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3改革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2023改革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2023改革實施方案 篇一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爲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使我校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再次跨越。經研究決定,從20xx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主體發展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改革和實驗,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準備階段(時間: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1.成立領導小組(20xx年7月)

組長:覃慶國(校長)

副組長:郭玉芬(教學副校長)樑桂珍(副教導主任)

組員:覃豔李占強周曉春庾麗冰楊德梅許麗虹

2.做好改前調研(20xx年7、8月)

調研課堂現狀,解剖教學行爲,找出阻礙課堂高效的癥結所在,把課堂教學的問題找出來,發動廣大師生自查不良的”教法”與”學法”,爲實施“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

3.宣傳發動(20xx年7月)

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對全體教師進行理念教育,宣傳倡議課改的意義和必要性。

4.制定課堂教學改革方案及相關的管理制度(20xx年7、8月)

分別召開校長、教導主任、科組長、骨幹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研究部署課改實施的各項工作,探討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制定集體備課、教學反思、課堂評價驗收、學案編寫規範、課堂操作流程、班級學習小組建設等相關的管理制度。

5.開展全員培訓(20xx年7月)

①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培訓學習。一是邀請《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副主任許世國、廣西蒙山縣教育局局長李世朝到學校給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學習;二是觀看中國教育學會國小專業委員會副祕書長李炳亭《課堂如何質變》,中學教改的先驅,原兗州一中校長,第四屆全國十佳中學校長,山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名校共同體理事會副理事長杜金山《高效課堂讓教育迴歸生命本質》講座錄像。

②課堂教學改革操作性培訓。一是觀看《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副主任許世國關於《小組建設》的培訓錄像;二是觀看杜金山《高效課堂模式與導學案》講座錄像;三是觀看蒙山課改教學錄像。

③組織教師學習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模式的具體操作策略,要求教導處組織好師生的課改培訓工作。

④組織各年級教師進行集體備課,高質量地完成導學案編寫工作。

6.完善硬件設施

給師生每人購買一個文件夾,供收集導學案用。

7.組織外出學習(20xx年9月)

分批組織教師到廣西蒙山參觀、感受、考察、學習。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時間:20xx年1月20xx年至7月)

1.規範師生課堂行爲

制定並落實《沙田鎮中心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行爲規範》《沙田鎮中心國小學生課堂學習行爲規範》,保證師生課堂行爲的規範性。

2.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開學初,各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劃分好學習小組,並做好學習小組長的培訓工作。

3.全面嘗試課堂新模式

三至五年級語文、數學、英語教師按照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上課。

4.建立師生評價體系

學校建立教師評價體系和學習小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落實規範,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5.借鑑反思,改進提高

針對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自主反思,集體研討、專家指導等多渠道進行學習、研究,不斷改進、完善、提高。

第三階段:深化創新階段(時間: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1.典型示範。

一是推廣典型老師的做法,發揮帶頭作用,使全體教師進一步提升。

二是推廣典型班級做法,使每個班級都大有進步。

三是推廣典型小組做法,激活所有學習小組快樂高效的學習。

2.全員彙報

每一位教師要在本校上兩節以上彙報課,要求大部分老師都能按照新課改的模式來上,提高課堂效率,讓全體學生學得愉快,得到發展,教師教得輕鬆,充分體現新課改的要求。

第四階段:總結提煉階段(時間:20xx年1月至2920xx年7月)

1.提煉總結“主體發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實施與研究成果,做好課題結題工作,達成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總目標。

2.整理編寫校本教材《高效課堂,快樂學習——沙田鎮中心國小導學案》,教師教學論文集、教學案例集《教學火花集》,教師教學反思集《成長的軌跡》等。

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法

經研討,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模式爲“一環四步”教學新模式。

(一)“一環”指的是課前預習環節

①學生根據導學案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課前預習,初步把握文本。

②教師在上課前幾分鐘對預習情況進行檢查,瞭解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

(二)“四步”指的是四步導學流程:明確目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達標檢測。

每一節課,每一種課型都可以採用這四步導學流程進行。每一步導學流程要求如下:

1.明確目標:教師通過備課,對學習章節的研究、課程標準的把握,制定出導學案印發給學生,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導學案,通過閱讀教材,初步把握文本,明確學習目標(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學生提出)。

2.合作探究:圍繞目標和重點難點,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合作交流、立體學習,再次達成學習目標。對於不能達成的目標,有價值的問題,予經蒐集整理通過展示課達成。

①教師指導學習組長組織小組成員交流預習成果,解決個人疑難問題,形成小組學習目標,小組長記錄整理有價值的問題,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②交流過程中,既要學會傾聽,更要學會表達,要把自己的困難、疑惑、認識、感悟大膽地說出來,讓組內同學既分分享你的成功也分解你的困難,實現共贏。同時,對其他小組的問題也要敢於回答和質疑。

3.交流展示: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教師分配任務,小組合作、立體學習、全班展示、全面提升。展示是生生、師生、組組、互動的過程,主角是學生,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闡述觀點和見解。教師適時點撥、引導、鼓勵、激勵,在追問中澄清。展示不是預習的翻版,是提升。展示是內容是學生普遍困惑的、易錯的,能夠發生規律、方法的。展示的目的是通過展示實現生一互動,在質疑對抗中,在教師的點撥、追問中,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感悟水平,是在相互借鑑中得以提升。

展示前:

①教師根據確定的目標,給小組分配任務,任務必須明確,要求必須具體,然後巡視。任務來源於學生的困惑和疑難,來源於教師的提前預設。巡視的任務是督促和發現,不應對學生形成無謂干擾,可以參與到學習小組中提示、激活學生的學,指導學生確定合適的展示方式,學生都會的不展示,不會的、出錯率高的、多解的、培養思維的重點展示。

②學生接受任務後,先獨立思考,然後組內交流解決問題,對本小組內展示的內容,進行預展,進行人員分工,確定展示方式,通過預展,力爭做到脫稿展示,聲音響亮,富有激情。

展示中:

①教師根據分配的任務組織展示,允許學生充分發言,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並把握好優、中、差學生的展示機會,尊重、鼓勵每一個發言的學生。

②學生展示要積極踊躍,力爭簡潔明瞭;要勇於提問、質疑、討論;要學會傾聽、學會做筆記。

③展示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點評激勵學生;通過追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實現知識的拓展、延伸;通過點撥促成學生對問題的深入理解;通過舉一反三總結規律、方法;通過評價手段促成學生的積極參與、大膽質疑、合作分享、借鑑提升。

4.達標檢測:達標測評:依據學習目標,檢測學習目標達成情況,再次達成目標。

①教師每節課都要對學習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及時反饋矯正,尤其要關注學困生的達標情況。

②達標測評可以採用組內問答、對子互查、小測、板演等多種開式完成。

2023改革實施方案 篇二

一、理論依據

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探究學習捷徑。鍛鍊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以人爲本,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實現教、學、做合一。促進學校管理的和諧發展。

二、實踐歸納

在不斷學習實踐的探討過程中,我校以邱學華嘗試教育理論爲支撐,通過學習借鑑外地教學經驗、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新課程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爲引領的基礎上構建一種具有我校特色的適應國小階段的課堂教學模式: “四二六”課堂管理模式。使我校的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先進經驗與本地課堂教學有效整合,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發揮小組的作用,真正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到“實、活、趣”,實現教、學、做合一。

“四”指課堂教學的四個環節:自主嘗試- 互動交流-彙報展示-應用提升

(1)自主嘗試即學生自己展開有效的學習活動。課前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和年齡特點精心設計預習指導提綱,提出預習目標;上課後,學生根據教師的預習提綱和自己積累查閱的資料自己學習文本,並記錄下預習過程中的收穫和疑難問題;

(2)互動交流是指組內互動,組際互動,師生互動。小組成員之間交流各自的發現和不明白的問題,經交流弄明白的記下來(或根據需要作上標記)。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可以小組之間相互交流,也可以問老師,(老師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回答,重點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再根據部分學生的困惑採用“小組內互助”“個別指導”“重點輔導”等方式,解決遺留問題。預習時間因不同內容而有所不同,靈活處理,沒有強制的時間限制。

以上兩個環節重點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衆所周知,合作學習在個體冥思苦想後還得不出答案時進行才能更好地體現它的價值,以往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常常流於形式:學生往往不怎麼思考就發言,討論時,也是有的小組大家都搶着說,但不善於認真傾聽,有的小組是總是那一兩個學生說,每組裏總有同學跟在後面不去學。所以我們利用這兩個環節先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後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這也有助於學習任務的完成。

(3)彙報展示指每個小組主動地展示自己小組的學習情況或對文本的不同理解。此環節的主要任務是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並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本階段的基本形式一般爲:以個人或小組爲單位回顧預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種多樣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根據學習進程,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主要是學生自己活動,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小組與小組相互聯動。教師是其中平等的一員,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把握優、中、差展現的機會,根據課堂的不定變化,靈活的作好調整,各小組把預習好的任務在展示課上一一亮相,其他小組分享他人的成果。通過各組對不同任務的完成或同一任務的不同完成及展現提升, 又受到了一定的啓發。

(4)應用提升指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分享他人的成果,學習知識啓迪智慧。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檢測題目進行達標檢測,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在應用中使知識得到鞏固提升,拓展延伸。

“二”即“兩個五分鐘”

因爲是國小生,我們在試行“四環節”的過程中,也要適時科學處理好“兩個五分鐘”。

前五分鐘: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共同確定學習明標。

一分鐘引入學習情境。

一分鐘提示學習目標。

一分鐘共議問題。

一分鐘記錄自學收穫。

一分鐘質疑問難。

後五分鐘:對知識的回顧、總結與鞏固。

一分鐘小結。內化知識,提高能力,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所學。

一分鐘朗讀本課重點。

一分鐘對學困生的輔導。

一分鐘書面練習。不能忽視學生的寫。

一分鐘的佈置作業。作業一定要有層次性。

這兩個五分鐘的運用不是一層不變,面面俱到的,要根據學科和學生年級特點而靈活運用。

“六”依據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在課堂上踐行他 提出的“六個解放”,解放學生的時間,讓學生合作自主學習;解放學生的空間,給學生搭建交流探討的平臺;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在做中感悟。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敏銳觀察;解放學生的頭腦讓學生深入思考;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自由表達。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進度,由學生的學來決定教師的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性,自主性。

三、實施方案

1.學校各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學生基礎進行有機的變動和修改,靈活運用,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養成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問題、爭先發言的好習慣。

2.爲學生提供展示空間。有利於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表現出來,學生可以圍繞所學的問題,盡情的表達與展示。

3.教學模式的變化。打破教師只管講學生被動聽陳舊的教學模式,學校規定,每堂課延長學生自學和小組探討問題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能進行引導和點撥,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小組內發揮長處,延長學生的討論、發言的時間。這樣既活躍了孩子們的思維,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又能在活動的過程中把小集體的小智慧依次彙集成大集體的大智慧。而教師以點播、提示、調控爲主,並在學生小組展示的過程中把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精講清楚。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預習任務,拓寬學生的視野。

4.多樣化的展示模式。提倡課堂形式多種多樣,爭取做到“臺上”學生可圍繞主題或表演、或辯論、或講解、或朗誦,舞蹈、小組展示等多種形式交相輝映;“臺下”學生在不影響主講的前提下,不做特別要求,只要聚精會神、津津有味。課堂的氣氛熱烈而不失和諧,課堂發言無須舉手,只求學生的參與度高。再有教學時,要充分利用了身邊的材料。

5.有效的鼓勵模式。提倡“參與就有快樂,自信就能成功”,只要你敢想、敢發言,那你就是最棒的。”還有點頭、微笑、擁抱、鼓掌等激發快樂情緒的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我們要真正實現學生主體地位落實,就要從傳統的“先教後學,先講後練”變爲“先學後教,先練後講”。主科先從中高年級入手,國小科試行。

2023改革實施方案 篇三

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推動我省公益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xx〕5號),結合江蘇實際,現就分類推進我省事業單位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以促進公益事業發展爲目的,以科學分類爲基礎,以創新體制機制爲核心,堅持分類指導、分業推進、分級組織、分步實施的工作方針,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公益服務需求。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爲本,發展公益事業,把提高公益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羣衆需求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分類指導,明確功能定位,根據不同類別事業單位的特點,實施改革和管理;堅持開拓進取,創新體制機制,破除影響公益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大膽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和實踐;堅持着眼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實現公益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樣化;堅持統籌兼顧,整體配套銜接,注意與行業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等相銜接,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三)主要目標

改革的總體目標是:20xx年前,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佈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具有江蘇特點的公益服務體系,爲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提前。

改革的階段性目標是:20xx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工作。20xx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在機構編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管辦分離、完善治理結構等改革取得較大突破,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爲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證。

二、工作任務

(一)按照社會功能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

在前期清理規範的基礎上,明確事業單位分類範圍,規範事業單位分類標準,嚴格事業單位分類程序。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爲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細分爲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

(二)穩步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規定,按照是否完全或主要履行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職能,從嚴認定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不以機構名稱、經費來源、人員管理方式等作爲依據。

對已認定爲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主要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在其他職責剝離後,在規範和調整其行政職能、重新覈定人員編制的基礎上,可調整爲相關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確需單獨設置行政機構的,要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改革中涉及行政機構編制調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機構限額和行政編制總額,主要通過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中調劑出來的空額逐步解決。

已認定爲承擔行政職能、但尚未調整到位的事業單位,在過渡期內繼續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履行職責,使用事業編制且只減不增,依照現行機構編制、人事、財務、社會保險等政策規定實施管理。

對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要認真梳理職能,將屬於政府的職能劃歸相關行政機構;職能調整後,要重新明確事業單位職責、劃定類別,工作任務不足的予以撤銷或併入其他事業單位。

按照事業單位不再承擔行政職能的改革方向和管理要求,今後制定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三定”規定等規範性文件時,原則上不再授權或委託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

(三)積極推進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

1.加快推進轉企改制。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要加快轉企改制,使其成爲市場競爭主體。要周密制定轉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資產清查、財務審計、資產評估,覈實債權債務,界定和核實資產,由同級財政部門依法覈定國家資本金。事業單位轉爲國有企業的,要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深化內部改革,轉變管理機制,並依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原則,與原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其國有資產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由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的機構負責。鼓勵事業單位轉企的同時,進行產權制度改革,採取兼併、重組、股份制改造等多種形式,依法組建公司制企業、合夥企業或個人獨資企業。轉企改制單位要按規定註銷事業單位法人,覈銷事業編制,進行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工商登記,並依法與在職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建立或接續社會保險關係。

2.制定完善相關政策。爲平穩推進轉企改制工作,可給予過渡期,一般爲5年。在過渡期內,對轉企改制單位給予適當保留原有稅收等優惠政策,原有正常事業費繼續撥付。在離退休人員待遇方面,轉企改制前已離退休人員,原國家和省規定的離退休費待遇標準不變,支付方式和待遇調整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轉企改制前參加工作、轉企改制後退休的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計發和調整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保證離退休人員待遇水平平穩銜接。在醫療保障方面,離休人員繼續執行現行辦法,所需資金按原渠道解決;轉企改制前已退休人員,轉企改制後繼續按規定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障等待遇。有條件的轉企改制單位,可按照有關規定爲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和企業年金。要進一步做好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四)深化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改革

1.優化佈局結構。加強公益事業的統籌規劃,推動社會事業發展規劃、重大社會公益項目立項與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的有效對接,爲社會力量參與舉辦公益事業留下足夠空間。打破條塊分割和行政區劃界限,整合職責功能相近的事業單位,提升公益服務能力。優化事業單位層級分佈,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原則上實行屬地管理,省級主要舉辦承擔全省性、示範性或者跨區域、跨流域公益服務事業單位。

2.改革管理體制。實行政事分開,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的關係。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快職能轉變,創新管理方式,減少對事業單位的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強化制定政策法規、行業規劃、標準規範和監督指導等職責。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積極探索管辦分離的有效實現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級別,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保證其依法決策、獨立自主開展活動並承擔責任。

3.規範和創新機構編制管理。貫徹落實《江蘇省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辦法》,全面規範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事項。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機構編制管理。推進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有減有增”的動態管理長效機制,用好用活現有編制資源。進一步強化機構編制管理與組織(人事)管理、財政預算等綜合約束機制。加快建立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執行情況和公益性職責履行情況的定期評估制度。探索對事業單位部分崗位實行政府購買服務的辦法。

4.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加強事業單位的法人資格管理。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管委會等多種形式的治理結構,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提高運行效率,確保公益目標實現。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事業單位,繼續完善現行管理模式。

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爲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爲重點,建立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加快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健全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機制。堅持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分類人事管理,依照編制管理辦法分類設崗,實行公開招聘、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

6.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以完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爲核心,健全符合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結合規範事業單位津貼補貼,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學校、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工作;根據改革進程,不斷探索完善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分類管理辦法。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逐步完善事業單位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和收入分配宏觀調控機制。

7.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積極研究並逐步推進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政策,逐步建立起獨立於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險體系。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實行省級統籌,基本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妥善保證其養老待遇水平平穩過渡、合理銜接,保持國家規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業年金制度。

8.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監督。建立事業單位績效考評制度,考評結果作爲確定預算、負責人獎懲與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據。加強審計監督和輿論監督。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重要事項和年度報告要向社會公開,涉及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務事項要進行社會公示和聽證。

9. 全面加強事業單位黨的建設。按照黨章和有關規定,及時調整黨的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係,選好配強黨組織領導班子,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羣衆組織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促進事業發展、完成本單位中心任務中的領導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證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在事業單位的貫徹執行。

(五)構建公益服務新格局

1.大力發展公益服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需要,不斷拓展公益服務領域,增加公益服務品種,擴大公益服務供給總量。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形成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的公益服務新格局,滿足全省人民羣衆多層次、多樣化的公益服務需求。

2.強化政府責任。按照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優先發展直接關係人民羣衆基本需求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公益服務,加快構建終身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社會養老服務“六大體系”,把公益服務資源更多地向民生領域傾斜,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公益服務水平差距,努力爲人民羣衆提供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的公益服務。

3.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充分發揮市場在公益事業領域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完善相關政策,放寬准入領域,推進公平準入,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和國(境)外資本,以出資創辦、入股聯辦和民辦公助、公辦民助等形式興辦公益事業,或通過捐贈等形式參與公益服務。創新公益服務提供方式,採用政府購買、合同外包、特許經營、投資補貼等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醫療、科技、教育、社會福利、文化、旅遊、體育等公益事業,對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在設立條件、資質認定、職業資格、職稱評定、稅收政策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與事業單位公平對待。

(六)完善支持公益事業發展的財政政策

1.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系,調整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構建財政支持公益事業發展長效機制,對基本公共服務範疇的公益事業優先保障。制定和完善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財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籌措資金髮展公益事業的投入機制。對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考評,嚴格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完善財政支持方式。按照國家政策和以事定費的原則,結合不同事業單位的具體特點和財力,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財政支持辦法,合理制定標準,實行動態調整,健全監管制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用。對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根據正常業務需要,財政給予經費保障;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根據財務收支狀況等,財政給予經費補助,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予以支持。

3.推進預算管理、政府採購和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業單位資產配置標準體系,促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編制有機結合,強化事業單位政府採購預算管理與執行,規範政府採購操作執行行爲。加強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嚴格收費項目和標準審批。建立健全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監督,確保財政資金和國有資產使用規範、安全和有效。

三、組織實施

(一)健全領導機制。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事關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情況複雜,任務艱鉅。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定改革信心,堅持改革方向,加強組織領導。省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省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研究審議改革政策,協調處理重大問題,督促落實改革任務。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編辦,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市、縣(市、區)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的改革負總責,要抓緊建立領導小組,健全工作機制,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意見和具體辦法,並抓好組織落實。

(二)加強協作配合。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級機構編制、組織、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按照領導小組明確的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指導做好相關工作,對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提出指導性意見。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全省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所屬事業單位改革的各項具體工作,妥善解決改革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部門要按照現行的領導體制和政策規定,繼續推動行業體制改革。

(三)積極穩妥實施。堅持分類指導、分業推進、分級組織、分步實施的工作方針,按照有利於促進公益事業發展、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要求,注重把握改革的節奏和力度,加強統籌協調,做到條塊結合、上下結合,條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暫不具備條件的允許過渡,不搞“一刀切”,平穩有序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嚴格遵守組織人事、機構編制和財經紀律,嚴禁突擊提拔幹部、嚴禁超職數配備幹部或違反規定提高幹部職級待遇。加強新聞宣傳,把好宣傳口徑,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爲改革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要深入細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幹部職工積極支持和參與改革,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確保公益事業健康發展。

2023改革實施方案 篇四

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地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教育適應新時代的必然要求,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進行大膽探索與改革,遵循“先學後教、先練後講、合作探疑、競爭展示、當堂達標”的原則,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與交流、點評與小結、課堂檢測”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開放式教學,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真正以學生爲主體,真正減負提質。結合國中部實際,結合上一年度課改的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課堂教學改革領導機構

顧 問:洪 周 易

組 長:徐

副 組 長:廖 顏 彭

成 員:易 周 徐 易 楊 左 陽

陳國偉 陳 周

說 明:在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年級以年級組長爲核心,以班主任爲骨幹成員,組成年級課改研究小組。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

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靈活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以小組學習爲組織核心,切實用好學部的學案,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課堂教學模式要按照“先學後教,當堂達標”的要求,要求每堂課學生的練習不少於十分鐘,學生參與面不少於80%,當堂達標率爲80%以上。

2、各班按要求建立學習小組,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七、八年級全面推行導學案進行教學。

三、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要求:以學論教

1、由評教師的講解精彩度爲主變爲評學生的參與度爲主;

2、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爲主變爲評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爲主;

3、由評課堂的活躍度爲主變爲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爲主;

4、由評師生的交流互動爲主變爲評學生的交流展示爲主;

5、由評教師的板書設計爲主變爲評學生的作業、筆記等練習爲主;

6、由評教師的基本功爲主變爲評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爲主。

四、課堂教學重要環節的調控

1、加大班內學習小組的調控力度。學習小組的組建要根據學習成績和性格特點等情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每個組6人左右,每個組可設文科組長、理科組長各一名,小組學習實行任務驅動,競爭展示,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加大教師講解時間的調控力度。一節課教師講解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0分鐘。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講之前不講。課堂上要及時糾正錯誤,給出正確答案,改變教師作用,由教、領變爲啓發、督促、幫助。

3、加大學生練習方式的調控力度。讓學生掌握和推行練習的基本方式,如提問、對話、複述、爭辯、閱讀、默寫、摘抄、作業、實驗、設計、小結、表演、遊戲等。達到“以練習爲主線,以思維爲主攻,以發展爲主旨”的目標。

4、加大交流展示的調控力度。充分地讓學生展示。激發比、學、趕、幫、超的興致和願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關注中下游學生。

5、加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調控力度。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可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亦可在課中自學,自覺目標要明確,任務要具體,晚自習時間一般要求教師不講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

6、加大檢查落實的力度。加大對學生作業、隨堂練習、隨堂筆記、校本學案、單元檢驗試卷等的檢查力度。

五、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步驟

1、教師培訓:由教務處組織培訓,統一思想、落實精神。

2、各年級按學校規定完成班級小組架構建設,定人定座次定小組成員職責。由年級組長、班主任具體落實,在第七週前完成。

3、第八週由教務處組織召開全體學習小組組長會議,落實小組合作學習各項規章制度。

4、組織聽評課活動。方式主要有:每年級每週至少上一節課改示範公開課,年級組長安排與隨堂聽課相結合,教研組組織聽評課。教師聽課後要及時寫出點評。

5、及時評估反饋。在七、八年級全面推行課改,及時對小組進行評價,每月一次班評,每期一次校評。每月對校本學案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小結。每月對課改情況進行總結,在“長鴻杯”教學競賽中充分展示課改成果。教務處負責備案,學部負責抽檢,學期期中、期末教務處公佈各教研組課改量化分。

6、期末各教研組、教務處寫出總結。

2023改革實施方案 篇五

爲推進全市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工作,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的通知》(晉發〔20xx〕16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市縣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的意見》(晉辦發〔20xx〕1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X中、X中、X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積極配合政府機構改革,本着規範、搞活、發展的宗旨,通過對事業單位進行清理規範,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逐步建立起基礎優先、服務公平、區域均衡、門類齊全的公益服務體系和公益目標明確、投入機制完善、佈局結構合理、治理結構規範、微觀運行高效、監管制度健全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精簡、優化、效能的原則。按照區域經濟和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的要求,適當調整現有事業單位,優化佈局結構,創新體制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提高事業單位服務水平和社會效益,促進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二)堅持政事分開和事企分開的原則。合理界定事業單位的性質,規範事業單位的職責任務,使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三)堅持分類管理、銜接配套的原則。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工作要與財政預算管理方式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各行業體制改革相配套、相銜接,統籌考慮,整體推進。

(四)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的原則。在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事業單位人員的切身利益,保障改革所涉及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積極穩妥操作,確保改革順利有序推進。

三、目標任務

在認真調研、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對全市現有各級各類事業單位進行全面清理,對保留的事業單位重新規範,並根據其職責任務,進行科學分類,實行分類改革和管理,實現事業單位的機構設置科學、單位名稱規範、職責界定清晰、經費渠道適宜、編制職數合理、內設機構精幹、類別劃分準確、管理規範有序,逐步理順事業單位與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關係,改革事業單位現行管理體制,優化資源配置,調整佈局結構,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事業單位生產力,提高公益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一)清理

根據社會事業發展需要,採取“撤、並、轉”的方法,對事業單位資源進行統籌規劃。

1、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事業單位應予撤銷:

(1)長期不開展工作或不能正常運轉的;

(2)長期無正式在編工作人員,其日常工作由機關工作人員或其他外聘人員承擔的;

(3)所承擔的職責已完全劃入行政機關的;

(4)所承擔的職責任務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或履行職責的法定依據已消失的;

(5)任務嚴重不足,長期不出成果,社會效益差的。

2、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事業單位應成建制合併,確因工作需要的,可保留牌子:

(1)分工過細、規模偏小、工作量不大、社會效益不佳的;

(2)職責任務相近、工作任務交叉、設置不合理的;

(3)同一部門所屬多個單位承擔執法職責的;

(4)隨主管部門劃轉,需進行合併的;

(5)具有不同隸屬關係,業務相同相近的。

3、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事業單位,應逐步轉制:

(1)現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及其他營利性活動的;

(2)屬於社會中介組織,進行收費服務的;

(3)現承擔的工作任務可由市場調節解決,或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交由其他社會組織承擔的。

(二)規範

1、機構名稱。事業單位的名稱應當規範、準確,能夠反映其機構的性質特徵、舉辦主體、所在區域、主要職責、組織形式等內容。除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可冠以局、辦外,其他事業單位原則上不再稱局、辦。嚴格控制事業單位增掛牌子,除法律法規或上級規定必須增掛外,一般應通過明確職責或變更單位名稱的方式予以解決。

2、職責任務。事業單位的職責任務,要以有關法律、法規和機構編制管理的政策規定爲依據,科學合理地界定,充分體現事業單位的屬性特點,並與行政機關和其他社會組織相區別。

3、機構規格。事業單位的規格一般要比其舉辦主體的規格低一格,事業單位內設機構的規格要比事業單位低一格。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事業單位及其內設機構的現行規格與上述要求不符的,要重新確定規範。

4、經費形式。事業單位的經費形式應根據事業單位的類別和職能屬性合理確定,具體可分爲財政撥款、財政補助和自收自支三種類型。國家規定可以獲取規費收入並實行管理費開支的,應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

財政撥款類。對承擔行政管理、行政監督和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從事社會公益事業、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難以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其經費形式確定爲財政撥款。

財政補助類。對主要從事社會公益事業,通過市場運作或運用自身條件開展有償服務,能夠取得一定數量的經濟收入,但不足以抵補本單位經常性支出的事業單位,經費形式確定爲財政補助。

自收自支類。對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通過市場運作,利用專門知識和技能開展有償服務,獲取比較穩定收入並能保證基本支出需要的事業單位,經費形式確定爲自收自支。

5、人員編制及結構。事業單位人員編制根據其承擔的工作量及內部崗位設置要求,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覈定。凡國家和省有定編標準的,按照標準從緊覈定;無定編標準的,要結合財力狀況,本着從嚴從緊的原則,綜合考慮單位性質、職責任務、工作需要等因素合理覈定。對承擔行政管理、行政監督、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其編制應從緊覈定並適當精簡;對承擔公益職能的事業單位,其編制應嚴格控制在履行公益職能所必需的範圍內,並要兼顧財政承受能力;對編制數與承擔的工作量明顯偏離的,其編制應予裁減。在清理規範過程中,事業單位的編制總量只減不增。在重新覈定事業單位編制的同時,要對其人員編制結構進行規範。以管理崗位爲主體的單位管理人員編制不少於50%,以專業技術崗位爲主體的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編制不少於70%,以工勤技能崗位爲主體的單位工勤人員編制不少於50%。

6、內設機構。事業單位的內設機構應根據單位職責任務、內部分工和崗位要求綜合設置,不宜過多過細,一般不設4人以下的內設機構。業務科室不少於70%。

7、領導職數。事業單位的領導職數應根據事業單位自身規模、工作任務等因素從嚴從緊配備,提倡黨政領導交叉任職。事業單位及其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按照《陽泉市機構編制管理辦法》中的標準覈定。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事業單位現有領導職數超過規定要求的,或單位需要撤銷、合併的,在過渡期保留現有人員的相應待遇。

(三)分類

1、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即從事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行政管理工作,並按照行政機構方式運行的事業單位。

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即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已經實現或經過相應調整後可以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3、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即爲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或者爲政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根據其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況,劃分爲以下三個類別。

——公益一類。即從事關係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社會權利的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公益二類。即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羣衆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公益三類。即提供的服務具有一定公益屬性,可基本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四)改革

1、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依據《行政許可法》規定,按照“清理、歸併、精簡、規範”的原則進行改革。完全或基本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結合政府機構改革,有行政編制或可以調劑行政編制的,轉爲行政機構或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關。目前不具備劃轉條件的,待條件成熟時再行劃轉。承擔部分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原則上將行政職能收回行政機關。對一時難以收回的,依法予以授權或委託,未經法律法規授權或委託的職能必須取消。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關後,原事業單位機構進行綜合設置,該歸併的歸併,該撤銷的堅決予以撤銷。今後,除法律法規授權外,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目前可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轉爲企業,依法進行企業註冊,撤銷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註銷事業單位法人,使之真正成爲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謀發展、自我約束的企業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不具備轉企條件的,作爲過渡暫按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進行管理。今後,不再批准設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財政也不再以任何形式爲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撥付經費。

3、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區域覆蓋、就近服務、優勢互補和精簡效能的原則,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整佈局結構,優化事業單位資源配置,統籌規劃機構設置。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所需經費由財政予以保證,嚴格執行國家確定的宗旨和業務範圍,不開展經營活動,不收取服務費用;履行職能依法取得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或基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收入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不能自主支配。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所需經費由財政給予不同程度投入,同時鼓勵社會力量投入;提供公益服務取得的事業性收費等非稅收入,全額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納入財政預算統籌安排,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依法取得的其他收入,納入單位預算管理,主要用於公益事業發展,並依法納稅。

——公益三類事業單位實行經費自理,自主開展公益服務活動和相關經營活動。根據需要,政府購買其有關服務。

(五)逐步完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配套改革

按照政事分開的要求,對事業單位的管理逐步從微觀轉向宏觀,重點是管政策、管規則、管標準、管監督,逐步建立既能充分激發事業單位生機與活力,又能有效約束其行爲的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按照事業單位的類別,進一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養老保險、財政投入和國有資產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探索新的符合事業單位自身發展規律的管理模式。創新事業單位運行機制,按照管辦分離的原則,完善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實現政府“以辦爲主”向“以管爲主”轉變,讓事業單位充分享有內部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權,真正成爲自主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面向社會服務的獨立法人。

1、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聘用合同管理制度,聘用制必須在編制內進行。完善崗位管理制度,堅持科學設崗、以崗定酬、合同管理,逐步建立崗位分類管理、符合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和各類人員特點的具體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開招聘、競聘上崗制度,建立完善人事爭議仲裁製度,完善未聘人員安置政策體系。通過改革,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由單純的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管理轉變,由行政依附關係向平等人事主體轉變,由國家用人向單位用人轉變,由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激活事業單位活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2、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全面實施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建立符合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的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緊密聯繫和鼓勵創新創造的形式多樣、自主靈活的分配激勵機制。

3、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照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公平與效率相結合、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適應的原則,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4、推進財政投入制度改革。規範財政供給範圍,轉變財政投入方式,完善財稅優惠政策,保障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需要,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對事業單位財產、債權、債務的管理,進一步創新財政支持方式,採取經費全額撥付、按照項目撥付、購買服務、適當資助或給予其他扶持等多種方式支持公共事業,保障財政資金分配的公平與合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促進事業單位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服務。

5、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加強和規範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的監管,妥善做好撤、並、轉事業單位的經費、物資、房地產等資產處置工作。要認真做好資產清查、登記、造冊和債權、債務清算工作。要根據合理、節約、有效的原則,按照有關規定確定國有資產劃轉、移交以及重新分配。

四、組織實施

全市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市和縣區要統一步驟、同步推進。具體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清理規範(20xx年10月—20xx年6月)。市直各主管部門和各縣區要制定《所屬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所屬事業單位清理規範意見》,其主要內容包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人員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清理和規範的主要內容及理由,清理規範後事業單位機構名稱、機構規格、經費形式、職責任務、人員編制、編制結構、內設機構、領導職數、隸屬關係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等,並於20xx年3月底前報同級編辦,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審定或報批。其中,市直全額、差額事業編制總量及副縣級以上事業單位機構規格、領導職數要報省編辦確認;縣區全額、差額事業編制總量及副科級以上事業單位機構規格、領導職數要報市編辦確認。

第二階段:合理分類(20xx年7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門和各縣區要提出《所屬事業單位分類意見》,包括單位的擬定類別、劃分類別的理由及依據,於20xx年10月底前報同級編辦。編辦根據事業單位的業務性質、功能定位、發展方向等進行認真審覈、科學分類,並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審定或報批。

第三階段:配套改革(20xx年1月—10月)。市直各主管部門和各縣區根據批准的事業單位類別和有關管理體制改革政策,組織實施財政配套改革,加強事業單位財務和資產管理;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建立符合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要求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開招聘,轉換用人機制;全面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同時着力推進上級已做出部署的文化體制、水管體制和勘測設計等單位的改革。

第四階段:檢查驗收(20xx年11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門和各縣區,對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工作進行認真自查和全面總結,並寫出專題報告報市編辦。市編委將組織有關部門對市直和各縣區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情況上報市委、市政府。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複雜,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廣大幹部職工的切身利益。爲確保改革工作整體順利推進,成立以市長、市編委主任爲組長的市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協調組,主要負責綜合協調,督促檢查,及時研究和解決改革中的有關問題。協調組成員包括市編委組成人員和市紀委、市發改委、市國資委、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市審計局等部門的負責同志。協調組下設辦公室,具體協調並組織實施改革工作,辦公室設在市編辦。各縣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緊迫性和艱鉅性,切實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安排,精心組織實施,嚴格落實責任,務求取得實效。各縣區、各部門“一把手”是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帶頭調研,制定工作計劃,及時瞭解和掌握改革動態,及早發現和妥善處理改革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確保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強化協同配合。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機構編制部門牽頭,紀檢、組織、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認真做好相關工作。組織部門負責事業單位領導班子的及時調整和配備;財政部門負責制定配套財政政策,做好事業單位機構整合過程中國有資產清算、移交和債務清理等工作,並根據清理規範後的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情況合理安排財政預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協助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做好人員的調整安置工作和涉及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工作;審計部門負責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國有資產監管部門要加強事業單位轉制後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做好機構變動單位資產劃轉處置等工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其他相關部門也要做好相應工作,確保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圓滿完成。

(三)嚴肅工作紀律。各縣區、各部門要嚴格執行機構編制管理有關規定,不得擅自定機構、定編制、提高機構規格、超職數配備幹部、超編進人。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和分類改革實施期間,機構編制總量只減不增,除上級有明確要求外,一般不再審批新的事業單位。要嚴肅組織、人事、財經紀律,強化國有資產監管,不得突擊提拔幹部、評定職稱、分錢分物。對違反有關規定、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2023改革實施方案 篇六

爲深化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貫徹、落實《山東省中國小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龍家圈鄉國小教育精品、實現高位運行;爲矯正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形式輕內容、重數量輕質量、重教法輕學法、重訓練輕反饋、重進度輕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實施“高效課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關於在全縣國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文件爲指導,結合我鄉工作實際,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積極探索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真正實施“高效課堂”,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訓練檢測、課後輔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二、實施內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學準備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高效的教學準備環節,否則,談不上有效的課堂教學,更談不上高效的課堂教學。

教學準備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的處理、方法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學方案的形成等。

(1)備內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範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內,吃透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同時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例子,不唯教材,力圖出乎其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與課本對話,引導學生感悟文本的內在意蘊。要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提煉出簡練而有效的教學主線,層層推進。

(2)備學生

教師在課前要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根據“學情”有的放矢地進行備課。

(3)備訓練

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下發訓練教材,教師必須先做,去粗取精,去僞存真,要做到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當堂訓練、快速反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具體策略:

抓實集體備課。首先做到“四到位”:時間到位,地點到位,內容到位,備課主講人到位。其次完善集體備課常規:一人主備、教研組內討論、集體修改,真正將集備制度落到實處。

2.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課堂是教師實現“高效課堂”活動的主陣地,也是關鍵環節。學生的成長依賴的是每一堂課的積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務之急。

(1)提高教學內容的高效性。

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確立重點,優化選擇。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教學,應切實保證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學活動的高效性。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安排。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佈置,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高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3)提高教學方法的高效性。

優化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要依據特定教學目標的實現來選擇特定的教學方法。要從教學內容出發,揚長避短地選用各種方法。要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致力於把外在的教學目標轉化爲內在的學習需求,把啓發思想貫穿於教學方法選用的整個過程,不能脫離學生原有基礎,堅持教學方法選用的求實思想,充分反映學生主體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學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積極創設和諧、激情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要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的教學互動,尋求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多層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師生間的互動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熱鬧,而應追求實實在在的質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學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體和學科教學整合是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多媒體和教具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要用在該用之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要堅決杜絕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裝點門面、華而不實、譁衆取寵的做法,講求使用效益。

(6)提高問題設計的高效性。

要圍繞教學重點,設計富有啓發性、探究性的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提問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當然,高效課堂教學環節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除以上六條外,教師的專業素養問題、高效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問題、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問題、重難點的突破問題、教師的主體地位發揮與學生主導地位的實現問題、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教師的示範作用與課堂教學細節問題等等,都值得去認真研究。

2023改革實施方案 篇七

教師、教學、教研是我校的立校之本。每週的教研活動,使我校老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步調一致、整齊劃一的課堂教學仍存在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的問題,制約了優秀生提高、學困生進步,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阻礙。在縣教育局、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開始探討如何加大課堂改革的力度,經過認真學習和周密準備,決定進行翻轉課堂實驗。爲使實驗有效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驗目標

1、以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爲目標,解決學生消極厭學,效率低下的學困問題,讓學生能力強起來,成績好起來,課堂效率真正的高起來。

2、使學生、教師的成長與學校發展同步實現,與時俱進。

3、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爲重點,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從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具體實施辦法:

1、翻轉課堂實驗充分考慮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實際,實施在中、高年級進行,每個年級段抽出一個班作爲實驗班,以三、四、五年級爲主,六年級可參與。每個年級段另抽出兩名骨幹教師輔助實驗班教師做好準備工作,鼓勵其他老師嘗試參與。

2、實驗班老師要建立班級QQ羣或微信平臺,並教會學生收發電子郵件,做好基於網絡的信息交流及日常輔導工作,讓家長看到網絡學習的優勢,爲 全面開展“翻轉課堂”的做準備。

3、參與“翻轉”實踐的老師根據學生情況與教學進度時間安排,做好知識的整合和重組,並定期提供一份翻轉課堂的完整資料傳到學校Q羣文件中,以便大家共享。

4、統計班級有電腦的學生,沒有電腦的學生到微機教室完成作業,各實驗班老師提前協商,調配好微機室的使用時間。

5、可借鑑昌樂一中的翻轉經驗,在製作學前的《自主質疑階段學案》時,包括“目標導學”、“教材自學”、“微課助學”、“合作互學”和“在線測學”等方面的內容;《訓練展示階段學案》時包括“疑難突破”、“訓練展示”、“合作提升”、“評價點撥”和“總結反思”等內容。

6、遵循求真務實原則。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認識到真正的學習是學習者自主認知和建構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不搞形式,不搞假翻轉、假合作、假互動。

7、嘗試實施翻轉課堂有一定難度,將定期召開翻轉課堂經驗交流會,集思廣益,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共同解決。邊實驗邊完善,整合資源,發展創新,找到適合我校實際情況的“翻轉教學”模式,以及付諸實踐的“翻轉教學”方案。

2023改革實施方案 篇八

一、指導思想:

爲紮實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構建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爲基本學習方式的高效率課堂教學模式,設計本實施方案。

二、組織機構:

1、學校成立高效課堂教改實驗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我校教改工作:

組 長:張慶功

副組長:肖明昌 孫賓

組 員:劉國慶 荊誠財 武大全 翟端國

2、領導小組職責:

①負責對本校教改實驗的領導、組織,總體安排部署,確定工作方向,制定各種制度、職責、實驗計劃和實施方案。

②做好教改實驗宣傳工作,具體組織對高效課堂教改理論的學習、研討和執行,並做好推進教改實驗的日常工作,認真組織教師的教改培訓、教法研究等校本培訓工作。

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召開專項教改實驗工作會議。及時發現和反映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④組織教改經驗交流和階段性總結。

⑤在經費使用、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等方面提供保障,組織協調並及時解決教改實驗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目標任務:

1.構建高效課堂,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逐步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整體把握能力以及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研究能力。

2.構建民主、和諧、開放、富有活力的課堂,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學習能力,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習效率。

3.以課堂評價方式的改革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優化教學模式促進備課方式的轉變,以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逐步實現課堂效率高、教學質量高、學習效益高的目標。

4、引導教師繼續深化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師理解課標和把握教材的能力;通過教學有效性的實踐和改革,逐步形成學校靈活多樣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益的顯著提高。

5、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促使教師準確理解課標要求,系統掌握教材的編寫體系和特點,確保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和加強新課程教學實踐,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實施步驟及措施:

大體分爲三個階段,各階段具體要求如下:

第一階段:典型帶動,模仿適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本階段主要目標爲:

1、做好全體教師的理念轉變工作,讓全體教師認識到進行課程改革,全面啓動高效課堂教改實驗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並且能積極投入到高效課堂課改實踐當中去。

2、通過組織學習、網絡自學、現場觀摩等方式讓全體教師掌握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相關的理論和實踐操作,理解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質,適應高效課堂課型的基本教學模式,並能在自己的課堂中付諸於實踐。

3、讓全體學生逐步適應這種學習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主動性。

具體措施:

1、學校成立高效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制定《高效課堂課改實施方案》,全面啓動四年級語文、數學兩科高效課堂教改實驗。

2、教導處準備相關資料、表冊,編印並下發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資料,各教研組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制度、方案、措施、理論、案例。

3、教導處以教研組爲單位組織全體教師觀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展示課,召開全體教師高效課堂研討會,開展教學評議和互動交流活動。展示課分別由牛金芳、周歸定承擔,語文、數學各一節。

4、四年級語數教師積極投入到高效課堂教改實驗的探索、模仿、實踐中去。劃分學習小組,確定學術助理,選舉學科長和小組長,並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各項學習展示中,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要求每一位參與教師及時總結反思,總結教改中的成功經驗,提出存在的有關問題,以便於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5、學校領導包班聽課,及時瞭解實施過程的困難,反饋有關存在問題,總結並推廣優秀經驗。

第二階段:全面啓動,熟練應用階段(20xx年4月1日—20xx年9月30日)

本階段的大體目標爲:

各學科教師在總結前一階段經驗的基礎上,完善各種制度要求,各學科初步形成“預習——展示——反饋”的高效教學模式,全體教師對此種教學模式的認識進一步深入,並能熟練地在教學中加以運用。由對重視研究教法徹底轉到重視研究學生的學法,駕馭課堂的能力明顯增強,能靈活處理課堂上的偶發事件。使學生逐漸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高效,發言積極,學習興趣濃厚,成績能有明顯的提高。

具體措施:

1、各位教師做好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工作,大膽實踐和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加強在預習課上小組合作交流的指導,深入研究指導學生預習的有效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各教研組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通過組織組內公開課、研討課、示範課、課堂教學比賽、經驗交流會、專題探討研究等多種方式提高全體教師運用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模式的能力,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鞏固學習成果,不斷深化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廣大教師儘快掌握此教學方法,準確高效地指導學生自學,信心十足的進行展示,精練高效地進行反饋矯正,保證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

3、教導處抓好教改實驗各項工作的檢查落實,加強對全體教師教改實驗的全程跟蹤和反饋總結。要全面抓好對全體教師教學過程的檢查、督促工作,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切實保證每節課的教學效率,防止課堂出現失控現象。同時,教導處和教研組要加大對備課的檢查和指導力度,通過抓備課來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學法的研究,在備課研討中重視學法的研討,要多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要多方面、多角度預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採取的辦法,以此提高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指導能力。

4、學校在五月份進行一次四年級語數學科高效課堂教改實驗彙報觀摩活動,通過聽評課初步確定出各學科教改帶頭人,並對其重點培養。

第三階段:經驗推廣,總結提高階段(20xx年10月1日—20xx年1月)

本階段大體工作目標爲:

教師已積累“高效課堂”的做法,各科教學模式定型。老師和學生都能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部分老師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意識進一步增強,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

具體工作:

1、總結經驗。各位教師及時總結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成功經驗,以專題論文、教育隨筆、教學研討等形式在全體教師中予以交流推廣,以期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示範帶頭作用,促進全體教師共同提高。

2、創新提高。教導處在總結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及時總結教改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各種制度、措施,以便於深入以後更進一步的使高效課堂研究向縱深發展。

3、獎勵先進。學校召開階段性成果表彰會,對教改中表現突出的先進教研組、優秀班級、教師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獎懲措施 對考覈在前三名的老師,學校將在年終評爲“課改標兵”等榮譽稱號,並優先考慮評爲每學年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