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閩南文化習俗禮儀(精品多篇)

閩南文化習俗禮儀(精品多篇)

閩南乩童 篇一

是原始宗教巫術儀式中,天神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間的媒介,類似西方宗教所稱的“靈媒”。正規的道教與佛教都不承認屬於本教內儀式,道教和佛教雖承認有乩童這回事,但不允許弟子們搞這些東西。乩童們卻常向道教和佛教靠攏,自稱自己爲某天神或某佛祖的同乩,甚至自稱能請到“耶穌基督”。

雖然被稱爲乩童,但實際上也有年紀很大的。神明上身則稱爲“起乩”,而整個過程則被稱爲“扶乩”。乩童現今主要活動於廣東、福建、臺灣和東南亞華僑聚集國家,在乩童儀式上臺灣與泰國一帶最爲盛行。

成爲一位乩童

一般童乩的來源有三:一是先天的由神明挑選,並施予個人各種症狀,使其擔任乩童;二是老童乩的傳承,年老的童乩退休之前,找一位合適人選繼承衣鉢;三是後天的個人自行起童,受現場情境影響而起童,成爲童乩。

然而,要成爲一位稱職的乩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過廟中主神挑中成爲乩童之後,必須身心純淨,會在適當時辰起乩,即神靈靠身設案辦事,除了指示處理廟內事物外,也接受善男信女們的問事;一般案臺邊都會有一位或多位協助的人手,多爲廟裏的理事或乩童的親人。

不同的神靈借乩童肉身辦事,諸神的方式各異,比如大二爺伯總會在案臺上敲打算盤來觧事,觀音娘娘偶爾會唱些衷怨的經歌,天師爺也會有不同的經文;下來辦事的神明,大多都會開一些咒紙,或教善男信女們怎樣的安排一些事務以化災解難。這一些都是通過乩童來轉達的,此時乩童本身似乎是魂不附體的,自己是不知道本身在做什麼,一直到退乩神明離身就位回座金身,乩童才似初醒且會感身心疲憊。

閩南結婚風俗 篇二

古人重婚禮,所以新郎必須親自至女家禮迎新娘,這在古六禮中稱“親迎”。至清代前期,泉州的婚姻禮俗中,除個別宦族外,婚禮皆不親迎,至期,辦好彩轎,遣媒送至女家。古籍對婚姻本義是這樣解釋的:昏時行禮,故謂之“婚”;婦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因此古時親迎必在黃昏之後,乃至深夜,連一切迎送人員都得穿黑色禮服,這顯然是遠古時代夜間搶親習俗的遺存。舊時泉州迎娶都在白天,但新娘須頭蒙烏巾,並要有一對轎前燈,這當是沿古禮黑夜親迎之遺蹟。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悲傷,且全國南北皆然。新娘“哭嫁”可能是思相離而悲,或是隨俗。但民俗學者卻認爲,此乃原始社會掠奪婚姻的遺俗。

花轎抵達男家,一時鼓樂、鞭炮齊鳴,喜氣洋洋。接下去就出現了一個精彩的鏡頭:新郎至轎前,下馬威似的朝轎門輕踢一腳,轎內新娘馬上應戰,還踢轎門一腳,這是在用一種特殊的語言向觀衆們宣稱:日後男不懼內,女不示弱。在此觀衆會心歡笑之際,我們似乎也聞到了八千年前那場父權制代替母權制的激烈革命的火藥味。容不得我們多遐想,男家一位平輩男青年或下輩男孩已走到花轎前,揖請新娘出轎,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長輩手牽新娘出轎,送嫁娘忙舉起貼有紅雙喜字樣的米篩爲新娘遮面,然後在三通喜樂聲中,新娘慢步跨過火爐,踏上瓦片,進入洞房。

據說遮米篩和踏瓦片是爲辟邪,但安溪人卻有獨到的解釋,稱此舉寓有明亡之後,其孤臣遺老尚望:“反清復明”,教示新婚夫婦“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的隱意。至於跨火爐,人們認爲可以利用火神的威靈,將新娘在其家裏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氣燒盡。

新娘到夫家後,又有拜天地、挑烏巾、喝交杯酒、宴請賓客等節目,其中鬧洞房爲是日婚禮的壓臺戲。俗謂洞房不鬧不喜,不鬧不吉利,而且在新婚七天內可以連續鬧,有“七日內不分大小”之說。鬧洞房的內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婦,當衆做出種種親呢舉動,詼諧有趣。但不少地方也因太出格而演成陋俗。

在晉江、石獅僑鄉,有一種叫做“公雞娶婦”的婚俗,這是已定好婚期的海外青年華僑,因種種原因,近期無法回家鄉按時完婚,經男女雙方家長協商同意,如期舉行婚禮,新郎則以一隻大公雞代替。這隻大公雞在七日內是放在新婚洞房的牀底下,七日後才移到室外雞窩,需精心飼養,至其“壽終正寢”。“公雞娶婦”顯然有不近人情之嫌,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

閩南飲食文化 篇三

“民以食爲天”,飲食是人們物質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閩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飲用。廈門人稱茶葉爲“茶米”,與米相提並論,稱飲茶爲吃茶,與吃飯擺在同等地位,是以說明茶和米在人們生活中同樣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說的“茶爲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

閩南的茶俗以飲功夫茶爲首,由於所費的時間,功夫多於喝茶,故稱“功夫茶”,飲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飲功夫茶,濃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閩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種。俗話說“無酒不成宴”,逢年過節飲酒慶賀,如春節的迎春酒,端午節的雄黃酒,中秋節的的賞月酒等。

閩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爲主食,早晚吃稀飯,中午吃午飯,閩南方言稱稀飯爲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兩種,稠的粥稱“烤頭糜”,“烤”的意思即“水乾也”,稀的粥稱“安糜仔”。至於年節的食俗,則根據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節,除夕的圍爐吃年夜飯置辦各種雞鴨魚肉菜餚外,習慣要一道火鍋。舊時的銅火鍋中間燒炭火,象徵全家圍爐團圓。

閩南戲曲文化 篇四

梨園戲

梨園戲,戲曲劇種。孕育於福建省泉州,流行於晉 江、龍溪地區及廈 門、臺 灣 省閩南方言區域。東南亞各國華僑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動。梨園戲歷史比較悠久,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

南管戲

南管戲 早期由大陸傳到臺灣屬於閩南語系的戲劇。包括有“七子戲”、“高甲戲” 、“白字戲”三種。七子戲:臺灣的“七子戲”源自於福建泉州的“小梨園”(童伶)和“大梨園”(成人),一般狹義 的“南管戲”即指“七子戲”(小梨園)。“梨園戲”爲閩南語戲中最古老的劇種,約於康熙三十六 年以前傳入臺灣。

打城戲

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館”之稱。宋代大理學家朱熹曾留下兩句傳世名言:“此地古稱佛國,滿街皆是聖人。”那千年古剎開元寺的法事活動,更是終年不斷,香火不絕。尤其是閩南民間每年七月都流行普渡,請和尚、道士唸經拜懺,以“超度亡魂”。其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由和尚表演地藏王菩薩打開鬼門關,放出陰間冤鬼的故事,俗稱“打地下城”;一種是由道士表演芭蕉大王巡視冤鬼城,四方出屈死冤魂的故事,俗稱“打天堂城”。這“打城戲”名稱的由來。“打城戲”又有“和尚戲”、“法事戲”之稱。若由道士單獨演出,則民間稱之爲“師公戲”。總而言之,它屬於宗教劇。

閩南過年習俗 篇五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裏無論男女老少都得忙起來。泉州的習俗認爲“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節日。那天中午,家家戶戶都要備辦豐盛菜餚敬奉祖先,即便是貧寒之家也要盡力而爲。供桌上擺滿各色糕果和雞鴨魚肉,中間高堆“過年飯”,以陶鉢盛大米(象徵豐衣足食),上面再擱碗糕(因爲碗糕俗稱發糕,象徵興旺發達)、柑橘(象徵吉祥如意)、紅雞蛋(象徵吉祥、有福)、紅米丸(象徵團圓、圓滿)和米粉蒸制的金、銀錠(象徵財源廣進),中插春枝(象徵年年有餘,閩語中的“剩”就是“春”音)。以前很多農戶過年時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糧食的米囤上貼個“春”字,既寓意春節來臨,更寓年年有餘。

供桌前還要再置放一個火爐,象徵家運亨通、紅火。芋頭也要上供桌。也許會有不少人產生疑問,如果你看過芋頭剛挖出來是怎樣的,你就會明白。剛挖出來的芋頭是有許多小的芋艿附在一個大芋頭上的,象徵着多子多孫,堅信多子多福的古人就把它也擺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孫,人丁興旺。等到下午三四點的時候,爸爸媽媽便會張羅我們把做好的年夜飯擺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祠堂裏,長輩們點香祭拜“請”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滿了人,小孩子們玩起各自帶來的鞭炮,外出歸來的兄弟姐妹們互道平安後便開始敘起舊來。一炷香燒完後,就可以給祖先們燒紙錢放鞭炮了。

閩南的紙錢頗有講究,分爲金箔紙錢與銀箔紙錢。金箔紙錢是用來拜天公與敬神用的,而銀箔紙錢則是用來敬奉先祖的。聽老人們說,銀箔紙錢是先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用的通行貨幣,先祖們以前苦慣了,在除夕那天給他們多燒點紙錢,祈求他們保佑家族興旺、添丁進財。紙錢一直襬到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孫們跪拜祖先,祭禮也告完成,俗稱辭年。

閩南人的生活習俗有哪些 篇六

閩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飲用。廈門人稱茶葉爲“茶米”,與米相提並論,稱飲茶爲吃茶,與吃飯擺在同等地位,是以說明茶和米在人們生活中同樣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說的“茶爲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

閩南的茶俗以飲功夫茶爲首,由於所費的時間,功夫多於喝茶,故稱“功夫茶”,飲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飲功夫茶,濃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閩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種。俗話說“無酒不成宴”,逢年過節飲酒慶賀,如春節的迎春酒,端午節的雄黃酒,中秋節的的賞月酒等。

閩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爲主食,早晚吃稀飯,中午吃午飯,閩南方言稱稀飯爲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兩種,稠的粥稱“烤頭糜”,“烤”的意思即“水乾也”,稀的粥稱“安糜仔”。

至於年節的食俗,則根據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節,除夕的圍爐吃年夜飯置辦各種雞鴨魚肉菜餚外,習慣要一道火鍋。舊時的銅火鍋中間燒炭火,象徵全家圍爐團圓。

服飾習俗

隨着思想,觀念的進步,人們的服飾也跟着發生了變化。其中,閩南服飾中獨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飾,其最大特點是“衣短露臍,引人注目”。

有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惠安女傳統服飾的牲爲“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衆有穿木屐、婦女、兒童戴手鐲、腳鐲等。

建築習俗

建築與百姓安居緊密相連,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間風俗。如建房前擇定方向,選擇黃道吉日動土及上樑祭、落成祭等禮俗,如動土前要選黃道吉日。

並設案擺豬頭三牲供品,焚香燃燭,燃放爆竹,拜神靈祭土地,俗稱動土祭或奠基祭。儀式後,用豐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師傅,此外,還有木門檻上釘竹板、擇地鑿井覓甘泉等習俗。

結婚習俗

閩南的。婚姻禮俗,自古以來遵循漢族傳統的周禮“六禮”的基本程序進行,即納采(即求婚)、問名(即女姓氏)、納吉(定婚喪嫁娶)、納徵(婚成送禮物)、請期(通知婚期)、親迎(迎娶)。

其中,特別注重“迎娶”這一道習俗。新娘一般在婚後第四日回孃家省親,稱“做客”、“歸字”。“做客”必須當日返回婆家,到家時又必須是天黑,俗話爲“闇冥摸,生幹埔”。意即這樣做就會生男孩。

壽誕禮俗

舊時由於生活和衛生環境等因素,人們能活到50歲就被認爲是長壽了。所以閩南民俗從50週歲開始逢十做壽(有些地方從60週歲纔開始做壽),也有提前一年或推遲一年做壽的(即逢9或11做壽的)。

一般在壽堂上懸燈張彩,正中貼一金字“壽”字或壽星圖,兩旁掛壽聯,壽星着新衣或壽衣正坐高堂,接受兒張的拜祝。壽宴是做壽的重要內容。一般在壽慶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賓客,在菜餚中必有一道“豬腳線面”的菜,這是取豬腳意強壯,線面壽長的吉利。

民間禁忌

禁忌是民間關於社會行爲、信仰活動的某種約束限制觀念和做法,是一種傳統的風俗。閩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關於飲食、衣着、起居、交往、語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飯時以筷子敲碗,因爲舊時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討。

亦不可將筷子插在飯碗的米飯中,這與民俗中“拜腳尾飯”的喪俗有關。忌用掃帚打人,否則被打者會倒黴,因爲人們把掃帚認爲是有靈性之物。忌在庭院內種植香蕉樹和榕樹,傳說因香蕉無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樹被視爲神樹(因它樹齡最長),種在家庭小院是對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筅塵日

年終大掃除。

人們爲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

“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爲了清潔乾淨,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同時也是爲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

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爲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爲“發糕”。

在閩南語裏,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爲“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

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

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爲“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

“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貼春聯

除夕,人們將家裏所有門上的舊春聯和福字取下,再貼上嶄新的春聯。

而貼春聯在有些地區一般是由家裏的男子來貼。

如此一來,家裏變得嶄新喜氣了起來。

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七年級最爲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

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

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開正

除夕之夜,家裏團聚在一起“打邊爐”吃團圓飯,家裏的長輩會先給家裏的小孩發紅包,然後是跳火羣。

大家聊天玩耍,一起守歲至深夜12點鐘響,迎來新的一年,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