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考察材料

廣州開發區企業籌建經驗對贛州經開區的啓示

關於推動信任籌建提升營商環境的思考

廣州開發區企業籌建經驗對贛州經開區的啓示

——廣州開發區企業籌建經驗對贛州經開區的啓示

2018年,廣州開發區企業籌建工作緊緊圍繞“企業籌建年”工作部署,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加大協調力度,全面推動重大項目落地生根,實現企業籌建效率大提速。2018年全區動工建設的企業籌建項目達100個,其中新增動工項目55個,新投試產項目75個,去年組織重點項目集中動工活動4次,項目總投資超480億元,達產產值約3491億元。

在一大批籌建項目加快動工建設的帶動下,企業籌建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18年全區累計完成企業籌建固定資產投資1170.5億元,其中,超1億元投資的項目共有39個,僅LG項目就完成投資162.2億元。

一、廣州開發區企業籌建工作舉措及經驗

2018年5月,廣州黃埔區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批准實施《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信任籌建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經過半年多的實踐,近40家企業納入了信任籌建範疇,極大推動了企業建設速度。

(一)籌建工作提前介入,實現重大工業項目在取得土地

前先行開展動工前期工作。項目在廣州開發區用地會確定用地意向,且地塊條件比較成熟,適合動工的,經企業申請可先行開展動工前期工作。晉陽電子去年4月底過用地會,6月先行交付用地,7月2日進場開展動工前期工作,8月簽訂土地出讓合同;LG偏光片、德國露樂均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之前先行交地,進場開展勘探、總平面設計等工作,爲正式動工奠定基礎。

(二)通過信任審批,加快了企業配套設施和提前進場施工的審批進程。《方案》對企業建設過程中涉及臨水、臨電、土方提前外運、路口開設、施工許可等方面的申請提供了綠色通道。只要企業具備最基本的材料,經廣州開發區企業建設和服務局協調出具意見,廣州開發區各職能部門即按照容缺審批、企業承諾的方式審覈通過,加快了審批建設進程。自《方案》實施以來,提前辦理臨水35項、臨電32項、土方外運18項、路口開設13項目,各項工作均在1-3個工作日完成;30個項目提前獲得臨時施工覆函,比按正常工期可提前1到3個月以上。

(三)通過合理補貼,加快了企業用地平整及配套供電工程的建設。根據投資協議約定,或企業申請自行土地平整的,廣州開發區對企業外電纜建設、土地平整予以財政補貼。目前,加特可、瑞鬆、愛麗思、瑞輝、通巴達、昊志機電、樂金OLED、百濟神州等項目納入了補貼範疇,涉及補貼金額1.827億元,有效提升了企業落戶廣州開發區的積極性。2018年參與動工的56個企業籌建項目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項目、生物醫藥、新材料、優質教育資源、先進設備研發製造、總部及腐化器等產業項目,其中包括中國軟件CBD、多益網絡總部、日立IT總部、合景泰富華南區域總部、卡爾蔡司、鴻基創能等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超480億元,預計達產產值約3491億元。

二、對贛州經開區企業籌建工作的啓示及思考

(一)當前企業籌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企業項目籌建工作受到很多新情況衝擊,整體形勢不容樂觀,一是受到中美貿易戰等經濟形勢的影響,企業投資趨於保守,投資意願弱化。二是受制於贛州經開區用地資源緊缺,徵地拆遷困難,項目落地數量受到影響。三是環保執法壓力加大,企業建設成本增加,企業建設資金和工期緊張。四是審批改革創新不足,也對籌建工作構成嚴峻挑戰。五是企業籌建工作流程涉及招商、國土、審批、建設、環保等多個部門的信息,當前缺乏信息共享機制,籌建部門難以快速掌握情況。

(二)下一步工作思考和建議

一是全面改革行政審批,完善主動服務的體制機制。爲推動項目加快落地,儘早產生經濟效益。參照廣州開發區的做法,爭取上級編制部門支持獲批成立贛州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對跨部門、互爲前置的審批環節實行全鏈條系統式整合。將跨部門的溝通變爲一個部門的內部協調,統一集中行政審批權,優化審批流程,力爭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實施信任審批,全面提升各類企業享有同等的信任審批、信任籌建服務,全力壓縮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工作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審批監管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信息共享。

二是大力盤活閒置低效用地,釋放用地空間。隨着黃金機場航線的優化加密和高鐵的臨近開通,贛州經開區的區位優勢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企業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同時區內存在大量低效閒置用地,需要發揮規劃、用地政策的牽引作用,加快盤活,實施騰籠換鳥,發展總部經濟、生產型服務業、商業服務業、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基地、科技孵化器等新業態。

三是推進企業籌建項目信息平臺建設。開發建設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全週期動態管理服務平臺,以“大數據匯聚+政務應用”爲導向,運用地理信息共享、數據總線和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獲取企業籌建項目從招商引資、土地供應、立項審批、規劃報建、施工許可、竣工投產、生產經營到關停並轉等生命全週期的動態信息,形成建設項目全流程動態監管體系。同時完善土地效益評價體系,實現集中清理和常態化監管相結合,督促企業按照投資合作協議、土地協議等相關承諾按進度開發建設,切實加強項目用地的事前事中事後一體化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