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學經驗交流精品多篇

教學經驗交流精品多篇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篇一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就自己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的心得和體會來跟大家進行探討和研究,感到非常榮幸。

一種精神

一個班級要有一種精氣神兒,而這種精氣神兒就是班級的靈魂。一個班級有了精神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行動的指南,有了奮鬥的目標。拼搏創造奇蹟,奮鬥書寫輝煌,這就是我倡導的班級的精神。自強不息更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對學生而言充滿鬥志、刻苦學習、努力開拓、積極進取。

平時我着重培養學生的德育。一個動不動就向家長髮脾氣的學生,很難想象他會去尊敬老師。一個誠信缺失的學生,很難想象他會有良好的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爲了更好地落實誠信這個概念,我告訴我的學生,“犯了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不想承認,甚至矢口抵賴。我不怕你們犯錯,我就怕你們犯了錯,卻不敢說,不敢說,就證明你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不敢面對,就不能真正地去改正錯誤。”

兩個核心

在班級管理和班級建設中我努力形成兩個核心,即“以班主任爲核心”和“以班委會爲核心”。“以班主任爲核心”通俗講就是“跟你走”。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我首先走近學生,魏書生說:“欲窺童子心,更下一層樓。”工作中,我深入學生中,與他們友好交流。其次認識學生,建立學生檔案,從學生的個性出發,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最適合他自己的發展,這實際上就是我們民中的辦學理念。最後是關懷學生,以情動人,陶行知有句話特別震撼我:“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的深處”,我非常相信李鎮西老師的一句話:用心靈贏得心靈,與學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一定會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以班委會爲核心”就是使班幹部成爲班級自治的核心力量。我發現並培養了一批強有力的班幹部。在班幹部的任用上,“由學生民主選舉產生”,在工作開展上,一是逐步放“權”鍛鍊幹部,樹立班幹在學生中的威信,如讓班長負責班級工作並及時彙報班工作;二是加強對班幹部言行監督,違紀班幹部要嚴加處理,做到班規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加強班幹部學習和工作方法訓練,提高其領導水平;四是定期對幹部進行述職評議,表彰優秀班幹部,對不稱職者要及時調換,注入新鮮血液,保持隊伍的先進者。

教育效果的最高境界是走進學生心靈,走進學生心靈就是讓孩子的心靈感動,有所醒悟,在孩子犯錯時,能心悅誠服的接受教育。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三種策略

一是“誇”的策略。“誇”就是誇學生,專業點講就是賞識教育。從某種層面上講,好學生是誇出來的。這對於後進生來講就更爲重要了。具體要做到:把學生誇給同學,把學生誇給家長,差生,缺乏的是心理的慰籍和精神上的關懷,實際上在今天好多學生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再加上他們的家長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在班裏調皮搗蛋就更爲突出,所以學生做得好,我誇獎;做得越好,我越是誇獎;越是誇獎,越激發他們想做好的慾望。教育鏈的良性循環慢慢形成了。

適時的誇獎,帶來的好處是:學生做任何事開始有興趣了。開始願意把它做好。我也從此慢慢走進學生的心靈。並不時的點撥。矯正他們的言行,激勵他們奮發向上。

二是“談”的策略。所謂“談”的策略就是談心。談心是我每天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沒有談心,就談不上班主任工作。在談話交流過程中,把學生當人而不是當做受教育的機器,這是孩子對我們的呼喚。在談心中,班主任瞭解了學生個人的思想;在談心中,班主任瞭解了學生的個人興趣和愛好;在談心中,班主任瞭解了整個班級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在談心中,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尊重;在談心中,學生感覺到老師知識的豐富,學識的淵博,人格的高大;在談心中,學生感覺到老師的真誠,情操的高尚,充滿智慧,心地的善良。多知心話少客套話。多和風細雨少陰風冷雨。

三是家校配合的策略。家長也是教育者,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班裏的各項工作的開展,如果沒有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爲此,我堅持每週至少和家長溝通8次,溝通的方式多種多樣。家訪、邀請家長到校、電話聯繫等。和家長溝通,是因爲我覺得溝通可以讓我們的教育浸透着真誠的人情味,是因爲我覺得這個學生可能需要我的特別關懷。我每次和家長溝通尤其是有打罵孩子傾向的家長溝通,我都會給他們提出兩條建議:

1、成爲孩子人格的榜樣。我對學生家長說:“您希望孩子成爲怎樣的人,請您先做那樣的人。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善良正直,那麼請問您是否善良正直,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勤奮上進,那麼請問您是否勤奮上進?”,我反覆告訴家長,最好的教育是家長人格的無聲影響。

2、成爲孩子知心的朋友。我常常問各位學生家長:“你們每天都和孩子聊天嗎?你們和孩子有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成爲孩子的知心朋友,不是居高臨下地訓斥,而是平等民主的和他們相處,成爲孩子最信任的人。在傾聽孩子心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影響孩子,引導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另外,讓一部分優秀的學生家長以自己的現身說法,去影響另一部分還不夠優秀的的學生家長,是我常用的方式。每次開家長會時,我都喜歡實現安排幾位優秀的學生家長談他們的教子經驗,或者請不是特別優秀但進步很大的學生家長談他們是如何引導孩子的,這些家長都不是專業的教師,沒有系統的學過教育學,但談起孩子的教育,卻樸實而生動,很能引起其他學生家長的共鳴。

作爲班主任,永遠不要與學生爲敵。我要多學習周弘,賞識賞識;多學習魏書生,商量商量,多學習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

教學經驗交流材料範例 篇二

我認爲化學教學最基本的便是化學概念的傳輸。這個環節的好壞,直接決定於學生後面的應用與創新。我們應把概念的教學過程分爲引入、形成、深化、運用四個層次,使學生能完全理解與接受。下面就概念教學的四個層次,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課堂教學中很關鍵、很重要的一步。不能直接把概念“灌”給學生,這樣會使課堂顯得枯燥,而且學生得到的將不是理性知識,而是膚淺的,表面現象的認識,在頭腦中只是過眼煙雲,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學時我儘可能地做到啓發學生的情感,啓迪學生的思維,創設問題的情境,循序漸進的引入概念,並特別注意教學中多“導”,在“導”字上做文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由個別的具體的現象出發,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出事物本質,形成概念。中學化學教材中概念很多,引入的方法也很多。比如,我常用以下“導”的方法:

1、言語法:這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學中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以及生活、生產實際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如“天火”——引入緩慢氧化,“鬼火”——引入自燃。

2、直觀法:主要通過直觀的實驗手段,展示實驗事實,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引入概念,如:碘的昇華——昇華的本質,苯與酸性溶液KMnO4——引入苯結構不同於不飽和烴,幾個物質的導電性實驗現象——引入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

3、舊知識依靠法:通過複習舊知識或舊概念,結合有關的事例或現象引入概念。如回顧乙烯引入乙炔類似的性質,如Na的性質引入鹼金屬性質。

在教學中引入的方法要不斷創新,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感,並以積極的狀態進入概念的學習。在教學中我還常用一幅圖畫、一首古詩、一條謎語、一則小故事等爲引導,再加上生動、直觀的語言,形象的描述,恰當的比喻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然後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較、概括以及嚴密的邏輯推理學,使學生明白:爲什麼引入這個概念?引入這個概念有什麼好處?由此建立一個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完成。如何準確形成概念?

我認爲要給學生提供豐富、合乎實際的、能夠理解的感性材料,這是形成準確概念的前提。由於教材有些概念的引入與實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侷限性,使學生易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有敏銳的調查力,善於捕捉教材中的信息,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全面的感性材料。如飽和烴與不飽和烴,因教材有一定的侷限性,僅限於鏈烴。我們需把這一信息及時補充給學生,再如,教材對於溶液所舉的實例都是無色溶液,我們應及時補上一些有色溶液,更正學生的認識。

其次,我們還需用準確的語言敘述概念,避免因口誤而引入錯誤的概念。如弱電解質是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電離的電解質,而不是在溶液裏不完全電離的電解質。

三、概念的辨析

我認爲在概念的辨析上要深刻、要講到位,而且儘量用簡潔、明瞭的語言介紹概念,避免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加重學生的心理壓力。這需要在復課時多琢磨,多下功夫,我主要着手於每一個概念的關鍵字、詞的含義,每一個概念的適用範圍。比如:電解質的定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關鍵強調解釋。再如同系物的是: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一個若干CH2原子團。應着力於強調解釋——結構相似。還有氣體摩爾體積四要素等等。

在概念的適用範圍上,一般地講概念是人們從某一角度下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概念有其自己的適用範圍,在指導學生學習時注意好以下兩個關係:

1、處理好“一般”與“特殊”的關係。

如共價化合物中只有共價鍵,但共價鍵不一定存在於共價化合物中,再如能電離的離子的未必是酸。如NaHSO4。

2、處理好精確語言與模糊語言的辯證關係。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做好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原理應用和普遍性與教材和教學實例的共型性。應理解教材中“一般”、“通常”、“大多數”或“許多”等的含義。如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爲鹼性氧化物,大多數有機物都是非電解質等等。

四、加強訓練

學生的能力並不完全隨着知識的獲得而自行產生,它是教師有意識培養的結果。我們應加強規律性認識通過凝聚和昇華,產生認識上的飛躍,並形成一定的觀點。這要求我們在訓練中注意選題與方法。我們應選擇一些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例題。這可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同時我應注意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由表及裏,逐層深入熟練。

對於概念教學,雖是課堂教學中很關鍵,很重要的一步。但學生在學習中更爲直接的應學會創造性思維。這也對我們化學教師提出高的要求,我們着重強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化學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思維的一種。它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綜合,又是化學中發散思維與輻分思維辯證統一,它不同於一般化學思維之處在於它發揮了人腦的整體工作特點和下意識的活動能力,發揮了化學中形象思維,靈感思維等的作用。我們應按最優化的化學方法與思路,不拘泥於原有理論的限制和具體內容的細節,完整地把握有關知識之間的聯繫。實現認識過程的飛躍,從而達到化學創造的完成。

我在化學教學中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有一點初步嘗試。

1、創設情境,實驗設疑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

在講鹵素的氧氣這一節時,我們要講到Cu絲在氯氣中的燃燒,我們首先做Cu絲在氧氣的燃燒,使學生回顧國中時對燃燒的學習,那麼Cu絲在Cl2中會燃燒嗎?學生產生疑問,這主要是因爲學生在國中時對燃燒的現象產生了定向思維,我們應在此時加以引導,通過實驗,擴展燃燒的概念。使學生的思維突破原有的侷限,並運用已學的知識,重新給燃燒下個定義。再比如說,在學習苯這一節時,它們中的鍵是一種特殊的鍵,我們應利用這一節通過實驗鍛鍊學生敢於通過實驗進行直覺思維。苯的分子式C6H6,單從分子式看,它應爲一不飽和烴,但此時很多學生會在大腦中立即與所學的乙烯、乙炔聯繫起來,此時,我們如提出疑問,如把苯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會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嗎?大多數學生會不自學的想到——當然可以了。但我們通過實驗可以發現苯卻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學生們很快就會意識到這與以前所學的不飽和烴乙烯、乙炔不同。從而使他們可以通過直覺判斷裏面沒有雙鍵或叄鍵。當教師引入苯的取代反應——單鍵的特性,與H2加成反應——雙鍵的特徵反應,使學生們在直覺中可推斷出苯分子中是一種介於單鍵和雙鍵的鍵。這樣不僅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學習,也激發學生們培養自己思維的創造性的自覺性。

2、“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

在心理學和教科學法的諸種專著中,都一致承認“一題多解”是培養和訓練發散思維的方法之一。“一題多解”應該是發散思維在化學上的具體體現,其所使用的化學知識是多維的,而不是在一個認識水平上轉圈子,展開化學“一題多解”的教學要用啓發式,激發學生“一題多解”的願望;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興趣,講清“一題多解”的思路,佈置“一題多解”的作業,推廣學生中一題多解的好方法。例如,在物質鑑別的習題中,一是發動學生各自尋求鑑別途徑,以培養、發展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這裏,主要通過教師命題,學生設計鑑別方案,教師審查,學生實際操作鑑別四個環節來完成;二是進行“一題多解”的練習,教師提供命題並規定學生至少設計出若干種方案來,這時學生就必須充分運用發散思維,努力實現多種途徑解決同一個實際問題的目標,爲了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昇華進入更高層次的水平,教師應及時對學生設計信息進行反饋,彙集他們的設計方案,去其相同,取其不同,去其不合理,取其可行者,與學生進行共同探討,使全部信息得到充分交流和傳遞。進一步啓發、誘導學生去揭示,發現不同途徑中所再現的知識點的內在聯繫及具體再現方法的規律性。同時在討論解題過程中,我們應善於發現學生中有創見的同學進行適當表揚,激發他們的學生興趣,把思路引向高潮。使學生學到從知識的港灣遊向大海的本領。

3、多種形式,發展其創造性思維能力

我採用比較多的是讓學生複述某一章,某一節,某一物質的主要內容與性質,在這過程中,他們不自覺的在大腦中進行了總結與歸納,並敢於大膽提出某些假設,我不斷地對他們的成績給予肯定,並大力表揚。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追求興趣,調動他們創造慾望和動機,無疑是他們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的結果。

以上幾點,泛泛而談。因年齡與經驗有限,難免有些觀點過於膚淺。我覺得做爲一名合格的化學教師一定要善於學習與總結,認真分析教材,教法與學生,因材施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實現素質教育,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篇三

在語文教學崗位上十餘年,一直以來,都喜歡寫點什麼。教學中的點滴故事、瞬間感動,成長路上進步的喜悅與失敗的痛苦,生活中的渴望和幸福,都可以伴隨文字,化作人生的記憶,鐫刻在燦爛的生命裏。

哲人詹姆士曾精闢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無論什麼人,受到激勵而改過,是非常容易的,受到責罵而改過,則不太容易。而學生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在研究者、教育者、家長眼裏,表揚能直接增強內在動機。我也從未懷疑過表揚的積極意義,然而那一次,使我對這“真理式”的做法產生了疑問。

在上完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課,我留了一個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回家寫一篇展現自己父母幾個生活片段的作文,不能抄襲。這次寫作練習難度較高,一方面檢測學生描寫人物特徵的能力,另一方面體驗父母的辛勞,培養親子情感。我總以爲這是充滿人情味的作業,學生一定能寫出一批高質量的作品來。然而,學生交上來的作業卻令我大失所望,一批優秀學生的作文也平淡如水。

正當我氣憤之時,一篇流暢清新的作文映入眼簾。作者是一個文靜女孩,叫小楠。小楠平時沉默寡言,安靜得讓人感覺不到她的存在。這次作業小楠是照抄了一篇範文,但相對於其他作業,小楠寫得認認真真,一絲不苟。作文雖不符合要求,但這種學習態度比優秀學生好上百倍,我倒要破例好好表揚她一番,好觸動一下令我失望的“寵兒們”。

帶着這種想法,我步入課堂。在小結了上次作業不足之後,我大聲對學生說:“同學們,我要重點表揚一篇作業,那就是小楠同學的作業,她的作業比每一個同學都認真!”學生們把目光都移向小楠,小楠滿臉通紅,眼神裏流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說着,我把作業放在顯示臺上。“照抄的!”學生們不滿地說,“這樣的作業我們也寫得出來!”教室裏頓時炸開了鍋!我立即發話:“小楠同學的作業雖然是仿文,但態度比我班幾個寫作小組的同學都好!你們雖然寫作水平不錯,但態度不認真,連小楠都比不過!”說着我瞪了瞪幾個“寵兒們”,他們都有慚色。忽然,只聽“叭”的一聲,循聲望去,小楠把鉛筆盒重重地摔在地上,竟趴在桌上抽泣起來!面對小楠這突如其來反常的一幕,學生們都目瞪口呆,而我在一旁一陣茫然:真想不到,平時一個連說話都有點害羞的小姑娘,竟發這麼大的脾氣……難道我錯了?難道表揚也有錯?……

認真反思之後,我發現我對小楠的表揚不但沒能激發積極的學習情緒,反而增加了她的心理壓力,加劇了師生間的心理衝突,釀成了一個學生強烈的排斥心理和逆反心理。表揚這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激勵手段在這裏竟然會如此貶值!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讓我們對錶揚實施的全過程進行分析。首先,看看錶揚的初衷:教師佈置了一個有難度的作業,但優秀學生寫的平淡乏味,這與教師的意願相違背。小楠的作業雖是抄襲的,但很認真,這加劇了教師對那些“寵兒們”的不滿,於是萌發了有意拔高小楠作品的質量來達到鞭策其他學生的目的。教師設計表揚的根本意圖“不在於激勵,而在於批評”。其次,從表揚的實施過程看:教師把“仿文”展示出來,學生都不能認同,他們馬上意識到這是教師有意拔高,而非這篇作文有多少可取之處。教師在使用激勵性語言時,用“態度比我班幾個寫作小組的同學都好。”採用橫向比較,教師把“態度”這個不穩定的因素作爲評價的槓桿,對優秀學生“態度”的批評,其實是對他們“寫作能力”的肯定,“批評”非批評。“態度不認真,連小楠也比不上!”表面上是對小楠學習態度的肯定,其實則在不斷地暴露“小楠能力不如別人”這個缺陷,“表揚”也非表揚。最後,從小楠方面看:她一向沉默少言,是一個不喜歡拋頭露面的人。這次作業難度大,由於能力不足,她沒有按老師的要求寫作,偷了一個懶,仿寫作文來搪塞老師,只希望不受到批評了就是大幸。而老師卻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反而極力表揚了她認爲不應該表揚的作業,因此,小楠覺得老師表揚很虛假,再加上同學們反對的壓力,使一個不善於表露情緒的女孩所積蓄的憤怒超出零界點,於是採取“極端”的手段來發泄情緒。

從“表揚是爲了批評”,到“表揚反而暴露了學生的不足”,再到“學生認爲表揚的虛假而發怒”,從中最關鍵問題在於教師。教師表揚不真誠是造成本次消極後果的根源。

一般來說,如果表揚不是自然而發的,而是精心設計操縱個體行爲的,就會被接受者認爲是虛假的,也是無效的。不真誠的表揚,使被表揚者感到不舒服,表揚越脫離現實,這種不舒服感越大,從而激起學生對教師的強烈反感,使師生關係日趨惡化。對學生而言,一方面使被表揚者覺得其他同學施加的壓力,另一方面使被表揚者孤立,從而產生同學對他(她)的不信任,導致學生之間不合作,不友善,同伴關係緊張。

可見,表揚並非都有積極意義,不真誠的表揚是有害的。表揚是否真誠是激發學生內部動機的主要因素之一。越真誠的表揚,越有助於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和良好表現。反思我們的教學,我們如何做到真誠的表揚呢?

1、表揚是真實的欣賞。教師對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爲給予真誠的關注和發自內心的欣賞,不能帶有某種目的和企圖。切不可爲了降低別人而有意拔高某個學生。

2、表揚要符合實際。高於實際的表揚會使學生產生挫敗感和無助感,同時也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懷疑。因此,表揚的內容要與學生實際行爲相一致,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同時也要讓其他學生信服,從而產生更高目標邁進的願望。對摸不準的學生行爲,教師不可草率下定論,可以通過調查,證實學生的行爲後再給予表揚。

3、表揚要善於運用非言語行爲。非言語行爲是指教師的一個親切微笑,關愛的撫摩,滿意的點頭,讚許的眼神,爲了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表揚是發自內心的,用非言語行爲進行強化效果好。

4、表揚要注意層次性。教育對象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有所差異,因此表揚也要注意層次性。實驗表明,中高年級故意表揚對個性的激勵作用不明顯,而低年級故意表揚效果較好。對容易的任務進行表揚,對低年級有積極作用,而對高年級也許有消極作用。對男生進行能力方面表揚能激發動機,而對女生在努力方面表揚效果更佳。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表揚的內容和方式,可避免表揚的消極作用。

一口氣能吹旺爐火,一口氣也能吹滅燈火。表揚是一門藝術,注意平時表揚中的一字一句,讓表揚具有激勵又不失實在性,讓表揚成爲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真真實實的營養吧!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 篇四

同志們:

今天這個會議,是我市多來針對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召開的一次經驗交流會。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總結交流我市教育教學工作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進一步分析問題,找準癥結,明確努力方向,落實工作措施,齊心協力推動全市基礎教育教學質量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剛纔,聽了幾位同志的發言,感觸很深。我們知道,抓教育,就是抓百大計;辦學校,始終以育人爲本。沒有質量作保證,育人就會喪失根基、迷失方向,學校就將無法生存、無力發展,教育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功能和存在的價值。值得欣慰的是,我市基礎教育戰線特別是歷來在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同志們,長期以來對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給予了應有的重視,始終堅持教學質量中心地位,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和創新,有力推動了我市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會上幾位同志的發言,在確保教學質量方面其實有一個同點,我簡單總結了一下,那就是“三個好”。一個“好”是有一個好班子。不管是教育行政機關,還是學校,不管是高中,還是國中,都有一個團結協作、堅強有力、思路清晰、務實進取的領導班子,帶領廣大教職工理直氣壯抓管理,真抓實幹求質量。二個“好”是有一套好制度。這些好的制度,既包羅各項工作內容,又鎖定各個工作環節,既體現約束力,又彰顯激勵性,既體現競爭力,又兼顧公平性,並且已上升到文化的層面,體現着鮮明的特色。三個“好”是有一支好隊伍。這些學校的教師羣體,不僅學有所專,而且教有所長,不僅有敬業的品質,而且有創業的精神,不僅勇於探索,而且善於協作,這是辦學能夠保質量、出成績的關鍵之所在。當然,這三個“好”不可能反映我們工作的全貌,基層學校和教師已經或正在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還有很多,也正是這許許多多的“好”,才支撐起了我們的教學質量,才成就了我們的教育事業。

在去月份召開的全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總結表彰會上,我曾經提到,就全市整體而言,教學工作還面臨諸多問題,教學質量換容樂觀。主要體現在:其一,教學質量不均衡問題比較突出。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個別學校教學工作還非常落後。其二,學校綜合競爭力不強。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短缺,導致部分生源流失。以大學聯考爲例,我市一本、二本進線率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更大。應屆生一本上線率最高的寶丰一高和葉縣高中也只有%。其三,教科研氣氛不夠濃厚。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尚未得到及時有效推廣,教育教學科研的交流與合作力度不大,教育改革和教學探索的激勵機制尚不健全,創新氛圍尚未形成。其四,教師隊伍整體數量不足和結夠合理問題同時存在,教師的梯隊建設和專業成長有待加強。這些問題,制約了我市教育教學質量的大幅度、大面積提高,阻礙了中國小校辦學水平的提升,嚴重影響我市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針對於此,尤其是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同志們,要進一步認清形勢,找準差距,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立足實際,開啓思路,一心一意把教育教學工作抓好,千方百計把教學質量全面提升上去,努力滿足羣衆“上好學”的願望,全力帶動基礎教育各項工作蓬勃發展。

教學經驗交流材料範例 篇五

新課標的化學課程實施近幾年來,我經歷了課堂教學改革的困惑與解惑,體會到了由教師的一言堂轉變成師生互動的大課堂的欣喜,也收穫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帶給我的感悟。

一、教學設計以知識內容爲載體,以觀念和方法教育爲主線

1.更新理念,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我們要想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就要更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尋求教學理念的創新。要從根本上認識到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性,對高中化學在高中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應有全面清醒的認識,對高中化學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的有效推進。所以,我們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樹立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地位,努力推進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創新,不斷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2.吃透教材,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化學觀念和方法。化學課程是將化學方法與知識聯繫在一起,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材時要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化學觀點和方法,而不是單純地爲講解知識而講解知識,甚至根據多年的教學習慣,把教材改得很亂。

3.以化學觀念和方法來整合教學內容。在確定教學方案時,必須以化學觀念和方法教育爲核心來整合教學內容,而不是單純地教知識。每節課的教學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領會這些知識背後的原理和方法。如《化學2》專題3中的《生活中兩種常見有機物》一節,關於乙酸,與舊教材沒有什麼不同,但要注意如果設計實驗並給出實驗提綱,讓學生明白爲什麼需要這些步驟。具體的教學設計可以是這樣的:引導學生思考:1)爲何事先加入碎瓷片?2)液體添加順序是怎樣的?3)爲什麼導氣管要很長?4)爲什麼導氣管不能伸入液麪之下?5)飽和碳酸鈉的作用是什麼?這樣,將操作的細節作爲原理的運用,學生更容易掌握,而不是背誦實驗步驟。

二、教學組織上,學生活動和教師引導並重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仍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特別是必修模塊的教學,因爲學生只接受過一年的化學啓蒙教育,還有許多化學知識沒有接觸過,在這樣的條件下一味地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是不切合實際的。

1.在實驗探究課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必修模塊中有許多學生探究實驗,不少探究實驗在課本中沒有給出實驗現象,這爲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並不等於探究課就是讓學生自己看書自由地實驗。由於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一定的,同一個實驗從不同的角度考察可以有不同的內容,因此爲了提高教學效率,在探究課中應該給學生提出觀察的重點,讓學生集中觀察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現象。這對一些觀察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有很大的幫助。

2.在理論講授課中注意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必修模塊中有不少的理論課,理論課的通常教學方法是以教師講解爲主,但是不能將教師的講解變爲“滿堂灌”,而是要在理論課中精心策劃一些學生活動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三、制定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爲宗旨

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是儘可能少地投入教學時間,卻有比較好的學習結果。要想使教學有效性達到比較高的層次,用傳統的、單一的講授法是無法實現的。我認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在新課標的教學實踐中應大膽地使用。但是,在使用這些教學方法時,我認爲要注意以下問題。

1.要有合作、討論的話題。學生之間相互討論交流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高教學效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要真正達到這一效果與教師設置的問題有密切的關係,只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生動有趣的問題才能引起學生的討論。同時,還要考慮在課堂上給出多少時間供學生討論,討論的時間太短也無法實現討論的價值。

2.要精選探究的內容。探究式學習方式也是一種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學習方式,但並不是任何內容都要探究一番。因爲有些內容學生不必探究,只要閱讀課本就明白的知識可以採用自學的方式,還有些內容可能探究起來很費時,在教學時數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可以不必探究或只探究其中幾個關鍵點,以提高教學效率。

3.要注意研究使用多媒體手段的必要性。新課標倡導使用包括多媒體技術在內的現代教學手段。教學中要注意將多媒體技術用得恰到好處。例如,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原子結構及其發展過程,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可以用視頻錄像讓學生了解簡單的工業生產過程等等。但是,不見得每一節課都得製作課件,因爲有些內容學生可以理解,教師不必花時間製作課件。另外,化學實驗是不能用多媒體代替的,因爲多媒體畢竟是虛擬的,而教師的演示實驗或學生的動手實驗卻是真實的,學生的真實體驗是無法用其他教學手段代替的。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在教學目標上必須創造條件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內容上要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現實,在教學方式上堅持以探究爲主的多樣化教學方式。

教學經驗交流 篇六

普通高中開設美術欣賞課,是加強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爲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髮展爲本,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隨着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創新教育隨之步入課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以及教學資源來適應新的課程改革標準。新的課程標準和以往的教學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這不僅表現在課本內容的編排上,更多的體現在教學的形式將打破舊的傳統模式,創新教學將粉墨登場。

高中美術鑑賞課是讓學生在面對古今中外優秀的美術作品時,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參與下,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初衷和體悟美術作品中內在的精神涵義。因爲優秀的美術作品是時代精神的文化結晶,對美術作品的鑑賞關係到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所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真正起到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美術鑑賞意義深遠。美術鑑賞是用運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美術鑑賞模塊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語言和鑑賞方法,瞭解美術學科各科的各個門類,通過鑑賞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作爲面向全體學生,以素質教育爲宗旨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審美能力的培養和人文修養的提高是其問題所在,因此,美術鑑賞的模塊教學是高中美術整套教材的基礎和重心。

那麼,在教學中,怎樣才能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對美術鑑賞課的興趣呢?我認爲:高中美術鑑賞教學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潮流,使創新教育在美術課中得以充分體現。

第一、創設課堂氛圍,改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的發展爲根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爲教師,如果失去了讓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那在新課程已步入課堂的今天是不合格的。

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質量也往往是在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產生。教授美術鑑賞我有這樣的體會:創設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會使課堂變得活躍,必然就會讓學生積極的思考,師生之間的配合與互動油然而生。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如上教學效果呢?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爲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首先要動腦筋使得每一節課都會讓學生感到有新意。只要能做到畫面上有一個閃光點就是一幅好的繪畫作品。所以,努力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感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學生自然會爲之所動。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上每一堂課的時候,在學生走進教室時聽到的都是高雅、優美的鋼琴曲,當然在上中國民間美術時換上了那純樸、高亢的陝北民歌。此舉雖然簡單,但效果明顯。創設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是挖掘學生的潛力、開發學生智力和創造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再加上藝術課的自身魅力,定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始終尊重學生的自主地位。因爲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和個性,他們有着獨到的思想與見解。只要在輕鬆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在尊重學生自主地位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夠敢於質疑,敢於發言,敢於冒險,學生的潛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教師的一個微笑,學生的一份信心,課堂上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要做到與學生親切、和諧、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一個和諧的、美的環境。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分析中,研究並理解教材的主要目標,教學的重點、難點,將教師自身的知識和情感融入到教材的講授中,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美術鑑賞是用運感知、聯想、比較、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內涵的美術活動。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以講解、討論、比較等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同時,鼓勵學生文字形式描述、表演來完成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上網收集課程相關資料,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美術館、博物館和相關自然資源進行參觀、調查等多種學習形式。

以往,在我們的美術鑑賞教學中,許多學生喜歡被動的地聽老師講解、分析。在評價藝術作品時,也儘量尋求一種傳統的標準和說法,所以使得一些學生人云亦云,思想毫無創意。在美術鑑賞活動中,鼓勵學生交流,其實就是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也正是新課程標準所大力提倡的。因此,我們教師在美術鑑賞活動中應改變過去傳統的被動接受式的教學方法,尋找一些教學策略,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地參與。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研究性學習,這就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幾種很好的學習方式。總之,我們教師要秉承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生的發展爲根本,遵循高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經驗出發,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儘可能爲每一位學生提供終身學習和進一步發展的平臺。

第二、不斷提升教師審美素養

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認爲:對於“我們來說,沒有知識就沒有欣賞。如果有人說,某一件作品使他感到歡欣鼓舞,但卻認識不清楚這種情感到底是什麼,追求不出這種快感之所由來,那麼,這種人就是自欺欺人。爲一部不能理解的藝術作品而引起的喜悅,是一種令人痛苦的喜悅”。可見,在美術鑑賞活動中,掌握一些基本的鑑賞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新教材和過去的教材相比較最大的區別是對鑑賞基礎知識的強調,這樣,會使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學習美術鑑賞。學習美術鑑賞,首先要了解美術語言,它包括美術元素和組織原理。美術元素是美術中最基本的組成元素,憑藉這些元素,如:點、線條、形體、明暗、色彩、肌理、空間等,藝術家可以創作出各式各樣的美術作品。組織原理包括: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比例與尺度、動感與靜感等,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時,要藉助這些組織原理來進行構圖和安排。

高中美術鑑賞第一課就是。美術作品的特徵。那麼,作爲老師就應首先廣泛的涉獵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豐富自我。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如果我們教師自身在專業領域碌碌無爲,那麼,怎樣爲學生答疑。新課程標準不僅對老師專業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與其相關的知識面也越來越寬,只有不間斷的學習才能適應並勝任高中美術教學,這是創新美術教學的一個大前提,也是終身教育的根本所在。馬克思主義認爲,審美教育是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自身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審美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社會的發展賦予我們教師新的時代氣息,看着那一個個渴求新知的眼神我們責無旁貸。

第三、多元的評價方式

傳統的教學評價已經遠遠不適應現代的教育發展。新課程標準對評價的建議是:“具有開放性的、能促進學生髮展和改進教師教學的以及推進美術課程不斷髮展的評價體系”。教師的發展關係到教育的發展,這已經達成了共識。所以,教育要發展首先要對老師已經形成的傳統教學模式逐一改變,教師要以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正如評價建議中所說:“建立以美術教師自評爲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美術教師從多渠道獲得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促進自己不斷成長。”通過多元的評價,我們的教學才能夠發展,我們的工作才更有意義。比如,新課程開設以來,在新的評價體系下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競賽活動,參與聽課的面很廣有本學科專家、學校領導、本學科教師、其他學科教師,這樣一來多方面的反饋意見接踵而來。當然,在問題之初是覺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可當認真的梳理過後可謂是撥雲見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這裏徹底的體現出來。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了,老師在課堂上也比以往輕鬆了。

傳統的教學評價只有對美術作業的評價,是全部由我們教師實施的評價,而且整個過程都是由老師憑藉個人的教學經驗評判。對學生的成長而言處於一個即盲目又被動的地位,這顯然以遠遠不能適應新的課程評價標準體系,新的課程評價要以學生的發展爲標準,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是我們教學的核心。同樣,我們學科有其特殊性,和其它學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雖然也有量化評價,但基本上處於主觀、隨意和無序的狀態,所以提倡多元的、多主體的評價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認爲,在多主體的評價方式中尤其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能力是學生學會學習、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所以,必須重視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

第四、利用多媒體電教設備提高教學質量

在步入數字時代的今天,運用多種電教聲訊設備進行教學,以加強視聽直觀效果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成爲一種新的綜合性教學形式。多媒體教學手段主要有幻燈,錄像,投影儀,實物投影等。多媒體教學把以往人們常用的直觀教具如掛圖等準確、逼真地通過屏幕反映出來。具有如下的特點:1、形象直觀,聲畫合一。2、簡捷靈活,動態感強。3、信息量大,傳遞迅速。4、形式活潑,表現力強。由於上述特點,和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如下優勢:(1)節省課堂教學時間。(2)對一些理論知識通過畫面可得到非常直觀的詮釋。(3)爲調動學生的思維創造條件。(4)聲畫並用,充分刺激學生感官,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求知興趣。

教學追求最佳教學效果,正確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教學質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也存在一個最佳使用效果的問題。在教學中,影響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因素很多,根據知識特點合理運用多媒體。高中美術鑑賞教材中大部分內容都要仰仗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才能輸送給學生,但各個知識點在內容和形式上就有各自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如何使用的問題。如繪畫鑑賞需靜態的圖像,而建築鑑賞則更多的運用動態圖像等。即使上述因素都考慮的很好,也不一定取得最佳教學效果,這裏還有一個使用的藝術問題。即何時用,怎樣用,尤其是用什麼樣的語言把直觀教具和正常教學連在一起,使其渾然一體。打破舊的教學模式需要在實踐中創新,時代賦予我們教師更高的要求和使命。

總之,高中美術教學要求教師要確立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以激發和維持學生的興趣爲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爲核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美術”,讓學生因爲有“美術”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