不用出去打工了”張秀梅高興地說。

2021年,甘城子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8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0元。2022 年,該村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百萬元,村黨支部被評爲“四星級”黨支部。

平安建設,一頭連着羣衆的美好生活,一頭連着高質量發展。

翻開吳忠市平安建設成績單,一個個數字讓人眼前一亮:今年上半年,吳忠市交出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合格答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數、財產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11.7%、8.1%,治安案件受理數同比下降7.41%,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7.16%,八類刑事案件破案率100%,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45.4%、9.1%。

平安、和諧、宜人,是吳忠人對自己家園的評價。

一、凝聚平安吳忠建設強大合力

“當時情況很危險,腦子裏只想着救人。”26歲的丁立新告訴記者。

7月20日,吳忠市在利通區開源廣場舉辦以“共建平安吳忠共享美好生活”爲主題的平安建設集中宣傳暨見義勇爲模範表彰儀式,爲丁立新頒發榮譽證書、發放獎金。

2022年7月26日19時許,青銅峽市青銅峽鎮某村村民馬某某駕駛電動三輪車搭載劉某某途經青銅峽鎮沃沙新村時,不慎連人帶車掉入漢渠。寧夏金昱元資源再生有限公司職工丁立新聽到呼喊聲後,立刻跳下牀,衝出房間。當他跑到房後的漢渠邊時,2名落水者已被湍急的水流衝到漢渠中央。危急時刻,丁立新縱身一躍,跳入渠中救人。救起2名落水者後,他悄悄離開了大家的視野。

近年來,吳忠市形成黨政統一領導、政法單位牽頭負責、相關部門共同參

與、全社會形成合力的見義勇爲工作機制。

吳忠市出臺《平安吳忠建設領導責任制實施細則》,明確市委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責任,細化各級黨委和政府、各部門(單位)黨組(黨委)平安建設職責清單。健全平安建設責任體系,擰緊平安建設責任鏈條,將平安建設納入領導班子績效考覈。5個縣(市、區)、41個成員單位和48個鄉鎮(街道)全部落實“一把手”責任,形成“四級書記”抓平安建設的工作機制,明確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壓實工作責任。

二、營造濃厚的平安建設氛圍

“各部門請注意,‘掃樓行動’現在開始!”3月29日18時許,利通區公安分局機關300多名民警輔警手拿反電詐宣傳資料,帶着“國家反詐中心”App安裝註冊二維碼,拉開反電詐“掃樓行動”的序幕。

“天上不會掉餡餅,面對網絡上要您轉賬匯款的,千萬別信!請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行動中,民警結合近期發生的典型案例,向居民講解刷單類詐騙、網絡貸款、“殺豬盤”等典型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段套路,幫助羣衆安裝註冊“國家反詐中心”App,開通來電短信預警功能,同時對居民手機裏的可疑應用軟件進行清除,確保反電詐宣傳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全面覆蓋、不留死角。

“我們在轄區開展反詐‘掃樓行動’,就是要營造濃厚的平安建設氛圍, 爲創造和諧穩定的轄區環境奠定堅實基礎。”利通區公安分局民生派出所所長楊偉說。

“原想着怎麼也得一年半載,沒想到法院這麼快就追回了賠償款。”得知執行案款到位的消息,申請執行人張某感激地說。

2019年,張某在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被認定爲工傷和九級傷殘,案件經過仲裁、一審、二審,確定由用人單位支付張某32萬餘元,但用人單位未履行。在執行法官的不懈努力和反覆協調下,被執行人將案款全部交到法院, 該案順利執結。

今年3月21日至6月30日,吳忠市兩級法院開展了“春雷行動”百日攻堅專項執行活動。截至6月30日,全市法院執結各類案件4339件,執行到位金額6.87 億元。

吳忠市深入貫徹《反有組織犯罪法》,召開涉黑涉惡案件協調工作會議, 對重點案件掛牌督辦。開展教育領域、金融放貸領域、市場流通領域行業整治,

先後關停180家違規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排查治理銀行機構問題329個,涉及貸款124筆、金額1.28億元。法院系統加強調查取證,深挖利益鏈條,部署開展黑惡案件涉案財產專項執行行動,執結了一批“釘子案”“骨頭案”。

三、綻放芬芳馥郁的平安之花

“不贍養老人不僅不孝,還觸犯法律。你們的父母90多歲了,他們缺失的不是每月的生活費,而是你們的陪伴,更希望你們兄弟和和睦睦。”近日,在同心縣豫海鎮豫園社區“老顧調解工作室”,人民調解員顧生忠耐心調解一起贍養老人糾紛。經調解,由4個兒子輪流照顧老張夫婦,兄弟之間和好如初。

哪裏有需求,人民調解組織就建到哪裏。吳忠市因地制宜推進“一站式” 矛盾糾紛多元調解等機制,推出“司法所+村(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 和“老顧調解工作室”等特色調解工作法,有效化解各類風險。

今年以來,青銅峽市以“紅色物業”爲依託,構建起以社區黨組織爲核心, 轄區機關單位、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等多元主體互聯互動的物業服務新格局,聚焦破解居民“急難愁盼”。

吳忠市認真抓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形成“55124”村級治理模式、“紅色物業”等一批典型基層治理經驗。

制定《關於加強訴源訪源綜合治理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若干措施》, 堅持止矛盾糾紛於初發、解矛盾糾紛於萌芽。市縣鄉三級綜治中心實現全覆蓋。全市48個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全部配備到位。堅持市每季、縣(市、區)每月、鄉(鎮)每半月、村(社區)每週、網格每日進行矛盾糾紛分析研判。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級綜治中心共下發各類信息通知276份,調處矛盾糾紛5652件。

指導各縣(市、區)和行業領域開展平安創建,累計命名縣級“平安細胞” 8類1340個、市級“平安細胞”5類291個。全市577個小區、1204個單位、257個村(居)刑事案件“零發生”。

平安建設在吳忠大地綻放出芬芳馥郁的平安之花,讓人民羣衆安居樂業。

鹽池縣公安局花馬池派出所 “六步工作法”爲平安建設添力增彩

(2023 年 9 月 13 日)

“最近氣溫異常,一定要注意加強排查,防範住戶們私拉電線充電、違規停放樓道等情況”9月10日,鹽池縣公安局花馬池派出所民警一邊查看社區情況, 一邊仔細叮囑居民注意消防安全。

近年來,鹽池縣公安局花馬池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同時,探索出“查、評、分、調、跟、訪”六步工作法,厚植鹽池平安底色。今年以來,累計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90起,化解率100%。

“預防”上下功夫落實全域排“查”

今年6月,花馬池派出所裕興警務室民警輔警在轄區走訪時獲悉,深井村2 戶村民因宅基地邊界問題發生矛盾。

兩家宅基地相鄰,長年累月導致邊界模糊,曾多次發生爭吵。調解中,民警從親情、鄰里關係的角度對雙方當事人進行勸說,隨後兩人提出,將有爭議的土地進行重新劃分,民警當即組織協調村民委員會來到現場進行測量,測量後雙方均無異議。

最終,通過民警輔警2個小時的努力,終於釐清二人土地邊界,雙方表示今後不會再因爲土地邊界問題扯皮,並相互致歉、和好如初。至此,該起土地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在“預防”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六源摸排法”工作機制:即治安案件引發的、非案件類警情中的、網絡預警研判的、社區網格員推送的、社區民警走訪發現的矛盾糾紛以及“12345”平臺轉辦的民生訴求進行全面摸排。同時,線下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以及“一標三實”採集工作入戶開展走訪排查, 妥善處置潛在苗頭隱患。

“化解”上下功夫綜合“評”估風險

“虛驚一場,多虧有你們,才能這麼快找到孩子。”近日,報案人對出警民警表示感謝。近日,花馬池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羣衆報警稱,其5歲兒子在世紀廣場3樓走丟。民警詳細詢問孩子的外貌特徵後,兵分兩路進行尋找。一組在

所內調取世紀廣場外圍監控視頻尋找走失孩子的身影,一組迅速趕往世紀廣場開展地毯式搜索,最終,經過20分鐘尋找,民警在世紀廣場二樓一拐角處找到正在玩耍的小男孩。

近年來,該所在“化解”上下功夫,建立矛盾糾紛“三色預警”機制+三級調解工作機制。紅色預警,即難以調解,啓動三級調解,由村(社區)+所領導

+鄉鎮(街道辦)分管班子領導進行調處;橙色預警,即難以調解的利益羣體矛盾糾紛,啓動二級調解,由社區民警+村(社區)+鄉鎮(街道辦)綜治部門進行調解;藍色預警,即能夠直接調解或現場調解處理的一般性矛盾糾紛、治安糾紛。啓動一級調解,由派出所邀請村(社區)幹部一起組織羣衆自行調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疏導”上下功夫暢通“分”流定責

變“靜態候警”爲“動態處警”、變“被動集結”爲“主動應戰”、變“羣衆上門”爲“屯警街面”,讓老百姓時刻感覺到“安全”就在身邊。

“警察同志,我差點掉進了騙子的陷阱,多虧你們及時出現。”今年4月, 花馬池派出所接到羣衆報警稱,轄區羣衆白某某可能遭遇“刷單”返現騙局,情況緊急。民警立即聯繫白某某,耐心細緻講解“刷單返利”類電信網絡詐騙的騙術方式,以案釋法,緊急按下“止付鍵”,成功爲羣衆止損。

爲了高效、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花馬池派出所在“疏導”上下功夫,對矛盾糾紛涉及主體明確的、在公安職責範圍內能解決的,由派出所主動對接縣局相關部門妥善調處;對涉及主體不明確或涉及多個主體的,由派出所上報,由綜治中心、鎮政府對矛盾糾紛進行“分流”,明確調解主體部門和責任人;對涉法涉訴的,通過邀請法官、律師入所與民警共同參與調解,引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服務上下功夫

多元“調”處化解

“牛警官,你真是爲民辦實事的好警察,太感謝了。”今年3月,在花馬池派出所辦事大廳,七旬老人李某江將一面錦旗送到民警牛暾手中,感謝其及時追回錢款。2月4日,李某江7歲的孫女使用他的手機玩遊戲後被扣費8000餘元。經詢問,其孫女玩遊戲時購買了一系列裝備、皮膚,並將其中一些虛擬物品贈送給遊戲中的“朋友”。接到李某江的求助後,民警牛暾第一時間與手機品牌

商取得聯繫,並與某遊戲公司反覆溝通,協商退款事宜。3月10日,該遊戲公司最終退回李某江3000餘元損失,其餘虛擬物品由於已轉贈他人,無法退還。

今年以來,花馬池派出所在“服務”上下功夫,建立村(社區)書記民調、律師援調、警司法調、部門聯調與信訪化解互補的“四調一訪”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立以責任單位爲主的“44331”多元調解新機制,組織“四調”隊伍運用溯源四調法,藉助“互聯網+”模式,構建網絡溝通智慧調解機制,零距離服務轄區羣衆。

“管理”上下功夫抓實“跟”蹤問效

今年2月,一起婚戀糾紛引起了花馬池派出所社區民警李芹芹的注意。矛盾雙方爲一對老夫婦。兩位老人一起生活多年,因瑣事經常發生爭吵,矛盾升級後互不相讓。瞭解情況後,李芹芹組織社區網格員、司法所調解員、援助律師共同開展調解。調解中,通過講法律、擺事實、論道理,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和平分手,兩位老人對民警及調解員的悉心調解表示感謝。

花馬池派出所在“管理”上下功夫,針對正在化解的矛盾糾紛,由社區民警負責跟蹤,及時掌握雙方當事人思想動態。對已化解的矛盾糾紛進行再落實、再排查,通過電話回訪、實地走訪等方式,及時瞭解矛盾雙方當事人對糾紛處理的滿意度。

“羣防”上下功夫做細事後回“訪”

“感謝警察同志耐心調解,矛盾已經得到化解。”近日,社區網格員開展日常巡查過程中,行至裕興村西組時,聽到一房間裏傳出激烈的爭吵聲。經詢問,馮某、張某夫妻二人發生情感糾紛,進而引發家庭矛盾。網格員隨後將情況通報給村支書及社區民警。收到情況報告後,村支書、婦聯主任、社區民警一同到達現場,聯合網格員對馮某、張某進行安撫、勸導。經瞭解得知,丈夫馮某是一名電焊工,妻子張某是一名出租車司機,當天,馮某回到家後發現孩子還沒吃飯,房子也沒有收拾,隨即與張某發生爭吵、推搡。掌握情況後,工作人員首先運用親情感化、情感宣泄、換位思考、淬火冷處理“溯源調解法”讓二人平息情緒,隨後背靠背分別做二人的思想工作。最終,經過3個小時耐心調解,夫妻倆的心結逐漸解開,兩人冰釋前嫌。隨後,在社區第三次回訪時二人表示,今後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定好好過日子。

花馬池派出所在“羣防”上下功夫,對已化解的矛盾糾紛登記造冊,對較複雜的、涉及多方當事人的、瀕臨激化以及時間長的矛盾糾紛,在協議履行期間或調解後的一週內必須進行回訪,做好回訪登記;針對複雜、易反覆和瀕臨激化的矛盾糾紛,除做好雙方當事人回訪工作外,對影響協議履行的關鍵人、中間人等重點人也進行回訪;回訪過程中,詳細瞭解協議的執行情況,深度瞭解當事人的思想狀況、對調解協議的態度等,及時發現和掌握有無新的糾紛苗頭。

“治理之要,重在基層。多年來,花馬池派出所以服務得人心、以平安聚人心、以和諧暖人心,民警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始終不變的是全體民警輔警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初心。”花馬池派出所所長何耀說。

以人民爲中心 打牢平安建設根基

海勃灣區政法工作綜述

(2023年8月23日)

今年以來,海勃灣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讓海勃灣區平安成色更足,法治底色更亮。

培根鑄魂

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

海勃灣區深入貫徹落實《政法工作條例》,啓動政治督察、紀律作風督查巡查“三年全覆蓋”行動,目前已完成對區司法局、新華西街道等4家部門的督察工作。

海勃灣區印發《關於政法系統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 紮實開展“六學”活動。全區累計製作宣傳欄112處,張貼條幅230餘條,宣傳造勢氛圍進一步提升。

海勃灣區嚴格落實《重大事項督察》制度,區委主要領導、政法委班子成員深入政法各單位開展調研督導8次,切實把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貫穿到政法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

打牢根基

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海勃灣區制定《海勃灣區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2023年重點任務清單》,成立專項工作組,實行“半月調度、季度彙總”工作機制,累計召開書記專題會議2次,專題調度會4次,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爲持續落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督導機制,海勃灣區採取開會通報、跟蹤問效等方式推動重大決策應評盡評。截至目前,全區已對12個項目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聚焦目標

推動試點建設驗收

海勃灣區聚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目標,通過區級領導抓分管領域、12個專項組抓具體落實等5個維度推動任務落實。目前,試點任務已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正在準備中央複覈工作。

海勃灣區圍繞創新項目,全力打造“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管家小北” 等10個試點項目,推動社會治理模式不斷提檔升級;以《共建共治共享社會綜合矛盾調處化解工作機制》《“信訪+矛盾糾紛”徹底化解機制》爲抓手,建立“排、分、調、處、評”標準化工作流程,形成“羣衆求助—窗口受理—系統派單—矛盾調處—司法確認—評價回訪”的服務閉環。

創新活力

爭創“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區”

海勃灣區印發《2023年平安海勃灣工作安排》,以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源爲着力點,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爲全面開展社會面管控,海勃灣區在全區警情高發區域、治安亂點區域和人員密集場所設置158處208個“巡邏必到點”,切實提升街面見警率、管事率; 組織開展“雷霆行動”,持續加強對轄區娛樂場所、物流寄遞等重點點位的檢查;緊盯“盜搶騙”“黃賭毒”等民生領域違法犯罪,累計破獲盜竊案件79起, 接觸類詐騙12起,爲羣衆挽回經濟損失77.4萬餘元。

依法服務

做好保障高質量發展工作

今年以來,海勃灣區積極抓好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舉辦創建專題培訓班,重點對《創建活動實施方案》中的100項指標任務進行梳理和解析,擬創建法治政府建設綜合示範地區1個,單項示範項目1個。

海勃灣區持續做優刑事檢察,辦理立案監督案件8件,其中,監督公安機關立案4件、撤案4件,向公安機關制發糾正違法通知書44份;積極推動依法行政, 全區共有行政訴訟案件31件,開庭26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26件,出庭應訴率達100%。

夯實基礎

深入實施基層基礎提升工程

海勃灣區圍繞《“基層基礎提升年”實施方案》,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爲主的原則認真開展排查摸底,共梳理4方面11個問題。目前,已銷號1個問題, 其餘10個問題正在推進中;擬創建“楓橋式”派出所、司法所4個,“楓橋式” 鎮(街道)、村(社區)7個,目前,正在按照創建指標組織實施。

海勃灣區不斷深化基層法治創建,通過“法治教育網”對全區128名“法律明白人”開展線上培訓,上半年,共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80餘次,覆蓋受衆1.2

萬人次;緊抓“雪亮工程”建設契機,全面深化視頻平臺和高空全景監控平臺應用,累計接入153路前端設備,同時將34家單位1160路監控視頻接入公安視頻平臺,切實提升視頻監控成效。

下一步,海勃灣區將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認真履行維護政治安全職責,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紮實抓好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統籌社會力量、規範社會行爲,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以高水平法治服務高質量發展;強化源頭防範、風險排查,積極防範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重大風險和個人極端風險,妥善處置羣體性事件,確保平安海勃灣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臨滄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以繡花精神深耕平安建設

(2023年11月15日)

“普法強基進大山,布朗哨兵護平安。”伴隨着小三絃的獨特音調,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邦丙鄉的“布朗哨兵”唱起了自編自譜的普法宣傳調子。

這是《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跟隨雲南省委政法委組織的“共繪‘楓’景精彩‘橋’雲南”主題宣傳集中活動採訪組深入臨滄市看到的一幕。

“社會治理,羣衆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必須依靠的參與者,所以我們通過開展基層幹部羣衆喜聞樂見的普法宣傳形式,宣傳綜治平安建設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平安臨滄、法治臨滄建設的知曉率。”臨滄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邱明告訴記者,近年來,臨滄市始終堅持羣衆安全感滿意度就是平安建設風向標,以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爲目標,織密“平安網”、繪就“平安圖”,引領全市政法幹部發揚優勢、補齊短板,用繡花精神深耕臨滄這塊平安高地,羣衆安全感和滿意度實現雙“提升”。

一、持續探索村民自治方式驅動社會治理“新引擎”

“一寨住着三縣人、環境衛生難打整,政協幫忙來協商、聯合管理要得成。” 一句在臨滄市鎮康縣軍賽佤族鄉岔路村委會紅巖自然村廣爲流傳的阿數瑟對子,道出了該村村民對“邊寨協商”制度的贊同。

紅巖村位於臨滄市鎮康、耿馬、永德三縣交界處,地理位置特殊,民族特色濃郁,具有“一寨三縣三鄉六村”的特點。

“過去,我們組織鎮康籍的村民打掃衛生,其他兩個縣的村民就看着,久而久之就沒有人願意參加公益勞動了。”岔路村委會黨總支書記羅永蘭告訴記者,過去的紅巖村,公共事務難開展,推諉扯皮等情況屢見不鮮。

2020年5月29日,鎮康縣政協、永德縣政協、耿馬縣政協共同開展“一寨三縣三鄉六村”聯合治理協商議事活動,達成了“成立一個聯合黨支部、制定一份聯合村規民約”的共識,紅巖村髒亂差的村貌得以改變。

“結合我市邊境線蜿蜒漫長、無天然屏障,邊境小道便道多,邊境管理難度大的實際,我們通過組織轄區羣衆積極廣泛參與邊境治理的方式,全力構築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的邊境防控體系,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

共建共治共享邊境社會治理新格局。”臨滄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李全勝介紹說。“恭喜您成功參與邊境巡邏一次,現頒發紀念證書一本。”在鎮康縣南傘

鎮刺樹丫口村賜福彝寨旅遊景區,該景區正在爲參與邊境巡邏的遊客頒發紀念證書。

“除了發動村民參與守邊護邊,我們還探索讓遊客切身實地感受邊境管控工作的守邊打卡模式,實現人在邊境遊、法治心中留的目的。”鎮康縣委政法委副書記羅開平介紹,工作中,鎮康縣推動建立健全聯勤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實現了“邊境安寧、羣衆滿意”的工作目標。

二、持續探索社會治理品牌打造定分止爭“公開講話”

今年5月,臨滄市臨翔區居民彭某通過“無訟臨滄”小程序向臨滄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陳某和楊某支付拖欠材料款19100元。

進入訴前調解程序後,該院調解員立即與陳某和楊某聯繫,發現當事人身在外地,隨即利用“無訟臨滄”小程序進行遠程視頻調解,成功爲彭某追回欠款。

“這是我市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的縮影。”臨滄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王擁軍告訴記者,近年來,面對城市基層治理的多元化格局,臨滄市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核心作用,健全組織體系,積極探索“黨建+”治理體系,以“創建品牌、提升成效、形成體系”爲抓手,推陳出新,走出一條符合臨滄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路子。

一杯消氣茶,一杯說事茶,一杯談心茶,一杯握手茶,這是“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雙江縣勐庫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李學金總結的“四杯茶”調解法。參加調解工作16年來,他參與調解糾紛1260件,爲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4300多萬元,維護了社會安全穩定,被譽爲“茶香和諧守護者”。

據瞭解,臨滄市傳承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推廣了多元解紛、三調銜接加法律服務、民生服務等獨具特色的調解方法和基層社會治理品牌,使矛盾在基層化解、糾紛在訴前解決。

三、持續探索羣防羣治體系擰緊平安臨滄建設“安全閥”

臨滄市位於我國西南邊陲,面積2.36萬平方公里,山區面積佔比97.5%,人口223.3萬,少數民族佔比38%,存在人口分散、基層幹部少、基層治理水平不均衡等特點。

“臨滄市充分尊重人民羣衆首創精神,豐富和完善治理體系。”邱明告訴

記者,全市充分發揮羣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優勢,先後涌現出邦丙鄉“布朗哨兵”、勐勐鎮“巧舌婦”志願服務隊、鳳翔街道石房村“鄉村青年之家”等羣防羣治組織,走出了一條依靠羣衆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之路。

2021年4月,雙江縣勐勐鎮計劃在大荒田村修建一條水泥路,用於促進村裏產業發展、羣衆增收致富。涉及徵地拆遷的一戶村民因被佔用的土地面積較多,遲遲不願簽字同意。後來,在該鎮“巧舌婦”志願服務隊的調解下,該戶村民在同意書上籤了字。

“發動和依靠羣衆,是傳承和發揚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關鍵一招。” 雙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丁相恆說,自從有了“布朗哨兵”“巧舌婦”志願服務隊等參與社會基層治理,村貌改善了,村民也富起來了。

在臨翔區鳳翔街道石房村,該村按照“黨政動手、依靠羣衆、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思路,細嘎村民小組通過黨組織領導下的“青年之家”等羣團組織共同發力,形成自治合力,各種亂象得到有效整治,鄉村振興及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用“平安指數”護航“發展指數”

平安金昌建設工作綜述

(2023年9月26日)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平安,改革發展基石,民生福祉所繫。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金昌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主動創穩爲抓手,聚焦金昌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主題,統籌發展和安全,擔當實幹、克難奮進,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推動平安金昌、法治金昌建設邁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有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一、夯實根基打好平安建設“組合拳”

平安,是民生所盼,是發展之基。

2020年2月,金昌被中央政法委確定爲全國第1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中央和省上的部署要求,堅持先行先試、走在前列, 積極探索構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不斷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築牢城市平安根基,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向縱深推進。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堅持以上率下,指導主動創穩行動方案制定,主持召開全市主動創穩推進大會,專門調研督導全市主動創穩工作,多次就金融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安全生產、重大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作出批示,每逢節假日和重要時間節點,到基層調研指導。市主動創穩工作指揮部牽頭抓總、統籌協調,按月召開調度會,積極協調解決主動創穩工作中的困難問題。縣、區及各部門單位切實轉變思想認識,聚焦主責主業,細化工作措施,推動工作任務落實落細。

對羣衆而言,幸福生活的最大保障莫過於平安,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金昌離不開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市聚焦中心工作、服務社會發展,平安建設持續發力、法治建設穩步推進、基層治理走深走實,印發《金昌市主動創穩行動實施方案》,部署主動創穩“十大行動”,與實施治理高效現代化新金昌“八大工程”同頻共振、同向發力。配套制定《貫徹落實主動創穩部署要求工作方案》,逐項細化分解236項工作任務,形成既有分工責任、又有時間節點控制的工作任務責任清單。

堅持常態長效,建立健全主動創穩指揮調度、研判預警、協作配合、平戰結合、主動防範、民生保障、法治保障、督查督導等八項機制和五個清單、五個臺賬,推動建立清單式管理模式;充分發揮政法領域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安全協調機制作用,定期分析研判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形勢,每月發佈《平安金昌指數》;強化問題督辦機制,注重發揮督導檢查助推作用,主動創穩工作指揮部常態化深入基層瞭解掌握主動創穩開展情況,督促工作任務落實。

加強信息收集研判,嚴格落實情報信息工作“日分析、日研判、日報告” 機制,制定《金昌市涉穩情報信息工作辦法》,健全完善涉穩情報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運用機制,明確重大案事件快報、要情專報等要求,累計報送日報告269期,專報信息57期。

二、打防管控擰緊社會穩定“安全閥”

在金昌,平安建設讓羣衆時刻擁有滿滿的安全感。從調解室裏針鋒相對到握手言和,從一場場普法宣講活動到巡邏車隊亮起的一盞盞警燈折射出金昌在平安建設中堅實步伐。

更有效地打擊犯罪,提高羣衆安全感,是深化平安金昌建設的重點。

持續推進電信網絡詐騙防範治理工作,立電信詐騙案件34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6人,止付凍結資金7994萬元,預警勸阻資金3216萬元,返還受害人被騙資金294萬元,電信網絡詐騙案首次實現發案數、損失數同比下降,破案數、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同比上升;紮實開展打擊“黃賭毒”“食藥環”等突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破獲黑惡案件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4人,認定惡勢力犯罪團伙1 起;截至目前,全市共立刑事案件870起,破案370起,同比上升40.2%;受理治安案件1252起,同比下降9.7%近年來,爲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金昌,爲金昌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環境,我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採取一系列新舉措,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抓實抓細安全生產,積極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應急管理部門牽頭健全完善社會安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等應急預案37個,加快推進安全生產五大體系建設,探索建立清單制、通報制、預警約談制等議事協調機構運行機制,集中開展餐飲行業燃氣安全排查整治,有效防範化解安全風險。

公安、武警部門嚴格落實“四項機制”和“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 常態化開展徒步巡邏和警車巡邏,持續提升街面快速反應能力。認真做好危爆物品安全監管,加大緝槍治爆力度,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持續開展道路交通安

全管控,部署開展貨車超載、市區停車秩序等專項整治行動7批次,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爲7.6萬起。

三、法治護航織密社會治安“防控網”

2022年8月,永昌縣的74名法治副校長分別在全縣52所中國小正式履職上崗。法治副校長正式上崗後,成爲青少年兒童法治思想啓蒙、法治意識培養、法治覺悟提升的播種人和引路人,通過開學第一課、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團隊活動等形式,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增強師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識,成爲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按照市委辦、市政府辦《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有關工作的若干措施》, 制定我市重點工作清單、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意見等制度,全市聘任法治副校長194名,落實四個“100%”安保措施,不斷提升未成年人安全防範能力。

圍繞城鄉建設與管理、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制定出臺供水、消防設施、革命遺址保護管理辦法,噪音污染防治辦法和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以良法保障善治。全面推進“八五”普法規劃,着力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提檔升級,紮實開展“法治爲民辦實事項目”10項,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公安機關、法院系統、檢察系統、司法機關等不斷規範執法司法辦案。

爲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部署要求, 圍繞全市工作大局,分系統完善落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制度機制,深化涉民營企業刑事訴訟“掛案”清理,強力攻堅“隴原風暴”執行行動,持續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和“萬所聯萬會”活動,用法治擦亮營商環境“金”名片。

四、創新機制奏響社會治理“協奏曲”

治政之要在於安民。近年來,我市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把社會治理重心放在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提高社會基層治理效能,營造了和諧有序的社會氛圍。

我市聚焦網格整合,制定了《網格員管理辦法》《網格事項禁入清單》《網格事項處置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制度機制,進一步提升了網格化服務管理規範化、精細化水平。全市重新劃分網格695個並統一編碼,選配網格員695人,組建“四長五員一民警”網格隊伍,整合黨建、民政、應急、消防等工作網格,實行“多網合一”,充分發揮“一專多能”作用,通過“隴情e通”及時跟進掌

握羣衆訴求和辦理進程,以“小網格”托起基層治理“大格局”,“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網格管理體系基本形成。

堅持黨建引領,探索“黨建+”工作模式,推進基層黨建和網格化服務管理“雙網融合”,開展“一村一社一品”創建活動,打造出“互助睦鄰·寶林之家”“紅色管家·福暖金都”“矛盾驛站·昌榮暢達”等黨建特色品牌,推出南壩鄉“3358”工作法、東寨鎮“八心”工作法、金川路街道“1336”基層協商民主等服務羣衆特色品牌。同時,健全完善“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和派駐輪駐、隨叫隨駐等配合協作制度,建成市縣鄉三級綜治中心21個,推動綜治中心實戰化,着力打造“1+3”協同治理模式,部署開展“兩無”“三不”創建行動,二季度,全市共有60個村(社區)實現“兩無”,環比增長3.9%; 158個村(社區)實現“三不”,環比增長12.2%。以便民利民爲先,社會治理的“硬功夫”還體現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等方方面面。

我市始終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作爲一項源頭性、基礎性、根本性工作,大力開展“楓橋式”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系列創建活動,全面推進訴源治理,加強訴調對接,構建矛盾糾紛多元調處機制,社會矛盾總量呈現穩中有降趨勢。

與此同時,常態化推進涉穩風險排查化解,全面排查金融風險、公共安全、教育、信訪等9個方面85個具體問題,特別是國有土地上已售城鎮住宅歷史遺留“登記難”問題發證率達100%,綜合排名全省第一;積極協調推進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工作,截至目前完成清收處置2.99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342.44%,位居全省第二;紮實開展治重化積工作,信訪部門全面加強督查督辦,動態摸排梳理重點信訪事項全力化解;抓好重點人員和重點羣體穩控,確保各項維穩措施落到實處;規範重大事項風險評估工作,推行“容缺”備案機制和幫辦服務,努力在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涉穩隱患。

新徵程上,金昌將繼續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以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金昌爲目標,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平安建設工作各方面,聚焦工作重點、難點、堵點和焦點,務實篤行,以打通癥結帶動全面進步,深入推進平安金昌、幸福金昌建設邁上新臺階,展現新風貌。

瀋陽市委政法委、市委組織部 紮實推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瀋陽

(2023 年 10 月 10 日)

前三季度,市委政法委會同市委組織部牽頭全市18家市直部門、13個區縣

(市),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 的緊迫感,堅決守住守牢安全發展底線,紮實推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瀋陽,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互促共進。

一、注重操作性謀劃提升黨建引領新效能

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架起黨和羣衆“連心橋”。制發《2023年瀋陽市深入踐行“兩鄰”理念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工作要點》以及舒心就業、幸福教育、健康瀋陽、品質養老進社區(村)2023年工作要點,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四個民生工程進社區、深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持續推動“五社聯動”、健全基層羣衆自治機制。深化“黨派我來的”溫暖行動、“我是雷鋒”志願活動,建立1.1萬餘支志願者服務隊,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

推進陣地功能提質升級,構築基層治理“橋頭堡”。加快推進陣地功能提質工程,召開工作推進會,瞭解13個區縣(市)黨羣服務中心(站)建設進展情況,指導各地區及時排查影響建設進度的各類風險隱患,已於6月底前,完成高標準打造120個社區黨羣服務中心、200個黨羣服務站建設任務。

推進12345熱線進社區網格,開好爲民服務“直通車”。制發《12345熱線進社區試點包保推進工作方案》,成立包保推進工作小組,對照《12345熱線進社區任務清單》,全程跟進指導各相關部門和地區工作落實。按照300戶左右標準劃分15099個社區網格,將水電氣熱等15個職能部門的32個業務圖層、1.4萬個專屬網格全部整合,並將1.2萬名社區專職網格員、1.5萬名兼職網格員納入平臺管理,實現“同網共治”。上半年累計巡查上報案件46.2萬件,辦結46萬件,即時轉辦率、按時反饋率等熱線指標均爲100%。

二、凝聚創造性合力,開創平安建設新局面

聚焦社會治安防控,多點發力創建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示範城市。重拳打擊突出違法犯罪,堅持“命案必破”方向不動搖,強化多警種合成作戰機制和戰法,全市新發命案全部告破,實現了命案現案破案率連續5年保持100%。“八類”嚴重暴力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21.51%,破案率同比上升10.35個百分點; 以大數據研判爲引領,以刑偵基礎工作爲抓手,對羣衆反映強烈的涉民生侵財

犯罪出重拳,今年4月以來,全市破獲多發性侵財案件4248起,挽回經濟損失2700 餘萬元。

依法嚴懲網絡違法犯罪,堅持情報導偵理念,以“淨網2023”行動爲抓手, 對嚴重危害網絡秩序和羣衆權益的突出違法犯罪和網絡亂象發起凌厲攻勢。今年4月以來,共破獲網絡傳播淫穢物品、網絡賭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涉網案件278起,同比上升18.21%,抓獲涉網犯罪嫌疑人同比增長23.28%。

聚焦向事前預防轉型,多輪驅動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爲東北唯一、全國18個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試點城市,瀋陽市已建成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匯聚接入17個行業領域數據信息,接入監測設備215172套,整合基礎地理信息圖層69個、氣象信息12類,數據總量42.1億條, 接收報警信息14.25萬條,生成預警信息4603條,督辦風險處置2069次,完成了燃氣、危化、交通、建築、消防5個重點高風險領域監測預警功能建設,實現了供排水管網、熱力管網、內澇災害等12個領域監測數據治理,構建城市安全風險“一張圖”。

清單化壓實“三管三必須”責任,緊盯危化、燃氣、建築、交通、消防、自建房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整治,加強源頭管控,嚴守項目審批紅線,寓服務於審批,創新項目管家服務舉措,持續辨識管控安全生產風險,動態排查整治重大隱患1382項。組織開展各行業部門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職責評估工作,深化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目前,檢查企業5881家次,非法運營車輛2400 餘臺次,查處“百噸王”貨車超載37次,在建房屋、地鐵項目30項,立案2707 起,完成行刑銜接45起,查處危險化學品360.98噸。

聚焦食品藥品和生態環境安全,多措並舉打造瀋陽特色亮點。搭建食品藥品“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歸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各類信息,建立數字化企業檔案,生成食品企業“食安信用指數”評價模型,獲評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典型案例。組織開展全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風險分級檢查工作,截至7月底, 開展檢查65549家次,檢查率達到58.4%,檢查零售藥店4148家,檢查覆蓋率70.5%;抽檢藥品541批,完成檢驗326批,抽檢計劃完成率60.1%。

完成制定下發“瀋陽市生態環境局2023年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方案”,持續開展環境超標數據複覈工作,構建四方輔助執法工作機制,組織推動全市各區執法隊檢查危廢企業1239家、在線數據企業1249家、出動執法人員4745人次、立案調查2件、

移交公安機關調查25件,全市未發生重大危險廢物環境安全事件。

三、加強基礎性建設,實現社會治理新突破

築牢數據底座基礎,在智慧治理上求突破。持續優化基礎數據採集歸集, 通過網格巡查和數據輪詢比對,實現常住人口信息池(人員裝戶圖數據)每半個月自下而上、每個月自上而下更新一次,截至目前,常住人口信息池(人員裝戶圖)數據擴充至813萬條,全力推進社區資源信息池(資源裝戶圖)錄入, 累計錄入資源信息13.9萬條。

築牢平臺建設基礎,在治理效能上求突破。村(居)民委員會100%下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構建居民議事、樓棟(單元)議事、社區議事、街區議事、業委會議事等5個居民自治場景,全面落實“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以及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備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