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及分析【多篇】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及分析【多篇】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及分析 篇一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

安安,3歲,1歲之前發育基本正常,1歲半會叫“爸爸、媽媽”,後語言無任何進展。現在甚至連爸、媽也不叫了,不與小朋友玩,喜歡將東西排成一行,喜歡看廣告、天氣預報等,喜歡在同一時間看同一個動畫片,對不感興趣的東西聽而不聞,叫他也不應……

兒童心理諮詢一:案例分析

幼兒早期的語言發育落後和交往障礙極易被家長所忽視,有的家長認爲,孩子長大了就好了,殊不知卻耽誤了治療的關鍵期。孤獨症兒童由於智力、語言、社會適應能力的受損程度不同,其表現亦有所差異,典型的兒童孤獨症主要表現爲社會行爲缺陷、語言發育障礙、興趣範圍狹窄,行爲刻板、感覺和運動的異常反應、認知和智力障礙等。

根據家長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安安一歲半以後連“爸爸媽媽”也不叫了,這說明他的語言發育是存在一定的障礙的;不喜歡與小朋友玩表現出他社會適應能力的不足;喜歡將東西排成一行,喜歡看廣告、天氣預報等,喜歡在同一時間看同一個動畫片,對不感興趣的東西聽而不聞,可以看出安安的興趣範圍比較狹窄、行爲比較刻板;對不感興趣的東西聽而不聞,叫他也不應也可以反應出安安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與社會行爲障礙。根據以上的分析基本可以確定安安的症狀正是兒童孤獨症的表現。另外我們還可以運用篩查兒童孤獨症的ABC 量表確定安安是孤獨症。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及分析 篇二

近年來,兒童成長過程中出現心理問題的情況有所增加,兒童心理諮詢也成爲了解決兒童心理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兒童心理諮詢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國小三年級男生小林,是個可愛的男生,他數學和英語成績都能達到90多分,數學思維比較敏銳,英語成績也能保持95以上的優異成績。問題是,他的語文很糟糕,尤其是對寫漢字有恐懼感。

他在學校表現:上課搞小動作,不聽講,不做課堂作業,出操時大家都做操,他就站在原地東張西望,或者自己玩自己的,就是不做。午睡時,其他同學在休息,他就去打擾同學,或者塗畫黑板,造成班級扣分。他的班主任老師曾經多次請家長到學校,最近還驚動了校長請來了他的父母。

他的家庭情況:父親在外忙碌,較少在家,母親也有一間店面需要打理,但是儘量抽時間監督他學習。

家裏還有個弟弟,比較霸道,常對他大吼大叫。他的父母對他要求很嚴格,他爸爸媽媽常斥責他,他父親偶爾也打他。據觀察,他的父親是個脾氣比較爆的人。他現在在家裏寫作業,常常是要做到11點多甚至12點,主要是語文作業花時間,寫一個字休息30多秒,發呆或者說話。然後字體基本上是結構鬆散,筆畫錯亂。

案例分析

(一)從偏科和文字書寫結構鬆散、筆畫錯亂等原因看,有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原因

1、從生理原因看,從腦科學的角度講,兒童的左右腦發育不均衡;左腦發育優於右腦,或者是兩腦不能協同活動(不能對所接受的感覺信息進行合理加工)。因爲左腦偏於對繼時性信息的加工,而右腦偏於同時性信息的加工。也就是說語文學習偏於右腦,數學學習偏於左腦。

2、從兒童心理的原因看,孩子也許不喜歡語文老師,或者孩子的心理受到過語文老師的傷害。致使孩子由不喜歡語文老師而導致討厭語文課。

(二)上課不能專心聽課和不遵守學校規則的原因

1、從腦科學的角度講,很可能是由於大腦皮層額葉(前額)比同齡孩子發育緩慢,還不能監控自己的行爲。因爲額葉是主控人的注意力的關鍵部位。也可能是前面說到的,由於大腦對身體感覺信息的統合出現障礙,在醫學和心理學上稱爲感覺統合失調或學習能力障礙。

2、由於家長素質偏低,培養教育方法不當,造成孩子的養成教育不好,沒有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行爲習慣。

(三)孩子自卑和恐懼心理形成的原因

1、父母教育過於嚴厲,簡單粗暴。

2、住宿學校的管理過於嚴格,孩子不在父母身邊,或多或少要失去安全感。

3、同學對他的歧視:孩子經常捱打、受欺負,甚至是被人吐口水。在這樣的家庭和學校環境下成長,孩子的初期社會化過程受到嚴重不良因素的影響,致使孩子根本無法建立良好的自我意像。他肯定還有一些強迫行爲,逐漸還有可能發展成強迫症。

孩子從六個月開始就有了朦朧的自我意識,就出現了鏡像自我,如你對她笑他就開心的笑,你對他怒他就會哭。所以從六個月開始他們就在“別人是怎麼看我的”心理鏡像伴隨下成長。別人的態度和語言評價就是他們自我評價的標準。進而逐漸形成積極或消極的自我意像或自我概念。

如果孩子所獲得的多數是負面的態度和評價,就自然會漸漸失去自信和自尊。更容易出現“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和行爲。學前和國小低年級階段又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階段。所以說兒童時期的社會化過程非常重要,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及分析 篇三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

郭老師您好:我孩子今年3週歲,平時都是我自己帶的,最近考慮到放暑假了就讓孩子奶奶過來幫忙,但孩子不太願意跟奶奶交流,應該怎麼辦?

案例分析

這位媽媽,首先感謝你對於我們的信任。我想, 孩子不大願意和奶奶交流, 可能讓你很苦惱吧?我們先來看看3歲的孩子, 一般的發展情況吧。

3歲的孩子, 如果媽媽一直自己帶着, 那麼孩子和媽媽之間有親密感, 孩子心裏有安全感, TA知道TA是媽媽的寶貝。

3歲兒童的大腦發育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經相當好,TA們已經產生了自我意識,TA們開始意識到,“我”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我”可以自己幹事情,可以控制事物,可以獨立地吃飯、拿取東西,也可以對事情做出基本的判斷了。

TA們的本事變得比過去大得多,也會不斷地向爸爸媽媽提出各種要求,如果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TA們就會大哭大鬧。

3歲小孩也比過去更可愛,因爲TA們總是說出一些令大人噴飯的話,幹出一些讓大人驚奇的事情。

總之,3歲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每天都在進步,TA們的知識經驗,認識事物的能力、社會交往技能、語言、思維,一切都在向前進步。然後, 3歲孩子喜歡玩, 也會和別人玩, 孩子的遊戲起源於和媽媽之間的遊戲。現在, 我們已經對一個3歲的孩子有了基本的瞭解。

我們再來看看奶奶, 如果奶奶是偶爾來到家裏, 只是暑假裏纔來, 那麼孩子對奶奶可能會有些陌生感, 畢竟不熟悉, 可能一下子親近不起來。

另外, 不知道奶奶講話會不會有鄉音? 會不會讓孩子覺得聽不懂奶奶的話呢?奶奶的性格如何? 有些老年人可能比較嘮叨, 有些比較愛講道理, 這些都比較容易讓孩子有抗拒感。總之, 奶奶面對的是個3歲, 有獨立自我意識的, 認知能力, 社交, 思維, 語言, 都在高速發展的孩子。或者說, 孩子需要有一個能滿足TA這些發展要求的人,來陪伴TA.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與奶奶進行更好的交流呢?

首先, 孩子和奶奶之間的陌生感, 是需要時間慢慢來的。不過如果媽媽可以主動做些事情, 可能會幫助她們更快熟悉對方。 比如媽媽可以把孩子的生活習慣, 喜好, 先告訴奶奶, 當奶奶的照顧是符合孩子原先習慣的, 奶奶知道孩子喜歡什麼的時候, 這些都會讓她們2個很快熟悉起來。

另外, 因爲奶奶畢竟和媽媽自己在各個方面是有很多差異的, 是否可以媽媽和奶奶進行相對明確的分工合作?

比如:陪着孩子玩耍, 可能奶奶做不了, 還是媽媽自己來。在媽媽不在的時候, 奶奶在生活上給予孩子照顧, 吃飯, 睡覺啥的。等等

這樣做的好處是, 最大程度地照顧到了孩子的各方面需求,媽媽和奶奶也都各自發揮了各自的強項, 也不會一個人做得太多, 覺得很辛苦。

在媽媽跟奶奶大致做好分工合作的討論之後, 媽媽可以告訴孩子, 媽媽需要奶奶來幫忙, 因爲媽媽有事, 沒辦法時時刻刻地陪着孩子, 所以需要奶奶來替媽媽陪着孩子。同時, 也可以把分工大致告訴孩子。

這番話,讓孩子瞭解到, 是媽媽邀請奶奶來的, 奶奶是來幫忙的, 是來給媽媽幫忙旳, 幫着陪伴自己。TA對奶奶的抗拒情緒會少很多。孩子也會大致知道, 什麼事情, 是找媽媽, 什麼事情, 是找奶奶。

然後, 媽媽和奶奶的關係如果很融洽, 也會幫助孩子更快地接受奶奶, 如果媽媽能告訴孩子, 奶奶有很多很棒旳地方, 孩子正處於一個自己高速發展, 同時會崇拜別人的時候, 這對在孩子心中樹立奶奶的形象也是很有幫助的。

不管大人或是小孩, 我們總是會更願意聽從我們所喜歡的人, 也願意和TA交流, 說話, 是嗎?希望這樣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及分析 篇四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

孩子是一個小學生,在上國小六年級,孩子學習成績很差,性格散漫任性,對家人冷淡,喜歡搞破壞,給家人和朋友造成很大的影響。孩子的父母離異,孩子從小跟爸爸一起生活,小時候充滿了對父母的恨意。

案例分析:

孩子的媽媽再婚後,並生了孩子,這讓原本性格就內向的孩子,因爲媽媽又生了孩子之後更加內向了,對家人不理不睬也不關心。媽媽的脾氣不太好,容易跟人急,在和孩子溝通沒用後就會打她。媽媽生出小孩後,孩子擔心媽媽不再喜歡她,所以對母親家裏的小妹妹很不好,母親也跟孩子保障到會努力對孩子好。孩子的父親忙於生意,家裏經濟比較寬裕,對於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能滿足,孩子出於報復的心理,經常給父親出難題,搞惡作劇,嚴重影響了其父親的正常工作,父親無奈,通過朋友介紹帶着孩子來到我們諮詢室諮詢。

有些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後,就會把自己的內心關起來,不會輕易向外界展露自己的內心,使原本開朗的性格慢慢變得捉摸不透,對父母的態度顯得十分冷淡。這是孩子從不成熟走向成熟過程的正常心理反應,心理學上稱之爲“青春期閉鎖心理”。但如任其發展,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通過諮詢師對孩子的全面瞭解和溝通後,制定了適合孩子的調整方案,運用一些心理技巧,走進孩子的內心,父親要抽出時間多多陪伴孩子,使孩子不再感到孤單,慢慢敞開心扉。

經過一段時間的諮詢和調整,孩子能夠做到課堂上認真聽課,變成了一個開朗有禮的好學生,並且順利考上了當地重點中學,爸爸非常開心,媽媽也感到很欣慰。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及分析 篇五

兒童心理諮詢案例:

該兒童目前要解決的主要有三方面問題:1.攻擊性行爲;2.人際關係(師生關係、生生關係及親子關係);3.學習適應性。爲什麼會有這些問題,

具體分析如下

1、攻擊性行爲:

根據兒童的成長經歷,攻擊性行爲的產生主要是經驗習得的結果。人的行爲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爲,主要是這種行爲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利益。本案中的“攻擊性行爲”的最初形式是“防禦”,其核心是“不被傷害”,怕小朋友用繩子勒壞了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護性反應。當這種行爲的結果滿足了個體“免受傷害”這一需要時,就已經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爲的合理性;而後又沒有任何的“懲罰”出現,比如:小朋友更厲害的攻擊,老師的不滿等,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爲的可行性。“勝利”的體驗比起以往“躲避”等消極反應所帶來的結果要開心得多。

因此,小王因大班的一次偶然嘗試,將在觀念中形成這樣的推理: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不一定要躲開,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自我保護”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信息過度敏感,以致作出“假想防禦”,比如:對別人無意的碰撞,以爲是故意的挑釁,因而作出“反抗”。而在他人眼裏,則是一種“攻擊性行爲”。

當行爲不斷反覆後,將會變成爲一種習慣,甚至成爲人格特徵之一,如:攻擊性人格,表現特點即:敏感、多疑、衝動、具破壞性。當然,就小王的現狀及年齡階段,還根本談不上“攻擊性人格”,只能說有攻擊性傾向,也正因此,及時的干預是可以矯正的,否則隨年齡的增長,行爲復現率的提高,而使改變難度增大,演變爲人格特徵。

另外,小王的“攻擊性行爲”裏,還有着他特定年齡的意義:一種對“權威”的不滿而發泄在非權威身上,比如:對老師不公正的不滿,不能或不敢直接衝老師宣泄,而指向同學;一種尋求關注的不當方式,因爲“攻擊性”而交往不良,少有人理睬,所以乾脆以“攻擊性”尋求注意,尋求理睬。

2、人際交往問題:

該兒童的人際交往問題與他的攻擊性行爲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爲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也抱了老師處事不公的怨氣,甚至引起了同學的“注意”,但這些行爲卻也形成了他在別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動不得、說不得、脾氣大、愛打人、不尊重老師、不團結同學……我們說,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動態變化的過程,交往的基礎是“相互吸引”,即喜歡與接納。而面對“攻擊性”的人,誰願意或誰敢輕易接近呢?即使小王的有些行爲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認同和接受的。

當然,小王對班主任老師的不滿,有老師主觀臆斷的責任,需要進一步與老師溝通、澄清,而採取消極的敵對方式,只能更深地強化老師對他的“偏見”,更充分地證明了他的“不好”,反而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至於與父母的關係,應該說小王之所以對父母話少,其一是因爲他目前的狀況並不理想,學習、人際都存在問題,肯定父母批評、指責,誰喜歡總聽“壞話”呢?其二,仍然要追述其成長經歷,大班前父母的處世教育與大班後“自我拼搏”的結果幾乎相悖。只有孩子認同父母,覺得父母是對的,纔會聽話;而也只有父母理解了孩子,才能真正提出可行的建議。而他們之間卻缺乏這種“溝通”,孩子認爲父母只會批評自己,並不能給自己“保護”,父母則認爲孩子不懂事,總出狀況。

3、學習適應性:

雖然學習退步了,但其有學習基礎,只是發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表現。除了以上的行爲與人際協調外,主要是對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干預。

目前,該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將情緒與學知識分開,以及給予相應的注意力訓練,提高上課效率,並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係的重要方面。一般年齡越小,課堂學習越依賴於對老師的好惡,喜歡這個老師,可能會很專心地聽課,儘可能去表現良好,讓老師喜歡他;反之,則可能不屑一顧,甚至“惡作劇”。因此,必須在認知上明確來學校的目的,在行爲上給予積極的建議與指導,兩者結合纔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攻擊性行爲、人際問題、學習問題等之間有着相互影響、相互交織的緊密關係,都有着共同的成長經歷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