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 篇一

雖有嘉餚【原文】

雖有嘉餚(2),弗食,不知其旨也(3)。雖有至道(4),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5)。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6)其此之謂乎!

註釋】

①本節選自《學禮》。②餚:帶骨頭的肉。(3)旨:甘美的味道。④至道:好到極點的道理。(5)困:不通。(6)自反:反躬自省。(7)強(qiang):勉勵。(8)學(xiao)學半:意思是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譯文一】

雖然有美味的內食,但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後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後才能勉勵自己。所以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尚書。說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餓就是這個道理。

【譯文二】

即使有美味的菜餚,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它,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後才能勉勵自己。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讀解】

看了這段文學,很容易讓我們想起毛澤東在《實踐論》當中說的一段話:“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嘗一嘗。.。.。”從這裏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點:非常重視實踐,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於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

進行實踐必須抱着現實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以清醒冷靜的態度面對現實,是一就是一,絕不說是二。即使錯了,也不敢於承認,使知道行合一,理論和實際聯繫在一起,反對空頭理論。這樣就有了“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種自然而然的結論。

學習本身是一種實踐活動,當然必須用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而不能摻雜使假或者驕傲浮躁。正如毛澤東所說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另一方面,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者相鋪相成。這樣來看問題,同樣也是現實的和實際的。

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 篇二

【原文】

《禮記·學記》:雖有嘉餚⑴,弗食,不知其旨也⑵;雖有至道⑶,弗學,不知其善也⑷。是故⑸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⑹。知不足,然後能自反⑺也;知困,然後能自強⑻也。故⑼曰:教學相長⑽也。《兌命》曰:“學學半⑾。”其此之謂乎?

此文的體會:我們在學習中應重視實踐,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在給同學講解習題的同時加深了對此類題目的理解,而且又發現此類題目的新解法,可謂實踐出真知,“教學相長”。

【註釋】

(1)“雖有嘉餚”,“雖”,連詞,雖然。“嘉餚”,美味的魚肉。“佳”美好。“餚”,做熟的、鮮美的魚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動詞,吃。“其”代詞,指代“食”的對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的。

(4)“弗學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連詞。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過來要求自己。

(8)“自強”,意思是自我勉勵。“強”,勉勵。

(9)“故”,連詞,所以。

(10)“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11)“學學半”,意思是教育別人,是學習的一半。

【翻譯】

即使有美味的佳餚,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在學習之後就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別人以後就會知道不能理解的地方。知道不足,這樣之後就能更好的反省自己;知道困難,這樣之後就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