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轉基因”科普進校園活動方案

“轉基因”科普進校園,學生更有社會責任感

“轉基因”科普進校園活動方案

一、方案名稱:

科普教育--學生心目中的社會問題“轉基因”

二、方案背景:

教育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的具體化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即將下發和執行,生物課程與核心素養的關係,成爲了近期研究的熱點。結合目前高中生對待中國近期出現了一系列涉及到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案件和糾紛,如雀巢轉基因食品標識糾紛 ,美國轉基因大豆進口許可證風波等,還有如今沸沸揚揚的轉基因稻米市場化爭議等轉基因社會問題的態度不穩定,歸其原因在於學生對轉基因的認知不夠,因此以轉基因知識爲載體的教學研究一方面可以提升高中生對轉基因的認知,另一方面可優化課堂教學,以便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達到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三、方案目標:

1、通過本活動的開展,普及了轉基因科學知識,宣傳了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關政策法規,科學解答了當前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提高了廣大青年學生對農業轉基因技術的認知水平。提升了專業知識,更加了解了轉基因技術,也會用科學的眼光更加理性地看待轉基因技術。

2、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發展學生的科普知識特長,培養合格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

3、藉助青年學生這個活躍羣體,向社會發出並傳遞科學、權威的聲音,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方案所涉及的對象、人數

本方案所涉及的對象主要爲我校教師與學生,並邀請縣教育、科技條線的相關領導專家進行指導,共計1000人左右。

五、方案的主體部分

1.活動內容

a.活動主要以轉基因科普知識手抄報作品展示和了解轉基因十大問題的海報展示的形式進行,並在現場發放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知識的宣傳單。展示的手抄報作品和海報以學生的視角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圖文並茂的版面,將轉基因科普知識躍然紙上。活動中,同學們互相談論對轉基因各方面的見解.

b.活動還安排了專家專題講座,從科學層面回答公衆關注的相關轉基因熱點問題,向社會傳遞科學、權威、客觀的信息。

 c.填寫調查問卷、現場答疑釋惑、自願支持簽名等內容。

2.難點、重點、創新點

a、活動資源的尋求和充分利用。

b、活動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的設計與實施

c、交流的開放程度空前巨大,引發的社會效應比較突出,立竿見影。對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意義

3.利用的各類科普教育資源(場所、資料、器材等)

a.構建科普教育交流平臺。

實行“統一領導,條塊結合,形成合力”的原則。由校長掛帥,分管領導負責牽頭,各處室互相支持、協調,成立“轉基因”科普教育領導小組,構建科普教育交流平臺,制定校園“轉基因”科普文化宣傳規劃,保障“轉基因”科普教育項目、崗位、陣地、教師和物資的落實,保證“轉基因”科普教育活動的紮實開展。

b.組建“轉基因”科普教育領導隊伍

加強師生的“轉基因”科普知識宣傳,聘請學有特長、熱愛科普的老師,擔任學校的“轉基因”科普教育輔導員,以點帶面,提高教師科普教育的整體素質;並聘請校外“轉基因”科普界的專家擔任學校科技顧問和輔導員。

c.制定執行“轉基因”科普教育方案

通過“轉基因”科普教育領導小組的共同研究和協商,制定學校“轉基因”科普教育的活動方案:每天一則科普新聞、每週一期科普博覽、每月一份科普信息、每學期各班一期科普黑板報、每學年一次全校性科普知識競賽和每學年一屆科技節。每學期的科普周、科技教育月活動中我們均要開展科普專題講座、參觀訪談、實地考察等教育活動;學校、班級開展以“轉基因”科普教育爲主題的板報評比,進行“轉基因”科普教育系列活動,隆重舉行“科普節”,展示師生、學校在“轉基因”方面取得的科普教育成果。

4.活動過程和步驟:

a、準備階段(2018年9月——2018年12月):制定“轉基因”科普教育活動方案,開展基礎性工作。

b、實施階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組織開展各類“轉基因”科普教育活動,加強“轉基因”科普教育活動與校園文化建設整合的研究。

c、總結階段(2019年7月——2019年10月):彙總成果,邀請相關專家鑑定總結。

5.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預案

主觀上的青少年“轉基因”科普教育專業知識不足和客觀上學校研究重點的變化是本活動開展過程中主要會出現的問題;解決的策略是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學習,提高駕馭青少年科普活動的能力,並多與學校領導溝通,提供好的意見建議,把構建“轉基因”科普特色校園文化作爲年度學校科研工作的重點,予以大力支持。

6.預期效果與呈現方式

a、活動報告,“轉基因”科普特色校園文化研究專輯;

b、學生科技人文素質展示及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成績,形成科技小論文、小研究成果集錦。

7.效果評價標準與方式

參照教育科研的評比方法對活動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績效評價,確保科學性、公開性。

8.對青少年“益智、養德”等方面的作用

立足本校實際,在充分認識自我、客觀分析環境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創建富有個性的校園科普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科普素養,發展學生的科普特長,培養合格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