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心理健康小知識通用多篇

心理健康小知識通用多篇

心理健康小知識 篇一

煩躁緊張型

神經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不停地擔心並且意志消沉的人,要比同齡人過早地離開人世。一項針對1800名男性長達30年的調查顯示,煩躁不安的人最易經過吸菸安撫心態,可是這樣短暫的緩解和香菸造成的長期危害相比,顯然並不值得。

自我防禦型

這種性格的人總對別人疑心重重,充滿敵意。他們極易把他人的行爲解讀爲“居心叵測、不懷好意”,這樣的人很可能發展成心臟病患者。研究證明,對別人懷有敵意、處處提防的人內心承受更多的壓力,從而導致體內一種與心臟病、糖尿病有很大關係的特定蛋白質含量驟升。

沒有目標型

如果你的生活沒有目的,那麼你的生命也隨之縮短。最近一項研究證明,有強烈生活目標的老人在未來5年內死亡的機率降低了50%,沒有生活目標的人,患病和自殺的機率比有目標的人高得多,平均壽命也短於有追求的人。另一些研究也顯示,有目標的人壓力激素水平、免疫系統和心臟健康都有較大改善。

焦慮不安型

焦慮好比給大腦戴上了一個“緊箍咒”,一遇到擔心的事情就會發作。研究證明,舉止成熟大方、性格開朗的人相對於焦慮者患癡呆的機率大大降低。

意志薄弱型

約會遲到,制定的計劃無法按時完成,這些貌似無害的習慣也會損害健康。20多項研究均證實,自律性、組織性強的人要比意志薄弱的人多活2—4年。研究人員認爲,此種性格的人往往自控本事很差,凡事都任性而爲,所以很容易染上抽菸、酗酒等惡習,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能控制自我的人不容易染上抽菸、酗酒的惡習,所以他們壽命更長。

憂鬱羞怯型

憂鬱、害羞的人不但在社交方面處於劣勢,並且身體素質也大打折扣。研究證明,這種性格的人易患外周動脈疾病,早亡的機率更大。因爲他們更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而忽略歡樂的感受。

壓力過大型

長期的壓力會增加患心臟病、高血壓、流感和代謝綜合徵的機率。另外工作升遷並不見得是好事,因爲你的精神壓力隨之升高,而看病時間卻越來越少。

性格不僅僅決定命運,還決定着你的健康。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你的健康和工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促進我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延長壽命。

心理健康小知識 篇二

一、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

具體表現爲: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我的本事,過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總結心理健康表此刻十個方面:

一是具有適度安全感受;

二是對自我有充分的瞭解,並能對自我的本事作出適當的評價;

三是生活夢想和目標切合實際;

四是能與現實環境堅持良好的接觸;

五是能堅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是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本事;

七是堅持良好人際關係;

八是適度的情緒發展與控制;

九是在團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我的個性;

十是在社會規範的前提下,恰當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三、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之間的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爲:“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及虛弱現象。”從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中能夠看出,與我們傳統的理解有明顯區別的是:它包涵了三個基本要素:⑴軀體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會適應本事。具有社會適應本事是國際上公認的心理健康首要標準,全面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大部分,兩者密切相關,缺一不可,無法分割。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認爲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兩個沒有關係的概念。實際上,這 是不正確的。在現實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聯繫、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時每刻都在影響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個人性格孤僻,心理長期處於一種抑鬱狀態,就會影響內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會乘虛而入。一個原本身體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懷疑自我得了什麼疾病,就會整天鬱鬱寡歡,最終導致真的一病不起。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應當注意合理飲食和身體鍛鍊,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我的情操,開闊自我的心胸,避免長時間處在緊張的情緒狀態中。如果感到自我的心境持續不快時,要及時進行心理自我調試,必要時到心理門診或心理諮詢中心理解幫忙,以確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隨着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所處的社會也在發生着前所未有的變化。工業化、現代化、社會化、一體化程度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時間越來越寶貴,人越來越爲效益所趨使;自主的、創造性的勞動和高級的智力勞動越來越多;人們的活動範圍在不斷拓展,人與人的交往越來越多,處理微妙複雜的人際關係爲每個人所不可避免;各種各樣的競爭強度也越來越巨大,人與人之間的收入、社會地位等差異越來越顯著。

在現實生活中,所謂的正常人有許多人整天愁眉苦臉、心煩意亂、以安眠藥渡日,長期在苦悶絕望中掙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殺的絕路;有許多人終日以酒爲伴、沾酒就醉,打人罵人;有許多人與人敵對、衝突、訴訟、犯罪;有許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壓、關節炎等非器質性疾病,甚至身患絕症、早亡;有許多人無能、失意、潦倒、貧窮;有許多人學生學習不好;有許多人苦惱於性問題;有許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處,整日疑神疑鬼;許多家庭因成員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惱萬分;許多夫妻不和、爭吵、打鬧、離婚……。

我們每一個人本應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於我們在生命歷程中所受到的心理傷害。生活中的所謂正常人,其實並不在人的最佳狀態,只是處於人的最佳狀態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我們實際離自然賦予我們的本事有很大的差距。

生活在這樣一個紛繁複雜和撲朔迷離的`大環境裏,就要求人必須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來適應時代與社會的要求。此刻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來越關注自我及與自我朝夕相處的親友的心理健康狀態。

讓我們運用心理科學堅持我們自我和親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較好的身心狀態工作、生活,享受人生。

心理健康小知識 篇三

一、什麼是健康

人們認爲健康就是“沒有病”,這裏指的僅僅是身體(包括各種臟器)沒有病而對心理或精神的健康不瞭解或不願瞭解。因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病,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這裏健康的概念就包含了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兩個方面,而在後者中還包含着良好的社會功能。

二、心理疾病最怕諱疾忌醫

據悉,現實生活中,得了心理疾病的人很多都很自卑,不敢大方就診,怕別人是神經病、魑線。有些因抑鬱症住院的病人,要求出院的診斷寫“神經衰弱”這個人人都可以接受的疾病,其中原因,除了怕別人帶有色眼鏡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不能報銷,單位會說你是思想問題。

這與人們對心理疾病帶有偏見有關,對得了心理疾病的人缺乏應有的理解和同情,使他們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三、抑鬱症

抑鬱症的具體表現:

情緒低落,對平時喜歡的事提不起興趣;特別容易疲勞,休息也不能緩解;頭痛、背痛等各種軀體疼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食慾減退,體重下降;失眠、早醒

引起抑鬱症的原因:

工作壓力大、生活負擔重、家庭婚姻問題等

中風、心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飲酒用藥成癮

抑鬱症的治療:

目前治療抑鬱症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其中藥物治療是戰勝抑鬱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焦慮症

焦慮症分爲慢性焦慮症和急性焦慮症。

慢性焦慮症——又稱廣泛性焦慮症。無明確原因下對現實問題過分擔心煩惱,將百分之一可能發生的事當成百分發生。

常見症狀有心悸、失眠、疲乏、神經過敏、胸悶、氣急、煩躁。

急性焦慮症——也叫驚恐發作。在無誘因或有急性精神創傷後突然發病,感到莫名其妙的驚恐、心慌、出汗、面色蒼白、心臟劇烈跳動、呼吸困難。

發作時間短,一般爲5—20分鐘,就可自行緩解患者一切恢復如常。但可突然發作,有些人擔心不知何時會發作,不敢一個人在家及外出。

焦慮症的治療: 與抑鬱症一樣,要雙管齊下:藥物治療+心理治療

五、疑病症

疑病症是患者對自身的健康或身體的某一部分功能過分關注,懷疑患了某種疾病,但與實際健康狀況不符;醫生對疾病的解釋或客觀檢查常不能消除患者對自身健康固有的成見。

患者的性格特徵是: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對自身的健康情況特別關心,要求十全十美,好反覆思索。

疑病症的起病與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格缺陷有一定的關係。錯誤的傳統觀念,既往的經歷,如親友死於某種嚴重疾病,以及醫生不恰當的言語、態度和行爲,對疑病觀念的形成都可產生不良的影響。

疑病症的治療:在排除軀體疾病,診斷確定之後,應停止各種不必要的檢查。在此基礎上,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是戰勝疑病症的最好方法。

六、失眠

失眠分入睡困難,或淺睡多夢,或早醒,醒後不能再入睡,伴有心煩、畏光、怕聲,頭昏、乏力、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引起失眠的常見原因有:

引起失眠最常見的原因是心理疾病,也就是說失眠是心理疾病最普遍的症狀,比如焦慮時常難以入睡,抑鬱則容易早醒。

某些食物如咖啡和茶;某些減肥藥、降壓藥(如:利血平)、消炎止痛藥。

太冷或太熱、噪音等。

失眠的治療

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抑鬱症引起的抗抑鬱治療,焦慮症的抗焦慮治療,這樣才能達到標本兼治。

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