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如何評課多篇

如何評課多篇

如何評課 篇一

一、什麼叫評課?評課就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及由這些活動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等。評價的目的不是爲了證明,而是這了改進。二、評課的意義評課能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實踐,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取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促使教師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三、評課的原則1.評課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爲本”。評課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與質疑,以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評課要從有利於對教學的診斷和正確的導向出發。課堂教學是一個準備---實施---目標達成的完整過程,是一個複雜多變的系統,要全面反映這個過程需要考察相當多的因素。正確評價一堂課,既要着眼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對體現素質教育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的考察,以利於在評價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診斷和正確的導向。3.評課要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把評課的重點放在“評學”上面。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的落實最終是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課堂教學評價要改變傳統的以“評教”爲重點的現象,把評價的重點轉到“評學”上面,以此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要把評課的關注點,從教師傳遞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方向上面,轉到如何針對學習差異進行因人施教,如何把過多的統一講授,轉變爲以指導學生分組學習討論和統一答疑、點撥爲主要活動方式的課堂,轉變爲以適當的統一講解與有指導的自學或自由選擇條件下的探究、研討,查詢相結合的課堂。轉變評課的着眼點:評價課堂教學不能僅僅着眼於學生學習的質量及效果,尤其不能僅僅關心學生的學業考評分數,而應該更多關心教師在創設有效教學活動的環境與氣氛上,關心教師對學習者流動的指導、幫助是否切實有效。4.評課要提倡創新,培育個性。課堂教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學科、學生、教師、教學條件諸方面的不同,使課堂教學情況千變萬化。正確地評價一堂課時,既要體現課堂教學的一般特徵,又要提倡創新,鼓勵個性化教學。5.評課要從實際出發,從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測量到的情況出發,不能想當然。課堂教學評價要符合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評價的標準是期待實現的目標,但又必須是目前條件下能夠達到的,以利於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課必須從實際出發,從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測量到的情況出發,不能想當然。評價的內容和要點必須是可觀察、可感受、可測量的,以實際情況進行判斷;評價要注重質性評價和綜合判斷。四、評課方法:1、評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評課首先要評教學目標。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爲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爲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儘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2、評教材處理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授課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得是否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 難點,抓住了關鍵。要看,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教學重點是否把握準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教學難點是否把握準確並得到突破。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必然、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與處理,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教材系統轉化爲教學系統。3、評教學程序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因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1)看教學思路設計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爲此,我們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我們平時聽課,有時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2)看課堂結構安排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教學思路,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則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爲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瞭解授課者的授課重點。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①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要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的現象,要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要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沒有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的現象。③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要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太少的現象。④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要看優、中、後進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後進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⑤計算非教學時間: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有沒有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四)評教學方法和手段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爲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現代化教學呼喚現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的教學手段應該有所改變。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地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腦、電視、電影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五)評教師教學基本功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我們評課,還要看教師的  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嫺熟。(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融洽。(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啓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等熟練程度。有的還要看在課堂上,教師對實驗的演示時機、位置把握得當,照顧到全體學生。課上演示和實驗操作熟練準確,並達到良好效果。(六)評學法指導(1)要看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端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習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2)要看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否熟悉並付諸實施(七)評能力培養評價教師在課題教學中能力培養情況,可以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景,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是否注意挖掘學生內在的因素,並加以引導、鼓勵;培養學生敢於獨立思考、敢於探索、敢於質疑的習慣;是否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和心理品質;是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平時,教會學生在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八)評師生關係(1)看能否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鬆、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九)評教學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都能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也就是,當上完課時,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五、評課的注意事項(一)、要根據課堂教學特點和班級學生實際,實事求是的公開評價一節課,切忌帶有個人傾向。(二)要以虛心的態度,商量的口氣與被聽課老師共同分析研討,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頭上。(三)要突出重點,集中主要問題進行評議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談。(四)要以事實(數據)爲根據,增強說服力。(五)要做好調查工作,儘可能較全面瞭解教師和學生情況。

如何評課 篇二

徐彙區教師進修學院   國小部  閔曉立

評課是一種課堂教學評價。它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實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學行爲作出正確的解釋。評課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是完善教學系統的重要環節,是推動教師教學活動“增值”的重要手段。

那麼,我們該如何評價一堂語文課呢?

在評課之前,我們有必要對語文課程做一些相關的瞭解。

一、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意味着語文課程必須遵照語文本身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掌握語言這一重要的交流與思維的工具;語文課程同時還要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與文本形成互動,影響學生的心靈和品德,構築學生一生髮展的文化基礎。

二、語文課程的四條基本理念重在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思想。

1、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構建開放的、適應時代發展的課程體系。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人類生活的濃縮,它的內涵極爲豐富,包括了自然、社會的各個方面。因此,我們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渠道。那麼怎樣拓寬呢?

(1)    開放的語文課程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成長需要爲依託,把教科書這本“小書”與生活這本“大書”融爲一體,強調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聯繫,既引導學生利用教科書學習語文,又拓展語文學習的領域和空間,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學生通過多渠道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人際交流,提高語言感受、運用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

(2)    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豐富語言學習的內容和形式。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能使語言學習的內容更爲豐富、形式更爲生動。大量的網絡信息,精彩的圖片,爲語文學習提供了不可窮盡的資源寶庫。網絡的互動性又爲學生營造了運用語言的平臺。

2、開發語言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學習是母語學習,課程目標、內容、要求的確定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既有能力和發展可能,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由於學生存在着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而語文教學應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還應鼓勵學生以靈活多變的方式學習,使他們能夠適應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環境,不斷地通過已知認識探求未知,爲終身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在動態的語言實踐過程中,感覺、體驗優秀作品的語言魅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對語言規律的無意識的認識,轉化爲有意識的發現,逐步地由口頭語過渡到書面語,並由掌握的書面語提高已有的口語質量,使語言積累內化爲語言能力。

3、增加文化積澱提升文化品位。

語文課程不僅要重視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運用規範的掌握,而且要重視學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這一理念的提出,強調了語文課程的薰陶感染作用。

語文課程與科學課程迥然不同,科學課程以理性著稱,語文課程則以感性見長。語文課程大量的是形象鮮活、感情強烈的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內容,必須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審美的感化、心靈的感動。教師應發揮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潤、去涵養、去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品位。要使學生有感悟,教師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學生能體驗,教師首先要能體驗;要使學生受感動,教師首先要受感動。只有當教師熱情投入、真情流露、激情四射的時候,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會神,學生才能真正地受到薰陶和感染,從而形成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健全的人格。

4、逐步形成問題意識,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體驗性、研究性學習方式與接受性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這一理念的提出,是對傳統語文教學重接受輕探究、重認識輕體驗的接受性學習方式的揚棄。這一理念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課程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確認和尊重,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質疑,引導發現,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說,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疑問。當學生產生了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選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集體探究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在優勢互補中使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思維向深度廣度發展,從而不斷提高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加強體驗學習和探究學習,並不意味着拒絕接受學習。在新的教學方式裏,教師仍要“講”,或是提供知識背景,或是點撥言語規律,或是交流自己收穫,或激情薰陶,不一而足。

三、新課標的三大特點

1、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要求的確定力求三個維度的有機結合。

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評價意見,以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爲核心,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

2、目標、內容、要求的確定針對上海中國小生的特點。

課程內容分別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學習”等方面提出要求。課程內容強化了文言詩文的學習,旨在促使學生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瞭解,充實文化底蘊,提升文化品位,吸收語言精華,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3、新課程標準賦予“語文雙基”以時代的內涵。

所謂雙基,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指語文知識:字、詞、句、篇;語文能力:聽、說、讀、寫。根據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我們對語文學科雙基的認識也應該賦予新的內涵,着重從兩大方面打好基礎: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如,獲取語文字、詞、句、篇基礎知識,有初步的中國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積累,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備聽、說、讀、寫能力等;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如,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和閱讀品位;形成初步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

在初步瞭解了語文課程之後,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評課方法:

一、綜合評析法

綜合評析法是對一節課從整體上作出全面、系統、綜合性的評價。蘇霍姆林斯基說:“系統地分析課之所以必要,是爲了看出和理解各種教育現象的實質及 因果關係。”。

採用綜合評析法進行評課,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具體分析:

1、從教學目標的制定上分析

目標要明確、集中、適切。“集中”是指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重點呈現一堂課的主要任務,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爲一個整體來考慮;“明確”是指目標指向清晰,表述具體,要陳述可以觀察到的學生具體的行爲,說明產生這些行爲的條件,以及指出評定行爲的標準;“適切”是指目標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對情意目標的制定,要注意循序漸進,逐步達成。

案例一:《生死相隨的海鷗》教學目標(新教材第五冊)

1、能認識生字“衍”,通過查字典理解“繁衍”的意思。

2、能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詞語:“成千上萬”、“成羣結隊”、“鋪天蓋地”、“四面八方”;並嘗試運用這些詞語寫一段話介紹海鷗集體營救同伴的場面。

3、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4、5小節。

4、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動物和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

(評析:教師在鑽研教材、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制定了字詞教學、朗讀教學、語言實踐、閱讀教學和情意目標,清楚地呈現出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每一項目標的表述都相當具體,以第2項語言實踐目標爲例,教師在表述時明確指出了進行語言實踐的條件——理解、積累詞語;行爲——寫一段話;標準——介紹海鷗集體營救同伴的場面。情意目標定位在“感受動物和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2、從教材的處理分析

(1)整體的把握是否正確。

(2)突破口的尋找是否恰當。

(3)教學板塊是否合理。

案例二:《爸爸和書》教學板塊設計

《爸爸和書》一課,緊緊圍繞書來展開文章。書把爸爸、作者和姐姐聯繫在一起。父母的生活條件並不好,但是總要省出一些錢來給孩子買書,希望孩子能認真讀書。孩子們在父親的關愛下,都深深的愛上了讀書,甚至把一本又薄又破舊的童話書視爲珍寶。

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正是充分挖掘了文中語言本身的價值,抓住“珍貴”一詞做足文章,設計出以下4個教學板塊:

(1)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評析:在這一板塊教師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通過聽記一句話“我和姐姐有一百來本書,其中一本名爲《皇帝的悲哀》的又薄又破舊的書,我們視它爲珍寶。”引出統帥全文的“珍寶”一詞,然後,讓學生圍繞“珍寶”一詞質疑,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找到了組織教學的突破口——這本又薄又破的書爲什麼會被我們視爲“珍寶”呢?同時明確了本課學習的主要目標——通過“聯繫上下文,邊讀邊思”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2)學習課文3~13節,瞭解我們把這本書視爲珍寶的原因。

(評析:在這一板塊教師仍然圍繞着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默讀課文3——13節,找出能幫助自己解決疑問的相關語句,然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品詞品句,逐步理解“珍貴”的三個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十分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體驗。爲了讓學生體會“不過,給你買一本書,今天就不能乘汽車回家了。你願意走路,就給你買。”一句的含義,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適時補充資料:那時坐電車只需4分錢,而坐汽車也只不過需要五分錢。然後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很自然地體會到了這本書的來之不易。有效地將聽、說、悟的訓練整合在一起。)

(3)學習課文第1、14——16節,通過想象說話理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的意思,體會我們愛書之情。

(評析:由於考慮到故事發生的年代離學生較遠,因此,教師通過提供畫面、提供句式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說話理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的意思,體會我們的愛書之情,更進一步的感受書的“珍貴”。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巧妙地將教師的分析轉化爲語言的運用表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4)理解課文爲什麼要用《爸爸和書》作爲課題,進一步體會文章的道。

(評析:在學生自主體驗,充分感悟的基礎上,最後讓學生“談談課文爲什麼要用《爸爸和書》作爲課題”,可謂水到渠成,學生藉助板書的提示,進一步地體會了文章的道——父親給予我們的深沉的愛。

從以上4個教學板塊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準確地抓住了教學突破口,並緊緊圍繞突破口,採用層層推進的方式,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感悟體驗、積累運用,使整堂課的教學設計富有立體感。)

3、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學方法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爲完成教學目標、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它包括教師的教學活動方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活動的方式。

(1)教法是否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2)是否注意培養各種能力(質疑、探究、感悟、聽說讀寫)。

(3)是否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整體閱讀、動筆墨讀書、邊讀邊思、邊讀邊積累查閱工具書、運用資料)。

(4)是否形成信息的多向交流(生生、師生、)。

(5)是否注意創設情景激發學習積極性。

(6)是否恰當運用現代化媒體。

案例三:《聰明的小兔子》教學片斷(新教材第一冊)

師:小兔子的聰明還體現在當它聽說狐狸死了,並沒有直接進門,而是巧妙地選擇了最佳的落腳點。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段話。

(出示《聰明的小兔子》課文片段)

師:老師和大家一起配合着來讀一讀。

機靈的兔子巧妙地設計使狐狸上了當。當初狐狸曾胸有成竹地告訴狼……

生(讀):我回家去躺在牀上,你去告訴小兔子,就說我死了。它肯定會走到我

跟前來看看。我就跳起來一下就能抓住它!

師:可它的如意算盤卻打錯了。小兔子並沒有像他說的那樣……

生(讀):走到它跟前來看看。

師:你看,小兔子先……

生(讀):跑到狐狸家門口,它從窗外向裏看。

師:它想先看看狼說的是不是真話。可是這樣看也看不出真假,於是它決定試

一試。小兔子故意……

生(讀):跨進狐狸家門口。

師:可是它卻又……

生(讀):離狐狸遠遠的。

師:這樣即使狐狸跳得再快也是抓不住小兔子的,果然發現有詐,……

生(讀):小兔子跳起來,奔出屋子,飛快地跑了。

師:聰明的小兔子設下了妙計讓狐狸原形畢露!狐狸的陰謀詭計再一次以失敗而告終。

(評析:本課教學重點之一是讓學生體會小兔子的聰明。而它的聰明主要有兩點:首先,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小兔子故意自言自語地說:“這不像一隻死狐狸,誰都知道,狐狸死了,總是把嘴巴張開的。”由此不難看出,小兔子是用了一個巧妙的辦法試出了狐狸是詐死的,這點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其次,文中還對小兔子試探狐狸時,選擇的地點也進行了具體的描述。由此應該看出小兔子是相當謹慎的,細心的。這點在教學中是個難點。或許也有一些學生能夠想到,但是要讓一年級的學生把它完全說清楚,肯定是困難的。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提取了課文的有關段落,設計了一個上下文的縱向對照配合朗讀。教師通過幾句簡潔明瞭的語言將文章的前後進行貫通,幫助學生了解了上下文之間的聯繫,感受到小兔子的聰明還表現爲“謹慎”,它兩次都選擇了最佳的地點(窗外、門口),使得狐狸的美夢落空。原本較難解決的一個問題,通過教師的引讀,成功地突破了,而所花的時間也不多。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重點是幫助學生感受小兔子的聰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閱讀感悟能力,教師運用引讀的方法,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練習了朗讀,又使學生在讀文過程中再一次記憶所學的生字,同時滲透“聯繫上下文來思考問題”的閱讀理解的學習方法,將識字、朗讀、理解各項語文學習的任務有機結合成一個整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益。)

案例四:《生死相隨的海鷗》教學片斷(新教材第五冊)

師:海鷗們聽到了夥伴的呼叫,紛紛趕來營救。當時的海島上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讓我們來看一段錄象,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看完後,請你用一句話說說畫面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播放錄象)

師:錄象看完了,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畫面給你的印象嗎?

生1:我看了錄象後,覺得鳥島上的海鷗真多,多得數不清。

生2、我看到鳥島上的海鷗是從四面八方趕來的。

生3:我想,鳥島上的海鷗大概都趕來了。

師:是呀,趕來營救的海鷗真是太多了。課文第4節中有許多描寫海鷗多的詞語,請你默讀課文,圈出這些詞語。

〔生默讀課文,圈劃描寫海鷗“多”的詞語。〕

師:同學們找得真認真。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

〔師按學生的交流順序出示:成千上萬、成羣結隊、四面八方、鋪天蓋地〕

師:誰能讀好這些詞語,表現出海鷗的“多”?

〔個別讀、齊讀〕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遍錄像,再一次感受一下當時的氣氛。

〔觀看錄象,師配畫外音:成千上萬只海鷗爲了營救一隻遇險的海鷗,成羣結隊地從四面八方飛來,它們一起在空中飛旋、鳴叫、排屎,整個鳥島上一眼望去鋪天蓋地的全是海鷗,這集體營救的場面,是多麼的令人震驚呀!〕

師:現在,你能讀好這一節嗎?

〔個別讀、齊讀〕

(評析:對於“成千上萬、成羣結隊、四面八方、鋪天蓋地”這四個詞語的理解,先通過觀看媒體豐富表象,領悟其形象感。接着發揮教師自身的情感傳導作用,通過邊看錄像邊聽教師的誦讀,領悟其情味感。最後,通過齊讀課文,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通過這樣的品詞品句,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當時的營救場面是多麼的聲勢浩大,他們便能很自然地融入到課文所創設的情境中,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多媒體課件的適時運用,在這裏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預先編制的教學目標得以順利落實。)

案例五:《觀潮》第二、三節的教學設計(新教材第七冊)

一位青年教師在教學《觀潮》一課的二、三兩節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首先請同學們“聽老師來讀讀這兩節,請同學們仔細聽,老師強調了哪些內容?針對這些內容,你有什麼想問的?”,在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滲透了質疑方法的指導——抓住關鍵詞提出問題。然後,教師結合質疑,滲透釋疑的方法:課內能夠解決的問題,教師鼓勵學生或反覆閱讀課文,從書上找答案;或結合生活實際,獨立思考;或與同學合作,討論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邊讀邊思、動筆墨讀書的習慣,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應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課內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則鼓勵學生或課後查找資料,或請教高明,並通過一個開放性作業的佈置——以釋疑爲主題製作一份小報,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4、從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1)教學語言是否準確清晰,生動形象有啓發性。

(2)教學態度是否明朗,富有感染力。

(3)教學的節奏感是否強。

(4)使用現代化媒體是否熟練。

(5)板書是否合理、有條理、美觀。

5、從教學的實際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堂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的結果方面。”因此,在全面評價一堂課時,還應從教學的實際效果上做分析。看課堂的教學氣氛是否平等、民主;學生的參與是否面廣、量多。

二、專題評析法

專題評析是指評價者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或課題研究中的專題切入進行評課。

專題的選擇首先從執教者在課堂教學中的成功之處、獨創之處入手。其次可從評價者自身的優勢和擅長入手。這樣做既可幫助執教者加深認識,也可使評價者自身找到又生動事實材料的研究課題,雙方都有較大收益。

案例六:《巧取報酬》板書設計

畢加索         貴婦人

一聲不叫  舔     狗       吠叫不止

(認)               (不認)

巧取 拒付

報酬

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

(評析:這堂課的板書設計很有特色,我們可以“板書設計”爲專題作評價。首先,這個板書設計涵蓋了課文內容的要點,揭示了課文的中心,展現了教師的教學思路。而且,語言簡練,並通過三個箭頭的連接使整個板書形成結構化、網絡化。其次,板書的內容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逐步呈現:教學之初,教師在板書課題“巧取報酬”之後,通過反饋預習情況,揭示了故事中的2個主要人物——畢加索和貴婦人。然後,引導學生整體讀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自然地引出了故事中另一個主要的角色——狗。接着,抓住“巧取”和“拒付”這兩個詞語,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重點段,理解“貴婦人是怎樣利用小狗拒付報酬?”,“畢加索又是怎樣利用小狗巧取報酬?”。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教師板書了一些關鍵詞“吠叫不止、不認、一聲不叫、舔、認”,並引導學生藉助板書的提示,完整地說一說畢加索的做法“巧在何處”。最後,在學生感悟、說話的基礎上,教師再一次引導學生串講板書,自然地揭示了本文的“道”——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可見,這樣的板書設計既有利於教師的教,又有利於學生的學。)

三、揭示規律法

揭示規律法就是從一節課的成與敗的效果出發,去探尋產生的原因,從中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

這種方法的操作大體上有如下程序:①驗證當堂教學效果。一是利用觀察法收集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情緒、神態和學習氣氛等有關資料;二是讓學生回答一些重要的知識要點,也可以設計一些簡答題讓學生測試一下。②將上述反饋的資料與教師上課時的教學程序結構、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教學手段的運用等聯繫起來,作出分析判斷。③總結歸納。找出教師成功的教學行爲有哪些?哪些比較符合規律?哪些做法不妥當?最後做出總體評價。

最後,簡單談談評課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根據不同的聽課目的選擇不同的評課方式。

(1)瞭解檢查、考覈評比型聽課——綜合評析法

(2)指導幫助型聽課——專題評析法

(3)總結推廣、學習吸收型聽課——專題評析法

(4)實驗研究型聽課——揭示規律法

2、要對不同年段、不同年級的教學目標、單元目標瞭解得十分清晰。

評價者只有做到心中有綱,才能對一堂課作出較爲恰當的評價。爲此,我們要經常學習,瞭解教學改革的動態。

3、避免就事論事,要善於運用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理論來分析問題。

科學的評課方法要建立在哲學思維和教育科學的理性思維的基礎上。只有正確地運用相應的理論來支撐自己的觀點,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4、要因人制宜,避免空談理論,要結合執教者的教學實際,以事論理,不要說條條框框。

評議青年教師的課,應突出一個“導”字,倡導一個“幫”字;檢查教學工作的聽課評議,應突出一個“實”字,倡導一個“促”字;對教改試驗性的觀摩課評議,應突出一個“研”字,倡導一個“爭”字;對競賽課或評優課的評議,應突出一個“比”字,倡導一個“學”字。

評課者要具體實在,不死搬教條,應根據教師實際和教材的具體特點,提出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在否定執教者的某些做法時,還要談出自己對解決這一問題的具體設想和意見。

5、注意聽取授課教師的意見。要能聽取執教者的解釋、說明、甚至爭辯。

我們應當把每一次評課,看作是一次平等的對話。通過對話,產生思維的碰撞,引出討論的話題,從而共同探討,解決疑問。因此,作爲評價者要注意傾聽,傾聽執教者的解釋、說明,甚至是爭辯。

6、避免肯定或否定一切,要一分爲二。要指出不足,也要真誠肯定。

評課的着眼點要放在教學的改進和發展上,評課既要反對那種一味恭維、只講好話、不講問題;只唱讚歌、不提希望的“捧教”。也要反對那種求全責備、不談優點,只講問題,吹毛求疵,一無是處的“批教”。

7、避免強求統一,允許保留意見。

8、要有講話藝術,婉轉中肯,易於接受。

如何評課 篇三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爲指導,體現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爲實現目標服務。

三、教學程序上分析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

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的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爲教學環節或步驟。

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鬆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鬆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佔用時間過多,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

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太少現象。

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的,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什麼是教學方法?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現代化教學呼喚現代化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爲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這“四個一”是:1、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教師“講”“灌”包打天下。2、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備課找題單,上課甩題單,講解對答案,怪不得學生說:“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滿堂練。”3、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指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爲“自學式”,實爲“自由式”。4、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1、  看板書: 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

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嫺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首先,要準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啓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教法: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議、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0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如何評課  2

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等。

評課又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通過評課,同事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領導可以推廣經驗,發現不足,;專家可以瞭解動態,發展教學理論。

一、當前評課中存在的問題

1、重聽輕評

2、敷衍了事

3、平淡膚淺

4、面面俱到

5、參與面窄

二、評課的原則

1、實事求是原則

2、坦率誠懇原則

3、兼顧整體原則

4、鼓勵性原則

5、差異性原則

6、方向性原則

三、一節課的評析方法

1、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2、從教材處理上分析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1)看教學思路設計

(2)看課堂結構安排

4、從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分析

評析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3)看教學方法的優選與創新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5、從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通常,教師的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

(2)看教態

(3)看語言

(4)看操作

6、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有的書上又將評課內容分成以下幾項:

一、評教學思想

二、評教材處理

1、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

2、教學重點是否把握準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

3、教學難點是否把握準確,教學過程中難點是否得到突破

4、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

三、評教法選擇

1、教法選擇是否符合教改方向

2、教法選擇的依據是否科學合理

四、評學法指導

1、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

2、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否付諸實施

3、學法指導的方式是否可行

五、評能力培養

六、評師生關係

1、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努力創設寬鬆、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無論用何種方法進行評課,都要反映以下幾方面內容:

(1)本節課的主要優點或經驗或特色是什麼?

(2)本節課的主要特點或不足或需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

(3)你的建議是什麼?如改進教學的建議,推廣經驗的建議等等。

評課要注意的問題:

一、認真聽課

聽課是評課的前提,只有認真聽課才能進行客觀的評課。怎樣才能認真聽課呢?一般來說要做到以下五個字:聽、看、記、思、談。

1、聽

就是聽上課老師是怎樣複習舊知識的?是怎樣引入新知識的?是怎樣啓發學生思維的?是怎樣指導學習方法的?是怎樣鞏固新知識的?是怎樣結課的?還要聽學生是怎樣回答問題的?是怎樣提出問題的?是怎樣討論問題的?

聽課中教師要進入三種角色:學生角色、教師角色、評判者角色。

聽課時教師要做好三種準備:

(1)學識準備:熟悉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充分把握教材;學習和掌握有關學科的教改信息;學習教育理論;注意積累各種資料。

(2)心理準備:態度上的準備;情緒上的準備。

(3)物質上的準備:要帶好聽課筆記、教科書、參考書。

2、看

就是看老師的板書,看老師的教態,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看老師使用教具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情況,看老師的教學環節安排,看學生上課的表現。

3、記

就是記錄聽課時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內容。一是記聽課的時間、班級、學科、支教者、課題、課型;二是記教學的主要過程,包括主要的板書要點;三是記本節課在教學思想、德育滲透、雙基教學、能力培養、教材處理、教法改革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點;四是記學生課上活動的情況;五是記對這堂課的簡要評析。

4、思

就是想一想這堂課有什麼特色?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學結構是否科學?教學思想是否端正?教學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關鍵點抓得是否準確?板書是否合理?教態是否自然親切?教學手段是否先進實用?教法是否靈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調動?寓德育與教學之中是否恰到好處?教學效果是否好?“雙基”是否紮實?能力是否得到培養?有哪些突出的優點和較大的失誤?

5、談

就是和被聽課老師與學生交談。可先請上課教師談自己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與感受,再請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穫與不足;然後再由聽課教師談自己對這節課總的看法,談這節課的特色,談聽這節課所受到的啓迪與所學到的經驗,談這節課的不足之處,談自己的思考與建議。

特別提示:無論是有組織、有目的的正規性的評課,還是同事相互聽課後的評課,都應該擬好提綱,這樣做可以克服評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可以使評課更具科學性與針對性。

總之,聽一堂好課,是一種美的享受;評一堂課,也是一種美的享受。但是,只有會聽,會評,才能得到這種享受。要做到會聽、會評,有兩個基礎:一是要有教育理論的學習基礎;二是要有多聽、多評、多實踐的基礎。有了這兩個基礎,再加上自己的教學經驗積累,就會有聽課、評課水平的飛躍。

如何評課 篇四

每次聽課活動結束後,總有老師不願或不敢評課,認爲評課是專家的事,至少也是老教師、資深教師的事;也有教師評課抓不住關鍵,不解決實際問題;這些都是對評課的認識不足或缺乏評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其實,評課作爲一門具有研究價值的科學和實用技術,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只要掌握了這些規律,評課也就簡單自然了。一、幾點共識1、評課是爲了促進交流、相互學習    教學理念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昇華;    教研能力在學習、思考中得到加強;    教育的技能技巧在評課中得到改進;    業務水平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研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牛鼻子,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就能促進整個教學改革向前發展。通過評課,使參與活動的全體教師,從一個課堂教學實例中吸取教益,學習教學方法,改進不足,以達到共同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參與課課的教師應善於把公開課教學與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比較性研究,借鑑他人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特點提高富有個性化的教學水平。2、評課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評課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判斷,評課者將根據自身的教育理念、所掌握的教育理論對被聽的課進行判斷。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每個評課者又會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素質教育的要求進行評判。這些判斷、評價都將受評價者自身的素質、所處環境的制約。因此,對同一堂課,同一種教學行爲不同的評價者會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結論。3、課堂教學體系不是唯一的    課堂教學本身是多因子參與的複雜過程。對複雜過程的評價技術和方法都不成熟。    各學科各有特點,不可能形成統一的評價體系。    評課的目的不同,評課的側重點也不同。二、好課的標準雖然課堂教學評價的體系還不完善,評價的標準也不唯一,但不是說我們對一堂課就不能評價,一些基本的、規律性的事物大家都還是有一個公認的標準。評價一堂課是好課細節性的要求可能很多,但從宏觀方面考慮能做到下面兩點我認爲就是一堂好課。1、能科學、合理、全面地體現素質教育要求的三維目標。教師能深刻領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內涵,切實把握學科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應擔負的任務,認真分析和把握各部分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課堂教學的目標要緊緊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來進行,努力實現學科教學目標的素質化。2、選擇科學、實用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爲完成特定的目標,依據教學的主客觀條件,特別是學生的實際,對所選用的教學順序、教學活動程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等的總體考慮。    不存在能實現各種教學目標的最佳教學策略;    沒有單一的教學策略能夠適用於所有的教學情況。    在教學過程中,所選用的教學策略可能出現的不協調,及時給以相應的調整、補充以至創新。3、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獲得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自主學習是核心   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形式   全面、可持續發展是目的三、評課評什麼1、評教學目標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就越高,效率也越高。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是要具備科學性、合理性和明確性以及可檢測性。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標爲指導,體現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爲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儘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評課者獲取教學目標的途徑    從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研究教學目標;    從教學過程中體會執教者的教學目標;    執教者自己闡述的教學目標。對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評價    通過學習是否達到:識記、理解、應用;    通過練習、訓練學生能否按程序完成某項任務;是否能熟練使用某種工具。對過程與方法方面的評價    學生是否經歷、探究解決某個問題的過程;應用、領會、掌握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評價    學生能否主動參與、積極反應;學習過程是否身心愉悅;能否將具體的現象、行爲與一定的價值標準相聯繫。2、評教師的教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資源    能否根據學生的學情對教材進行組織與處理,使教材成爲學習過程的重要(不是唯一)資源,要用好教材,但不是教好教材。    能否恰當地補充教學材料;    能否把當時、當地及學生身邊的事例、現象巧妙地引入到教學中;        能否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科學地選擇教學策略    教師角色能否較好地轉變:師生平等;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學生能力發展的促進者。    是否採用多種手段如詼諧的語言、豐富的表情、誇張的肢體動作、幽默語義環境等爲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心境。    是否組織、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使教學活動落實到“教”學生“學”。    能否採用激勵性的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基本功是否紮實應用普通話;語言清晰、簡練、生動、形象,能感染學生;語義準確、邏輯性強、無歧義。語氣富有感情,語調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教態親切、莊重、自然,有親合力。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融洽。板書設計科學合理,言簡意賅,條理性強,字跡工整。    規範操作各種教學設備,課上演示和實驗操作熟練準確。    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3、評學生的學學生的學習心境應該是愉快的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是愉快的。愉快的學習心境能夠持久保持。實事上,一節課自始至終都保持這種理想的心境是不多的,往往是在學習探究的前階段表現比較好,然後便呈現下降曲線胃時候經過教師的信號刺激,纔會有所改變。但也不是持久的。這種變化除了學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原因外,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沒有新意,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主要的原因。    有強烈的學習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自然流露的學習慾望纔是最真實的,如果教師進行適時的鼓勵,讓學生有一種滿足感,那麼學生就會不斷獲得成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纔會有更強烈的學習慾望。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表現在能認真聆聽,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敢於質疑問難,積極動手實驗,主動和同學協作學習。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廣度如何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人數較多;參與學習活動的方式多樣,除常規的讀、寫、練外,更應注意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適度。做到教師講解不超過20分鐘,學生自主學習時間不少於20分鐘。學生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否有效    在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同伴之間有良好的溝通,有較強的集體責任感。在探究學習中,學生能從所給情境中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蒐集與處理、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提高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4、評教學效果觀點    以學論教;教學效果的評價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堂課的評價不應與整體的教學效果相割裂。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對照教學三維目標,看在學生知識的增長、學習方法的獲得、技能的訓練、智力的發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鍛鍊,以及思想方法、政治觀點、道德信念和價值觀的形成等方面的收穫。學生學習的品質情況    學習情緒是否高漲;    學習態度是否積極;    在師生、生生相互碰撞中有無創新火花的迸現。學生學習可持發展情況    在學習中獲得了多少激勵和滿足;    學習的信心和能力有無得到增強;    學生的個性有沒有得到張揚;    學生健全的人格有沒有得到培養。四、評課的原則1、實事求是原則        實事求是就是要求評課者能實話實說。評課對執教者和其它與會者都是一個學習借鑑的機會,只有本着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精神,評課纔有實際的意義。    實話實說也應講究方法和策略,講究談話的藝術。2、坦率誠懇原則        評課者要站在執教者與幫助促進者的角度支分析考慮問題,給執教者一箇中肯的指導意見,特別是要用一種十分誠懇的態度支評課。 3、突出重點原則要能抓住重點部分詳盡地談,理論聯繫實際,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很有特色,認人一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4、激勵性原則        評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勵執教者(特別是青年教師)儘快成長,成爲課堂教學直至課程改革的中堅力量。5、藝術性原則評課也要講究藝術,要掌握心理學理論,掌握“談話”策略,不以成敗認英雄。對於成功的方面要懂得讚賞,對於不足之處要從探討、幫助、促進的角度去考慮。不能因課而議論人。6、差異性原則    因聽課、評課的目的不同,評課也要有一定的區別和特色。如:    診斷型聽課評課    評比型聽課評課    觀摩型聽課評課    研究型聽課評課五、存在的問題1、重聽輕評   主要是認識不到位,有些教師認爲,聽課是向別人虛心學習的表現,而評課是挑別人的錯。2、敷衍了事   有礙情面,評課敷衍了事,走過場。“不說好,不說壞,免得惹人怪”。只講讚歌,不講缺點。3、平淡膚淺   籠統地說“這節課教得不錯”,或者說“這堂課教是很差”。所提的意見,但多半是枝節問題。4、面面俱到   對一節的評議應該從整體上去分析評價,但決不是不分輕重、主次,而需要有所側重。即根據每一次的聽課目的和課型,以及學科特點突出重點。5、以偏概全   聽了某位教師的一節課,就給這位教師下結論。2006年5月29日附表1:公明中學課堂教學評價表評價項目評價要素賦分評分教學目標1知識點清晰,訓練適度、明確。6 2體現過程之中對學生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掌握6 3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6 教學行爲4面向全體,注重差異。7 5課堂活動設計優良、組織得好。7 6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資源。7 7滲透科學方法教育,促進學力發展。7 8有個性風格,達到較高教學境界。7 學習方式9開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活動。7 10互動面大,效率高。7 11思維積極,善於提問。7 12主動學習時間多,習慣好。7 教學效果13教學目標達成度高,效果好。6 14高潮落在實踐創新的能力發展上。6 15突出互動性、主動性、情感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