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社會治理經驗典型案例

革鬆散疏離之積弊 興緊密友好之新態——社會治理經驗典型案例

社會治理經驗典型案例

一、背景與起因: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按照市縣關於加強社會治理試點工作的要求。博望街道辦黨委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印發了《街道辦社會治理實施方案》、《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通知》《老舊小區物業化試行辦法》《街道辦網格化管理辦法》和《街道辦市域治理實施方案》等文件。進一步闡述了黨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意義,充分明確社會治理是把黨的領導植根於基層和人民羣衆中,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組織各方資源依法管理基層社會事務;堅持以黨建引領作爲加強、創新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積極開拓思路,將城市基層黨建部署在前,落實到底。

博望街道辦地處縣城中心,轄14個村,9個城市社區,1個農村社區,戶籍人口8.3萬,常住人口11.8萬。今年以來,街道辦以黨的建設爲引領,以“四個一”爲目標,以“五化”爲突破口,着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二、做法與經過:

(一)提高政治站位,夯實社會治理組織基礎。

緊緊抓住全縣社會治理創新試點工作契機,堅持問題導向,集聚社會資源,集合工作力量,提升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成立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5個工作組,抽調38名幹部成立綜合協調組、便民服務工作組、專班隊伍工作組、網格化工作組、督辦督查工作組,確保組織機構延伸到基層,人員保障下沉到基層,服務管理落腳在基層,實現“上下聯動,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強化“四個一”,構建社會治理工作新格局。

1、強化一個平臺建設。街道辦便民服務中心按照“權力下放、簡化程序”的原則,實行“一站式”服務羣衆。一是釐清審批及服務事項。街道辦便民服務廳要上接縣政務服務中心,下接村(社區)便民服務室,經梳理,涉及行政審批事項五類9項,服務事項十類50項,我們據此印發了辦、村兩級的便民服務卡和便民服務手冊,公開了服務事項和服務流程。二是完善便民服務機制。規範完善便民服務五項內控制度(考勤管理制度、辦事公開制度、誡勉教育制度、績效考評制度和AB崗工作制度)和便民服務七項工作機制(“一站式”服務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錯時延時服務制度、幹部值班制度、失職追究制度),推行現場服務、代辦服務、預約服務和上門服務,在城區打造 15 分鐘便民服務圈,在村打造 30 分鐘便民服務圈。三是規範辦事流程。從受理、辦理到反饋三個方面進行規範公示。四是發放卡冊。以村、社區爲印製便民服務卡和便民服務手冊,向羣衆發放。五是建立臺賬。分黨建窗口、民政窗口、勞保窗口等幾個窗口設計民情服務檯賬。六是加強硬件建設。以江灣便民服務室爲標準,不斷提高完善便民服務室的硬件建設。今年主要抓好三村、朝陽社區、東方紅村三個村(社區)建設。燎原社區的醫院移交建成老人日間照料中心。七是優化服務水平。以中山街社區爲標準,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從辦事受理、提供服務、反饋評價全過程落細落小“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落實“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心服務、一辦到底”的“四個一”服務。推行錯時延時、節假日值班、預約上門、發放清單指南等服務,全方位提升服務水平。八是服務進小區。要在200戶以上的小區成立黨組織,設立黨羣服務點,爲小區的黨員和羣衆服好務。實現黨建進網格、黨建進小區的目標。

2、強化一張網絡連接。強化網格功能,實現爲民服務網絡全覆蓋。一是合理劃分網格。按照300-500戶,不超過1000人的原則,將村、社區化分爲172個一級網格,按村、社區劃分25個二級網格,按照夢五、福三八個片區劃分三級網格。建立動態數據庫。二是強化網格力量。在明確一格三員的基礎上,將村(社區)服務隊、志願者服務隊力量進行梳理整合,下沉到網格,並建立網格內的公示牌。三是建立六級體系。依託現有的社區管理體系和信息平臺,探索建立街道辦——社區——網格——小區——樓棟——居民的六級網格的組織體系,變串聯爲並聯,構建部門協同作戰、上下齊動員的工作格局。四是積極進行信息錄入。除307和舒家營村、朝陽社區未完成外,其餘6個社區已完成信息錄入。其他的村務必於5月20日前完成信息的錄入。五是完善工作制度,提升網格實效。建立網格化運行工作制度,明確網格內人員的任務、職責及要求,形成上報、受理、轉辦及反饋“閉合環”的網格流程,暢通從上至下、自下而上的服務渠道。強化適時在線互動,建成集黨的建設、民生保障、綜合治理、信息査詢、網上受理、網上解答和網上回復爲一體的線上信息服務平臺,與線下便民服務平臺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管理扁平化、資源集約化、服務便捷化。六是加強網格員的管理。建立《專兼職網格員報酬落實制度》,制定《網格員考覈管理辦法》,考覈的成績與評優樹模掛鉤,與網格員報酬掛鉤,有效激勵網格員發揮作用。七是全面落實網格七件套。以村、社區爲單位,爲每名網格員落實一件藍馬甲,一個工作牌、一個工作包、一個工作羣、一本工作日誌、一張民情聯繫卡和一套採集表。

3、強化一套專班人馬。組建三支隊伍,落實一套人馬。綜合執法隊伍。街道辦以“街辦吹哨、部門報到”的模式,將轄區內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市管所、自然資源所、交警中隊、城管監察隊等12類人員力量,建立人員臺賬,明確工作職責,確定聯動機制,組建了281人的綜合執法大隊。變串聯式執法爲並聯式執法,並已在打擊偷採河砂、拆除違建方面發揮作用。疫情防控期間,我辦綜合執法大隊組成聯合巡邏車隊,每天兩次宣傳、勸返、整治羣衆集聚較多的樂城公園、世紀廣場、老街市場等場所。村(社區)服務隊。將村組網格員與村(社區)幹部、河長、路長、治安員、保潔員、河道協管員、食品協管員、村醫等11類社會服務資源,組成25支449人的村(社區)服務隊,明確9項職責,爲羣衆提供民政、計生、醫保、綜治、勞保等服務。志願者服務隊。將機關事業單位、1+X聯動部門黨員幹部、社區黨員羣衆、青年志願者及鄉賢等6類人羣納入志願者隊伍中,不斷拓展“博望大媽”志願服務內涵,用好“博望大媽”這張及金名片,體現志願服務的“博望特色”。全辦已登記志願者2230名,分類組建環保、平安、健康、文化、家政等志願隊伍,常態化開展環境治理、社會穩定、文化生活、家政服務等志願服務,形成“我爲人人、人人爲我”城市文明氛圍。

4、強化一套機制保障。一是強化組織保障。街道辦成立領導小組,健全工作機制,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把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納入領導班子議事日程和發展規劃,納入績效考評、開展相關督導工作,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認真抓好“四個一”構架完成和抓黨建促“三化”工作。二是強化經費保障。建立經費籌集和支出管理制度保障機制,第一是用好縣上70萬配套資金;第二是辦、村兩級各擠出資金300萬元用於社會治理,目前資金已到位;第三是募集資金,設立社會治理專項基金。三是強化機制保障。建立“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周例會制度”、“志願者積分管理制度”、“網格員考覈制度”和“社會治理評估制度”等四項制度。採取評估、檢查、周例會三種方式推動工作。對錶現突出、成績優秀的集體和個人,年底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中不履職盡責的給予通報批評。全面推行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評優評先徵求社區黨組織意見,並將評議結果報上級組織部門備案。街道辦堅持每週五社會治理例會制,梳理解決當前工作的難點和不足,不斷鞏固工作成效。

(三)創新黨建引領+“五化”,不斷提升社會治理工作實效

強化基層黨組織對社會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通過黨建引領、發揮羣衆自治的作用,找準切口,增強社會治理實效。

1、黨建引領促老舊小區物業化管理。黨建引領+老舊小區物業化管理。我辦現有小區267個,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的177個,2000年以後的90個,老舊小區率爲65.9%。爲着力解決住宅小區環境差、無人管、公共服務覆蓋少等問題,街道辦認真研判,積極探索,採取物業公司進駐管理、業主自治、村(社區)兜底代管三種模式,推進老舊小區物業化管理。探索建立社區黨組織+物業管理+業委會的紅色物業模式。目前,會同房管局已確定教師小區、酒廠家屬院等7個小區作爲物業化管理的試點,分別採取不同方式推進,目前已完成了“設門禁、建門衛;組業委、進物業”的步驟要求。街道辦要求各社區在重點推進的基礎上,逐步達到全面覆蓋。村(社區)將需要實行物業化管理的小區列成清單,形成時間表、任務圖,明確負責人,一區一策,分類施策,分步實施,積極穩妥推進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工作,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奠定堅實基礎。

2、黨建引領促網格化管理。依託現有的社區管理體系和信息平臺,探索建立街道辦——社區——網格——小區——樓棟——居民的六級網格的組織體系,變串聯爲並聯,構建部門協同作戰、上下齊動員的工作格局。街道辦成立網格化工作專班,分五步開展工作,開展四輪調查摸底,完成了網格內小區、企事業單位、住戶和人口、14種特殊羣體的摸底統計及網格劃分和網格圖繪製。全辦172個網格現有住戶34453戶、人口118448人,小區267個、行政企事業單位213個,特困、低保等14類特殊羣體共計6596人。加強網格內人員信息數據的動態管理,將村(社區)服務隊伍、志願者隊伍、綜合執法隊伍三支隊伍2971人分解落實到168個網格,構建職責明晰、力量下沉、服務精準的六級網格管理體系。全面規範打造信息服務中心,爲社會管理提供及時、準確、便捷的數據支撐,達到線上線下管理暢通無阻,網格化工作規範化、有序化、制度化。

3、黨建引領促市域治理博望化。街道辦以防範矛盾風險、主動破解社會矛盾爲突破口,進一步推進市域治理博望化。塑造了“小巷總理式”社區支書孟凡豔,成立了孟凡豔工作室,推廣服務羣衆新方式,豐富羣衆服務新內容;成立高巧雲式“博望大媽”志願服務隊,發揮羣衆自治作用,營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設立了社區樓宇黨支部,進行黨員志願者分類管理,發揮黨員示範引領作用;打造“楓橋經驗”的博望特色,建立“黨建爲基、三預固本”的社會穩定長效機制;推行志願服務“五色管理”,統一標識、服務和管理(紅色代表普通黨員居民志願服務;黃色代表機關單位黨員職工志願服務;綠色代表生態環保志願服務;藍色代表平安志願服務;黑色代表志願服務時長超過100小時的)。做實五類服務,搭建矛盾調解、法律諮詢、健康服務、民生服務平臺,不斷提升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疫情防控期間,“博望大媽”志願服務隊參與活動500餘次,爲築牢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先進事蹟先後在中省市縣媒體中推送宣傳。

4、黨建引領促新建小區公共服務均等化。街道辦全力配合房管局物業科做好新建小區的各項服務功能的完善提升,主要解決有物業無服務、光收費不管理的問題,做到基礎設施、公用設施無短板,服務水平大於等於設區市的公共服務水平。全辦以恆基新城的物業管理水平爲基準,對小區的物業服務實行星級化評定,打造金牌物業服務小區。

5、黨建引領促城市家園化。將城市管理精細化作爲推進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內容,開展“淨美”博望專項行動,對城區內背街小巷進行徹底整治,做到硬化全覆蓋、亮化全到位。同時,積極開展“示範小區”創建活動,在小區內注入人文情懷,倡導文明禮儀、傳播傳統文化,形成“崇文尚德”“公俗良序”的社會風尚。提升羣衆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取得的成效:

社會治理是責任所在,更是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基石。我們既是組織實施者,又是解決問題的落實者。要將社會治理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系統思考、系統謀劃、系統推進。截至目前,街道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招商引資2.8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038萬元,全力推動街道辦“1258”戰略規劃邁上了新的臺階。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城市經濟、城市管理上取得新突破。落實“店小二”式的領導幹部包抓企業的“五服務”機制,即服務營商環境的改善、服務企業生產要素配置到位、服務企業原材料供應和市場開拓、服務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服務企業解決貸款問題。爲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境和難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競爭力。一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標較去年同期均有較大增長。全力做好濱江新城、西一路下穿涵洞、關王堡棚戶區改造等城市重點項目建設的環境保障,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形象。二是在統籌推進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社會穩定上形成新合力。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紮實開展脫貧攻堅“三排查三清零”,對全辦825戶建檔立卡戶和6戶邊緣戶集中開展排查,已排查問題21項,已整改落實的10項。及時修訂完善脫貧攻堅五類長效機制,重點關注好“三類人羣”,確保做到入戶排查不留死角、問題整改不走過場、政策落實不留尾巴、機制建立不圖形式。打破行政區域規劃,依託天豐米業與龍頭鎮連片建立10萬畝綠色有機稻米基地,目前已與張騫路沿線7個村簽訂了“訂單農業”。圍繞城市綜合創建,整合人員力量開展環境整治,全力建設“淨美博望”,提升村容戶貌,打造優良人居環境。堅持“黨建爲基、三預固本”工作機制,以排查細、預測準,分析透、預警早,措施硬、預防實的目標,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社區”,問題就地化解,矛盾不上交。目前排查穩定隱患55起,已處理 18 起,現存 37起,其中責任主體本轄區15起。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三是在提升爲民服務水平爲民辦實事上彰顯新亮點。全面規範街道辦、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按照理清事項、完善機制、規範流程、發放卡冊、建立臺賬等五個方面的要求實現了便民服務的清單化、便捷化和高效化。老舊小區物業化管理上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教師小區、酒廠家屬樓的物業化管理已基本到位。177個老舊小區在5月底全部組建業委會。全面實行城市黨建聯動機制的“清單式”(需求清單、資源清單、服務清單)管理,有效助推了行業黨建融入屬地管理。疫情防控期間,共有89家機關事業單位,到我辦9個城市社區報到,共同參與疫情防控的排查和宣傳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存在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我辦社會治理工作雖然正在有序推進,在探索中也形成了一定的經驗,但在工作中還存在新的困難和挑戰,一是社會治理理念沒有深入人心,沒有形成共識,缺乏強有力的保障;二是街道辦職權有限,在統籌社會治理綜合執法隊伍建設上缺乏力度;三是受經費、人員的限制,辦、村、社區在人財物方面難以足額保證。

下一步,街道辦將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關於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新理念和新舉措,以“四個一”爲目標,以“三化”爲突破口,實現疫情防控常態化、社會治理長效化的新格局。一是提升政治站位,思想認識到位。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格督查考覈問責,加強學習培訓,不斷增強各級幹部和廣大羣衆的政治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凝神聚力,在解放思想中推動工作,在推動工作中再次解放思想,共同推動社會治理工作新局面。二是找準角色定位,樹牢主責意識。我們既是加強社會治理的組織者又是領導者,做好政策宣傳和發動羣衆,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相信羣衆、依靠羣衆、引領羣衆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工作;三是聚焦“四個一”,狠抓貫徹落實。堅持統籌協調,不斷完善“四個一”工作措施,持續推進黨建引領+三化,補齊短板弱項,狠抓工作落實,強化督導考評,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