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教師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第一篇:國小教師經驗交流材料

國小教師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近年來,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我們這些工作在農村的教師,經常是面對的學生學習基礎、行爲品質、個人習慣都較差的問題,我們大家壓力都很大,但是憑藉我校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沒有被這種現狀嚇倒,而是在實際工作中,以自己高尚的師德,把工作中的難題變爲工作的動力,努力的邁好每一步,以良好的心態體會着忙碌中的快樂與幸福。十幾年來與大家的共事生活讓我看到了一直紮根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你們是多麼的不辭辛勞,是那樣的兢兢業業,正是在你們的感染下,我逐漸的成長起來,懂得高尚的師德是我們老師的靈魂。用心工作,認真研究學生,刻苦鑽研教育理論、文化知識,找準學生學習上的優缺點,給學生在品德上、學法上有針對性的指導,爲差生找回自信,用愛心教育、激勵學生,讓他們體會到學校生活的快樂,是我們的使命。從教至今,我擔任了十年的班主任工作,這十年讓我漸漸地成熟起來,深深的理解到所從事的工作就是以奉獻爲核心的任務,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選擇了班主任這個角色,就要把幾乎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傾注在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下面我就簡單的結合工作實際來談一談:

首先,做到無私奉獻便可無怨無悔。

在擔任班主任期間,我在於英平老師的身上學會了不計個人得與失,每天早來晚走,認真的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學生與學生之間、科任與學生之間的協調工作,我知道我是他們溝通與合作的橋樑紐帶,爲了能夠更爲順利的開展工作,無論嚴寒酷暑我都堅持開展必要的家訪工作,放棄了難得的與愛人和孩子共同相聚的時間,更多的是把時間用在了與家長交流、與學生溝通上,把該讓家長了解的、掌握的情況都讓他們知道,這樣,當學生有問題出現時會很容易得到各個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更便於我對問題處理。作爲一名班主任,我在楊麗娟老師的感染下,每天流連在學生中間,做學生的朋友,與他們溝通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做學生的親人,給他們家人般的關愛與呵護,爲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做學生的普通老師,爲他們輔導,幫他們制定學習計劃,指導學習方法;更要做學生的嚴厲班任,對他們存在的各種不良行爲習慣予以強硬的遏制。爲了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建立良好班集體,我把德育放在首位,對學生進行量化管理,給學生平等的機會,在每一次建校勞動中我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因爲我知道我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品質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一直向身邊的幾位班主任學習,去做學生的榜樣,讓學生信服。數年寒暑,我與大家一樣,就這樣點滴的奉獻着,很多親朋並不理解,都說我傻,但是作爲鬆南中學的老師,這麼“傻”的又何止我一個呢,至少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很充實、很快樂,我們付出了,爲教育奉獻了,我們無怨無悔。

其次,做到潛心鑽研纔會不斷提高。

懂得無私、甘願奉獻是做好教師的一個必要條件,我們還要做到潛心鑽研,努力提高。大家知道,我的理論基礎相對於其他數學老師來說還差很多,開展終身學習的活動對我而言是最有必要的,爲了提高自己,改進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也精彩,我向身邊的田老師、生老師、王春雨老師等請教,她們始終熱情相幫,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爲了使課堂更靈活,我認真理解教材,課堂上結合實際創設情境、選擇教法,設計一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實例和活動來進行教學,使數學和生活密切聯繫。課堂上爲學生安排小組活動、合作交流的機會,我進行個別的、有針對性的指導,特別是對班級中謝明偉那樣的中間學生多給予課上幫助,儘可能的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學生的練習和作業嚴格要求,結合學生不同的層次設計不同的作業,平時對學生的學習會再多一些耐心,利用早晚和課間時間給他們輔導,針對侯銘悅等沒有基礎的學生輔導計算、明確簡單的數量關係;針對王靜默等中等生以夯實基礎爲主;針對程鳴等優生進行拔高,從做思想工作入手,努力培養他們的信心和學習習慣。爲了適應現代化教學,我開展自學活動,學習簡單的課件製作,潛心鑽研適合於數學課堂的幾何畫板應用,努力掌握現代科學理論知識,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教學態度,以挖掘學生潛能爲目的,認真開展教學工作。

這些年來,在校領導的指導與培養下,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我逐漸的得到了完善,在這向大家表示感謝,工作中雖然也取得了一點點的成績,但都是微不足道到的過去,今後的我會在各位老師的繼續幫助下、在兩位主任的直接領導下,以更大的熱情,加倍的努力工作,不斷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師德修養,用心去教誨學生,塑當代教師形象,與大家同步爲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奉獻自己一點點微薄的力量。

第二篇:國小教師工作經驗交流

國小教師工作經驗交流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感謝領導和同志們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這一年來的工作經歷和體驗。我知道萬寶國小的每一位教師都在爲學校的整體工作做着自己的努力,而我能夠躋身這個集體中,感到無比榮幸。

今年的3月14日,我告別了工作將近十五年的薛卜國小,來到中心學校,開始了全新的工作旅程。作爲一名參加工作多年的教師,我堅決執行組織的每一次工作安排,雖然原來班級的學生和家長多次挽留,但我還是從大局出發,幫助動員原班學生到萬寶來上學,自己也接手了一個由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的四十三名學生組成的新的班級。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和對象,我知道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等着我去解決,等着我去適應。有一位家長直截了當的說:“王老師,現在這個班就是一個大雜燴。”我對家長說:“請相信我,請相信學校,一個重新組合的班級會有更大的潛力。”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工作:

1、解決班級的融合問題,形成向心力。剛開始,學生們嘴裏說的都是原班級,就是沒有我們這個三年四班,嚴重缺乏班級認同感和歸屬感。爲此,我利用各種機會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但現在我們共同組成了三年四班,我們都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要爲這個集體的榮譽而努力。我們還確立了“蓓蕾”爲班級文化的主題,因爲我覺得這些學生就像含苞的蓓蕾,還在蓄勢待發,等待着時機成熟,也會有“每一朵花豆綻放”的芬芳;平時的大課間、上課前一起說我們的班級口號,使學生逐步對三年四班這個集體有了認知和認同。在運動會和太極拳比賽時,他們能夠較好的表現自己,爲班級爭光,分別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績。

2、與家長溝通,建立家長的信賴感。剛開始,有部分家長對我不瞭解,帶着一點質疑的眼光。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家長的質疑消失了對我的工作也比較支持。4月18日,家長到校溝通訂校服的事情,我順便開了一次家長會,對結伴一個月以來的班級情況進行了總結。家長說:“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後來的孩子總被人叫做插班生,好像是後媽生的,現在終於有了自己班級的感覺了。”王思宇還說“老師,我爸說他相中你這個老師了。”從那以後,班級各項工作都能有序進行,各項收費也能保質保量完成。我相信,在家長的心裏,我應該是過關的班主任了。

3、加強班級日常管理,建立良好秩序。開始的時候,班級紀律一團糟,特別是後來的學生,不知道學校的規矩,生活習慣很差,沒有紀律意識,沒有衛生意識,在走廊裏亂跑,不戴紅領巾,亂扔垃圾,。我們班鋪的是地板,髒一點馬上就能看出來,被大隊部多次扣分。沒有別的辦法,我只能加強管理,形成制度,規定學生自備鞋套,天天督促那幾個重點學生洗臉、洗頭髮、洗衣服、剪指甲,不許帶小食品,教師一天至少打掃五遍。更難的是紀律問題,要仔細講明白每一項要求,說明每一件事情應該怎麼做。雖然現在仍然達不到我的要求,但我覺得還是有一些成效的,例如,我規定每週一、三、五穿新的夏裝,二、四穿舊夏裝,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做的到,每週的三評比檢查單我也在留意,扣的分數越來越少,我想這就是好的發展趨勢吧。

4、教學問題。本學期我校嘗試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作爲班主任我也在積極實踐,但我們班和別的班又有不同,學生整體基礎太差,有12名學生的成績在0分到四五十分之間。我多次和家長溝通,請他們在家裏給孩子補習,我在中午時間爲他們補習。我相信勤能補拙,只要他們有一點點進步,我就會感到心血沒有白費。

這就是我的工作,沒有跌宕起伏,只有平平淡淡,只要是從大局出發,只要是力所能及,我都會毫無怨言,做好一名教師的工作。以後,我會一如既往,爭取進步。

第三篇:國小語文教師經驗交流材料

既然是老師,都希望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形象是光輝的,又是和藹可親的。希望,是美好的。 然而,付諸實踐的路,卻不是那麼容易。

九月份剛開學,也是我開闢新的工作環境的開端,揣着滿懷的熱情,走上教三七班語文的崗位,與一羣活蹦亂跳的孩子們相處後,發現他們都很願意親近我,而且對我整個人都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就像是班上來了一個新同學,一下課都圍在你身邊,問問這,問問那,我呢,成了一個孩子王跟他們一起說笑。

可是,馬上問題就來了,我很快就發現學生們的語文基礎掌握不是很牢固,而且,寫作對他們來說(請收藏本站)非常困難,爲了提高語文能力,無非是對他們“嚴”。 在學生面前做嚴師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簡單的。只需要你課上永遠板着一張臉,不斷的提出學習上的各種要求,在不滿意的情況下,教訓一頓,學生們肯定也能掌握好所有的知識。可是,這樣一來我距學生不是很遠了嗎?但是一味地做朋友,而沒有老師的威嚴,讓他們感覺就像班裏的一個同學,那我還怎樣駕馭課堂,上課的時候他們怎麼能遵守紀律認真聽講?事實上有的孩子就因爲跟老師沒有距離了,課堂上很隨意的插嘴或下位,這樣怎麼能學好?

怎麼辦呢?怎樣才能做到兩者兼備呢?

回想以前學心理學時,有一句話:老師讓學生通過語言把所有的感情――積極的,消極的,都表現出來,是對學生最大的保護。其實,這也是教師和學生交朋友的第一個要求。是啊, 這樣既能和學生們友好平等的相處, 又能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接納你,從而愛上學習。

看來得從“做朋友”開始我的計劃。

於是我用了二招: (一)坐下來聽學生傾訴。 作爲學生,總是希望老師與他們共享快樂或分擔憤怒、悲傷。如果心平氣和的做學生的傾訴對象,跟學生交流,有時並不需要做教師的自己說,只要靜靜的聽學生把話講完,讓學生覺得你真正的理解了他的想法,體味出教師對他是尊重的,學生也就滿足了。給學生的關注、尊重和時間,是對學生最有效的幫助。這是和學生交朋友邁出的關鍵一步。 (二)“蹲下來”瞭解學生的思想。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評價標準跟我們成人是不同的,當我“蹲下來”與學生平視,才能知道學生在以什麼樣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瞭解他們的思想。以他們子的視覺看發生在身邊的事,才能理解他們,才能看懂他們,才能走進他們的心裏,才能被他們所接受。

在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後,就可以開始自己的教學計劃,首先是讓我最擔憂的是孩子們的寫作能力,他們把寫作文當做一件頭等難事,可是,已經到了國小中年級了,哪能不寫作文呢?於是,開始從五十字,一百字的拓展寫話訓練着手,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寫作的作業,一個月下來,他們變得有話可寫了,然後開始訓練不同類型的作文題型,課堂上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回家後能夠比較輕鬆的寫出一篇合格的作文,他們看到每次自己都能寫上二、三百字,越發有了信心,把寫作的作業當做家常便飯,甚至有時一個星期下來訓練作文的次數低於三次,孩子們都不習慣了,因爲他們已經適應了這種“嚴格”的訓練。

平時對於基礎知識也是不放鬆一絲一毫,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篇課文,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嚴格要求,爭取讓每一個孩子掌握得紮紮實實。

就這樣,孩子們和我在“好朋友”似的愉快合作中,愛上語文學習。

第四篇:馮家中心國小教師培訓經驗交流

激活思路,創新方法,實現有效校本培訓

——馮家中心國小教師培訓經驗交流

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紮實有效的教師培訓工作息息相關。當前教師培訓工作仍然存在着形式單一,無法滿足教師成長需要的弊端。我校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爲實現有效培訓,我校決定改變以往按工作搭配進行培訓的方法,本着以教師的成長需要爲本載體的原則,不斷激活培訓思路、創新培訓方法,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我校實際的校本培訓新模式。

爲了構建充滿活力的校本教研,正確地爲教師培訓“號準脈”,讓校本培訓真正符合每一個教師的需要。學校決定構建靈活的培訓方式,爲教師提供一個培訓的菜單,讓教師自己點菜,各取所需。這個菜單如何構建,怎樣構建能夠贏得教師們的喜愛?爲此學校開展了校本培訓大調研活動。採用問卷、談話等方式,我們切實瞭解教師對校本培訓的需求。通過對大調研活動的分析研究,我們發現校本培訓的關鍵點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主動學習是培訓的關鍵。教師培訓要激發起教師“我要學”的學習動力,讓教師廣泛參與到培訓當中,參與計劃的制定和具體活動的確定,同時校級培訓結合教師的個別化培訓,從而滿足每一個教師的需要。

2、培訓過程中要讓教師真正參與學習與提高,必須以教師原有基礎爲起點,靈活安排培訓的時間、培訓形式和培訓內容。

3、發揚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倡導教師進行共同學習與研討。

以上結論的發現,爲我們擬定“自己培訓解決自己的問題”,“解決問題就是校本培訓的目的”的培訓思路,制定以及構建親近名師,走向名師的培訓運行機制,爲我校的師訓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實施閱讀計劃,提升教師專業理念

閱讀滋養心靈,閱讀孕育成長。在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過程中,閱讀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引領廣大教師喜歡閱讀,善於閱讀,又是一件富有挑戰性的

工作。學校經過多次研討,確立堅定了促進教師有效閱讀的思路:把工作重點從調動教師閱讀的內驅力着手,激勵教師主動閱讀,在閱讀中豐富專業理念。

1、發掘典型教師,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的身邊,有很多愛讀書的典型,發掘這些典型,並適當放大,讓每個教師都從羨慕到仿效,做到以典型帶動全面員閱讀,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能將教師的閱讀培訓工作做的更紮實有效。

(1)建立優秀成果獎勵、通報制度

對能夠主動學習,發表作品的教師,學校第一時間下發通報,並在獎勵機制方面大力傾斜。用成功,點燃每位教師的閱讀興趣。

(2)骨幹引領,團隊參與投稿。

我們發揮教研組長等骨幹教師的特長,組建團隊,引領教師主動參與到報刊、書籍的徵稿活動。我們先後參與了《班級管理原規則》、《班主任之友》、《山東教育報》《金色少年》等多家報刊的徵稿活動,取得了良好不錯的效果,從而也參與中激發了教師的讀書熱情。

2、以漂流閱讀,擴大閱讀輻射面

爲了增加閱讀的輻射面,鼓勵教師多讀書,我校分學科組組建閱讀愛好團隊。團隊成員各自精選優秀教育著作,人手一本,一個月內必須讀完,然後組內交換,我們稱之爲漂流閱讀。

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按照“摘記+反思+建議”的形式,做讀書筆記。每週選擇優秀讀書筆記打印,在每週二的閱讀心得交流會議上交流,分享讀書體會。目前,閱讀愛好團隊的教師已經將《班主任工作助手叢書》等讀完,團隊成員總計留下了十餘萬字的讀書心得。

漂流閱讀,增大了熱愛閱讀教師的輻射面。在“以點帶面”的機制引領下,教師的讀書氛圍更濃了。學校裏,教師間,彌散着濃郁的書香。業餘時間,主動讀書的教師越來越多。寒假前夕,部分教師主動推薦學校購買《第56號教室》《窗邊的小豆豆》《班主任工作招招鮮》等書籍,供教師假期閱讀學習。

3、開展以讀書推介活動開展,豐富閱讀智慧

爲了讓教師在讀書思考中收穫教育智慧,獲得主動發展的動力,學校開展了“探究式”的讀書推介活動。首先由各教研組彙集廣大教師在教學中發現的難點、熱點問題,上報學校,再由學校每月精選一個普遍性問題,公佈出去。然後,教師廣泛閱讀教育書籍、上網學習,把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解答問題的先進理論整理出來以備推介,學校要求在文章開頭說明推介理由,在文末寫上自己對於問題的思考。最後,優選優秀推介材料,打印成冊,發放至每位教師人手一份,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學習、交流體會。

在一個學期的讀書培訓活動中,我校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探究式讀書活動過程讓教師在思考中收穫教育智慧。

三、直面名師課堂,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新學期初,我校在制定校本培訓計劃時,認真總結了幾年來的培訓經驗,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着一些華而不實的弊端:如小組合作教學形式化,課堂提問不當,課堂中過分的激勵與表揚等。反思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教師自身課堂教學水平不高,教學技藝和教學機智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師們成長的過程中,缺少榜樣的引領。爲此,我們想到了學名師,確立了“直面名師課堂,爭做名師”的培訓思路。

1、選好理論支撐點。我們精心爲教師挑選了《名師精彩課堂教學實錄》和《施教先施愛——名師解讀班主任的核心教導力》等書籍,確保人手一冊。

2、以活動促學習。要求教師先細細品讀《實錄》,深入解讀名師課堂教學的精髓,在每週一次的“名師課堂解讀”活動中交流,共享名師的教學智慧和先進教育理念。在學名師活動中,學校開展了“學名師經驗交流”、“我的名師課堂”“同課異構”等展示活動,引領教師將課堂理念與教學智慧在實踐中昇華。

3、挖掘身邊典型。我校針對性地開展了“亮點推介課”活動,注重發現自己身邊的“名師”。由校委會及教研組長組成調研團隊,不定時地深入教師課堂,以發現教學亮點爲主要目的。哪怕這個亮點很微小,只要有價值,有值得推介的

必要,都會在每月一次的“亮點推介課”上予以推介。我們這樣認爲:身邊教師的教學亮點也許纔是教師成長的最好營養。亮點雖小,但每一個點都是一個輻射點,輻射點越多,教師離名師的距離就會越近。

4、豐富、拓寬視野。我們引領教師“走出去”,派出了我校語文教師到第一實驗國小進行了爲期一週的“一對一”跟蹤學習,與指導教師一起備課、上課、測試、批改作業,形影不離接受優秀教師教學薰陶,切身體驗優秀教研團隊的教學與教研氛圍。

四、參與網絡教研,提高教師研究能力

網絡是一座豐富的教學資源庫。藉助網絡,教師可以結識名師,親近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最前衛的典型做法。

我校結識了“全國十佳班主任”鄭學志老師,並參與了鄭老師創建的“國小班級自主化管理研究” 網絡研討團隊,學校成爲“班級自主化管理”課題研究的第一個實驗基地。

學校制定了嚴格的“班級自主管理”研究制度:

1、 團隊成員每週一按時參加羣內學習研討活動,積極參與研討,發表

看法,提出班級管理中的困惑。

2、成立“馮小自主化研討羣”,每週認真完成羣內的作業,併成立“馮小自主化研討羣”。每位教師要將作業按時上交團隊,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確立每週三中午召開團隊研討會。一方面交流網上研討的收穫及困惑,另一方面展示優秀讀書札記、校內精彩研討、實驗日誌和優秀作業。在交流和碰撞中,提升“自主化管理”的理論水平和實踐高度。

班級自主化研究促使團隊的教師無聲地成長起來,他們的班級管理更加高效;自主化管理促使實驗班級的學生也悄悄地成長起來。是網絡這個優秀的平臺,搭建了我校教師與鄭老師的連接,更搭建了與先進的教育理念、優秀的管理經驗的連接。擁有這樣的成長機會,何愁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悄然提升呢?

後來,我們又組織12位教師參加了張玉樂老師的研究團隊,成爲張老師“思

維完型研究”的第一個學校實驗基地。目前,團隊教師正在學習思維完型理論,第二學期將在教學中運用理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讀書,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水平。研究,促使教師在思考中凝練教育智慧。讀書,研究,激勵着教師們主動成長。例如我校的曹新燕老師,僅僅一個學期,就在《國小教學》《國小語文教學》《求知報》《拼音報(教學版)》等著名報刊發表文章十二篇;在《實踐新課程課堂視點叢書》中發表作品三篇;參與編寫了《學生學習原規則——好學生的八大鐵律》一書,還有更多教師也發表作品。

爲教師搭建學習的平臺、研究的平臺,實際上就是搭建了一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我們堅信:善於研究的教師,都擁有專業成長的潛能。只要學校能夠及時搭建有效的平臺,創設積極的氛圍,這份潛能就一定能夠被激發出來。今後,我校將一如既往地堅持精細化管理,引導教師專業成長不斷邁向新的臺階。始終懷着一顆“求索”之心,創造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教師培訓之路。

第五篇:國小語文教師經驗交流活動體會

國小語文教師經驗交流活動體會

宣章後屯中心國小孫秀君

2014年11月28日,我參加了縣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師經驗交流活動,雖然這次交流的時間不算長,但使我受益匪淺,深深的被老師們的教學魅力所折服。不僅僅改變了我對教育的認知,而且還讓我瞭解瞭如何才能當一名優秀教師,去更好的教育學生。

通過聽了教師們的經驗介紹,大家形成共識。爲我們提供了一個交換的平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遇,使我們每天都有新的收穫。通過本次交流活動,我的教學理念再次得到更新,教學能力再次得到提升,我有以下四點體會。

一、教師要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我明確了交流活動的目的,充分認識提高自身素質和技巧程度的重要性”,“鍛鍊師德師風,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爲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首先,教師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工作充斥熱情和信心,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力;其次,教師必須發自內心地熱愛學生,同時也要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於學生的質疑,教師要耐心地啓發和誘導。老師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在心裏和舉動上接受自己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最後作爲一名教師,必須博覽羣書,不斷學習深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二、教師要有一顆事業心:

簡單的說就是人民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我們應該認識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自己教學工作與祖國民族的興衰聯繫起來,從平凡的教學工作中看到培養下一代的重要意義,教師只有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纔會對教育事業產生深厚的感情,纔會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自豪感、光榮感,從而嚴格要求自

己,堅守教育工作崗位,把畢生經歷獻給教育事業,許多優秀教師的事蹟也證明這一點。

三、教師要有一顆責任心:

就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要有高度責任心。其原因很簡單,教師的職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其培養的“產品”是人,理想的目標是培養出要符合國家教育的目標的人。最好不出廢品,更不能出危險品,教師沒有高度的責任心,怎樣做到對學生有愛心,又怎能對學生的思想、學習、身體、生活去主動全面關懷呢?

四、教師要積極投入到教改工作中去,爲教改多做實際工作。

教育教學改革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爲什麼要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大家也都會說,就是改革落後教育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手段。完善培養模式是教育教學緊跟社會經濟發展,實現理論與實踐統一,知識與技能融合,這就是教育教學的理想目標,在聽教師講座與交流中使我明白了,若想真正讓學生動起來,必須教師要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工作,把課堂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景預設出來,把每個細節,每個環節都要設計的周密,纔不至於在課上浪費大量的無必要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比我們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效果要好得多,課堂氣氛也能活躍起來,學生更愛學了,興趣有了,效率當然就高了。

總之,通過本次交流活動學習,猶如爲我們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豁達。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探索,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