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採桑子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採桑子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採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一

採桑子·撥燈書盡紅箋也

撥燈書盡紅箋也,依舊無聊。玉漏迢迢,夢裏寒花隔玉簫。

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

翻譯

夜深,把油燈撥亮,在紅箋上寫滿思念,卻依然感到空虛無聊。長夜漫漫,時鐘滴答作響,即使在夢中與愛人相會也總有所阻隔。

三更了,窗外的雨打在修竹上,一片風雨之聲。將我的思念交付給秋潮,千萬不要誤了雙魚到謝橋之期。

註釋

採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令”“醜奴兒”“羅敷媚歌”“羅敷媚”等。正體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四十八上下片各四句兩平韻一疊韻;五十四字上片五句四平韻,下片五句三平韻的變體。

紅箋:一種製做精美的小幅紅紙,常作爲題寫詩詞、請柬等用。

玉漏:玉製的計時器,即漏壺。

寒花:寒冷時節所開的花,一般多指菊花。

分付秋潮:謂將這孤獨寂寞的苦情都付與此時的秋聲秋雨中。

雙魚:代指書信。

謝橋:謝娘橋,借指情人所居之處。

創作背景

該詞的具體創作年份未知。這首詞到底是寫給誰的已難以確知。從詞意看,像是對某一戀人而發。

賞析

納蘭將一首小詞寫得情誼融融,求而不得的愛情讓他感到爲難與痛苦時,也令他心中充盈着忽明忽暗的希望。這首《採桑子》,一開篇便是無聊,寫過信後,依舊無聊,雖然詞中並未提及信的內容,信是寫給誰的,但從“依舊無聊”這四個字中,就已經可以猜到一二了。納蘭總是有這樣的本事,看似在自說白話,講着不着邊際的胡話,卻總能營造出引人人勝的氛同,令讀詞的人不知不覺地沉淪。

納蘭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變爲一臺表演,讀者成爲了觀衆,與他一起沉思愛戀。詞中的“紅箋”二字透露出納蘭所記掛的人定是一名令他着迷的女子。

紅箋是美女親手製作,專門用來讓文人雅客們吟詩作對用的。不過,詩詞中紅箋多是用來指相思之情,只要寫出紅箋,一切便都在不言之中了。下接一句“玉漏迢迢,夢裏寒花隔玉簫”,引自秦少游的詞句“玉漏迢迢盡,銀河淡淡橫”。

詩詞中,“漏”一向是寂寥、落寞、時間漫長的意象,在這裏也不例外。以“玉漏”表達長夜漫漫、時空橫亙的無奈之情,時間是相思最大的敵人,納蘭大概在這首詞中是想表達自己愛着一個人,卻無法接近。在接下來一句“夢裏寒花隔玉簫”中,揭曉了納蘭感慨時光的緣由。

這個故事從此也令“玉簫”這個詞成爲了情人誓言的典故,納蘭是在思念一位女子,這女子必然是他所鍾愛的人,此刻他們距離兩地,納蘭在夢中想要與她相見,但夢境畢竟不是現實,所以,就算再怎麼思念,二人還是無法牽手相望。所以,納蘭所謂的“寒花”大概也不過是借了一個“寒”字,來表達內心淒冷的感覺。

下片不再寫心情,轉而寫窗外的景色,既然無法入睡,那乾脆看着外面的景色,來緩解內心的惆悵。

“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雨後的夜景,樹木蕭蕭,好比自己的心情,無奈之中透着幾分茫然。最後結尾“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呼應了開篇的那一句“撥燈書盡紅箋也”,也算是一種心意的表達,希望能夠凡事完滿結束。

要交代一下的是,“分付秋潮”中的“秋潮”是有來歷的,秋潮的意象表示:有信。潮水漲落是有一定時期和規律的。人們便將潮水漲落的時期定爲約定之期限,在潮水漲落幾番之後,要回來的人便要如約迴歸。

這是詩詞中的一個主要意象,諸如唐詩名句“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秋潮”在這裏也是如此意境,上片一開始便是說詞人正在寫信,在詞的結尾,詞人寫的這句“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便是說信要寄出去了。要將信託付給秋潮,告訴那個收信的人,自己的心意是怎樣的。

整首詞全是詞人的比喻和典故,基本上沒有真實場景的出現,但通讀全詞,每一句都是渾然天成,與下一句連接得十分巧妙。一首愛情小詞能夠寫到如此的境界,納蘭的手筆,不愧爲才子之法。

賞析: 篇二

這首《採桑子》是蘇軾的即興之作,雖不盡完美,卻顯示了他的素養與才華。宋神宗熙寧七年甲寅仲冬,即1074年冬,東坡調任密州知州,途經潤州即現在江蘇鎮江市,與孫巨源、王正仲在甘露寺多景樓集會。席間有色藝俱佳的官妓胡琴相伴,周圍是晚霞夕照中愈顯奇麗的美景,於是孫巨源請東坡臨景填詞。東坡應約寫下了這首《採桑子》,另作了一首名爲《潤州甘露寺彈箏》的詩。

首句“多情多感仍多病”四借用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羣公》首句“魯鈍仍多病”的句型和後三字,連用三個“多”字言情發端,以其奇兀給人以強烈的印象。“多景樓”的“多”字與上句中的三個“多”字相映成趣,直接點出當下環境。多景樓在北固山後峯、甘露寺,下臨長江,三面環水,登樓四望,美景盡收眼底,曾被贊爲天下江山第一樓。東坡博古通今,關心時政,喜歡尋幽探勝,在這樣的樓上賞景又怎能不觸景生情呢?三國時的孫權曾建都於此,元朝宋武帝蕭劉裕曾在此討伐桓玄,東晉謝安、梁武帝衍也曾在此流連,面對這樣的古蹟,蘇軾思古想今,感慨萬千,滿懷愁緒,涌上心頭,噴吐於筆端,即爲“三多”——情多,感多,病多,凝練而又傳神。東坡貴在可以那樣戛然而止,迅疾道出“多景樓中”,爲的是顧及全篇,不使這憂愁情緒的抒發過多而溢。“尊酒相逢”,點明與孫巨源、王正仲等集會於多景樓之事實,語感平實,爲的是給下面抒情的“樂事回頭一笑空”作一鋪墊。“樂事回頭一笑空”,與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語意相連,意謂這次在多景樓飲酒聽歌,誠爲“樂事”,可惜不能長久,“一笑”之後,“回頭”看時,眼前的“樂事”便會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遠留在心頭,哀怨盡在言外。上片虛與實結合,言事與言情的結合,而以虛爲主,以言情爲主,既不浮泛,又頗空靈錯落有致。

上片由情至事,由事歸情,借眼前之景,寫心中之情,意蘊盎然,如神來之筆。

“停杯且聽琵琶語”承上啓下,認爲“樂事回頭一笑空”,故不能以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音樂,所以東坡特地挑選了虛字“且”放於“聽”字之前,用以表現他當時不經意的心態。“細撚輕攏”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語”,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化出,讚美官妓胡琴彈奏琵琶的技藝。本無心欣賞,然而卻被吸引,說明演奏得確實美妙。“撚”,指左手手指按弦在柱上左右搓轉;“攏”,指左手手指按弦向裏推,讚美之情通過“細”和“輕”兩字來表達出來,讓人不由聯想起白居易曾描述過的“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樂之美。贊罷彈奏者的技藝,順勢描寫彈奏者,但東坡惜墨如金,不去寫其容貌、形體和服飾等,只用“醉臉春融”四字來寫其神,麗而不豔,媚中含莊,活脫脫描摹出一個懷抱琵琶的少女兩頰泛紅,嘴角含笑的動人姿態。

“斜照江天一抹紅”,是一句景語,是當時“殘霞晚照”的寫實,也可藉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臉”,妙處在於難以捉摸,耐人尋味。這句“斜照江天一抹紅”,其意同於李商隱《樂遊原》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只不過色彩明快,而其意又在言外罷了。

東坡的這首小令,倏忽來去,只用了隻言片語,卻達到了曲折含蓄,言盡而意雋的境界之美,實在難得。

採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三

羣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羣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濛濛;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着湖水。

羣芳過後:百花凋零之後。羣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濛濛:今寫作“濛濛”。細雨迷濛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遊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纔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彷彿正需要這份安謐。回到居室,拉起窗簾,等待着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濛濛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簾櫳:窗簾和窗櫺,泛指門窗的簾子。

羣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濛濛;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着湖水。

羣芳過後:百花凋零之後。羣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濛濛:今寫作“濛濛”。細雨迷濛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遊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纔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彷彿正需要這份安謐。回到居室,拉起窗簾,等待着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濛濛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簾櫳:窗簾和窗櫺,泛指門窗的簾子。

羣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濛濛;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着湖水。

羣芳過後:百花凋零之後。羣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濛濛:今寫作“濛濛”。細雨迷濛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遊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纔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彷彿正需要這份安謐。回到居室,拉起窗簾,等待着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濛濛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簾櫳:窗簾和窗櫺,泛指門窗的簾子。

譯文及註釋

譯文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濛濛;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着湖水。遊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纔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彷彿正需要這份安謐。.。 顯示全部

賞析

這是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時寫的十首《採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潁州西湖的暮春景,創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藝術境界。而詞人的安閒自適,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別是上下兩片,純用白描,卻頗耐尋。.。 顯示全部

創作背景

本詞作於熙寧四年(1071年),這年六月,歐陽修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回到潁州。暮春時節來到西湖遊玩,心生喜悅而作《採桑子》十首。。.。 顯示全部

賞析二

這首詞,上片描繪載酒遊湖時船中絲竹齊奏、酒杯頻傳的熱鬧氣氛。下片寫酒後醉眠船上,俯視湖中,但見行雲在船下浮動,使人疑惑湖中別有天地。整首詞寓情於景,寫出了作者與友人的灑脫情懷。下片寫醉後俯視湖水,只見白雲朵朵,飄於船下。船在移動,雲也在移動,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飄飛。“空水澄鮮”一句,本於謝靈運《登江中。.。 顯示全部

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採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四

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②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古詩簡介

《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詞人馮延巳的詞作。此詞上片寫在遊樂之地失去情侶以後,縱然娛樂也悲傷;下片先以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最後以景結情。詞中運用反襯、比興的手法,以樂寫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襯失卻伴侶之悲,用笙歌反襯愁腸欲斷之傷,用蝶燕雙雙反襯孤寂之感,具有民歌格調。全詞情景相滲,構思新穎,風流蘊藉,雅淡自然,體現了馮詞的特色。

翻譯/譯文

花前沒有了她的陪伴,獨自在花間徘徊,看繁花似錦,芳草天涯,一株株、一簇簇,都有他尋找的往昔舊夢,觸目悲涼。雖是春光美景,卻是歡樂難再,既使笙歌入耳,婉轉悠揚,也只能喚起他對愛侶的追憶,從而更添感傷惆悵。

轉眼望去,林間彩蝶對對,簾間飛燕雙雙,皆在快樂嘻逐,恩愛相偕。不思量、難思量,擡頭望天邊,還是夕陽西沉、殘陽如血。血色勾勒了天邊的綠樹,塗抹了林中的青苔,也籠罩了他的心,明麗而慘烈。

註釋

⑴採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羅敷媚”等。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⑵獨自:一作“極目”。

⑶滿目:一作“滿眼”。

⑷縱有:縱使有,縱然有。笙歌:即指各種樂器演奏聲和歌聲。笙,古代簧管樂器,此處泛指各種樂器。

⑸雙雙:成雙成對。

⑹忍:此處作“怎忍”解。

創作背景

馮延巳在南唐中主朝出任宰相,其時南唐外有後周侵犯,內部朝政日非。這首詞雖然寫的是傷春怨別之題材,但有人認爲是對當時南唐朝政有所寄慨。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證。

賞析/鑑賞

鑑賞

上片寫“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之悲。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花前月下”,原爲遊春男女的聚會之地;而偏偏在這遊樂之處,失卻了遊春之侶;花前誠然可樂,但獨自一人,徘徊覓侶,則觸景生情,適足添愁,甚而至於舉目四顧,一片淒涼,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縱有笙亦斷腸。”笙歌在遊樂時最受歡迎,但無人相伴,則笙歌之聲,適足令人生悲。“縱有”兩字,從反面襯托失去之痛:笙歌散盡,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斷腸,但他卻感到即使笙歌滿耳,也仍然是愁腸欲斷。

下片寫因見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自己失卻遊春之侶而影單形只,但閒步四望,只見彩蝶雙雙,飛舞林間;蒸兒對對,出入簾幕。

“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彩蝶、燕兒都成雙做對,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獨之感!“綠樹青苔半夕陽”一句,以景結情,夕陽斜照在綠樹青苔之上的靜景,正與上片的“滿目悲涼”之句相拍合。

採桑子原文及翻譯 篇五

採桑子·那能寂寞芳菲

納蘭性德〔清代〕

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夜已三更。一闋悲歌淚暗零。

須知秋葉春花促,點鬢星星。遇酒須傾,莫問千秋萬歲名。

譯文:

花草香美的美麗時節,人怎能在寂寞中禁過呢?因而與友人話起了生平夜至三更,禁不住彈唱一曲,悲歌低吟淺唱,竟引得清淚暗流。要知道春花秋葉,季節更替地催促時光流轉,恍惚間鬢角已添了白髮,索性今朝2酒今朝醉,不再去操心那深厚的虛名。

註釋:

採桑子:又名《醜奴兒》《羅敷媚》《羅敷豔歌》等。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2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芳菲節:指春天。一闋(què):一曲。零:滴落。秋葉春花促:歲月催人老之意。促:短促,時間緊。點鬢(bìn)星星:鬢邊白髮雜生。語出左思《白髮賦》“星星白髮,生於鬢垂”。星星:形容白髮星星點點地生出。傾:這裏是一飲而盡的意思。

賞析:

上片寫春天讓人寂寥落寞,情思涌起,於是慨寂高歌,暗自垂淚。詞以疑問語氣開篇,“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在芳菲時節,奼紫嫣紅、滿城春色的勝景。但是此篇中,詞人的心情似與佳景甚不相合十“寂寞芳菲節”。十邊是鶯啼燕語、百花盛開,—邊是煢寂獨處,形影相弔,兩相比襯之下,詞人的內心確實是寂寞惆悵。因此,在這個時候,“欲話生平”自寂是再也不能了。詞人自二十二歲起,便擔任康熙侍衛,扈從鑾駕南巡北征。侍衛十職十分辛勞,容若“性耐勞苦”,恪盡職守旦夕不懈,但是讓詞人痛苦的並不是辛勞,而是違背理想和本性。他在八年的光陰中,熟練的'弓馬只能用於擔任警衛和奉陪狩獵,傑出的詩才也只能用於塗寫那些言不由衷的應燥篇章。值此如水春夜,他卻獨自不成寐,想到這乏味的人生唯有“淚暗零”而已。

下片寫秋日落葉春日繁花年復十年地催促着人逐步邁向衰老,抒發世俗的感慨。“須知秋葉春華促,點鬢星星。”詞人風華之年,盡在枯燥的鞍馬間度過,寂而時光荏苒,秋葉飄零,春花盛開,年復十年地催促着人由少到老,除了徒增白髮之外,了無生趣。“遇酒須傾.莫問千秋萬歲名。”結篇處,詞人宕開十筆,說遇到美酒當前,就應該十醉方休,不要戮力去追求千秋萬歲的俗世功名。既寂理想渺茫,人世如風,等不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時候,那麼何妨有酒就幹,任誕放達,身後名定不如生前十杯酒。結處化李白《行路難》中名句:“且樂生前酒十杯,何須身後幹載名。”頗得太白逍遙超脫之風。

全詞雖寫春,感慨人生,輕嘆歲月,但意境蒼涼,抒發了人生無常,轉瞬即逝,年華似水,不勝今昔的慨嘆。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衆多代表作之一。

採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六

採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翻譯

現在才知道那時我錯了,心中淒涼迷亂,眼淚默默落下,滿眼看到的都是春風,事物卻非於從前。

明知此次分別之後再無相見的機會,還是勉強約定將來相會的日期。像這樣一別,一待梨花落盡,月亮又會懸系在西天。

註釋

才道:才知道。

悽迷:淒涼迷亂。紅淚,形容女子的眼淚。

無計:無法。“歡期”:佳期,指二人重會相守之期。

賞析

《採桑子》率直平白,把詞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離永難相見的痛苦與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該詞上片描寫自己與表妹之間只是一種錯,抒發了自己悽迷的心情。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有一種美,就在於語言的歧義,“心緒悽迷”是本篇抒情的重心。這裏的“心緒悽迷”,正是由上面的“錯”而引發出來,但而今才明白的“當時錯”,究竟是當初不應相識,還是當初不該從相識而走得更近,或是當時應該牢牢把握住機會、不放你離去,作者所〖〗謂的“錯”是什麼詞中並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這個空間是留給讀者自己想像的,讀者不應該侵佔、剝奪,也不能夠侵佔、剝奪。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設想那個女子正在偷偷垂淚,這裏似乎是一個錯位的修辭,要說“百事非”,應該搭配“滿眼秋風”纔是,但春風滿眼,春愁宛轉,由生之美麗而感受死之淒涼,在繁花似錦的喜景裏獨會百事皆非的悲懷,尤爲痛楚。此刻的春風和多年前的春風並沒什麼兩樣,而此刻的心情卻早已步入秋天。

下片開始寫無可奈何的心境,表達了詞人內心的無奈之情。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歡期”是相見、歡聚的意思,而“強說”一詞讓這份期待中的歡期變得難以預見,明明知道再也不會有見面的機會了,但還是強自編織着謊言,約定將來的會面。那一別真成永訣,此時此刻,欲哭無淚,欲訴無言。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風動梨花、淡煙軟月中,翩翩歸來的,是佳人的一點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語寫到盡處,以景語來作結:以景語的“客觀風月”來昭示情語的“主觀風月”,這既是詞人的修辭,也是情人的無奈。正是那無限愁懷說不得,卻道天涼好個秋。

全詞以懊惱之意寫分離之苦,語少而意足,辭新而情悲,有跌宕搖曳之姿。

創作背景

此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自從納蘭的表妹進宮之後,詞人便對她懷念不已。幾年之後,在某一個春光明媚、心情本該最好的日子,痛定思痛,突然發現這場思念或許就不該開始,即便開始也本該早早結束。於是詞人寫下了這首詞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惆悵與思念。

採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七

採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

五代: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鬚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深秋時節,梧桐樹下,轆轤金井旁,落葉滿地。樹木入秋而變,人見秋色而愁。手扶百尺垂簾,眼望窗外細雨,舊愁之上又添新愁。

閨中的思婦獨守着瓊窗,想到韶華漸逝,心願難成,怎不雙眉緊皺,愁在心頭。回首邊地,徵人久無音訊。想要寄書信,可是黃河寒波滔滔,溯流難上,思婦只能在孤獨寂寞中苦苦守望。

「註釋」

①此詞調名於《草堂詩餘》、《花間集補》中作《醜奴兒令》,《類編草堂詩餘》中注曰:“一名《羅敷令》,一名《採桑子》。”《類編草堂詩餘》、《花草粹編》、《嘯餘譜》中均有題作“秋怨”。從詞意看,當屬李煜中期的作品。

②轆轤(lùlú):一種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車。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這裏指宮廷園林中的井。梧桐:一種落葉喬木,葉柄長,葉大,質地輕而韌。古代詩人常用梧桐金井說明時已至晚秋。如李白《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中有詩句:“去國客行遠,還山秋夢長。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牀。”又王昌齡《長信秋詞》中也有詩句:“金井梧桐秋葉黃”。

③幾樹:多少的樹。樹,這裏指梧桐樹。驚秋:《詞林萬選》中作“經秋”。驚秋,有二種理解,一說吃驚秋天的到來,二說秋風驚動了梧桐樹。兩種理解儘管語意角度不同,但均可通。

④晝雨:指白天下的雨。晝,白天。新愁:《詞林萬選》、《嘯餘譜》等本中均作“和愁”;《全唐詩》、《歷代詩餘》、《花間集補》、《古今詞統》等本中均作“如愁”,《古今詞統》注中雲:“‘如”一作‘和’。”新愁,指悲秋之愁。

⑤百尺:這裏爲約指,極言其長。蝦鬚:因簾子的表狀像蝦的觸鬚,所以用“蝦鬚”作爲簾子的別稱。《類編草堂詩餘》注中雲:“蝦鬚,簾也。”唐代陸暢《簾》詩中有句“勞將素手卷蝦鬚,瓊室流光更綴珠。”用法同。玉鉤:玉製的鉤子。這句話是說長長的簾子掛在玉鉤上。

⑥瓊窗:雕飾精美而華麗的窗。春斷:《詞林萬選》中作“夢斷”。春斷,這裏指情意斷絕,即男女相愛之情斷絕。春,指男女相愛之情。雙蛾:《花草粹編》、《花間集補》等本中均作“雙娥”。即指美女的兩眉。蛾,蛾眉,指婦女長而美的眉。皺:起皺紋,指皺眉。

⑦回首:回望。邊頭:指偏僻而遙遠的地方。唐代姚合《送僧遊邊》詩有:“師向邊頭去,邊人業障輕。”之句。

⑧欲:想要。寄:寄託。鱗游:游魚,這裏借指書信。古人有“魚傳尺素”之說,古樂府《飲馬長城窟》中記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人遂以“雙鯉”或“魚信”代指書信。

⑨九曲:蕭本二主詞中“曲”作“月”。九曲,形容黃河河道的迂迴曲折,這裏代指黃河。九,泛指多數。唐代盧綸《邊思》詩有:“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之句。遂以九曲代指黃河。泝(sù)流:倒流。泝,同“溯”,逆流而上。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開寶六年,宋太祖任命李煜的弟弟從善爲泰寧軍節度使,並留在京師。李煜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作登高文,哀念不已。據說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這首詞是從善入宋後未歸,李煜爲思念他而作的。

賞析

上片寫景,先點出“轆轤”、“金井”、“梧桐”三物,不單是寫實,也都有寓意。轆轤是井上汲水的工具,汲水是女子之事,故井邊常常是女子的懷人之所。轆轤的。循環滾動又與思念的輾轉反覆相通,搖着轆轤,情思纏綿,往往是詩詞之中女子思情的象徵。古代的井邊多種梧桐,“一葉知秋”,秋來梧桐葉兒黃,故梧桐是常見的悲秋意象。這三者位置相關,意義相通,常常被聯繫到一起來寫女子的秋思,如吳均的“玉欄金井牽轆轤”,王昌齡的“金井梧桐秋葉黃”,與這裏的“轆轤金井梧桐晚”,都是同一個意思。不過,李煜的表達更精巧一些,他在句中強調了一個“晚”字。“晚”可以指黃昏,暗示了從早到晚的期盼,有“黃昏望絕”之意。“晚”也可以指秋深,突出梧桐葉黃隕落的形象,令人聯想歲華流逝、青春不再而引出悲哀。故接下來的“幾樹驚秋”,本來是寫人在驚秋,卻道以“樹驚秋”;寫情就更婉轉,更深沉,並使蕭瑟的秋景與女子的傷情融合到了一起。“晝雨如愁”引出人物。說是“晝雨”,可見是下了一天還沒有停的雨。而這雨是小雨,絲雨,紛紛揚揚,飛飛灑灑,就如同瀰漫在人心中的憂愁一樣,無邊無際,無休無止。“百尺蝦鬚在玉鉤”,是說精美的竹簾掛在鉤上,暗指人的遙望,下啓“回首邊頭”,景物描寫也就由室外轉入了室內。

下片抒情,以“瓊窗”承接上片的“百尺蝦鬚”,過渡十分自然。這裏的“春斷”,要分作兩層意思來理解。一是說春去秋來,時光流逝,歲華漸老,青春不再復返,故日“斷”。一是說遠人無消息,任憑思念,深情不得傳達,“腸斷白萍洲”(溫庭筠),“春斷”也就是“情斷”。這兩層意思相輔相映,都在表現思念之深,於是而有“雙蛾”之皺,有“回首”之舉,有“欲寄”之事,更用一連串的動作寫出思念之切。由皺眉,到遙望,到“欲寄鱗游”,思念的感情漸進深化,寫出女子終於決定要以主動的訴說去打動對方的心,以喚回心愛的人。可是,“九曲寒波不湃流”。山高水寒路曲折,縱使信寫出,何人可傳寄?何處可投遞?無奈之極。可越是無奈,越見情深。

全詞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機地融成一幅飽含秋意、秋思的風景畫,畫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內有思,秋風秋雨關秋思,離情別恨聯秋怨,寫得婉約蘊藉,回味悠長。後人馬致遠之《天淨沙·秋思》頗得其婉約韻致。

採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八

採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閒窗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爲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翻譯

桃花並非無情地死去,在這春闌花殘之際,豔麗的桃花被東風吹落,飛入窗櫺,陪伴着傷情的人共度殘留的春光。

有誰來憐惜我這像沈約般飄零殆盡、日漸消瘦的身影,爲春殘而懊惱,感到慵懶無聊。雖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處卻顯得更加濃重。

註釋

採桑子:《百名家詞鈔》作“羅敷媚”。

嬌紅:嫩紅,鮮豔的紅色。這裏指花。懊儂(:煩悶。這裏指煩悶的人。

東陽:指南朝梁沈約。因其曾爲東陽太守,故稱。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學家姚思廉和他的父親姚察在所著史籍《梁書·沈約傳》中,高度讚譽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評價他“高才博洽、一代英偉。”姚思廉在《梁書·沈約傳》

中記載:“沈約,永明末出守東陽……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沈約操勞過度,日漸消瘦後,被世人以“東陽銷瘦”、“東陽瘦體”稱之。

春慵:春天的懶散情緒。

芙蓉:荷花,或以爲指芙蓉鏡。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相國李公下第遊蜀,遇一老嫗。

言:郎君明年芙蓉鏡下及第。明年,果然狀頭及第。”

幽情:《草堂嗣響》作“幽香”。

創作背景

納蘭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年紀尚輕,早先他拜在名師門下,熟讀四書五經,中了舉人後,納蘭在積極地備考科舉考試最後一關的殿試時,卻突然得了風寒,失去了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的機會。在牀榻上無聊躺着的納蘭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採桑子。

賞析

在這首小令中,作者淡淡地寫出了傷春自憐的哀傷。這表面上看是一首傷春傷離之作,但事實上卻是藉着傷春抒寫傷懷之情。

上闋寫春闌花殘,豔麗的桃花被東風吹落,飄零殆盡。然而,豔麗嬌柔、多情婉轉的桃花無法接受無情的死,多情的花總要有某種多情的死法。 “感激東風”是觀花的作者所發的感慨。東風把嬌紅的桃花吹落,沒有任它委於塵土泥濘,而是吹它飛進了容若的小窗,讓它來陪伴容若這個傷情的人共度殘留的春光。看到桃花無可奈何的命運,作者也感傷起了自己,從下片開始,“誰憐辛苦東陽瘦”,便是作者的自況。

下闋先點出作者爲春殘懊惱,而慵懶無聊,下接以結句,加深加濃了傷春之意,心靜下來了,可是思念之情卻更加強烈。納蘭性德以沈約自況,形容自己像沈約一樣病容憔悴、抑鬱多疾。沈約和作者是一樣的美男子,有才有德,作者以沈約自比,既是說自己風流才俊,更是感傷自己身體單薄。這個典故用的十分貼切自然,交代了心境,也寫出了實情。而後所接之句“也爲春慵”,更是說出自己的身心之所以如此慵懶,並非是爲其他閒雜之事所累,只是春天就要結束了。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雖然作者認爲桃花妖豔,卻還是比不上芙蓉的清幽芬芳。不過,作者這裏所指的芙蓉並不是荷花,傳說唐朝李固在考試落第之後遊覽蜀地,遇見一名老婦人,這個老婦人對他說,他明年會在芙蓉鏡下科舉及第,再過二十年還有拜相之命。於是心灰意冷的李固再次去參加考試,果然中第,而且榜上正好有“人鏡芙蓉”一語,正應了那老婦的預言。作者也是因病失去殿試的機會,和落第等同,所以,在這個背景下,作者所說的芙蓉應當是指“芙蓉鏡”的典故了。於是,自然而然的,接下去的一句“一片幽情冷處濃”,正是寫了自己懊惱的“幽情”。

這一首《採桑子》上、下片相對比較緊湊,但是全詞似傷春又不似傷春,頗值得多加玩味了。

原文註釋 篇九

①多景樓:在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內,宋人所築,北臨大江,有天下殊景之譽。

②尊酒:杯酒。

③琵琶語:音樂能夠表情達意,故稱“語”。

④捻(niǎn)、攏(lǒng):兩種彈奏指法,捻爲揉弦,攏爲叩弦。

⑤醉臉:醉後臉上泛起的紅潤。春融:像春日一樣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