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心理健康小常識新版多篇

心理健康小常識新版多篇

心理健康小常識 篇一

1、有正確的自我觀念,能瞭解自我,悅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

心理健康的學生,不僅能現實的認識自我,承認自我,接受自我,而且還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性格中的優缺點,能做到客觀、恰當的自我評價,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視現實,生活、學習目標符合實際,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尋苦惱。對自己的不足或某些無法補救的缺陷,能正確對待,安然接受。

2、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的學生應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出來,取得成就,獲得滿足感。能夠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自覺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而不以此爲負擔。在遇到困難時,能努力去克服,爭取新的成就。

3、善於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尊重友誼。

心理健康的學生往往表現出樂羣性,有人際關係交往的慾望。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係,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團結互助,對人善良、誠懇、寬容、公正、謙虛有愛心。能尊重他人的權益和意見,正確對待他人的短處和缺點,善於與各種類型的人相處。

4、情緒穩定、樂觀,能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狀態。

心理健康的學生主導心境始終處於輕鬆、活潑、快樂的狀態。雖然因學習、生活中的挫折、失敗或不幸,也會有悲、憂、愁、怒、煩等消極情緒體驗,但不會長期處於消極、悲觀不可自拔的體驗中,更不會因此而輕生。善於適度的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能隨時排解各種煩惱,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謙而不卑,自尊自重。決不因一時衝動而違反道德行爲規範,能在社會規範允許的範圍內,滿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

5、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學生心理活動和行爲方式處於協調統一之中,有正確的人生觀,能以此爲中心,把需要、動機、目標和行爲統一起來,樂於生活、學習,興趣廣泛,性格開朗,胸懷坦蕩,辦事機智果斷,表裏如一,行爲上表現出一貫性與統一性。

6、面對挫折和失敗具有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禦機制。

心理健康的學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時,能夠表現出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響或改變自己的目標和正常的學習生活。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自覺運用自我防禦機制,隨時可排泄影響學習和健康的情緒困擾,消除各種焦慮、緊張、恐懼、煩惱等情緒現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

心理健康小常識 篇二

1:告別遺尿症

5歲以後的孩子還常常不能自立地排尿稱之爲遺尿症。精神因素是幼兒出現遺尿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長應消除引起孩子情緒緊張的各種不利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排尿訓練。作爲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克服不俍習慣的信心不要對孩子橫加指責造成自卑心理。

2:消除口吃

矯正口吃的辦法需要家長注意兩點。首先不要過分地注意或議論孩子的口吃更不要模仿、嘲笑或嚴厲地強迫他矯正儘量減少和消除引起孩子精神緊張

的因素。另外家長可耐心地採取一些具體的言語矯正法來幫助孩子如設計特種練習分散孩子害怕口吃的注意力等等。

3:戒掉吮指癖

對待有吮指癖的孩子不能用嚇唬、在手指上塗藥水等強制方法這些方法會使孩子產生緊張、害怕、恐懼的心理。家長應採取更爲關愛孩子的方法對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給他講道理加以引導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用他喜愛的事物來分散他的注意力逐步幫助其改掉吮手指的不俍習慣。

4:糾正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需要接受正規治療如藥物治療、包含治療、行爲治療等。行爲治療被認爲效果較好,主要是通過糾正兒童偏常行爲培養兒童俍好行爲,增進其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主要方法。行爲治療主要採用合適的認知活動來改善患兒的注意力克服分心並通過合適的訓練程序減少患兒的過多活動和不良行爲。

兒童心理健康十項注意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爲中心,認爲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爲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

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爲。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衆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一,忌哄騙。有些家長爲圖一時安寧,不惜編造假話欺騙孩子,這樣使其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親,變得不誠實。

二,忌諷刺。對孩子諷刺挖苦,以爲可以“激發”其上進,結果適得其反。

三,忌袒護縱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當衆做錯了事,家長明知不對,卻以種種理由加以庇護和掩蓋,其結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缺點和錯誤。

四,忌嬌慣溺愛。開口不離“好”,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會養成兒童任性的性格。父親“愛子—溺子—誤子”,這往往是現實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五,忌苛求。父母對孩子“恨鐵不成鋼”,凡事要求盡善盡美,稍有不順便大加訓斥,使子女無所適從,思想感到壓抑,時間長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六,忌放任。對孩子不加引導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爲,不盡家長責任,後果難以預料。第七,忌打罵體罰。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借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條,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罵、體罰,結果這樣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其與家長感情對立。

八,忌注意力不集中。要讓孩子自己選擇適宜的運動,培養他們注意力集中、專心地完成一項工作的能力,訓練兒童持之以恆的毅力。而不要反覆要求孩子更換活動內容。

九,忌缺乏適應能力。要訓練兒童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是有益的。

十,忌無控制力。要訓練兒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願望。

十一,忌憂鬱沉默。要培養兒童樂觀幽默的性格。

十二,忌依賴。要讓兒童經受一定的困難,讓其學會克服困難,從身心(性格和體格)兩方面進行磨鍊。從小培養兒童獨立的能力,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關鍵。

心理健康小常識 篇三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當他們意識到某種威脅自尊的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不安、焦慮和恐懼,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就會生氣、憤怒,常常神經過敏,多疑。

2、叛逆:

由於國小生正處於成長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和老師的監護,反對成人把自己當成小孩子,同時,爲了表現自己的與衆不同,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度。

3、嫉妒:

這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如學習、相貌、人緣等),表現出不悅、自殘、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

4、失落:

國小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爲現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挫折,多表現在學習、吃穿、玩高檔的玩具等方面。這容易給中國小生帶來緊張、恐懼、憂鬱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種印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爲萎縮,瞻前顧後等。

6、孤獨:

通過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卻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爲閉鎖心理,由此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獨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爲孤獨感。

心理健康小常識 篇四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1、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能保持正確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認識和體驗。

3、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行動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穩定性好。

4、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

5、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構成的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

6、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及處理個人和環境的關係。

7、心理行爲符合年齡特徵。一個人的心理行爲經常嚴重地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心理健康狀態的等級

從健康狀態到心理疾病狀態一般可分爲4個等級: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狀態與非健康狀態的區分標準一直是心理學界討論的話題,不少國內外心理學學者根據自己研究調查的結果提出了多種心理健康標準。簡捷的評價方法。即:從本人評價,他人評價和社會功能狀況三方面分析:

①本人不覺得痛苦—即在一個時間段中(如一週、一月、一季或一年)快樂的感覺大於痛苦的感覺。

②他人不感覺到異常—即心理活動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出現與周圍環境格格不久的現象。

③社會功能良好—即能勝任家庭和社會角色,能在一般社會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或創造條件)實現自我價值。

2、不良狀態

又稱第三狀態,是界於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的狀態。是正常人羣組中常見的一種亞健康狀態,它是由於個人心理素質(如過於好勝、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壓力大、晉升失敗、被上司批評、婚戀挫折等)、身體不良狀況(如長時間加班勞累、身體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點是:

①時間短暫—此狀態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一週以內能得到緩解。

②損害輕微—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比較小。處於此類狀態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是感覺到的愉快感小於痛苦感,“很累”、“沒勁”、“不高興”、“應付”是他們常說的詞彙。

③能自已調整—此狀態者大部分通過自我調整如休息、聊天、運動、釣魚、旅遊、娛樂等放鬆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可能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狀態。這小部分人應該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儘快得到調整。

3、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因爲個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狀態的某—方面(或幾方面)發展的超前、停滯、延遲、退縮或偏離。它的特點是:

①不協調性—其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與其生理年齡不相稱或反應方式與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現出幼稚狀態(停滯、延遲、退縮);兒童出現成人行爲(不均衡的超前發展);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方式異常(偏離)等等。

②針對性—處於此類狀態的人往往對障礙對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環境等)有強烈的心理反應(包括思維、信維及動作行爲),而對非障礙對象可能表現很正常。

③損害較大—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較大。它可能使當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標準完成其某項(或某幾項)社會功。如:社交焦慮考(又名社交恐懼)不能完成社交活動,銳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礙者難以與異性正常交往。

③需求助於心理醫生—此狀態者大部分不能通過自我調整和非專業人員的幫助而解決根本問題。心理醫生的指導是必須的。

4、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於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爲、意志)並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其特點是:

①強烈的心理反應—可出現思維判斷上的失誤,思維敏捷性的下降,記憶力下降,頭腦粘滯感、空白感,強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緒低落成憂鬱,緊張焦慮,行爲失常(如重複動作,動作減少,退縮行爲等),意志減退等等。

②明顯的軀體不適感—由於中樞控制系統功能失調可引起所控制人體各個系統功能失調:如影響消化系統則可出現食慾不振、腹部脹滿、便祕或腹瀉(或便祕-腹瀉交替)等症狀;影響心血管系統則可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症狀;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可出現女性月經週期改變、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等。

③損害大—此狀態之患者不能或勉強完成其社會功能,缺乏輕鬆、愉快的體驗,痛苦感極爲強烈,“哪裏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

④需心理醫生的治療—此狀態之患者一般不能通過自身調整和非心理科專業醫生的治療而康復。心理醫生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一般採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在治療早期通過情緒調節藥物快速調整情緒,中後期結合心理治療解除心理障礙並通過心理訓練達到社會功能的恢復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小常識 篇五

一、心理健康常識問與答:

(一)什麼叫心理健康?它有哪三個等級?

答:心理健康又稱精神健康,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爲一般常態心理、輕度失調心理、嚴重病態心理三個等級。

一般常態心理者表現爲經常有愉快的心理體驗,適應能力強,善於與別人相處,能較好地完成同齡人發展水平應做的活動,具有調節情緒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數人屬於一般常態心理者。

輕度失調心理者表現出不具有同齡人所應有的愉快,與他人相處略感困難,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動調節或通過心理輔導專業人員的幫助,就會消除或緩解心理問題,逐步恢復常態。

嚴重病態心理。表現爲嚴重的心理適應失調,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惡化,成爲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嚴重的心理疾病。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答:1、智力正常。

2、情緒穩定、意志正常。

3、適應良好。

4、良好的自我意識。

5、良好的人際關係。

6、有良好的人格。

(三)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答:1、環境適應問題。在大一新生中較爲常見。

2、學習問題。學習上的困難與挫折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爲顯著的。

3、人際關係問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4、戀愛與性心理問題。大學生處於青年中後期,性發育成熟是重要特徵,戀愛與性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5、性格與情緒問題。性格障礙是大學生中較爲嚴重的心理障礙,其形成與成長經歷有關,原因較爲複雜,主要表現爲自卑、怯懦、依賴、神經質、偏激、敵對、孤僻、抑鬱等。

6、神經症問題。長期的睡眠困難、焦慮、抑鬱、強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經症的臨牀表現症狀。

(四)優化個性的關鍵是什麼?

答:優化個性的基礎是豐富和充實自己,途徑是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習慣,土壤是融入集體,關鍵是把握適度。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對自己和生活的世界有積極的看法;與別人有親密的關係和對人信任;有時間冷靜地獨處和反省;在社會性、智力以及職業的各種技能方面取得成功;接觸新思想、新知識以及與有獨特見解的人交往;找出能充分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有興趣愛好;經常提高獨立的程度,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關愛他人,支持和扶助他人。

(五)大學生應掌握哪些與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答:1、微笑,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功。

2、傾聽是溝通的一半。

3、認同是溝通的切入點。

4、讚美,一種誠懇的自然的情感流露,是每個人的心理需求。

5、感激,是真情的回報

(六)一個人成就動機的強和弱有哪些特徵?

答:成就動機強者的心理行爲是:

1、樂意選擇有難度、有把握的目標。對人人都能取勝的目標不屑爲之。

2、有冒險精神,對學習、工作全力以赴,爲了成功能約束自己的行爲,希望得到公正的評價。

3、在失敗面前不低頭,樂觀地對待挫折,對未來充滿信心,對成功有自豪感。

4、工作效率高,能科學地運籌時間,不輕易浪費時間,珍惜時間。

5、能抓住機遇,創造機遇,獲得成功。

成就動機弱者的心理行爲是:

1、不祈求成功,沒有明確地目標,不敢冒險;從衆心理強;同時也希望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喜歡選擇最容易或最難的目標,以保持自信;當任務最難時,一旦失敗,便可找到藉口,以保持自尊心不受傷害。

2、在失敗面前,怨天尤人,不肯承認自己的主觀努力不夠。

3、做事沒計劃、沒效率,得過且過,拖拉,懶散。

4、對機遇不敏感,機遇到來也會丟失。

(七)挫折心理的自我調適方法有哪些?

答:1、降低目標的難度,重新審視目標和調整行爲。

2、對壓力主動進攻或緩解,即運用有效方法對壓力進行管理。

3、主動尋求社會支持,調節沮喪等不良心態。

(八)什麼是戀愛?健康的戀愛心理包括哪些要素?

答:戀愛是一種心理現象。心理學家給男女之愛下的定義是:“戀愛是一種與異性接近的慾望。是一種欲求兩人合而爲一的衝動。”

健康的戀愛心理包括以下四個要素:戀愛的目的是爲了尋求志同道合、同舟共濟的終身伴侶;戀愛的雙方要追求思想感情的一致;戀人之間儘量做到心理相容;戀愛過程中要有健康的理智感。

(九)網絡綜合症的表現及自我調適方法是什麼?

答:網絡綜合症也稱:“互聯網癡癖症”,其表現是:無節制地上網、不上網時情緒低落、無愉快無興趣;生物鐘紊亂、食慾下降、思維遲緩;不願與人交往等。

自我調適的方法主要是:早發現早節制、理智上網、完善自我、科學用腦等。

二、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竅門

(一)心靈減壓十二招

1、開懷大笑,進行發泄

2、保持沉默有助於降壓

3、聽音樂、閱讀書報是增長知識和樂趣的最好辦法

4、作錯了事安慰自己“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以便繼續工作

5、在無人處大聲喊叫或大哭

6、與人爲善,不要懷恨在心

7、世上沒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要計較結果。

8、不要害怕面對自己的能力有限,學會適當地說“不”

9、對小事不去計較,裝糊塗最好

10、給久未聯繫的朋友寫封信,吐露自己的感受。

11、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找出恰當的解決辦法。

12、車到山前必有路,今天很快就會過去。

(二)自我心理平衡術

1、自嘲法。生活中當遇到一些尷尬或難堪的場合時,若一味埋怨和逃避往往會使自己的心態越來越壞。不妨自己調侃一下自己,通過自我貶抑而達出奇制勝的效果,從而使心理達到一種高層次的平衡。

2、遺忘法。現實中不少人終日生活在對往事的痛苦回憶中,反覆品嚐舊時受到的挫折,陷入惡性循環中,使心理愈加不平衡。因此必須學會遺忘,這是對痛苦的解脫。能使身心獲得寬慰,從而激發出新的力量,人性得到了昇華。

3、激勵法。要走出每日“消沉—後悔”的心理不平衡怪圈,給自己確立一個值得去追求的目標。出去找個朋友開懷一下、踏踏實實幹點活發筆小財、參加一個培訓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來等。有了成功的經驗和自信,我們就能再選擇更高的目標激勵自己。

4、閒聊法。閒聊對心理調適起很大功效。它可緩解緊張、消除隔膜、表達溫情、躲避碰撞、化解怨氣、發泄怒火。

5、哭泣法。我們當放棄有淚不輕彈的傳統戒條,讓自己隨情緒波動而哭泣。哭能使人產生有益的激素,使人體更加協調反應。

6、移情法。它是宣泄、調節情感的一種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