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聆聽·傾聽(多篇)

聆聽·傾聽(多篇)

聆聽 篇一

*

午後的陽光灑散縷縷光芒,

裊裊炊煙在天空飄蕩——

輕倚歲月的窗,

聽花開的聲音在指間流淌……

一簇簇玉蕊傾吐着芬芳——

於寧靜的角落,

感受那份恬淡,

誘人的馨香……

*

洇開歲月裏所有惆悵,

於靜雅的歲月剪一段微光,

挽筆尖的悠揚,

輕輕鋪展春暖花開的幽香……

多想~

拒絕塵世間的冷漠彷徨,

在詩繭裏氤氳朵朵暗香,

葳蕤於溫暖的土壤……

*

倚窗,

聽一簇簇花瓣的聲響——

於光陰裏低吟淺唱……

執筆尖的鋒芒,

以淡雅爲墨,山水爲色,

塗抹婀娜多姿的模樣……

人羣之央,

一眼便驚訝了所有人的眸光……

*

徜徉,

山水之間,碧波盪漾,

一束束花瓣含苞待放,

在時光的陌上

馥郁芬芳——

遠方,

優雅的江南古韻輕輕飄蕩,

緩緩植入心房……

*

就這樣——

踏着歲月的悠長,

於草長鶯飛二月天,

賞拂提楊柳醉春煙——

看小草披着凝露的光芒,

在花的指尖流淌,

蕩着清澈的波光——

一條條垂柳在朦朧雲霧裏搖晃……

*

輕倚歲月,聆聽花開,

曼妙的音律相融於一盞茶香,

獨飲無盡歡唱——

拒絕人世悵惘,

與寂靜處,

看雲捲雲舒,聽流水繾綣,

靜賞花月娉婷,

曼妙詩行……

聆聽 篇二

一、詩人汪劍釗對詩歌的理解

詩人來到這個世界是代表上帝來完成上帝未完成的事情的。

寫作就是要多讀、多寫。寫作不能急功近利,寫好的作品一定要放一放,打磨一下,再打磨一下。

詩人對詞句的敏感性十分重要,只要想到了就趕緊記下來,過一段時間再潤寫。

一個詩人要學會體會時、境和人性的溫暖,從小的東西開始,寫出大的主題。在創作過程中一定要照顧、注意到細節,用具體性來打動人。

同時,詩歌的藝術性是很重要的。

二、詩人北塔對詩歌的理解

詩歌是不確定的,是潛意識的產物。詩歌不能太直白,不能太拖沓,要簡潔、凝練。體現在修辭、形象、寓意、真情實感和對生命的感嘆上。

詩歌是用另一種話來說事物本來的話語的話。比如“祖國”的版圖像一隻公雞,則把祖國的比喻的話說成公雞,就是詩的語言。

選詩也叫刪詩。寫好的詩不要急於發表,過上一段時間再提煉——提煉題目、語言、內容和思想。

詩的意象要好,它是深層次的個人體驗、認識和感慨!

當你寫樹木的時候,把樹木當成自己的兄弟、朋友。這樣,你纔可以與之進行對話交流。

何以爲詩?

一要有我,有我的思想、情感和想象;二要有創造、創新的慾望;三要對語言和文字饒有興致;四要在最後把關時,使整詩完善、完美。

總之,有些話不要直接說出來,那纔是更好的詩歌寫作。

聆聽 篇三

中國作文網()網友原創文章>詩歌

聆聽 風再跑 雨在唱 靜靜的夏夜裏 翻開心靈的扉頁 快樂的音符由此起程 聆聽風聲 聆聽細雨 彼此交織成歡快的奏響曲 心花悄然綻放 回憶不斷前進 夾雜着歡聲笑語 聆聽夢想 聆聽未來 一份憧憬 一份美好 夢 依舊在路上前進…… 讓我們沉默着 懷着虔誠的心 用心聆聽生活 聆聽未來 用夢想去開拓我們的道路中學生優秀作文網( 。 )

聆聽 篇四

我曾有過。

在漫漫的人生之路,

用心去彈撥,

撥動着澀澀的記憶,

是對歲月的緬懷、追憶,

還是聆聽繞着山的鐘聲,

像似叩響心願的門---

生命依舊在延續着,

總是來回穿梭在各自的法門。

人生無輪迴,

靜默的坐着,

聽靈魂的訴說,

什麼是色彩紛繁、千言萬語。

月色朦朧,

事事如過往雲煙。

獨自端坐,

濃釅的思緒依然瀰漫與從容。

走過,

其實僅是人生的驛站。

那長長、幽深的足跡裏,

依舊有沉默的箴言,

如詩的心願。

奔騰的駿馬,

讓自由與夢想在心田上馳騁。

不需要去祈禱,

豐收的碩果裏是春、是夏、是秋、還是冬?

展開又臂,

舉目仰望,

月色伴着夜就像希望插上了翅膀。

空曠的原野,

在生命的吶喊中,

一點一點奏響着黎明的歌聲和驚駭的旋律。

用生命去銘記永恆的歲月,

在無愧的心中烙下豐碑般的印跡,

前進,

用莊嚴的信念去追尋明天的希望吧,

哪怕明天的旅途中還會有風,

還會有雨------

聆聽·傾聽 篇五

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在進行小組活動中,不難看到這樣的現象:①教師講的課成爲學生的“耳旁風”,請學生朗讀或答題,學生張口結舌不知所指。②學生一邊爭先恐後高舉小手,一邊急切呼喚“我來!”“我會!”。教師請一學生髮言,該生洋洋自得,其餘學生無心聆聽,或爲自己未有發言機會而連聲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輕聲與同學交流。該生髮言結束,其餘學生要求發言的高潮再起。如此循環之中,學生心態浮躁,聽講浮躁,表面的燦爛下面是內在的蒼白——輕學習交流,重表現自我。③學生從多角度回答問題後,再請學生髮言,學生不能歸納綜述。有的學生還一再舉手要求發言,回答結果卻是簡單重複某個學生的回答,或是一些明顯的錯誤。……

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雖多,但有一點令人深思:孩子們上課“聽”了嗎?傾聽老師、同學乃至自己的心聲了嗎?孩子們在學習中又“愛聽”、“會聽”嗎?

人的'一切實踐活動都離不開“聽”,“聽”是孩子直接獲得信息的最爲重要的實踐能力,並且“聽”與語言是同時產生的,一個人語言的習得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首先從“聽”開始。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中,“聽”是首要的,也是用得最爲頻繁的語文能力。有資料顯示,“聽”占人的語言活動的45%左右,幾乎與“說”“讀”“寫”的活動總量相待。看來,教師在忙着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還有必要讓孩子“樂聽”“善聽”,學會傾聽。

一、喚起注意有意傾聽。

長有兩隻耳朵,就時時刻刻都在聽嗎?不,既然有“熟視無睹”之說,就難免會“熟聞無聽”。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注意是一座門,凡是外界進入心靈的東西都要通過它。”又據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研究,人在集中注意力時,大腦皮層上就會產生“興奮中心”,在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一個“最優勢的興奮中心”。所以只有喚起學生對聲音的注意,集中注意力有意傾聽,才能準確、有效地接受“聽”的各種信息。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聲音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風聲、雨聲、流水聲,笛聲、歌聲、人語聲……是豐富多彩的聲音,使大自然充滿奇趣,使京腔京韻散發出獨特的魅力,使人與人得以溝通交往……如果沒有聲音,世界將會怎樣?枯燥、死寂、可怕……難以想象。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給我們兩隻耳朵,而只給我們一張嘴。意思就是要我們少講多聽。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學會傾聽,不但能給予他人自信,使自己取得信賴,贏得友誼,也是瞭解別人的最好的方式。在別人的話語裏,有鮮花,有荊棘,有廢渣,有珍珠,有林林總總的一切。細心的傾聽者,能從中聽到財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是“聽”出來的。著名作家王蒙在《聲音的世界》裏流露的感受也源於“聽”:“諦聽宇宙、自然、生活、社會中的各種聲音。奇妙的聲音伴隨着我的人生旅程,心靈的旅程。於是,我感到這些聲音有了激情,有了生命,有了憧憬和浪漫,懷念與嘆息……有了人生的種種體驗。”傾聽,提升着人們的思想情操,審美情趣,科學素養,品質人格。我們怎能不去注意各種奇妙的聲音,有意處處傾聽,從而走進自然,親近生活,感悟人生?

二、傾聽自然提升情趣。

自然界中充滿了語言,花有花言,鳥有鳥語,就是風吧,吹過時有“沙沙”“呼呼”及“鬼哭狼嚎”之別呢。大自然送給我們生動、豐富而又無窮的聽的資源,我們怎能不去利用呢?傾聽自然,還心靈一片潔淨的天空,讓陽光、花朵和蝴蝶成爲孩子的朋友;傾聽自然,消釋疲憊,放鬆心情,讓快樂與幸福回到孩子的生活;傾聽自然,感知歲月季節的腳步,讓生命的情趣溶入孩子的心田。把我們的孩子帶入自然吧,引導他們聽聽四季之聲,早夕之聲,乃至萬物之聲,讓孩子們在色彩紛呈的自然之聲中感悟、辨析、理解、記憶、想象……從而陶冶孩子性情,提升審美情趣。

作家謝大光在《鼎湖山聽泉》中寫道:“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那像琵琶一樣清脆的,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那像大提琴一樣厚重回響的,是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那像銅管齊鳴一樣雄渾磅礴的,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還有一些泉聲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忽清忽濁,忽揚忽抑,是泉水正在繞過樹根,拍打卵石,穿越草叢,流連花間……”教學時,學生如果沒有傾聽自然的體驗,是很難體悟到鼎湖山泉聲的妙趣的。讓孩子聆聽草叢中流淌的小溪之聲,石縫間跌落的澗水之聲,細流匯聚之聲,飛瀑急落之聲……再來讀這段文字吧,讀着讀着,鼎湖山奇妙泉聲纔會迴響在孩子的耳旁。孩子還會邊聽邊看呢,他們以泉聲的“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忽清忽濁,忽揚忽抑”中看到了泉水正在躍落草叢,路面分流,跳躍前行……。我們的孩子潛力無窮。俞伯牙聽出了《高山流水》;歐陽修聽出了《秋聲賦》,讓我們的孩子傾聽自然,也一定會聽出《小溪流的歌》或《春之聲》來!

三、傾聽社會感悟人生。

語文課程的重要課外學習資源之一便是社會。社會是個“萬花筒”,特別是現代社會,信息高速傳遞,爲我們提供了更爲豐富的學習資源。報告會、演講會、辨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經典音樂……社會之聲多姿多彩。我們完全可以開展以“傾聽社會”爲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把社會之聲變成學生的一部分教材,在傾聽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記憶、理解、分析、歸納、判斷、推理的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思想情操,審美情趣、科學素養、品質人格等全面素質,從中感悟人生,充實人生。

傾聽社會,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傾聽身邊周圍的事情開始。家庭爭論,鄰里**,集鎮的喧鬧等無不洋溢着生活的氣息。注意傾聽,再通過記錄、篩選、積累,學生才能在作文課上寫出《新屋上樑》《鞭炮聲聲》等佳作,從而感受到生活的節奏,觸摸到社會的脈博。

我們還要組織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聽的世界”,如把《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環球世界》等請進班級,讓學生了解國內外新聞,從小關心國家大事,感受時代的步伐。我組織學生經常在班裏舉行五分鐘國內外新聞發佈會,還在板報上開闢“每日新聞角”,召開主題隊會,如《天南地北知多少》等。這些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感到自己與國家息息相關的,“國榮我榮,國衰我恥”。學習《友誼的航程》一文,再聽聽中國海軍現代化艦艇編隊環太平洋航行的報道,學了《開國大典》,再看看建國五十週年的國慶大典盛況,學生無不爲祖國的強盛倍感振奮與自豪。

四、傾聽課堂學會學習

著名音樂指揮家卡拉揚曾多次指揮龐大的樂隊,演奏了令千萬聽衆如癡如醉的優美樂曲。據說卡拉揚能在幾百人的合奏中,聽出一根小提琴絃發出的不和諧音符。卡拉揚真是“善聽”!如果說學生學習的一篇篇教材是一段段旋律,那他在課堂上的一次次學習實踐就該是一個個音符。教師要把握好這一個個音符,引導學生傾聽課堂——傾聽老師、同學乃至輔助教具之聲,在“聽”中理解,“聽”中想象,“聽”中評析,提高“善聽”的能力,“聽”出卡拉揚的“耳朵”來。

1.“聽”中理解

能否全面準確地理解“聽”的內容,標誌着一個人“聽”的能力的高低。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各具特色,富有內蘊的語言,通過語音技巧和情感處理的讀,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2.“聽”中想象

由“聽”而再現形象,進行聯想或想象,對於豐富人的情感世界,開發人的創造性思維,作用巨大。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聽”中想象的能力,方式方法是豐富多彩的。如聽詩歌誦讀,讓學生聽想畫面或補足畫面。聽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一幅幅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農村生活圖景便在學生腦海中自然而然地展現。“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畫面讓學生補足展現,學生怎能不入情入境呢?

通過聽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聽想感覺,並把感覺形象化,也不失爲培養“聽”想能力的有效方法。課文《月光曲》中有一段描述《月光曲》內容、意境的文字。聽有感情的朗讀,學生由聽而想,如聞其聲:《月光曲》的旋律由輕柔舒緩而節奏漸強有曲折,最後高昂激越……。

3.“聽”中評議

“聽”中評議是促“聽”手段,也是測“聽”方式,是“聽”的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它要求學生帶着問題專心聽話,並在聽話過程中辨析他人說話的意思,用詞是否連貫有序等,並在聽完後發表意見進行評議,如對他人說話的錯誤進行更正,對疏漏的內容進行補充,對簡略的地方予以擴展等。

口語交際課爲學生提供了“聽`評”訓練的良好時機,平時的閱讀教學更是廣闊的“聽、評”空間,教師要把握好每個學習可能,培養學生的“聽、評”能力,提高學生“聽”的品位,提升學生“聽”的靈魂,在“聽”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學生初次“聽評”,很可能不會“聽”,也不會“評”,教師的示範指導很必要。教師對學生的發言要側耳傾聽,或頻頻點頭,或微笑,或疑惑,以專注的神情去影響每個學生。評點時,教師可用“我從他的話中,看到——聽到——”及“我聽出了他的這句話真精彩,因爲他說……”等語言去引導學生知道“聽”要抓要點,抓感覺,還要多賞識,少挑刺,力爭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著名社會學家、語言學家卡耐基說:“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傾聽,在傾聽中提升情趣,感悟人生,學會學習!

聆聽·傾聽 篇六

漫步於森林,綠意瀰漫於眼簾,清風夾雜着生命的氣息,撲鼻而來。

聽,風在歌唱,生命的涌動逐漸旋成一個漩渦徐緩而來。有草的低吟和聲,有 花兒的空靈主唱,生命無處不在。

也許有那麼一天,在淺層的褐色故土下,我寂寞的枯骨會低低吟回,曾經生命脫於這片故土,燦然活過,後歸來寧靜。再借故土上青蔥的新綠,生命再次來過。

生命無窮無盡,在於成長和蛻變。

雛鷹被推出巢穴,萬丈懸崖之間,凜冽的山間之風呼嘯號叫於耳畔,要想生存,只有學習飛翔。雛鷹在熟悉天空後,再一次的蛻變來自重生。鷹飛上高崗,混着血淚啄去老化的器官,灼熱的鮮血下是爭雄藍天的野心和浴血重生的器官。

沒有血淚便沒有明日的天際。

鷹陰鷙,人們畏於它過於執着專注的兇殘目光;鷹殘忍,它殘暴地以尖利的爪牙撕碎弱小的敵人……鷹有着天空王者的風範,源於對自己蛻變的回賞。

鯉魚嚮往着龍門,不管浪涌多高,不管前路的好壞。終其一生的夢想,爲此而忍耐,浪擁着被海浪拍傷、傷痕一次蓋過一次的身軀,累累的痛刺激着脆弱魚骨中的脈絡,微鹹的海水衝擊眼眶。龍門,龍門!

縱身一躍,浮光躍金的水面上,龍影微現。

聽,是山間之風的呼嘯;聽,是躍金碧水的浪濤……生命在山水間歌詠,歌唱着;生之奇妙與死之寧祥。

而生命的真諦在於蛻變。

聽,蟲穿過層層蛹縛,是絲掙裂的聲響,是生命再次轟然悅動的歡唱。或許是輝煌一時的過去,也或許是青澀苦悶的過去,這都將化作複雜纏繞的蠶蛹,蛻去。新生的薄翼在久違的空中劃出生命的禮讚。

祖國穿越五千年的歷史塵埃,有華夏民族的凱歌,有始皇大一統的恢弘,有焚書坑儒的哀鳴,有唐詩的整飭之美,有宋詞的千般風姿,有元雜劇的多彩……衆生萬相的浮世,千千河山的壯美,祖國,無數生命朝起暮落的舞臺,孕過繁盛,育過荒蕪。

古老的圖騰是先人對自然的敬畏,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畫是古人對天空的猜想。蟾宮、金烏,曾遙不可及的神祕天物在探索中漸顯露出它們真容。是誰掀開了它們神祕的面紗?人們從敬畏走向理性,又是誰的成長推動了人們的覺醒?

祖國啊,我能聽到您生命的吶喊與搏擊!

從一次次戰爭中重生,戰士們的每一次吶喊震撼着陳舊的歷史,祖國一步步艱辛地邁向蛻變的最後。成功,觸手可及。

此時,“神十”在地面上蓄勢待發,等待着搏擊蒼穹的機會,誓讓國光在天際閃耀;蛟龍出潛,在平靜的海洋深處,祖國把國光照進深深的海底。

揚我國威,振我中華!

從一粒粒種子開始,它們要穿過厚重的土層,纔開始成長的歷程,要經歷一次次風雨霜凍的侵襲纔可以長大。

祖國需要我們給予她成長的動力,也需要我們爲她注入最熾熱鮮紅的熱血。

聽,祖國的生命在陣陣拔節;聽,是成長的聲音;聽,成功的腳步聲已漸近。

祖國,揚我國威,振我中華!

聆聽·傾聽 篇七

你從波光瀲灩中走來,彷彿心結萬千,飛揚的心緒恣意癲狂着歲月的徽茫。我翻動棹歌,跂足於窗櫺前仰望,卻發現了你傲霜怒放,高雅不屈的身姿飄向了來世的輪迴,牽引着我目眩神迷,深牽夢繞。遂重新審視命運,看它如何給芸芸衆生帶去遒勁的驚狂,給荏弱的時光以落花翩躚的篇章。

三毛

隔一程山水,一切都是無法回去的原鄉,坐望於光陰的兩岸,望彼岸的桃花盛開,我不禁想象,是否一句“乾枝痩影,暗溢漫香”能夠形容你絢爛悽美的一生,你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女中豪傑,在撒哈拉的天際裏,滿是“心遠地自偏”的浩然之氣,如果能夠與你離騷入酒、歲月言歌,那將會是多麼堅韌明亮的力量,帶給世人新的仰望。

冰心

那日杏花煙雨,暮靄沉沉,佳期如夢,你一襲白衣纖塵不染走上了文字的道路,你筆尖走過的歲月都散發着濃郁的馨香,所有的篇章都如“冰心”般乾淨清爽。

蕭紅

遠方古道,漁歌互答,你孤身於江邊慷慨淋漓的焚唱,給歲月立下了傷,歷久難忘,你綿延的悲情所書寫的貧窮竟如此驚心動魄,這場文字的境遇,給了麻木的時代沉重一擊,令世人警醒,遐想。

到如今,莫如一紙荒唐言,傳今矣。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聆聽 篇八

(一)

日曆一頁頁

翻去

只剩下最後幾幀

。。

繁華一次次

敷衍

只留下走過的碎痕

。。

回眸20xx

喜悅與傷痛參半

驕傲與失重抗衡

。。

(二)

日出日暮

在流逝的光影裏

斑駁

。。

空靈寂寥

在失望的徘徊中

哭泣

。。

天空

常有陰雲

密佈

。。

大海

常有暗礁

碰觸

。。

當記憶的帆

在歲末

再次揚起

。。

一點點

一陣陣

都是心的漣漪

。。

(三)

記得春的柴門

暈染花開的時候

復甦的小草也穿上了綠衣

。。

總想回避夏的慌亂

凝眸牀前藍月的時候

糾結的雙眸閃動出淚滴

。。

望着秋的離去

那滿湖的殘荷

掩飾不住點點的回憶

。。

期盼冬的氣息

那漫卷的雪花

能紛飛出幽靜的歡喜

。。

(四)

相遇的路上

有那麼多的感激

。。

添加的羣裏

有那麼多的知己

。。

一片片詩作

都是學習的榜樣

。。

一次次朗誦

都是創作的動力

。。

無論是羣裏還是平臺

都賦予了莫大的鼓勵

。。

(五)

新老交替的時刻

還有那麼多的感恩

。。

感恩家庭祥和幸福

感恩父母身體健康

感恩兒子孝順優秀

感恩季節輾轉幽香

。。

感恩生命裏的遇見

感恩寒夜裏的陪伴

感恩萬水千山的懂得

感恩一路相隨的久遠

。。

無論是陌生的隔世

還是熟悉的過往

都是時光的恩賜

都感恩不盡

。。

(六)

夢在遠方

故事再一次被掀起

。。

惜別20xx的情懷

凝成歲月沉香

撿拾20xx的美好

裝點歲末情長

。。

在臘梅的幽香中

淡淡的體會

。。

在春的播種裏

雋刻期望

。。

(七)

幾分妥帖

幾聲安暖

幾般夙願

幾段珍藏

。。

抒寫不懈的繾綣

在季節裏成長

追求一生的芬芳

在稚嫩中堅強

。。

聆聽花開的聲響

淡然溪水的歡暢

相伴寧靜

蔥蘢時光

標籤:聆聽 多篇 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