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一等獎(精選24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4篇《桃花源記教學設計一等獎》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桃花源記教學設計一等獎》相關的範文。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一等獎(精選24篇)

篇一: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瞭解文言文中主語的省略,掌握“皆”、“鹹”、“具”、“俱”、“並”等副詞,辨認“妻子”、“交通”、“無論”、“鮮美”、“絕境”等文言詞語。

二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爲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

三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一本文爲課內自讀課文,內容易掌握,重點應放在詞彙和朗讀教學上。

二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覆述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同時有目的地進行敘事的口頭訓練。

三因本文爲文言文,學生自學有難度,故安排兩教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讀“閱讀提示”,導讀課文一、二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指導學生讀閱讀提示的作者介紹部分。

2.教師介紹課文。

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連禍結的東晉末年,對現實極爲不滿。他爲了表達自己的社會理想,曾經寫了《桃花源詩並序》。序中,他描繪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會風尚,記敘了桃花源詩的來歷,情節引人入勝,語言簡練,質樸自然,讀來琅琅上口,後人把它看作獨立的文章。這就是《桃花源記》。(板書課題、作者)

二導讀課文

1.對照註釋讀課文,藉助工具書弄懂疑難字詞。

2.(出示小黑板)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垂髫()要()儼然()邑人()

阡陌()驥()怡然()

3.教師概述文章大意,學生對照原文。

4.散讀課文後,討論線索,各段段意。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板書。

(1)線索:漁人的行蹤(進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

第2段,舍船從口入,發現桃源景。

第3段,應邀得酒食,瞭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說如此,不復得其路。

5.導讀第1段。

(1)集體朗讀。(或指名朗讀)

(2)討論:課文是怎樣交代發現桃花源的原因、時間、地點、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遠近(迷路)

時間:晉太元中

人物:漁人

“忽逢”一詞的意思是什麼?

“忽逢”一詞指出漁人是迷路時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預示下文發現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關詞語:

“緣溪行”、“復前行”的“行”是什麼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從下文“便舍船,從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證實“行”的解釋。

“鮮美”:鮮豔,美麗。(今義:新鮮、可口)

“異之”:異,詫異;之,代詞,指桃花林的美景。

6.導讀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文章大意。

(2)討論:

漁人“從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樣的美景?

教師點撥: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7.猜讀課文:想象一下,當漁人來到桃源,桃源人將會有何反響?

三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

2.背誦全文。

3.預習第3、4段。

篇二: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

2.瞭解本文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感受寧靜的田園生活,正確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讀並背誦全文。

二、能力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2.力求學生運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培養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對作品的鑑賞能力。

三、德育目標

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激發學生向着更高更遠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優美的環境,淳樸的人情,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樂融融的人際關係。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虛構這一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的目的,正確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本文語言簡練生動、通俗流暢,教師可指導學生朗讀、背誦。

朗讀,首先要讀得清楚,即句讀分明,節奏合理;其次要讀得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

本文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還應注意讀出對稱感來。

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熟讀背誦。

2.品讀法。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步品味,通過想像、描繪、分析、推理的活動,讓學生含英咀華,探幽攬勝,着眼於學生想像力、表達能力的培養和分析概括能力、鑑賞能力的訓練。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導入新課,作者、作品及背景簡介;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情韻;整體感知文意,要求學生複述課文,概述桃花源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導語:

有這樣一位詩人,他才華出衆,卻主動辭官,陶然耕作,他鐘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寧可歸隱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潔,這個人就是——(陶淵明)

(順帶介紹作者)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記》

二、整體感知

1.背誦課文(課前已經佈置背誦)

2.自由朗誦,思考問題,討論回答。

你認爲桃花源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那麼你認爲桃花源的哪些特徵與我們現代文明社會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爲什麼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社會?

你是否願意長期生活在這個桃花源裏?

三、總結。

同學們能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分析問題,老師特高興特激動。

至於這個桃花源,無論大家喜歡與否,無論這個桃源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都不重要,因爲它已經成爲人們心中的理想境界,成爲美的象徵。

現在我們的社會發展了,大家覺得和諧生活已經基本實現了,你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現狀普遍比較滿意,看來陶淵明嚮往的幸福生活我們已經享受到了。

現在我們杭州提倡“和諧杭州,品質生活”,這就是我們嚮往的“桃花源”,無論社會怎樣發展人類追求和諧幸福安寧生活的願望沒有改變,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讓我們一起”上下求索吧。

四、再次背誦全文,回味美麗的桃源生活!

五、佈置作業

1、總結文中文言知識點

2、完成課後思考題

3、總結並抄寫課文中出現的成語。

六、教學後記

文言文教學,學生首先要熟悉問年,在熟讀的基礎上師生一起探究學習,這個過程就比較順利而充實,並且充滿樂趣。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作爲一場討論會的主持人,讓學生做主角,本課堂的設置爲第一課時,注重對作者思想的領悟,結合現實生活,激發學生討論的興趣,也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學生心中困繞的“爲什麼要學習文言文”的疑問。

本節課,氣氛活躍,學生研讀文本比較細緻,討論和背書結合,充分理解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並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有了一定的瞭解,有利於客觀辨證的評價作者的思想情感,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領悟了作者的理想,也能多一份社會責任感,文言知識點的學習留待第二課時,這樣就避免了一上課就識記知識點的枯燥。

不足之處是對學生的發言沒能作出恰當的點評。

篇三: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瞭解古今異義現象。

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 精煉的語言。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3.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世外桃源”是同學們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出自於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怎樣一個地方呢?爲什麼說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學們想知道這一切,就讓我們一起從《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東晉偉大詩人。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博學能文,任性不羈,有着“大濟蒼生”的志向。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二十九歲出仕,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願“爲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後,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後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後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爲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桃花源記》(原名《桃花源詩並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誌着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象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託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願望。

三、整體性閱讀

1、讀準生字的字音。(投影顯示)

豁然開朗(huò ) 屋舍儼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mò)

黃髮垂髫 (tiáo) 便要還家(yāo) 劉子驥( jì )

詣太守(yì)

2、朗讀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同學齊讀課文。

(3)讀完後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3、指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串講課文,解釋重點的文言詞語和句式。

(1)理解“向”“窮”“去”“交”“通”“妻子”“絕境”“無論”等古今詞義變化和文言文單音節詞多的特點。

(2)掌握五個表概括性質的範圍副詞:“悉”“並”“具”“鹹”“皆”,並理解其微小差別。

(3)瞭解形容詞詞尾“然”構成形容詞後的作用。

(4)複習並掌握副詞“復”的用法,“之”作結構助詞和代詞的用法,如:“忘路之遠近”“漁人甚異之”“具答之”“處處志之”“聞之,欣然規往”。並學習“之”作句末助詞的用法。

(5)理解意動句“漁人甚異之”和省略句“林盡(於)水源”“此人一一爲(之)具言所聞”的特點。

4、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從發現桃花源,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迴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帶動學生通讀全文,瞭解大意。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麼?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後做了些什麼,結果如何?

概括情節爲: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5、在整體把握故事情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複述文章內容。可以適當加上自己的想像。(結合課後練習一)

四、突破性閱讀

1、齊讀第1段,思考: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麼?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爲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討論明確:描寫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祕色彩,暗示將來會出現“奇景”,爲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氣氛上的渲染,也爲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爲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2、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緻?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於發現。漁人見到的景緻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裏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3、齊讀1、2兩段。

五、佈置作業: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語的意思。

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恰然自樂 世外桃源 無人問津

2.熟讀並背誦課文。

篇四: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陶淵明(東晉)

進 景奇 桃花林:鮮美繽紛

桃花源:平曠 儼然 良田 美池 桑竹

人奇 悉如外人

大驚 嘆惋 語云

出 蹤奇 處處志之

遂迷未果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

2.學生口頭解釋所查成語的意思,並造句。

二、突破性閱讀

1、集體背誦1、2兩段。

2、請一位同學朗讀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②“皆嘆惋”說明了什麼?

漁人“一一爲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後,爲世上的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爲世上老百姓過着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③本段結尾寫道“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

此語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爲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節發展上,則爲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筆。

4、默讀課文最後兩段,思考:

①作者爲什麼詳細地寫漁人在回來的'路上“處處志之”,又“詣太守”,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卻或迷路,或病終,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明確:這樣寫的目的是要給人一個真實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但與此同時,結果是不令人滿意的,結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這樣一寫,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個安居樂業的桃花源世界。

② 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與“不足爲外人道也”一句相呼應。

三、探究性閱讀

齊讀全文,討論總結以下內容。

1.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麼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的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朔迷離,引人好奇:裏邊到底有什麼?⑤桃花源的景緻爲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爲何這般自由幸福?③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爲外人道”有什麼用意?①爲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相生,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以上爲理解要點。》

2.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結合課後練習二)

應聯繫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來理解。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那樣一個戰亂頻繁、政治腐敗、民生凋敝的黑暗社會裏,深感痛苦和不滿。但是要想改變社會現狀又根本不可能,於是他只好棄官歸隱,潔身自愛,安貧樂道。作者用一個似假似真似虛似實的動人故事,虛構了一個世外桃源,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物資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理想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桃花源記》既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這只是一種空想,無非藉此寄託自己超然高舉之思,開頭結尾的寫法對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竟在何處,沒有具體點明,人們想再訪也不可得。

3、本文的詳略安排有什麼特色?

明確要點:課文開頭和結尾都寫得簡略,中間寫得詳細。這是由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決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圖是通過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狀來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所以桃花源裏面寫的詳,桃花源外面寫的略;生活圖景寫的較詳,一般過程較略;漁人進桃花源時寫的詳,出來時寫的略;桃花源中人“自雲”寫的詳,漁人的答話寫的略。尤其是中間部分無論是寫村落的概貌還是寫人物的交談,都有一些動人的細節,使人如臨其地,如見其人。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所以寫得簡略。全文僅用320字,就創造了一個有頭有尾、有環境、有情節、有人物和有對話的動人故事,完美表達了作者的寓意。

四、研究性閱讀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穴中人語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礦、麻枲(xi,麻)之屬,皆不私藏,與衆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如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於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南宋康與之《昨夢錄》)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別指代什麼?

此公欲來 指代(楊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錦繡珍異等物)

2.下面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3.補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語。

(穴中人)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楊氏)與老人同出。

4.對短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桃花源》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現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老人引導才進入山之大穴。

B.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後,不願意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訴楊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後自己來耕種養蠶,不能向別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與桃花源中的人一樣,過着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鞏固性閱讀

1、完成課後練習四

2、四人小組爲單位,討論完成練習三

3、指導背誦。

(1)集體朗讀,加深理解。

(2)結合文後小知識,指導學生練習背誦。

4、隨堂練習(投影顯示)

(1)陶淵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詩人,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詩《______》,首句是“種豆南山下”。

(2)本文以________爲線索,以________爲順序,寫漁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漁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3)寫漁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這兩句可以用陸游的詩句“__________ ,_________”來評點。(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解釋加點的詞。

①屋舍儼然______________ 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②尋向所志_______ __ ___ 尋病終______________

③處處志之______________ 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④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⑤並怡然自樂_______________

⑥詣太守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

妻子: 古義:( )今義:( )

絕境: 古義:( )今義:( )

無論: 古義:( )今義:( )

(8)作者寫漁人離開桃花源時“處處志之”、“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的目的是什麼?(這樣寫,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並不存在。)

六、佈置作業。

寫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設想你是漁人,寫你進入桃花源後的見聞,不與課文同。②400字左右。

篇五: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積累詞彙。

2、掌握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朗讀、背誦。

2、理解故事的寓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準備】

音頻朗讀、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初步瞭解故事情節。

〖教學步驟〗

一、複習導入

名家名篇大家談。(回顧七年級學過哪些文言文,接觸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淵明,並且來學習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記》。(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國古代傑出的文學家。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後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於在41歲辭官回鄉,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願與農民來往而不願爲五斗米折腰,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於宋永八年級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徵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並記》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2、識記生字詞:

豁(huò)然開朗儼(yǎn)然阡(qiān)陌垂髫(tiáo)

詣(yì)太守劉子驥(jì)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對課文的感知,以朗讀爲切入點,又以朗讀爲重點。)朗讀的設計如下:

一讀: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意在聽準字音;

二讀:學生放開聲音,自由朗讀,意在讀通課文,培養語感;(此處提出要求:“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朱熹語)

三讀:請班上朗讀課文好的同學有感情的讀。並請其他同學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麼故事?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2、分小組細讀課文並自己試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準備質疑。)

3、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質疑,全班答疑,教師參與。

4、集體逐段朗讀,“開火車”翻譯,貫通文意。

5、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分組討論,明確:

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全文可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經歷。第三部分(第4段)結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四、佈置作業

1、初步背誦課文。

2、抄寫並識記字詞、對譯課文2、3兩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瞭解思想內容,理解故事寓意。

〖教學步驟〗

一、重點研讀

1、揣摩積累語言:

教師導學:學習文言文要注意兩點:

⑴要將古漢語的單音節詞翻譯成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如“鮮──鮮嫩”、“美──美麗”、“交──交錯”等等;

⑵注意古今詞義的區別及一詞多義的現象。

古今異義:

①交通絕境

古:交錯相通古: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今:走投無路的境地

②妻子鮮美

古:妻子兒女古:鮮豔美麗

今:男子的配偶今:味道好

③無論如此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古:像這樣

今:表條件關係的連詞今:這樣

④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夠

一詞多義:

①舍:

捨棄“便舍船”

房子,“屋舍儼然”

②尋:

尋找,“尋向所志”

不久,“尋病終”

③志:

做標記,“處處志之”

標記,“尋向所志”

④向:

以前,“尋向所志”

對着,“眈眈相向”

2、思考下列問題:

⑴文中描寫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確: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⑵文中描寫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於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⑶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說明了什麼?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明確:桃花源是朦朧飄忽的世界,種種的神祕色彩,表面上是描寫了桃花源的隱蔽,實質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種美好境界,一種對現實生活不滿的精神寄託。)

二、理解研讀(引導學生提問題來研究,或教師提出思考題,分小組討論。)

1、“乃不只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乃”字有怎樣的表達效果?推想一下,漁人對桃源人說了些什麼?桃源人爲什麼嘆惋?

(明確:“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現出桃源人對外面改朝換代的時世感到吃驚。漁人向桃源人介紹了自秦朝以來的歷史。桃源人因世間社會動亂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嘆惋。)

2、文章最後寫“尋向所志”“不復得路”,目的是什麼?

(明確: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3、我們應當怎樣評價文章所表現的社會理想?

(明確:作者虛構了這樣一個故事,寄託了自己的社會理想,也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種幻想。)

4、歸納源自本文的成語:

世外桃源豁然開朗怡然自樂與世隔絕無人問津

三、教師小結

陶淵明因生活在戰亂頻繁的環境裏,因而構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這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的。

四、佈置作業

1、摘抄成語。

2、背誦並默寫全文在家庭作業本上。

3、預習《短文兩篇》。

篇六: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

2、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和本文出現的成語。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誦讀的基礎上,落實字詞,疏通文章,熟知課文內容。

2、通過討論、交流,辨證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託的理想社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熟練朗讀課文,並能準確地背誦、默寫全文。

2、準確地翻譯全文,並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特別是出自本文的幾個成語如:世外桃源、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怡然自樂、無人問津等,以及本文出現的幾個古今異義詞如:交通、妻子、絕境、鮮美、無論等。

【教學難點】:

1、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美好理想。

2、理解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並正確評價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安排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聽說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吧?我們只是大體知道那是形容美好的地方,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世外桃源”到底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美在什麼地方?爲什麼長久以來一直令我們嚮往?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晉代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來一一揭開這些謎題,並探尋一下文章寄託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理想。

二、明確學習目標:

1、熟讀背誦、默寫全文。

2、準確地翻譯全文,並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感受桃花源的美境,

3、理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美好理想。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第一步:初讀課文,朗讀指導。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

2、學生初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不能讀準的字音、不能正確斷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語句。並結合註釋、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解決。

3、讀給同桌聽或在小組內交流,互相指證。

4、隨機抽查學生朗讀,以檢查對目標的完成情況,全班同學當評委,從字音、斷句和是否讀出感情等方面進行評價。

第二步: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準確地翻譯全文,並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

2、學生自讀,結合書下注釋、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將課文逐句翻譯高山

篇七: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以漁人行蹤爲線索,以時間爲順序,以簡練、質樸的語言進行記敘的寫作特點,桃花源記 教學設計示例。

2、瞭解古今詞義的變化。積累部分文言常用詞語。

(二)能力目標

1、文言文記誦。

2、文言知識積累。

(三)情感目標

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

瞭解陶淵明其文其人。

二、學法引導

由成語“世外桃源”導入課文。引起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

重點:

理清敘述順序,把握敘述線索,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難點:

正確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名陶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東晉偉大詩人。出身沒落士族。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善文。41歲時,任彭澤縣令,僅80餘日,因政治難圖,又不願同流合污,便毅然辭官歸裏,一直過着躬耕隱居的生活。他特別愛菊,開創了田園詩體,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其詩自然質樸,意味雋永。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著有《陶淵明集》。

二、寫作背景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八年級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這時陶淵明歸隱田園已經十六年了。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裏,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土,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作了最後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爲零陵王,改年號爲“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三、老師範讀課文

四、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老師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朗讀。

要求:句讀分明

節奏合理

語速適中

語句流暢

注意音韻鏗鏘

五、對照註釋,理解課文

(如果程度好的班級,可以對照課文,直接筆譯,然後站起來讀,同學補充,老師作點撥,國中三年級語文教案《桃花源記 教學設計示例》。)

六、文章簡析

第1段,寫漁人偶逢桃花林。

第2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

第3段寫漁人在桃花源受到的熱情款待。

第4、5段寫漁人出桃花源,太守尋而不得和劉子驥往而無果。

從文章各段的敘述看,1、4、5段寫略寫,只是交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結果,與第2、3段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突出故事的傳奇色彩和神祕感。第2、3兩段詳寫了桃花源中安樂自由的生活環境和熱情淳樸的社會風尚。如詳寫這裏“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寫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和雞犬之聲,有聲有色地描繪了一個和平寧靜的社會環境;詳寫桃花源中人對漁人的熱情款待和與漁人的誠懇交談,表現出這裏沒有戰亂,沒有剝削壓迫,民情淳樸,是一個作者嚮往的自由幸福的理想社會。充分表達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篇八: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教給“鑰匙”。

成語“世外桃源”也許衆所周知,因爲它描寫的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爭;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嚮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國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註腳,原題是《桃花源詩並記》。但因爲這個“記”有着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爲廣泛,更爲人們所喜愛,於是就終於“喧賓奪主”了。

《桃花源記》描寫的桃花源是作者對黑暗現實的批判,是在醜的面前高舉起的一面美的鏡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些對寧靜的田園生活的描寫,實則是對醜惡黑暗現實社會的憎恨,“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這些又是對虛僞,狡詐、勾心鬥角的殘酷現實的無情批判。

《桃花源記》以漁人進出桃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從發現桃源到訪問桃源,再到離開桃源。第一部分,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緣溪行,望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在此設下了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又是什麼地方?第二部分,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和隨後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主體的核心。然而漁人辭去時又留下懸念:“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寫漁人離開桃花源後,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復得路”的種種情景。這樣一波三折,將讀者帶進了那個奇妙無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祕的色彩。

讀《桃花源記》你會發現其構思懸念疊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 其情節曲折迴環,一線貫之,層次分明;其語言用詞精到,生動可感,耐人尋味。敘寫情事,如口說家常,描繪人物,如面對朋友。想《桃花源記》,它會使你“喜→疑→驚→迷”;評《桃花源記》,你會被“記”中所表現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歎服。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來征服人們心靈的藝術魅力。

二、閱讀“提示”,瞭解常識。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盪,戰亂頻繁,生靈塗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三、教師引領,誦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儼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1) 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②讀完後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檢查自讀,落實字詞。

1.請三位同學讀完全文。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時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節。

2.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

可讓學生髮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臺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① 武陵人捕魚爲業:作爲 爲具言所聞 不足爲外人道也:對,向

2) 乃不知有漢:竟 :乃大驚:竟

3)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都 兩兩狼之並驅如故:一起

4)一爲具言所聞:詳細地 具答之:詳細地

5)甚異之:對……感到驚異 欲窮其林.窮盡,走到盡頭

鹹來問訊:都 黃髮垂髫:用特徵來指代老人和小孩

復延至其家:請 處處志之:同“誌”,作標記

諧太守:到…去, 尋病終:死

6)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現在指神情莊重或假裝正經的樣子。

阡陌交通:交錯相通。現在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率妻子邑人…:妻子兒女。現在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魏晉:更不用說。現在用作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說如此:像這樣。現在指“這樣”。

芳草鮮美:鮮嫩美麗。現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練習五,瞭解文言文主語、賓語的省略情形。

五、加強誦讀,教給方法。(鍛鍊朗讀能力,加深課文理解。)

教師應進行朗讀指導,可從以下幾方面要求:(轉載自http://diifan5

篇九:《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教學構想】

本文文字較爲簡易,且故事性較強,可要求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基本內容,對於難懂的字詞,教師稍作點撥即可。同時,要加強誦讀練習,積累文中的成語及有價值的詞彙,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另外,要讓學生多收集資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寫法。教學中不妨運用視聽及多媒體技術,採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

篇十:《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並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詩人“以文爲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這同他本人的經歷有密切關係。他因厭惡統治階級的腐朽和官場的營私舞弊而三次辭去官職。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心情放鬆愉快。正是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

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點:首先,故事性強,頗具傳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虛構的故事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全文籠罩着似有若無的神祕虛構的色彩。最後文章的語言優美雋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覺得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爲:

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

3.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學習文言文得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來不得半點的偷工減料。同時,學習起來又不能過於瑣碎、教條,還得動腦筋讓學生在積累基礎知識之餘,感受到學文言文的樂趣。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讀中去體會它的美,在說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生“美美地讀” “美美地品”“美美地說”“美美地聽”,力爭通過這些環節使學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習的能力。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包含着一個神奇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後來,人們便利用“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比喻生活安樂、環境優美的理想境界,現在也用來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地方。

這篇課文是怎樣具體描繪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爲什麼創設這麼一個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書《桃花源記》,齊讀課題。《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註腳,原題是《桃花源詩並記》。但因爲這個“記”有着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爲廣泛,更爲人們所喜愛。

二、作者簡介,瞭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生先說,師後補充)。

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動盪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後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於在41歲辭官回鄉,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願與農民來往而不願爲五斗米折腰,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2.寫作背景。

此文作於宋永八年級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徵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並記》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誦讀課文

(1)範讀課文,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等)、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要求學生認真聽清,仔細記。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朗讀要求:①字音要讀準。②句讀要分明。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3)指名讀,學生或老師進行點評。

(4)學生齊讀課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課文

(1)文章以 爲線索,以 爲順序,從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桃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迴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

明確: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發現——訪問——離開(或發現——進入——作客——辭別——再尋)(意思對即可)。

(2)請用簡單的語言講講這個故事,並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

1. 結合註釋瞭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並質疑。

2. 重點掌握:

(1)書中註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鮮美 古:鮮豔美麗 今:(味道)新鮮

交通 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妻子和兒女 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連詞,不管

絕境 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滿

如此 古:像這樣 今:這樣

延 古:請 今:延長.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4)一詞多義

舍:捨棄 房子 乃:於是,就 竟然

具:都 詳細地 志:作標記 所作的標記

遂:終於 於是,就 尋:尋找 隨即,不久

(5)同義詞

具、悉、鹹、皆:都 緣、扶:沿着 雲、道:說 乃、遂:於是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雞犬相聞、怡然自樂、無人問津等。

3.課文翻譯,講述桃源故事。

五、本課回顧,各說收穫

這節課學到現在,相信大家都有收穫,請你將本課所採摘的知識之果與大家分享吧!

六、佈置作業 ,鞏固遷移

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語的意思。

2. 用現代漢語把《桃花源記》改寫成一個故事,或就其中的某個部分,加以想像,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

3. 練習背誦課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儘自己最大努力。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陶淵明)

線索:漁人的行蹤 順序:時間

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發現)

舍船從口入,欣賞桃源景(進入)

應邀得酒食,瞭解桃源人(訪問)

既出說如此,不復得其路(離開,再尋)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

1. 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如作者、字詞句的意思和用法、線索、順序、故事內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誦成果,此時的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二、品讀課文

第一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爲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豁然開朗。 漁人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 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爲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 爲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祕氣氛,也爲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裏,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學生大膽想像,盡情訴說。)

第二、三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裏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1.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2.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社會?作者寫這個理想的社會有什麼用意?

(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 這個理想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

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

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裏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5.桃花源人爲什麼來到這個地方?爲何“不復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6、村人“皆嘆惋”,是爲什麼?當漁人要離開時,桃源人爲何囑咐“不足爲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爲世上的動亂黑暗、秦朝以後的朝代變化而嘆惋,也爲世上老百姓過着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 這一句爲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筆。)

第四、五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不矛盾,這樣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 這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漁人行蹤爲線索,最後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餘?

(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後,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增強了表達效果。)

3. 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 “不足爲外人道也”)

三、鑑賞寫作特色、體悟主旨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和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 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麼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裏邊到底有什麼?⑤桃花源的景緻爲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爲何這般自由幸福?⑥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爲外人道”有什麼用意?⑦ 爲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

3.你是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願望的寄託。)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 有人說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2. 親歷桃源:假如你親身到了桃花源,請展開想像,描述一個特定情境,展現桃源之美。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陶淵明)

發現桃花源: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景色優美)

進入桃花源:所見:土地平曠……怡然自樂。 所聞:避秦時亂,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環境良好、生活安定)

離開、再尋桃花源:不足爲外人道也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似有而無、理想社會)

篇十一:《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詞彙。

3.瞭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理解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背誦課文。理解、積累一些文言詞彙。

難點:正確評價“桃源式”社會理想的積極意義和侷限性i

[教學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七年級下學期,我們曾經學過東晉著名文學家陶淵明的一首詩《飲酒》,我們一起讀一遍。(課件顯示《飲酒》詩)誰來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趣?

提示:全詩表現了詩人棄官歸隱後樂於田居、陶醉於自然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遠離塵俗、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與世無爭、獨善其身的消極思想。

陶淵明的這種志趣,在他的很多詩作中都有所體現。不僅如此,在《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中,陶淵明更是具體地勾畫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會。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走近陶淵明。

(此環節的設計既創設了情景,同時又通過複習、聯繫已有的知識,引出新的教學內容,花時不多,收益卻很大。)

二、檢查預習

1.展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關資料。

(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初步具備蒐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請同桌檢查對方注音、解詞等預習情況。

豁然開朗(huò) 屋舍儼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黃髮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劉子驥(jì) 詣太守(yì)

三、誦讀和複述

1.課件展示,配樂朗讀。

2.請一位同學朗讀,要求讀出感情,咬準字音。

(讀完後由同學做適當評價)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3.全班同學結合註解默讀課文,準確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五分鐘後請同學複述大意,複述時可適當增加自己的想象。複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學補充。

(教師據此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爲線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訪桃花源、尋桃花源的順序來複述。)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然後反覆自由朗讀。一

四、疏通詞句

1.請學生找出文章中難解的、註解中沒提到的、應特別予以重視的字詞。

2.掌握課文註釋的詞語。(補充註釋如下)

鮮美:鮮豔美麗平曠:平坦開闊 屬:類 悉:全,都。 邑人:同鄉人 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 焉:於之,從這裏 語云:告訴(他)說 既:已經 如此:像這樣 遣:派欣然:高興地

(教師可適當給學生講解詞語古今異義現象、詞類活用現象等,但不宜細講。有些詞語應儘可能聯繫以前所學知識及相關知識,展開聯想、加深理解。)

①古今異義詞: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 (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

緣 古義:沿 (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延 古義: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津 古義:渡口,這裏問津指探訪。(後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②一詞多義

舍:捨棄 (便舍船) 房子 (屋舍儼然

尋:尋找 (尋向所志) 不久 (尋病終)

志:做標記(處處志之) 標記(尋向所志)

向:以前(尋向所志) 對着(眈眈相向)

3。請學生找出難譯的語句討論作答。

(此項活動意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敢於直面疑難、大膽探索的熱情。)

五、佈置作業

1.初步背誦全文。

2.積累文言詞彙。

3.摘錄一些談理想的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積極評價

(積極引導,充分評價,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勤背詩文的好習慣。)

二、訪談練習

同桌二人,一人爲採訪者’(漁人),另一人爲受訪者(村裏人).將課文內容展現出來。最後推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利用剛學過的口語交際“訪談”,讓學生分別擔任採訪者(漁人)和受訪者(村裏人),通過一問一答,來熟悉課文內容,這樣避免了單調繁瑣的串講課文。]

三、用三個詞概括桃花源給大家留下的印象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美麗、神祕、幸福

1.桃花源美在何處?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環境幽雅,風景優美。

篇十二:《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名家名篇大家談。(回顧七年級學過哪些文言文,接觸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淵明,並且來學習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記》。(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國古代傑出的文學家。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後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於在41歲辭官回鄉,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願與農民來往而不願爲五斗米折腰,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於宋永八年級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徵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並記》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詩” 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2、識記生字詞:

豁(hu)然開朗 儼(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詣(yì)太守 劉子驥(jì)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對課文的感知,以朗讀爲切入點,又以朗讀爲重點。)朗讀的設計如下:

一讀: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意在聽準字音;

二讀:學生放開聲音,自由朗讀,意在讀通課文,培養語感;(此處提出要求:“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朱熹語)

三讀:請班上朗讀課文好的同學有感情的讀。並請其他同學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麼故事?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2、分小組細讀課文並自己試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準備質疑。)

3、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質疑,全班答疑,教師參與。

4、集體逐段朗讀,“開火車”翻譯,貫通文意。

5、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分組討論,明確:

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全文可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經歷。第三部分(第4段)結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四、佈置作業

1、初步背誦課文。

2、抄寫並識記字詞、對譯課文2、3兩自然段。

篇十三:《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教給“鑰匙”。

成語“世外桃源”也許衆所周知,因爲它描寫的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爭;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嚮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國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註腳,原題是《桃花源詩並記》。但因爲這個“記”有着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爲廣泛,更爲人們所喜愛,於是就終於“喧賓奪主”了。

《桃花源記》描寫的桃花源是作者對黑暗現實的批判,是在醜的面前高舉起的一面美的鏡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些對寧靜的田園生活的描寫,實則是對醜惡黑暗現實社會的憎恨,“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這些又是對虛僞,狡詐、勾心鬥角的殘酷現實的無情批判。

《桃花源記》以漁人進出桃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從發現桃源到訪問桃源,再到離開桃源。第一部分,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緣溪行,望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在此設下了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又是什麼地方?第二部分,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和隨後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主體的核心。然而漁人辭去時又留下懸念:“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寫漁人離開桃花源後,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復得路”的種種情景。這樣一波三折,將讀者帶進了那個奇妙無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祕的色彩。

讀《桃花源記》你會發現其構思懸念疊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 其情節曲折迴環,一線貫之,層次分明;其語言用詞精到,生動可感,耐人尋味。敘寫情事,如口說家常,描繪人物,如面對朋友。想《桃花源記》,它會使你“喜→疑→驚→迷”;評《桃花源記》,你會被“記”中所表現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歎服。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來征服人們心靈的藝術魅力。

二、閱讀“提示”,瞭解常識。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戰亂頻繁,生靈塗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三、教師引領,誦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儼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1)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②讀完後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檢查自讀,落實字詞。

1、請三位同學讀完全文。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時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節。

2、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

可讓學生髮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臺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①武陵人捕魚爲業:作爲爲具言所聞不足爲外人道也:對,向

2)乃不知有漢:竟:乃大驚:竟

3)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都 兩兩狼之並驅如故:一起

4)一爲具言所聞:詳細地 具答之:詳細地

5)甚異之:對……感到驚異 欲窮其林、窮盡,走到盡頭

鹹來問訊:都 黃髮垂髫:用特徵來指代老人和小孩

復延至其家:請 處處志之:同“?I”,作標記

諧太守:到…去, 尋病終:死

6)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現在指神情莊重或假裝正經的樣子。

阡陌交通:交錯相通。現在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率妻子邑人…:妻子兒女。現在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魏晉:更不用說。現在用作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說如此:像這樣。現在指“這樣”。

芳草鮮美:鮮嫩美麗。現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練習五,瞭解文言文主語、賓語的省略情形。

五、加強誦讀,教給方法。(鍛鍊朗讀能力,加深課文理解。)

教師應進行朗讀指導,可從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讀準。如“便要還家”中“要”讀“邀”,不讀“耀’;‘“驥”讀記”,不讀義”;“此中人語云’中“語”舊讀玉,現不作要求。

②句讀要分明,課文中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應讀出對襯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

①問今是問世,

②乃不知有漢、

(3)無論魏晉,加着重號的調應重讀,語調稍慢;第①句讀得略平緩、②③句讀得有起

伏;第①句與②③句間停頓略久,②③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能較好地讀出感情意味。

1、學生齊讀課文。

2、學生自己朗讀。教師點評,表揚優點,指出不足。

3、自由朗讀,鼓勵學生力爭有所提高進步。

4、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佈置作業,鞏固遷移。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語的意思。

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恰然自樂世外桃源無人問津

2、“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據這段文字,充分發揮想象,以“奇遇”爲題,作一番場景描寫(300-400字)

3、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2、學生口頭解釋所查成語的意思。

二、結合課文討論分析下列問題。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爲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桃花源又會是什麼樣子呢?爲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緻?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於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緻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4、請一位同學朗讀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②“皆嘆惋”說明了什麼?

漁人“一 一爲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後,爲世上的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爲世上老百姓過着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5、默讀課文最後兩段,思考:

①漁人離開桃花源後“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後再訪桃花源,可人們再去尋找時,卻“迷”、“未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與“不足爲外人道也”一句相呼應。

三、品讀全文,討論總結以下內容。

1、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麼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的表現在:

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

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

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

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裏邊到底有什麼?

⑤桃花源的景緻爲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爲何這般自由幸福?

③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爲外人道”有什麼用意?

①爲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相生,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以上爲理解要點。》

2、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

應聯繫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來理解。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和寄託。(可不必引導學生去認識“它只是一種空想”之類的方面。)

四、背誦課文。

五、佈置作業。 (見“練習設計”)

《桃花源記》練習設計

一、語言積累和運用

1、給帶點的字注音

①往來種作( ) 男女衣着( )

②黃髮垂髫( ) 便要還家( )

③率妻子邑人( ) 遂與外人間隔( )

④此中人語云( ) 詣太守,說如此( )

2、辨析下列詞義的古今差異。

①、交通(古義 今義 )

②、妻子(古義 今義 )

③、絕境(古義 今義 )

④、如此(古義 今義 )

⑤、無論(古義 今義 )

⑥、鮮美(古義 今義 )

3、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①緣溪行( ) ②漁人甚異之( )

③欲窮其林( ) ④便要還家( )

⑤便扶向路( ) ⑥欣然規往( )

4、比較下列各組加點詞的詞性和意義。

A、便舍船,從口入(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

B、處處志之( ) 尋向所志( )

C、見漁人,乃大驚( )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

D、尋向所志( ) 尋病終( )

E、武陵人捕魚爲業( ) 不足爲外人道也( )

5、“然”常常作爲構詞的輔助成分,意思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地”、“……

樣子”等,有時也可不譯。分別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A、豁然開朗( ) B、屋舍儼然( )

C、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 D、欣然前往( )

二、閱讀課文回答

6、將下列句子的正確釋文的序號寫在括號裏

①、復前行,欲窮其林。( )

A、又往前走,要找到那邊樹林。

B、再往前走,想走到樹林的邊緣地帶。

C、又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D、又往前走,想找到那樹林的最遠的地方。

②、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A、他們說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及鄉鄰來到這沒有出路的境地。

B、他們說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與兒子來到這沒有出路的境地。

C、他們說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與兒女來到這荒無人煙的境地。

D、他們說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與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7、填空

①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發出“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疑問,在《桃花源記》中與此類似的句子是 。

②表現桃花源中人們安居樂業的句子是

8、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後面練習。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 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①、上面語段出自 (朝代) (作者)寫的《 》,由本文流傳下來的一個成語是 。

②、寫出描寫桃花林的句子。

答:

③、請寫出描寫桃花源內景物的句子。

答:

④、“黃髮垂髫”用的修辭手法是 “黃髮”指

“垂髫”指 。

⑤、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①緣溪行( ) ②阡陌交通( )

③芳草鮮美( )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9、《桃花源記》中桃花源人爲什麼來到這個地方?爲什麼“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10、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對這種社會理想,你有什麼看法。

1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題。

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③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①、如果請你根據上述語段爲“桃花源”旅遊開發公司寫一篇廣告詞,並配一段風光錄像,你怎麼設計呢?

②、體會加點詞的意思,選出相同的一組( )

A、初極狹,才通人 B 欲窮其林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欲與天公試比高

C、便舍船,從口人 D 漁人甚異之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或異二者之爲

③、翻譯下列句子。

A、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答: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答:

④、有些成語出自選文所在的課文,請寫出其中的兩個:

⑤、下面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豁然開朗”這一詞語,寫出了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的感受。

B、選文第②段主要寫了桃花源的美好環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花源人見了漁人“大驚”,說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爲業,從未見過捕魚的人。

D、“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

參考答案

一、語言積累和運用

1、① zhng zhuó ② tiáo yāo ③ shuài jiàn

④ yǔ yì

2、①、古今:交錯相通 今義:交通運輸

②、古今:妻子、兒女 今義:妻子

③、古今: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

④、古今;像這樣 今義:這樣

⑤、古今:不用說 今義:表示條件關係的關聯詞語

⑥ 古今:鮮豔美麗 今義:味道好

3、① 沿着 ② 覺得奇異 ③ 盡 ④ 同“邀”、邀請 ⑤ 原來 ⑥ 計劃

4、A、舍:動詞、捨棄/ 名詞、房屋 B、志:動詞、做標誌/名詞、標誌。

C、乃:副詞、就/副詞、竟然 D、尋:動詞、尋找/副詞、不久

E、爲:動詞、作爲/介詞、對

5、A、開闊、敞亮的樣子 B、整齊的樣子

C、悠閒、安詳的樣子 D、高興、愉快地……

二、閱讀回答:

6、① C 、 ② D、

7、填空 ①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②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8、① 東晉 陶淵明 桃花源記 世外桃源 ② 中無雜樹,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④ 借、老人、小孩 ⑤緣(沿着) 交通(交錯相通) 鮮美(鮮豔美麗) 屬(類)

9、桃花源人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是因爲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

10、本題意在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表達能力。答案不求統一,但要引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社會現實相對照的。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這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批判。但它又帶有原始農耕的痕跡,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只能是一種空想。學生更不可盲目的離家出走,去尋找這並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篇十四:《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順暢地誦讀課文,藉助課文中的註釋理解課文第1、2節中的字詞並翻譯

過程與方法:

藉助註釋,疏通並翻譯課文第1、2節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耐心閱讀文言文的品質

重點難點:

藉助註釋,疏通並翻譯課文第1、2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說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它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就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師生互動,導入新課)

瞭解作者與背景

(先讓學生互相交流蒐集到的相關資料,然後明確)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年,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八年級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聽寫生字詞並給加點字注音

豁然開朗儼然阡陌交通垂髫詣太守(指名學生上黑板聽寫,並讓其它學生進行訂正)

2、學生展示朗讀情況

四、學生分組自由閱讀課文,力爭達到背誦的程度

(背一段時間後,指名學生自由背誦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課文第1、2節

(一)理解加點的字詞

1、武陵人捕魚爲業:作爲

2、緣溪行:沿着

3、芳草鮮美:鮮豔美麗

4、落英繽紛:花

5、漁人甚異之:對……感到詫異

6、欲窮其林:盡

7、夾岸數百步:溪水的兩岸

8、彷彿若有光:隱隱約約

9、便舍船:離開

10、豁然開朗:開闊敞亮的樣子

11、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13、阡陌交通:交錯相通

14、雞犬相聞:聽到

15、其中往來種作:來來往往的人

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黃髮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譯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翻譯: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爲職業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2、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翻譯: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芳香的青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

3、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翻譯:漁人對這種美景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

4、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翻譯: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在那裏)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口,裏面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

5、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翻譯:只見那裏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6、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翻譯:村裏面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裝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六、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地背誦課文1、2節的詞語註釋和句子翻譯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已學課文部分的字詞解釋和課文翻譯

2、預習課文第三、四、五段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東晉

棄官回鄉

隱居

後稱靖節先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繼續學習,掃清閱讀障礙

2、能夠順暢地誦讀並翻譯課文3、4、5節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預習,能夠順暢地誦讀課文

2、藉助註釋,疏通並翻譯課文第3、4、5節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耐心閱讀文言文的品質

重點難點:

重點:順暢地誦讀課文

難點:藉助註釋,疏通並翻譯課文3、4、5節

教學步驟:

一、檢查複習

1、聽寫1、2節中字詞的註釋

2、抽查1、2節中重要語句的翻譯

二、繼續疏通課文,理下列解加點的字詞的意思

1、乃大驚:竟然2、具答之同:“俱”,完全,詳盡

3、便要還家:同“邀”,邀請4、鹹來問訊:全、都

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6、不復出焉:從這裏7、遂與外人間隔:不通音信

8、無論魏晉:更不必說9、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給

10、皆嘆惋:驚11、尋病終:不久

12、餘人各復延至其家:邀請13、此中人語云:告訴

14、不足爲外人道也:值得15、便扶向路:沿着

16、處處志之:做標誌17、及郡下:等到

18、詣太守:拜見19、尋向所志:先前

20、欣然規往:打算21、未果:實現

三、翻譯下列句子

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翻譯:(桃花源中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爲驚奇(村人)問漁人是從哪裏來的(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

2、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翻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朝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裏出去,於是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翻譯: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4、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翻譯: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漁人他們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來的路了

5、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翻譯: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

6、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翻譯: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從此以後,就不再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四、解釋下列一詞多義的文言虛詞

第一組:爲武陵人捕魚爲業:作爲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給

不足爲外人道也:對

第二組:之聞之:這件事

忘路之遠近:的

漁人甚異之:這種景色

具答之:他們

第三組:其欲窮其林:那

其中往來種作:桃花源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他們的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漁人

五、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句子

1、描寫桃花林景色優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美景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的人們辛苦勞作的句子: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描寫桃花源中的人們幸福生活的句子: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5、描寫村裏人熱情風尚的句子:便要還家,設酒殺雞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寫桃花源的人不屑與外人交往的語句:不足爲外人道也

7、《桃花源記》中與陸游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個成語是:豁然開朗

8、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

(1)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2)未果,尋病終

六、總結本課內容

1、字詞;

2、翻譯句子;

3、理解性默寫

七、佈置作業

1、速讀、背誦課文;

2、記憶書下重要註解

篇十五:《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1、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2、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教給“鑰匙”

成語“世外桃源”也許衆所周知,因爲它描寫的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爭;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嚮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國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註腳,原題是《桃花源詩並記》。但因爲這個“記”有着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爲廣泛,更爲人們所喜愛,於是就終於“喧賓奪主”了。

《桃花源記》描寫的桃花源是作者對黑暗現實的批判,是在醜的面前高舉起的一面美的鏡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些對寧靜的田園生活的描寫,實則是對醜惡黑暗現實社會的憎恨,“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這些又是對虛僞,狡詐、勾心鬥角的殘酷現實的無情批判。

《桃花源記》以漁人進出桃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從發現桃源到訪問桃源,再到離開桃源。第一部分,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緣溪行,望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在此設下了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又是什麼地方?第二部分,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和隨後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主體的核心。然而漁人辭去時又留下懸念:“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寫漁人離開桃花源後,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復得路”的種種情景。這樣一波三折,將讀者帶進了那個奇妙無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祕的色彩。

讀《桃花源記》你會發現其構思懸念疊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 其情節曲折迴環,一線貫之,層次分明;其語言用詞精到,生動可感,耐人尋味。敘寫情事,如口說家常,描繪人物,如面對朋友。想《桃花源記》,它會使你“喜→疑→驚→迷”;評《桃花源記》,你會被“記”中所表現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歎服。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來征服人們心靈的藝術魅力。

二、閱讀“提示”,瞭解常識

1、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2、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盪,戰亂頻繁,生靈塗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3、本文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三、教師引領,誦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

儼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

⑴ 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⑵ 讀完後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檢查自讀,落實字詞

1、請三位同學讀完全文。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時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節。

2、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

可讓學生髮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臺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⑴ 武陵人捕魚爲業 作爲,爲具言所聞 不足爲外人道也:對,向

⑵ 乃不知有漢:竟 乃大驚:竟

⑶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都 兩兩狼之並驅如故:一起

⑷ 一爲具言所聞:詳細地 具答之:詳細地

⑸ 甚異之:對……感到驚異 欲窮其林、窮盡,走到盡頭

鹹來問訊:都 黃髮垂髫:用特徵來指代老人和小孩

復延至其家:請 處處志之:同“誌”,作標記

諧太守:到…去, 尋病終:死

⑹ 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現在指神情莊重或假裝正經的樣子。

阡陌交通:交錯相通。現在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率妻子邑人…:妻子兒女。現在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魏晉:更不用說。現在用作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說如此:像這樣。現在指“這樣”。

芳草鮮美:鮮嫩美麗。現在指食物味道好。

⑺ 完成練習五,瞭解文言文主語、賓語的省略情形。

五、加強誦讀,教給方法(鍛鍊朗讀能力,加深課文理解。

教師應進行朗讀指導,可從以下幾方面要求:

1、字音要讀準。如“便要還家”中“要”讀“邀”,不讀“耀’;‘“驥”讀記”,不讀義”;“此中人語云’中“語”舊讀玉,現不作要求。

2、句讀要分明,課文中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應讀出對襯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①問今是問世,②乃不知有漢,③無論魏晉…加着重號的調應重讀,語調稍慢;第①句讀得略平緩、②③句讀得有起伏;第①句與②③句間停頓略久,②③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能較好地讀出感情意味。

六、佈置作業,鞏固遷移

1、,弄清下列成語的意思。

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恰然自樂 世外桃源 無人問津

2、“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據這段文字,充分發揮想象,以“奇遇”爲題,作一番場景描寫(300~400字)

3、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

2、學生口頭解釋所查成語的意思。

二、結合課文討論分析下列問題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爲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桃花源又會是什麼樣子呢?爲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緻?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於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緻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4、請一位同學朗讀第3段,思考:

⑴ 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⑵ “皆嘆惋”說明了什麼?

漁人“一一爲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後,爲世上的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爲世上老百姓過着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5、默讀課文最後兩段,思考:

⑴ 漁人離開桃花源後“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後再訪桃花源,可人們再去尋找時,卻“迷”、“未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

⑵ 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與“不足爲外人道也”一句相呼應。

三、品讀全文,討論總結以下內容

1、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麼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的表現在:

⑴ 漁人迷路了,會怎樣?

⑵ 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

⑶ 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

⑷ 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裏邊到底有什麼?

⑸ 桃花源的景緻爲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爲何這般自由幸福?

⑹ 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爲外人道”有什麼用意?

⑺ 爲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相生,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

(以上爲理解要點。)

2、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

應聯繫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來理解。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和寄託。(可不必引導學生去認識“它只是一種空想”之類的方面。)

四、背誦課文

五、佈置作業

篇十六:《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一)課文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記》是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是一篇美文,居單元之首,是重點篇目,學好它是極其重要的。

(二)教學內容

《桃花源記》藉助虛構的故事來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是篇文言文,在教學上,首先還是要幫學生解決文字障礙,然後引導他們把握文章的大意,瞭解文章的主旨。於是,我把本課共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瞭解作者,解決文言字詞,疏通文意並熟讀;第二課時,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這裏我要講的是第二課時。

(三)教學目標的設置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他們已經能夠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能讀懂課文的意思。所以我在處理教材時,將第二課時定爲“品讀美文”,把本課的目標定位以下幾點:

(1)理清文章結構。

(2)品味文章的美點。

(3)品評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

(四)、教學重點、難點的設置

由於八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學生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依據教材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這樣設定:

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樂,奇。

教學難點:理解、評價作者心中的理想社會。

二、說教法

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時教法如下:

1、品讀法

2、提問法

3、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三、說學法

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教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這也是課堂是否能高效的關鍵。本文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學生學習的興趣很濃。但是,鄉鎮學生閱讀面窄,寫作水平低,他們對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對課文的品讀、理解有一定的障礙。因此,我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重在指導學生在“讀中品”、在“讀中悟”。

根據以上學情我把學法確定爲:

1、誦讀法

2、想象法

3、合作探究法特別是合作探究法,運用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體現“高效課堂”。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基本流程如下:

(一)課堂導入

因爲是第二課時,所以這一課時的導入就設計爲:檢查上節課作業的基礎上,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

(二)回顧內容,梳理結構:

首先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美讀課文,設計問題:課文以什麼爲線索?

這樣學生在找線索的同時,就把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以及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的情形,貫串了起來。

(三)賞讀課文、品說桃花源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

1、問學生:這篇課文美嗎?學生肯定說:“美!”

你知道它美在何處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爲這篇文章尋找美點。學生比較容易找出桃花林很美,桃花源中的環境很美的句子。這時要引導學生去發現桃花源中的人美。“鹹來問訊”,“皆出酒食”,“各復延至其家”熱情,好客,慷慨,這不都能體現桃花源中的人美嗎?接下來繼續引導學生從情節的曲折是一種美,語言的流暢也是一種美,敘事的簡明也是一種美。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學會從多種角度去欣賞文章的美,不要拘限於文章的語言,人物的行爲。

2、接下來讓找出表現桃花源人心情的句子。哪個字是重點?

明確:樂。繼續追問:樂在何處?

此處我設計一個情境:讓一個學生扮成記者,穿越到晉朝,來到桃花源,進行採訪,以“你快樂嗎?”採訪桃花源中不同身份的人,老人,小孩子,婦女等,讓他們學出他們的快樂。然後再採訪一下漁人,讓漁人說出他在桃花源外的.痛苦,與桃花源中的人的快樂形成對比。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當時的社會的黑暗。

3、讀過此文,同學們肯定覺得其中有很多神奇之處吧?那你覺得奇在何處呢?引導學生找出景物之奇,山洞之奇,桃花源中的人之奇,故事的結局之奇。

爲什麼“處處志之”,又“不復得路”呢?這就爲下面的環節作了引子。

(四)評說桃花源

這部分是課文的難點,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有批判地閱讀,以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爲此我設計了一道探究題。

桃花源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筆下的桃源世界?

題意在引導學生明確桃花源勝境只是虛構的,是作者的理想。

用多媒體展示桃花源人生活圖片和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圖,形成對比,讓學生知道,虛構的桃花源再美,也美不過我們現在人的生活,應辨證地看待桃花源的美,並瞭解當今社會不是桃源勝境,卻勝似桃源勝境。以此引導學生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五)歸納總結

這節課,我們品味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景,雖然陶淵明嚮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侷限性,但他對理想的追求,對黑暗現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如今的中國與東晉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陶淵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的。

(六)佈置作業

有人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是消極避世,你怎樣評價?

五、說板書設計:

我認爲板書應直觀,簡潔明白,能體現了文章的主要脈絡。

篇十七:《桃花源記》 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繪的理想社會;

2.理解作者寄託的社會理想;

3.掌握出自本文的四個成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好的理想社會;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寄予的社會理想;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桃花源記,導入新課

課堂開始請同學們回憶上節課內容。具體導入語如下:

同學們,“桃花源”真的存在嗎?陶淵明虛構這樣一個故事,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怎樣的社會理想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讀課文,並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問題:

1.描寫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寫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的句子;

4.描寫桃花源人衣着、勞動、精神狀態的句子;

5.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讀,體悟情感。

上環節畫出句子後,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的人爲什麼會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當漁人說了外面的情況後,桃花源人爲什麼“皆嘆惋”,又爲什麼說“不足爲外人道也”?課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小組內討論:文章的結尾寫道漁人復尋桃花源而不得,劉子驥“欣然規往”“未果”“後遂無問津者”,這樣的結尾說明了什麼?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

(四)課堂小結

(五)佈置作業

1.找出出自本文的四個成語,並寫出它們的意思;

2.熟練背誦課文。

拓展閱讀:《桃花源記》賞析

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淨,語出自然。《桃花源記》也具有這種藝術風格。它雖是虛構的世外仙境,但由於採用寫實手法,虛景實寫,給人以真實感,彷彿實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爲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相承續的詞語生動揭示出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於計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其專注於一而忘其餘的.精神狀態,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忽逢”與“甚異”相照應,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美,彷彿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第二段先以數語描述發現仙境經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點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暗示定非尋常去處。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帶出來。及至通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

進入桃源仙境之後,先將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所見所聞,歷歷在目。然後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來種作、衣着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最後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寫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第三段先寫漁人在沿着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重來。“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爲外人道也”的叮囑。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節,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願“外人”重來。對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尋訪無着也不再問津了,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就剖露了“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願。他以桃花源人爲志趣相合的契友,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於桃花源中。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顯示出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但《桃花源記》的藝術成就和魅力絕不僅限於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企望人們確認其爲真實的存在。所以,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似無非無,似有非有,使人費盡猜想也無從尋求答案的話題。桃源人的叮囑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虛虛實實,徜恍迷離,便是這些話題中最堪尋味之筆。它所暗示於世人的是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只可於無意中得之而不可於有意中求之,似乎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繫。這虛渺靈奧之區始終蒙着一層神祕的面紗,“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世人是難以揭曉的。它的開而復閉,漁人的得而復失,是陶淵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說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詩》中透露了一點消息,說“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復還幽蔽”,乃是因爲“淳薄既異源”!原來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爲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污了這塊化外的淨土,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裏生活着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羣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裏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祕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桃花源記教案 公開課

2.桃花源記教案蘇教版

3.桃花源記經典教案

4.桃花源記的課文教案

5.桃花源記說課教案

6.《桃花源記》課文微教案

7.桃花源記教案 蘇教版

8.《桃花源記》複習課教案

9.桃花源記的教案

10.桃花源記複習教案

篇十八:《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關於《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名家名篇大家談。(回顧七年級學過哪些文言文,接觸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淵明,並且來學習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記》。(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國古代傑出的文學家。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動盪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後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於在41歲辭官回鄉,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願與農民來往而不願爲五斗米折腰,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於宋永八年級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徵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並記》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詩” 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2、識記生字詞:

豁(hu)然開朗 儼(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詣(yì)太守 劉子驥(jì)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對課文的感知,以朗讀爲切入點,又以朗讀爲重點。)朗讀的設計如下:

一讀: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意在聽準字音;

二讀:學生放開聲音,自由朗讀,意在讀通課文,培養語感;(此處提出要求:“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朱熹語)

三讀:請班上朗讀課文好的同學有感情的讀。並請其他同學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麼故事?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2、分小組細讀課文並自己試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準備質疑。)

3、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質疑,全班答疑,教師參與。

4、集體逐段朗讀,“開火車”翻譯,貫通文意。

5、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分組討論,明確:

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全文可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經歷。第三部分(第4段)結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四、佈置作業

1、初步背誦課文。

2、抄寫並識記字詞、對譯課文2、3兩自然段。

篇十九:《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精品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 儼然 衣着 阡陌 鬢 要 邑 詣 驥 語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1)通假字:具、要;(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3)一詞多義:舍、尋;(4)辨析同義詞:悉、並、具、鹹、皆;(5)句式:省略句。

3.瞭解文學家陶淵明。

(二)能力目標

1.藉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二、學法引導

朗讀感知課文內容,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疏通文意,再用歸納比較法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辯證地評價陶淵明的社會理想,最後熟讀成誦,汲取文化營養。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學習一詞多義、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漢語知識。

2.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可通過討論課後練習一至四題來完成。

3.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開頭渲染神祕色彩,結尾又不知所蹤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似真而幻的虛構境界。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片:①生字詞;②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③有關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多義詞、同義詞的辨析表格;④隨堂練習。

2.有關課文的插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背誦接龍,其中如有人背錯,就讓他(她)表演一個節目,最後評出優勝者。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讀準生字的字音。

2.瞭解作家陶淵明。

3.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

4.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

5.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從發現桃花源,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迴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帶動學生通讀全文,瞭解大意。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麼?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後做了些什麼,結果如何?

(三)教學過程

1.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東晉時人,祖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有着“大濟蒼生”的志向。二十九歲出什,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願“爲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後,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後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後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爲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桃花源記》(原名《桃花源詩並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誌着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象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託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願望。

2.讀準下列字音:

3.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課文的註釋,老師稍加指點,讓學生弄清全文內容。

4.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麼?

討論明確:描寫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祕色彩,暗示將來會出現“奇景”,爲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氣氛上的渲染,也爲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弄清以下詞句的含義:“忘路之遠近”中的“遠近”是偏義複詞;“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岸之長;“漁人甚異之”中的“異”爲意動用法。

5.討論第二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漁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有哪些?從這些敘述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明確:第二自然段寫了兩層意思,即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一是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殲陌交通,雞犬相聞。二是人——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鬢,並怡然自樂。

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裏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在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語言現象: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便舍船”和“屋舍儼然”中的“舍”,前者是動詞,作“捨棄”講,後者是名詞,作“房舍”講。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錯相通”講,是兩個詞。三是同義詞的辨析,如“悉”和“並”兩個詞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講,但這兩個詞也有差別,“悉”指數量上的全部,“並”指各種類別合併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盡(於)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彷彿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

6.討論學習第三段的內容。

在桃花源裏,村中人怎樣對待漁人?村中人見到漁人,先是“大驚”,然後聽了漁人的回答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熱情招待。這些描寫說明桃花源裏的人熱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風淳樸。

村中人與漁人的談論之語有何含義?通過村中人之口,補充交代了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緣由。作者還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渦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給人們指出一條出路,要想擺脫黑暗統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時亂”一樣,去找一個“絕境”,過着男耕女織的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會裏是不可能實現的。

本段結尾寫道“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此語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爲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節發展上,則爲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筆。

本段應掌握的古漢語知識爲: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見漁人,乃大驚”與“乃不知有漢”中的“乃”,前者作“是”講,表示前後兩個動作的關聯,而後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兒女”解,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雙音詞;“絕境”是指“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是“更不用說”的意思,現代漢語中是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的連詞。三是同義詞辨析,“具”、“鹹”、“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詳細”講,表示無所遺漏;“鹹”作“全”、“都”講,指人的全體,“皆”爲“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數。四是通假字的歸納,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語和賓語的現象,如“(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

7.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爲什麼詳細地寫漁人在回來的路上“處處志之”,又“詣太守”,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卻或迷路,或病終,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確:這樣寫的目的是要給人一個真實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漁人回來時順着原路處處作了標記,生怕以後再來時找不到,可謂小心極了!回到武陵,還向一郡之長太守做了報告,可謂慎重極了!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後,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總之,作者不厭其煩地寫這些,都是爲了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

但與此同時,結果是不令人滿意的,結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這樣一寫,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個安居樂業的桃花源世界。

學習本段要弄清以下詞語的含義:向(從前),志(作標記,動詞;標誌,名詞),詣(到……去),尋(不久,隨即,副詞)。

(四)隨堂練習

一、陶淵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詩人,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詩《______》,首句是“種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爲線索,以________爲順序,寫漁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漁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釋加黑的詞。

1.屋舍儼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並怡然自樂_______________

7.處處志之_______________ 8.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尋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尋病終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___________ 12.無論魏晉___________

四、作者寫漁人離開桃花源時“處處志之”、“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的目的是什麼?

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一、潛、元亮、東晉、歸園田居

二、漁人的行蹤(漁人進出桃花林),時間先後,發現、訪問、離開、再尋

三、1.房屋 2.丟棄 3.交錯相通 4.到……去(拜訪)

5.都 6.都 7.做標記 8.做好的標記

9.尋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兒女 12.更不必說

四、這樣寫,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並不存在。

第二課時

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討論:

如何看待作者描繪的這個理想社會?

這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社會。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也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是不可能實現的空想。

(四)總結、擴展

作者用一個似假似真似虛似實的動人故事,虛構了一個世外桃源,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物資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理想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穴中人語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容否?”

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礦、麻桌(xi,麻)之屬,皆不私藏,與衆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如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於人耳。”楊謝而從之。又威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南宋康與之《昨夢錄》)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別指代什麼?

此公欲來 指代(楊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錦繡珍異等物)

2.下面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3.補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語。

(穴中人)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楊氏)與老人同出。

4.對短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桃花源》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現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老人引導才進入山之大穴。

B.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後,不願意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訴楊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後自己來耕種養蠶,不能向別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與桃花源中的人一樣,過着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

2.背誦全文。

(六)隨堂練習

一、寫漁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寫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這兩句可以用陸游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來評點。

四、說說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對這種社會理想,你有什麼看法?

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一、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二、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表達作者嚮往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社會平等、和平安寧、人人自食其力、人們自由快樂的社會理想。

這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批判。

但它又帶有原始共耕的痕跡,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空想。(一分爲二地看)

八、板書設計

篇二十:《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以漁人的行蹤爲順序,詳略得當地敘述他的所見所聞的記敘方法。

2、學習鞏固關於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異義的區別以及一詞多義等古漢語知識。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社會理想,認識這種社會理想在當時的進步意義和歷史侷限性。

教學重點

1、從分析作者所描繪的桃花源這一社會入手,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鞏固古漢語知識。

教學難點

理解桃花源這一社會理想的現實意義。

教學設想

用指導自學、學生試講、啓發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一、集體朗讀課文

二、逐段分析課文

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讀。

2、說本段的大意,注意幾個地方的準確翻譯:

⑴武陵人:五陵郡有一個人,二不是指整體

⑵緣溪行:行,指乘船行

⑶忘路誌遠近:遠近,偏義複詞,實指忘了路多遠

⑷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河多長。

⑸甚異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體是指文中的句子“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⑹窮:走到頭,窮盡

3、討論明確幾個問題:

⑴找出交代漁人行蹤的語句:緣溪行—忽逢桃花林—復前行

⑵本段交代了事件發生的哪些情況?(時間、地點、人物)

⑶描寫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注:語言簡潔,形象鮮明,是千古名句)

⑷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什麼?(“甚異之”)

⑸ 總結:桃花林的突然出現和漁人的欲窮其林,使讀者產生了懸念。這是故事情節的開端。

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學爲主,學生理解內容,進行試講,教師引導學生弄清以下的語言現象,翻譯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盡(於)水源,……(小口)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山口)初極狹,……(漁人)復行,……(山口)豁然開朗……其中(人們)往來種作……

2、一詞多義:

舍:舍船(捨棄);屋舍(房屋)

3、古今異義:

交通:今義指交通運輸,而在文中指交錯相通

4、然:做形容詞的詞尾,可譯爲“…的樣子”

5、同義詞:

悉、全、都、並、一齊、都

第二:討論分析:

1、這一段寫了幾層意思?

明確: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2、文中寫初入桃花源所見所聞,主要寫了哪些事物?

明確:

⑴寫桃花源中的環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犬之聲。

⑵桃花源中的人從事的工作、衣着和神態。

3、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學生自由發言,明確:

土地、屋舍、雞犬之類的描寫──和平寧靜,社會安定

人們往來種作──人人辛勤勞動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安居樂業,過着豐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寫桃花源的初步見聞,有何意義?

明確:

與現實生活能形成鮮明的對比:

現實──桃花源

人剝削人,人壓迫人──人人勞動,沒有剝削壓迫

人們生活困苦,謀生艱難──怡然自樂,生活快樂幸福

戰禍四起,民不聊生──一派優美、寧靜、安定的景象

作用:明寫桃花源,暗在諷刺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第三、齊讀第一、二段,熟讀成誦。

學習第三段:

第一、引導學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和一些詞句的理解。

1、着重注意幾個省略賓語的句子。

⑴問(漁人)所從來,便要(漁人)還家

⑵此人一一爲(之)具言所聞,(村中人)皆嘆惋

⑶餘人各復延(餘人)至其家

⑷辭(村中人而)去

2、古今異義:妻子(妻子兒女)、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無論(更不必說)

3、一詞多義:

乃:乃大驚(就,表前後兩個動詞的連接)、乃不知有漢(竟,表出乎意料之外)

4、同義詞:

具:詳細、一五一十地,表無所遺漏。

鹹:全、都,指熱鬧的全體。

皆:都,指人、物、事的全數。

要:邀請。

延:迎接、邀請。

5、翻譯段意。

第二、討論分析:

這一段是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的所遇所談

1、村中人是怎樣對待漁人這個不速之客的?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這些說明了什麼?

明確:

⑴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⑵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這說明民風淳樸,人們熱情好客,慷慨大方;且家家備有酒食,生活富足。

2、文中寫村中人自雲一段話,含有什麼意思?

明確:通過自述,補充交代了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原由。作者還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禍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給人指出一條出路:要想擺脫黑暗統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時亂”一樣,去找一個絕境過男耕女織、安居樂業的社會。但這僅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會是不可能實現的。

3、皆嘆惋是內容是什麼?

明確:外世人們的生存境況

4、這段話結尾寫“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這句話在情節發展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此話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爲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社會。在情節發展上,則爲下文人們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筆。

5、小結:第二、三段是課文的主幹,通過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的所見所聞所遇、所談,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嚮往和追求。

學習第四段:

第一、着重弄清以下詞句的解釋。

1、便扶向路:向,從前。

2、處處志之:志,做標記。

3、尋向所志:尋,尋找;志,標記。

4、及郡下,詣太守:及,到達;詣,拜見。

5、遂迷:遂,竟然,終於。

6、尋病終:不久。

第二、討論明確:

1、這段話是文章的結尾,交代漁人出桃花源後的情況。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具體地寫漁人回來路上“處處志之”,“詣太守,說如此“,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或迷路或病終,未能找到這個桃花源呢?

明確:

⑴目的是給人真實的感覺,似乎真有其人、真有其地、真有其事、不厭其煩地寫,爲了使人產生真實感。

⑵太守想尋找卻遂迷,不復得路,劉子驥也因病而未果,結局的巧妙安排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個安居樂業的世外桃園。

⑶作者自己也明確這樣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三、小結:

作者寫出了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對理想社會的無比嚮往,反映了東晉人們希望擺脫苦難過上豐衣足食的幸福社會的要求,因此,本文既有逃避現實的侷限性,又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篇二十一:《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掌握本文的重點字詞,能讀懂課文大意。

3、瞭解作者陶淵明。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根據課文註釋讀懂課文大意。

教學難點: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一義多詞、古今異義、省略成分等複雜的語言現象。

教學設想:

通過讀課文,根據書下注釋讀懂課文、同學間互相進行試講的方法,學生基本在指導下自學課文。

教學過程:

一、介紹、瞭解作者陶淵明

教師介紹:

今天咱們來認識中國古代東晉時一位傑出的詩人──陶淵明。他生於東晉後期,經歷了晉宋易代的變遷,當時政治黑暗,兵連禍結,民不聊生。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少年起就經歷了許多政治上的紛擾,出仕到辭官歸隱更是遇到了晉宋易代的變遷,他對社會的動亂和官場的醜惡的和不滿的。“不肯爲五斗米折腰”。歸隱後,安貧樂道,樂天知命,清高自賞,消極遁世,多寫田園風光,文風清新質樸,恬淡自然,簡潔含蓄而又富有韻味。歷代都有很多人爲陶淵明的詩文作注,其人數僅次於杜甫。

二、解題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小序,詩和序的內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對詩的說明,用客觀記敘的方法,有人物、環境、和故事情節。

三、朗讀課文

朗讀要求:

1、讀得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

2、讀得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

四、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並強調部分字詞的讀音

生字:儼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詣、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間隔、舍、語、屬答還遂

通假字:要—邀

一詞多義:志、尋、遂

一義多詞:悉、並、具、鹹、皆

古今異義:妻子、無論、交通、絕境、間隔

五、學生兩人一組,參照書下注釋疏通文意,之後請幾位學生起立說課文大意,老師和其他學生傾聽並糾正他們翻譯得不夠準確的地方

六、作業

1、讀課文三遍;

2、整理課堂上找出的幾種文言文的語言現象,寫在作業本上。

篇二十二:《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一、導入:

我們國中的時候,學習過一篇《桃花園記》,作者是誰?(陶淵明)在作品中,詩人爲人們虛構了一個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的“世外桃源”,寄託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今天,我們又將學習他的田園詩作的代表作品——《歸園田記》。這首詩跟《桃花源記》一樣,寫於他辭官歸隱之後,反映他清閒的田園生活,表現了他超俗不羈的品質和閒適愉悅的心境。

二、簡介作者:

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末年的偉大詩人,祖父、父親曾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他幼年時,家世衰落,家境貧寒。他青年時代曾有建功立業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過幾任小官。東晉末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仕途充滿風險,加之政治腐敗,陶淵明對現實很失望。他不願在紛亂黑暗的現實裏隨波逐流,曾幾次退離仕途,最後,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年他41歲,以後終老農村,死後世人稱他爲“靖節先生”。

陶淵明的作品大多寫退隱後的生活,表現農村風物,勞動生活,表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他的詩情感真實,風格平淡自然,詩味醇厚,語言清新,對笫烙瀉艽蟮撓跋臁?

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爲古典詩歌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從此以後,田園詩不斷得到發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園山水詩派。宋以後,描寫田園的詩人就多到不可勝數了。

三、分析《歸田園居(少無適俗韻)》的思想內容

1、教師範讀

2、學生朗讀,並參看註釋,瞭解大意。

思考:①這首詩可以分爲哪幾層意思?

②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③詩人的思想感情是通過對哪些事和景物的具體描寫表達出來的?

3、提問並訂正;

師明確:本詩可分爲三層:第一層1—6句,.寫作者的個性和思想,表達對官場的厭惡和對農村生活的喜愛之情;第二層7—18句,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田園生活的喜人情趣;第三層19—20句,回答人們的疑問,收束全文。

4、研習第一層:

⑴釋“韻”與“誤”

“韻”指人們的氣質性情的素養。“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與世俗官場生活不適應。“適俗”就是適應仕途中繁縟禮節的限制和爾虞我詐的權勢之爭,詩人說自己缺乏應酬官場的氣質和情操,顯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寫自己流連山水喜愛田園,表明歸隱田園的意向。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誤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塵網”一詞,足見他對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官場的極端厭惡。“誤”字顯出詩人的悔恨之深。東晉末年權力之爭劇烈,陶淵明既不願我爲上層統治階級矛盾鬥爭的犧牲品,也不願我爲政治野心家爭奪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卻將他緊緊束縛在野心家們d治鬥爭的羅網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實應爲“十三年”用誇大了的數字,說明了時間之長,痛苦之深。)

(2)“塵網”、“羈鳥”、“池魚”、“樊籠”等詞語各比喻什麼?作者運用這些比喻,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A.“塵網”、“樊籠”,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塵世。用這種比喻,表示詩人已經看透了官場的污穢黑暗,表達了對官場極大嫌棄。“羈鳥”、“池魚”是陶淵明自比,意在說明誤入官場,深受束縛,迫切要求擺脫束縛,迴歸農村的心志。

B.這裏一方面表現了陶淵明對誤入官場的痛心,對黑暗官場的嫌棄,一方面表現了他渴望擺脫官場束縛,迴歸田園,獲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四、小結:

1、《歸天園居》主要寫詩人擺脫污濁的官場,來到清新的農村後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這種情緒,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個成語是“返樸歸真”。“返樸歸真”,第一是“樸”,處世要樸實,不做作,不追求豪華富貴,而是自由自在瀟灑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實、正直、不虛僞、具有人的本性,這是我國曆代文人學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

2、藝術上,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餘畝,草屋xxx間”,毫無粉飾之詞,平易如話,但恰到好處地與詩意合拍。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餘畝……雞鳴桑樹顛”八句,描寫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煙、狗吠雞鳴,富有生活氣息,構成了遠離塵世、寧靜安謐、淳樸自然的藝術境界。這是實境——也許的確是陶淵明歸隱後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淵銘內心追求那種恬靜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實境與心境渾然一體、水乳交融。三是比喻生動形象,詩人把統治階級的上層社會比喻爲“塵網”、“樊籠”,把誤入官場的人比作“羈鳥”、“池魚”,不僅形象貼切,而且蘊含了強烈的感情色彩。四是語言樸素自然。

如:“狗吠深巷中……,隨手寫來,明白如話,正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五、解答問題。

文章

來源學科吧

篇二十三:《桃花源記》教學設計參考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模板參考

語文版八年級下冊《桃花源記》導學案PPT課件教學設計課後反思

第25課桃花源記

教學目標

1、辨別一些詞語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理解一些詞語古今詞義的區別。

3、瞭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爲線索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1、“舍”“扶”“尋”“爲”等詞的不同含義;“鮮美”“妻子”“絕境”“無論”等詞古今意義的不同。

2、以漁人行蹤爲線索的寫法。

難點:對作者寄託的社會理想的理解。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進作者和他的“桃花源”

(請你查找有關資料。)

2、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豁然開朗 儼然 垂髫 便要還家

此中人語云 詣太守 邑人 劉子驥

(2)找出下列詞語的古今意義

妻子 交通 無論 絕境 鮮美

3、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

①畫出不懂的詞語,查找工具書解決;

②畫出表示漁人行蹤的詞語。

4、梳理文章結構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疏通字詞,弄懂文意

2、小組交流,翻譯課文。

3、瞭解內容

再讀課文,找出寫桃花源自然環境、生活情況、社會風尚的語句,思考桃花源人來到此地的原因。

四課堂小結

第2課時

一溫故知新

1、默寫字詞。

2、小組朗讀、背誦課文。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時空連線

【學生活動】小組一名成員扮作電視節目主持人,教室就是桃花源,其餘學生都是桃花源的村民,進入“時空連線”節目。

(1)現場採訪村民1.請問:

您在這裏生活多長時間了?

能爲觀衆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嗎?

(2)現場採訪村中年紀最大的長者(村民)2.請問:

您老高壽?

你們是怎麼來到這裏的?您知道現在是什麼朝代嗎?

(3)現場採訪一位“大姐”(村民)3.請問:

能對我們觀衆朋友說說你們桃花源居民的風俗習慣嗎?

(4)現場採訪最不愛說話的人(村民)4.請問:

您願意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嗎?

您想不想出去?

(5)在節目的最後,請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點或你們的感受。

2、探究考證

(1)請同學們查一查詞典,看看“探究”“考證”是什麼意思?

(2)要考證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同學們有哪些方法?請大家用在這節課上能用到的方法,考證問題,得出結論。

(3)請小組推薦一位同學說說自己的見解。

三課堂小結

四板書設計

篇二十四:《桃花源記》經典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經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

3.瞭解本文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感受寧靜的田園生活,正確理解作者的理想。

4.熟讀並背誦全文。

能力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2.把握本文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作手法,要求學生運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培養其想像能力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

4.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瞭解古今異義現象。

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精煉的語言。

3.使學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樣一種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瞭解本文反映了怎樣一種社會理想。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學過“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它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同學們互相交流蒐集到的相關資料。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八年級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劉格的來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本文大約寫於宋永八年級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徵召,又復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並記》寄託了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選作課文的,就是這篇有新奇情節、有優美環境、有人物、有對話的《桃花源記》。

三、學生藉助校本教材《桃花源記》“整體感知”,感知課文內容。

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反覆誦讀,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相互討論,學習字詞,教師指導、點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內容(學生歸納,教師總結)

第一段:寫漁人偶然發現桃花源的經過。

第二、三段:寫漁人進入訪問桃花源的經過。

第四段:寫漁人再尋桃花源,終不可得。

五、分析本文寫作線索(以漁人行蹤爲線索)

六、分小組進行誦讀比賽,部分同學能當堂背誦。

七、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畫面。

二、桃花源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三個詞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美麗、神祕、幸福)

三、分類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麗

1、桃花源美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師小結:桃花源美在環境幽雅,風景優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祕

1、桃花源神祕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神祕: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祕:彷彿若有光,形狀奇特。

林中人神祕: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祕: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現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黃髮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

漁人(側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灑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2、學生小結: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四、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種怎樣社會理想?

(反對戰亂,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會理想)

五、文中哪一句話表現了桃花源中人的這種社會理想?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

六、文中哪一句話還表現了林中人不願與世俗交往,受到干擾的心理?

(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七、深入討論

1、桃花源這一人間樂園能找到嗎?

(不能,這是作者虛構的)

陶淵明爲何要虛構?聯繫當時社會現實思考

(反襯黑暗現實,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

2、有人說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自由辯論)

八、總結

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嚮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學習的,作爲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九、佈置作業

十、板書設計:

桃 花 源 記

陶淵明

美的旅程

漁人 桃花源 神祕的旅程 理想

幸福的旅程

拓展閱讀:解讀《桃花源記》

一般人都將《桃花源記》看作是一篇美文小品。它確實美,樸實無華,清秀似水,而又神韻無窮。但正是因爲這美害了它,讓人望美駐足,而忽略了它更深一層的含義。就如一個美女英雄或美女學者,人們總是驚歎她的容貌,而少談她的業績。《桃花源記》也是吃了這個虧,頂了“美文”的名,始終在文人圈子和文章堆裏打轉轉,殊不知它的第一含義在政治。

陶淵明所處的晉代自秦統一天下已600年。在陶之前不是沒有過政治家。你看,賈誼是政治家,他的《過秦論》剖析暴秦之滅亡何等精闢,但漢武帝召見他時“不問蒼生問鬼神”,仍舊窮兵黷武;諸葛亮是政治家,是智者的化身,但他用盡腦汁,也不過爲了幫劉備恢復漢家天下;曹操是政治家,雄才大略,橫槊賦詩何其風光,但剛爲曹家掙到一點江山底子,轉瞬間就讓司馬氏篡權換成晉朝旗號。

陶淵明也不是沒有參與過政治,讀書人誰不想建功立業?況且他的曾祖陶侃(就是成語“陶侃惜分陰”的那個陶侃)就曾是一個爲晉王朝立有大功的政治家、軍事家。陶淵明曾多次出入權貴的幕府,但是他所處的政治環境實在是太黑暗了。東晉王朝氣數將盡,爭權奪利,腐化,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以東晉的重臣劉裕爲例,未發跡時是一無賴,好賭,借大族刁氏錢不還,刁氏將其綁在樹上用皮鞭抽。有一叫王謐的富人可憐他,便代爲還錢。劉發跡,就扶王爲相,而將刁家數百人滿門抄斬,後來乾脆篡位滅晉,建宋。陶淵明曾四隱四出,因家裏實在太窮,無力養活六個孩子,公元405年時他已42歲,不得已便又第五次出山當了彭澤縣令。這更讓他近距離看透了政治。東晉從377年起實行“口稅法”,即按人口收稅,每人年繳米三石。但有權有勢的大戶人家紛紛隱瞞人口,國家收不到稅,就擡高收稅標準,每人五石,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小民的負擔更重,紛紛逃亡藏匿,國庫更窮。陶一上任就在自己從政的小舞臺上大刀闊斧地搞改革,他從清查戶籍入手,先拿本縣一戶何姓大地主開刀。何家有成年男丁200人,卻每年只繳20人的稅。何家有人在郡裏當官,歷任縣令都不敢動他一根毫毛。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桃花源記》名師教案

2.桃花源記名師教案設計

3.桃花源記教學教案

4.桃花源記精品教案

5.桃花源記講課教案

6.人教版桃花源記教案

7.八年級桃花源記教案設計

8.桃花源記經典教案

9.桃花源記複習課教案

10.桃花源記的課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