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聽《說勤奮》有感【精品多篇】

聽《說勤奮》有感【精品多篇】

聽《說勤奮》有感 篇一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5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的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學生,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今天朱老師教的是第一課時。第二課時聽過不少,能夠聽到常規的第一課時對我顯得彌足珍貴。

第一課時一般是揭題解題,瞭解生字生詞,熟悉課文結構。本堂課基本上也是按照這個模式組織教學。因爲常規,所以有借鑑價值。如,朱老師的生字生詞教學,對我啓發很大,我一般也就是齊讀個讀,讓學生說說理解的詞語,自己再解說難解的詞語。朱老師很重視學生的讀音,相比之下,我教的三年級語文很少去指導學生的讀音。這點是我需要改正的地方。

新課標指出:要樹立大語文觀,要讓第一範文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朱老師的幾個問題也體現了這個思想:有沒有人跟你說起過勤奮?我們要不要勤奮?爲什麼要勤奮?不勤奮會有什麼後果?

這些問題都來源於學生所熟知的生活實際,學生說起來頭頭是道,並沒覺得太艱澀。課堂以生活爲談話的內容,容易激發學生談話的興趣。

(第一範文 www.第一範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勤奮)

此文轉載

(第一範文 www.第一範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

此文轉載

聽《說勤奮》有感 篇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5個生字。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熟悉司馬光和童第周勤奮學習的故事。

教學重點:學生能熟讀課文,從司馬光和童第周勤奮學習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義。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來玩個小遊戲,叫看圖說成語。

2、這四個成語都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要--勤奮。和老師一起板書。(板書“勤奮)

觀察一下“勤”這個字,是力字旁。這個力字可有講究了?你知道爲什麼嗎?(說明要努力,賣力,用力)

3、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談一談勤奮這個話題。(補充板書“說”)誰來朗讀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檢查初讀效果

2、課題叫《說勤奮》,那麼課文中那些句子告訴我們勤奮很重要?快速讀課文,然後用橫線畫下來。

指名說,相機出示:

A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B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C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D只有一生勤奮,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你覺得這四句話都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把這兩句話併成一句話。比喻句。

3、作者是怎樣把要勤奮這個道理說清楚的?(板書舉例子、司馬光、童第周)

4、他們是什麼人?他們有什麼成就?齊讀課文,再全班交流回答。(板書:)

小結:作者通過舉着兩位名人的例子,其實是在強調“勤奮能夠成才”。

5、這兩個人,你最敬佩誰?用朗讀來告訴大家。(指名讀2、3自然段)

6、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他們的勤奮?用筆畫一畫,然後讀給大家聽一聽。(老師評價學生讀好了哪個詞語)。疏通詞語。

7、他們這樣勤奮,澆灌出了怎樣的鮮花呢?

(1)老師介紹司馬光和童第周的成就。

(2)他們取得了這麼偉大的成就都是靠――勤奮。所以,作者在文章開頭就寫道:勤奮就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作者在最後又告訴我們什麼?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教師小結:課文一開頭,作者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接着舉了兩個事例,通過司馬光和童第周勤奮學習的故事來說明道理,在課文結尾再次強調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像這樣的文章結構,是說理文常用的方法。

三、生字教學

1、6個左右結構的字,特點是左窄右寬。

2、枕、慣、礎的寫法,描紅。

3、末、基的寫法,描紅。

板書:

勤奮

司馬光資治通鑑

舉例子

童第周剝離手術

成功

四年級上冊《說勤奮》教學反思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章,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對於這篇議論文的學習,學生能明白課文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但是對課文的寫法還是模糊不清。爲了讓學生了解議論文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採取了以下嘗試:

1.讓學生了解議論文的特點。我直接告訴學生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主要有論點、論據。讓學生想一想,課文在一開頭告訴我們的中心觀點(論點)是什麼?經過一番討論、交流,學生知道“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作者的中心。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理解什麼是“鮮花”、“汗水和心血”,學生能說出含義,看來大致理解了。接着,我就問:作者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學生都知道是司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卻無法更詳細地概括。這時,我引導學生比較司馬光和童第周他們有什麼不同,瞭解這兩個例子的不同點,感受作者舉例的典型。

2.恰當的說話練習,加深了學生對勤奮的認識。在學習司馬光的例子時,我抓住“躲”這個字,引導學生想象畫。

春日裏,彩蝶翩翩,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夏日裏,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________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________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在這樣的說話訓練中,學生知道了司馬光的成功與他的勤奮刻苦是分不開的,從而認識到,即使聰明的人,也要勤奮刻苦,不然也不會有所成功的。

3.課內課外相結合。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及時補充了懸樑刺股、牛角掛書、韋編三絕等關於勤奮刻苦的名言,還補充介紹了補充介紹我國經濟學家王亞南的“三腳牀”的故事,還拓展了關於勤奮的名言,幫助學生營造“大語文學習”的時空,引導學生將課內外知識聯繫起來,運用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讀中學寫、寫中促讀、在學中做,在做中創。

4.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懶,不僅不愛勞動,在學習上也懶,什麼都等着老師來講解,似乎自己不會動腦子。通過對司馬光例子的學習,我教育學生,即使有點小聰明也要勤奮學習,並適時講了《傷仲永》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勤奮對於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在學習童第周的例子時,我鼓勵學生現在學習差沒關係,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成功的機會。要給自己定計劃,哪怕每次只是前進一點,日積月累,自己也會走向成功的。雖然一次教育可能不能徹底改變學生,但是我想總會對學生的心靈有點觸動的。

不足之處:

1.教學中光注重“講”了,而忽視了學生的“讀”。課堂上我講的太多了,學生自主思考、發言的機會有點少了。今後應擺正角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感覺學生蒐集資料的渠道太窄了,知識面不夠寬。

聽《說勤奮》有感 篇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司馬光、童第周勤奮學習的事例,從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後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學習司馬光、童第周勤奮學習的事例,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難點: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後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板書“勤”字(書寫認真),我們從小就應當要認認真真寫好中國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國人。(及時而巧妙地將一些生活哲理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將育人與教書融爲一體)請生讀。

問:勤的右邊爲什麼是個“力”字?

板書“奮”字,學生齊讀“勤奮”一詞,併爲它找近義詞。

師: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談談這“勤奮”二字。(板書“說”字,學生讀課題)

2、解題:曾經有人對你說過有關“勤奮”的話嗎?誰?是怎麼說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生字,讀準字音。

2、自由、輕聲讀文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讀,互問,四人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4、回答教師問題:你懂了什麼?

5、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6、全班質疑問難。

7、齊讀全文。

三、細讀課文,體會詞句的意思。

過度:帶着這些問題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1、指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體會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設問)

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比喻)

用"鮮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導朗讀。(個人朗讀,全班朗讀。)

四、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檢查第一段背誦情況。

二、細讀第二段。

1、讀課文第二段。思考: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這一中心。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讀後交流,板書:司馬光、童第周)

2、細讀第2自然段。

⑴同學們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從這個故事你知道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

⑵司馬光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

抓住“19年時間”可見時間長,“著名”、“鉅著”可見不同一般,可向學生簡介《資治通鑑》,進一步更瞭解成就之大。

司馬光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容易嗎?從哪個詞可看出來?(指出“終於”一詞說明《資治通鑑》是司馬光花費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怎樣讀好這一句?

⑶自讀課文討論:司馬光勤奮表現在哪些地方?

交流:a.小時候別人玩的時候他仍讀書。

b.長大後用“警枕”的自勵自勉。

⑷出示:小時候,別人玩的時候他仍讀書。

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你較喜歡哪一句?爲什麼?(抓住:“每當”、“卻”、“一遍又一遍”、“一直”、“滾瓜爛熟”等詞體會司馬光的惜時,讀書次數多、時間長、程度深,以及對比手法更突出了司馬光的勤奮)

如何讀好這一句?自由練讀,讀給同桌聽,推薦讀,注重評議。

⑸文中“警枕”是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

⑹小結:司馬光的例子告訴我們,即使天資聰穎過人,也同樣需要勤奮,只有勤奮,才能獲取成功的碩果。

⑺齊讀課文第2自然段。

3、細讀第3自然段。

文章除了寫司馬光勤奮的事例外,還寫到了童第周。

⑴讀讀第3自然段,看看童第周與司馬光相比有什麼不同之處?從哪些詞可看出來?(起步晚,基礎差,抓住“17歲才進中學”、“學習成績很差”)

⑵但“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⑶“終於”一詞說明了什麼?(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付出艱辛的勞動)

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後來他遠渡重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簡介“青蛙卵剝離手術”體會“高難度”。

⑸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爲什麼他同樣會取得成功?

交流:抓住“毫不氣餒,奮起直追”、“天剛亮……就”、“睡覺前……總要……還”等詞句體會,怎樣讀好這些句子?體會童第周的勤奮。

⑹童第周的成功說明了一個道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從課文中找出語句來理解“勤能補拙”。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這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勤奮”的名言?(多蒐集)

⑺自由練讀第3自然段。

⑻指導背誦第3自然段。

教師小結:勤奮能使天資聰明的人成才,反之也會流於平庸;勤奮也能使基礎較差的人成爲可用之才,不應算暴自棄權。作者通過一古一今兩個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證明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成功者的成功無一不是勤奮刻苦、孜孜以求的結果。

除了司馬光、童第周外,你還知道古今中外名人勤奮好學的事例?(推薦讀課外書)

4、細讀第三段。

⑴自由讀第三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作者對我們的要求和希望)

⑵齊讀最後一句話,(抓住“只有……才能……才能”體會勤奮的意義)

根據第三段的內容,完成填空。

司馬光只有( ),才能( )。童第周只有( ),才能( )。

⑶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⑷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5、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說勤奮》這篇課文,知道了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在今後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能以課文中的司馬光、童第周爲榜樣,學習他們那種勤奮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們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爲,爲人民、爲社會作出貢獻。

三、作業:

1、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滾瓜爛熟 史學鉅著 毫不氣餒 名列前茅 勤能補拙

2、背誦課文。

3、區別形近字組詞。

未( ) 悄( ) 社( ) 樑( ) 渡( )

末( ) 稍( ) 杜( ) 粱( ) 度( )

聽《說勤奮》有感 篇四

一、朗讀“勤奮”、整體感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說勤奮》,(生讀題)

師:現在我們把“勤奮”放在句中讀,誰來讀?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生讀

師:你讀的時候,突出了“勤奮”,爲什麼這樣讀?

生:因爲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理想境界橋樑(圖)

齊讀

師:朗讀就是要通過自己的有聲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

3、現在把“勤奮”放在這句話中,該怎麼讀?

出示: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指讀

師:你想強調的是哪一個詞語?爲什麼?

生:我強調的是勤奮,因爲一個人要想對社會作貢獻,必須勤奮。

生:我強調的是“一生”,因爲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

師:引讀要想有所作爲,必須……要想對社會做出貢獻,必須……

二、引導對話,感悟“勤奮”

師:現在我們把這句話放在第二小節中去讀,你會有更深的感受。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二節。思考:司馬光對社會做出的貢獻是什麼?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司馬光勤奮?用“——”畫出有關句子(生讀)

師:司馬光對社會做出的貢獻是什麼?(

生:司馬光編寫了《資治通鑑》

師: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鑑》,共294卷,描述了中國1962年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歷史,對後人有很多的警示。

還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司馬光勤奮?誰來讀一讀你找的句子

生:小時侯,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

誰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讀一讀?

生:我強調“滾瓜爛熟”,是說司馬光背書背得熟練

生:我強調“一直”,是說司馬光讀書時沒有休息

生:我強調了“一遍又一遍”是說司馬光讀書讀了許多遍

師:句中“卻”可以省略嗎?爲什麼?

生:不能,因爲這個句子的前面寫哥哥、弟弟只讀了“一會兒”,司馬光讀了“一遍又一遍”,這句話前後意思發生了變化(轉折)。

師:“卻”表示前後句的意思發生了轉折。

哥哥、弟弟和許多孩子一樣以“玩”爲樂,司馬光想到的讀書,以“讀書”爲樂。

齊讀

師:還從什麼句子感受到司馬光的勤奮?

生:爲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師:你對哪個詞語感受最深?

生:我對“繼續”感受深,司馬光晚上睡覺,睡醒了就讀書寫作,真是夜以繼日啊。

師:我們平時睡覺時用什麼枕頭?司馬光什麼做的枕頭?用這種枕頭你習慣嗎?爲什麼?司馬光把這種枕頭稱爲——(生警枕)。這裏的警應是什麼意思?

生:提醒的意思。

師:提醒他什麼?

生:提醒他時時刻刻都不要浪費時間,要抓緊時間學習和寫作)

師:“勤奮”!就是?(生珍惜時間。)

師:還從什麼句子感受到司馬光的勤奮?

生:他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

師:你對哪個詞感受深?

生:“19年”,時間特別長,1

生:“終於”,說編寫《資治通鑑》不容易。

師:所以引讀:“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師:剛纔我們讀了司馬光的故事,知道了他勤奮表現在從小以讀書爲樂、長大後珍惜時間,而且19年如一日,那麼,童第周勤奮又表現在哪裏?

指讀課文第三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

討論:從什麼句子,你感受到童第周的勤奮?先讀句子,再說你的理解。

生: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是說童第周不怕困難、奮發努力。

生:“每天天剛亮……晚上睡覺前,他總是……”是說童第周起早貪黑。

師:引讀:

當西北風在吼叫時,童第周不是躲在被窩裏,而是天剛亮……

當大雪紛飛時,童第周不是被困難嚇倒,而是天剛亮……

從這兩句,你又感受到童第周的什麼?

生:童第周的頑強意志。

師:童第周勤奮還表現在哪裏?

生:“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勤奮在講究方法。

生:“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勤奮在長時間的努力。

生:“後來他遠渡重洋……”勤奮在留學時不怕困難、勇於嘗試。

師:正如華羅庚所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拙”在文中指童第周的什麼?(生基礎差)

師:引讀:“勤”就是說童第周在學習成績差面前……“勤”就是說他每天天剛亮……晚上睡覺前……“勤”就是說他還十分注意……“勤”就是說他在比利時留學時勇於嘗試,完成了……所以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師:在生活中,你看過、見過、經歷過這樣的例子?

生:我考鋼琴四級,每天晚上彈半個小時,暑假也不休息。

師:真是一分辛苦一分才

生:我學習繪畫,每個星期六、星期天都去練習,從不偷懶。

師:這就是持之以恆啊!

生:我每天晚上都讀英語,所以英語成績每次都考得靠。

師:這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師:童第周在解放以後,擔任山東大學副校長的同時,還研究了在生物進化中佔重要地位的文昌魚卵發育規律,取得了很大成績。即使到了晚年,他和美國教授合作研究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相互關係,他創造性的成績居於世界先進行列。

所以引讀“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師:想一想司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你發現勤奮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生珍惜時間)

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我們再來比較二三兩個自然段的開頭:

投影4:同學們一定還記得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到了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他的學習成績很差……

師:比較這兩句話,有什麼不一樣的?

生:一個是古代,一個是現代,

師:古今中外,哪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不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生:司馬光從小聰慧,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

師:不管你是聰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師:《說勤奮》這篇文章和我們以往學習的寫人、記事、寫景的文章不一樣,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開頭提出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樑,接着列舉了兩個典型的例子,最後點明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爲,必須也只有靠勤奮二字,我們古今中外,自古以來就有勤奮的優良傳統,也留下了許許多多家喻戶曉的勤奮成才的感人故事,你知道哪些?

生:我知道愛迪生,他從小就喜歡實驗,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終於發明了電燈。

生:我知道魯迅,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讀書。

生:我知道戰國時的蘇秦頭懸樑、錐刺骨的故事。

生:我知道漢代匡衡像鑿壁偷光。

師:所以說:

生讀:成功==百分之的靈感+百分之九九的勤奮

師:默讀全文,想一想,讀到這兒,你想對自己說什麼?對同學說什麼?拿出自己的筆用簡潔的語言寫寫自己心中的感受。也可以引用古詩明言。

生:我想對自己和同學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慼。

生:我想對自己說,只要勤奮,就一定能成功。

生:我想說,我要像魯迅一樣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擠出來,多讀書,讀好書。

生:我想對同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三、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師:讓我們再一次齊讀大屏幕上的幾句話:

生讀: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師: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只有一生勤奮。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就是以讀書爲樂,就是珍惜時間,就是持之以恆,勤奮是成功的永恆的動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奮會拉長我們的生命,會讓我們短暫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作業:收集整理以“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爲主題的古詩、格言。

附:板書

說勤奮橋樑(圖)理想境界

設計的理念:以增強感悟語言的實效爲目標,並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的精神得到滋潤豐富。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要求是: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教學時,抓住重點句“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爲,體會“只有”、“一生”的意思,並把該句作爲一條線索,引導學生學習全文。學習司馬光的故事,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體會勤奮就是以讀書爲樂、珍惜時間、持之以恆,學習童第周的故事,側重於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然後在對比中加深感悟。最後進行拓展延伸,昇華學生的情感。懂得只有勤奮,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聽《說勤奮》有感 篇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詞,理解部分詞語。

3、明確作者觀點,讀懂兩個故事。

教學重點:讀懂故事,明確觀點。

教學難點:對比讀兩個故事、瞭解文體。

教學準備:預習課文、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同學們,你的理想是什麼?

……

大家的理想是如此美好。那麼,你們可知道,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呢?

……

對,是勤奮!(出示: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齊讀,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說勤奮》。誰知道這裏的“說”是什麼意思?

對,作者就是想和大家談一談勤奮。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看詞語:

稍微      剝離       毫不氣餒    滾瓜爛熟

期末     華羅庚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枕頭    資治通鑑     勤能補拙    有所作爲

基礎    遠渡重洋

(1)開火車朗讀,及時正音。

(2)爲了能夠讀準這些生詞,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個字音?(齊讀)

(3)點擊“基礎”:通過完成“預習導航”,我們知道“基礎”有兩個意思。它原來是指              ,本課是指                      。

(4)你從哪個成語中讀到了“勤奮”?能給我們說說它的意思嗎?

2、請同學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

1、作者談勤奮,課文中哪兩句話直接表明了勤奮的作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到以後請用筆劃下來。

交流(出示):

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1)第一句話中的哪個詞語讓你看到了勤奮?(理解“汗水和心血”、“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適時板書:橋樑、一生勤奮)

(2)齊讀兩句話。

2、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在文中舉了哪兩個人的例子?

板書:司馬光、童第周

a、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的2、3兩小節,把這兩個人的事例作比較,看看它們有何不同之處,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可以在適當的地方做做記號。

b、把你的發現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交流:(相同或不同之處)

(1)古代、現代:

難怪作者在開頭用了這樣一個詞語呢?(“古今中外”)

(2)天資聰穎、基礎較差: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司馬光天資聰穎?又從哪些地方看出童第周基礎較差?

基礎差的人只要勤奮也能成才,難怪華羅庚說:(引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分才。”

(3)都取得了成功:

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成功了?

“著名的史學家”、“編成了著名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

“著名的生物學家”、“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勤奮:

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他們的勤奮?讀給大家聽一聽。

適時理解、再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3、是勤奮讓他們取得了成功。難怪作者說,……(再出示作者的觀點,齊讀)

4、現在,誰能試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完成作業:

1、鋼筆描紅。

(1)(出示生字)想把它們寫正確、美觀,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2)教師範寫:慣

(3)學生描紅“末”、“慣”。

2、完成《補充習題》1、2

五、佈置課後作業:

1、蒐集司馬光、童第周及《資治通鑑》的相關材料。

2、蒐集與“勤奮”有關的名言以及通過勤奮獲得成功的事例。

板書設計:

說勤奮

橋樑

司馬光、  童弟周

一生勤奮

聽《說勤奮》有感 篇六

一、看拼音寫詞語。zhěn tou     ɡònɡ xiàn     shāo wēi(      )   (        )   (       ) jī  chǔ      xí ɡuàn      jìnɡ  jiè(       )   (        )   (        ) yuǎn dù chónɡ yánɡ       jí qǐ zhí zhuī(               )      (           ) yǒu suǒ zuò wéi         míng liè qián máo(             )       (               )二、比一比再組詞。宋(    )  遍(    )  末(    )守(    )  偏(    )  未(    )慣(    )  渡(    )  貢(    )貫(    )  度(    )  供(    )三、填一填,任選兩個詞語造句。 滾(     )(     )熟     (    )不(      )餒    (     )起(    ) (       )(      )前茅    有(    )作(     )   (     )能補(    )(            ):                                                                                                                  (            ):                                                                                                                  四、選詞填空。勤奮   奮發   振奮⒈南京長江二橋通車了。這個消息多麼令人(       )呀!⒉我們只有(      )好學,才能獲得廣博的知識。⒊青少年應該(      )向上,做個有所作爲的接班人。因爲   因此⒈溪中有各色的鯉魚,(        )這條溪就叫做鯉魚溪。⒉今天王晨沒有來上學,(      )他昨天生病住院了。 五、結合課文內容填空1、勤奮對於成功十分重要,課文舉了(      )(      )這兩個人以自己的勤奮獲得了成功的例子。2、“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         ),他用來“澆灌”“鮮花”和“汗水和心血”最典型的東西是他的(        )。六、連一連司馬光         (起步晚基礎差)     刻苦自修        生物學家 童第周         (天資聰明)         急起直追        數學家   華羅庚         (家貧輟學)         警枕”          史學家

聽《說勤奮》有感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運用字理識字法學習生字、運用文中方法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小時侯我的理想就是成爲一名老師,能夠和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能和我說說你們的理想嗎?

(指名說,相機鼓勵評價)

2.同學們都有着自己美好的理想,那麼你們認爲,實現理想靠什麼呢?

3.同學們所說的,其實就是這麼兩個字——勤奮(板書勤奮)

4.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勤奮(板書說)

5.(指課題)請大家把課題響亮地讀一遍。

6.關於勤奮的名人名言有很多,愛因斯袒說:“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愛迪生說:“聰明的大腦是勤奮鑄造出來的。”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作者是怎樣來說勤奮呢?(請大家打開書84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了,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以後想想:作者是怎樣把要勤奮這個道理說清楚的?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作者是怎樣談勤奮的?

(學生回答,可讀文,可概述,教師肯定,評價)

3.教師小結:同學們說得不錯,課文一開頭,作者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接着舉了兩個事例,(板書舉例子、司馬光、童第周)通過司馬光和童第周勤奮學習的故事來說明道理,在課文結尾再次強調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老師介紹司馬光和童第周的成就。司馬光是北宋的大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由於材料豐富,文字生動,成爲我國史學史上最有價值的著作之一。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在比利時留學時獲得了博士學位,建國以後擔任山東大學的副校長,在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他們取得了這麼偉大的成就都是靠――勤奮。

3.所以,作者在文章開頭就寫道:勤奮就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

4.下面我們來學寫樑字。寫樑字只要記住這兩點就能寫正確。(教師邊板書樑邊講解。)樑字是上下結構,木字底把上半部分穩穩地托住。

寫字不僅要寫得正確,還要寫得美觀。我們一起來書空。(教師和學生一起書空樑字。)

5.橋樑是過河的必經之路,(板畫橋樑、河水)通往理想(板書理想)的必經之路是什麼?(勤奮)(板書勤奮)這句話中作者把勤奮比作什麼?(橋樑)

6.比較句子(出示):齊讀

①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②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你更喜歡哪一個句子,爲什麼?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句子。

(板書古今中外、每一個、)

7.回到整體,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司馬光是怎樣勤奮學習的?請同學們讀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動筆把表現司馬光勤奮學習的詞句圈劃出來。

1.司馬光小時侯是怎樣讀書的?(指名讀該句。)

2.這句話中哪些詞語可以體現司馬光的勤奮?

(躲,一遍又一遍,高聲朗讀,滾瓜爛熟)(指導讀)

3.我們就學習司馬光的方法,把這個句子讀得滾瓜爛熟。(指導運用學習方法)(日常學習)

4.長大以後,他又是怎樣抓緊時間刻苦學習的?(指名讀該句。)

①司馬光的枕頭有什麼奧祕呢?請同學們再讀句子,看誰能說出枕頭的奧祕?

②現在你就是司馬光,我來採訪你。“聽說你有一個很特別的枕頭,是用什麼做的?

③誰都喜歡鬆軟的枕頭,睡着多舒服啊!你爲什麼弄個圓木枕頭折磨自己呢?(隨機學習稍字板書稍)

④你的枕頭爲什麼叫警枕?(隨機學習枕字板書枕)(警就是提醒)

6.教師小結: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花了19年的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現在我們有電腦、打印機,可是在900多年前,司馬光就是靠一支毛筆,一筆一劃地在油燈下寫成這樣一部名垂千史的史學鉅著啊!來,讓我們把第二自然段再讀讀。

7.有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司馬光的刻苦勤奮。

8.寫完《資治通鑑》,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原稿足足堆放了兩間屋子,司馬光也已經成爲了一位年邁的老人,他的身體已經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齒也大多脫落了。摸着這部書,我們感受到的分別是……(齊讀)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9.學到這兒,你想對司馬光說些什麼?

聽《說勤奮》有感 篇八

昨天,我用了四組詞語來組織教學,達到了讀通課文,讀好並理解字詞等目標。今天,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注重文章的體裁。

課始。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5課。請讀課題。孩子們讀課題。上一節課我們進知道這篇文章與我們以往的文章不同,它是——(生)議論文。對,再讀課題,我說:是的,這課題中開頭一個是“說”字,像這樣,課題中以“說”字,“談”字和“論”字來開頭的大多是議論文。比如我們下學期要學的《談禮貌》,再比如老師手裏的《林語堂作品精選》裏面就有以論什麼的文章幾十篇,這些都是議論文。我又板書記敘文三字,說:“過去我們學過的文章主要是記敘文,記敘文的特點就是——(板書)記一件事情、一個人物等。那麼,議論文的特點是什麼呢?請同學們不要說,先默讀課文,看看這篇文章到底在說什麼?”孩子們很安靜地默讀課文。我在教室裏隨機問問,瞭解情況。

教室裏安靜下來了。我請孩子們舉手發言。

生1:這篇課文說的是勤奮。

師:哪裏讓你看出來的?

生1:課題中就看出來了。

師:能從課題中感受,不錯。那麼課文在說勤奮的什麼呢?

孩子們思考,冥思苦想不得其果,只有幾個孩子舉手發言。

生2:說勤奮能實現理想。

生3:每一個成功者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師:成功者是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生4:不是,是成功者手裏的鮮花,這是一個比喻。說明成功是用汗水和心血換來的。

師:是的,換來這個詞語用的真恰當,這叫做勤奮換來成功。還說了勤奮的什麼?剛剛這些其實就是在說勤奮的——

生5:收穫。

師:換一種說法,就是在說勤奮的作用。現在我們讀一讀課文,看看勤奮的作用有哪些?可以找出來,大聲地朗讀。

孩子們一會兒就舉手了,少數幾個在“喊”,我準備傾聽。

師:會說的舉手(孩子們的手放下了很多),會讀了以後說的舉手(學生又舉起手來),那我們先讀再說作用。

生6:(讀後來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由於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讀完,不會說,停在那裏。

師:剛剛我聽出來你讀的時候突出了“很大”,原因能告訴我們嗎?

生6:因爲他的勤奮得到了榮譽。

師:哦,體會得真是好,這說明勤奮有得到榮譽的作用。還有人來讀讀這句話嗎?

生7:讀的時候突出了歐洲生物學界。我覺得他勤奮換來的這個榮譽很大,說明勤奮的作用很大。

師:請其他同學繼續讀。

生8:(讀——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裏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爲止。長大以後,他更加勤奮。爲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師:這段話說了勤奮的什麼呢?

生8:說了司馬光的勤奮。

師:是呀,說了他怎麼勤奮的,小時候——導讀,長大以後——導讀。他就是這樣的勤奮。那麼這樣勤奮給他帶來的什麼?

生9:讀——他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勤奮的作用就是完成了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

師:什麼叫鉅著?

生10:我知道了,這部作品不僅著名,而且是巨大的。

師;怎麼說?

生11:就是說這部作品非常厚。

生12:還有,勤奮使得司馬光成了北宋著名的史學家。

師:是的,都讓他成爲專家了。他許多年的勤奮換取的是他的名譽和鉅著,他的鉅著將永遠留傳下去。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他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鉅著《資治通鑑》。

師:爲什麼你們要將終於讀得那麼艱難?

生13:因爲他勤奮了很多年,獲得這樣的成果很不容易。

師:是的,不是輕而易舉的。這一般人無法做到的勤奮爲司馬光的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的幫助。

生14:讀——第一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裏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這樣勤奮的結果是他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

生15:不是,這樣勤奮的作用是——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生16:青蛙卵剝離手術是他在留學期間勤奮的結果。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可以將兩個階段的勤奮與作用連起來說,中學期間由於他的勤奮,他本來很差,後來名列前茅。留學期間,他的勤奮讓他完成了一個高難度手術,成名於歐洲生物學界。可見勤奮的作用真是很大。

生17:還有我從華羅庚成爲了數學家,可以看出是因爲他勤奮的成果。

師:哦?

生17:因爲他成了數學家,而且他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我覺得他這樣說,肯定是因爲他也非常勤奮。

師:說的是。(講述)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金壇縣,父親以開雜貨鋪爲生。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爲“羅呆子”。他進入金壇縣立國中後,其數學才能被老師王維克發現,並盡心盡力去培養他。國中畢業後,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此後,他開始頑強自學,每天達10個小時以上。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

可見他的確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也正因爲他是一個勤奮的人,才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才能說出這樣的名言——

生: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師:同學們,我們學到這裏,我們明白了勤奮的對於成長成才的巨大作用。課文裏面還有說到勤奮的作用的地方嗎?

生18:讀——只有一生勤奮,纔能有所作爲,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生19:不是,這一句是讓我們記住勤奮的,我認爲是這裏。(讀)——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師:好,我們先將這句話用橫線劃下來,然後靜靜地讀,將你的體會寫下來。

生默讀寫體會。

生20:我體會到勤奮能讓我們得到成功。

生21:我體會到只要想取得成功,不管你是誰,都要非常勤奮才行,要付出汗水和心血。

生22:我覺得成功真的不容易,但是要成功還是有辦法的,那就是勤奮勤奮再勤奮。

師:你們的體會真好。讓我們再次記住這句話——

生:齊讀——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師:現在請你們思考一下,記敘文主要是寫一個人,一件事情,而這篇議論文主要是告訴我們一件事情或者兩件事情嗎?那它在告訴我們什麼呢?

生23:這篇文章說的是勤奮。告訴我們要勤奮。

師:勤奮很重要嗎?

生23:當然了,因爲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師: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這樣一個道理。讀!像這樣的文章就叫做議論文。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或者說一個觀點。(板書一個道理、一個觀點。)如果文章就提了這麼一個道理,你相信嗎?

生24:不太相信。

師:那麼怎麼辦呢?

生25:我覺得要證據。

師:證據是什麼呢?

生26:司馬光和童第周的勤奮。

師:你覺得就這兩個證據就能證明這個道理了嗎?

生27:還有華羅庚的名言。

師:好,全部算,這些證據夠了嗎?

生有的說夠,有的說不夠,更多的在沉默。

師:我們來看看到底證據充分嗎?司馬光的勤奮證明什麼了?童第周的勤奮證明了什麼?華羅庚的名言又證明什麼?請同學們想想看。

生28:司馬光的勤奮讓他成了專家,編成了鉅著。這說明只要不斷勤奮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生29:童第周的勤奮讓他原來基礎差後來變得名列前茅,而且做了一個手術轟動了歐洲。

師:是的,那麼華羅庚的名言能不能放在第二自然段後面呢?爲什麼?

學生思考片刻。

生30:不能,因爲司馬光原來的基礎不差。用在這裏不好。

生31:不能,因爲只有童第周原來基礎很差,勤奮使得他名列前茅。

師:對,這才能叫做勤能——補拙。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個人的勤奮,其實不只寫兩個人,而是寫兩類人,同學們想想是哪兩類人?

生32:一類人是原來基礎就不差的。

生33:還有一類是原來基礎差的,後來通過勤奮成才的。

師:現在你們覺得這樣的證據足夠證明勤奮的作用了嗎?

生:夠了!

師:像這樣,先提出一個道理或者說是觀點,然後想辦法證明,這樣的文章就叫做——議論文。

師:下課。

聽《說勤奮》有感 篇九

整堂中教師引導同學採用讀書做記號的方法來學習這課文,放權給學生,給他們獨立閱讀、思考、理解課文機會,接着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整堂課學生很興奮,參與的積極性較高。他們用自己的記號表達着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的創新思維處處得到了體現。聽着孩子們滿意地自我評價,覺得很欣慰,這纔是真正的語文教學。

《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學習。”

1、注重學生的思維參與, 尊重學生的閱讀需要

“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學生要主動發展,參與是基本的保證條件。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髮展的需求,給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處於“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讀書做筆記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思維參與”,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用創新的記號,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感受來體驗文本,滿足學生閱讀的慾望。

2、注重學生的個性閱讀,尊重學生的創新發現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國小生精神世界尤爲重要。”

閱讀過程是閱讀個體的感悟和體驗構建的過程。是一種再創造,它帶有強烈的個性特徵。閱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選擇性的自主感受,從而構成具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從國小會用自己的頭腦去看問題,學生對文章充滿神祕感好奇感,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東西。讀書做記號滿足了學生對文章充滿神祕感好奇感,讓他們樂於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發現,教師要尊重並加以正確的引導,“與其重複一句正確的話還不如說一句錯誤的話”,呵護他們好奇的心靈。

課堂教學要的不是熱鬧場面,而是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讀書做記號這一學習方式將在今後的閱讀教學中大放異彩。

聽《說勤奮》有感 篇十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267

《說勤奮》是本學期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篇首即擺明觀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接着舉了兩個生動的例子來證實這個道理,結尾提出在當今社會中勤奮的必要性。學生剛經歷過期中調研,成績參差不齊,在這個時候學習這篇課文,很有現實意義。

我的教學分爲以下幾個步驟:

一 讀懂課文,練好朗讀。

1 圍繞“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這句話在文中的兩個事例中找到“鮮花”及“汗水和心血”的具體表現:

司馬光——抓緊時間讀書,歷時19年編成史學鉅著《資治通鑑》。

童第周——基礎差而急起直追,成績名列前茅,後來又完成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轟動歐洲生物學界。

二 故事補充,深化認識。

其實,關於勤奮的故事,學生平時已積累了不少。學習此文,要喚起學生記憶中的相連信息。如談“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理解時,有同學談起了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侯交手工製作的故事,童話大王鄭淵潔勤奮寫作的事。學到司馬光的“警枕”時,學生就自然想到了古人“懸樑刺骨”、“囊螢映雪”的典故,李白的“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也就更加明瞭。

三、聯繫實際,討論探究。

明理的目的是能指導學生的言行,所以,聯繫實際展開討論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中,圍繞以下幾點引導學生共同探究:

1 天資聰明的同學也許稍微認真一點就能取得好成績,難道一定要勤奮嗎?

2 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如果非常勤奮,能趕上那些天資聰穎的同學嗎?

3 你認爲怎樣纔是“勤奮”的表現呢?

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從實際出發,表明了自己的觀點,說出了自己的理由,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人,無論基礎怎樣,也無論定下什麼目標,只要你想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勤奮。討論中,教師也要有意識的請天資聰穎的同學和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多談談,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並認識到“唯有勤奮才能成功”的道理。

四、作文訓練,內化積累。

在學習課文以後發動學生在身邊找找勤奮的人和事,用作文的形式記錄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習別人的做法,把課上所學的延伸到生活中去,使勤奮學習成爲學生的一種嚮往。                           XX年11月

作者:顧迎琪

(第一範文 www.第一範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勤奮)

此文轉載