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版《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全文【新版多篇】

新版《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全文【新版多篇】

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篇一

1、警告。

是國家對行政違法行爲人的譴責和告誡,是國家對行爲人違法行爲所作的正式否定評價。從國家方面說,警告是國家行政機關的正式意思表示,會對相對一方產生不利影響,應當納入法律約束的範圍;對被處罰人來說,警告的制裁作用,主要是對當事人形成心理壓力、不利的社會輿論環境。適用警告處罰的重要目的,是使被處罰人認識其行爲的違法性和對社會的危害,糾正違法行爲並不再繼續違法。

2、罰款。

是行政機關對行政違法行爲人強制收取一定數量金錢,剝奪一定財產權利的制裁方法。適用於對多種行政違法行爲的制裁。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沒收違法所得,是行政機關將行政違法行爲人佔有的,通過違法途徑和方法取得的財產收歸國有的制裁方法;沒收非法財物,是行政機關將行政違法行爲人非法佔有的財產和物品收歸國有的制裁方法。

4、責令停產停業。

是行政機關強制命令行政違法行爲人暫時或永久地停止生產經營和其他業務活動的制裁方法。

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是行政機關暫時或者永久地撤銷行政違法行爲人擁有的國家准許其享有某些權利或從事某些活動資格的文件,使其喪失權利和活動資格的制裁方法。

6、行政拘留。

即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在短期內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性懲罰措施。由於行政拘留是行政處罰中最嚴厲的一種,因而法律對其適用作了嚴格的規定:

(1)在適用機關上,只能由公安機關決定和執行;

(2)在適用對象上,一般只適用於嚴重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自然人,但不適用於精神病患者、不滿14歲的公民以及孕婦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一週歲以內的嬰兒的婦女,同時也不適用於我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

(3)在適用時間上,爲1日以上,15日以下;

(4)在適用程序上,必須經過傳喚、訊問、取證、裁決、執行等程序。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1)人身自由罰:包括行政拘留和勞動教養。

(2)行爲罰:主要形式有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執照等。

(3)財產罰:主要形式有罰款、沒收財物(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

(4)聲譽罰:主要形式有警告、責令具結悔過、通報批評等。

行政處罰法除以列舉方式規定了上述行政處罰外,考慮到這六種行政處罰可能不足以處罰行政違反行爲,又授權法律和行政法規這兩種全國性的法律文件可以創設六種行政處罰以外的其他行政處罰。由法律和行政法規新創設的行政處罰主要有勞動教養、通報批評、強制履行兵役、驅逐出境、撤銷註冊商標、註銷城市戶口等。

主要是指行政處罰機關對違法行爲的具體懲戒制裁手段。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全文 篇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09年修正)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爲了規範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第三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爲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第四條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爲依據與違法行爲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爲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佈未經公佈的不得作爲行政處罰的依據。

第五條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爲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第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爲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爲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第二章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

第八條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二罰款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四責令停產停業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第九條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爲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爲、種類和幅度的範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爲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爲、種類和幅度的範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爲、種類和幅度的範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爲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第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爲、種類和幅度的範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前款規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爲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四條除本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以及第十三條的規定外其他規範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第三章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

第十五條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範圍內實施。

第十六條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第十七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範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爲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爲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範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三對違法行爲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鑑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鑑定。

第四章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第二十條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爲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對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第二十二條違法行爲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爲。

第二十四條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爲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二十五條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爲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週歲的人有違法行爲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第二十六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爲時有違法行爲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爲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爲危害後果的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爲的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爲有立功表現的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爲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八條違法行爲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違法行爲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

第二十九條違法行爲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爲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爲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爲終了之日起計算。

第五章行政處罰的決定

第三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爲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第三十一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採納。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第一節簡易程序

第三十三條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第三十四條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爲、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並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執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節一般程序

第三十六條除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爲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

第三十七條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並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製作筆錄。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燬或者轉移證據。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係的應當迴避。

第三十八條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爲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二違法行爲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四違法行爲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對情節複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爲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第三十九條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三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四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五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

第四十條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第四十一條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第三節聽證程序

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後三日內提出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三除涉及國家祕密、商業祕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爲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有權申請回避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代理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七聽證應當製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覈無誤後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聽證結束後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決定。

第六章行政處罰的執行

第四十四條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後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除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當場收繳的罰款外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並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第四十七條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一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二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第四十八條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後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四十九條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繳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五十條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五十三條除依法應當予以銷燬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第五十四條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五條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四違反本法第十八條關於委託處罰的規定的。

第五十六條行政機關對當事人進行處罰不使用罰款、沒收財物單據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門制發的罰款、沒收財物單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處罰並有權予以檢舉。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對使用的非法單據予以收繳銷燬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七條行政機關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自行收繳罰款的財政部門違反本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向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或者拍賣款項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八條行政機關將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財物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的由財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追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執法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收繳罰款據爲己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九條行政機關使用或者損毀扣押的財物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條行政機關違法實行檢查措施或者執行措施給公民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給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行政機關爲牟取本單位私利對應當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以行政處罰代替刑罰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糾正拒不糾正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徇私舞弊、包庇縱容違法行爲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二條執法人員玩忽職守對應當予以制止和處罰的違法行爲不予制止、處罰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遭受損害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六十三條本法第四十六條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的規定由國務院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六十四條本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本法公佈前制定的法規和規章關於行政處罰的規定與本法不符合的應當自本法公佈之日起依照本法規定予以修訂在1997年12月31日前修訂完畢。

行政處罰原則的主要含義 篇三

我國的行政處罰原則主要包括三層含義:

一、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行政處罰必須依據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規定。

二、行政處罰原則是上由行政機關實施的處罰。行政處罰原則上只能由具有獨立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實施,但行政處罰也規定了兩種例外—,即經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行政機關依法委託的組織也可以行使行政處罰權。

三、行政處罰應當符合法定程序。指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應當遵循具有普遍意義的準則。

【法律依據】

《行政處罰法》第3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爲,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依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原則 篇四

行政處罰法的原則如下:

1、法定原則;

2、公正原則;

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等等。

【法律依據】

《行政處罰法》第四條規定,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爲依據,與違法行爲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爲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佈;未經公佈的,不得作爲行政處罰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